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述一個地方的地理特徵應從哪些方面分析
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區域特徵是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形成的,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來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其他自然特徵(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資源豐富等)和人文特徵(無常住居民)。
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多採取列表比較的形式。例如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南、北方的區域特徵有顯著差異,具體表現在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自然環境一般的包括這些方面:
1、地形地勢;2、氣候,這里包括降水和氣溫;3、河流;4、土壤;5、資源。
你要描述自然環境的特徵就分類別把這些方面的特點說清楚就哦了
Ⅱ 如何說明一個地區的地理條件
主要分為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方面來說明
自然條件:地形——平坦或者崎嶇,影響區域的農業類型和規模,城市的發展
空間
氣候——氣候類型和主要特徵(主要從降水和氣溫方面分析)主要
影響農作物品種和耕作制度
水文——水資源多少
土壤——肥沃程度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等,影響工業發展方向。礦產資源豐富有利於
當地重工業發展
社會經濟條件:科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教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交通——交通的類型,(如陸路交通,水陸交通)便利程度,
勞動力——數量多少(主要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有關)
質量如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政策——政策支持會促進當地引進外資,促進經濟發展
Ⅲ 怎樣描述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從哪幾方面描述
經濟、交通、環境
Ⅳ 簡述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如下所示:
Ⅳ 高考地理如何對一個地方進行區位分析(轉載)
農業區位因素包括:1.自然因素:氣候(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土地、土壤、水源、植被(畜牧業和林業)。2.社會經濟因素(主導):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工業基礎(機械)、農業歷史、食物偏好、科技等。3.環境因素:綠色食品。
工業區位因素包括:1.自然因素:水源、土地、礦產資源。2.社會經濟因素(主導):原材料、動力(能源)、勞動力、市場、交通、信息網路、政府政策、技術、國防安全、個人偏好、工業慣性、農業基礎等。3.環境因素:風向、水源、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生態環境。
二、理解每個區位因素對不同的人類活動的具體影響,因為不同的區位因素對不同區域的各種人類。活動影響的程度、途徑和方式不同,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須理解區位因素的影響原理。
三、弄清以下幾個概念,是理解題意,解答問題的關鍵。
主要區位因素:指某一區域某種人類活動發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試題要求分析某種人類活動主要區位因素,答題時就要完整地羅列出影響其發展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人類活動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種因素,也就不可能有該種人類活動在該區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因素:某種人類活動需要滿足許多條件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滿足,唯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別要注意的是黃淮海平原農業的三大障礙,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氣象等自然災害也都是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區位條件:提取區域或材料提供的相關的地理信息,分析具體區域人類活動的影響條件,也可以說是評價區位因素的優劣。其又可分為有利條件、優勢條件、不利條件、限制性條件。
Ⅵ 地理題,怎麼答區位因素地理優勢有利條件
即區位的綜合資源優勢,構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經濟、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遊等方面。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主要就是由自然資源、勞力、工業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決定。
Ⅶ 高中地理:簡要分析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有利區位條件及發展旅遊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發展綠洲農業有利區位(區位問題一般是讀圖讀材料獲得答案,農業側重自然,工業側重人文):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等灌溉水源;綠洲地帶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其他如交通,市場,勞動力就讀圖讀材料具體看。
發展旅遊業有利條件:有沙漠,綠洲,少數民族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瀕臨國界線,可以發展邊境貿易;國家政策扶持;其他也是具體結合圖形材料。不利條件:自然環境惡劣,水源短缺,多風沙;經濟較落後,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其他也是結合圖形材料。
一、「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
二、「吃、住、行、游、購、娛」,簡單的六個字,但它的形成過程卻經歷了半個世紀,凝集了幾代人的心血,集中了成千上萬旅遊工作者的智慧。這六個要素,是中國發展旅遊業的根本,指導旅遊業的規范,衡量旅遊業的標准,同時,也是我們廣大導游員進行導游安排時必須考慮的六個要點、六個方面。了解了它的形成過程,有助於在實際導游工作中更好的為遊客服務。
三、旅途中盡量少帶現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貴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間內。最好到正規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票證明。在試衣試鞋時,最好請同團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四、旅途中盡量少帶現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貴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間內。最好到正規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票證明。在試衣試鞋時,最好請同團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五、重要證件如護照、簽證、身份證、信用卡、機船車票要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出發前最好各復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貼身的內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證件時也不要輕易答應,應報告領隊處理。如領隊不在場,可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或工作證件,否則應予拒絕。若對方是警察,也應記下其證件號、胸牌號和車號。
六、在旅遊過程中,遊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遊合同、旅遊發票、景點門票、醫療單據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遇到侵權更要及時向旅行社、消費者協會、旅遊質量質監所等機構反映。
七、國外旅遊要尊重所在國,特別是有特殊宗教習俗國家的風俗習慣,避免因言行不當引發糾紛。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或政治動亂、戰亂、突發恐怖事件或意外傷害時,要冷靜處理並盡快撤離危險區域,並及時報告我國駐所在國使領館或與國內有關部門聯系尋求營救保護。
Ⅷ 從何角度去分析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
大到市域規劃,小到景觀或建築設計方案,如果你從事的是規劃設計行業,那肯定會跟區位分析打交道了。
區位分析既可以是精煉的文字,也可以是簡明清晰的圖件,但大部分情況下兩者是兼備的。我們今天談的主要是文字部分,兼顧部分配圖的要領。
區位(location)主要指某事物佔有的場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關系等方面的意義。我們都知道李嘉誠先生的物業三原則便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也就是說房地產項目成功的關鍵是區位!區位!區位!
