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十五世紀中後期開始,地理大發現掀起了開辟新航路.有人說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文明交流之路,又是殖民略奪
我覺得吧一方面是史觀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看問題的立場。
人類文明交流之路:這應該是屬於文明史觀。地理大發現後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美洲的發現,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
殖民掠奪之路:這應該是從被侵略民族的角度出發的。例子嘛,就像印第安人,遭到屠殺。還有南美洲被侵略,這個例子很多....
世界市場聯系之路:這屬於全球史觀吧(不確定)。地理大發現以後,亞洲的貨物可以買到歐洲,歐洲的貨物可以賣到印度、中國、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促進了世界市場的發展,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❷ 名詞解釋: 1.京九鐵路; 2.南斯拉夫; 3.地理大發現; 4.地中海氣候。
1、京九鐵路
京九鐵路,線路呈北南走向,北起北京西站,南至香港紅磡站(九龍車站),1992年10月全線開工,1996年9月1日建成通車,是中國一次性建成雙線線路最長的一項宏偉鐵路工程。[1-2]
京九鐵路北起北京,跨越京、冀、魯、豫、皖、鄂、贛、粵、港等9個省級行政區的103個市縣,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包括同期建成的霸州至天津和麻城至武漢的兩條聯絡線在內,全長2553公里。沿線主要城市有:北京、衡水、聊城、菏澤、商丘、阜陽、九江、南昌、吉安、贛州、河源、惠州、東莞、深圳、香港等。
京九線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鐵路工程之一[2],是中國第五條南北鐵路干線,它北起北京西站,南至香港紅磡站,該線北部線路經過地區地勢平緩,南部則隧道密集。其中五指山隧道全長4465米,為全線最長[3],也是目前(截至2006年底)中國開鑿的含放射性物質最多的隧道。京九線為雙線電氣化鐵路,電力機車牽引。
2012年12月17日,京九鐵路全段電氣化改造全部完工,改造後的京九鐵路可滿足開行電力集裝箱列車、電力客運列車。
2、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英文:Yugoslavia),1929年-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干半島上的國家,曾用名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1]。以塞爾維亞族所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為基礎,經兩次巴爾干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兼並語言、文化相近的周邊小國黑山王國,吞並原來從屬於[2]奧匈帝國的弱小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而形成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垮了奧匈帝國,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國。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由眾多地區拼湊而成,文化、民族和宗教異常復雜。[3]1929年該國解散議會和諸個黨派,國王實行大塞爾維亞主義,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並入南斯拉夫王國[4],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非常接近,它們在南斯拉夫時代被統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1941年被納粹德國侵略。1945年初,德國撤出南斯拉夫,國家重建。1945年,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分裂為南聯盟、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南聯盟2003年重定新憲法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失去出海口變成內陸國,2008年科索沃「獨立」。
3、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8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1]
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
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4、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Mediterranean climate),又稱作副熱帶夏干氣候,由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亞熱帶、溫帶的一種氣候類型。其分布於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澳大利亞西南部伯斯和南部阿德萊德一帶,南非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區,因地中海沿岸地區最典型而得名。在地中海地區,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中海水溫相比陸地低從而形成高壓,加大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勢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溫又相對較高,形成低壓,吸引西風,又使西風的勢力大大加強。
❸ 耶秫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來的
從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傳教士的活動,如使徒時代的保羅、巴拿巴等人在基督教的發源地小亞細亞傳教。但形成大規模、有組織、跨洲際的群眾性傳教活動還是在十五、十六世紀以後,當時歐洲處於封建制度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時期。地理大發現一方面使歐洲經濟強國找到了海外資源和新的市場,同時也為更大范圍的傳教提供了歷史的機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紛紛向北美、非洲和亞洲拓展殖民地,傳教運動也就是在這時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而開始的。近代以前的一些傳教士如利瑪竇(P.Matteo Ricci)、湯若望(Joh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懷仁(Ferdinans Verbiest)等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貢獻。鴉片戰爭後,盡管外國傳教士來中國的動機確有出於傳教熱忱,也有為中國人民做了些好事的,但在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大背景中,在其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與中國人民發生沖突時,一些傳教士自覺或不自覺地站在侵略者的立場上,為本國政府效力,客觀上充當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先鋒、後盾和軍師。尤為甚者,一些傳教士為殖民主義擴張效力,直接參與了侵略活動,雙手沾滿中國人民的鮮血,這些傳教士的劣跡,是無法掩蓋和抹殺的。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承認,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中國,「與其說是由於宗教的原因,毋寧說是由於政治的原因。」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Park er)甚至鼓吹「只有戰爭能開放中國給基督」。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美國傳教士伯駕、裨治文和衛三畏(S.Wells Williams)等知名傳教士,都是免費乘坐販運鴉片的船並接受其資助來華的。法國傳教士郎懷仁(Adrien Lanquillat.S.J.)等五位耶穌會修士是乘法國軍艦來華的。傳教士與鴉片貿易及侵華戰爭、傳教運動與西方列強的對華侵略之間的確結有不解之緣。馬克思早在1843年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壓制殖民地的工具」。
參與販賣鴉片
在鴉片戰爭前的幾十年間,以英國人為主的外國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國販賣鴉片。英國從1767年的二百箱到1837年的三萬九千箱,總計在鴉片戰爭前四十年間,共偷運進中國的鴉片不下四十二萬七千箱,從中國掠奪走了三至四億銀元。沙俄、美國商人也從中亞向中國販運鴉片。鴉片商人從中獲得高額利潤,而中國人卻從中深受其害。西方學者摩利生在《馬薩諸塞州海運史》一書中指出的,對於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經營毒害人民的鴉片貿易,當時在華的 「基督教傳教士都不反對這種貿易,他們乘坐販運鴉片的飛剪船到中國去,他們還從販運鴉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他們都說,鴉片對中國人是無害的,就像酒對美國人是無害的一樣。」他們認為只要中國人接受了基督,鴉片的危害也就自然會消失。一些傳教士不僅乘鴉片貿易船隻來華的,接受鴉片商人的資助,更有甚者,有的傳教士還直接參與了罪惡的鴉片貿易。傳教士們邀請大鴉片商人充當對中國傳播基督教的宗教團體的頭面人物。如在廣州的「馬禮遜教育會」,就讓大鴉片商顛地任會長,另一大鴉片商查頓任司庫,傳教士裨治文任秘書。1838年2月21日在販賣鴉片的壟斷組織東印度公司的倡議下成立了「中華醫葯傳教會」,傳教士伯駕為副會長,大鴉片商顛地、查頓為終身董事。
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傳教的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從到中國的第二年起,就與從事鴉片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接觸,從1809年到1834年該公司被取消壟斷權時為止,直接受聘該公司,任秘書兼翻譯員。1825年11月,馬禮遜寫信給倫敦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我在中國漫長的十五年裡,依照你們在那裡的職員們的要求,常常冒著個人生命的危險和痛苦,忠心耿耿地為貴公司的利益服務,整個公司以及廣州當地的商人可以證明。」由於他對該公司精誠效力,其年薪很快即從五百英鎊升至一千英鎊。
德國傳教士郭實臘(Charles Gutzlaff) 充當鴉片販子的翻譯,並直接參與了鴉片的推銷活動。他曾多次出入中國沿海,參與大規模的鴉片走私活動,同時刺探情報。1832年他到澳門時,許多鴉片商人都爭著請他帶路到中國沿海去推銷鴉片,待遇十分優厚。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里保存的英國鴉片公司1833年檔案中有兩封公司老闆誇獎郭實臘的信,其中提到:「郭實臘博士給我很大的幫助。現在生意越開展,他的幫助越需要了。他的熱情是無限的,但未免大膽,太敢幹了。」信中描述郭實臘對付中國官員檢查的情景時說,「郭實臘穿上最講究的衣服,帶領兩只小船,裝出神氣十足的樣子,迎上前去,對中國官吏大聲威嚇,喝令從速離去,若敢再來,就將他們毀滅。」鴉片戰爭前,郭實臘還為當時的英國駐粵領事義律就鴉片的銷路出謀劃策。
由於外國傳教士與鴉片貿易有著利益相關的密切關系,他們對於清政府的禁煙政策和舉措十分關注。1839年初,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傳教士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林則徐的身上,通過各種辦法,盡力刺探林則徐的禁煙措施,搜集中國官方的動態。1839年9月,裨治文在虎門與中方代表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他告訴林則徐的代表,英國如何強大,中國是打不過它的,力圖從思想上動搖林則徐禁煙的決心。林則徐的代表用「打仗不怕」鏗鏘四個字作為回答,令裨治文十分惱火。
