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地理
根據題目的描述,河流上下游沖刷的河岸不同,就已經可以知道這條河肯定是跨赤道的。因為它上下游沖刷的岸不同,也就意味著地轉偏向力的方向發生改變,那麼必須跨過赤道。該地區地轉偏向力是哪個方向,河流就沖刷其哪岸。所以這里已經能判斷出來這道題選A了。
以長江為例,長江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也就是右岸是被沖刷的岸,左岸是堆積岸。長江又是自西向東流的,右岸即南岸,即長江南岸被沖刷,北岸被堆積。
下面看圖A,在0度以北地區,即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右偏,河流大體上自西向東流,即南岸沖刷嚴重,北岸則堆積,有沙洲形成;下游跨過赤道之後,即進入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左偏,流向仍然大體自西向東,即北岸沖刷嚴重,南岸堆積,所以在南岸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
2. 高中地理,求正確答案 1.說明河口沖積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變化過程 3
1.流水沉積作用(3分),海水的頂托作用(3分)
3. 沙洲的形成
1、滾河的可能性分析
黃河下游東壩頭以下至東明高村河道,屬於寬、淺、亂的游盪性河段,主流擺動頻繁,汊道多股,河道內多處出現心灘沙洲,一次洪峰過後可以使主流、支流互換其位或老槽淤平又出新河。該河段兩岸堤距10~20KM,主河槽寬一般1250~3300m,灘地寬度3600~6000m,河道縱比降約1/6000。由於前些年灘區生產堤的修建,減少了洪水漫灘機遇,使灘槽原來趨於同步上升變為淤槽不淤灘,造成主槽淤積嚴重,形成了河槽高於灘面,灘面又高於兩岸大堤以外地面,是典型的地上「懸河」。據有關資料分析。該河段灘區橫比降一般為1/2000~1/3400,是該河道縱比降的2~3倍,大水期間一旦控導工程潰決或漫溢造成大溜改道,沿著灘區原已形成的溜溝或人工引水渠道,洪水順勢直沖大堤,造成順堤行洪,危及堤防安全。從黃委會水利科學研究院二000年九月《東壩頭至蘇泗庄河段特大洪水預報模型試驗報告》中可以看出,在大河流量15000~20000m3/s洪水條件下,河南東壩頭以下河段發生奪河,直沖黃河大堤機率增大,一股水流自楊庄工程至四明堂順流直下,威逼東明閻潭閘以上黃河大堤,已形成滾河河奪河的嚴重局面。另外辛店集以上幾處工程被沖決或漫溢後,水流持續時間長,在灘地內順溜溝形成多股橫河、斜河直逼大堤,並順堤溝河行洪走溜,對平工段的大堤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從「模型試驗」資料和現場觀測分析,高村~霍寨險工也有大股水流,向右岸灘地滾河,直沖張寨以下約5公里長的大堤,危及堤防安全。針對以上情況,為確保大堤萬無一失,我們除了積極採取人防以外,更應該主動地採取滾河防護措施,保證重點工程的建設。
2、完善、加固現有控導工程和滾河防護工程是防止滾河的有效途徑
河道整治工程自六十年代開展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控導護灘工程的布點建設,河岸邊界條件逐步變化,河面逐漸縮窄,水流漸趨歸順,岐流逐漸減少,主流游盪不定的局面得到了基本控制,並按河道整治規劃的流路朝好的趨勢發展,已修建的工程經受住了幾次大洪水的考驗,特別是1982年大洪水期間菏澤市險工及控導工程未發生大的險情,除了工程的基礎較好以外,這與控導工程的控溜作用密切相關,當主流受到控制約束在主河槽以內,溜勢的下滑或上提基本上與設想的流路相一致,做到了防有目標,守有重點。洪水過後,河勢趨於恢復漲水前的流路,這就是控導工程能夠控制主流穩定河勢,防止滾河,大水時發揮防洪作用的原因。
從近幾年的河勢查勘和有關資料分析,蘭考東壩頭至東明新店集河段,現行河道比較規順,大水時,禪房工程全彎靠溜,小水時兩頭靠河,若工程下首靠溜段加長,送溜能力將增強。菜集工程河勢下滑,王夾堤工程靠河,特別是工程下首的幾道壩首先靠河著溜,避免了單壩挑溜出大險的不利局面,也掩護了單寨、馬廠工程因大水時沖垮工程而在此處發生滾河。因此續建王夾堤下延工程勢在必行,以穩定大洪水河勢。菜集工程的上延,該段河勢逐漸規順,多年脫河的大溜寺工程近幾年汛後靠河,下首工程並靠溜,控制了河勢,改變了靠灘岸導溜入新店集工程的狀況。新店集至高村河段,當大河流量超過5000M3/S時,老君堂工程河勢急劇下滑,目前雖然下延了28#、29#兩道壩,但控溜段偏短,控制主溜能力弱,仍顯「後氣」不足,仍需要加強對工程下首的建設,以利於保障工程安全和河勢穩定。
