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 台灣 。。
台灣是祖國最大的島嶼,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上。
台灣植物種類繁多,高達4000餘種,相當於歐洲木本植物種獎的2/3。在各類樹種中,經濟價值較高的就有300多種。森林覆蓋率57.8%。
水稻是全省最普遍、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近1200萬畝,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4%,產量達250多萬噸,基本可夠居民食用。所以台灣還有「米的世界」之稱。
東方甜島
水果王國
東方鹽庫
植物王國
㈡ 介紹台灣地理情況時怎樣突出當地的地理特色
絕對位置:120ºE~122ºE, 22ºN~25ºN
相對位置: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菲律賓北方,琉球群島西南方
時區:GMT+8:00 Taipei
台灣島位於西太平洋上,形狀似蕃薯,東岸為太平洋,與日本石垣島距離約75公里. 西岸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距離約150公里.南濱巴士海峽,與菲律賓距離約300公里. 北接東中國海。全島面積為35,798平方公里,南北狹長,東西窄。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盆地、台地、平原為主體。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台灣島因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處,地殼被擠壓抬升而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由此向東西兩側,逐漸降為較低且平緩的丘陵或台地,最後由河流沖積為低平的平原。盆地則散布於山地、丘陵或台地之間。其中平原、丘陵、台地主要分布於西部。
由於台灣島位於東亞島弧的中央位置,加上地扼台灣海峽這個國際重要航道,因此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地形
全島共有5條震旦走向的山脈,分為中央山地與東部海岸山脈。中央山地自北而南分別由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所組成。台灣地形以山地最為廣大,許多高山均超過三千米,其中又有一百座山峰被選為台灣百岳。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至鵝鑾鼻,為台灣島脊樑,也是東、西部河川分水嶺。玉山山脈的玉山主峰高度3,952米,為全島第一高峰。也是東北亞第一高峰。
丘陵分布於山地與平原之間,主要分布在桃竹苗、恆春半島地帶;平原則分布於西南海岸及東部山脈谷地,占總面積的30%,西南部的嘉南平原最大,另有彰化平原、蘭陽平原、屏東平原、台東(花東)縱谷(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地形如平原平坦,而地勢較高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至於盆地地形,則以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較為典型。
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帶,有若干火山地形,主要有北部的基隆大屯火山群、東部的海岸山脈火山群(含綠島、蘭嶼)和離島的澎湖火山群。但目前本島並無明顯活躍的火山活動。
海拔極限:
最低點:南中國海 0米
最高點:玉山 3,952 米
水文
大、小河川共129條,超過100公里只有六條,分別是濁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大肚溪。中部的濁水溪為台灣最長的河川,而南部的高屏溪流域面積最廣。其他主要河流有基隆河、鳳山溪、大安溪、大肚溪、八掌溪、秀姑巒溪、蘭陽溪等。平均年降雨量2,500mm(為世界陸地平均降雨量的3.5倍,但平均每人每年所分配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位於台北縣平溪鄉的火燒寮是台灣也是東亞年降雨量最多之地。
台灣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日月潭,面積僅4平方公里。其餘大多是由人工所修築的埤塘、水庫居多,如虎頭埤、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石門水庫。
島嶼
台灣的附屬離島包括蘭嶼、綠島、小琉球、龜山島及基隆東北方的棉花嶼、彭佳嶼、釣魚台列嶼,總共22個。
火山島:台灣周圍離島絕大部分屬於火山島。其中澎湖群島的岩石構成較特殊為玄武岩,此乃因南海曾短期海底擴張所造成,其餘皆屬安山岩。龜山島最近一次噴發距今約7000年, 目前仍有火山活動。
珊瑚礁島:多分布於南部海域。
特例:金門與馬祖則是因為沿海丘陵受到海水面相對上升的影響,沒入水中形成島嶼。
氣候
台灣以北回歸線為界,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夏吹西南風,冬吹東北風)。冬季溫暖(山地低於平地、北部低於南部)、夏季炎熱(除山地外,其餘皆在20℃以上)、雨量多(山地多於平地、東岸多於西岸、北部多於南部)。五、六月為梅雨季, 六至九月為台風季。
台灣的天然災害
