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教育現在的熱點與前沿有哪些
1、大事件看祖國2017熱點新聞年終
在瑪雅人的紀年法中,2012年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在現實世界裡,中國人的注意力被這一年裡形形色色的新聞熱點所吸引 他們或關注多國大選換屆的結果,或為莫言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而激動,或為我國南。
2、陳志武2017,世界經濟的變數
在2010年世界經濟所有的熱點當中,全球經濟復甦應該說是最熱的一個話題 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大家都在關注這些刺激經濟的政策,什麼時候是一個終結?全球經濟復甦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現在看的話,2011年。
3、五大集團亮相2017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
本刊記者朱彤10月21—24日,2014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 本屆展會緊貼當下中國船舶工業熱點,設立船舶與配套、海洋工程、海事服務、海洋開發、港口航運……五大展區同期舉辦的論。
4、我國公民意識教育的軌跡、特性趨勢——基於1999~2017年優秀碩士學位文全文資料庫的計量
(雲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雲南昆明650031)摘要公民意識教育研究是近年來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之一 對1999 2011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關於公民意識教育研究的論文,分別從數量與時間分布、。
5、中國經濟新常態經濟學重點熱點——2017年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經濟學科工作會議綜述
2014年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經濟學科工作會議於2014年11月8日在江蘇行政學院舉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辦,江蘇行政學院協辦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陳立、江蘇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王軍、副院長楊明出席並。
6、2017中國綠色碳匯十大事件
曹宇在剛剛過去的2014 年裡,中國綠色碳匯事業風起雲涌,熱點、焦點事件頻出,推動了綠色碳匯事業的發展,取得了新的長足進步 在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下,對全國2014 年綠色碳匯事業。
7、中美第三屆再製造對話暨2017國際再製造產業高峰壇在上海舉辦
此次對話是在中美商貿聯委會框架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美國商務部為主實施的再製造對話系列交流活動的一部分對話結合往屆對話中雙方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提前組織部分中美再製造企業,立足於從宏觀政策方向到。
8、2017中國絲網印刷行業協會熱點事件大掃描
組團赴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考察2014年4月23日-26日,2014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展會共計展出面積2萬余平方米,來自世界各地的800多家展商參。
9、2017ITMA塗料印花專題
顧春霞本次ITMA展,塗料印花成為展會熱點之一各大設備商、墨水商,紛紛在展會推出各自的塗料印花方案 現場統計塗料印花設備如下說明塗料方案的噴頭適應性目前已在京瓷、
10、2017年玉米市場展望
2009年玉米供需關系、市場熱點因素分析1.東北乾旱引發產量爭議緊平衡VS供需總體寬裕2009年7月份東北地區伏旱導致玉米產量驟降,關於減產的幅度市場眾說紛紜 根據大商所對產區所做的調查,與200。
⑵ 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有哪些
1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一、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1.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
全球變化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學術界為迎接人類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而設計和實施的研究計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超級科學計劃。研究學科涵蓋大氣、海洋、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環境、生物、生態、能源、人口、經濟等諸多學科,研究人員涉及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科學家以及政府和企業界的管理人員,研究方法強調學科的交叉和理論的集成,並將地球系統科學作為其研究的新方法。全球變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 SITAS)等4個正在執行的研究計劃組成,每個計劃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計劃和交叉計劃。為保障各項計劃的順利進行,相應地設計了一系列數據觀測與採集系統作為技術支撐,主要有:地球觀測系統(EOS)、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全球陸地觀測系統(GTO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全球環境調查系統(GOES)等。
全球變化研究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和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的推動下,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減輕自然災害、典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和全球環境變化關系密切,正是地理學研究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乾的領域。
2.陸地表層過程和格局的綜合研究
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是發生在陸地表層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異和空間組織。認識這種分異和組織的規律,對於合理布局經濟活動,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停留在經驗性、描述性范圍的空間格局研究,所能達到的視野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提供為認識和預測地理環境變化所必須的資料。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地理學界發展了地表熱量與水分平衡、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的遷移轉化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等三個過程研究的方向,國內外地理學界也發展了用社會科學理論解釋空間格局的人文地理方向。在這些方向上,自然地理學研究注重野外定點觀測和室內的實驗研究,人文地理注重地理空間人流和物流的調查分析。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地理學者認識到,要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必須在格局與過程的相互作用方面加強研究,地理學家必須強調格局和過程及其間的關系。發生在各種類型和各種尺度的區域中的過程必然產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變化又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社會發展的進程。