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是我省唯一的地理學科專業研究機構,原隸屬中國科學院,是建國後我省成立較早的科研機構之一,也是當時我國設立的七家專業地理研究機構之一, 1980年河南省科學院成立後劃歸河南省地方領導,1987年經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由省科學院和省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1995年經上級批准對外同時稱河南省軟科學研究所、河南省科學院硅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6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負責籌建河南省硅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1999年11月經專家驗收後,已經正式對外開展工作。
法定代表人:董衛國
成立時間:1991-02-01
工商注冊號:86995197
企業類型:國有事業單位營業
公司地址:鄭州市隴海西路64號
『貳』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發展歷史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於1985年;1986年實驗室主樓落成,VAX11-785超小型計算機系統及Arc/Info軟體系統、I2S等國際一流的軟硬體系統全部引進並投入運行服務,並啟動了第一個國家級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項目——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國家「七五」攻關第73項項目);1987年實驗室通過國家的驗收,對國內外正式開放。
『叄』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組織機構
【黨政領導】
龔常智,黨委書記,副院長
王建力,院長
何凱,黨委副書記
謝世友,副院長
楊慶媛,副院長
【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科研秘書:陳曉紅
行政、研究生秘書:張小蘭
教學秘書:李元慶
【下設各系】
地理科學系
城鄉規劃系
GIS與工程系
教師教育系
【實驗室】
自然地理實驗室
機構功能:本室主要為土壤、地質、天文、植物、氣象等自然地理學相關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服務。
設備情況:本室的地質、植物、土壤等標本較為齊全,並配備自然地理學科的常規教學儀器、科研所需的NIKON偏光顯微鏡、原子吸收分光廣度計、紫外分光廣度計、天文望遠鏡、總有機碳測定儀器、自動元素分析儀等大型設備,還有本科教學和科普兼顧的天文館、地質標本展覽館等實驗場所。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GIS實驗室
機構功能:本室具有採集、處理地理信息的研究手段和儀器設備,供學生學習地圖、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與計算機有關課程,能夠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旅遊規劃等工作。
設備情況: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有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靜態GPS、激光測距儀、觀摩航片的立體鏡、地物光譜測定儀等地測遙感儀器,有計算機200餘台,以及A3、B0彩色掃描儀、 B0幅面彩色噴繪、A3彩色激光列印機等一系列先進的輸入輸出設備,此外,還配有最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網,大大改善了教學手段。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岩溶環境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其他機構】
資料室
資料室分為教師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和內部資料室三大部。有工作人員二人。共藏圖書8324冊、期刊200多種、5500多冊、外文期刊20多種,100多冊。大比例尺地圖和其它地圖共5580多幅。
教師閱覽室以圖書為主,對象是教師和研究生。2003年底已完成圖書的進網工作、已發送到校圖書館網頁上。室內藏有一定數量的、種類比較齊全的地圖集和具有一些地理專業各方向的工具書,還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專業書,內容豐富,常常吸引外單位高層人員前來查閱。期刊室的主要期刊全部精裝成冊,其餘簡裝成冊、部分期刊從50年代至今。資料完整,並具有連續性。內部資料室收藏各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地質圖,用於野外考察。我院資料室已具有重點高校資料室的規模,管理規范,對教學和科研工作起到了輔助作用。
工作人員:熊至康、龍 建
繼續教育辦公室
繼續教育辦公室主要負責成人教育、網路教育、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同等學學力學位申請、短訓班培訓等招生宣傳;計劃申報、教學計劃制定、調整;大綱制定和修改;教材選定和組織;課程安排和協調;教學檢查和評估;教師的聘請;學生的學籍管理等以及校際間的交流。
主管院長:謝世友院長
辦公室主任:鄒國華
『肆』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1截至2014年底,共有在職職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員450人、科技支撐人員83人;該所科研系統由7個實驗室(中心)、30個研究室(中心)組成。
『伍』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組織機構
據有關資料顯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由6個研究室(中心)、1個學術期刊編輯部和5個聯合實驗室組成,另外還有10個國內外學術機構依託或掛靠在實驗室。包括:
1、地理空間分析與系統模擬研究室:主要開展時空數據分析與建模方法、地表過程模式挖掘與知識發現研究。
2、遙感地學分析與計算研究室:主要開展多源遙感信息融合、地表參數遙感反演與遙感地學分析模型研究。
3、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與應用研究室:主要開展地理信息系統核心技術與軟體系統研究及應用示範。
4、地圖學研究室:主要開展數字制圖與時空信息可視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
5、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主要開展資源環境科學數據處理與國家級資源環境科學資料庫體系建設研究。
6、地球系統科學信息共享中心:主要開展資源環境科學信息共享與國家級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平台建設研究。
7、《地球信息科學學報》編輯部:負責《地球信息科學學報》雜志的編輯和出版。
『陸』 地理實驗室要怎樣裝修
對於試驗室這種比較重要場所的裝修
『柒』 中科院有幾個地理研究所各個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如何請有經驗的大師幫幫忙!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考研資料鏈接:https://pan..com/s/1cLEwjKJWkONjA6WHd3pjsw
『捌』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介紹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是中國最早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也是國際上成立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機構之一,為中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的開拓者,是國際開放地理信息委員會的成員單位,以地球信息科學的應用基礎研究為核心,從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之需要出發,建立地球信息科學的應用基礎理論,探討數字地球發展戰略與國家對策,發展技術示範系統,促進地球科學數據集成與共享,享譽國內外。