台風:平均每年三至四個。台風是影響台灣氣候的主要因素,除了強風造成的屋舍毀損,熱帶性低氣壓所帶來的瞬間雨量也容易造成豪雨,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發水災以及土石流。另一方面,由於熱帶島嶼地形若缺少夏季台風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
地震: 由於台灣地處板塊交界處,因此地震頻繁,平均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超過百次,災害性的強震約5-10年一次,最近一次的大地震是1999年在南投縣發生芮氏規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
寒害:台灣冬季雖溫暖,但偶爾大陸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至10℃以下,造成農漁作物損失。
海岸
西部海岸(沙岸)--多沙灘、沙洲、潟湖,海岸平直單調、海水較淺。
東部海岸(岩岸)--高山與深海相鄰,沿岸平原狹窄,海水較深。
北部海岸(岩岸)--岩石岬角與海灣相間,為台灣海岸最曲折的一段。
南部海岸(岩岸)--以珊瑚礁地形為主。
區域地形
山脈
中央山脈 —為台灣最長最大之山脈,北起蘇澳,南止鵝鑾鼻。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長達330公里。有台灣屋脊之稱。
雪山山脈 —位於台灣西北部,北起三貂角,南止濁水溪,長18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
玉山山脈 —位於中央山脈西側,北以濁水溪與雪山山脈為界,南達高雄縣旗山。
阿里山山脈 —位於玉山山脈西側,北起於濁水溪上游,南達曾文溪上游,長135公里,呈南北走向。山脈較低已無3000米以上的高峰。
海岸山脈 —北起花蓮溪出海口之南,南止於台東之北,呈南北走向,長148公里。北段較低,南段較高可達1,500米。
丘陵
桃竹苗丘陵
恆春丘陵
盆地
台北盆地
台中盆地
埔里盆地
泰源盆地
平原
彰化平原
嘉南平原
屏東平原
蘭陽平原
台東縱谷平原
台地
林口台地
桃園台地
大肚台地
八卦台地
河川
濁水溪 (最長)
高屏溪 (最廣)
淡水河 (人口最多)
湖泊
日月潭
鯉魚潭 (花蓮)
蓮池潭
澄清湖
海域
太平洋
台灣海峽
東中國海
巴士海峽
離島與外島
蘭嶼
綠島
龜山島
小琉球
基隆嶼
棉花嶼
彭佳嶼
東沙島
太平島
中洲島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由64個小島嶼所組成。
釣魚台列嶼
釣魚台列嶼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飛瀨島等11個島嶼所組成。
金門群島
由金門島、烈嶼等12島嶼組成。
馬祖列島
由南竿、北竿等36個小島嶼組成馬祖列島。
面積
總計:35,980 平方公里
陸地:32,260 平方公里
水域:3,720 平方公里
注意:數字包含 澎湖列島、馬祖和金門
陸地邊界線:
0公里
海岸線長:
1,566.3 公里
海事請求:
領海:12海哩
專屬經濟海域:200 海哩
自然資源
只有儲量不多的煤、黃金、硫磺、天然氣、石灰石、大理石和石棉。
土地利用:
耕地:24%
長期作物:1%
其他: 75% (2001年)
環境問題
空氣污染
來自於工業廢棄物和未處理污水的水污染
飲用水供應的污染
保育動物的買賣
水土保持問題
河川地砂石盜采問題
地層下陷問題
外來種生物問題
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理問題
由於政治處境的問題,目前台灣並無參與任何國際環境保護條例。
㈢ 初中地理台灣說課稿
初中地理台灣說課稿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們的教科書都有記載的,我們要銘記,下面是初中地理台灣說課稿,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通過讀圖能說出台灣的位置和范圍
2.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能說出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
3.學生利用資料能說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能力目標:學生利用地圖嘗試分析台灣的自然環境與物產的關系
三:情感目標:通過閱讀地圖和史實材料、分析海峽兩岸經濟合作的可行性,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台灣位置的重要性,明確台灣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不可分割
教學重點: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資源
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採用錄音機、投影儀和錄像等電化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提問)這首歌曲反映的是哪個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省份?(主要分布在台灣和散居在福建兩省)
(講述)今天我們就講述台灣省。
【學生朗讀85頁的讀一讀】
(板書)第五節台灣省
【看投影圖1,讓學生指出台灣島、澎湖列島、魚島的位置】
(講述)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魚島等80多個島嶼,面積約為3.6萬平方千米。其中台灣島是台灣省的主體部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板書)一、我國的第一大島
(板書)1.位置
讓學生說出投影圖中ABCD代表的海域:(分別代表東海、太平洋、南海和台灣海峽)。隔台灣海峽與(E)福建省相望。