從「模型試驗」中看出,洪水期和落水期,貫台下首大河主溜北移,致使約30%~60%的主溜從東壩頭下部楊庄險工處滾河,滾河主溜直沖谷營以下四明堂險工至閻潭閘以上大堤段,險工及防滾河壩數量很少,加之堤外地面更低,大堤比較薄弱,造成該段決堤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加速增建多處滾河防護工程已迫在眉睫。從試驗圖片也顯示了大洪水後東明灘區大堤上滾河防護工程壩頭處形成的巨大沖刷坑,顯然對現有的滾河防護工程基礎應進行全面加固。
3、其他防滾河工程措施
3.1有計劃的自流和提水放淤相結合進行淤灘淤串,消除堤溝河,防止順堤根走溜。
東明黃河灘區面積大,加之修建了生產堤,縮窄了行洪河道,減少了洪水漫灘機率,大部分泥沙淤在兩岸生產堤之間的河槽內。生產堤與大堤之間的灘地落淤減少,即使一場洪水過後,大部分泥沙已落到離河沿較近的灘地,流到大堤附近灘地或堤溝河的泥沙較少,造成了黃河灘唇高、堤根窪,再加上歷年修堤築壩取土,致使堤根處形成了寬達200~300m形成了堤溝河。整治這種河道。在修建工程的同時,必須配合灘區治理,進行淤臨淤串,抬高堤溝河地面,減小灘面橫比降防止滾河和順堤走溜的危險。因此我們可用引黃自流淤臨和低揚程大流量機泵提水相結合的方法,對堤溝河和大堤附近灘地進行放淤,這樣既有利於防洪,也給今後大堤加高幫寬和築壩提供了土源,同時也為沿黃灘區人民增加了可耕地面積,改善了灘地生態環境,支援了農業生產。
3.2堵截串溝
東明灘有串溝多條,寬度40~115m,深0、6~1、5m,為了防止大洪水時串溝集中過流,直沖大堤,在串溝的上游段進行堵截,每隔一定距離修築土堰攔截水流,盡量利用含沙水流的作用使其淤填,或採用活柳鎖壩,即在串溝上每隔一定距離植從柳,形成數道活柳壩進行緩溜落淤,淤填串溝。該方法簡單易行,且投資少,見效快,易管理,達到堵截串溝的目的。
3.3、防止滾河建議採取「上堵、下導,中間密」並用措施
東明可能發生滾河,順堤行洪,危機堤防安全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建議在即將進行工程加高加固的基礎上,採取「上堵、下導,中間密」工程措施。
「上堵」即為一是在楊庄險工下首灘地修建工程,堵截川溝洪水下泄入東明堤溝河;二是蔡集工程上延。根據河勢觀測分析,中小洪水時,蔡集上首幾道壩靠溜,工程上延即可避免水流抄工程後路,又可對防止滾河起到一定作用。「下導」即為解決堤溝河下泄水流出路,避免格堤雍水,需在老君堂工程上首至黃河大堤之間修建一道導流堤,並布設若幹道導流壩,確保行洪暢通及堤防安全。「中間密」既是目前現有滾河防護壩布設太疏,壩襠距最近為100米、最遠為1700米。為使工程發揮作用,適當加密防護壩十分必要。
3.4、積極推廣活柳壩
70年代黃河採用活柳壩工程治理堤河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東明滾河防護壩在洪水期間以壩擋水時,壩前、後出現了沖刷坑。針對這一情況,建議推廣活柳壩。即在黃河灘區易引起串溝的低窪地帶以及順堤行洪堤段種植活柳,即可有生態效益,又可透水增淤,增強落淤效果,改善低窪地帶和堤溝河,從而提高工程的防洪能力。一旦活柳壩建設普及化,將會大大改善東明堤溝河狀況,緩解洪水順堤行洪能力,減輕洪水對黃河大堤的威脅,增加工程抗洪強度。
山東菏澤游盪性河段最易發生斜河、橫河,對大堤構成的主要威脅是沖刷坍塌,由於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預報和控制洪水,更無法預測一旦發生斜、橫河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因此必須在現有防滾河壩治理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建設步伐,加固和完善控導工程,提高對大洪水的控制能力,使之形成一個滾河防護體系,防止出現堤內改道、危及堤防安全。
1、滾河的可能性分析
黃河下游東壩頭以下至東明高村河道,屬於寬、淺、亂的游盪性河段,主流擺動頻繁,汊道多股,河道內多處出現心灘沙洲,一次洪峰過後可以使主流、支流互換其位或老槽淤平又出新河。該河段兩岸堤距10~20KM,主河槽寬一般1250~3300m,灘地寬度3600~6000m,河道縱比降約1/6000。由於前些年灘區生產堤的修建,減少了洪水漫灘機遇,使灘槽原來趨於同步上升變為淤槽不淤灘,造成主槽淤積嚴重,形成了河槽高於灘面,灘面又高於兩岸大堤以外地面,是典型的地上「懸河」。據有關資料分析。該河段灘區橫比降一般為1/2000~1/3400,是該河道縱比降的2~3倍,大水期間一旦控導工程潰決或漫溢造成大溜改道,沿著灘區原已形成的溜溝或人工引水渠道,洪水順勢直沖大堤,造成順堤行洪,危及堤防安全。