為了保護骯臟的鴉片走私,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毛主席指出,「自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傳教士在鴉片戰爭中,充當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❹ 為什麼說14-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
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歐洲人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從而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個事件在歷史上習慣稱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絕非歷史的偶然,它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經濟根源。
(1)十五世紀以後,隨著封建經濟的急速發展,商品貨幣關系開始從內部侵蝕封建自然經濟的基礎,瓦解封建制度,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當時,商品交換十分廣泛,這就需要大量貨幣,這時西歐貨幣已經由銀本位制過渡到金本位制,黃金、白銀同是歐洲各國和歐洲各國間國際貿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當時人們認為佔有金銀就佔有一切,黃金能為靈魂開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歐社會各階層,尤其商人和資產階級,非常熱衷於追求金銀、財富,然而歐洲大陸所產金銀有限,於是他們把注意力轉到了東方。當時歐洲流傳很廣的一部書《馬可波羅行記》(馬可波羅是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青年時代隨其父叔到中亞、印度和中國等地經商,元世祖時在中國朝廷做官,在中國住了十七年。回國後,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海戰,威尼斯戰敗,馬可波羅被捕下獄,在獄中他口述了在東方的見聞,由比薩作家羅斯蒂生記錄整理成書,廣為流傳),該書對印度、南洋和中國的財富作了誇張描述,進一步激發了歐洲上層分子到東方尋金的熱情。
(2)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來有三條:一條陸路,由中亞沿裏海、黑海到達小亞;兩條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灣,然後經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東岸敘利亞一帶,或先由海路至紅海,然後由陸路到埃及亞歷山大港。十五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興起後,佔領了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地區,不久又佔領了克里米亞,控制了東西方間的傳統商路,對往來於地中海區域的歐洲各國商人橫征暴斂,百般刁難,因此,運抵歐洲的商品,數量少且價格高,而歐洲上層社會把亞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價購買,這種貿易造成西歐的入超,大量黃金外流,於是西歐各國貴族、商人和資產階級急切的想繞過地中海東部,另外開辟一條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國,從亞洲直接獲得大量奢侈商品。
(3)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發現新航路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十五世紀西歐出現了適於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這時得到普遍應用,歐洲人利用它來辯明地理方位,確定航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古希臘的地圓學說在知識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羅倫薩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最為堅定,他從大地是球形這一假定出發,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印度和中國,並繪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圖。總之,十五世紀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世界各地航海經驗的積累,使歐洲的航海員敢於遠離海岸,到從未去過的大洋里航行,從而導致新航路的開辟最終獲得成功。
航行經過
哥倫布通過閱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對富庶的東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相信當時已日益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地球是圓的,只要從歐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達印度,得到大量的黃金、香料。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進行環球航行,但他本人卻沒能活著回到西班牙。1492年8月3日拂曉,3艘帆船從西班牙南端的巴羅士港起航,向西駛去。率領這支船隊的哥倫布站在旗艦「聖瑪利亞」號的船頭,遠眺無邊無際的大海,陷入了沉思。此刻,他的心情是非常復雜的,既充滿希望,又感到前途渺茫,還有幾分恐懼。因為在基督教傳說中,大海的四周是無底的深淵,當船到達那裡時會被四周的魔鬼吞沒。洶涌的大海使人無法捉摸,此行的結局也許是到達遍地黃金的地方,也許是葬身海底。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人類地理大發現道路上的第一步。
哥倫布(1451—1506年)的出身和出生地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大多數學者認為他出身於航海事業發達的義大利熱那亞城。他在年輕時就多次參加航海活動,通過閱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和與長期從事遠程航行的航海家們的接觸,他對富庶的東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相信當時已日益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地球是圓的,只要從歐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達印度,得到大量的黃金、香料。當時,歐洲社會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經過近千年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貨幣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由於社會上流通的貨幣奇缺,嚴重地制約了資本的積累。當時歐洲使用的貨幣主要是金幣,黃金又是重要的裝飾品,是財富的象徵,所以人們對它的慾望是無窮的,而歐洲每年的黃金開采量卻非常有限。造成黃金缺乏的原因還在於此前東西方之間的不平衡貿易。歐洲社會上層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對東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東方的香料、絲綢、瓷器和其它產品不斷地運往西方,而西方卻沒有可以交換的產品,只有用黃金和白銀來交換,導致了金銀的大量外流。這一切導致了人們狂熱地尋找黃金。哥倫布曾經說過:「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到一切。有了黃金,可以把靈魂送上天堂」。這就是當時歐洲人的心理寫照。恩格斯也曾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需要的第一件東西。」然而到哪裡去找黃金呢?一些人把希望寄託在遙遠的海外和東方。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關鍵是怎樣到達那裡。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東方見聞錄》中把東方描寫得非常富有,說那裡黃金遍地,香料盈野。不過,當時到東方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遙遠的東方要經過千難萬險。11世紀時,歐洲封建主曾經組織過十字軍,企圖到東方掠奪一番,結果是傷亡慘重。採取和平的方法也是困難重重,當時通往東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條:一條在北部,經小亞細亞、黑海、裏海至中亞細亞;一條在中部,從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至波斯灣,再從海路到東方各地;還有一條在南部,經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到紅海,再從海路到東方。北部的一條被對歐洲人仇視的土耳其人占據著,奧斯曼帝國與神聖羅馬帝國正處於戰爭狀態。另外兩條被阿拉伯商人控制著,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敵對狀態使歐洲人休想經過這里。東方與西方的一切交往都必須經過阿拉伯人的手,商品經阿拉伯商人轉手後要提高8—10倍的價錢。長期以來,歐洲的貴族和商人就想繞過中東地區,另尋途徑,到達中國和印度。到了15世紀末期,歐洲人終於具備了實現這一願望的條件。
15世紀末期,歐洲已經形成比較強大的民族國家,如英國、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任何事業都可以在國家的贊助下進行。當時的天文地理知識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古希臘地理學家的地圓學說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歐洲的造船技術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國發明的羅盤針在歐洲已經得到了應用,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這使遠程航海成為可能。同時在歐洲出現了一批敢於冒險的航海家和贊助者。在新航路的發現中,哥倫布是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哥倫布四處尋求資助者,但到處碰壁,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的說法,更不願把錢用在這種冒險上。1486年,哥倫布來到經濟基礎強大的西班牙王宮,向西班牙國王陳述了他的主張和設想,並提出了一些條件。西班牙國王於1492年4月17日和哥倫布簽訂了「聖大非協定」,決定給予贊助,並事先封他為將要發現的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即在各海洋中由他親自發現或取得的一切島嶼及大陸的海軍上將,新發現土地的世襲總督,他有權把新土地上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為己有,但這些土地的主權屬於西班牙國王。
經過一番准備,哥倫布終於在1492年8月3日從西班牙出發了。他的船隊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組成。哥倫布指揮船隊一直向西航行,他對途中見到的每一群海鳥和每一片水草都進行仔細的觀察,不放過一點線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久盼陸地而不見,船員中怨聲四起,幾乎要發生叛亂的時候,船頭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聲驚叫:「啊!陸地!」原來他在月光下隱隱約約地看到前方有一塊陸地。天亮時,他們來到了一個島嶼。哥倫布立即上岸,面對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並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這個島嶼就是現在巴哈馬群島中的華特林島。哥倫布以為他已經到了印度,所以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哥倫布沒有向西,而是由此向南繼續航行,到達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發現了那裡許許多多的大小島嶼。但使哥倫布失望的是,這里並沒有他所想像的那麼多黃金和香料,只是有許多他們從來沒有見到的動植物和風土人情。盡管如此,土地對他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哥倫布作為歐洲人中在美洲的第一個殖民者,雖然沒有得到大量的黃金,但是仍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滿足自己需求財富的慾望。起初,歐洲殖民者還不是赤裸裸的搶奪,而是進行不平等的貿易。當時這些島嶼上印第安人的生產方式還是極其原始的,因此,歐洲人帶來的所有製品,甚至廢物、玻璃碎片和每張用過的撲克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寶貝。他們用這些東西大量換取印第安人的貴重物品。印第安人把這些遠方來的白人當成神仙派來的貴客,熱情的招待,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對於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提防。然而正是這些人宣布了他們災難的到來。哥倫布到達海地以後,在那裡建立據點,把歐洲的先進武器——大炮和火槍帶到了島上,開始了對當地人民的血腥統治和瘋狂掠奪。哥倫布為了炫耀他的成功,帶著掠奪來的財富和10個印地安人返回,於1493年3月15日回到西班牙的巴羅士港,向歐洲人宣布他已經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這在歐洲引起了轟動,哥倫布得到了國王的禮遇,成為西班牙的貴族。