讓學生動筆計算「做一做」的練習:基隆—福州距離為360千米,高雄—廈門距離為320千米。
【學生根據地形圖找出主要地形及其分布情況】
(講述)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台灣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佔2/3,分布在島的東部和中部,呈南北走向。【邊講邊投影剖面圖】,東部的山脈直抵太平洋沿岸;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
【讓學生在地形圖上找出最高的山(玉山),海拔(3997米)】
(板書)2.山多
讓學生思考島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得出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結論。(板書)3.河短、水急
找出島上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全長為186千米。
【讓學生思考河短和水急的原因,得出水能蘊藏量大的結論】
【學生找出島上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講述)日月潭是因為在湖中有一個小島,正好將湖分成兩邊,一邊彎似月亮,一邊圓似太陽而得名。湖光山色,景色秀美是我國十大旅遊勝地之一。
(過渡)北回歸線橫穿島的中部,全島屬於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使島上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的寶島」,素有「森林寶庫」、「海上糧倉」、「東方甜島」等美稱。
【學生思考P86的讀圖練習】
(板書)二、資源豐富的寶島
(講述)台灣島山地眾多,森林資源豐富,【在剖面圖上投影出森林分布】森林覆蓋率達55.08%,居全國首位。因全島處於熱帶和亞熱帶,從山麓到山頂,隨氣溫的降低,分布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森林,樹種很多。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板書)1.森林──樟樹
(提問)台灣島位於我國南方,這里的糧食作物和糖料作物以什麼為主?(水稻和甘蔗)【在剖面圖上投影出分布范圍】
(講述)受地形的影響耕地多集中於西部平原,這里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水稻種植普遍,因而被稱為「海上糧倉」。這里甘蔗、蔗糖產量也很大,有「東方甜島」之稱。還有許多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如香蕉、菠蘿等,享有「水果之鄉」的美名。另外還有茶葉等物產。(板書)2.農作物──水稻、甘蔗、水果和茶葉
(板書)3.礦產【投影礦產分布,學生自習課文,做練習】
金、銅礦分布在西部
煤、石油分布在周圍淺海天然
硫磺分布在北部火山區
石油、天然氣分布在山地
講述)除了上述多種多樣的地下礦藏外,廣闊的淺海多水產資源,台灣海峽的魚類特別多,是我國優良的漁場。西海岸沙灘廣布,日照充足,雨日較少,是我國重要的產鹽區。(板書)4.水產和海鹽
【看有關台灣經濟發展的錄像,思考60年代前後,台灣的經濟發展有何變化?】
(講述)台灣自然資源豐富,經濟曾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自60年代後,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進口原料和原配件,加工出口,經濟發展迅速。出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紡織、電子電器、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居重要地位。(板書)四、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提問)台灣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人口多分布在什麼地區?為什麼?(絕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因為那裡是平原,自然條件較好。)
(板書)五、人口、民族、城市
【學生自習課文,做投影上的練習,並檢查個別學生】
1.人口約為2000多萬,台灣居民中漢族為最多,約佔全省人口的98%。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是從福建省和廣東省遷移來的,通用普通話和閩南話。
2.少數民族中以高山族的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區和東部沿海。
3.台北是台灣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市;高雄是台灣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最大的海港。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台灣省的位置、范圍、面積等概況有所了解,知道台灣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還了解了台灣的經濟以及人口、民族、城市的基本情況。通過學習,我們還進一步認識到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是同胞兄弟,海峽兩岸人民都有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希望不久的將來大家能有機會親身到我們祖國的寶島上旅遊觀光。
