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
地理類:
長城
明清故宮
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泰山
黃山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孔廟、孔府、孔林
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武當山古建築群
廬山
峨眉山—樂山大佛
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頤和園
天壇
武夷山
大足石刻
明清皇家陵寢
龍門石窟
青城山一都江堰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雲岡石窟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澳門歷史城區
殷墟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開平碉樓與村落
中國南方喀斯特
福建土樓
三清山
文化類: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西安鼓樂
中國篆刻
中國書法
雕版印刷技藝
媽祖信俗
端午節
花兒
蒙古族呼麥
瑪納斯
朝鮮族農樂舞
中國剪紙
侗族大歌
宣紙製作技藝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南音
藏戲
熱貢藝術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格薩爾》史詩
廣東粵劇
木卡姆
蒙古族長調
崑曲
古琴[1]
自然遺產類:
中國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中國南方喀斯特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如有不明白,繼續提問
❷ 世界遺產分布
一、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於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地理坐標東經126°07′59〃至126°20′33〃,北緯41°05′20〃至41°15′00〃。
二、三江並流(於200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涵蓋范圍達170萬公頃,它包括位於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景區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三個地州。
三、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廟、孔府和孔林在山東曲阜市.
四、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
六、頤和園(於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淀一帶
七、平遙古城(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麗江古城(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雲崗石窟(於200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
十、布達拉宮(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西北郊區約兩千米處的一座小山上。
十一、黃山(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安徽省黃山市。
十二、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三、長城(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四、天壇(於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五、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六、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七、青城山-都江堰(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省成都市附近
十八、大足石刻(於199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九、龍門石窟(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處
二十、莫高窟(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
二十一、武陵源(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湖南省張家界市
二十二、皖南古村落(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
二十三、武當山古建築群(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附近
二十五、九寨溝(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阿巴自治州
二十六、黃龍(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阿巴自治州
二十七、泰山(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山東省泰安市
二十八、武夷山(於199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處
二十九、廬山(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江西九江
三十、峨眉山-樂山大佛(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成都
三十一、《世界遺產名錄》新增24項 澳門歷史城區入選
❸ 請從地理的角度分析三江並流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
遺產名稱:三江並流保護區
入選時間:2003年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vii)(viii)(ix)(x)
地理位置:N27 53 42 E98 24 23(高黎貢山,雲南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N28 00 00 E99 10 00(梅里雪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N27 00 00 E99 00 00(老窩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N26 40 00 E99 15 00(雲嶺,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N26 45 00 E99 45 00(老君山,雲南麗江市)
N27 30 00 E100 10 00(哈巴雪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N28 12 32 E100 06 57(紅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N27 30 00 E99 45 00(千湖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遺產編號:1083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整個區域達4.1萬平方公里。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同時,該地區還是16個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由於三江並流地區特殊的地質構造,歐亞大陸最集中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人文資源、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使該地區成為唯一的、獨特的世界奇觀。
這一區域在展現最近5千萬年和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碰撞相關聯的地質歷史、展現古地中海的閉合以及喜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價值。對於亞洲大陸地表的演變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而言,這些是主要的地質事件。這一區域內岩石類型的多樣性記錄了這一歷史,而且,高山帶的喀斯特地形、花崗岩巨型獨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覆蓋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脈類型。
三江並流區域中激動人心的生態過程是地質、氣候和地形影響的共同結果。該區域的位置處於地殼運動的活躍區之內,結果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岩石基層,從火成岩到各種沉積岩(包括石灰石、砂岩和礫岩)等不一而同。卓越的地貌范圍:從峽谷到喀斯特地貌再到冰峰,這種大范圍的地貌和該區域正好處於地殼構造板塊的碰撞點有關。另外一個事實就是該區域是更新世時期的殘遺種保護區並位於生物地理的會聚區(即:具有溫和的氣候和熱帶要素),為高度生物多樣性的演變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礎。除了地形多樣性之外(具有6000米幾乎垂直的陡坡降),季風氣候影響著該區域絕大部份,從而提供了另一個有利的生態促進因素,允許各類古北區的溫帶生物群落良好發展。
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深而平行的峽谷體現了該區域突出的自然特點;而三條江的大截面正好處於該區域的邊界之外,川峽是該區域的主要風景。區域中隨處可見高山,其中梅里雪山、白馬雪山和哈巴雪山構成了壯觀的空中風景輪廓。閩詠卡冰川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觀:海拔高度從卡瓦吉布山(6740米)下降到2700米,號稱是北半球中在這種低緯度下海拔下降最低的冰川。其它出色的風景地貌有:冰川岩溶(特別是怒江峽谷上方月亮山風景區內的月亮石)和阿爾卑斯式丹霞風化層"龜甲"。
