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影響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d吧,溫差和南北緯度有關,和東西經度無關。
2.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對河流和氣候有哪些影響
亞洲的位置與范圍對河流的影響有:海陸性質差異明顯,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季風強烈;亞洲大部分處於西風帶上,所以造成了新疆等地乾旱少雨;亞洲稱為大河之洲,就是因為由於亞洲的位置和范圍造成的。
3. 請告訴我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國家的概況
1、地理位置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2、地形
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
3、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4、河流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
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5、人口和國家
截至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自然增長率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
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亞洲國家的政體非常復雜,幾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政府結構,也是世界熱點地區。區域合作在亞洲正在方興未艾,區域合作最有希望的地方是東南亞,東南亞國家聯盟有10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總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12億。
(3)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影響什麼擴展閱讀:
亞洲經濟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許多國家發揮其。佔世界年產量的27%~30%:天然氣年總產量約100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年總產量的6%以上;煤年產量約10億噸,佔世界年總產量的22%以上。
年發電量約一萬億度,約佔世界年發電量的13%;鋼產量年約1.7億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4%;錫精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其中馬來西亞的錫精礦產量佔世界各國中第一位。鎢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45%。
4.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什麼
首先是水流,古語「海納百川」並不單單是指海的包容性,更顯示了地形與水流流向的關系。從地形來看,亞洲是典型的的四周低,中間高的地貌,因而也就決定了河流大多數是從大陸中心圈起源,流向大海,
太平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向與地形方向一致,多東流入海,主要屬於降雨補給的季風型河流;
印度洋流域:主要河流有發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 伊洛瓦底江以及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前者為熱帶季風型河流,後者屬於融雪水和雨水補給型河流;
北冰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河水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因處高緯度地區,結冰期長,春季經常導致凌訊,形成廣大沼澤地帶。
內陸流域: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發源於中亞高山,以冰雪融水為主要水源。綜合以上流域河流,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河流起源於高山,與地形作比較可以得出亞洲河流屬於「中間突出、四周開花」的特點。即從中心流向四周,從高海拔流向低海拔。
其次是氣候,
亞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最明顯的表現是在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和其它高山地區形成隨地勢高低而呈垂直變化的山地氣候類型。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也表現在山脈走向對氣流運行的加強和阻礙作用上,從而影響氣溫、風向、風速、降水等。如因秦嶺和大巴山對冬季風侵襲的阻擋,使四川盆地冬季溫暖,大部分樹木冬季不落葉,而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區因冬季風的侵襲,寒冷乾燥,且大部分樹木落葉,這樣秦嶺本身也成為溫帶和亞熱帶的天然分界線。青藏高原因其屏障作用,阻礙南北冷暖氣流的交換,冬季使印緬一帶較溫暖,夏季使甘新地區相當乾旱等。
亞洲中部的山脈高原還常常成為冷暖氣團的源地和高低氣壓中心,如冬季蒙古高壓發源於薩彥嶺一帶。同時薩彥嶺一帶也是極地氣團的源地,並由此形成亞洲冬季的主要大氣環流系流。而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表現得更為明顯。不僅形成特有的青藏高原環流系統,而且影響高原周圍地區的天氣和氣候,如青藏高原夏季為一熱源,加強了印度低氣壓,冬季為一冷源,加強了西伯利亞高壓,使亞洲季風異常強大。可以說,沒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是一片亞熱帶沙漠,我國的新疆地區也不會如此乾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僅加強了亞洲的季風環流,而且阻擋了源於印度洋的盟暖濕氣流向亞洲內陸的輸送,並在高原北側形成下沉氣流,對亞洲內陸乾旱化的過程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個深入到大氣層中的火爐,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同時拉動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前來補充,由此而帶來豐沛的季風降雨;冬季情況正好相反,高原彷彿一個巨大的冷流,將其上方的空氣冷卻,從高原湧向印度洋,這就導致北方的冷空氣頻頻南下,從而形成強大的冬季風
5. 亞洲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地理意義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全稱亞細亞洲,古代亞述語意為「日出之地」.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北部與歐洲陸地及大西洋的邊緣海相連,西南部隔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非洲大陸相望,東北部以白令海峽和北美洲大陸遙對.亞歐兩洲間一般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海峽為界.在各洲中亞洲所跨緯度最多,所跨經度也很大,從努沙登加拉群島的羅地島到北地群島,跨緯度91°45′;從小亞西亞半島到楚科奇半島、跨經度164°05′.東西、南北各相距約8000公里,面積約4400萬平方公里,島嶼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其中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的半島,馬來群島是世界最大的群島.亞洲大陸海岸線長約900公里,海岸類型復雜,但少深入內陸的內海和海灣.大陸輪廓比較完整,「軀干」部分略呈梯形.