這就產生了不同尺度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陸地表層系統包括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在時空上的結構、演化、發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層最復雜、最重要、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對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學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當前,人們日益關注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陸地表層環境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從本質上看,陸地表層的環境變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過程的方式和強度在人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改變的結果。陸地過程的研究將朝微觀深化和宏觀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關鍵在於地理系統中界面過程的綜合研究。其主要意義在於:能有效地研究開放系統間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促進地理學向理論方面深入;界面過程研究實際上是系統間介面的研究,將促進發展地理學的綜合方法,導致跨學科、跨部門的相互滲透和相鄰學科成就的引進。
陸地表層系統具有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顯著特點,對全球問題的認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地域分異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將陸地表層劃分為不同的地域類型,研究不同地域類型的過程、結構和演化,比較其間的異同,是陸地表層格局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陸地表層過程中,也要關注海陸相互作用,特別是海洋對陸地過程的影響和作用。從全球環境變化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看,也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便於應用的、兼顧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區域框架,並根據客觀實際變化及時更新。我國幅員廣袤,東臨太平洋,西靠歐亞腹地,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山地高原眾多,季風發達,既有濕潤的森林又有極端乾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區並列的獨特格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為不同區域、類型和自然過程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舞台。對地表過程和格局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將促進全球環境變化區域響應的研究,成為發展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2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3.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地球人類家園支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上述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加大。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發和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因此,應綜合研究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格局、過程和動態,從整體出發,研究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組合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環境之間,特別是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自然資源的時空變化規律並評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其調控機制和對策。土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要劃分不同的生態類型,對其成因機制、動態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宏觀整治戰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4.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
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5.地球信息科學、技術和「數字地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學是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技術和信息科學等交叉、融合的產物。它以信息流為手段研究地球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由於地球信息科學的多學科性,它能夠為地球系統中許多研究領域的綜合、大型地學問題的解決和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至於全新的研究和解決方案。地球信息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信息時代地球科學的研究方向,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3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有能力對全球性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促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數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整體性地研究解決地球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它不僅為地球可視化提供平台,而且為地球科學實驗提供一個基本模型框架。利用這個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體各圈層的演變與相互作用的歷史、評價現狀、預測未來。地球信息科學研究則為「數字地球」關鍵技術的解決奠定了科學基礎,其發展將有助於推動「數字地球戰略與中國對策」的研究。
二、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長期以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對立的二元論阻礙了地理學整體綜合研究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影響也愈加顯著。地理學應十分重視人文因素的影響及其反饋的研究,重視和發展與人文因素有關的分支學科,並促進其與自然地理學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在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日益強烈的今天,人地關系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並且擴展成為全球環境變化問題。自然地理研究不應該是純自然主義的,它也研究人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及其反饋,人文地理研究也離不開自然系統和生態學的基礎。多數學者認為,無論從地理學發展史、地理思維和社會實踐看,統一的地理學或綜合地理學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這種綜合在地理學內部表現為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相互滲透,重大的自然地理過程納入了人類活動因素的驅動力研究,而人文地理研究也將資源環境作為作用因素和決策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地理學外部則更多地強調地球4大圈層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成為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的共同主題,表現在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2.深化微觀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變化機理
