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地理教學教研工作經驗總結
初中地理教學教研工作經驗總結範文(精選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經歷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吧,一起好好總結過去這段努力的時間吧。你知道領導和老闆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教研工作經驗總結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年級4個班的地理課。由於中考不考地理,學生的地理基礎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不重視。導致學習在課堂上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因此在學期初始階段,反復多次,從高中為會考、高中綜合科等方面,教育學生轉變觀念,學好所有科目,全面發展,指導學生如何學好地理,提出初中地理學習的要求。應該說,通過說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表象的分析,重在說「理」,教材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會將課本、教學大綱,會考說明認真鑽研,做到心中有數。收集一些相關的事實材料,如結合往屆學生某些知識點掌握的難易程度或易出現的錯誤,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鄭州市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把握好每節教材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准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季風,雅丹地貌的形成。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海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得得。
精心編寫單元練習,力求每一份單元練習能覆蓋該單元的全部重點內容,有較大份量的讀圖分析題,亦增加一些反映當前最新的科技,經濟,環境動態的題目。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評講練習時,不是單純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是對題目所體現的知識點進行一次交流復習,辯析錯誤所在,適當變換練習的提問角度,啟發學生思維。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如抓住「題干」(關鍵詞)等,以及如何更規范,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的表述來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和文字表達能力是近一、二年著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練習中適當讓學生練習此類題目。讓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提高,這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方面。
目前,在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我們的學生難以高中九科的學習,加之部分科任實行「題海戰術」,搶占時間,導致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地理,即使是單元練習,也有不少學生抄襲,以應付撿查。但這又不是一個學科的老師能解決的。當然,亦難的找到時間輔導學生,晚修時間根本無學生看地理書,最後,自己須充實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5個班的地理課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我認真鑽研課程標准,結合綜合組的教學計劃,用心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課程標准,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慣用心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潛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構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理解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好處和有期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狀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用心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我們的學生在這個階段成績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狀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透過激趣是學生持續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潛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准,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回到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推薦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資料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准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地理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構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構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潛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資料,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潛力,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潛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潛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潛力等。透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到達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潛力的目。
四、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透過多種形式實現教學效果的反饋,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3、繼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繼續強化過程性評價和整體優化。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學期就結束了。回顧本學期我的教學工作,可以說,有得也有失。半個學期的時間讓我從一個青澀的新老師慢慢的變得成熟了起來,下面是我對自己本學期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的總結:
一、教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1、教學成績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我一共教了初一初二四個班,前半段由於剛來,對教學以及學生管理方面欠缺經驗,學生上課不太認真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太好,但是後半段隨著自己教學以及學生管理經驗的積累,我變得逐漸能夠有效的駕馭課堂教學,從後半段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地理這一門課的學習態度有所好轉,對地理的學習方法的掌握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2、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在每一次作業中,有的學生完成的很好,而有的`學生由於無心學習,雖然作業交上來了,但是大部分是抄襲後面的參考答案,或是抄襲別的同學。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認真地批改,希望學生能意識到我的用心,從而認真地學習本門課程。
二、教學方法
1、認真上好第一節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內容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所以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要先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所以要好好設計,並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很容易相處的人。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地來學你的課。當然,不只是第一節,每一節課都要好好的備課。
2、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准確,精練通俗的語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趣味語言,那麼就可以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滿堂生輝。但是同時也要與學生當前的流行語相結合,因為學生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如果你的語言跟不上,那麼你又和學生脫節了,就會和他們產生距離。
3、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鼓動學生的求知慾。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教師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上每一節課時都認真備課,以便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地看出每一個知識點的細節,有利於他們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在新課改的總目標下,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有一點必須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是由於本校學生的基礎比較弱,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剛接觸地理這樣一門新的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新課標的要求沒有完全落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我還是按教改目標認真、負責地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每一章每一節知識都進行了認真講解和分析,並學會運用於生活。
三、主要成功教學經驗和教訓
1、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對其要求過高和操之過急。
2、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布規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3、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4、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自己應該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教學改革,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4、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5、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多向其它老教師學習,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以便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本學期又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擔任初一(1——11)班的地理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開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開認真搜集每節課的課件和課外知識,保存在電腦中。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枀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因為其年級上冊地里,理解的內容多,知識的空間概念強,根據初一學生的特點,我幾乎每節課都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枀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提高教學效果。
四、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在黑板上繪畫相關的地理信息或示意圖,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能力。教學中我善於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閱讀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完成對地理事物的准確定位,鼓勵學生識記世界地區和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五、積極認真參加集體備課活動。在每兩周定期參加集體備課,研究探討課程教法、學法,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枀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工作。
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特別是在復習階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開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開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開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學期,期中、月考考試所任教班級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對學好地里充滿信心。
在教學時,我注意學生智能的發展,注意地理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聯系時事地理事件,例如全球氣候大會、日本地震、冬季一系列枀端天氣事件等。為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國際事務及學生生活等方面與地理教學內容有關的事例,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擴展了學生的視野,了解了我們祖國的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從而更加熱愛它。同時也意識到我們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的現狀,培養了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從現在就樹立起為社會主義祖國奉獻的志向。
這個學期我教六個班的地理課,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我不僅要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增強他們對地理的信心,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進行總結。
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加之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復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靈活,難度大。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教學中除了運用一定的技巧扎實他們的知識基礎,同時滲透著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
首先,備課前,我會將課本、教學大綱、會考說明認真鑽研,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收集一些相關的事實材料,把握好每節教材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完整而詳細的教案。同時,我會特別注意導入的設計,因為這樣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其中可採用的方法很多,比如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戲、地理大事件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
其次,在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都以自己為中心,教師在講台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這樣不但對老師沒有任何的挑戰意義,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今天,地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授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及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知識。教學中,我積極地學習老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先進經驗,平時主動了解時事動向,學習各種知識,並運用到教學中。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了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深刻理解。
地理這門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復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卻很難。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則是為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行。初中學生好奇心強,這是他們的特點,也是我們要充分利用的特點。因此,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利用影像資料、圖片、電腦等生動的教學模式,除了能讓學生多看、多聽之外,還能調動他們積極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如果再適時地引導學生動腦筋,結合事實和生活中較常見到的事物去想問題,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課本內容。這樣不僅扎實了基礎,而且使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變濃。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的時,才更為有效」。在興趣的基礎上,加上我經常性的表揚,學生學習的效果相當好。
最後,課後時常找學生了解情況,比如上課的速度是否適宜,作業的完成是否有困難,並讓課代表收集同學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這樣就可以適時改進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讓學生的學之有效。
;B.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
