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華傳統文化形成的環境基礎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氣候:溫度的變化,濕度的變化,人口增長、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亂世,經濟開發。
2、地形、地貌:地勢西高東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變化。
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氣候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的風格主要有一是雄偉,如泰山、喜馬拉雅山。二是險峻,如華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黃山、峰奇、石奇、松奇、雲奇。五是秀麗,如四川峨眉山。中國歷代的山水畫,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徵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拜。中國文化里較少人對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和西方文化有著顯著的不同。
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東構成「三大階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為最高的一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第二階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階梯。沿海地區多處於第三階梯。
以上三個階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長的地殼運動中逐漸變化的,這些變化屬於「人化自然」的過程,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變成了陸地;沙漠面積擴大。
我們僅從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設上,就能發現「人化自然」的過程,發現地形地貌的變化,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出現了最初的水利事業,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導水入海,治服了洪災。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規劃修建了第一個見於歷史記載的水庫芍陂(今安徽壽縣南)。自東漢至唐,芍陂變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漸消失。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秦國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著成都平原上的800萬畝土地,秦統一後,派史祿主持開鑿了靈渠(今廣西興安縣境內),溝通了湘水、灕水,第一次將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聯結起來。秦漢以後,中原地區與嶺南交通多取道於此,近代成為以灌溉為主的河渠、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開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餘杭(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運河。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興建,給原來的地形地貌帶來了變化,水利工程的設計和創造為人類改造自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實體文化,總結說來,中國特有的地形地貌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游覽、文學、和繪畫等方面。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特別是魏晉以後,文人墨客盛行遊山玩水,在文學界形成了山水詩派,在繪畫界有山水畫派。許多描寫山水風光的散文、詩歌、和繪畫,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說,中國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極富特色的中國山水文化。
2、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從南到北,既有熱帶,又有寒溫帶,國土的大部分處於溫帶地區。二是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多刮北風,夏季多刮南風,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個月,三是大陸氣候強。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差較大。以上三點是中國氣候的總體特徵。總的來看,有史以來沒有實質性變化。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氣候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變化的,最明顯的體現在溫度與濕度兩個方面,
比如溫度的變化:從距今約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到17世紀(清代),我國氣候的總趨勢是由溫暖轉向涼爽。但是到了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受厄爾吉諾現象影響,中國的氣溫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開始融化。
再比如濕度的變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時代至兩千五百年前較濕潤,洪水頻繁,這從古代史書記載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國的旱災多於水災。北方尤其明顯,而南方的水災更加頻繁,這實際上與氣溫變暖、冰山融化有關。
另外,人口急劇增長,北方民族不斷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與氣候的變化有關系,甚至連治世和亂世也與氣候的變遷有關,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與當時的氣候宜人、風調雨順有關。
中國氣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特定的氣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節氣文化與氣候: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節氣文化是適應農業需要而很早就發展起來的。「春爭日,夏爭時」,農民們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樣按24節氣種地。否則,「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連收成都成了問題。24節氣不僅指導了我國古代農業,而且深深融入我國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之中,有的節氣還成了民間重要節日。
二是中醫文化與氣候。中醫學把外感病邪分為「風寒濕熱燥火」。俗稱「六淫」,大部分與氣候有關。南京中醫學院老教授干祖望說:「欲知《黃帝內經》之精華,一半在氣候。」沒有中國特殊氣候,也就不會誕生中醫學,中醫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針灸,針灸的取穴和針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關。不同的季節應取不同的穴位,針探深度也不一致。中葯的使用也分季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專門有一篇「四時用葯例」,說明用葯也要講究季節。《黃帝內經》中指出:在各季節中要分別加溫熱甘酸和苦寒之葯,以順四時氣候而養天和之氣。
三是詩詞與氣候。請大家舉出與氣候季節有關的詩句。