同理,不管我們要分析的項目屬於物業、景區、園區還是特定的行政范圍,其區位決定了他未來是否適合發展某內容或某產業。
區位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某地的具體區位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從中抽離出能夠輔助決策的相關內容或結論,從功利的角度,你也可以理解為:分析完一大堆的內容後,得出什麼結果?這個結果是否能支撐我後面的結論或決策?
區位分析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原則上來講,我們呈現在方案中的分析內容,都是要支撐我們的決策結論的,否則,我們的分析毫無意義。
舉例說明:經過研討和多方調研之後,我們認為,某園區未來適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那我們的區位分析則需要為之服務,通過不同層面的區位分析,來得出此地適宜發展文創產業的結論。這是一種結果導向型的分析方法,當然我們不是不分析其他的區位條件,而是在綜合分析了所有內容之後,只呈現對我們的決策結論有利的方面。這樣,我們的文章讀起來才會環環相扣,緊密協調,否則,就會造成分析和結論前後矛盾,令人不知所雲等情況。回到我們的例子中,該園區如果要發展文創產業,則區位分析部分,則不能簡單的分析其地理空間的分布,而是更多的從區域文化創意板塊或格局中來分析其位置和未來可能的佔位情況,而不是前面分析一堆交通、地理、經濟的關系,然後後面很突兀的說:我們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WHY?
大致上來說,區位分析可分為交通區位分析、地理區位分析、經濟區位分析、文化區位分析及其他與方案內容相關的區位分析等等。
交通區位,也就是項目地的內外交通條件。主要是系統分析項目的外部可進入性,當然,你也可以把內部的交通組織情況放到本部分來一起分析。你可以從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方面進行分別論述,也可以結合項目情況,選取適當的方面來分析。比如,某地要發展公路物流,那肯定要分析該地的高速公路網路,項目地與高速路出入口的關系,則航空、航運等則不是重點。再比如,我們的項目是某景區或旅遊目的地,則要分析其機場、高鐵站、交通樞紐等與項目地的聯系等等。
地理區位,或者叫自然區位,我們關注的是當地的自然地理情況,很多同學可能覺得這部分很虛,就是從資料中摘取一部分進行羅列即可。其實不然。如果某地要大力發展農業項目,則當地的地理地貌對產業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平原還是丘陵,山地還是河川,對其適合發展現代規劃化的農業還是精品休閑農業有很大的不同;當地的風向、氣候等條件,也對某些項目的選址和落位有較大影響;周邊的地理山川對其景觀布局亦是關系重大。如果寫完方案後,我們發現我們的地理區位分析部分,僅僅是摘錄了客戶爸爸提供的資料,那顯然是不合格的。
經濟區位,這個就很重要了。項目是加在北京、天津之間還是夾在內蒙、新疆之間,他們未來發展的潛力和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項目所在地在全省中綜合經濟發展條件怎樣?是靠前還是墊底?周邊有么有國家級城市群?我們在該城市群里是個什麼地位?同樣,切忌只是羅列說明一下當地GDP、增長率、人口等情況,因為那樣毫無意義,這些數據客戶爸爸比我們還熟悉哦,他們想知道的是這些數據背後的東西。
文化區位,這個就比較「玄幻」了。也是很多專家在審核方案的時候,會細摳的部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分析文化區位,比如上面我們將的物流的項目,我們分析文化干什麼?寫作沒有固定的範式,要量體裁衣,靈活判定自己的分析架構。那怎麼來分析文化區位呢?以旅遊類項目舉例,當地發展是受燕文化影響還是更多的繼承於齊文化?這個對其建築形態、人文風俗是有很大影響的。再比如,項目地位於多民族融合聚居之地,則需要仔細分析不同的文化對項目的具體影響。又如,我們想獨樹一幟,則需靠考慮我們的文化特徵與周邊地區文化的不同之處在於何處。綜上,文化區位不僅僅是摘錄縣志、文史研究資料,更多的是要從不同區域文化之間,找出我們的特色或發展要點。如果你的方案中有專門論述文化的章節,此部分也可移到該章節下論述。
其他區位分析,則可視方案需要,靈活設置分析的內容。如上面講到的文創產業園區的例子。
建議大家多看一下申論寫作規范啊、議論文的寫作結構啊、學習下金字塔原理啊這些關於文章結構組織的內容,或者回顧一下我們高中寫作文的要點。
雖然寫文章忌八股,但遵循某些規則,會使你的方案更加出彩。比如:總分總,比如一三(開頭亮結論,下面跟三個支撐)。反正要有你自己的論述的邏輯,忌胡亂堆砌資料。