1前言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隨著人口激增,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受到污染,生態遭到破壞,環境問題日趨嚴重[1]。由於臭氧層破壞、熱帶雨林消失,溫室效應和酸雨等全球環境問題正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是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提高環保意識必須從學校教育做起,讓中小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自覺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在環境教育中有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優勢。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我們應轉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寓環境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我國乃至全球環境教育的發展做出一份努力。因此,寓環境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是廣大地理教師應努力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2進行環保教育之前應做的准備
2.1明確地理教育在學生環保意識培養方面的目標和任務
(1)地理教育中有大量有關環境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等內容,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2]。
(2)地理教育應幫助學生「在環境中」提高環保意識。地理學科第二課堂豐富多樣,通過各種課外活動,如植樹、保護母親河、回收廢舊電池等讓學生在環境中親身體驗,通過各種探索活動,感受各種環境問題,端正環保態度。
(3)地理教育能夠幫助環境教育成為「為了環境的教育」。向學生闡釋人地關系,培養他們的全球觀念,使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投身於環保事業。
2.2深刻領會地理教材中能夠進行環保意識的內容
中學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內容應以課本為主要依據,現行中學地理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智能教育內容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講述社會、經濟、生態的持續發展,資源的持續利用;闡述環境問題的現狀、起因與解決辦法,揭示人地互動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
(2)道德教育內容
教材告訴我們,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後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新型環境道德觀念。
(3)行為教育內容
要求學生成為大自然的優秀管理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講究環境衛生,節約用水用電,收集廢紙廢鐵,愛護花草樹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主動參加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投身於環保事業。
3地理教學過程中進行環保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3.1課堂環境教育
3.1.1結合地理教學內容進行環境教育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內容,特別注重挖掘教材中「隱性」環境教育因素,做到地理知識教學、環境知識教學和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的有機統一,是發揮地理課環境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徑。高中地理新教材每個單元里幾乎都涉及環境保護問題,如第一單元中的「保護宇宙環境」、第二單元的「大氣環境保護」,第四單元中的「自然環境保護」,都是很好的環境教育材料。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舉一些典型事例來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3.1.2充分利用每一節課的活動
高中地理教材一個顯著特點是設計了「活動」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活動」進行環境教育。如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好好愛護地球,因為只有一個地球」。組織學生針對這個「活動」開展演講比賽,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
3.1.3合理地安排每個單元的自學園地
新教材在每個單元後都設有自學園地,其內容包括閱讀篇和練習篇。它們既是課文繼續,又是知識的拓展。教師可以利用自學園地進行適當的環境教育,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利用第四單元的活動題,對於「大氣溫室氣體使全球變暖」這一主題,組織學生針對練習中科學家們的正反方觀點,結合自己課後查
找的資料和課堂所學的知識展開辯論。這種活動既鞏固了課堂知識,又上了一堂環境教育開放課,還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3.2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活動,結合實例進行環保教育
環境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於學生的實踐,而且只有在他們的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如果沒有接觸過協調環境關系有關的活動,那麼,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環境教育。
(1)把地理知識與周圍看得見、摸得著的環境緊密聯系起來。
組織研究性活動,譬如我校辦公室組織地理老師、生物老師和學生沿長沱江和長江交匯處——管驛嘴,往上走到瓦窯壩,從江水顏色、上下游江水PH值對比讓學生對水污染狀況有切身的體會;再加上生物老師對長江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減少進行講解與描述,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為進行環保教育做好鋪墊。
(2)結合環保紀念日,讓學生參與環保實踐,提高環保意識。
我國每年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節日很多(表2),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節日進行環保教育。
表2 環境保護節日
時間
3月12日
3月22日
6月5日
6月25日
10月6日
節日名稱
植樹節
世界水日
世界環境日
全國土地日
世界糧食日
上述節日可以通過下列幾種方式進行環保教育。
(1)結合3月12日植樹節,帶領學生參加植樹活動,學生實現了參與環境保護的願望,在勞動中提高了環保意識,同時也深化了地理課本上有關知識的學習。
(2)結合3月22日世界水日,可組織調查小組,調查學校用水現狀,包括主要用水項目與各項目實際用水量;調查學校可行的節水途徑與可達到的節水量,設計學校節水方案[3]
(3)結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可開設「工業與環境」專題知識講座,向學生介紹工業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通過講座,增加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新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4)結合6月25日全國土地日,組織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或實地調查,了解學校附近地區近年來耕地被佔用的情況,及其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5)結合10月6日世界糧食日,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題進行討論。
3.結論
中學地理既是傳授人與環境、環境與發展的基礎學科,也是傳播和更新科學文化的主要載體,環境教育的重點是青少年學生,學生是將來社會的主人,是國家的希望,他們的環境行為決定著一個時代的生存和發展,為了祖國的前途,人類的未來,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環境教育,顯得十分重要。作為一個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地理課堂這個主陣地,幫助廣大青少年學生形成敏銳的環保意識,科學的環境知識,正確的環境倫理觀念,負責的社會態度,有效的環境保護能力,並通過課堂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中去。這也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宗旨所在。
C. 高中地理——大氣環境
第二章 大氣環境預習要點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大氣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的作用:
2.對流層的特點是:
3.平流層的特點是: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5.大氣的保溫作用是指
三、大氣的運動
6.熱力環境示意圖的畫法
7.水平氣壓梯度力的特點
8.近地面風向與高空風向的不同
四、全球性大氣環流
9.近地面的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情況(畫圖)
10.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規律是——
11.海陸分布使亞洲、太平洋氣壓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是
1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的風向是——----————————————,
成因是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
13.冷銹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是———
14.暖鋒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是———
15·影響我國天氣主要的鋒面是—
16.請畫出氣旋、反氣旋的氣流狀況並說明其天氣特徵?
六、氣候的形成和變化點
17.氣候的形成因子包括
18.以北半球為例分析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
19.分析氣候類型的一般方法是
七、氣候資源
20.特點有———
21.氣候資源對農業的影響是———。
22.氣候資源與建築的關系是———。
八、氣象災害及其防禦
23.台風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4.暴雨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5.干早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6.寒潮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九、大氣環境保護
27.全球變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28.臭氧層的破壞原因、危害及保護措施
29.酸雨的成因、危害、措施
參考答案
1.臭氧吸收紫外線;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水汽既吸收紅外線,又是成雲致雨的必要物質。
2.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大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密切。
3.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大氣平穩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4.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塵埃對太陽輻射的選擇性吸收;空氣分子等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5.對流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大氣增溫,同時放出長波輻射,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6.課本上的熱力環流圖。我貼不上。。
7.垂直於等壓線並由高壓指向低壓。
8.高空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而近地面風向因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個交角。
9.A.信風帶
B.西風帶
C.極地東風帶
1.赤道低壓帶
2.副熱帶高壓帶
3.副極地低壓帶
4.極地高壓帶
10.以北半球為例,氣壓帶、風帶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夏季:亞洲——形成亞洲低壓 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形成亞洲高壓 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壓
12.東亞: 夏季——東南季風,冬季——西北季風
南亞: 夏季——西南季風,冬季——東北季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重要原因,其次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位移,如南亞夏季西南季風就是這樣形成的。
13.過境時出現大風、雨雪天,過境後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其雨區主要在鋒前。
14.過境時多出現連續性降水,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降低,天氣轉好。其雨區在鋒後。
15.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6.課本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報歉我不會貼圖,,,嘿。
17.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人類活動、下墊面。
18.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19.①光分析氣溫特點(從緯度位置和下墊面)
②再分析降水狀況(從大氣環流角度出發)
20.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較大的變率。
21.決定該地的種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
22.氣候資源與建築關系①是日照與街道方位;②風向與城市規劃。
23.我國沿海、亞洲東部及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夏秋季節,強風使地面建築物和通信設施遭受嚴重損失。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濫。風暴潮則能破壞海堤等。利用氣象衛星加強台風的監測和預報。
24.除我國西部沙漠地區外都可能出現,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夏半年;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預報。
25.我國的北方持別是華北、西北地區,春季、夏季;造成糧食減少,人畜飲水困難等: 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等。
26.除青藏高原、海南等地外都可能受到寒潮侵襲。冬半年;特別是農作鉤受凍害,並引發多種災害。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27.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
28.主要是人們使用冰箱、空調時釋放出氟氯烴化合物,消耗臭氧,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積極研製新型製冷系統,參加國際協作保護臭氧層,減少氟氯烴的排放。
29.主要是由於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硫、氧化氮等酸性氣體所致;會使魚類死亡,土、水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人體健康;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對煤中的硫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
D. 高中地理老師的學習總結
高中地理老師的學習總結
一段忙碌又充實的學習生活告一段落了,這次學習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總結一下,寫一份學習總結吧。那麼好的學習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老師的學習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學期以來,本人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一期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 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一年來,我一直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1、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
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
首先,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時得到老師的肯定。
3、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教師不應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總之,一期來,幹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為習慣還不夠規范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13、14班地理教學任務,在開始的教學中,由於是第一次帶高三,遇到教學工作棘手的問題,就和孫老師、劉老師、劉主任一起在集體備課中討論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復習課。在交流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很多方法。
本年度我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各項政治和業務活動,從不無故缺勤,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積極做好各項工作,積極要求進步,團結同志,協調同事們之間的關系,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其它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教學工作中我做到:
1、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從不潦草從事。包括新課和所有的習題課,都寫教案,都認真作題研究教法。在備課中不斷引入新的知識、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方法。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確把握難重點、難點,並注重參閱各種雜志、網路信息,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舉例深入淺出,盡量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教學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和學生關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學工作恰好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注重基礎知識的形成和培養、深化,先打好基礎,再擴展發揮。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周練試卷)。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積極響應學校組織的陪優轉差工作,並和個別學生進行心理交流。如14班的李濤、張燕、徐善武、王喬等,13班的龐敬友、李夢玉、郝聖虎等。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經驗,尤其聽劉龍飛主任的課對我啟發很大。之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通過聽課,學習其他同事的優點長處,對自己的教學促進很大。
5、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業余時間多看關於地理教學的圖書,認真的閱讀並做好筆記。此外利用網路搜索課件、教案、習題,並把它用於日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積極響應學校組織的周練考試,認真出試卷,批改試卷,講評試卷,真正做到訓練目的。在試卷當中經常把09年的高考題拿來訓練,學生即提高能力,又增加知識面,讓學生能提前感受到高考題目。
