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元」具體指什麼
這個偶知道,2元是平面,3元是立體,從動漫的角度來說,2元就是動畫,而3元指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
⑵ 什麼是 三元論
三元論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Sternberg,1985)提出的一種智力理論,是目前更具影響力的智力理論之一。
智力三元論的興起, 乃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試圖以認知歷程的觀點,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按智力三元論的設想,個體之所以有智力上高低的差異,乃是因其面對刺激情境時個人對訊息處理的方式不同使然。因此,設法測量個體在認知情境中訊息處理的方式,自可由之鑒別個體智力的高低。
按智力三元論的主張,人類的智力乃是由連接的三邊關系組合的智力統合體。智力統合體的三邊,可視為構成智力的三種成份;各邊之長度因人而異,也由此而形成智力的個別差異。組成智力統合體的三種智力成分分別是:
1.組合性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指個體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經由思考、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
2.經驗性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個體運用既有經驗處理新問題時,統合不同觀念而形成的頓悟或創造力的能力。
3.實用性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學得的知識經驗以處理其日常事務的能力。
顯然,斯騰柏格的智力三元論,在理論上已將傳統智力理論上智力的觀念擴大。如按傳統智力測驗的觀點來看智力三元論,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智力商數(IQ),只能代表三元論中的組合性能力。因此,自智力三元論問世以來,智商是否等於智力的問題,已經成了心理學上新的爭議。按智力三元論的主張,智商不能代表智力。要想以測量的方式鑒別智力上的個別差異,智力測驗的傳統編制方式,顯然已不敷需要。
綜合以上多維取向的兩種新興智力理論,大致可以看出近年來心理學上智力理論研究的新方向。此一新發展方向,將影響智力測驗的發展。直到目前為止,在理論上一般都認為傳統智力測驗的方式勢將改變,但在實際上眾所期盼的新式智力測驗卻尚未誕生。
⑶ 三元是什麼意思
1農歷正月初一。
「元」為始、開端的意思,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為年、季、月之始,故稱「三元」。
2「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
三者分別指明清時代開科取試的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試的前三名為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 明清時代,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院試(縣、府試)、鄉試(省試)、會試(京試)和殿試(廷試)。 院試在縣、府舉行,童生可以參加院試,考取的稱為「生員」、「相公」或稱「秀才」。 鄉試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生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的稱「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才有資格參加,考中了的稱為「貢士」。第一名貢士稱為「會元」。 殿試是最高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貢士才有資格參加,考中了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合稱「三鼎甲」。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3指三種事物。
①指眼、耳、意念。「三元歸一」中之三元即指此。②指天、地、水。《雲笈(ji)七簽·元氣論》:「夫混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③指上、中、下三丹田。④指精、氣、神,也指元精、元氣、元神。⑤指日、月、星。⑥指玄、元、始三祖氣。⑦以一概全,代指萬事萬物等組成世界的各種元素。
4傳統節日
傳統的「三元」為傳統節日,分別是「上元(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中元(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下元(農歷十月十五日)」,分別指三組日排列之起點。
5地名
地名,位於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
⑷ 三元及第,是指什麼意思啊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舉考試中,鄉試、會試、殿試都取得第一名。事實上,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歷經改革,到明清時期形成了最為正規的科舉程序。以清朝為例,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三元及第」,又稱「連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舉制度下古代讀書人渴望得到的最高榮譽,中國古代所有讀書人獲得過這一稱號者也寥寥無幾。
(4)地理三元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要參加秋闈的人需要先通過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通過考試後稱為生員,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成為秀才才能參加鄉試,通過鄉試後稱為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通過鄉試的舉人,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通過會試的貢士,通過後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⑸ 風水學里,三元地理所指的仙命,是什麼意思
就是 往生者的年命啦
⑹ 三元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三種元素,鉑、鈀、銠。
⑺ 三元三合地理精論
三元派又叫三元八卦風水派,先後天水法,三元龍門八局,是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門派.該派特殊的地方就是同時用到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該派認為,先天八卦管人丁,後天八卦管妻財.因此,看風水時,先按坐山方向為基準,劃入八個方位,並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相對應. 三合派又叫三合水法,它注重看水來去的方向,以判斷吉凶.在應用時,該派將二十四山向配十二長生位,再看水從何方來,又向何方去.三合地理上分龍、水、向,配合十二生旺定吉凶. 所謂的三元三合等只是用法,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用處.