從黃委會水利科學研究院二000年九月《東壩頭至蘇泗庄河段特大洪水預報模型試驗報告》中可以看出,在大河流量15000~20000m3/s洪水條件下,河南東壩頭以下河段發生奪河,直沖黃河大堤機率增大,一股水流自楊庄工程至四明堂順流直下,威逼東明閻潭閘以上黃河大堤,已形成滾河河奪河的嚴重局面。另外辛店集以上幾處工程被沖決或漫溢後,水流持續時間長,在灘地內順溜溝形成多股橫河、斜河直逼大堤,並順堤溝河行洪走溜,對平工段的大堤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從「模型試驗」資料和現場觀測分析,高村~霍寨險工也有大股水流,向右岸灘地滾河,直沖張寨以下約5公里長的大堤,危及堤防安全。針對以上情況,為確保大堤萬無一失,我們除了積極採取人防以外,更應該主動地採取滾河防護措施,保證重點工程的建設。
2、完善、加固現有控導工程和滾河防護工程是防止滾河的有效途徑
河道整治工程自六十年代開展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控導護灘工程的布點建設,河岸邊界條件逐步變化,河面逐漸縮窄,水流漸趨歸順,岐流逐漸減少,主流游盪不定的局面得到了基本控制,並按河道整治規劃的流路朝好的趨勢發展,已修建的工程經受住了幾次大洪水的考驗,特別是1982年大洪水期間菏澤市險工及控導工程未發生大的險情,除了工程的基礎較好以外,這與控導工程的控溜作用密切相關,當主流受到控制約束在主河槽以內,溜勢的下滑或上提基本上與設想的流路相一致,做到了防有目標,守有重點。洪水過後,河勢趨於恢復漲水前的流路,這就是控導工程能夠控制主流穩定河勢,防止滾河,大水時發揮防洪作用的原因。
從近幾年的河勢查勘和有關資料分析,蘭考東壩頭至東明新店集河段,現行河道比較規順,大水時,禪房工程全彎靠溜,小水時兩頭靠河,若工程下首靠溜段加長,送溜能力將增強。菜集工程河勢下滑,王夾堤工程靠河,特別是工程下首的幾道壩首先靠河著溜,避免了單壩挑溜出大險的不利局面,也掩護了單寨、馬廠工程因大水時沖垮工程而在此處發生滾河。因此續建王夾堤下延工程勢在必行,以穩定大洪水河勢。菜集工程的上延,該段河勢逐漸規順,多年脫河的大溜寺工程近幾年汛後靠河,下首工程並靠溜,控制了河勢,改變了靠灘岸導溜入新店集工程的狀況。新店集至高村河段,當大河流量超過5000M3/S時,老君堂工程河勢急劇下滑,目前雖然下延了28#、29#兩道壩,但控溜段偏短,控制主溜能力弱,仍顯「後氣」不足,仍需要加強對工程下首的建設,以利於保障工程安全和河勢穩定。
從「模型試驗」中看出,洪水期和落水期,貫台下首大河主溜北移,致使約30%~60%的主溜從東壩頭下部楊庄險工處滾河,滾河主溜直沖谷營以下四明堂險工至閻潭閘以上大堤段,險工及防滾河壩數量很少,加之堤外地面更低,大堤比較薄弱,造成該段決堤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加速增建多處滾河防護工程已迫在眉睫。從試驗圖片也顯示了大洪水後東明灘區大堤上滾河防護工程壩頭處形成的巨大沖刷坑,顯然對現有的滾河防護工程基礎應進行全面加固。
3、其他防滾河工程措施
3.1有計劃的自流和提水放淤相結合進行淤灘淤串,消除堤溝河,防止順堤根走溜。
東明黃河灘區面積大,加之修建了生產堤,縮窄了行洪河道,減少了洪水漫灘機率,大部分泥沙淤在兩岸生產堤之間的河槽內。生產堤與大堤之間的灘地落淤減少,即使一場洪水過後,大部分泥沙已落到離河沿較近的灘地,流到大堤附近灘地或堤溝河的泥沙較少,造成了黃河灘唇高、堤根窪,再加上歷年修堤築壩取土,致使堤根處形成了寬達200~300m形成了堤溝河。整治這種河道。在修建工程的同時,必須配合灘區治理,進行淤臨淤串,抬高堤溝河地面,減小灘面橫比降防止滾河和順堤走溜的危險。因此我們可用引黃自流淤臨和低揚程大流量機泵提水相結合的方法,對堤溝河和大堤附近灘地進行放淤,這樣既有利於防洪,也給今後大堤加高幫寬和築壩提供了土源,同時也為沿黃灘區人民增加了可耕地面積,改善了灘地生態環境,支援了農業生產。
3.2堵截串溝
東明灘有串溝多條,寬度40~115m,深0、6~1、5m,為了防止大洪水時串溝集中過流,直沖大堤,在串溝的上游段進行堵截,每隔一定距離修築土堰攔截水流,盡量利用含沙水流的作用使其淤填,或採用活柳鎖壩,即在串溝上每隔一定距離植從柳,形成數道活柳壩進行緩溜落淤,淤填串溝。該方法簡單易行,且投資少,見效快,易管理,達到堵截串溝的目的。
3.3、防止滾河建議採取「上堵、下導,中間密」並用措施
東明可能發生滾河,順堤行洪,危機堤防安全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建議在即將進行工程加高加固的基礎上,採取「上堵、下導,中間密」工程措施。
「上堵」即為一是在楊庄險工下首灘地修建工程,堵截川溝洪水下泄入東明堤溝河;二是蔡集工程上延。根據河勢觀測分析,中小洪水時,蔡集上首幾道壩靠溜,工程上延即可避免水流抄工程後路,又可對防止滾河起到一定作用。「下導」即為解決堤溝河下泄水流出路,避免格堤雍水,需在老君堂工程上首至黃河大堤之間修建一道導流堤,並布設若幹道導流壩,確保行洪暢通及堤防安全。「中間密」既是目前現有滾河防護壩布設太疏,壩襠距最近為100米、最遠為1700米。為使工程發揮作用,適當加密防護壩十分必要。