不久,西班牙國王決定再次派哥倫布遠航。這次,哥倫布先後到達多米尼加、海地等地。此後,哥倫布又兩次到達美洲。但由於哥倫布所到之處黃金不多等原因,他並未給西班牙國庫帶來巨大收入,也未能使自己成為巨富,反而遭到西班牙貴族的忌恨和排擠。1506年5月20日,他病逝於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德城。
哥倫布至死都認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後來一個叫作亞美利加的義大利冒險家到了美洲大陸的另一邊,看到了太平洋,從而證實了哥倫布發現的並不是印度,而是歐洲人過去不知道的一個新大陸。後來,人們就把那裡稱為亞美利加洲,即美洲。
與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時,葡萄牙人也在不斷地向南尋找通向東方的航路。葡萄牙人很久以前就在不斷地向西航行。早在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就在國王的鼓勵下,組織船隻沿著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達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著,葡萄牙人達·伽馬(1469—1524年)組織了更大的船隊,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先是循著迪亞士發現的航路,於同一年的11月到達好望角,並從那裡折向北航行。1498年3月,到達了莫三比克。在一個阿拉伯向導的指引下,達這里建立據點,但遭到當地人的抵制,所以他在購買了大批的香料、絲綢、寶石和其它東方特產後匆匆返航。他這次所帶回貨物的純利潤是全部航行費用的60倍。在以後的航行中,葡萄牙人帶來了更多的人馬和大炮,打敗印度洋上各地有組織的抵抗,建立了許多商業和軍事據點,終於控制了這條通往東方的航路。
真正通過探險證實可以環繞世界航行的是麥哲倫。西班牙人雖然發現了美洲,但當時在那裡所獲得的利益卻遠遠不如葡萄牙人在印度所獲得的多,所以西班牙決意要繼續向西航行,以求從西面到達印度。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麥哲倫(1480—1521年)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領一支由五條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組成的探險船隊出航,先是沿著已經知道的道路向西航行,然後轉向南,沿著美洲大陸摸索著南下。途中曾經因冬天的寒冷而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此後,在春天到來之際發現了美洲南部的海峽,後來人們把這里稱為麥哲倫海峽。在橫渡太平洋時,麥哲倫的船隊經歷了嚴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難,一些喪失希望的人曾經發動反對麥哲倫的叛亂,叛亂的首領被麥哲倫拋在途中的荒島上。1521年3月,終於到達了菲律賓群島。麥哲倫的船隊在這里得到了補充。麥哲倫在干涉島上內部戰爭時,被當地的土著人殺死。後來船隊沿著已經熟悉的航路進入印度洋,再沿著葡萄牙人發現的航路返回西班牙。當1522年9月船隊返回西班牙時,水手們驚奇地發現所使用的日歷少了一天。通過這次航行,地圓學說得到了確認。
新航路發現以後,世界的交往進一步擴大,但在初期,由於東西方在經濟發展水平、武器等方面的差距,歐洲人開始了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在非洲、亞洲和美洲佔領殖民地,壓迫剝削當地人民,進行奴隸貿易。
意義影響
第一,引起商業革命。由於新航路開辟,歐洲貿易范圍空前擴大,西歐與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商業地位逐漸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尼德蘭所代替。
第二,引起了「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後,西班牙等國從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銀,西歐貴金屬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銀價格下跌,物價高漲,貨幣購買力降低。自16世紀30年代至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多,英、法等國上漲2倍至2倍半。資產階級一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一面以高價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額貨幣地租,也受到價格革命的影響。價格革命是原始積累的因素之一,它幫助了西歐資本主義的成長。
第三,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開始了殖民擴張、掠奪。
第四,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第五,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隔絕的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人物介紹
迪亞士
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Bartholmeu Dias,約1450—1500年5月24日),為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於1488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3世紀末,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的游記,把東方描繪成遍地黃金、富庶繁榮的樂土,引起了西方到東方尋找黃金的熱潮。然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控制了東西方交通要道,對往來過境的商人肆意征稅勒索,加戰爭和海盜的掠奪,東西方的貿易受到嚴重阻礙。到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完成了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化的過程,他們把開辟到東方的新航路,尋找東方的黃金和香料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這樣,兩國的商人和封建主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殖民航海者。
迪亞士出生於葡萄牙的一個王族世家,青年時代就喜歡海上的探險活動,曾隨船到過西非的一些國家,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15世紀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陸的最南端究竟在何處。為了弄明白這一點,許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遠航,但結果都沒有成功。作為開辟新航路的重要部分,西歐的探險者們對於越過非洲最南端去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迪亞士受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委託出發尋找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以開辟一條往東方的新航路。經過十個月時間的准備後,迪亞士找來了四個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長一起踏上這次冒險的征途,並於1487年8月從里斯本出發,率領兩條武裝艦船和一艘補給船,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駛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麥哲倫
麥哲倫(全名費南多·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
1480年,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北部一個破落的騎士家庭里,屬於四級貴族子弟。10歲時進王宮服役,16歲進入國家航海事務廳。年輕時對航海就十分神往。25歲那年,他參加了對非洲的殖民戰爭。以後,又與阿拉伯人為爭奪貿易地盤打了戰。30歲離開印度回國。但是,他在歸國途中觸礁,被困在一個孤島上。麥哲倫和他的海員們等了很長時間才等到援救船隻。上級了解這一情況後,將他升任為船長,並在軍隊里服役。
此後,他在東南亞參與殖民戰爭時了解到,香料群島東面,還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學家法力羅亦計算出香料群島的位置。他猜測,大海以東就是美洲,並堅信地球是圓的。於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環球航行的打算。
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1451年8月25日或10月31日 — 1506年5月20日),中世紀歐洲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並成為到達美洲新大陸並發表其事業的首位西歐人。
哥倫布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市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後裔,自幼便熱愛航海。在當時,因為教會的關系,人們大多相信天圓地方,但哥倫布卻對此產生質疑,他認為之所以帆船向大海啟航後,船身由下而上漸漸消失的原因正是因為地球是圓的。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但同時間,歐洲國家極需要南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但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對開的風暴角 — 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後,於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
達·伽馬
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9年-1524年12月24日)是一位葡萄牙探險家,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從歐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中文譯名多簡稱他為「達伽馬」或「達迦馬」,另外在澳門他的名字譯作「瓦斯科·達·伽馬」。
在15世紀早期,航海家亨利船舶學校(the nautical school of Henry the navigator)就已經在葡萄牙教授了非洲沿海的相關地理知識。在1460年代,葡萄牙航海家的目標漸漸轉為繞行非洲南端後抵達印度,並獲得印度產品的貿易機會(主要是印度香料,如黑胡椒等)。當時陸上的貿易路線花費昂貴而且非常不安全。
達伽馬出生在葡萄牙的港口城市錫尼什(Sines),他在快要10歲的時候就擬定了長期航海的計劃,當時著名航海家迪亞士已經從非洲的好望角海線返回,並探索過附近的魚河(Fish river)。而Pero da Covilhã曾由印度往非洲的海線上探險,留下了短程的航海紀錄。
達伽馬的父親(Estêvão da Gama,是一個脾氣暴燥的同性戀者)曾獲得了這些航海的紀錄,並有心計劃連起這一道海路,卻在出發前逝世。於是達伽馬繼承他的遺志,在1497年7月8日駕駛了4艘船啟程。由葡萄牙里斯本往非洲的黃金海岸航行。這四艘船分別是São Gabriel號、São Rafael號(由他的兄弟Paulo da Gama率領)、Berrio號和另一艘姓名不詳的補給號。