⑻ 三元總錄中的三元指的是什麼
《三元總錄》系明朝萬曆年間柳洪泉先生所著。主要有三卷內容:一宅元上卷、二婚元中卷、三塋元下卷。宅元上卷主要講宅地形勢、柳洪泉相宅口訣、行年建宅、游年保宅等;婚元中卷主要講男女合婚、嫁娶吉凶、宜忌等;塋元下卷主要講吉葬、凶葬、安葬擇日、安葬儀式等 . 作為研究和探討中國的民俗文化,此書包含了中國人特有的人生三部曲,生而有住,住而能婚,死而有葬。因此對明代文化探討有實際意義。為民俗學提供了佐證。
⑼ 道家中"三元",指的是什麼意思啊
三元
三元,在道教教義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經典產生的源流,隋唐以後又衍化
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節日的名稱,延續至今。
道家著作原無「三元」之說,但是古歷法家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年、月、日之始,稱
三元日,因為此日為「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此「元」當系開始之意。古術數
家以六十年為一甲子,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一百八十
年為「天地一變」之周始,合稱「三元」,此「元」又是單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
有「三統」神學思想,稱:「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
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
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欲太平也,此三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
疑矣。」其時尚無三元之說。《三國志·魏書·張魯傳》引《典略》稱五斗米道「請
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
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也未將三官和三元聯系在一起。
大約在北周末年成書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中,「三元」一詞才見著錄。該書卷
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檢布經》稱,受佩「三元玄壇玉檢紫文」之人,
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該經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
類,全稱《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該經所稱「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
玉檢檢天大錄、中元玉檢檢仙真書、下元玉檢檢地玉文。附有《三元內存招真降靈上法》,
其內存之神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個女兒,紫素元君、黃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
神又合稱為「三素元君」。故上清派的「三元」並非指天地水三官。《無上秘要》卷
五十二有《三元齋品》,認為從道之人「生長流俗,五神諍競,塵深罪穢,永不自覺,
與罪同長,山海彌積,前生至今,不知緣來,凡以幾劫,逮及今日,罪結天地,在何簿
目,為三官執舉,拘逮地役,雖自修厲而無感徹,真靈不降,眾魔所伐,致思念不專,
五神飛越,常恐一旦歸命幽壑,彌淪萬劫,終天無拔」,因此必須以三元大慶吉日,
「清齋燒香,首謝前身及得今日積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
億罪兆過」。據此,南北朝時期已開始將「三官」和「三元」聯系在一起。
唐初編成的《藝文類聚》卷四「七月十五」條稱:「道經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
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諸天聖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錄,餓鬼囚
徒,一時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獻於玉京山,采諸花果,珍奇異物,幢幡寶蓋,清膳飲
食,獻諸聖眾。道士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俱飽滿,免於
眾苦,得還人中。」《藝文類聚》所稱道經乃《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類。該經有題解和注釋,作者不詳。注稱:「三元者,元,本
也。但以上三官為萬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題解稱:「一切眾生,生死命籍,善惡簿
錄,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毫分無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
日為上元,即天官檢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
檢勾。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在《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
中,敘述更細,稱天官有三宮三府三十六曹,地官有三宮三府四十二曹,水官有三宮三
府四十二曹,三官共有九宮九府一百二十曹,專司記載人的生死和功過,「責役考對,
年月日限,無有差錯」。該經還稱:「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節,三萬六千神。
人身行惡,身神亦奏之三官;
人身行善,則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響相應乎自然也。」這就將
天神和人身之神聯系起來,成為對於人的善惡行為的監察系統。
宋代張君房編撰的《雲笈七籙》卷五十六《元氣論》稱:
「混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人亦法之,號為三焦、三
丹田,以養身形,以生神氣。」將人體的三丹田稱為「三元」是道教內丹術的說法。
《參同契》稱「含精養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學者俞琰注「三元」為「上中下
之三田也」。宋曾慥編撰的《道樞》卷三十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
首以上屬焉;中元者,首之下臍之上屬焉;下元者,臍之下腰之上屬焉」。「人有三元,
三元塞則六氣亂矣」;「三元之中,中元其最尊者也」;「上氣入既足,若動而不動於
恍惚之間,自然結成寄於氣海,故中元注於下元之珠,元氣斯定矣。中元者,陽也,雄
也;下元者,陰也,雌也」;「中元守乎下元,左白右黑,合而為一」;「外氣不入,
內氣不出,與天地同和,其壽無涯焉」。張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
三元八卦豈離壬」句,董德寧注稱:「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
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為精氣神之三物也。」這就將內丹修煉同道教教義中的宇宙生成
理論聯系在一起了。現代道教著名學者陳攖寧還在《黃庭經講義》中稱「三元」為元精、
元氣、元神。
另據《雲笈七籙》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元」又有宇宙和道教經籍起源的意
思,稱「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
三元變成三氣,又從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
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三元中又分別化生出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
三君分別居於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此三君各為道教教主,即
三洞之尊神。「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
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由此衍生
出道教三洞系統以及包括其中的各種道教經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