7、另外,我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於課堂;備課教案資料齊全,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及時調整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並應用到實際教學。
本學期就要結束了,通過這學期的工作與學習,我在教育教學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教學改革,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4、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5、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6、注重高考熱點問題的講解,復習。注重培養學生解題能力,以及運用問題的能力。
總之,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盡心盡力,努力踏實的做好本職工作。
回顧高三地理教學工作,心中有許多感慨,今年我擔任高三三個班的教學工作,盡管在高三任教期間經歷了許多的煎熬和挫折,但是,自己總算挺過去了,並且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學生的肯定。一年來的教學實踐讓我受益匪淺,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指導,讓我也成長了許多,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細節、講求效率
(一)、充分做好課前准備,精心備好每節課
為了把課備的更全面,更深入,每節課我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教參上的,備課系統上的,以及網上的。綜合教材,資料,練習以及高考信息來備課;充分考慮學情、研究學生各階段的學習狀態,課前利用各種空餘時間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各階段的學習狀況,讓學生對前面的課堂教學進行反饋,如知識點是否講清楚,哪些內容還需要補充,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講學生更容易理解等等。同時,盡量與其他老教師錯開課,經常去聽課,向他們請教。有了充分的准備,在課堂上我才能充滿自信,做到深入淺出,游刃有餘。
(二)、講清楚、說明白」上好每一堂課
每一次步入課堂,就都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去感染了全體同學,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參與我每一節課的教學,然後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和學生一起把本課的知識重點學完,並把難點剖析清楚。但是在特長班學生注意力只能集中十幾分鍾,一會兒課堂秩序有些不穩定了,這時我就要用一些小新聞或小幽默或開個玩笑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把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及時檢討、總結反思每上完一節課,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同時,我不斷地探索、反思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板書設計、語言組織等細節,以期增加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三)、全批全改、及時面批
堅持全批全改,通過作業、練習的批改,尋找學生的知識缺漏,經常利用課間操、下課期間、自習課等課余時間及時找學生面批,及時反饋並加以輔導。這樣不斷發現問題,又不斷反饋給學生改正,使得教學過程逐漸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從高二年開始,任課班級較其他班多訓練的題目在上千題以上,這為他們在高考中發揮出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於文科生而言,在政史地三科中部分文科生對學習偏重理科性質的地理感到確實困難,因此大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有相當的恐懼心理(特別是女生)。鑒於此,我就利用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心理舒導,使他們樹立信心,消除恐懼,如多找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對於地理學科薄弱的同學更是多表揚,多鼓勵。
二、全面介入,一同成長
在高三任教地理期間,作為一名科任老師,我全面參與班級的日常教育管理,經常參加班級的班會和學生日常教育,主動協助班主任對一些行為表現較差進行幫助教育,經常與班主任溝通協調優秀生和差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為班級的日常教育教學出謀獻策,通過與學生談心交流,了解他們的煩惱,幫助他們釋疑解惑。經過高二高三兩年的時間,學生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更加喜歡讀地理,並經常與老師交流學習情況,這對日常課堂教學更有效實施提供了基礎。在過去的一年,我始終與他同呼吸,共患難,與他們一同成長。
三、關注信息、把握走向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能及時獲取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動態,特別是參加哈爾濱的高考研討會加強了對高考走向的把握和理解,參加高考信息交流會,經常與其他重點學校教師聯系,探討有關教學的問題。還參加新課程改革的培訓,不斷提高對地理新課標的認識,並通過學習經常反思分析新課程改革的感受和心得,不斷地推動自身思想觀念轉變,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力求每堂課、每份練習的講解更加有效,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同時,我還積極參加校內外教研活動,虛心向老教師求教,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一個學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收獲頗多,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任教班級在高考中取得文綜第一名的好成績。對我而言,這一年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學習的機會,不管是日常教學還是育人,我都力求做到盡心盡力,盡善盡美,以無愧於學校、家庭和學生。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3個班的地理課。在這學期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專研課程標准,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准,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我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初中沒有系統的學習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高一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高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高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與初中比較,難度加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准,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赤潮」,油輪泄漏,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結合務川縣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准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購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海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得得。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 利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走出教材,走進生活
藉助PPT動畫,使學生能很輕松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因為新的知識被賦予新的背景,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進一步有利於問題的形成,使學生達到想學的境界。
2. 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角,多媒體技術搭平台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
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3. 深入挖掘教材知識的內涵,適度擴展其外延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掌握與之有關的地理知識,才能駕御整個課堂,因此教師必須針對每節課的內容,吃准,吃透教材,並且還應該掌握與之有關的,相關聯的學科或相鄰學科的知識,將其適度且充分的鏈接到整個教學環節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藉助於網路信息技術,則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誠然,將每一環節做到縝密,完美,還需進一步探索,下更大的力氣。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後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獲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
;E. 如何在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學科教學是實現環境科學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學各科中,涉及環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其中地理學科與環境科學有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兩大學科都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三大科學領域交接帶上的邊緣學科;其次,兩大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第三,兩大學科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旨;第四,兩大學科都涉及全球環境問題及其防治。
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課程中有著豐富的環境教育素材,是中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課程教材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的題材和內容。因此,在地理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是當前地理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進行環境教育可以從不同方面、各個層次、多個角度展開。多年來,中學地理教學主要依據課本進行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被局限與課本知識中。筆者根據近幾年初中地理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實踐,初步總結了把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環境知識,時刻結合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加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初中地理新課程採用把地理要素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的兩種方式,其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是內容,尤其在八年級上冊中,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在了地理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勢地形、水土資源以及經濟發展等板快,都把環境問題作為一個重點。我一方面利用書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在學生中進行環境教育,如對教材中的一些環境教育的漫畫,我採用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看圖即興談感想等方式,加深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結合當地當時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根據書本知識以及自己所調查搜集到的資料,就對書本上提出達到問題寫一些小論文,學生的這些作品也就作為他們的平時成績記載下來。如結合八年級上冊73頁的《小鳥的悲哀》等一組漫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在發表自己的感想後的基礎上,讓班級沒一個組合作選題寫出一篇相關的小論文,並進行評比。由於貼近生活,又加入了評比競爭機制,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環境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三、加強地理教學和環境教育信息的開放性,體現教學結論的開放性,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
在環境問題普遍存在的今天,環境問題的發展變化是非常迅速的,詳實生活中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著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僅限於地理課本中的環境知識內容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利於學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及其動態。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加強教學信息的開放性。一方面,教師應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多元化的環境信息,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教會學生如何尋找並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信息來學習和探索。
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區和時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也因時因地而異,解決環境問題的重點和方法有因時因地而異。由此可見,環境教育結論應是開放性的。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教師不應該也不可能強求學生對每個問題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獨特的意見,教師再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引導學生討論所得結論的合理性,最後得出一個或多個較為合理的結論。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水平、辨證全面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達到環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對水污染的環境問題的研究中,就帶領學生著重對無錫市區河道內水體污染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質的日益惡化;二是河道周圍有些工礦企業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圍的各種餐飲業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內各種機動船隻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時,組織學生參觀蘆村污水處理廠,了解本市排污現狀以及污水處理的狀況和具體過程。然後就這幾種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處理知識組織學生討論應該採取的措施,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的環保觀念得到了增強。
四、增強地理環境教育的活動性,提高學生的環境能力。
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應該沖破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活動性。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以活動的思路設計教學,把學生的活動有機地引入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可以改變課堂中學生總是「坐著聽」的局面,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如上課時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社會調查資料;就某個問題讓持不同意見的雙方進行辯論;對某些環境問題的產生進行模擬實驗等等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相對而言,環境科學比地理科學更具有實踐性和社會性,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課外活動與現實生活中獲取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方案,並在實踐活動中應用和檢驗。在組織環境教育的課外活動時,應突出應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樣性。比如在對家鄉水資源環境調查中,第一次進行實地調查時就先讓學生對太湖的環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根據他們各自的觀察和各自的興趣,讓他們就一個很小的側面來具體調查家鄉水資源的情況。如有的同學專門研究市區河道內水質情況,有的同學專門研究污水防治的問題,有的同學專門研究遊客對水環境的看法的問題等等。同時,還特意組織部分學生到野外山區,進行了為期4天的山區野外考察,對水源頭的水質狀況的進行探究調查,讓學生親身體驗水質日益惡化的現狀。然後根據調查匯總成為一篇調查報告。這些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環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應用能力,使學生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交往。這也正是在新課程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學以致用,加強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
在進行一個階段的環境教育或開展了一次比較大的環境教育的活動後,每一個同學要把自己的體會或在活動中的體驗感悟寫下來,再配以大家在活動中的照片,在學校以專題牆報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還走出校門,到社區中以標語和專欄的形式向社會進行環保宣傳。學生們在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強化了環保理念。為了讓大家的環保理念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學生中開展徵集《每日環保一件事》的活動,每個學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條必須做到的環保措施,由學生相互監督,比如有些同學提出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節約用水等等,這樣,也就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環保行動。
總之,環境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極其重要的內容。地理學科在環境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在教學中始終貫徹。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都應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地理學科教學每一個細節。同時,環境教育還應該落實到課外探究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採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和環境能力,加強學生的環保行為,使環境教育真正成為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F. 怎樣保護地球環境
植樹造林比較實用啊!