1497年12月16日,達伽馬的船隊通過了魚河,進入了在歐洲航海紀錄上仍是空白的水域(東非沿岸),於是達伽馬將接下來探索的區域稱為Natal(當時已近耶誕節,Natal是葡萄牙語的耶誕節之意,另可譯為「新生」)。1月時,他們抵達了今日莫三比克的所在地,在1498年,當地屬於阿拉伯的疆土,也是印度洋海上貿易網的一部分。
❺ 地理大發現和近代歐洲崛起之間的關系
英國近代以來的崛起和強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其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憲政體制的形成與完善,無疑是其最重要的結構性和制度
性支撐。近代英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三權分立憲政體制國家,應該被看作是英國貢獻給現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創新。近代英國正是通過憲政
體制創新引領時代潮流,並迅速崛起為歐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的。從歐洲的歷史來看,英國崛起時人口不過2000多萬。英國先是在1588年消
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接著又打敗了「海上馬車夫」荷蘭,最終在18世紀後期的七年戰爭中打敗法國,而成為世界霸主。並且,隨著憲
政體制的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在英國日漸成熟,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新技術開始不斷涌現。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機,1768年阿克萊特
發明了水力紡織機,1779年克萊普頓發明了走錠紡織機,1784年卡特萊特發明了動力紡織機,等等。而代表經濟自由放任和市場經濟成熟理論
的著作——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正是在1776年出版的。英國長達幾百年的興盛史,充分證明憲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可以說,
英國所走過的憲政之路是成功的,經驗是可貴的,對後世影響是巨大的。研究英國憲政體制的形成與發展,可以更好地認識近代英國的崛起,
有助於提供線索,抓住根本。就其深遠意義而言,近代英國憲政體制的形成與完善不僅是國家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憲政
國家都是效仿英國憲政體制而走上憲政道路的。
憲政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問題無疑是當今中國理論界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而二者之間確實存在一些規律性聯系。中國百年來憲政進程受阻
,其根本原因在於市場經濟的缺乏、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缺乏有效的平衡和相互尊重。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
濟的確立和推進,中國的社會利益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私人財產權利已經人憲,利益主體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從而為我國的憲政
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結構基礎和背景根基。當然,憲政在中國的實現,也離不開我們的理性自覺推動。這就需要對西方憲政的生成加
強研究以豐富我們對憲政的認識。事實上,對憲政的認識和了解本身就是我們憲政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近代英國憲政體制的形成和發
展進行歷史考察,可以為我們認識和把握社會變遷時期制度變革、演進的機理提供一些借鑒和參照。我們在強調各國現代化的多樣性、各民族
發展的獨特性的同時,也不應忽略現代化所內涵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規律。盡管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制度、歷史文化傳統各異,但只要採取民族國
家的組織形式,奉行利益導向的市場經濟,採用形式理性的非人格化官僚管理體制,那麼社會治理就必然選擇法治和憲政。在當下中國,隨著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憲法、憲政問題日益成為政治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並且在日益推進的依法治國政治體制改革中得到了
清晰體現。毋庸諱言,現代政治體制與憲法、憲政有著直接聯系,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就是憲政問題。為此,對
憲政主義進行追根溯源,以便為我們的憲政發展提供一定的知識和理論儲備,就顯得極為必要。英國是憲政「母國」,當然也就成為憲政研究
躲不開、繞不過的重要一環。對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發展的動因、過程和特徵給予歷史性的考察與思索,並上升到規律性認識,對於正在大力
發展市場經濟和正在走向憲政的中國有著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當然,我們更多地是要從近代英國憲政的形成和發展中尋求經驗而非樣板
,尋求靈感而非模式。
2.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的特點
長期以來,英國憲政的形成與發展一直是中、西方學術界樂此不疲的研究領域。然而,由於英國憲政發展未曾中斷的連續性,使得英國憲政的
形成和發展烙有更多的傳統痕跡。故而對英國中世紀憲政與近代憲政的聯系和區別,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將中世紀英國憲政與近代英國憲政等
同。事實上,從17世紀開始,近代英國的憲政體制及其價值觀念與中世紀的憲政體制及其價值觀念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對此,霍布斯鮑姆強調
:「這種對激烈對抗的迴避,這種對新瓶貼上舊標簽的偏愛,是不應與無所變革混為一談的。」中世紀至近代,英國的憲政發展分為前後兩個
不可分割的階段:首先是中世紀等級制混合政體,然後通過近代憲政革命,建立起成熟穩固的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政體。英國從中世紀的《自
由大憲章》開始,由於封建地方貴族、城市與王權的對立、沖突,在封建制度下開創了英國憲政的傳統,創立了封建制混合政體。隨著近代資
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強大,社會沖突逐漸轉變為地方貴族與國王、市民階級之間的沖突。封建制度不利於集權國家的發展
,而商品貨幣經濟的健康發展又離不開龐大集權國家的保護。由龐大中央集權國家保護,可以加快資源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
效率。同時,國家的悖論也被提了出來,擁有一個強大而權力有限的政府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國家過於軟弱,無法保證契約的實施
與產權的安全,交換與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水平將非常有限。但是隨著國家權力的增強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強大的政府雖然能夠保護產權,但
是也會因為國家權力的強大對契約與產權造成威脅。所以,自由市場制度的發展必須伴隨制約政府行為的制度的建立。絕對主義國家只能從道
德上尊重和保障產權,但在制度上卻無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產權。17世紀英國率先建立了三權分立憲政體制,開始用分權的手段,來解決國
家作用的「本質兩難」。這時分權的社會等級色彩逐漸淡化,職能色彩逐漸增強。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建立的議會主權和普通法院司
法獨立都限制了王權對私人財產的隨意侵犯,確保國家制度內部存在制約與平衡,使國家在積極有效地發揮它應起的作用的同時,無法濫用權
力。憲政對公共權力不是否定,而只是限制。通過三權分立憲政體制的建立與完善,近代英國形成了一個權力強大而又有限的政府,並為1780
年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產權保護這一關鍵性基礎。可以說。近代英國是伴隨著對私人財產權利保護而崛起的。
3.研究近代英國憲政形成的方法
目前,憲法學界,存在著形上論與實在論、先驗論與經驗論、自然法主義與法律實證主義、重主觀與重客觀等各方面的理論分野,從而導致了
對憲政的不同定義。憲法學界對憲政的定義紛繁復雜、眾說紛紜,其根源在於對憲政的認識缺乏一個同一的話語背景。以至於在不同的語境中
憲政呈現出不同的含義,造成了憲政這一概念使用的混亂,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語境中憲政有著不同的指向。事實上,這在某種程
度上是脫離憲政形成的歷史語境研究憲政的產物:人們在研究憲政時,總習慣於把它的發展歷史看成好像只有從屬和次要的意義,甚至確信憲
政可以離開它的歷史來進行考察和理解。結果造成對憲政的研究,分析演繹性的方法多,而事實描述性的方法少。演繹分析性的方法大都將憲
政的形成建立在邏輯推演的基礎上,由於缺乏歷史考據,其結論難免缺乏事實的生動與歷史的厚重,甚至會出現斷論失據之辭。事實上,憲政
的形成、發展、變革是與社會生活、社會發展存在內在關聯的,我們不應將其與它賴以產生的社會基礎分離開來研究。對於憲政的發展及其價
值觀念的變化,如果離開它所賴以存在和發生變化的背景條件,是不可理解的。因為,以憲政之「定義」解說憲政,只是回答了「什麼是憲政
」的問題,卻無法回答。憲政是什麼」。搞清楚憲政是怎樣產生的,事實上比弄清憲政的定義更重要。因而,研究近代英國憲政的形成離不開
歷史學方法,離不開歷史視野和背景,這就需要引入歷史學方法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對英國憲政研究,引入歷史學與法學交叉學科研究
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歷史學,法學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進行的一種人為學科劃分,二者的隔閡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無論是歷史學、還是法學
,它們所面對的都是同樣一個人類社會的現實和歷史,將它們區別開來的只不過是研究重點、研究方法和所用理論有所差別罷了。因而,在研
究領域上出現交叉或者重疊是正常的。並且,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有助於擴大我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視野。
通過歷史發生學的邏輯梳理,可以引領我們超越浮面的表象,進入到更為深層的生成機制中去。作為過程描述的歷史學,本身就是一種方法,
它是法學家的一個基本理論素養。正如德國法學家薩維尼所強調的,「法學家必當具備兩種不可或缺的素質,即歷史素養,以確鑿把握每一時
代與每一法律形式的特性;系統眼光,在與事物整體的緊密聯系與合作中,即是說,僅在其真實而自然的關系中,省察每一概念與規則」。由
於缺失歷史的背景和視野,長期以來對英國憲政的研究多是平面拓展,而缺乏深度挖掘;多囿於表層,總還是懸浮在波谷浪尖。而不知道憲政
之河的深水處究竟涌動著什麼力量,才形成了水面上那可見的波峰。通過歷史深層描述可以還近代英國憲政形成以來的歷史本來面目,可以幫
助我們更加准確地理解近代英國憲政發展的真實歷史過程,以便從中抽象出憲政形成與發展的內在規律。憲政形成與發展的內在規律不在歷史
之外,而在歷史之中。投有憲政史研究的深入和發展,憲政理論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據和支撐。目前,關於英國的憲政理論之所以遲遲難以取
得較大進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滯後。可以說,投有一套符合歷史發展真實的描述性憲政史著作,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析
性憲政學說,更不可能談高水平的憲政理論。因為,「知其所以然」是建立在「知其然」的基礎上。所以要在憲政史與憲政理論之間建立一種
良好的互動關系,只有將歷史敘述與理論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觀點的真實與深刻。有說服力的英國憲政理論,只能是建立在對英
國憲政史進行直接而持續的思考基礎上。