團隊中碼字的和作圖的往往不是一人,兩人之間的協同和溝通很重要。有時候文案寫的很棒,讀來讓人震撼,但是從配圖中完全找不到文字中所提到的內容。有時候圖件表達力超強,但文字讀來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些都是一些反面教材。
總的來說,配圖除了版面好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說服力,讓讀者一眼能看到這張圖想表達什麼,引起視覺沖擊力的地方,一定是我們的結論或引導讀者去思考的部分,切不可喧賓奪主。此部分因我不是專業繪圖人員,不做過度點評。
首先當然是找客戶爸爸要嘍。
要不到,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藉助互聯網來獲得相關的內容。
比如查文化區位,你要去的不是網路,而應該是當地的文史研究網站,比如X市地情網、x縣方誌網等。
比如查經濟區位,你不僅僅需要看當地的資料,更要看上一級行政區的資料。我們查朝陽區在北京市的經濟區位,我們看的一定是北京市統計年鑒,而不是朝陽區統計年鑒。
比如查交通區位,則要好好利用好高德、網路地圖,但又要結合當地的交通規劃,因為未來幾年的新變化,高德是不知道的哦。
查地理區位,需要去翻地方誌,其他地方的描述均不太好。
當然,如果你懶得去查去寫,也可以通過一些在線智能分析工具來實現一鍵生成,比如微思智能寫作的微思區位分析(wis where)工具,能自動生成圖文並茂的分析資料,但要寫好區位分析,僅僅靠軟體生成是不夠的哦,還要多多磨煉,自己才能得到提升。
Ⅸ 如果叫你分析一個地方的區域地理特徵,如何分析從哪幾方面回答
一、位置(區域定位)
1、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區域范圍,確定一個具體地點)
2、相對位置
①海陸位置: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從山脈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判斷區域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據國家或區域輪廓,鄰國、鄰省輪廓判斷區域.
④交通地理位置:從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網中線、點的分布判斷區域.
二、自然地理特徵
1、地形:
①地形類型與名稱:可以根據區域位置得出,還可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圖判斷.
②地形特徵:主要從地形類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狀況、地形分布上來描述.
③地勢特徵:主要從地面起伏變化的趨勢上來描述,常用的描述語言有兩種,如西高東低或由西向東傾斜.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a用等高線判斷;b根據圖幅提供的圖例來判斷;c根據河流的流向來判斷.
④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主要指板塊的碰撞、擠壓和張裂以及大的地質構造.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蝕作用,低平的地區主要是堆積作用,降水多的區域(濕潤、半濕潤地區)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乾旱半乾旱地區主是風力作用.
⑤地質災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2、氣候:可從氣候類型、氣候要素指降水和氣溫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和河流的影響,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方面分析,主要介紹兩個方面.
①氣候類型: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判斷氣候類型.
②氣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主要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大區域的氣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的其氣候特徵,第二種局部地區氣候要素的分布,就要根據其局部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來分析,如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等溫線在局部地區的彎曲、延伸、閉合及影響因素.
