⑴ 10到20度水溫大概多少度
水溫大概是15度。
早上6點的時候,氣溫是10度,表層的水溫大概是12到15度,中午的氣溫是20度,水表層的溫度大概是15度到18度。
下午氣溫是24度,水表層的溫度大概是18度到22度,晚上氣溫是16度,水表層的溫度大概是18度到20度,總之,水的溫度升降要滯後於氣溫的變化。
地面水的溫度隨日照與氣溫的變化而改變。地下水的溫度則和地溫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地下水的溫度比較恆定,愈是深層地下水,水溫愈是恆定。地下水溫度如有劇烈變動時,在衛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
若地下水水溫突然增高,可能是由於溫度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緣故。水溫可以影響水中細菌的生長繁殖和水的自然凈化作用。此外,水溫對水的凈化消毒亦有重要的關系。
⑵ 海水的平均溫度是多少為什麼月紅海的表面水溫可達27攝氏度至32攝氏度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19.1℃,印度洋次之,達17.0℃,大西洋最低,為16.9℃。
紅海的表面水溫8月份可達27℃~32℃。原因是,紅海位處北回歸高壓帶區,太陽直射,加上腹背受阿拉伯半島和北非熱帶沙漠氣候影響,常年悶熱,因此水面總是熱乎乎的,被稱為世界最熱的海。
⑶ 海洋環境的海水溫度
世界海洋的水溫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域占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范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
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恆溫層。但隨深度增加,水溫逐漸下降(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
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律: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
⑷ 世界大洋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規律
這屬於世界地理的課程:
海水溫度:
海水溫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海水熱量收支的對比關系,即取決於海水的熱平衡。
影響海水溫度的時空分布規律
(1)海水熱量的收支與平衡
(2)海水溫度的分布
①表層海水的水平分布規律
同一海區,不同季節——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同一季節,不同海區——低緯水溫高,高緯水溫低
同一緯度,不同海區——暖流經過海區水溫高
寒流經過海區水溫低
②海水溫度的垂直變化
由於太陽輻射首先到達海水表面,海水溫度隨深度而發生變化。從表層向深層,水溫漸低,表層海水以下變化很小,1000米以下的深層海水,經常保持低溫狀態。
③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
海洋面積廣、水量大、熱容量大,所以海水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的變化小得多。這就使海洋上空的氣溫比陸地上空的氣溫變化慢,因此海水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作用
⑸ 高中地理問題
1 (1)渤海,因為是深入陸地的內海,因此受大陸影響最大。
(2)南海,主要因為緯度低,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較小。
渤海遼東灣冬季表層水溫為—1℃左右,渤海南部為0℃左右,渤海中央水溫約2℃,溫度自中央向四周遞減,東部高、西部低,沿岸淺水區並有冰凍出現。表層以下各層水溫分布趨勢基本相同。夏季渤海沿岸淺水區及表層水溫增溫很快,使遼東灣、渤海灣及萊州灣都成為高溫區,水溫達26~28℃,而渤海中央成為相對的低溫區,水溫為24~26℃。低溫中心在遼東半島西南及渤海海峽北部,中心值低於24℃。在黃河口附近,黃泛水的高溫水舌向渤海中央伸展。躍層以下的水溫分布與表層不同,被深層冷水所控制,冷中心出現在遼東灣中部和渤海中央,水溫為18℃左右。
黃海冬季各層水溫分布都較規則,沿岸低,外海高,黃海中央為一高溫水舌由南向北伸展。黃海北岸表層水溫—1~2℃,東岸2~6℃,西岸3~5℃,中央為5~12℃。黃海夏季表層水溫升至26~28℃,但在成山角和朝鮮半島西南部附近,各自出現一個低溫區,中心溫度低於24℃,這可能由於深層冷水上升的緣故。躍層以下至海底,基本上被黃海冷水團盤踞,使各層水溫分布趨勢一致,呈現出四周高中央低的低溫特性(圖3)。整個黃海深處存在幾個冷中心:北黃海一個,南黃海東、西側各一個。前者位置比較穩定,年際變化小,中心值在6℃以下;後者位置各年不一,既有經向擺動,又有緯向移動,中心值低於7℃。
東海冬季表層水溫以等溫線密集和冷、暖水舌清晰為其主要特徵。浙、閩沿岸僅6~14℃;台灣暖流區水舌伸向西北,直沖杭州灣附近;黑潮區水溫最高,達19~23℃,等溫線分布與流向一致;對馬暖流區水溫14~19℃,暖水舌伸向朝鮮海峽;黃海暖流區水溫12~16℃,暖水舌指向西北伸入南黃海。與此同時,來自黃海西部的冷水舌南下伸向東南,插入東海北部的中央,與暖水構成明顯的鋒面,成為東海表層水溫水平梯度最大的區域。夏季沿岸水溫升至27~28℃;除長江口附近有一弱而極薄的暖水向東北方向伸出外,東海表層水溫均在27~29℃,分布極為均勻。但在個別地區出現上升流,形成低溫區。如舟山群島附近,8月表層水溫為23~25℃,比周圍海域低2~3℃。台灣海峽地區冬季等溫線密集,呈東北—西南向分布西部表層水溫14~16℃,東部為17~23℃;夏季表層水溫達27~28℃。
台灣以東海域終年受黑潮控制,四季高溫,冬季表層水溫24~25℃,夏季為28~29℃。
南海北部淺水區和北部灣,水溫易受陸地及氣象條件的影響。冬季水溫較低,一般在16~22℃,等溫線分布大致與海岸平行,溫度由岸向外海遞增,到南海中部表層水溫達25~26℃。由於受東北季風漂流的影響,南海表層水溫的分布並非與緯度平行,而與海岸有一交角,呈東北—西南向。南部距赤道較近,表層水溫仍達27℃左右。南海夏季表層水溫均達28~29℃,但因西南季風的作用,導致越南中部、南部以及中國海南島東岸等出現深層冷水涌升現象,造成夏季的低溫區,溫度分別為25℃和23℃。
2 海運方便運輸大型火箭; 四面環海飛行更安全;緯度低入軌道近,節省能源
⑹ 大洋表層海水最高年平均溫度出現在哪裡
大洋表層海水最高年平均溫度出現在印度洋。