消減雜訊;
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礦企業發展很快的城鎮,雜訊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嚴重。據資料記載,雜訊在50分貝以下,對人沒有什麼影響,當雜訊達到70分貝,對人會有明顯危害,如果雜訊超過90分貝,人就無法持久工作了。目前在我國很多城市,雜訊超過70分貝的環境很多,因此,雜訊作為一種公害,已引起人類普遍重視,採取了各種減少雜訊的措施,而綠化造林就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凈化環境;
植樹造林能消除空氣污染,美化環境。據統計,一公頃闊葉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三百至九百噸;每天能吸收一噸二氧化碳,釋放出七百三十公斤氧氣,可供九百個成年人呼吸用;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碳四公斤;一畝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出二公斤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白喉、傷寒、痢疾等病菌。這些「環境衛土」
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森林裡只有3,4百個...
G. 環保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環保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1:瓷磚畫(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活動目標:
1、利用廢舊的瓷磚作畫,增進幼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交流。
2、培養幼兒的表達與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准備:油畫棒、瓷磚、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准備一塊瓷磚或地磚。清洗干凈,保持乾燥。
2、活動中由家長和孩子共同使用油畫棒,完成一幅瓷磚畫
活動2:變廢為寶
【一、小小作坊】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回收物,進行手工製作,使幼兒理解變廢為寶的意義。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回收物,各種紙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在成人的指導下幼兒利用回收物完成一項作品。
【二、紙袋機器人】
活動准備:各種紙袋,彩紙,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1、准備各種包裝袋一個(可以是紙袋、紙盒等)
2、用紙條製作機器人的手。
3、貼在紙袋上,完成。懸掛在家中,美化環境。
活動3:種子小鏡框(父親的禮物)
活動目標:
1、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增進父子、父女之間的情感。
2、動手為父親做禮物,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各種種子(小米、赤豆、黃豆、綠豆等),雙面膠、孩子與父親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收集照片
2、製作「種子鏡框」,將紙剪成愛心狀,在愛心的周圍貼上各種種子。
3、把爸爸的照片貼在愛心的中間,並送給父親。
活動4:小小蛋殼畫
活動目標:
1、使用蛋殼作畫,使幼兒知道小小的蛋殼也是有用的。
2、進一步增強孩子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鴨蛋、蠟筆、彩泥
活動過程:
1、鴨蛋中的蛋清和蛋黃清出,用水沖洗干凈,並晾乾。
2、在蛋殼上畫出孩子想畫的內容。
3、用彩泥作為底座,固定站立,成為家中美麗的小擺設。
活動領域:環保
活動名稱:電池不能隨便玩
活動目標:通過擺弄、拆卸電動玩具,讓幼兒對電池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廢舊電池的危害。
活動准備:每個幼兒一個電動玩具,內有電池;另備電池若干;講解廢舊電池危害的光碟。
活動過程:
一、尋找會動的玩具
導入教學主題,幼兒自由玩帶來的電動玩具。
二、找電動玩具能動的原因
教師:為什麼電動玩具會動?(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找找看電動玩具里的電池在哪裡?
三、了解干電池基本特徵
(1)出示實物,請幼兒觀察它的外觀。
教師:我們一起看看電池是什麼樣的?
(2)電池有正負極之分,凸起的地方是正極(+),平面的地方是負極(-)。
(3)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於行動電話、計算器)、鉛酸蓄電池(主要用於汽車)三大類。我們最常用的是普通干電池。
(4)電池有3號、5號、7號等不同型號。不同的生活用品也不一樣。
四、干電池的作用
教師:電池有什麼作用?(幼兒自由回答。)
五、干電池的危害
(1)播放廢舊電池給我們造成的危害的光碟片段。
教師: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池不能隨地丟棄,要放進專用的廢舊電池回收箱里
(2)講述幼兒因為電池而受傷的新聞。
一個叫浩浩的小朋友晚上回家後,一個勁地嚷「耳朵疼」,家人詢問後才得知,下午在幼兒園,浩浩將一個紐扣電池塞進了左耳朵里。於是,家人連夜將浩浩送進了醫院。根據給浩浩動手術的吳醫生介紹,直到第二天上午,浩浩耳中的小電池才取出。取出來的電池直徑有7毫米,當時藏在距外耳道口2厘米的骨部與軟骨部相接處,是外耳道狹窄的地方。電池雖已順利取出,但浩浩耳朵有點充血,需要消炎處理。
教師:電池裡面是有毒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很大,小朋友們千萬不能把電池放進嘴巴,也不能像浩浩那樣放到身體的某個器官里。
六、正確使用干電池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怎麼安裝電池嗎?(幼兒嘗試安裝電池。)
教師:先檢查電器和電池接觸面是否清潔,必要時用於布擦凈,再按電正確極性裝入。不要將新舊電池混用,同一種型號但不同種類的電池也不能混用。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我會玩電池寶寶」的游戲材料,讓幼兒操作。
2.發放「變廢為寶好辦法」記錄表,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
案例背景:
由於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各種教育技術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完善。計算機輔助教學是當代先進的電子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它的靈活性和易操作性及其所具備的多功能性,越來越受到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視。它生動靈活,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與教學內容的直接交流;它直觀模擬,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創造性,拓寬幼兒的形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其畫面可塑性,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目的性,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貫穿教育,提高幼兒的審美素質,具有形象性。並且它還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有效性,極大縮短了幼兒認知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質特徵的距離。
在幼兒園中,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早上來園的時候,孩子們的手裡總少不了一瓶牛奶。固然,常喝牛奶能使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可是,你注意到了嗎?在班級的走廊上常常躺著一兩個被人丟棄的牛奶瓶。明明垃圾桶就在不遠處,卻沒有人願意多花一點力氣將它們扔進去。我們知道,現在全社會都在提倡環保,可是為什麼在大肆宣傳之後,仍有許多不夠樂觀的現象呢?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學前兒童開始。在這樣一個小小的例子中可見我們的環保教育並未落到實處,一個小小的牛奶瓶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假如人人如此,那麼我們周圍的環境是可想而知的,我們為什麼不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呢?
我們的幼兒園不是專業學校,所以在進行環保教育時是不能單獨設科的,更不能枯燥說課,途徑之一就是將環保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本案例就以環保美工《瓶子寶寶的新衣裳》為例,談談如何將計算機輔助教學與美工活動相結合,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
案例描述: 1、創設問題情境,引出主題。
(展示幼兒帶來的各種瓶子)師:今天老師把你們收集的瓶子寶寶請到了班裡做客,誰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收集到的呢?
(1)、你在哪裡經常能看到這些廢棄的瓶子呢?(演示課件:垃圾桶、垃圾箱、垃圾場)
(2)、都有些什麼瓶子?裡面原來是裝什麼的?這些瓶子還能再利用嗎?
小結: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瓶子,由於人們把瓶子里裝的東西用完之後就隨手扔掉,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麼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是不是可以把它們變廢為寶呢?