『玖』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怎麼樣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設在東北地區的綜合性地理學、農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和人才培養基地,於2002年由原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國科學院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整合組建而成。研究所重點開展農業生態、濕地生態、遙感與地理信息、環境與區域發展等學科領域的研究,旨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貢獻。研究所於2002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序列,2015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特色研究所序列。「十三五」期間,研究所重點開展「蘇打鹽鹼地高效治理與草地生產力提升技術」、「東北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培育」、「黑土地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領域的研究工作,可望取得重大突破;重點培育「松嫩平原資源高效型作物生產模式研發與應用」、「三江-松嫩平原濕地水文調蓄能力與農業水資源保障」、「退化濕地恢復與人工濕地構建」、「東北農田環境影響機制及污染控制修復」、「東北農業生態環境綜合評估與空間格局優化」等研究方向。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結構逐漸優化。截止2018年,東北地理所在崗職工313人。其中科研崗199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現有關鍵技術人才」3人,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9人。
科研平台穩步發展。研究所構築了包括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研究中心、12個野外實驗站,24個農業研究與示範基地的科學研究及技術示範體系。建立了中科院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打造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研究中心、東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建設了黑龍江省黑土生態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生態恢復與生態系統管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草地畜牧重點實驗室、長白山濕地與生態吉林省聯合重點實驗室、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研究平台。建成以黑龍江三江沼澤濕地國家野外觀測站為核心、涵蓋主要濕地類型的東北濕地觀測網路,以黑龍江海倫農田國家野外觀測站為核心的東北農業監測網路,以及中科院凈月潭遙感實驗站等野外研究站。在東北地區建有中科院東遼生態農業研究與示範基地等24個示範基地。
60年的耕耘,東北地理所取得了累累的科研碩果。創建了我國濕地學科理論體系,揭示我國濕地形成與發育規律,研發退化濕地恢復和蘇打鹽鹼濕地葦-蟹/魚-稻復合生態模式。闡明了黑土演化過程與驅動機制,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開花期的最大位點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長青春期性狀的經典基因J,在國際上率先建立大豆分子設計育種理論體系和最大容量的大豆突變體庫;研發和創新集成松嫩-三江平原中低產田治理關鍵技術、蘇打鹽鹼地頂級植被快速恢復技術和大規模以稻治鹼改土增糧技術、作物高光效新型種植模式;育成東北優勢作物大豆、水稻和玉米20個新品種,其中多個品種被列為國家主推品種,「東生」系列10個大豆品種已全部獲得市場轉化,品種轉讓資金超過2000萬元;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面積累計達2.4億畝。研製機載三頻段微波輻射計,奠定了我國衛星微波遙感器研究和應用基礎;建設東北地區時空解析度最高的資源環境信息庫;主持編制吉林省、黑龍江省主體功能區劃。建所60年來,發表SCI論文2000餘篇,其中Ⅰ區和Ⅱ區SCI論文500餘篇;部分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Plant Cell、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國際頂級期刊;濕地領域發表SCI論文數量居國內首位、全球第四;黑土領域發表SCI論文數量居國際前列。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27項,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123項。研究所共獲得科技獎勵20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第一完成單位1項),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17項。
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研究所現有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予專業和8個碩士學位授予專業。自1981年招生以來,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192名。有115名研究生榮獲中科院院長獎等各類冠名獎;4名博士生獲得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獎;11名導師榮獲中科院優秀教師、朱李月華優秀導師等獎勵。在站博士後25人,在讀博士生125人、碩士生78人。
國內外合作交流不斷拓展和深入。研究所與國內優秀的科研機構、大學、創新企業聯手,建立協同創新體系和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與中國農科院,吉、黑兩省農科院,新疆農墾科學院等進行聯合攻關;與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開展協同創新;與吉、黑兩省各級政府,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相關創新企業共同開展成果轉讓與示範推廣。不斷拓展與世界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合作,與濕地國際、美國國家濕地中心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埃迪斯科文大學、俄羅斯科學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和水與生態問題研究所、日本北海道大學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機制。
東北地理所建成的跨學科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擁有國家CMA計量認證資質。主辦了《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學》、《濕地科學》、《土壤與作物》4個期刊,其中《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被國際《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地理科學》被公認為國內地理學3大核心期刊之一。掛靠學術組織和學會有: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中國分會、世界黑土聯合會、中國科學院濕地研究中心、中國生態學學會濕地生態專業委員會、吉林省地理學會、吉林省遙感學會、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黑龍江省山野菜資源保護與利用學會。
和諧奮進的創新文化支撐研究所實現跨越發展。60年來,研究所形成了以人為本、開放合作、兼容並蓄的創新文化和「團結、務實、開拓、發展」的東地精神。200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多位科學家榮獲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中科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中科院優秀共產黨員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