我國是世界上四季最鮮明的國家,鮮明的四季影響到詩人的日常生活,創作環境和靈感。於是,古詩中有大量的詠懷四季的詩句,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些都是詠春的。在四季中詩人們對氣候體會最深的要數夏季的炎熱。杜甫遇到酷熱天氣就會:束帶發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腳踏層冰」。王維在《苦熱》一詩中,熱得想到大氣層之外去涼快涼快:「思出宇宙外,礦然在寥廓。」還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的《西廂記》)。總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氣候造成了詠懷四季的美妙詩句。
二、人文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疆域、政區
(1)疆域:西漢、唐、元、清、疆域超過「雄雞式」、960萬平方公里。
(2)政區:商周——分封制,秦漢——郡縣制,東漢——州、郡、縣二級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縣,清——省府縣,近代——省、道、縣,現代——省、市、縣。
2、民族、人口:
(1)民族:中華民族——是各民族的總稱。華夏族指漢族。
(2)人口:特點是分布不均衡,人口遷移頻繁。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產生和發展的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或者叫歷史上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的進貨和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至關重要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同樣也產生過深刻的影響。中華文化是古代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獨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在人文地理環境方面,疆域、政區、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人文地理環境主要是指社會人為創造和劃分的地理環境,包括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諸多方面,其中,對文化影響較大的是疆域、政區、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區
疆域(重點了解各朝代的疆界變化,有哪幾個朝代的疆域比現在的大,西漢、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於公元前1300年。中國古代的華夏族在黃河流域繁衍發展,當時的華夏族同蠻、夷、狄等不同族類經過長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體「華夏族」。華夏族分為幾個不同的部落,這些不同的部落集團先是生息在黃河及其支流一帶,後來發展到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等廣大地區,建立了持續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黃河、長江為主,以今河南西部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東至今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交界處,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始於商朝。其疆域與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發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僅從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的十多萬塊甲骨上,已發現的單字就有5000個。
(3)周朝: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後,繼之而起的是延續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國政,國運昌盛。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東周建都洛邑。其統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東大部。周朝在中國文化上最大貢獻是燦爛的青銅文化。
(4)春秋戰國:從東周開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500多年,習慣上稱春秋戰國。在此期間,各諸侯國之間戰火不斷,出現了諸侯爭霸的局面,此時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空前繁榮,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鋒「百家爭鳴」的現象。
(5)秦朝: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贏政建立起來的。秦王朝立國僅15年,它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今甘肅、四川、至今雲南、廣西、北到長城一帶。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馬俑」和「阿房宮」成為歷史的見證。
(6)漢朝: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西漢王朝建都長安,先後統治達214年,其疆域東南至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東北達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自西漢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餘年間,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國是一個空前強盛的封建帝國,唐朝全盛時,疆域東到大海,南到南海諸島,西到巴爾客什湖,東北抵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一帶。(北界包括今俄羅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烏滋別克斯坦的鹹湖,號稱唐大帝國。唐以後至宋代中國的疆域有所縮減。唐大帝國的文化十分繁榮,主要成就是藝術。
(8)元帝國,是中國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元世祖忽必烈滅掉南宋後,疆域遼闊,北達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內,東北達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學比較發達。元雜劇是文學史上首次出現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間,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南到南海諸島,西到蔥嶺,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擁有一千多萬公里的土地。這種疆域基本上與當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測算表明,中國的實際面積是一千萬平方公里)。1840年鴉片戰爭後、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3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9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等,這些使中國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使中國的大片領土淪為殖民地。
總的來看,在中國歷史上,西漢、唐代、元代、清代幾個朝代的疆域都超過了中國當今的「雄雞式」疆域。