從發展趨勢看,微觀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現在由靜態、類型和結構的研究轉變向動態、過程和機理的研究以及進一步的動態監測、優勢調控和預測預報等。自然地理側重生物、化學和物理過程的研究,人文地理側重經濟、文化和社會過程的探討。
3.進一步拓展地理學的應用研究領域
地理學,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學,屬於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地理信息系統快速發展的最近20多年,地理學不僅在決策支持方面,在涉及區域和空間問題的管理方面也拓展了許多應用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重大項目的選址、區劃和區域規劃領域。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災害防治、城市和農村發展等問題成為地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以GIS技術應用為龍頭的地理信息和3S技術應用產業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有力地增強了地理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4.研究方法和技術的現代化
地理學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的歸納解釋,從定性的文字描述到定量化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後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模擬實驗在人地相互關系、自然過程模擬、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對地觀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網路通訊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也從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由區域到全球。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
⑶ 現在當前地理熱門話題有哪些
沿海、鄰國城市。
西亞自然資源。
各大洲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長的河——尼羅河,非洲)
各大洲氣候、地形;
當前熱點:利比亞戰爭;美國金融;加勒比;海地;日本地震。
⑷ 自然地理研究前沿有哪些,哪幾個比較熱門
自然地理研究前沿有: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陸地表層過程和格局的綜合研究 、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地球信息科學、技術和「數字地球」研究。
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比較熱門。
全球變化研究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和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的推動下,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減輕自然災害、典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
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和全球環境變化關系密切,正是地理學研究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乾的領域。
陸地表層系統具有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顯著特點,對全球問題的認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地域分異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將陸地表層劃分為不同的地域類型,研究不同地域類型的過程、結構和演化,比較其間的異同。
是陸地表層格局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陸地表層過程中,也要關注海陸相互作用,特別是海洋對陸地過程的影響和作用。
從全球環境變化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看,也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便於應用的、兼顧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區域框架,並根據客觀實際變化及時更新。
我國幅員廣袤,東臨太平洋,西靠歐亞腹地,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山地高原眾多,季風發達,既有濕潤的森林又有極端乾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區並列的獨特格局。
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為不同區域、類型和自然過程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舞台。對地表過程和格局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將促進全球環境變化區域響應的研究,成為發展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
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地球人類家園支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上述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加大。
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發和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
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因此,應綜合研究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格局、過程和動態,從整體出發,研究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組合特徵和演變規律。
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環境之間,特別是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揭示自然資源的時空變化規律並評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其調控機制和對策。
土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要劃分不同的生態類型,對其成因機制、動態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宏觀整治戰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⑸ 最近有什麼地理時事熱點嗎