英吉利民族於中世紀王權與貴族的對抗沖突中孕育萌芽的自由傳統,經過幾百年的緩漸生長,在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商業革命等新事件及新精神的滋養之下,漸漸根深葉茂,終於因十七世紀的英國革命而開出了憲政之花,結出了自由之果。憲政的思想與制度宣示著人類政治意識的覺醒,啟示了人類文明的新時代。三個世紀以來,尤其在經歷了二十世紀極權主義政治的劫難之後,憲政之作為現代政治生活的樣式已漸漸成為人類的共識。憲政的主要制度與觀念起源於英國。議會制、責任內閣制、政黨制、文官制等憲政制度首先在英國產生,憲法的財產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分權制衡和有限政府原則、法治原則都從英國的行憲經驗中得來。在行憲歷程中,英國孕育和生長了憲政制度和自由精神。憲政制度與自由精神的相互作用,社會史與思想史的互動使英國在經歷傳統與變革的巨大沖突之後,以演化與漸進的方式成功地從中世紀政治制度轉變到近代的君主立憲制度,避免了激進與革命的社會變革,率先步入近代社會,創造了富有英國經驗主義特色的英國憲政模式。
所謂憲政,簡而言之,即是有限政府。憲政的核心內容是限制與約束國家權力,確立與保護公民權利與自由。正是在對於國家權力的制約之中,公民權利獲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實現,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之間的界限得以確立。而對於權力的警惕與防範根源於對於自由價值的珍視,所以權利和自由高於和先於權力。
英國的憲政道路是自然演化和漸進改革的道路。英國從傳統社會步入現代社會,從君主制政治轉向現代政治,實現憲政的道路是在社會力量的沖突與和諧的動態平衡中,通過持續不斷的漸進、穩健的社會改革而實現的。英國從中世紀的《自由大憲章》開始,就由於貴族與王權的對立、沖突而開創了英國自由的傳統,這樣一種傳統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中產階級的興起,沖突轉變為貴族、國王與中產階級、國會的對立,十七世紀的英國革命以光榮革命成功實現君主制與憲政的調和,傳統政治形式與現代政治精神的結合而告終,光榮革命成為英國歷史的最後一次革命,它奠定了英國式漸進道路的基礎。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的發展,使工人階級逐漸成長為獨立、完整的政治力量而與工業家集團形成兩種對立的社會力量,民主化成為十九世紀政治變革的主題。在社會變革的潮流中,政治家審時度勢,1832年的第一次議會改革使英國民主化的進程採取了漸進改革的方式,避免了法國革命式的代價。二十世紀英國的憲政改革同樣是致力於漸進社會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而拒絕歐陸盛極一時的烏托邦社會工程,費邊社會主義與自由資本主義沖突的妥協方案是建立「福利國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避免了法西斯主義等極權主義的慘痛代價。
❻ 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進行遠航探索指什麼歷史事件
新航路的開辟 !!!!!!!歷史上也被稱為「 地理大發現」(這是站在歐洲人的角度上來說的)
❼ 西方航海的簡史
大航海時代是人類的地理知識和航海技術在前人的基礎上得到極大發展的時期,但不可迴避的是,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歐洲殖民者利用堅船利炮對亞、非、美洲等地進行侵略和殖民擴張的年代。
這種海盜式的掠奪和殖民貿易是殖民者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西方資本主義才能有今天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說,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期。
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因為海洋阻擋而相互隔絕的狀況被逐漸打破(當然,這種轉折伴隨著巨大的悲慘和痛苦)。
還要指出的是,西方人所謂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只是歐洲人「發現」了他們未知的地理知識,而「被發現」的島嶼和陸地大多原本就有某些民族居住,更何況亞洲的中國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等民族也有他們各自對於地理和天文極為精闢的認識。
說到最早的航海家,人們往往是指腓尼基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歐洲人也有自己的航海傳統,且不說公元前後航行於愛琴海的希臘航海家,8世紀到11世紀中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精於航海的北歐諾曼海盜曾肆虐整個歐洲。
9世紀下半葉,挪威海盜登上冰島;10世紀,諾曼人又到達格陵蘭;11世紀初,丹麥海盜甚至征服了英格蘭全境。
13世紀,《馬可.波羅游記》完成。馬可.波羅(1254-1323)是義大利威尼斯人,曾在中國元朝宮廷任職17年,1295年返回老家。
《馬可.波羅游記》是他在熱那亞的監獄里口述,由小說家魯思蒂謙筆錄而成的,書中詳細記述了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所見所聞。該書在歐洲廣為流傳後,使得歐洲人眼界大開,對輝煌富裕的東方文明垂涎三尺。
同時,《游記》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成為當時歐洲人繪制世界地圖的主要參考,是15世紀許多歐洲航海家如達•迦馬、哥倫布等必讀的著作。也是在13世紀,中國的羅盤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得到普遍使用。
15世紀初,古羅馬學者托勒密的地圓學說開始在歐洲傳播。同期,歐洲人的造船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出現了適合遠洋航行的多桅船。這一切表明大航海時代的技術與理論基礎已逐漸成熟。
14、15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已經萌芽,權利基層充滿了對於財富的貪欲,中國的瓷器、絲綢,印度的香料、寶石等東方奢侈品成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須品。
當時東西方的貿易商路大致只有兩條,一條是陸路,經中亞一路到達小亞細亞;另一條是先經海路到達紅海或波斯灣,然後用陸路運送到地中海一帶。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截斷了中亞商路,而紅海一帶的海路則向來為阿拉伯人壟斷。
東方商品的缺乏使得其價格水漲船高,西歐商人迫切希望找到通往東方的新途徑。長久以來基督徒同穆斯林之間的敵視與仇殺使得歐洲人有足夠的理由以上帝的名義號召教民去打破阿拉伯人獨霸東方商路的局面,為大航海蒙上了一層宗教的面紗。
此外,東方的黃金也是當時貧乏的歐洲所渴望得到的東西,正如恩格斯所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在印度及整個遠東地區搜尋著黃金;黃金這兩個字變成了驅使西班牙人遠渡大洋的符咒…」
至此,大航海時代的帷幕徐徐拉開。說到大航海時代就必須說到葡萄牙,這個歐洲不起眼的小國是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也是歐洲最西端的國家,與北非隔海相望。土地面積9.2萬平方公里,15世紀末其人口僅110萬。
11世紀前曾經先後置於羅馬人、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之下。1143年,教皇承認葡萄牙王國獨立,它是歐洲最早實現民族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國家。1147年,阿豐索一世奪取了摩爾人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里斯本。
葡萄牙在立國初期就非常注重發展航海事業,將之作為傳統國策,並用王權來保證實施。1375年,猶太制圖家賈•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繪制出當時歐洲最完備也是最准確的世界海圖-「加塔蘭地圖」,成為葡萄牙航海者的指路明燈。
說到葡萄牙的航海發跡史就必須說到恩里克王子,即有「航海家」之稱的亨利親王。堂.恩里克王子(1394-1460)是葡萄牙國王諾昂一世的第三子,生於波爾圖,他是葡萄牙航海者的精神教父、大航海時代初期葡萄牙航海事業積極的鼓動者和推進者。
1415年,諾昂一世與恩里克王子率兵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攻佔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鎮休達(今塞卜泰)。攻佔休達對於葡萄牙的航海發展意義重大。休達扼守直布羅陀海峽的咽喉,位置極為重要,同時休達還成為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邁向東方的第一步。
佔領休達後,恩里克王子從穆斯林俘虜嘴裡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貿易的重要情報。恩里克王子是個狂熱的基督徒,一生都以同穆斯林作戰為己任。當時歐洲流傳著非洲存在有一個強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國-普萊斯特.約翰王國的傳說。
這個王國的名字在《大航海時代》系列中也出現過多次。恩里克王子對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這個據說黃金滿地、富得流油的普萊斯特.約翰王國,渴望與之結盟共同打擊伊斯蘭世界。
1420年前後,亨利在薩格雷斯半島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學校,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1420年,馬德拉群島發現,此前發現的加那利群島則不得不讓給西班牙。1431年,亞速爾群島發現,成為大西洋航行的補給基地。
1434年,亨利的遠征船隊首次越過西非的博哈多爾角。1445年,貢薩爾維斯發現維德角(葡萄牙語「綠色之岬」)群島。同年,葡萄牙人開始闖入黑非洲。1448年,亨利在阿爾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壘,作為大規模擄掠的根據地。
從黑非洲掠得的黃金、象牙、黑奴使葡萄牙人得以繼續在摸索中向東方擴張。以後葡萄牙每進至一地,就建立起商站或據點,並用當地獲得的收益來支持下一步的行動。
「航海家」亨利畢生從未參加過任何探險遠航,他扮演的是葡萄牙這艘航船的領航員。到1460年亨利去世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已經開始進入繁榮期。
1481年,葡萄牙諾昂二世繼承王位,他同時也繼承了叔父亨利的遺志,積極推進航海探險。1483年,迪戈•卡奧帶領遠征隊到達剛果河口。1487年8月,巴托羅梅烏•迪亞士奉命率船隊離開里斯本,考察西非海岸。1488年6月,迪亞士抵達非洲的最南端。
由於那裡的風暴極為強烈,迪亞士將這個大海角稱為「托爾門托」,即「風暴角」。1488年他返回里斯本向諾昂二世報告時,諾昂二世將之改名為「好望角」(大概是想到富饒的東方即將在眼前出現而喜不自禁吧)。
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繼位,恰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葡萄牙立刻加緊策劃前往印度的航行,達.伽馬被選為遠航指揮官。華斯科.達.伽馬(1460-1524),葡萄牙貴族,出身軍旅。
1497年7月8曰,達.伽馬率領由4艘船、約170名水手組成的船隊由里斯本出發探索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線。
船隊旗艦「聖.加布里爾」號,長25.6米,寬8.5米,排水量不過300噸。迦馬沒有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船隊首先到維德角群島,然後朝南直駛南大西洋,航行了3個月後,再改向東,到達好望角。由此繞開了非洲西海岸對於南下極為不利的氣候。
在前人沒有去過的陌生海域航行幾個月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達•迦馬無疑是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但是人們對他人格的評價是「驕橫跋扈,狂暴兇殘」。11月22曰繞過好望角後,達•迦馬船隊進入了一片新天地。此後他向北沿非洲東海岸航行。
1498年3月2曰,進入莫三比克。4月在馬林迪,迦馬得到了當地著名的阿拉伯領航員馬德傑德。在他的指引下,航行23天,穿過阿拉伯海,於l498年5月20曰,離開葡萄牙近10個月後,伽馬到達印度南部最著名的商業中心卡利卡特。
在這里,迦馬不是一個稱職的外交官,他帶來的粗劣的禮品和貨物受到嘲笑。但依靠武力,他還是搶到了寶石和香料。返航時船隊就不太幸運了,許多水手在途中死於疾病,其中包括達•迦馬的弟弟。
最後只剩下2條船,1499年7月10曰,「貝里奧」號回到葡篩牙,伽馬的旗艦則在1499年9月9曰才抵達里斯本。生還的水手不到開航時水手總數的三分之—。但運回香料等貨物在歐洲的獲利為這次遠征費用的60倍!