3.4、積極推廣活柳壩
70年代黃河採用活柳壩工程治理堤河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東明滾河防護壩在洪水期間以壩擋水時,壩前、後出現了沖刷坑。針對這一情況,建議推廣活柳壩。即在黃河灘區易引起串溝的低窪地帶以及順堤行洪堤段種植活柳,即可有生態效益,又可透水增淤,增強落淤效果,改善低窪地帶和堤溝河,從而提高工程的防洪能力。一旦活柳壩建設普及化,將會大大改善東明堤溝河狀況,緩解洪水順堤行洪能力,減輕洪水對黃河大堤的威脅,增加工程抗洪強度。
山東菏澤游盪性河段最易發生斜河、橫河,對大堤構成的主要威脅是沖刷坍塌,由於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預報和控制洪水,更無法預測一旦發生斜、橫河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因此必須在現有防滾河壩治理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建設步伐,加固和完善控導工程,提高對大洪水的控制能力,使之形成一個滾河防護體系,防止出現堤內改道、危及堤防安全。
南黃海潮成輻射砂脊群的面積約為20 000km2,以160°的角度從弓京港向海展開.它與以弓京港為頂點的輻聚輻散潮流場相伴而生.60餘個鑽孔揭示,毗鄰海區輻射砂脊體系的江蘇沿岸平原上存在一個面積約3 000 km2潮成砂區,其頂點位於東台,同樣呈扇形以130°的角度向東展開.在潮成砂區內潮成砂質沉積單元位於冰後期海侵型砂壩-湖沉積層之上,二者之間具明顯的沖刷面.砂壩-湖沉積層位於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層之上,二者之間有較長的沉積間斷.潮成砂沉積層上覆潮坪沉積層,二者呈漸變關系.以潮成砂層底部的侵蝕面為界,其下為海侵序列,其上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潮成砂區內同樣存在輻聚輻散的古潮流場,其頂點位於東台附近.由此推斷,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區內也是輻射狀潮成砂脊體系,它形成於全新世海退時期.由於長江和黃河三角洲的前展,以東台為頂點的潮成砂脊體系逐漸暴露成陸.陸上和海域潮成輻射砂脊群形成於相同的潮汐動力環境,但處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前者形成於全新世中期,後者發育於全新世晚期.礦物分析揭示,陸上和海區的潮成輻射砂脊體系主要由長江和黃河沉積物組成,其中長江沉積物由南向北運移,且時間較早;黃河沉積物由北向南運移,時間較遲,這種泥沙的運移趨勢一直延續至今.隨著海平面上升趨於減緩,長江三角洲增長,江蘇海岸線向外推進,蘇北潮成砂區逐漸出露成陸.1128年黃河由蘇北入海,大量的黃河沉積物的加入,加快了本區海岸線的推進速度.潮成輻射砂脊體系與輻聚輻散的潮流場相伴而生,全新世最大海侵以來,輻聚輻散的潮流場的位置曾經歷三次變化,第一次以長江古河口灣為頂點,第二次位於現今陸上潮成砂區,第三次位於以弓京港為頂點的現代海域,代表了潮成輻射砂脊體系發育的三個階段.只是長江古河口灣的潮成輻射砂脊體系由於河流的巨大改造作用,可能未很好保存,至今未發現典型的輻射砂脊體系.
參考資料: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gdlxb/gdlx2004/0401/040105.htm
呵呵,這么詳細,辛苦死我啦,終於看到成果啦!
4. 從外力角度解釋長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文綜地理試題)
①流域植被破壞、流水侵蝕,大量泥沙入河(2分);②河流徑流量大,攜帶(搬運)泥沙量大(2分);③位於河流入海口,地勢低平,流速緩慢,以堆積作用為主,泥沙大量堆積(2分);④地處海陸交界地帶,海水的頂托使堆積作用增強,在河口地段形成眾多的沙洲(2分)。
5. 地理地轉偏向力解釋沙洲的形成
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作用,水流向右偏,河流向東流,喝水向南偏,南岸侵蝕,北岸堆積,河口處的沙洲最終會和北岸相連。
6. 高一地理幾題進
我來回答第二題:
「一架飛機起飛,經18個小時到達北京(東8區)當飛機降落時當地區時」首先要理解這句話,這句話中 只有「北京(東8區)」是有效信息,其他都是干擾信息,對解題沒關系。 所以根據這句話知道了目的地北京是 東8區的。。OK