今天我們一般都認為中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實際上隨著香港、澳門(1999/12/20)的回歸,我們的國土面積可能在1000萬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國的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區
政區是國家為進行分級管理而劃分的區域,是人為劃分的,因此屬於人文地理環境范疇。研究政區應當探討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機構組織及權利分配。
(1)商周:中國古代行政區域制度最早產生於奴隸制時代。相傳夏朝開始按地區劃分居民,史稱「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究竟哪九州,無從查考(因無文字記載)。商朝開始在王室以外地區分封諸侯,世襲統治權。西周實行了「封邦建國」,「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國尊周王為天下共王,承擔守疆土,衛王室,納貢稅的義務,諸侯在封國之內,掌握政治經濟軍事權,兼可分封下屬為卿大夫。春秋時期,列國兵爭,晉、楚、秦等在邊地先後設立縣和郡,至戰國,郡縣兩級制,開始在全國普遍推行,總的來看,第一個時期,商周時期是地方分權的分封制。縣以下置鄉、亭、里等基層政權組織。郡、縣兩級行政長官由皇帝任免,實行年終考核,依任職情況決定升降留免(類似於今天的行政首長負責制)。
(2)西漢初年,採用「郡國並行制」。長安及附近地區實行郡縣制,長官有太守和都尉。其餘地區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為王,功臣和親屬外戚分封為列侯。漢武帝時,諸侯王的封地分割縮小,治民之權被取消,王國變成和郡一樣的地方行政機構,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另分全國為十三個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監察郡國。東漢取消郡尉,固定刺史為州級長官,地方行政機構演變成州、郡、縣三級制。
(3)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縣三級。但一個州所管的郡縣越來越少。
總的來看,秦漢及魏晉南北朝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4)隋唐:恢復郡縣兩級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縣;隋末改州為郡,實行軍政分權。唐代再改郡為州,州有剌史,縣有縣令。並分立「道」(鎮),成了州以上的一級政區,這就形成了「道——州——縣」三級制。另外,唐在邊疆設節度使,集數州的軍事、財政、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勢逐漸膨脹。「安史之亂」之後,節度使遍設到內地。實際上節度使就是方鎮,或稱道。總的來看,隋唐基本上是郡、縣二級制,唐代後期形成了「道—州—縣」三級制。
(5)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宋太宗廢止了方鎮轄域制度。各地設置府、州、軍、監(州級單位),其下轄縣。其行政長官由京官帶原銜出任,簡稱「知府」、「知州」、「知縣」。府縣之上,設「路」為監察區,路設安撫使司、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總稱監司,分掌軍事、財政、刑獄等職。這樣一來,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軍、監)—縣」三級制。
(6)元朝:由於疆域遼闊,確立了行省制度。全國除了西藏歸宣政院外。其餘地方分設十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行省長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縣設總管、府尹、州尹、縣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縣。
(7)明:明洪武九年廢除行中書省。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省,現行的省由此開始)。每省設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財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揮使司管軍事,合稱「三司」。三司互不相統,分別隸屬於中央有關機構。省下設府(或直隸州)、縣(或散州)。府里的長官為知府,縣里的長官為知縣。明朝:省、府、縣。
(8)清代地方行政機構分省、府、縣三級。全國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和內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長官是總督和巡撫。一省或數省設一總督,各省均設巡撫。省下設府,距京城250里設一府「府見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設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設正定府。府長官為知府。府下設縣,縣里的長官為知縣。另外歷代在少數地區設過特殊機構。
(9)近代,辛亥革命前後廢除了府一級、州、所都改為縣,又重劃了道區,所以成了省、道、縣三級制。國民黨政府廢除了道,實行省、縣二級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縣之間設立了行政監察專員。
(10)現代:1949年建國後地方行政機構分省(包括自治區和直轄市)、地(包括自治州、盟)縣(包括自治縣、旗、自治旗)。1986年開始廢除地區,專區,實行市管縣。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縣級市)縣三級制。目前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二) 民族、人口
(1)民族:
談到民族,我們首先要明確「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中華民族是定居於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稱。中華民族現有56個民族。
其次要明確中國遼闊的疆域和富饒的土地是靠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開拓的。從夏朝到秦漢時期,當華夏族,苗瑤族、百越族等民族開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時,邊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開發著祖國的邊疆。比如,東北部和北部的東胡、烏桓、鮮卑、匈奴等民族開發了今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及華北北部的廣大地區;西域的烏孫、月氏、龜滋等民族開發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廣大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開發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開發了台灣島;百越各民族開發了今廣西、廣東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中華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漢族的前身華夏各族就已經成為黃河流域的主體民族。以後隨著自身的擴張、遷移和其它民族的遷入,漢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漢族在數量上高居首位,在經濟文化上保持著總體上的優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和核心。自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大多數朝代是漢族統治的多民族國家。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上,非漢族建立的政權也不是獨一無二的。公元13世紀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後來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另一個統治過整個中國的民族是滿族。滿族人有這樣一個傳說:在風景秀麗的長白山下,有一個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臨,洗浴之後登岸。這時,一隻神鵲銜來一枚紅色的果子,鮮嫩異常。年齡最小的仙女佛古倫拾起來吞入肚中。結果怎麼呢?