完成通往印度航線後,1510年,葡萄牙任命的第二任「印度總督」阿爾布魁克帶領葡萄牙的武裝船艦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建立起繼續向東擴張的據點。次年又征服了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強佔了這個中國明朝「敕封國」的領土,以這里作為入侵中國沿海的前哨。
1515年,霍爾木茲也淪入其手,當年12月,阿爾布魁克總算死在果阿。至此,經過近百年的探險、屠殺、搶掠,葡萄牙橫跨半個地球的東方殖民帝國終於建立起來。西班牙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個巨頭。1492年,西班牙攻克摩爾人在歐洲的最後堡壘格拉那達,終於完全收復失地。
一旦騰出手來,西班牙立刻緊隨葡萄牙人全力投入航海擴張。很快,西葡兩國為爭奪殖民地發生爭執。1494年 6月,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裁決下,以格林威治西經50度為分界線,將世界平分為二,葡萄牙只能在該分界線以東建立殖民地,西班牙則在該分界線以西建立殖民地。
但是為西班牙開辟航線的兩個最有名的人物都是外國人。克里斯托福.哥倫布(1451~1506),熱那亞人,出身低微,25歲之前還幾乎是文盲。但是他通過努力自學很快熟練掌握了至少4門語言和文字。
哥倫布接受了當時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也能到達印度,這樣就不必繞過非洲「好望角」,航線可以大大縮短。可是有限的地理知識使他大大估錯了航程,同時他不可能知道中間還隔著一塊大陸!1484年,他向葡萄牙推銷自己的計劃,但是遭到冷遇和拒絕。
1485年,他又游說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倒有興趣,但是直到1492年才批准這項耗資巨大的計劃。當時西班牙經濟拮據,西班牙王後伊莎貝拉為了支持哥倫布的遠航甚至賣掉了自己的鑽石首飾。
1492年8月3曰,哥倫布率領由3艘帆船組成的船隊離開巴羅斯港,成員共121人,旗艦是「聖瑪麗亞」號,只有120~130噸。9月6曰,離開加那利群島西進,1492年10月12曰,「平托」號的瞭望員終於看見了陸地。
哥倫布欣喜若狂,要知道這時船員們已經絕望,隨時可能嘩變。哥倫布船隊到達的是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但哥倫布以為到了印度,就將當地人稱為Indians,以致於使這個詞有了2個含義-印度人和印第安人。
對於這些不速之客,當地人慷慨地贈以黃金。哥倫布在曰記里寫道:「我真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好心送東西的人」。在古巴、海地轉悠了一圈後,由於旗艦損毀,哥倫布在海地建起一個據點,留下38名船員。1493年1月,哥倫布帶領剩下的2艘船啟程返航,於3月回到西班牙。
第一次航行發現了新大陸,帶回了黃金,哥倫布得到了極大的榮譽,被封為海軍上將。1493年9月,哥倫布第二次遠航,但是收效甚微。1498年,在第三次探索新大陸時,哥倫布被指控叛變,並被押解回西班牙。
1502年,哥倫布好不容易又組織了第四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1506年5月,哥倫布病死,他到死仍然相信他到達的是印度。哥倫布的「發現」雖然沒有馬上給西班牙帶來明顯的收益,但是隨後接踵而至的冒險者如科爾特斯、皮薩羅等從美洲攫取了無數金銀財寶。
費爾南多•麥哲倫(1480~1521),本是葡萄牙破落貴族,曾為葡萄牙王室效力。但因在國內受到誣蔑和排擠,難以容身,1517年投奔西班牙。1518年3月,西班牙查理一世同意了麥哲倫繞過美洲前往東南亞香料群島的計劃。
1519年9月,麥哲倫船隊的5艘小船(共265人)起航。麥哲倫不會知道,他走的是一條不歸路。11月,到達巴西的累西腓,然後沿南美海岸一路南下。歷經千辛萬苦並損失一條船後,1520年10月,船隊發現渴望已久的海峽。
11月28曰,麥哲倫船隊沖出海峽,進入了太平洋。由於最大的食品船開了小差,船隊此時只剩下3艘(這些反叛者回國反說麥哲倫叛變,於是其家屬失去經濟來源,他的妻子和一個兒子很快在貧困中死去)。
接下來又是3個月橫渡太平洋的惡夢,1521年3月,麥哲倫船隊到達馬里亞納群島。在弄到食物和淡水並充分休整後,3月27曰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群島。此時他終於明白,由歐洲向西到達東方的航線已經完成,地圓學說被證實了。
麥哲倫的外交手腕比達•迦馬高明得多,甚至贏得了當地人的好感。但他捲入了當地部落內訌,4月27曰麥哲倫在戰場上被部落戰士殺死。其餘部分船員在埃爾•卡諾領導下駕駛「維多利亞」號經過9個月苦難的航行,於1522年9月6曰回到出發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這時船上只有18名倖存者和26噸香料。在大航海時代,遠洋航行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生活枯燥不說,居住條件惡劣,工作艱苦,食品和淡水容易變質,還常會出現斷水斷糧,壞血病更是船員生命的大敵。直到18世紀,英國的庫克船長才找到有效對付壞血病的辦法。
從海外殖民地獲得的難以計數的金銀財富並沒有讓葡萄牙和西班牙繁榮多久,他們國內的生產力也沒有因此得到發展。葡西兩國只是起了橋梁的作用,這些財富最終流入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腰包。16世紀起,西班牙開始夢想整個歐洲的霸權,為此發動連年戰爭。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1588年7月,西班牙龐大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被英國艦隊徹底擊敗,喪失了海上霸權,從此一蹶不振。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兩個大航海時代的暴發戶急速地衰落下去,成了昨日黃花。
此後英國與荷蘭相繼崛起,替代了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地位。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憑著海運和對外貿易發達致富,而英國則依靠「黑吃黑」的海上私掠艦隊起家。接下來又是英荷、英法爭霸。
一時間風雲變幻,要是一一道來…毫無疑問,在大航海時代初期我國具有足夠的航海技術、造船能力和軍事力量。1405~1433年,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就是明證。
鄭和本姓馬,名三保,1371年出生在中國雲南的一個回族家庭里,原先信奉伊斯蘭教,後來改信教。1405年,鄭和受明成祖朱棣的委派,出使西洋。這里的「西洋」是指現在汶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帶。
鄭和的船隊規模龐大,其中最大的寶船長約151.8公尺,寬約61.6公尺,排水量3000噸以上,共有60多艘,可稱是當年「海上巨無霸」。此外還有運馬的馬船、運糧的糧船、作戰的戰船等,各種船隻多達數百艘。
首次出海時,整個遠航船隊有人員兩萬七千多人。28年間,七下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北沿海(今天的索馬里)和非洲中部沿海(今天的肯亞)。
每到一處,鄭和都以明朝和平使節的身分,向當地的國王或首領贈送禮品,表達建立邦交、友好通商的誠意,並邀請他們訪問中國。
這是以實力為背景的和平外交行動,收效甚大。但我國從未想過利用自身強大的力量去謀取東南亞、印度或非洲,當時明朝統治者只要周圍鄰國口頭上向我國表示臣服就心滿意足了。
大航海時代對我國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1622年,荷蘭侵佔澎湖,屠殺島上居民。1624年,荷蘭又進犯台灣。
38年後,才由民族英雄鄭成功領導收復台灣。1842年8月29曰,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7月1曰我國才收回香港。還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澳門!