再看看起飛地舊金山的時區是西8區 那可知舊金山和北京相差16小時(8時區+8時區)
因為北京的時間要比舊金山的時間早,所以用舊金山的20:00+16小時 由於過了24點所以變成了5月1日的12點了
----------------------------------------
第三小題的第二小問:選A
因為倫敦市0時區,與北京時區(東8區)相差8小時 而倫敦在北京的西面 所以時間比晚,由此就用北京的7點減去8小時 就是倫敦當地的晚上11點 所以1 正確
而 東京 和悉尼出現不是整點的時間 所以2、3不正確
7. 一條河流,其上游南岸沖刷厲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則北岸沖刷厲害,南岸入海處形成河口三角洲,則
A、河流上游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沖刷厲害,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位於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岸沖刷厲害,北岸有沙洲形成.故不符合題意;
B、河流上游位於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岸沖刷厲害,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位於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岸沖刷厲害,北岸有沙洲形成.故不符合題意;
C、河流上游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岸沖刷厲害,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位於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沖刷厲害,南岸有沙洲形成.故正確;
D、河流上游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沖刷厲害,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沖刷厲害,南岸有沙洲形成.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 一條河流其上游南岸沖刷厲害,北岸有沙洲形成,而其下游則北岸沖刷厲害,南岸入海處形成河口三角洲,則此
A、①上游位於赤道以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南岸沖刷厲害;下游位於赤道以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北岸沖刷厲害.③上游位於赤道以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南岸沖刷厲害;下游位於赤道以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北岸沖刷厲害.故正確;
B、②上游和下游都位於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上游和下游都是南岸沖刷厲害;④上游和下游都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上游和下游都是北岸沖刷厲害.故不符合題意;
C、③上游位於赤道以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南岸沖刷厲害;下游位於赤道以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北岸沖刷厲害.④上游和下游都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上游和下游都是北岸沖刷厲害.故不符合題意;
D、①上游位於赤道以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南岸沖刷厲害;下游位於赤道以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北岸沖刷厲害.④上游和下游都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上游和下游都是北岸沖刷厲害.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