評析:
組織教學活動導入非常重要,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導入課題,能達到以「情」入題,以「奇」入題,以「疑」入題,以「趣」入題的效果,使幼兒能很快地參與到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主體。課件內容的選擇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是處於核心地位的,它既是課件的實體,又是課件的根本。其它諸如表現形式、技術運用等均以內容為核心,服務於內容,而課件內容的選擇又必須先從教學內容的特點著手。本活動教師以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瓶子為主要內容展開話題,使幼兒認識到原來瓶子用過了還可以再利用。
: 環境和環境問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環境的概念,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討論法、電教法。
教學過程 :
一.什麼是環境 環境是指周圍事物的境況。周圍事物是同某項中心事物相對而言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地理環境,是以人類為中心的環境,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類。 自然環境是由日光、大氣、水、岩石、礦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組成的。 社會環境是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所創造的人工環境。
二.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學生活動]
舉例說明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人類是自然環境的產物,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與自然環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對立統一的整體,它們之間建立了生態平衡。 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輸入物質與能量;同時,通過消費活動(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以廢氣、廢液、固體廢棄物、熱、雜訊、電磁波等形式,把物質和能量輸出給環境。環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響,反過來作用於人類本身,這種作用叫做環境的反饋作用。 三.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1.什麼是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出現了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甚至影響人類生存的種種問題,這就叫做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產生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原始農業階段,環境質量良好 第二階段——傳統農業階段,環境質量較好 第三階段——近現代工業階段,工業污染迅速發展,環境質量急劇惡化 第四階段——現代工業時期,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3. 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由於自然原因形成的環境問題有: (1)火山爆發、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嘯、台風、寒潮、水旱等自然災害 (2)某些地區水土中缺少人體需要的某種化學元素,或含有某種不適合人體 後記:
1.6月5日世界環境日
全人類關心環境與發展的問題 。自然環境對現代經濟發展具有推動和約束的雙重作用。環境問題引起了人類的重視,明智地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是人類在歷史發展中的經驗總結,也是人類在歷史發展中的基本目標和任務。1972年6月5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各國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討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發表了人類劃時代的歷史性文件——《人類環境宣言》。這是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屆聯合國大會上,決定設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確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署每年都確定「世界環境日」的主題。「世界環境日」活動是人類廣泛進行自我教育一種好形式。
活動要求:
1、教育幼兒講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啟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課件製作、小小外星人、掛圖一副。
活動重點:使幼兒懂得要保護環境。
活動難點:讓幼兒能主動參與保護環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徐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外星人「貝貝」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
(「貝貝」我介紹:「hello!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貝貝,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我們的星球上什麼也沒有,很荒涼,媽媽告訴我,地球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就來到這里。可看到的並不像媽媽說的那麼美。我拍了幾幅照片,小朋友你們看。)並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1—3幅圖),並提問:「誰來說一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幼兒回答)為什麼不對呢?(幼兒回答),幼兒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演示課件。
2、:「他們的行為都不對,因為這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境,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幼兒回答)
3:開闊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那些破壞環境的現象。
4:人們在不知不覺的破壞著我們的環境,看地球媽媽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地球媽媽笑起來?(幼兒回答)
5: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
《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老師把《拍手歌》教給幼兒。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意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動物好夥伴;
你拍三,我拍三,煙囪別再冒黑煙;
你拍四,我拍四,正當綠色小衛士;
你拍五,我拍五,植樹種草保水土;
你拍六,我拍六,不讓清水變黑臭;
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媽媽穿花衣;
你拍八,我拍八,美麗地球我的家;
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齊動手;
你拍十,我拍十,美麗「家園」永保持。
6: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欣賞美麗的地球,教師進行講述。
7:教師幼兒裝扮圖片「幼兒園」。
(三)結束部分:
秋天到了,幼兒園落了好多樹時,小朋友和貝貝去院里把落葉撿起來好嗎?還等什麼,讓我們快出發吧!
活動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理解什麼是低碳環保,明白為什麼要低碳環保,明白作為小學生應該怎麼去做到 低碳環保 。
2、通過讓學生搜集和觀看相關資料、參與主題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增加學生的環保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使每位學生都能爭做一名環保小衛士。
活動准備:
1、課前學生每人准備一張卡片,搜集和閱讀有關低碳生活的相關資料。
2、班主任課前搜集有關自然災害及低碳生活的資料。
3、在班內選出兩名主持人熟悉活動台詞及程序,指導幾名學生准備有關低碳生活的童謠和小合唱節目。
4、五年5班教室,少先隊隊旗及隊會相關視聽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整理隊伍
1、中隊長(朱書霆):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清點人數。
2、小隊長依次報告中隊長。
3、中隊長:接受你的報告,請歸隊。
4、中隊長:報告輔導員,五5中隊原有60人,實到60人,報告完畢,請指示。
5、輔導員:接受你的報告,批准你們的活動,並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二、中隊長宣布主題中隊會開始
中隊長朱書霆: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下午好!
今天國旗下中隊會的主題是:「打造低碳環保的校園」。
現在我宣布:本次隊會正式開始!
三、出旗、敬禮
旗手出場(繞場一周)
四、唱隊歌(伴奏或錄音伴奏,隊歌唱完整)
指揮員上前,敬禮,稍後起勢。
五、活動內容
(一)、主持人談話導入:
朱書霆、黃沛鋆:同學們,地球是我們賴以生活的美麗家園,創建一個文明、潔凈的環境,保護地球,愛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今天這節班隊課的主題是「打造低碳環保的校園」。
黃沛鋆:同學們,我們的地球媽媽今年已經46億歲了。
朱書霆:她的身上有海洋、森林、河流、山川、丘陵、平原。
黃沛鋆:她的內臟中有煤炭、黃金、白銀等各種礦產。
朱書霆:先讓我們來聽一聽地球媽媽的自述吧。
地球(彥凝)自述:我是地球,說圓不圓,說方不方,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我的身上有海洋、森林、河流、山川、丘陵、平原。我的內臟中有煤炭、黃金、白銀等各種礦產,我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被綠色植物覆蓋著的球體。
黃沛鋆:說起人的生存就離不開空氣、土地、海洋、礦藏……
朱書霆:一句話,人類離不開地球!
合: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黃沛鋆: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有峰巒起伏的群山,有波濤洶涌的大海,祖國的山河美麗極了!我們的家鄉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我們的學校,環境優美,是人才的搖籃。我們為擁有這樣可愛的祖國、家園、學校而感到自豪。
朱書霆:可是,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們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今天的地球已是千瘡百孔、傷痕累累。大地在呻吟,河流奏悲歌。……讓我們一起聽聽倍受摧殘的地球母親的兒女的訴說吧!
(二)、傾聽大地,沙漠,森林,動物們的自述。(請生上台分角色表演)
(1)大地:我是大地叔叔。水土流失,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雖然它不像洪水那樣兇猛,也不如地震那樣強烈,但是它卻像癌細胞損害人的身體一樣,我們中華大地水土流失驚人,流失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這真是悲哀。再聽聽沙漠阿姨的話吧!
(2)沙漠:我是沙漠阿姨,我們是出現在人類文明以後,人類是沙漠的製造者,對森林亂砍亂伐,是造成沙漠的主要原因。現在最大的沙漠,曾經是一片綠洲,只是由於環境破壞,才變成今天這種荒無人煙的情景。現在,沙漠離祖國的心臟,只有70公里!
(3)森林:大家好,我是森林伯伯。人類開始於我們森林,是我們養育了人類,我們為人類提供了吃、穿、住,沒有我們,也就沒有人類。然而人類掌握了火以後,就向自己的老家進攻了,一棵棵參天大樹倒下,動物們被嚇跑了,鳥兒哀鳴,猴子嚎叫。
(4)海洋:同學們好,我是海洋姐姐,我們蔚藍色的海洋是人類的財富,但是今天的我們卻被污染了,人們把石油和垃圾都倒在了我們身上,給我們海洋帶來了難以癒合的創傷。
(5)我們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由於生存環境遭到人類破壞,每一天,就有150--2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中國國寶大熊貓現在僅存不到1000隻,非洲犀牛日前剩下100多頭;被稱為亞洲大型類人猿的唯一代表大猩猩如今剩下2500隻……救救我們吧!