;㈣ 那想請問台灣教大陸地理大概是怎麼教的呢
在中學地理方面,教的內容都還是1949年前國民黨統治大陸時的地理劃分,所以在課本里用的都還是舊稱。比如東北有九省,還有什麼察哈爾省、熱河省、嫩江省;北京還是北平;烏魯木齊叫迪化……學生被要求背下各省、市、自治區的城市、山系水系、鐵路、氣候、天然資源和農作物,異常繁復,誰叫我們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以及一千一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廣大版圖呢?何況有聯考撐腰,再復雜的年號,再豐富的礦產,學生一定能背起來的,就如同以下這道很典型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中學的地理考題:皖南丘陵的居民外出經商,人口稀少而都市不發達,是因(1)石灰岩地形發達,土壤貧瘠;(2)河谷平原狹窄,耕地有限,食糧不足;(3)交通不便,經濟落後;(4)氣候嚴寒,不利人居。
㈤ 台灣的介紹,地理
台灣位於太平洋沿岸
㈥ 台灣的地理課怎樣講中國與台灣
分開交 台灣地理方面課綱是分 台灣地理 中國地理 世界地理分開但都會教 畢竟住在台灣 連自己家鄉的地理知識都不知道那樣很可悲 台灣教育是強調歐美人本教育 不會去搞那些政治碗糕的 然後至於台灣跟中國關系他只會教國共那些純歷史
至於其他想法是由學生自己去思考
㈦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六章《台灣省》教案
希望能幫助你!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台灣省的位置、范圍、面積等基本概況,以及台灣島、彭湖列島、釣魚島的分布。
2.使學生了解台灣省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學會分析農產品和森林分布與其氣候、地形的關系,培養學生區域地理的分析能力。
3.使學生知道台灣省的經濟特點,了解其「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4.使學生認識到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1.台灣省的地理位置、范圍。
2.台灣省農產品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台灣的工業發展和分布。
教具准備:台灣省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以學生喜歡的台灣歌手周傑倫,愛看的台灣娛樂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TV三賤客」引入台灣,還引出台語──閩南語,上課時,請會講閩南語的學生來說說閩南話或唱閩南歌,並讓學生欣賞由台灣人作曲作詞並演唱的贊美詩,體會閩南語。
[教授新課]
[地圖演示]讀圖分析台灣省的范圍和位置,並指出北回歸線的位置,由此分析台灣的緯度位置,得出台灣是熱帶、亞熱帶氣候,四面環海,使台灣的氣候溫暖濕潤,生產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
[學生活動]讀圖分析台灣地形特點(由台灣鐵路分布原因引出地形分布),並認識台灣的重要城市:台北、台中和台南,高雄和基隆。
[學生活動]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完成課本P34活動題2。
[教師承轉]以上是課本的第一個標題,課本的第二標題是「美麗富饒的寶島」。美麗是指什麼?富饒呢?(有許多迷人風景,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富饒指物產豐富)下面,我們在輕快的高山族音樂中盡情欣賞一下台灣的美景,並看看有哪些豐富的物產。
[多媒體音樂放映]音樂中圖片自動放映。
[地圖演示]台灣主要農礦產品的分布圖
[學生活動]看圖完成P36活動題2,並分析圖6.25台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並嘗試用圖6.26分析台灣樹種十分豐富的原因。
[歸納總結]完成P36全部活動題,整理答案。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主要以一首台灣贊美詩引入,導入時我把歌詞放映出來,讓學生先讀一遍,再聽歌,更好比較普通話和閩南語的區別,激發了學生的興興趣。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將對台灣緯度位置的認識與氣候物產聯系起來,加強了知識的前後聯系和邏輯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過渡銜接時,我用了課本標題,既突出知識的整體,又自然地引出下文。這種方法,實踐證明是成功的。總之,這節課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突出了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講解時結構嚴謹,邏輯性強,效果不錯。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台灣的范圍,知道台灣由台灣島、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等島嶼組成,所以,我們說釣魚島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但是為什麼一些日本人現在已經把釣魚島寫入了日本地圖呢?釣魚島為什麼成為中日長期以來爭議的領土呢。釣魚島問題怎麼來的呢?