佛古倫吞下紅色種子不久,便生了一個男孩,姓愛新覺羅,叫布庫里雍順。他就是傳說中滿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後代建立了大清帝國。1644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八旗鐵騎入關,佔領北京,席捲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清帝國。滿族人的語言大師不少,曹雪芹著有《紅樓夢》,老舍著有《駱駝祥子》等。
總之,中國的歷史是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斷交流和融合的產物。
(2)人口:
中國這塊土地是特別適應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蘇聯則不適應人口繁衍,故此曾獎勵多生多育的「英雄母親」。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人口大國。漢代,中國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宋時期和近代也佔三分之一。當時人口眾多是優勢(人力資源)。
歷史上,中國人口有兩大特點: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總的來看,各朝各代人口分布極具變化,但一般都是東南部和中原地區人口稠密,西北地區人口稀少。
第二個特點是人口遷移頻繁。人口遷移主要受戰爭、宗教、經濟的影響,同時人口遷移又帶動了文化的傳播和交融。下面僅以烏茲別克人的遷移,說明人口遷移狀況。18世紀中期,俄國境內的烏茲別克人陸續遷移到中國新疆,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的城鎮。烏茲別克人一日三餐都吃奶製品,禁酒,忌食豬、驢、騾肉,喜歡吃牛、羊、馬肉及蜂蜜和糖漿。他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居住的地區大都有較大的清真寺。在公元19世紀中葉以前,烏茲別克人以經營商業為主。他們組成商隊,趕著成群的駱駝、馬、騾,往返於新疆及中亞各地之間。因此,烏茲別克人的足跡遍布新疆及鄰國各地。他們把烏茲別克人的文化傳播到各地,又把各地的文化吸納過來。為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出傑出的貢獻。
從15世紀以來,中國人不斷移居海外,當時以移居東南亞為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再次大規模不斷移居海外,主要以歐美國家為主。現如今,在沒有四川人的縣不多;在世界,沒有中國人的國家不多。人口過多是最大的生態失衡,雙胞胎多,男孩多則是人類自身失衡。
㈡ 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特徵
1.地理環境首先決定了人口的形成和分布,中國最早出現人類聚居的地方都是大河大江周圍,世界最早的物種也是起源於水中,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中下游平原,其地理特徵是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水資源豐富,瓜果蔬菜產量多。
2.疆域遼闊完整,中華凝聚意識與穩定綿延的文化形態
3.外部封閉隔絕——封閉內斂的大陸型文化
4.多樣的地形氣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 ,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復雜的地形地勢和氣候使中國文化的發生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
㈢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能給人類文化的創造提供物質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的發展趨向和類型。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是一塊半封閉的大陸。亞洲大陸以帕米爾高原為界,東部為我國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區,盡管漢代已經形成絲綢之路溝通西域,但中國和西亞的聯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約;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交往受到橫斷山脈的大江大河與熱帶叢林的阻礙;北部地區從黑龍江沿海到東南沿海的海岸線長達兩萬余公里。中國盡管從唐宋以後形成了比較發達的海上交通,但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並沒有因此使中華民族向海洋縱深發展。總之,中國這種三面環陸、一面臨海的地理環境,造成了中華民族與外部世界的相對隔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半封閉的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延續很重要。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是從這里開始的,因此,中國很早就產生了農業文明,並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善的人文哲學思想。由於相對封閉,再加上這塊土地的富饒,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中國人很少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奪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相對溫和的性格和缺少競爭的性格。正如梁啟超所說:「以地理不便,故無交通,無交通故無競爭,無競爭故無進步。亞洲所以弱於歐洲,其大原在是。」①
梁啟超的看法盡管有失之偏頗的地方,但也說明了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多次出現過人類文明因異族入侵而中斷的情況。但綜觀中國的文明歷史,由於這種半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國文化幾乎沒有中斷過。相反,周邊的少數民族在入主中原後,常常被中原文明所融化。這也是中國文化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的原因之一。
㈣ 中國的地理特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文化與地理環境、
黑格爾認為地理環境對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將世界按地理特徵區分為三大類型:乾燥的同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流過的平原流域;與海洋相連的海岸區域。所以,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它為活動在它的范圍內的人們提供了有別於其他地域的條件,提出了不同的挑戰,也就提供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就會產生不同的文化性格。試想,愚公的精神不就成就於太行王烏二山嗎?
地理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的自然基礎,當然會對人類文化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可以說有著決定性影響。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不斷提