(三)、自主問答、各小組節目展示:
黃沛鋆: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我班小衛士所了解的情況吧。
(一生出示資料)一些工廠的煙囪向天空噴吐著濃煙。
焚燒垃圾產生的廢氣、汽車廢氣不斷排放,黑煙彌漫。
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成山,臭氣難聞。
建築工地塵土飛揚,空氣異常混濁。
人類不斷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很多魚兒死去了。
朱書霆:聽了剛才的講述,你一定有很多感觸吧!我們的環境已經被破壞污染的很嚴重了。如果我們在不重視起來,那後果就會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共同的家園。
黃沛鋆:現在在我們的校園里,也有許多破壞環境的行為,誰能來說說你在校園中看到的不良行為呢?(指名回答)
朱書霆:聽了這么多的故事,同學們一定有了很多收獲。接下來讓我們穿越時空,看看未來的地球是個怎樣的世界,或許也能引起我們的思考。
黃沛鋆:請欣賞小品「最後一滴水」。請朱書霆等同學上台表演。掌聲歡迎。
(黃沛鋆)旁白:故事發生在未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時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地球上能源緊缺,人們過著白天無水、晚上無光的日子。這天,由於缺水,地球母親也已經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她的大兒子「節水」出去找水了,只有二兒子「節電」和三兒子 「環保」留在家裡照顧著地球媽媽。(語氣低沉,緩慢)
節電:媽,您喝點水吧,要知道您已經三天三夜沒喝水了!
地球媽媽:不,我不渴,孩子,媽知道你們也已經好幾天沒水喝了,還是你們喝吧!
節電、環保:媽,我們不渴,還是您喝吧。(眼看著杯子咽口水)
節水:怎麼辦,怎麼辦,到現在一滴水也沒有找到,媽媽和兩個弟弟還在家等著我帶水回去呢,真是急死我了!想想以前,我在學校里洗手不關水龍頭,喝不完的水就倒掉,有時還拿水來和同學們打水仗,大量的水白白浪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我真是後悔啊!(垂頭喪氣的回去)
地球媽媽:唉(深深的嘆一口氣,當看到節水垂頭喪氣回來時)……
節電、環保:怎麼樣,有沒有找到水?(心情急迫)
節水:到處都找過了,沒有啊。(心情低落)
旁白:就在這時,家裡斷電了。
地球媽媽:停電了,這是怎麼回事?
環保:我出去看一看。
節電:不用去了,一定是人們不節約用電,導致了能源緊缺,才會斷電的。
地球媽媽: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我要給你們取名「節水」「節電」「環保」了嗎?我就怕有這么一天,地球上的各種能源被耗盡,美麗的環境被破壞,所以希望你們能夠節水、節能和環保,可,可,可你們……
節水、節電、環保:媽媽都是我們不對,如果早知道這樣的話,我們一定會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的!(哭,喊著媽媽……)媽媽是我們對不起你。
環保:水,水,媽媽水。(三個兒子用手接住眼淚來為地球媽媽)
地球媽媽:天哪,難道,難道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竟然是我們的眼淚嗎?!
黃沛鋆、朱書霆:同學們,為了不讓人類的眼淚變成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我們要不要節約用水?
全體師生(包括演員):要。
黃沛鋆:對!我們不但要節約用水,還要節約用電和其他資源。誰願意來說說我們在學校和社會生活應該怎樣做到低碳環保呢?(指名生發言)
朱書霆: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發言,我們看到,我們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方面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想可以這樣概括:愛護校園,人人有責;環保問題,人人重視,從我做起。
黃沛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參與環境保護,我們生存的地球將是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讓我們齊誦《拍手歌》(課件播放)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地球媽媽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動物好夥伴兒;
你拍三,我拍三,愛 國愛家愛自然;
你拍四,我拍四,爭當綠色小衛士;
你拍五,我拍五,環保行動不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變廢為寶齊動手;
你拍七,我拍七,世紀環保有意義;
你拍八,我拍八,環境保護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保衛地球到永久,
到——永——久!
朱書霆:花草樹木把我們的地球打扮得如此美麗,因為有它們,我們才會願意在春天去出遊,去享受自然。
請全班齊唱歌曲《春天在哪裡》
黃沛鋆:同學們,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責任,環保意識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朱書霆: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呼喚強烈的環境危機感和社會責任感。
黃沛鋆:讓我們心繫地球,著眼社會,立足身邊,人人爭做綠色小衛士。
朱書霆: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多彎腰撿起果皮紙屑,不隨意踐踏攀折花草樹木,要善待各種生物,維護生態平衡。
朱書霆、黃沛鋆:讓理想中美麗的地球媽媽重新回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用最絢麗的色彩為地球媽媽畫張最美的像。請聽第二小組詩歌朗誦
合: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今天我們的班會到了尾聲。下面由我們的輔導員進行一個小結,掌聲歡迎。
班主任小結:這次班隊活動開展得很成功,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大家能提高環保意識,落實行動,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使我們的校園更干凈,使我們的家園更美麗。
六、 全體起立,呼號。(握拳舉右手)
七、 退旗。(放退旗曲)
H.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初中地理教學情境設計
當今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相關地理法制方面的知識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提問,缺少情景創設,導致學生缺乏問題意識,不能發現問題中所包含的正確規律,而無法用己具備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長期以往,使教育教學的發展不停的後退。究其原因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在對學生情境學習指導和情境教學模式的深入,只是讓學生停留在學徒制的模仿中,學生只是學到了知識的表象,而沒有認知到知識的本質。所以要普及學生地理方面的法制知識,情境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同時地理方面的法制知識過於枯燥無味,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是教學的捷徑。
(l)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圍繞特定的地理知識點。地理情境創設應服務於一定的教學目標,應有利於學生對有關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於理解地理知識的本質。
(2)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其地理思維的發展特點。地理情境創設應與學生的地理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應基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3)情境創設要具有科學性、探究性、趣味性和發展性。即所創情境的內容、結構與表述要科學。情境材料或活動應富有探究性,利於學生從事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在內容與問題信息量上應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利於學生積極、廣泛地思考。
(4)情境創設要盡可能真實,貼近學生實際。地理情境的創設應盡量源於學生的生活,不脫離學生的實際。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不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且在解釋地理情境的相關知識上花時過多。
二、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可以進行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的自然環境一直呈惡化趨勢。由於全球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日漸突出,人們開始認識到人類面臨許多全球性問題,如自然災害、環境污染、氣候變化、植被破壞、資源匱乏、人口問題、地區經濟差異等都與地理學科有很大關系,在地理課程中還涉及許多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如《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保護世界自然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內羅畢宣言》、《南極條約》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中也有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內容。
三、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主要原則
1.主動性和方向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為地理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教師本身必須有強烈的環境責任感,主動維護環境法律的尊嚴、養成環保習慣,不能嘴上一套,行動上是另一套。課堂教學是老師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場所,老師要努力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滲透點。地理學科在環境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現行高中地理課本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交給學生有關地理環境的基礎知識,從而使學生對如何利用環境、改造環境和保護環境、趨利避害,使地理環境向著更有利於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方面發展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整個課本知識體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環境為開端,最後又歸結到人類和環境的關繫上去;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貫穿於整個教材的始終。
2.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環境保護法制教育必須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在課中進行要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要從地理教學的具體內容出發,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教育。因為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實踐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都含有很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它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教育作用。通過對我國人口狀況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明白: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以及出現的人口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四、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途徑
在地理學科中滲透環境保護法制教育沒有固定時間,應當充分挖掘裡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在課堂中努力尋找環境保護知識的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育的同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作為滲透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主導者,教師應熟悉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教師要在學法、知法上作學生的表率,更要在各方面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表現出其應有的守法、用法、護法自覺性。同時,教師要鑽研教材,努力尋求地理學科滲透環境法制教育的結合點,結合課堂活動本身進行教育,開展師生的雙邊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環境保護知識。教師要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經常閱讀報刊雜志,收看與地理有關的新聞節目以便增加對法制教育的了解,並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在教學中恰當、適度地進行滲透。
2、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地理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在教學中恰當、適度、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與同學們談地理」一課中,閱讀材料「泥沙掩蓋了古文明」敘述了古巴比倫文明的輝煌成就和沒落的原因,我一邊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尋找古巴比倫文明沒落的原因,一邊引導學生回憶家鄉、國家有沒有此類環境惡化現象(長江挾沙量逐年增大、黃河成為地上河……),進一步思考危害和解決辦法:濫伐森林、過度放牧、陡坡種植收獲的是短期效益,造成的是長期甚至永遠無法彌補的危害、國家應當立法制止人們的短視行為、我們應當遵守法律法規。
3.在滲透法制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要注意結合實際。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但同時又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隨著人口的激增、工業與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明顯地危及全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地理學科的滲透教學中,從地理課的特點出發,自覺地進行延伸,使學生既較好地學到地理知識,又能了解環境保護法制教育。既要聯系國家建設的實際和國內外重大的政治環保事件;又要聯繫世界各國(或地區)政治、經濟發展的現狀等。這樣進行聯系之後,就可以增強地理教學的現實性,有利於生動地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如在學到高一大氣環境保護時,就要採用導向式方法滲透《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和《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等國際公約,讓學生各抒己見,從理論事實中受到教育。
總之,從小培養中小學生法制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及提高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從小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學生既是環境法律知識的學習者,又是環境法律知識的傳播者,通過地理的點滴滲透,潛移默化的學法方式,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實質內容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在豐富多彩的地理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環境保護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通過努力一定會使我們的地理課堂生動活潑而更具有教育意義。