3、河流:主要從河流的水文特徵,水系特徵及開發利用等方面分析.
①水文特徵: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含沙量、冰情(有無結冰期、冰期長短、凌汛)等.
②水系特徵: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歸屬、河道(河谷寬窄、河床的深淺、河流彎曲系數).河網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關系),流域面積(面積、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資源等.
③開發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是開發水能資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河通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開發內航運.
Ⅹ 地理知識: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
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
【考點】根據區域圖和相關材料,分析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天氣和氣候、河流和湖泊的特點及其成因;分析區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等。
【典型例題】(2008高考北京卷)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示地區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狀況。
(2)簡述黃河烏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徵。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徵,並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糧川」之稱,是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糖生產基地。)
(4)指出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並說明進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發的問題。
【方法剖析】
1.地形特徵的分析
五種地形的特徵:山地的絕對高度較大,頂部高聳,坡度很陡,溝谷幽深;丘陵的相對高度較小,地勢起伏和緩,坡度較小;高原的絕對高度大於500米,相對高度小,頂面面積較大,起伏和緩,四周較陡;平原的絕對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圍高中間低,內部是平地或和緩的丘陵。試題中,地形判讀常以等高線的形式給出,因此,這里還需要掌握等高線圖的判讀方法。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讀數值范圍和極端值的大小;二讀彎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線向高值凸出數值為低,向低值凸出數值為高(「凸高為低,凸低為高」);三讀疏密程度,根據疏密程度判斷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等值線越密,變化越急,反之,變化越緩;四讀局部小范圍閉合,若閉合圈上的數值與其周圍數值較大的等值線數值相等,則圈內的數值比閉合圈上的值更大,反之,若閉合圈上的數值與周圍數值較小的等值線數值相等,則圈內數值比閉合圈上的值更小;最後再結合具體相關知識和特徵進行解讀。
2.氣候特點的分析
世界各地氣候是千差萬別的,同一種氣候類型的特徵也有一些差異。氣候特徵一般可以根據典型的氣候特徵描述。如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但如果題目中給出了氣溫降水資料,一般應當根據數據來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某氣候夏季炎熱還是溫和,一般根據夏季的月均溫來判定,夏季月均溫超過20℃稱為高溫,而低於20℃時稱溫和或涼爽;某地氣候冬季寒冷還是溫和,一般是以最冷月月均溫高於還是低於0℃為標准,高於0℃為溫和,反之為寒冷。
3.河流水文特徵的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流速、結冰期等,分析時,應結合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加以分析。首先我們應大致確定河流的補給類型,若是以降水補給為主,水量的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主要與河流流域降水量及其變化有關,若是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則與氣溫有關。對含沙量的.分析,主要考慮流域植被覆蓋率,植被覆蓋率越高,河流含沙量越小。有無冰期取決於冬季最冷月均溫,若小於0℃,一般有冰期。
4.區域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氣候是影響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自然條件之一,因為它提供了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熱、水資源。在評價一個地區農業生產的氣候條件時,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
(1)光、熱資源,有利的條件是(生長期內)光熱資源豐富,但有些地區可能兩者不同時具備,如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光照資源豐富,但熱量不夠充足。
(2)降水量,有利的條件是雨量充足或雨量適中,但不同的農作物生產對雨量要求是不同的,如小麥、棉花為旱作物,它們對水分的需求量要少於水稻生產。
(3)水熱組合,有了一定數量的水熱條件,還應評價水熱配合狀況,如地中海氣候區,光熱、降水都較為豐富,但雨熱不同期。
(4)評價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如降水變率(季節和年際變化)大,不利於農業的高產穩產,台風、寒潮對農業不利等。
在評價一個地區氣候條件時,應評述利弊兩個方面。
區域自然特徵的分析是一個系統工程,綜合性較強,因此,熟練掌握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是准確、全面分析此類問題的關鍵。
【答案】(1)陰山山脈位於北部,呈東西走向;河套平原位於中部,東西延伸;鄂爾多斯高原位於南部,沙漠廣布。
(2)從南(西南)向北(東北)流動(或從低緯向高緯流動);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自西向東逐漸增多(或自東向西逐漸減少);從西(東)向東(西)距海(或太平洋)越來越近(遠),受夏季風影響逐漸增強(減弱)。
(4)降水;引黃河水進行灌溉;土壤鹽漬化;下游水資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