大洋表層的水溫分布進入海洋中的太陽輻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氣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轉化為海水的熱能。其中約60%的輻射能被1m厚的表層吸收,因此海洋表層水溫較高。大洋表層水溫的分布主要決定於太陽輻射的分布和大洋環流兩個因子。在極地海域結冰與融冰的影響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層水溫變化於-2~30℃之間年平均值為17.4℃。太平洋最高平均為19.1℃;印度洋次之為17.0℃;大西洋為16.9℃相比各大洋的總平均溫度而言,大洋表層是相當溫暖的。各大洋表層水溫的差異是由其所處地理位置、大洋形狀。
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1、緯度:不同維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律: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水溫度
⑺ 天氣溫度是20℃,那麼水的溫度是多少呢
如果水是裸露在空氣中,無陽光直射,且放置時間很久,那麼水的表面溫度就是20C°。如果水足夠深,則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生活中的談論到水溫僅指水的溫度。在地理學中,水溫代指地下水的溫度。一般討論的地下水溫度都指的是地殼層的水溫。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 .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
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台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台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台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
台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台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樣,風暴就發生了。
簡介:
當深度變化不大時,即從微觀來說,地面水的溫度隨日照與氣溫的變化而改變。地下水的溫度則和地溫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地下水的溫度比較恆定,愈是深層地下水,水溫愈是恆定。地下水溫度如有劇烈變動時,在衛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
若地下水水溫突然增高,可能是由於溫度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緣故。水溫可以影響水中細菌的生長繁殖和水的自然凈化作用。此外,水溫對水的凈化消毒亦有重要的關系。
當深度變化比較大時,即從宏觀來說,地下水越深水溫就越高。從地面往下每深100米,溫度大約增加3攝氏度左右。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層溫度就不隨室外大氣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常年維持在15~17℃。到了一定深度,再往下每深100米溫度大約增加2攝氏度或者1攝氏度多。
⑻ 表層水溫距平值的含義
摘要 距平是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負距平。平均氣溫距平就是一系列平均氣溫(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等)與總平均氣溫的差值。平均氣溫距平增高就是說明這個差值增大了,相應時間段內的溫度出現了異常
⑼ 氣溫和水溫一般差多少
氣溫和水溫視季節而定,夏天一般1.5-2.5度。高溫:3.5-4度(太陽影響較大)。冬天0-2.5度。平均相差2度左右。
氣溫和水溫是互相聯系、互為影響的。氣溫升高,水溫隨之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一般來講,知道了氣溫,也就知道了水溫,這兩者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為影響的。氣溫升高,水溫也隨之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
以一日計,早晨6時,氣溫10℃,則表層水溫約12~15℃。
中午12時,氣溫20℃,則表層水溫約15~18℃。
下午2時,氣溫24℃,則表層水溫約18~22℃。
下午6時,氣溫16℃,則表層水溫約18~20℃。
子夜零時,氣溫下降到8℃,則表層水溫約12~18℃。
影響
地面水的溫度隨日照與氣溫的變化而改變。地下水的溫度則和地溫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地下水的溫度比較恆定,愈是深層地下水,水溫愈是恆定。
地下水溫度如有劇烈變動時,在衛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若地下水水溫突然增高,可能是由於溫度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緣故。水溫可以影響水中細菌的生長繁殖和水的自然凈化作用。
⑽ 冬天水下多少米是4℃
冬季北方1米水下溫度是4℃。
高於4℃時水熱脹冷縮,上層水溫下降時水能形成對流致下層水溫降至4℃。低於4℃時水會反常膨脹,即熱縮冷脹,此時如果繼續從上方冷卻,水將不能形成對流,可保持下層水溫為4℃基本不變。生活中的談論到水溫僅指水的溫度。
在地理學中,水溫代指地下水的溫度。一般討論的地下水溫度都指的是地殼層的水溫。
冬季水溫和正常溫度對比:
氣溫和水溫視季節而定,夏天一般1.5-2.5度。高溫:3.5-4度(太陽影響較大)。冬天0-2.5度。平均相差2度左右。
氣溫和水溫是互相聯系、互為影響的。氣溫升高,水溫隨之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一般來講,知道了氣溫,也就知道了水溫,這兩者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為影響的。氣溫升高,水溫也隨之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
以一日計,早晨6時,氣溫10℃,則表層水溫約12~15℃。中午12時,氣溫20℃,則表層水溫約15~18℃。下午2時,氣溫24℃,則表層水溫約18~22℃。下午6時,氣溫16℃,則表層水溫約18~20℃。子夜零時,氣溫下降到8℃,則表層水溫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