因此,我們應重視學生的環境教育,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學校教育中,培育學生「保護環境,由我做起」意識,並且身體力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環保活動。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應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攜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築起一片純潔干凈的法制天空,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I. 如何利用趣味性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變短,要在縮短了的時間內完成以往的教學內容,這就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提高思想認識
初中學生,甚至部分高中學生都認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視。而且在很多農村初中沒有專業的地理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職,教師也不重視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學會是什麼樣子。所以,首先得讓師生們都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讓學生「想學」。
教師要告訴學生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與生物、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均有聯系,學好地理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用,如天氣預報,地震,泥石流,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等,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初中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教師就要向學生強調以上的兩點,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是對他們自身很有用的,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去認識,去體會地理的價值和作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想學」。
二、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一切,那麼教師就必須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新的師生關系——民主。教師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贊賞的關系。只有這樣的關系才是和諧的,只有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和學。 有的時候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教師抓的越緊他越不肯學,他們就是不想屈服於教師的威嚴。所以只有師生關系變的民主了,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課堂氛圍輕松,學生就會自願去學習了。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感興趣,他學習起來就很快,也會學得很好,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就是指學習興趣。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學習興趣可以說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首先得對地理感興趣。教師對地理有興趣,上課就會有激情,就會去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情緒,行動就會感染我們的絕大多數學生。學生們聽起課來就比較有精神,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二)、 教師必須得有豐富的知識,這里不僅僅包括地理知識,還有其他,比如歷史、化學、物理、政治等等。地理知識本來就包羅萬象,我們的初中學生好奇心又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上課才有話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聽」,昏昏欲睡,課後再去背誦。這樣沒有活力的課堂,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他們會對這樣的課反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講的東西,而沒有興趣,這樣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課堂效率就比較低。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採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就把學生吸引過來,讓他們對地理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借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詞語琅琅上口,運用古詩文,也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講地球自轉的時,可以用「坐地曰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兩句詩詞形象說明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講天氣時,可以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說明夜裡下雨了,這就是很明顯的天氣狀況,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了「一山有四季」的景觀,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舉例了。
2、巧借歌訣、諺語、順口溜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相關聯的知識編成簡潔明快的歌訣,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記憶也較容易,再適當引用一些民謠、諺語、順口溜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講內陸地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時可以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兩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內陸地區溫差大的特徵,在講內蒙古高原時可以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來描述內蒙古高原的景觀特徵,形象生動。在講長江時,可以用下面的順口溜: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入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這段順口溜告訴了我們長江的源頭,幹流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分界點,注入的海洋,這么多的知識點,用幾句短短的話概括了,簡明扼要,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易記憶。
3、借用謎語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猜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謎語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例如在講宇宙、天體、太陽等知識點時,可以用下面的謎語「說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納,無人知它始和終,也沒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顆星,萬顆星,北天星星數它明,有它給你指方向,夜裡航行不用火」(北極星),「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另外,在講中國的城市時,也可以借用下面的謎語,「一路平安」(旅順),「船出長江口」(上海),「拆信」(開封),「空中碼頭」(連雲港),「全面整頓」(大理)等等。這些謎語本身就很有趣味性,在教學過程適當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4、穿插趣味故事,利用地理漫畫教學
學生,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都有童心,都很好奇,大多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整堂課講故事,他們可高興,可有興趣了。但全堂講故事也不實際,不過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這樣可以適當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到密度流時可以引用「1944年6月英美聯軍的潛艇在德軍的嚴密監控下,成功利用地中海深處的密度流,關閉發動機,藉助洋流運動的水力,成功地躲過了德軍的監視,實現了諾曼底登陸,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則小故事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興趣。另外,可以適當選用一些地理漫畫來輔助教學,有一些熱點環境問題,如植被的破壞,環境污染等,這類題材的漫畫也不少,例如在講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可以選用「小鳥的悲哀」這幅畫,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帶走吧!」看過這幅畫,學生就可以了解到,由於濫砍亂伐森林,森林面積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嚴重惡化,使得生存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得以棲息的地方,所以小鳥懇求工人把它也帶走。漫畫很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計算機也應用到了日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是件稀罕事。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高中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宇宙空間、地球、太陽、銀河系,全部顯示在學生面前,加上動畫效果,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切身體會,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再比如說講到初中聚落時,可以把世界,中國不同地區的聚落景觀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給學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通過以上這些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課堂效率也就跟著提高。
(四)開展地理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留一些實際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課外去調查研究,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讓學生去調查家鄉河流污染情況,讓他們去找出污染源,再讓他們去想方法解決污染問題。學生只要認真去做了,他們就會感受到河流污染的嚴重性,就會有一種使命感,責任心,這樣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只有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愛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地理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課程標准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可見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有效掌握地理知識是很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地理知識內容廣泛,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很重要。
1、指導學生讀書
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本,所以學會讀書就是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前提和途徑。這里的「讀書」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每個字、詞、句子讀完,而是要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理順地理知識結構,搞清重點地理知識的聯系和因果關系。
通過不斷地進行閱讀指導,最後讓學生自行編制學習提綱、自製圖表、自行提出問題,並力求獨立得出較完善的答案。
2、指導學生讀圖、用圖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色,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會讀圖就是能夠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分析地圖、掌握地圖的語言。比如說看到地形圖就能知道這里是盆地,這里是高原等等。所謂用圖,就是具備能夠根據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和顏色說明各種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當在地圖上看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形時,便可說明其氣候、河流、植被、農牧業、交通等大致情況。即能夠把地圖的各種慣用符號、顏色聯系起來說明問題。
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必須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圖例、方向。只有掌握了這幾個基本要素,才能看懂地圖,這是基礎。所以必須讓學生識記這些基礎的內容。其次,要經常把地圖拿出來用,有些學生上課從來不帶地理圖冊,根本就看輕了地圖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找機會讓學生來讀圖,例如,講到某個城市或國家,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來。盡量經常知道學生來分析地圖。最後多做填圖和分析地圖的練習,還可以讓學生自繪地理圖表。如: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人口增長折線圖等。
3、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事實上地理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到季風氣候時,可以聯系我們當地的氣候特徵,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這個地區夏季易發生洪澇災害。在講到交通時,讓學生來說一說,從我們這里坐火車怎麼去上海等等。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態度,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
學生學會了如何去學習,會學了,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取得高效率,教師要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做好引導者、促進者,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想學、愛學、會學。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掌握知識,不是被動地區學習,有利於學生地理素養的形成,掌握對其終生有用的地理知識。
J. 我是一名新地理老師,求前輩指點啊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途徑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由於種種原因,學生覺得地理難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種方法和手段,激起學生濃厚的地理學習興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麼學生學習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在有張有弛、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與程度將會大大提高。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樂學的目的呢?我在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這里作如下幾點回顧與總結。
