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貴州紅色旅遊路線有哪些
1、貴陽——息烽集中營——遵義:遵義會址遺址、紅軍政治部舊址、毛主席舊居;
2、遵義——桐梓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3、遵義——習水——赤水: 紅軍四渡赤水相關遺址;
4、甕安——黎平:黎平會議舊址、黎平會議舊址。
B. 簡述貴州的特殊地理環境,並說明如何結合特殊地理環境打造大交通、大旅遊戰略
摘要 優勢:貴州處於雲貴高原東部,屬於季風氣候,境內地形復雜,垂直氣候明顯,有利於於多種動植物種類的生長繁衍、引種馴化和種植,培育了我省地區各種各樣的生物資源,形成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和潛力。
C. 如何開發黃大仙旅遊文化
借鑒一下
抗戰時期,恩施是國民黨湖北省臨時省會及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駐地,是中國國統區西南地區抗戰中心城市之一。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豐富多彩的抗戰文化,是恩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定程度上講,它也是恩施近現代文化史峰巔時刻的產物,其影響之重大、意義之深遠,是不言而喻的。8年反法西斯侵略戰爭中積淀的抗戰文化資源,更是我們今天開發文化旅遊新產品、建設「旅遊大州」的寶貴財富。
從目前恩施州旅遊發展的現狀來看,經過近幾年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績,但由於起步晚、發展慢,旅遊經濟還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同時,由於恩施以觀光型為主的旅遊產品相對單一,旅客停留時間短、回頭率不高等問題也還比較突出,阻礙著恩施旅遊的快速發展。面對國內旅遊新產品不斷涌現,日益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本來就沒有很大優勢的恩施旅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在市場競爭的角逐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不斷開發旅遊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沒有文化的旅遊是蒼白的,也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在旅遊產品的開發中,無論是對現有自然景觀的改進包裝,還是對新產品的策劃開發,必須注重提高產品的文化內涵。近幾年來,恩施在營造文化旅遊景點上花費的精力多、投入大,相繼開發了一批新文化旅遊產品,已逐漸為遊客所青睞。但是,在這一系列文化旅遊建設中,一直忽略了恩施文化史上輝煌而燦爛的抗戰文化,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就全國來看,目前一些抗戰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如重慶、南京、桂林等地已開始重視抗戰文化對促進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的作用,還響亮地打出了「抗戰文化」旅遊城市的名片。從長遠來說,要真正使恩施州旅遊有著一定的文化品位,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一份滿意的市場份額並保持不敗優勢,還是應當從文化名城的歷史積淀中去挖掘其中的精華。8年艱苦的抗戰,給恩施留下了相當豐富的文化遺存(本報已多次報道或介紹過),這些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亟待我們去挖掘、開發和利用。抗戰文化旅遊產品作為一種歷史文化旅遊產品,與恩施山水風光屬於不同的旅遊產品類型,兩者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只要善於挖掘,詳細規劃,精心打造,抗戰文化旅遊將會是恩施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開發恩施州的「抗戰文化」旅遊新產品,打造「抗戰文化」旅遊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像其他文化景點工程那樣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對於恩施抗戰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當務之急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從提高認識著手,充分重視抗戰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把它作為一項獨特的、長期的、綜合的旅遊產品,納入恩施旅遊發展的總體和詳細規劃中,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既統一又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努力打造好恩施抗戰文化品牌。
二要成立專門的抗戰文化研究會,建立抗戰文化史料中心,收集、整理、保存好恩施州抗戰文化資源相關史料,深入發掘抗戰文化的豐富內涵;修建恩施州抗戰文化紀念館或陳列館,加大修復、維護抗戰文化遺址的力度,若原址建築不便拆除,重建位置可稍作移動。
三要在抗戰遺址保存較多、較好的地方如土橋壩,開辟「抗戰文化一條街」,基本復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恩施城區街道的風貌。
四要加強對外宣傳,定期舉辦恩施州「抗戰文化」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一些抗戰史專家、學者前來研討交流,營造濃厚的抗戰文化學術氛圍,擴大恩施州抗戰文化城市的影響。五要把恩施州「抗戰文化」納入「紅色文化」范疇,將「抗戰文化」景點納入「紅色旅遊」景點開發,納入「紅色旅遊」線路來統籌考慮。同時,加強對抗戰曲藝、戲劇資源的挖掘、整理,開發一些當時具有影響的抗戰戲劇作品公演,使遊客在享受恩施迷人的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恩施厚重的抗戰文化,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
D. 井岡山紅色旅遊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策略
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普遍存在著趨同化現象嚴重、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整合力度不夠、缺乏新意、導游員和解說員素質偏低、發展不穩定等問題,對此,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紅色旅遊品牌和新亮點、完善紅色旅遊配套設施、整合紅色旅遊資源、提高導游員和解說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拓展紅色旅遊發展空間。
[關鍵詞] 紅色旅遊 資源開發 問題與對策