亞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完整的輪廓和龐大的面積,對其自然地理環境有巨大的影響,是亞洲地理環境結構特徵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導致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洲際自然綜合體,使其具有完整的自然帶譜,極端而典型的組成要素,錯綜復雜的景觀結構和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
6. 誰知道亞洲的位置范圍
亞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義,可從數理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分析。在數理位置方面,亞洲的北部接近北極,其大陸上最北點是太梅爾半島北端的切柳斯金角(北緯77°43′),而北地群島北端的莫洛托夫角,更超過北緯80°;亞洲的南部伸入赤道,在大陸上的最南點是馬來半島上的皮艾角(北緯1°17′),至於亞洲最南的羅地島則更超逾赤道而達南緯11°03′。這樣,亞洲南北所跨緯度超過90°,因而使亞洲從南到北完全包括地球上從赤道帶到北極帶的所有氣候帶。
亞洲大陸從東到西也極為遼闊,其最東點為楚科奇半島上的迭日涅夫角(西經169°40′),最西點為小亞細亞的巴巴角(東經26°03′)。亞洲東西之間佔有經度達164°17′,將近全球經度的半數,東西時差達11個小時。亞洲大陸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相距各約8,000公里。遼闊的空間增加了從沿海到內陸的區域差異,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的空間條件。
在海陸位置方面,亞洲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它們的邊緣海,從北、東、南三方面圍繞著亞洲大陸,在小亞細亞還濱臨地中海和黑海。亞洲這種臨海的位置和漫長的海疆,對於海上交通、自然資源和氣候類型分布都有重要影響。尤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陸地——亞洲大陸與面積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緊密鄰接,由於海陸冷卻與增溫的條件不同,以及海陸大氣活動中心的影響,遂引起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有典型的季風氣候。亞洲的西部,與歐洲接壤,有很長的陸疆,且西距大西洋很遠,因此亞洲大陸在氣候上不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大西洋氣流的影響。
http://www.sccjw.com/detail-3461.html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全稱亞細亞洲,古代亞述語意為「日出之地」。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北部與歐洲陸地及大西洋的邊緣海相連,西南部隔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非洲大陸相望,東北部以白令海峽和北美洲大陸遙對。亞歐兩洲間一般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海峽為界。在各洲中亞洲所跨緯度最多,所跨經度也很大,從努沙登加拉群島的羅地島到北地群島,跨緯度91°45′;從小亞西亞半島到楚科奇半島、跨經度164°05′。東西、南北各相距約8000公里,面積約4400萬平方公里,島嶼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其中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的半島,馬來群島是世界最大的群島。亞洲大陸海岸線長約900公里,海岸類型復雜,但少深入內陸的內海和海灣。大陸輪廓比較完整,「軀干」部分略呈梯形。
亞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完整的輪廓和龐大的面積,對其自然地理環境有巨大的影響,是亞洲地理環境結構特徵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導致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洲際自然綜合體,使其具有完整的自然帶譜,極端而典型的組成要素,錯綜復雜的景觀結構和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
http://resource.hke.sh.cn/RESOURCE/GZ/GZDL/DLBL/DLTS0002/3999_SR.HTM
7.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對氣候有哪些影響
1、海陸位置:亞洲三面臨洋,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臨歐洲,西南臨非洲。
2、經緯度位置:經度由東經26度到西經170度,緯度位置,由南緯10度到北緯80度。
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由於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所以氣候復雜多樣。兼有熱帶、溫帶、寒帶氣候;由於中低緯度臨太平洋和印度洋,所以季風氣候顯著;由於亞洲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所以,亞洲內陸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如下圖:
8.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什麼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9. 亞洲地理位置和范圍
亞洲的地理位置:
亞洲地理經緯度位置
1、緯度位置
亞洲最北端的北地群島,地處北緯80。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島,地處南緯10°,南北跨緯度約90°,且跨寒、溫、熱帶。
2、經度位置
亞洲最東端白令海峽,地處西經170。,最西端地中海海濱,地處東經25°東西跨度165°左右。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亞洲地理海陸位置
1、相鄰的大洋:亞洲東臨太平洋,北f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洋洲相望。
亞洲地理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亞洲地理范圍: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
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9)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影響什麼擴展閱讀
亞洲的面積和地區劃分
亞洲地理面積
亞洲的面積4 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地理地區劃分
按地理方位,可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弧和中業6個地區。中困位於東亞,其他的東業國家還有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四圍。中國北鄰北業,西臨中業和西亞,西南有南業,南臨東南亞。
10.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怎樣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 造成影響
亞洲的板塊位置影響到它的地勢地形,地勢地勢地形影響河流的流向。緯度位置影響熱量帶的劃分,使它有寒帶、溫帶、熱帶,海陸位置影響降水,降水差異大,
四類干濕地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