(一)展現地理教師個人魅力
有時候,學生願意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某一課程上,並不是因為該課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為他(她)喜歡該科任教師。因此,地理教師要勤於「修煉」「內功外功」,提升個人魅力。例如,運用高超、精湛的教學技術:幽默風趣、極富感染力、號召力的口才;「龍飛鳳舞」「賞心悅目」的板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的板圖等。如果你能在幾分鍾內在黑板上畫出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國地圖,學生肯定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又如積極參加比賽而得獎,讓學生覺得你很厲害。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地理教師以高尚的師德形象,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昂的精神狀態,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感染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熱愛自己的專業,有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關心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前途,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學生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相長,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塑造地理教師「博學多才」的形象。地理教師由於專業的影響,知識面很廣,往往給學生博學的印象。地理教師應努力更上一層樓,讓學生覺得你「無所不知」。此外,地理教師備課量大,但要批改的作業較少,課余時間較多。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修煉」更多技藝,如球類運動、歌舞、繪畫、書法、魔術、電腦編程等,不僅可以豐富業餘生活,愉悅身心,而且讓學生覺得你多才多藝,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關注學生學習以外的問題。教師如果僅關心學生的學習,很容易讓學生厭煩。因此,地理教師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敏銳的觀察力應是地理教師的強項),用心靈去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興趣愛好、身體健康、課餘生活、經歷體驗、家庭等,讓學生感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學生自然就會感激你、喜歡你,從而「愛屋及烏」而喜歡地理課程。
(二)課堂教學力求形象直觀,把興趣培養貫穿始終
1.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不斷用有趣的問題為教學過程開路,創設覆蓋每一章、每一節、特別是每一具體課題的問題情境。例如:講「氣壓帶風帶」可從介紹歷史事實入手。「哥倫布發現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從西班牙出發,南行至北緯30°附近的加那利群島停留後,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氣晴朗,風平浪靜,帆船行駛緩慢,用了26天才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開了1000多公里,然後再向西橫渡大西洋,船隊一帆風順,在東北風的吹送下,只用了20天就抵達了美洲。後人在他兩次走過的路線上航行,所遇風的情況都是如此。這個事實說明什麼呢?說明地球上風的分布是有規律的。風在全球的分布有什麼規律呢?」接著學習氣壓帶風帶的分布,這時部分學生會在心中提出成因問題,教師再明確提出:「氣壓帶風帶的這種有規律的分布是怎樣形成的呢?」從而把所有學生都帶入成因問題的情境之中。在講解成因的過程中,還要通過一系列的具體問題不斷地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需要,引導學生的認識步步深入。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為了保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經常處於「樂學」狀態。教師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手段的藝術性、多樣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美,要用精煉、生動、富有邏輯性、多樣性的語言;用清晰、響亮、舒緩、流暢的語音;用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和富有節奏變化的語調,給學生以聽覺上的美感。在課堂教學時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對自身情感進行調控,滿懷激情地開展教學活動,設法使學生不斷受到感染,讓情緒亢奮起來,使學生腦神經受到適當刺激,對所學內容留下較深印象。地理學科涉及到宇宙、大氣、河流、地球、生態平衡、資源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這要求教師用對大自然滿腔熱愛、對科學真理執著追求,藉助於准確生動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去感染學生。如講到黃河這條哺育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時,教師內心應充滿驕傲自豪之情並溢於言表;當講到由於我們缺乏科學知識,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時,教師的情感應是痛惜和擔憂的。這樣感染學生,使學生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並能認識到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精心選擇豐富多彩的地理知識,增強課堂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中學生的好奇心強,關鍵在於教師的激發、引導和強化。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廣,包含許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如宇宙的奧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飛碟等),神奇的地轉偏向力(形成許多奇異的現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愛情傳說(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溫的垂直變化)「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日較差大)的奇觀,奇怪的「馬緯度」(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等無風帶)「貿易風」(信風)等。地理教師平常要有意識地積累這些素材,一有機會就與所講授內容聯系起來,使地理課堂妙趣橫生。有的內容,編成順口溜,也可增加學生的興趣,例如講到黃河和長江時,怎樣讓學生記住黃河和長江流經的省區呢?我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青川甘寧內蒙古,山西陝西豫和魯」、「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將地理的趣味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不愁學生不喜歡地理,學不好地理了。
4.採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教學。
現代教學媒體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象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的這一特點,可以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如各種自然和人文景觀,使學生能見其形,如臨其境。情境的再現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優美、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使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講「板塊構造學說」這一章內容時,教師將大陸漂移假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軟盤裝上計算機,然後模擬兩億年前起到現在的大陸漂移過程,這樣可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高三綜合復習中,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也相當顯著,如在旅遊專題復習中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把近年來一些典型的例題串連起來,歸納總結出此類題目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反映很好。
(三)化難為易,讓學生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也影響著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培養。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中學地理教學難點大致可以分為理解性難點、記憶性難點和運用性難點等三類。
理解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的高度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說明事實材料的過於概略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關鍵。教師在突破理解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學中多運用圖示解答、演示實驗、聯系生活、形象記憶等方法。例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區別,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用課本當教具,讓學生把書本想像成地層,用兩手擠壓課本兩側,分別使課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對折,請學生觀察課本一端中心和兩翼書頁的構成,學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構造的能力。
記憶性難點及其處理: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記憶性難點,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實過於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鬆散的地理知識。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強化記憶效果,加強知識積累,教學中可採用:(1)加強橫向聯系例如,表示東西經、南北緯的英文單詞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2)賦予記憶材料以一定的意義,例如,太陽系九大行星按距日遠近的排列順序,可處理成「水浸(金)地球,火燒木星成塵土,天海冥王都叫苦」。還採用編歌訣、構建知識結構等等
運用性難點多存在於讀用地圖和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具體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我們應講究應用障礙的針對性,要力求巧設問題情境,增加問題層次,減緩問題坡度,必要時可提供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
聯系實踐,貼近生活,時時處處有地理。高中地理聯系廣泛,但也有很多地理概念非常抽象,這就要地理教師利用學生最容易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地理事物作為教學案例,起到一目瞭然,一葉知秋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高中地理課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學好地理課,能夠解決生活、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也就起到了傳道解惑的作用。在教學中我經常聯系最近的天氣變化,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地理。如:1.在高三總復習講到《常見的天氣系統》那幾天,正好寒潮來了,我就由此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2.講《氣候資源》一節中氣候資源與農業時,密切聯系家鄉的農業實際,向學生提出問題:家鄉茶葉生產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溫熱多霧的氣候,排水良好的山坡地,酸性土壤);3.講《氣候形成和分布》一節的氣候形成因子是有關下墊面因素時,問在我們家鄉山地南北坡的哪一坡的植被多?(南坡)為什麼?(向陽坡光照充足)山上的馬尾松南坡多還是北坡多?(南坡,因為馬尾松是一種喜光植物,向陽坡多)同學們都非常感興趣,覺得以前沒有很好的觀察。增強了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必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身邊學習地理知識,地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
(五)聯系其他學科,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與各學科都有聯系,恰到好處地在教學中引用跨學科知識來解決地理課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使較難的地理問題簡單化,同時展示地理教師在綜合課教學中的知識面寬的優勢。當然需要我們廣大的地理教師不斷學習,學習好與地理課緊密聯系的高初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學科的知識,並把握和熟知高初中語文、英語課文中有關地理的內容,使學生感到在學習地理課的同時能解決其他學科學習中不能輕易解決的問題,增強同學們學習地理課的興趣。如:1.講《自然帶》中的熱帶荒漠時,結合高中英語課設計的阿斯旺水壩的建設造成的土地鹽鹼化、生態破壞、疾病流行、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等問題,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能夠解決好英語課中難懂的很多問題。2.講《地轉偏向力》時結合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講《潮汐》時結合力的分解和反作用力的知識,既輕松解決了地理課的難點,又使同學們感到地理老師知識豐富,成為同學們尊敬和信賴的老師。3.講《喀斯特地貌》和《臭氧層空洞》時寫出石灰岩溶蝕和沉澱的化學方程式和氟氯烴消耗臭氧層的方程式。
(六)關注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解釋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喚起學習慾望。
教學中必須密切關注國內外重要地理時事,因為這些重大事件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這些事件都和高中地理課有緊密聯系,也是地理高考及其他學科高考命題的素材,近些年高中進行素質教育,高考更注意與國內外重大事件結合起來命題。如:2000年考了巴拿馬運河、關貿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1年考了巴以問題和沙塵暴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2年考了世博會和中亞等當年的熱點時事;2003年考了海洋法、國土管理和三峽工程等熱點問題;2004年考了臭氧層空洞和神州5號飛船等熱點問題;2005年考印度洋特大地震和海嘯。2005年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我及時把每天的動態告訴學生,並與課本相關知識進行聯系,通過考試、提問、座談等方式發現學生在這部分知識掌握情況比其他知識要好一些。學生關注地理熱點、學習與生產和生活實際就密切結合起來了,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發現地理問題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高考成績的提高。
總之,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