紅色旅遊資源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以及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內涵,以現代旅遊為基本形式,組織接待旅遊者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以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資源,是紅色革命精神與現代旅遊經濟的結晶。筆者這里主要以江西省為例,分析當前我國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
一、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紅色景區趨同化現象嚴重。現在很多紅色旅遊景區基本上都是模仿當年的建築,各景區之間的風格差異較小,這就使得一部分遊客不禁發出了「紅色景區咋都一個樣」的疑問,進而產生了「游一當十」的心理,影響了紅色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
2.有些紅色景區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如江西紅色旅遊資源雖然遍布全省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井岡山、贛州瑞金等革命老區,而這些地方都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普遍存在著產業結構單一、資金短缺等問題,致使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紅色旅遊熱潮時,在吃、住、行、娛、購、游等方面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落後的問題凸顯了出來。
3.紅色資源整合力度不夠。許多紅色景點未能很好地與當地自然資源、風土人情相結合,削弱了其經濟利用價值。如有「英雄城」之美譽的南昌,所在紅色舊址缺少秀麗的山水風景,影響了外地遊客前來參觀。另外,現行體制下造成的地域分割也增加了不同區域資源整合的難度,影響了紅色旅遊目的地的聚集效應。
4.資源開發單一,缺乏新意。一些紅色旅遊地在經營上還停留在遺址參觀、簡單的圖片和物品展示階段,如井岡山的舊址和「紅都」瑞金、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都是這樣,展示的內容雷同,形式單調。旅遊者在游覽此類景點時均以參觀為主,缺乏參與效應。
5.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素質偏低。紅色旅遊屬於新興產業,當前紅色旅遊從業人員素質不一,良莠不齊,有些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所編解說詞不能充分反映景區的紅色文化內涵,泛泛而談,缺少針對性,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6.紅色旅遊市場波動幅度較大,發展不穩定。紅色旅遊發展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整體上呈現為波浪式發展態勢,其高潮主要集中在紀念日前後和黃金周期間。另外,由於政策導向的作用,紅色旅遊市場有時會大起大落,如2005年是紅色旅遊年,井岡山的接待量達到高潮,而2006年是鄉村旅遊年,井岡山的接待量突然下降,這給紅色旅遊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進一步拓展紅色旅遊業、做好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1.強化品牌意識,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陝西、貴州在內的全國許多省市都在開發紅色旅遊資源。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江西的紅色旅遊市場一定要在全國叫響「紅色搖籃」這一品牌,並使之成為紅色旅遊中最具震撼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2.提升旅遊品位,打造紅色旅遊新亮點。近年來,江西各紅色旅遊基地大力推進紅色旅遊文化節事開發,提升旅遊品位。如井岡山完成了「星火燎原——歲月井岡山」大型紅色主題歌舞節目和「紅色歌曲——唱響井岡山」大型紅歌會。同時,江西正著力於高標准打造旅遊新亮點,如紅色文化研習游,革命搖籃體驗游,紅色故都尋訪游等紅色旅遊新亮點。
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紅色旅遊配套設施。各紅色旅遊景點都要進一步改善景區的公路狀況和相關配套設施,不斷提高參觀游覽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另外,在設施建設過程中,要大力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如利用聲、光、電等把單調的資源陳列變得活靈活現,使人如臨其境,印象深刻。
4.加強紅色旅遊區域間的合作,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各地要積極主動地搞好區域之間的協調、配合工作,在項目選擇上統籌兼顧,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進的格局,防止各自為政、爭搶項目、自成體系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5.加強對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其綜合素質。相對於山水風光游,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的要求更高。他們不僅要通曉當地的革命史,還要了解整個區域乃至全國的革命發展脈絡。因此,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服務質量。
6.穩定紅色旅遊市場,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發展紅色旅遊是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紅色旅遊區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不斷推進紅色旅遊的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E. 地理∼貴州省旅遊資源開發的條件
從貴州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其概括為以下10個方面:
1、環境的多樣性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的東斜坡地帶,恰處於中國地勢第二大梯級(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級(東部丘陵平原)的過渡部位。最高海拔2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貴州位於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區——華南喀斯特區的中心部位,是我國喀斯特最發育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形態齊全,類型多樣,幾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類型。貴州在熱量帶上處於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的位置。由於地質、地貌和生物氣候條件的復雜多樣,使貴州的土壤類型也極為復雜,從而為生物資源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2、景觀的獨特性