葡萄牙征服馬六甲後就開始窺探中國。1513年,在我國廣東附近首次出現了被明朝稱為「佛郎機」的葡萄牙航海者。1517年,葡萄牙特使皮雷斯率船隊來華。葡人最初就是抱著征服中國的野心而來,面對明朝官府的禮遇更加橫行無忌,在廣東犯下了累累罪行。
1521年8月,中葡終於爆發屯門之戰。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戰船50艘與葡艦隊激戰40天,葡人死傷慘重,被迫逃離屯門。1522年,葡萄牙國王派克亭何率五艘船、300名遠征隊到屯門增援,於是又發生西草灣之戰。
明朝軍隊拚死奮勇殺敵,俘葡船二艘,俘虜葡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多人,葡人被逐出廣東。此後葡人就與倭寇勾結,騷擾浙江、福建一帶。所謂倭寇,本就是一個國際性的海盜組織,其中不乏有中國人參與。
眼看硬的不成,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曬濕物,賄賂明朝官員,被允許進入澳門。從1571年開始到1849年,葡萄牙人每年向中國==支付地租以居留澳門。明末清初,我國在同澳門的葡萄牙人貿易中獲得了大量的白銀,澳門也成為當時東西方文化、科技交流的門戶。
但是好景不長,18世紀初,葡萄牙人為了牟取暴利,將鴉片作為毒品從印度向我國大量走私,我國白銀開始大量外流。葡萄牙人是用鴉片毒害我國的始作俑者!葡萄牙人還在澳門從事罪惡的苦力販賣,這同當時歐洲人在非洲和美洲進行的奴隸貿易沒什麼兩樣。
鴉片戰爭後,葡萄牙趁我國內外交困之際,巧取豪奪,逐漸蠶食、侵佔,直至佔領澳門全境。這就是澳門問題的由來。
在葡萄牙統治澳門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佔澳門人口90%以上的中國人在那裡並無任何人權可言,相反,令人發指的流血慘案卻是屢屢發生。最近的一次是在1966年的12月3曰,澳葡當局鎮壓群眾示威,打死中國居民11人,打傷212人,逮捕62人。
大航海時代簡述: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指在15世紀~17世紀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發起的廣泛跨洋活動與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這些遠洋活動促進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間的溝通,並隨之形成了眾多新的貿易路線。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開始抬頭。歐洲則在這個時期飛速發展並奠定了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
人們不僅在這個時代中發現了新的大陸,增長了大量的地理知識,也極大促進了歐洲的海外貿易,並成為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新航路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的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也是復雜而矛盾的。
❽ 新航路的開辟屬什麼時期
新航路:15、16世紀之交,西歐各國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作新航路。西方史學界在歐洲中心論的影響下,一般都將這一過程稱為「地理大發現」。 哥倫布通過閱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對富庶的東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相
信當時已日益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地球是圓的,只要從歐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
達印度,得到大量的黃金、香料。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進行環球航行,但他本人
卻沒能活著回到西班牙。1492年8月3日拂曉,3艘帆船從西班牙南端的巴羅士港起
航,向西駛去。率領這支船隊的哥倫布站在旗艦「聖瑪利亞」號的船頭,遠眺無邊無際的大
海,陷入了沉思。此刻,他的心情是非常復雜的,既充滿希望,又感到前途渺茫,還有幾分
恐懼。因為在基督教傳說中,大海的四周是無底的深淵,當船到達那裡時會被四周的魔鬼吞
沒。洶涌的大海使人無法捉摸,此行的結局也許是到達遍地黃金的地方,也許是葬身海底。
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人類地理大發現道路上的第一步。
哥倫布(1451—1506年)的出身和出生地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大多數學
者認為他出身於航海事業發達的義大利熱那亞城。他在年輕時就多次參加航海活動,通過閱
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和與長期從事遠程航行的航海家們的接觸,他對富庶的東方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相信當時已日益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地球是圓的,只要從歐洲海岸
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達印度,得到大量的黃金、香料。當時,歐洲社會正經歷著一場深
刻的變革。經過近千年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
們對貨幣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由於社會上流通的貨幣奇缺,嚴重地制約了資本的積累。當
時歐洲使用的貨幣主要是金幣,黃金又是重要的裝飾品,是財富的象徵,所以人們對它的欲
望是無窮的,而歐洲每年的黃金開采量卻非常有限。造成黃金缺乏的原因還在於此前東西方
之間的不平衡貿易。歐洲社會上層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對東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
不斷增加。東方的香料、絲綢、瓷器和其它產品不斷地運往西方,而西方卻沒有可以交換的
產品,只有用黃金和白銀來交換,導致了金銀的大量外流。這一切導致了人們狂熱地尋找黃
金。哥倫布曾經說過:「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到
一切。有了黃金,可以把靈魂送上天堂」。這就是當時歐洲人的心理寫照。恩格斯也曾指
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
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需要的第一件東西。」
然而到哪裡去找黃金呢?一些人把希望寄託在遙遠的海外和東方。這並不是沒有道理
的,關鍵是怎樣到達那裡。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東方見聞錄》中把東方描寫得
非常富有,說那裡黃金遍地,香料盈野。不過,當時到東方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遙遠
的東方要經過千難萬險。11世紀時,歐洲封建主曾經組織過十字軍,企圖到東方掠奪一
番,結果是傷亡慘重。採取和平的方法也是困難重重,當時通往東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條:一
條在北部,經小亞細亞、黑海、裏海至中亞細亞;一條在中部,從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至
波斯灣,再從海路到東方各地;還有一條在南部,經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到紅海,再從海路到
東方。北部的一條被對歐洲人仇視的土耳其人占據著,奧斯曼帝國與神聖羅馬帝國正處於戰
爭狀態。另外兩條被阿拉伯商人控制著,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敵對狀態使歐洲人休想經過這
里。東方與西方的一切交往都必須經過阿拉伯人的手,商品經阿拉伯商人轉手後要提高8—
10倍的價錢。長期以來,歐洲的貴族和商人就想繞過中東地區,另尋途徑,到達中國和印
度。到了15世紀末期,歐洲人終於具備了實現這一願望的條件。
15世紀末期,歐洲已經形成比較強大的民族國家,如英國、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
任何事業都可以在國家的贊助下進行。當時的天文地理知識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古希臘地理
學家的地圓學說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歐洲的造船技術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國發明的羅盤
針在歐洲已經得到了應用,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這使遠程航海成為可能。同時在
歐洲出現了一批敢於冒險的航海家和贊助者。在新航路的發現中,哥倫布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人物。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哥倫布四處尋求資助者,但到處碰壁,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的說
法,更不願把錢用在這種冒險上。1486年,哥倫布來到經濟基礎強大的西班牙王宮,向
西班牙國王陳述了他的主張和設想,並提出了一些條件。西班牙國王於1492年4月17
日和哥倫布簽訂了「聖大非協定」,決定給予贊助,並事先封他為將要發現的土地的宗主和
統治者,即在各海洋中由他親自發現或取得的一切島嶼及大陸的海軍上將,新發現土地的世
襲總督,他有權把新土地上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為己有,但這些土地的主權屬於西班牙國
王。
經過一番准備,哥倫布終於在1492年8月3日從西班牙出發了。他的船隊由三艘大
帆船和87名水手組成。哥倫布指揮船隊一直向西航行,他對途中見到的每一群海鳥和每一
片水草都進行仔細的觀察,不放過一點線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經過兩個多
月的航行,久盼陸地而不見,船員中怨聲四起,幾乎要發生叛亂的時候,船頭上的一名水手
突然一聲驚叫:「啊!陸地!」原來他在月光下隱隱約約地看到前方有一塊陸地。天亮時,
他們來到了一個島嶼。哥倫布立即上岸,面對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這里是西班牙的土
地,並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這個島嶼就是現在巴哈馬群島中的華
特林島。哥倫布以為他已經到了印度,所以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哥倫布沒
有向西,而是由此向南繼續航行,到達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發現了那裡許許多多的大小島
嶼。但使哥倫布失望的是,這里並沒有他所想像的那麼多黃金和香料,只是有許多他們從來