高,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不再會有挖土搬山的當代愚公。但人作為自然體,決不會脫離自然,也不會完全不要地理環境,因此地理環境和人類始終關系密
切。象我們現在的生態平衡,就是如此。
2、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
中國疆域遼闊,從最東的黑龍江流域與烏蘇里江會合處到最西的帕米耳高原間約有5200公里,從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到南海的曾母暗沙約有5500公里。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地形走勢,以明顯的階梯狀分布;同時又有很多東西走向的山川,把中國疆域自然分割成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在歷史上,也就形成了地域文化,象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等。
中國的疆域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地理環境也發生著變遷。象「中國」一詞,最早就是指中原的諸侯國家,隨後就以中原建立的國家政權向外延伸。在地理上,中原古時多湖泊,上海在宋朝時還未出現。黃河是向東南入東海。
中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大部分處於中緯度,氣候溫和,又位於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不遠,季風
氣候發達,溫度和水分條件配合良好。為發展農業提供了適宜的條件。象河南古時氣候溫暖,有大象在此生活,所以為「豫」,同樣,蒙古高原上是「風吹草低見牛
羊」。沙塵暴、黃泛區只是以後的事情。
3、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 遼闊的疆域和特殊的地形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向、穩定。
中國地理兩大特點:一、以黃河流域特別是中下游為發祥地的中華文化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北有難以逾越的蒙古戈壁和西伯利亞原始森林,西北萬里黃沙,西南是最高、險、峻的青藏高原,東南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二、疆域內迴旋餘地大,跨緯度長。南北遷移的空間大,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亂,都有著廣闊的緩沖迴旋餘地。這樣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相對封閉的內陸區域使文化有著內向性特徵。中國古人喜歡山,對大海很少了解。哲學家很少有出海的經歷,水的概念僅限於江河。
例如:象老子,孔子都沒出過海。孔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還有人寫水「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帆一片日邊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反,對山崇拜有加,拜五嶽。皇帝祭泰山。絲綢之路多為外國商人,唐宋對外貿易也是如此。所以,以自我為中心,四海為天下的天朝王國、中央帝國就是我們古人的中國形象,蠻夷是不屑與交往的,也就沒必要到外面去。迴旋餘地大,是中國文化相對穩定。
(2) 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強的延續性。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外部世界很難對中國文化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我們很難出去,外面的也很難進來。絲綢之路之所以偉大就是它是中國古代通向外面的極少數通道,並且從這個通道上來的外人畢竟還是少數。外來民族的征服也是由於自然屏障的作用很難湊效。所以,中國文化沒有遭遇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的厄運。這從客觀上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連續發展。
中國地域遼闊,跨緯度大,氣候的波動一般隻影響農業區的南北界限,而不會減少它的面積,使中國的農業的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使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有了穩定保障,從而使文化發展呈現出穩定延續的特徵。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問題仍然重中之重。
(3) 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有著相對多樣性。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駁雜,由大江、大山、沙漠、沼澤、森林而形成了內部相對不同的區域。地勢西高東低,山脈河流多東西走向,所以東西行易,南北行難。長江、黃河成為天險。大運河就是因此而鑿。三國鼎立就是劃地而立,分江而治。因此而形成了眾多不同的「小王國」,相對有別的區域文化。也就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多樣起來。秦國有虎狼之喻,荊楚有披發左衽之風,魯宋有禮樂之俗等。因此,長江流域,山東半島,四川盆地嶺南地區都形成了不同特徵的文化,也成為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㈤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中國地理環境對於開放或封閉的影響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加上中國發達的農業文明,中國人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不願意與外界打交道。
實例
1.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其錯過的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就是從那時起漢民族開始走下坡路。間接導致明朝的滅亡。
2.清朝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致使中國很少接受外來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對封閉性,導致了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
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
1、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開放或封閉。
2、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地理障礙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3、自然地理環境並不是決定開放與否的唯一條件,海洋也不是開放的唯一途徑。