貴州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獨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瀑布群、溶洞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國之首。
貴州有世界上惟一的三疊紀奇觀(世界上僅有瑞士聖喬治山有部分出露),在這里每走一步,跨越萬年,天然造化,自然傳承,擁有六項世界之最:全球最壯觀的淺海次深海過渡帶;全球最好的早三疊紀深水生物遺跡化石群;全球最早、最大的三疊紀管殼石生物礁;全球最完整的三疊紀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貴州灘;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類——海百合動物群;全球保存最系統最完好的三疊紀海陸變遷和淺海——次深海「拉鋸戰」。
貴州三疊紀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美學欣賞價值,具有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與世界地質公園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3、氣候的宜人性
貴州氣候總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降雨適中,且多夜雨,多微風,沒有絕大多數大陸性氣候所特有的極端溫度。
4、資源的豐富性
貴州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結構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既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文化遵義紀念館,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良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形成貴州旅遊資源組合的豐富多樣性。全省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1000多處。
5、民族風情的多彩性
貴州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6個少數民族,貴州有49個,其中世居的少數民族有17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7.85%。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貴州旅遊資源的一大特點和優勢。
6、地域分布的廣泛性
全省旅遊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除安順、遵義、貴陽等地區旅遊景觀久負盛名之外,在黔西北、黔中、黔東北、黔西南、黔東南、黔南等廣大地區旅遊資源有大量分布,並且相對集中,構成景觀集群。全省各市、州、地、縣幾乎都有風景名勝區、點,並各有特色。
7、自然與人文的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學景觀與各異的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和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組合,形成風格、特色不同的景區,各類景觀相輔相成,互為依託,體現出極高的組合性。
8、同緯度上的原生態性
貴州省生物旅遊景觀極為豐富獨特,不少動植物類型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成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梵凈山亞熱帶生態系統原始而典型,荔波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旅遊奇觀、民族風情於一體,是喀斯特科普生態旅遊勝地;而位於黔東南的民族生態旅遊示範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主題,成為貴州一大民族原生態旅遊景觀。
9、開發潛力的巨大性
貴州省地處祖國西南內陸,旅遊資源豐富,但絕大多數未加以開發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潛力還很大。例如:雷公山、月亮山、九洞天、威寧草海、烏江畫廊、世界三疊紀公園、惠水漣江天生橋群和惠水燕子洞等至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這些地方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景物神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全省還有很多舉世奇觀尚未向廣大旅遊者展示其風姿,仍處於藏於深山人未知的狀況;許多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開發,不斷補充內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潛力。
10、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主要基於以下幾點:一是坡度,全省的平均坡度17.8度,15度以上的陡坡佔全省總面積的59.6%;二是高度帶,全省最高點2901米,最低點148米,平均海拔1110米;三是喀斯特,全省喀斯特比重為61.9%;四是河網密度,全省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00米,大大低於周邊省份;五是山丘比重大,佔到全省92.5%,山間平壩僅佔7.
F. 分析貴州地理環境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氣候優越: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礦產豐富: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
河流眾多: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水能豐富。
生物資源豐富:貴州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餘種,貴州省森林覆蓋率達50%。
2、不利因素:
交通不便: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耕地不足: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G. 貴州紅色旅遊路線有哪些
1,貴陽——息烽集中營——遵義會址遺址;紅軍政治部舊址;毛主席舊居。
2.遵義——桐梓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3.遵義——習水——赤水: 紅軍四渡赤水相關遺址
4,甕安縣:猴場會議舊址
5.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H. 闡述貴州紅色文化特點