比如:1.09年入冬以來.北方普降暴雪.可以從大氣環流的方面入手(冬季風的發源地.氣候異常等),也可考察新疆地區的地理特徵;2.09年台灣莫拉克台風..也主要是大氣環流方面(設問可能出現以下幾點:形成時間,台風的影響--利弊關系,要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作答--及預防),也包括台灣的地理特徵;3.海地地震,牽扯出美洲的地理特徵和地震的相關知識;4.「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從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方面考察;5.通常.國家的一些政策也會變成地理題目.主要考學生的引申能力.通常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識,將書本上的幾個重要的地理分區中的知識靈活變化用在上面就可以應付了)
⑹ 關於「地理研究性課題」有哪些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題
1、雜訊污染及危害
2、所在鄉鎮的農村耕地利用現狀及處理
3、親自觀察、記錄月相的變化,拍攝系列照片
4、關於句容市水資源利用狀況
5、句容市地區(或自己所在鎮區)大氣污染及危害
6、關於貧困地區與人口問題的探討
7、關於城區(或自己所在鎮區)綠化的研究
8、某工廠的污染危害及治理
9、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10、農村垃圾現狀及處理
11、無磷洗衣粉為何難以推廣的探研
12、生活垃圾能再利用研究
13、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的調查
14、綠色能源離我們多遠
15、句容市工業廢水污染情況
16、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方法
17、農村生活用水調查
18、工廠密集度和生活環境的關系
19、哪家超市最便宜
20、大氣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21、太陽能的利用
22、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從第谷、開譜勒到牛頓)
23、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圖)
25、古代中國的地理學貢獻(或者地理學家、地理著作)
26、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
28、比較美國西進運動與中國西部大開發
29、小論文:從電球箱到臭氧層
30、泰山為什麼成為帝王封禪的選擇地
31、句容市文化的特點(從氣候、地理位置等要素來研究)
32、化肥對土壤的影響,或者農葯污染問題
33、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糾紛問題研究(中國的國界問題)
34、部分廢品的回收利用
35、調查本市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產品的情況及發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給句容市帶來的變化(問題或好處)
37、句容市(或自己所在鎮區)過去的歷史沿革,歷史地位,地理、人文優勢,現狀分析(優、缺點),未來的發展構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38、句容市城市規劃布局存在的問題分析,未來城市的特色、規模、布局、環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40、中國近代疆域變遷問題研究
⑺ 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熱點,包括哪些關鍵理論,技術
1 空間資料庫的准確性研究
地理信息數據中誤差處理和不確定性錯誤處理的方法和技術 ,包括 :
不確定性誤差模型 ;
誤差跟蹤並對誤差進行編碼的方法 ;
計算和表達在 GIS應用中的誤差 ;
數據精度的評估 ;
數據質量、元數據、數據標准等問題研究。
2 空間關系語言研究
以地理空間概念的規范化形式為基礎 ,利用自然語言和數學方法 , 形成空間關系表達的理論 ;
關於定位表達的計算模型 ;
空間概念的獲取和表達 ;
拓撲關系的定義 ;
空間信息的可視化 ;
GIS的用戶介面。
3 空間數據的多種表達方式研究
為高效數據提取而組織的不同版本的數據及相應的拓撲關系 ,以及空間數據的多種表達方式 ;
滿足數據一致性和精度要求的地圖制圖規則 ;
數據模型、鏈接、多機構、多尺度等對數據的需求。
4 地理信息的使用和價值研究
對 GIS獲取、實現和使用起關鍵作用的因素和過程的理解 ;
GIS傳播模型建立方法 ;
確定 GIS的經濟價值。
5 海量空間資料庫的結構體系研究
海量資料庫中數據模型、結構、演算法、用戶介面等問題的實現方法 ;
空間代數學 ;
基於邏輯的計算機查詢語言 ;
元數據的具體內容和組織 ;
數據壓縮和加密方法。
6 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GIS及其相關學科在決策形成中的作用 ;
區域災害問題解決的空間決策支持方法 ;
空間決策支持系統的模型和數據 ;
空間決策支持系統技術和實現 ;
用戶需求和組織等問題研究。
7 空間信息的可視化研究
數據質量的管理和可視化表達構成研究 ;
誤差模型和數據質量指標 ;
資料庫中數據的質量管理 ;
使內在表達和地圖顯示更容易的可視化工具 ;
對數據質量信息的用戶需求評估。
8 地圖制圖的規范化研究
研究相應的方法和准則 ,以提高空間數據的一致性 , 以及空間數據在表達方式和空間分析方面的效率和准確性 ;
地圖制圖語言規范化研究 ;
規范化設計評估體系 ;
將知識推理嵌入數據模型。
9 地理信息數據共享的研究
由地理信息和技術共享到空間數據共享 ;
空間數據共享的理論研究 ;
空間數據共享的場所 ;
空間數據共享的處理方法。
10 GIS中時空關系的研究
地理空間中空間、時間以及和變化相關聯的對象研究 ;
不同時間概念的劃分 ,如 :離散的、連續的、單調的等 ;
具體應用中 ,笛卡兒坐標和歐幾里得坐標的選擇 ;
將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過程具體化、形式化 ;
空間現象的模擬計算模式。
11 遙感和 GIS的集成研究
解決遙感和 GIS集成方面的關鍵問題 ,主要包括 :
數據結構和存取問題 ;
數據處理流程 ;
誤差分析 ;
機構問題。
12 GIS的用戶介面研究
人機交互的用戶介面設計和實現 ;
在 GIS環境中 ,人和計算機相互作用的研究 ;
不同背景、語言、文化對人機交互的影響
GIS軟體用戶介面設計的准則和方法。
13 GIS和空間分析研究
空間統計學地理數據的空間統計分析 ;
地理邊界和地圖比例尺在空間數據體系中的作用 ;
空間數據的采樣和內插 ;
GIS數據結構和空間統計計算之間的關系。
14 GIS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研究
全面、定量地理解 GIS應用對全球變化所起的作用 ;
從小尺度的研究出發 ,建立理論基礎和計算結構 ;
全球數據質量的評估。
15 法律、信息政策和空間資料庫關系研究
GIS數據適用范圍 ;
科學地理解空間資料庫環境中的法律和政策 ;
如何完善 GIS方面法律的內容和質量 ;
空間資料庫在公眾政策和法律建設方面的作用
GIS在公眾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有用性嘗試。
16 通過協作形成空間決策系統的研究
提供開發和評估工具 ,以解決復雜空間問題 ;
建立知識獲取方法 ;
建立評估方案 ;
確定協作方的相互聯系方式 ;
在相互作用的環境中解決沖突的方法。
17 在社會背景中 ,如何在 GIS中表達人、空間與環境的研究
人口的管理和控制 ;
確定沖突影響的人口范圍 ;
政治經濟關心的自然資源的開采和使用。
18 地理信息系統的互操作研究
開放的、分布式存儲的 GIS結構 ;
地理數據語義特性獲取方法 ;
數據抽象和處理模型研究 ;
地理空間數據的粒度 (Granularity)。
19 地理世界的規范化模式研究
地理世界的規范化表達 ;
用空間數據結構表達現實世界時 ,基本的描述元素 ;
GIS用戶對地理世界的直覺看法。
⑻ 當下人文地理學熱點問題有哪些
一般,土地荒漠化,石質化,鹽漬化等問題會和當下流行的三農問題掛鉤,考試也比較喜歡考的
還有就是農業生產活動,分析其影響區位的主要因素:自然的有: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土壤。社會的有:市場,交通,政策,科技。還有其他因素:工農業基礎,勞動力數量和素質,風俗習慣,土地租金等、
工業的比較喜歡和交通一起考,這種題容易和熱點話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相聯系哦~~
別的,像家電下鄉等熱點,都很容易出考題的哦……
祝樓主學習進步!