㈥ 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意義不言而喻。人類依靠地理環境進行生活和生產,也是以地理環境為依託,文化才能形成和發展起來。當然,中國文化也不例外。在地理環境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形成了延續性、多樣性、封閉性和獨立性的特點。除此之外,它對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㈦ 簡述中國地理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1、疆域遼闊完整——中華凝聚意識與穩定綿延的文化形態 2、外部封閉隔絕——封閉內斂的大陸型文化 3、多樣的地形氣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 ,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復雜的地形地勢和氣候使中國文化的發生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
㈧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影響。在中華民族不斷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就顯得非常有價值。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不同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從一開始便依託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部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歷史一再表明,當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揮師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國歷史上,西晉、北宋滅亡,隨後還能在東南一隅分別建立了東晉、南宋,並且都延續一百多年。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迴旋餘地較大的空間,使得中國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斷了,或是湮滅、消失了。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國歷史上,雖有張騫開辟「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與外部世界交往較少,到了近代更是採取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㈨ 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影響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因為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新石器時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作物的生長和人類的生活,成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的地區,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 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由於中國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氣候的波動一般隻影響農業區的南北界,而不會減少它的面積,這就為中國文化的延續提供了穩定的物質基礎。
㈩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對文化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社會初期,它的影響甚至是具有決定性的,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如此。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
⑴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佔全國土地面積65%。海拔500米以下的僅佔全國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卻佔25、9%。全球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國即有7座。我國地勢的總體走向是自西向東依次遞降,呈現落差顯著的、三級台階式的地形、地貌。中國的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⑵氣候環境
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到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依次遞變。季風氣候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陸性氣候強。表現為冬夏兩季平均溫度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或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冬季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溫年差較大。
⑶中國地理的多樣性特徵:幅員遼闊地形地貌無所不包;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三大階梯之中,溝通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則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中國大陸遂成為一個整體。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山脈眾多,但無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
二.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⑴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不同的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境內地理環境的多樣化,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差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⑵歷史地理環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相對優越,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大量漢族(華夏族)人口不斷從黃河流域遷往南方、西北、東北各地,文化上的優勢和數量上的多數是這些移民最終成為遷入地區的主體人口,他們所傳帶的文化自然也成為遷入地的主體文化。當然,傳統文化也吸收牧業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形成了中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
⑶歷史地理環境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