貴州作為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貴州紅色文化遺產呈現出以長徵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性、內容與形式豐富、兼具官方性與民間性等特點。貴州紅色文化遺產現狀喜憂參半,核心區得到了有效保護,邊緣區保護現狀不容樂觀。加強貴州革命老區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需要加大調查,摸清家底,加大資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相關軟硬體建設,加大紅色文化遺產的協同創新與對外交流宣傳。
(8)如何開發貴州的紅色旅遊地理擴展閱讀: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 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貴州紅色文化得天獨厚,資源遍及全省各地。新時期弘揚貴州 紅色文化有著重要的時代價值,它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為推進貴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弘揚貴州紅色文化有利於我黨保持先進性建設,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
I. 苟壩為什麼成為紅色旅遊景點
苟壩是楓香鎮西北的一個小山村。1935年1月,紅軍長征來到遵義後,中央不僅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而且召開了非同小可的「苟壩會議」,這次會議,取消了攻打金沙打鼓新場的戰略計劃,讓紅軍避免了滅頂之災,同時還成立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中央新「三人團」。
然而,歷經70多年風雨,苟壩會議遺址已破敗不堪。藉助遵義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東風,苟壩會議革命遺址終於迎來春天。2014年3月,苟壩紅色旅遊景區項目破土動工,並作為貴州「5個100」工程之一。整個工程耗資近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3億。
據了解,整個景區將依照上世紀30年代的建築風格進行修建,景區看不到電桿電線,所有建築全是木質結構的房屋,其中,有陳列室、紅軍村、紅軍醫院等,並將配套建設便民村、服務區、商業街、流金歲月養老基地和汽車露營基地等等。
據介紹,苟壩紅色旅遊景區工程預計在5年內全部完工。屆時,這里將冠名:苟壩1935。
J. 紅色旅遊發展狀況
今年,延安以紅色旅遊等為主的文化旅遊產業年綜合收入將達25億元。圖為延安市安塞縣一處「農家樂」接待點的農民在給客人上菜。 李曉果攝
自「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我國的紅色旅遊發展已經走過了3年歷程。3年中,各地通過大力保護紅色旅遊資源、建設紅色旅遊產品、加強旅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開發管理體制創新等手段,使我國的紅色旅遊穩步發展,紅色旅遊各項工作全面展開。日前,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的全國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座談會上,來自10個省份旅遊局的領導以及紅色旅遊景區的負責人會聚一堂,暢談3年來各地發展紅色旅遊工作的經驗,並對未來紅色旅遊的發展目標進行了詳細規劃。
作為紅色旅遊發展基礎的紅色旅遊資源,大多分布在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條件落後的革命老區,交通不便成為制約紅色旅遊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地大力改善紅色旅遊交通條件,加強紅色旅遊的配套設施建設。如江西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2200公里,改造縣鄉公路2萬多公里,還建設了10條景區公路。井岡山旅遊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航線;井岡山鐵路也開通了九江—南昌—井岡山「紅色之旅」列車。貴州遵義至重慶、貴陽的高速路相繼開通;遵義至茅台的高速公路正在抓緊建設;開通了遵義至北京、上海、廣州的始發列車;完成了烏江、赤水河險灘整治建設,通航里程已達513公里;遵義機場的啟用工作也在抓緊進行。
為豐富紅色旅遊產品,吸引更多遊客,很多紅色旅遊地都充分整合資源,將紅色旅遊產品與休閑、觀光游相配套,走出了一條發展紅色旅遊的新路。
貴州省旅遊局局長楊勝明說,「為了使紅色旅遊成為貴州旅遊發展的新亮點,我們將培育6個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重點紅色旅遊區』,配套完善6條『紅色精品旅遊線』,重點開發建設5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點)』,全面實現以『紅』帶『綠』、以『紅』促『彩』的發展戰略。通過發展紅色旅遊,帶動觀光游、度假游、生態游、鄉村游等的協調發展。」遵義開發出以紅色旅遊為重點,生態旅遊、國酒文化、地域文化、休閑度假、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為組合的7個旅遊產品系列。陝西省也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特點,推動紅色旅遊與歷史文化的「紅古結合」、與生態旅遊的「紅綠結合」、與黃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紅黃結合」,形成了陝西紅色旅遊的獨特優勢。同時,陝西省還積極構建紅色旅遊相關產業鏈,開發紅色旅遊紀念品,開辦「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等配套服務項目,帶動了關聯產業的發展。
以往一些紅色旅遊景點多為事業單位,市場意識不強,展品陳舊、缺乏吸引力,服務水平不高,配套服務設施也不完善,等客上門的思想比較嚴重。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目前很多紅色旅遊景區都在積極創新,引入市場體制,建立激勵機制,推進企業集團化進程。江西的井岡山、瑞金、南昌組建了綜合性旅遊企業集團或股份制公司。遵義市依託遵義會議紀念館,建立了遵義紅色旅遊集團公司,其具有代表性的開發產品當屬「紅軍街」了。據遵義市旅遊局局長黃天舜介紹,紅軍街佔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擁有商鋪176間,原為遵義會議時紅軍的駐扎地,現在成為中國第一條匯集商業、休閑、文化、娛樂、餐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紅色旅遊商業街,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紅軍街上設立了紅軍一、三、五、九軍團等紅軍部隊陳列室,在繼續開發中還將復原紅軍郵局、蘇維埃幣兌換點,推出紅軍歌舞,放映革命電影,上映紅色戲劇,修建紅軍雕塑,出售紅軍草鞋、竹筒、服飾等紀念品,推出小米飯、南瓜湯「憶苦飯」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載體,形成鮮明的「紅色」主線、濃郁的文化氣息,充分體現了遵義革命老區獨特的紅軍文化和鄉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