雲南省的西北部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同時也可能是世界上溫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這一地區包含了橫斷山脈自然棲息地中的絕大部分,橫斷山脈是世界地球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區中一個最主要的資源保護區。這一地區具有突出的地形多樣性和氣候多樣性,它正好處於東亞、東南亞和西藏高原的生物地理區的交界處,是植物和動物運動的南北通道(特別是在冰河時期),這些因素使這一地區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地形景觀,盡管人類在這一地區居住了數千年,但這一地區仍然保持著高度的自然特徵。作為稀有瀕危動植物最後殘留的廣闊生活據點,該地區具有突出的世界性價值。
❹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他們的地理位置、景點(外觀、結構等特點)、歷史故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包括長城,黃山。等等,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❺ 世界遺產地理和中國國家地理哪個好
內容上,你要是想多了解世界的地理文化遺跡,就看世界遺產地理,要是想詳細了解中國的風景人文,看中國國家地理。都是挺不錯的雜志。價錢上,中國國家地理便宜一些。
❻ 中國世界遺產的分布特點
文化遺產多分布在人口密集歷史悠久地區,或從地理上集中在北方;而自然遺產多分布在歷史上原來人口較少的地區,從地理上集中在西南地區。而同時是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分布比較零散。
❼ 世界遺產地理訂閱不去雜志社,去哪裡訂閱方便呢
世界遺產全球最多的是西班牙(37處),第二是義大利(36處),無論從自然還是從人文方面來看,這都是不正常的。從自然的角度來看,西班牙如此狹小的國土,不可能集中太多的自然景觀;從文化的角度講,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巴
❽ 世界遺產地理和中國國家地理哪個好
世界遺產全球最多的是西班牙(37處),第二是義大利(36處),無論從自然還是從人文方面來看,這都是不正常的。從自然的角度來看,西班牙如此狹小的國土,不可能集中太多的自然景觀;從文化的角度講,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巴世界遺產地理和中國國家地理哪個好
❾ 承德世界遺產形成的地理背景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 230公里。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現承德這片地方地勢良好,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又直達清王朝的發祥地--北方,是滿清皇帝家鄉的門戶,還可俯視關內,外控蒙古各部,於是選定在這里建行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並建好山莊的圍牆。雍正朝代暫停修建。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形成界牆內約佔地564公頃,其規模壯觀,是別具一格的皇家園林,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古代園林建築傑作。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於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佔地 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佔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盪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在湖區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佔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平原區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 ; 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築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築藝術特徵,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築風格。
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築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築藝術精華,園內建築規模不大,殿宇和圍牆多採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朴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牆,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築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避暑山莊不同於其它的皇家園林,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徵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藉助於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同時融南北造園藝術的精華於一身。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享有「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和「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的盛譽。
避暑山莊之外,半環於山莊的是雄偉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繞山莊,它象徵民族團結和中央集權。承德「外八廟」分布在避暑山莊東北面山麓的台地上,面積達 40多萬平方米,原有寺廟十一座,現存的有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樂寺、普寧寺、安遠廟、溥仁寺、殊像寺。這些廟宇金碧輝煌,宏偉壯觀。<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英文名稱 :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於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1)。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於河北省境內,修建於公元 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眾多的宮殿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築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
❿ 外國5個世界遺產資料
1、雅典衛城
所屬大洲:南美洲
所屬國家:巴西
入選時間:2000年(2003年擴大范圍)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ix)(x)
地理位置:S02 19 60 W62 00 30
遺產編號:998bis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亞馬遜河中心保護區佔地超過600萬公頃,是亞馬遜盆地中最大的保護區,同時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保護區內還有平坦耕地生態系統、洪泛森林生態系統,以及湖泊和河流的重要範例,多種水生動物不斷進化,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電魚類種群的棲息地。保護區為許多珍稀瀕危動物提供保護,例如巨骨舌魚、亞馬遜海牛、黑凱門鱷和兩種淡水豚類。
評定標准
世界遺產的評定標准主要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第二條規定。遺產項目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和審批程序。
每年舉行一次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對申請列入名單的遺產項目進行審批,其主要依據是該委員會此前委託有關專家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而提出的評價報告。
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考察,主要由該委員會會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和世界保護聯盟(IUCN)組織專家進行。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總部設在巴黎,成立於1965年,是國際上唯一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方法、科學技術的運用與推廣的非政府國際機構,有80多個國家會員和4500多名個人會員。
世界保護聯盟(IUCN)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成立於1948年,原名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宗旨是促進和鼓勵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永久利用,成員包括分布在120個國家的官方機構、民間團體、科研和保護機構。
兩者受世界遺產委員會委託,分別對提名列入《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進行考察並提交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