⑼ 誰能幫我找5個關於地理的世界熱點問題
1 據美國航空總署報到從衛星傳回資料分析從衛星跟蹤日本地理結構近十年發現日本正以每年10-50厘米的速度沉入海底。可能到時只有富士山項還能露在海面,而日本最有可能借住的國家也許是中國。只是不知到時中國是否願意收留或借租給日本土地.
2 澳大利亞東南部酷熱引發嚴重野火
時間:2009年2月份
地點:澳大利亞東南部
事件:澳大利亞北部洪水災情6日持續加劇,但東部卻是酷熱難當,並引發嚴重野火,超過10萬名消防員待命。
分析:我國現在處於春季,澳大利亞現在應該處於秋季,秋季乾旱高溫少雨,是引發大火的原因。我過現在也在乾旱中,更應防範大火的產生。
3以色列、哈馬斯全面戰爭爆發
時間:2008年12月27到2009年1月21日
地點:位於中東的加沙地帶
事件:2008年12月27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組織發動了代號為「鑄鉛」的軍事打擊行動。戰爭持續一個月,於2009年1月21日以色列停火撤軍。
分析:巴以沖突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有宗教問題、領土問題、水資源問題、大國干涉、耶路撒冷問題,這次的戰爭爆發也是有長期的政治歷史和地理原因積累的。這次彷彿是來勢洶洶,而兩國交戰,受苦的往往是無辜的民眾,雖然,明文禁止,不能夠傷害百姓,但是,槍炮無眼,總是會有可憐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讓我們呼籲世界和平吧
4 南極昆侖站建成 中國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第一方陣"
時間:2009年1月27日
地點: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
事件: 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於27號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建成。
分析:這標志著中國已成功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成為繼美、俄、日、法、意、德之後,在南極內陸建站的第7個國家。也標志著我國在南極科考事業的一大成功,這是南極四大「必爭之點」的「最後一點」 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這裏海拔高,建站難度大,也體現了我國的科技發展和雄厚的國力,還有科學工作者的奮斗精神。這里適合各種科考,天文觀測。
5
以色列、哈馬斯全面戰爭爆發
時間:2008年12月27到2009年1月21日
地點:位於中東的加沙地帶
事件:2008年12月27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組織發動了代號為「鑄鉛」的軍事打擊行動。戰爭持續一個月,於2009年1月21日以色列停火撤軍。
分析:巴以沖突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有宗教問題、領土問題、水資源問題、大國干涉、耶路撒冷問題,這次的戰爭爆發也是有長期的政治歷史和地理原因積累的。這次彷彿是來勢洶洶,而兩國交戰,受苦的往往是無辜的民眾,雖然,明文禁止,不能夠傷害百姓,但是,槍炮無眼,總是會有可憐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讓我們呼籲世界和平吧
⑽ 現代自然地理學 研究方法、內容、對象、熱點
你好! 這里分項敘述如下:
1.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現代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並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預測變化趨向( 注意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後果,並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學等。)。
2.現代自然地理學的內容:其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3.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4.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熱點: 現代自然地理學不斷加強定量分析、生態化和應用研究的同時,還注意吸收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開始進行地理預測研究,並將更加重視全球環境問題。同時,自然地理學研究與人文地理學研究將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望樓主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