[學生活動]講述釣魚島的認識
[教師總結]講述釣魚島問題的由來。(釣魚島問題資料附於教案最後)
[講授新課]
[學生朗讀]P37「出口導向型經濟」。
[圖片演示]圖6.28,學生分析台灣出口貿易的變化
[教師講解]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地區和國家比較落後的原因的以及台灣如何實現經濟轉型。
[提出問題]台灣利用哪些優勢和有利條件發展工業?
[學生回答]課本圖6.27
[教師講解]四個有利條件,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什麼條件也比較重要嗎?請讀P38閱讀材料後回答。
[學生活動]讀P38閱讀材料得出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政策的強力支持。(教師結合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重要性突出這個條件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讀圖回答]圖6.30台灣主要有哪些工業部門?這些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這幾個城市的分布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活動]完成P38活動題,回答以上問題。並思考P39第3活動題。
[教師講述]P39第3活動題。
[讀表6.1]分析台灣產業產值的變化,從數據角度把握經濟的變化和發展。
[學生活動]完成台灣產業變化的折線圖。
[教師小結]略
[課堂練習]
1.判斷
台灣的出口商品中農礦產品占很大比例。
2.選擇
台灣產業構成中( )
A.第一產業最高 B.第二產業最高 C.第一、第二產業為主 D.第二、第三產業為主
附釣魚島問題資料: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沒有對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提出異議。但是,後來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強迫清政府簽定了《馬關條約》,而攫取了台灣及附屬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把台灣歸還中國,卻把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等私自交給了美國託管。60年代末,聯合國一委員會宣布該島附近可能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日方立即單方面行動,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將巡邏船開去,將島上原有的中國標記毀掉,換上了標明這些島嶼屬於日本沖繩縣的界碑,並給釣魚列島8個島嶼規定了日本名字。1971年,美日兩國在簽定歸還沖繩協定時,擅自把釣魚島等島嶼劃入歸還區域。這一交易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1972年,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的談判中,雙方從中日友好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列島歸屬問題擱置,留待以後條件成熟時解決。可是,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順應右派要求,出動巡邏艇和飛機對我國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上修建燈塔,企圖使燈塔列於海圖上,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還豎起「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木牌。這些活動,都得到日本政府的縱容和支持。
㈧ 地理講課,講台灣,怎麼講思路
先是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 區位因素和 經濟 交通等
㈨ 關於台灣的地理知識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邊,四面環海,海岸線共長1,566公里。
原本與大陸相連,後來因造山運動引起地層變動而成島嶼,以風光優美綺麗而聞名於世。
台灣地區包括台灣本島、澎湖列島及其他屬島共86個,土地總面積36,000平方公里﹝台灣省面積35,575平方公里﹞。
台灣本島南北縱長為377公里,東西最寬處為142公里。台灣多山,海拔100公尺以上土地佔70%,海拔10公尺以下者佔30%。
中央山脈綿亘南北,分全島為東西兩部,東部多山,西部多平原。主要山嶽共有49座,其中以玉山最高,海拔3,950公尺。
台灣因受地勢影響,坡陡水急,流程甚短,10公里以上河流計有6條,其中以濁水溪最長為186公里。
而北回歸線通過嘉義縣境,分本省為熱帶及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因緯較低,故炎熱潮濕,年平均溫在20 ℃以上。
㈩ 初二地理,台灣省的知識和圖中問題解答
地形特徵:以山地為主,東高西低
氣候特徵: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
河流特徵: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植被特徵:植被覆蓋率高,植物種類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