沒有見到的動植物和風土人情。盡管如此,土地對他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哥倫布作為歐洲人中在美洲的第一個殖民者,雖然沒有得到大量的黃金,但是仍可以通
過其他方式滿足自己需求財富的慾望。起初,歐洲殖民者還不是赤裸裸的搶奪,而是進行不
平等的貿易。當時這些島嶼上印第安人的生產方式還是極其原始的,因此,歐洲人帶來的所
有製品,甚至廢物、玻璃碎片和每張用過的撲克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寶貝。他們用這些東西
大量換取印第安人的貴重物品。印第安人把這些遠方來的白人當成神仙派來的貴客,熱情的
招待,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對於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提防。然而正是這些人宣布了他們災難
的到來。哥倫布到達海地以後,在那裡建立據點,把歐洲的先進武器——大炮和火槍帶到了
島上,開始了對當地人民的血腥統治和瘋狂掠奪。哥倫布為了炫耀他的成功,帶著掠奪來的
財富和10個印地安人返回,於1493年3月15日回到西班牙的巴羅士港,向歐洲人宣
布他已經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這在歐洲引起了轟動,哥倫布得到了國王的禮遇,成為西
班牙的貴族。
不久,西班牙國王決定再次派哥倫布遠航。這次,哥倫布先後到達多米尼加、海地等
地。此後,哥倫布又兩次到達美洲。但由於哥倫布所到之處黃金不多等原因,他並未給西班
牙國庫帶來巨大收入,也未能使自己成為巨富,反而遭到西班牙貴族的忌恨和排擠。150
6年5月20日,他病逝於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德城。
哥倫布至死都認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後來一個叫作亞美利加的義大利冒險家到了美
洲大陸的另一邊,看到了太平洋,從而證實了哥倫布發現的並不是印度,而是歐洲人過去不
知道的一個新大陸。後來,人們就把那裡稱為亞美利加洲,即美洲。
與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時,葡萄牙人也在不斷地向南尋找通向東方的航路。葡萄牙
人很久以前就在不斷地向西航行。早在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就在國王的鼓勵下,組
織船隻沿著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達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著,葡萄牙人達·伽馬(14
69—1524年)組織了更大的船隊,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先是循著迪
亞士發現的航路,於同一年的11月到達好望角,並從那裡折向北航行。1498年3月,
到達了莫三比克。在一個阿拉伯向導的指引下,達這里建立據點,但遭到當地人的抵制,所
以他在購買了大批的香料、絲綢、寶石和其它東方特產後匆匆返航。他這次所帶回貨物的純
利潤是全部航行費用的60倍。在以後的航行中,葡萄牙人帶來了更多的人馬和大炮,打敗
印度洋上各地有組織的抵抗,建立了許多商業和軍事據點,終於控制了這條通往東方的航路。
真正通過探險證實可以環繞世界航行的是麥哲倫。西班牙人雖然發現了美洲,但當時在
那裡所獲得的利益卻遠遠不如葡萄牙人在印度所獲得的多,所以西班牙決意要繼續向西航
行,以求從西面到達印度。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麥哲倫(1480—1521
年)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領一支由五條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組成的探險船隊出航,
先是沿著已經知道的道路向西航行,然後轉向南,沿著美洲大陸摸索著南下。途中曾經因冬
天的寒冷而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此後,在春天到來之際發現了美洲南部的海峽,後來人們
把這里稱為麥哲倫海峽。在橫渡太平洋時,麥哲倫的船隊經歷了嚴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
難,一些喪失希望的人曾經發動反對麥哲倫的叛亂,叛亂的首領被麥哲倫拋在途中的荒島
上。1521年3月,終於到達了菲律賓群島。麥哲倫的船隊在這里得到了補充。麥哲倫在
干涉島上內部戰爭時,被當地的土著人殺死。後來船隊沿著已經熟悉的航路進入印度洋,再
沿著葡萄牙人發現的航路返回西班牙。當1522年9月船隊返回西班牙時,水手們驚奇地
發現所使用的日歷少了一天。通過這次航行,地圓學說得到了確認。
新航路發現以後,世界的交往進一步擴大,但在初期,由於東西方在經濟發展水平、武
器等方面的差距,歐洲人開始了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在非洲、亞洲和美洲佔領殖民地,壓迫
和剝削當地人民,進行奴隸貿易。
❾ 評價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發現新大陸的事跡為人們所熟知。哥倫布的成就在航海界無人能及,但是人們對他的功過是非從來就褒貶不一。
出色的航海家
哥倫布很有肯能使人類歷史上至今為止最出色的航海家,而這一切都要從他的童年說起。哥倫布出生在義大利熱那亞一個紡織工匠家庭。他從小就在家中的紡織作坊中幫工。多年的勞作及動手實踐,培養了哥倫布細致、耐心的性格和極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位他以後出海及繪制海圖打下了必要的基礎。熱那亞是地中海北部重要和著名的港口,每天數以萬計的船隻在這里停泊。港內膚色不同、著裝各異的人們,異國的香料、熱帶木料的信箱、千奇百怪的海上見聞,以及海產品的腥臭,給幼小的哥倫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優越的外部條件為哥倫布成為航海家買下了伏筆。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由於父親經商失敗,悲慘離世,使哥倫布對從商失去信心,這促使他將目光全部投到大海之上。當作為一個水手一旦成為可能的時候,哥倫布便離開了陸地,開始了他的海上生涯。青年哥倫布在熱那亞商船上當水手,曾到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及冰島一代。這期間,哥倫布積累了相當寶貴的航海經驗。在沒有經過正規的航海教育之前,使這些興趣與經驗支撐著未來的航海家。
1476年,哥倫布在航海途中的激戰中落入水中,靠著一塊破碎的船板泅渡到葡萄牙,從此在這里學習航海知識。此時,聰慧與勤奮幫助了哥倫布。是的,在這里,他學會了葡文及拉丁文,並利用這些語言深入研究了航海所必不可少的宇宙學和數學,並且學會了繪制地圖和使用各種航海工具。更為重要的事,在航海強國葡萄牙,哥倫布在思想上為遠航做好了准備:他閱讀了《馬可·波羅游記》,對東方的富饒遐想無限,使他產生了到東方區的想法;他接觸了學者托斯勘內里,接受了「地圓學說」,堅定了從海上到達東方的信念。至此,遠航西去,就只欠「物質」東風了。
當哥倫布向葡國王室提出資助要求被拒絕後,他來到了西班牙。出於共同的對黃金的追求,哥倫布與西班牙王室達成了一致(簽訂《聖塔菲協定》),它擁有了自己的船隊、自己的船員,帶著主的庇佑和任務,夢起航了。
1492年8月3日,第一次西航開始了。途中,因長期漂流,不見陸地,水手幾乎暴動。但他執著向西,於10月12日凌晨2點,在巴哈馬群島水域發現「陸地」。他將該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就這樣,新大陸被發現了。
1493年3月4日,哥倫布回到里斯本,並於1494年4月底回到巴塞羅那,被授予重獎。至此,第一次航行勝利結束。
隨後,哥倫布又於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分別進行了三次西航,不斷發現並「完善」這新大陸,新的時代到來了。
虔誠的基督徒
哥倫布的遺囑中這樣寫道:「聖靈佑助,我獲得了並在後來徹底明白了一種思想……承萬能的主宰,我在1492年了印度大陸……」將死之時,哥倫布仍然不忘其「主」,其虔誠可見一斑。再哥倫布遠航是懸掛十字軍的旗幟出航的,他以此來說明為上帝傳教是其己任,對「主」是忠誠的。而哥倫布西渡的目的之一便是傳教,這既是「王命」,又是作為基督徒的他義不容辭的義務。事實上,西歐的基督徒們認為,不信仰上帝的異教徒應該以殺戮來消滅之,這就不難解釋哥倫布在到達美洲後屠殺印第安人的行為了。哥倫布用屠殺印第安人來表明對上帝的虔誠。
並非劊子手
對於哥倫布曾大量屠殺印第安人這一行為,許多人只是單純地予以咒罵和憤怒。但我認為,哥倫布的行為有其必然性和歷史性。這其中「宗教」的原因上文已提過,在此不談。站在哥倫布的立場上,作為一名殖民者和掠奪者,屠殺印第安人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減少當地人口,以便更多地佔有土地;震懾印第安人,便於控制和利用,包括進行奴役和直接獲取財富。這種手段避免了歐洲人與印第安人過多地糾纏,對於掠奪財富和殖民來說,算得上是一條「多快好省」的手段,這完全符合哥倫布的階級利益和尋找財富的遠航目的。事實上,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是原著民對從歐洲傳來的疾病沒有抵抗力造成的,這是客觀導致的結果,並非哥倫布的本意。從某種角度來看,印第安人被屠殺可以說是必然的。
變革時代的先驅
哥倫布的發現成為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15世紀歐洲人口急劇膨脹,新大陸的發現,是歐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現卻導致了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新航路地開辟,進一步地推動了世界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膠、玉米、煙葉、番薯、可可與馬鈴薯等物產都是通過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後傳遍世界各地的。而歐洲移民則把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等植物以及馬、牛、騾等牲畜帶入美洲並生根發芽,這大大豐富了東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此發現還致使西半球出現了一些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國家(美國),對舊大陸的各個國家帶來極大的影響。可以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具有非正義基礎上的客觀進步性。
但是要注意到,引起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和價格革命的大量金銀,並非哥倫布一人帶回,而是他與其後諸多航海殖民者共同掠奪的結果,若將促使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功績歸於哥倫布一人,太過牽強。
並非偶然
哥倫布與其他偉大的探險家一樣,即使沒有哥倫布,他的發現同樣會被別人作出,這是歷史的必然。15世紀的歐洲通商貿易四通八達,經濟高速發展,此局面不可避免地產生和刺激探險活動。我們似乎可以斷言歐洲人遲早都會發現新大陸,且不會與哥倫布的發現相距很長時間。但如果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探險中發現新大陸,而是此後的1510年由法國人或英國人來發現,那麼隨後的發展就會於今天的歷史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