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流經濟地理的研究內容有哪些
物流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研究對象為物流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內部分支包括理論物流地理學、部門物流地理學、區域物流地理學、城市物流地理學及企業物流地理學;具體研究內容應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主要包括物流地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物流活動的空間組織形式及區域差異,行業物流活動的發生、發展及分布規律,城市(鄉村)物流系統規劃,企業物流活動的組織與空間分布規律等。
② 怎麼樣理解物流的定義
一、物流的定義
物流中的"物"是物質資料世界中同時具備物質實體特點和可以進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質資料。"流"是物理性運動,這種運動有其限定的含義,就是以地球為參照系,相對於地球而發生的物理性運動,稱之為"位移"。流的范圍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圍,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環境中的微觀運動,小范圍位移。"物"和"流"的組合,是一種建立在自然運動基礎上的高級的運動形式。其互相聯系是在經濟目的和實物之間,在軍事目的和實物之間,甚至在某種社會目的和實物之間,尋找運動的規律。因此,物流不僅是上述限定條件下的"物"與"流"的組合,而更重要在於,是限定於軍事、經濟、社會條件下的組合,是從軍事、經濟、社會角度來觀察物的運輸,達到某種軍事、經濟、社會的要求。
二、 物流的劃分
由於物流對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圍、范疇不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流。
(一) 宏觀物流 。 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流活動。 宏觀物流還可以從空間范疇來理解,在很大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往往帶有宏觀性,在很小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則往往帶有微觀性。 宏觀物流研究的主要特點是綜觀性和全局性。宏觀物流主要研究內容是,物流總體構成,物流與社會之關系在社會中之地位,物流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社會物流系統和國際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作等。
(二) 微觀物流 。 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屬於微觀物流。 在整個物流活動中,之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
(三) 社會物流 。 社會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一個社會為范疇面向社會為目的的物流。
(四) 企業物流。 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
(五)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發展很快、規模很大的一個物流領域,國際物流是伴隨和支撐國際間經濟交往、貿易活動和其它國際交流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六) 區域物流。 相對於國際物流而言,一個國家范圍內的物流,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物流都處於同一法律、規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會因素影響,都處於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裝備水平之中。
(七) 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各企業,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
(八) 特殊物流 。
③ 物流經濟地理有哪些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地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物流業的產生而產生的。
主要研究各種物流的地域布局,包括物流運輸樞紐和綜合運輸網的布局,運輸活動和地理因素的空間聯系,客流和貨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運輸樞紐和經濟腹地的關系,運輸區劃及其變化等。
如果覺得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④ 什麼叫物流
物流(現代物流英文:Logistics,傳統物流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
物流目前比較流行的翻譯方法為:Logistics, Logistics與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於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圍,把物流活動擴大到生產領域。物流已不僅僅從產品出廠開始,而是包括從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售後服務,直到廢舊物品回收等整個物理性的流通過程。
當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點是: ①其外延大於狹義的物流(即銷售物流),因為它把起點擴大到了生產領域; ②其外延小於廣義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因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 ③其外延與供應鏈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稱它為供應鏈物流。
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 物流是保證商流順暢進行,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
(二) 物流是開拓市場的物質基礎,決定著市場的發展廣度、規模、方向。
(三) 物流直接制約社會生產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動,直接制約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配置。
(四) 物流狀況如何,還對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制約作用。
總之,物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更好地發揮物流的職能,對我們加速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⑤ 產生物流經濟地理原因
產生物流經濟地理原因是地理位置的空間限制。
物流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對各種物流實踐(物流技術、物流管理、物流過程、物流政策等)的經濟效果進行分析、評價、選優,其目標就是物流總成本最低。
物流經濟學是物流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其本質是經濟學,是以物流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動中如何遵循經濟規律,依據經濟目標而對物流行為進行優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一門學科。
⑥ 經濟地理的概念
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⑦ 物流經濟地理的定義是什麼
近年來,物流業的發展為學提供了新的學科發展機遇,使物流經濟地理成為一門集物流學和經濟地理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物流經濟地理還是一門較年輕的學科,需要相關人員共同努力,推進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完善學科體系及內容,有好地反映物流經濟地理學科的基本規律,反映最新發展理論和實踐態勢,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
希望採納
⑧ 物流的定義是什麼
定義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物流術語》中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定義2:日本通商產業省運輸綜合研究所《物流手冊》中認為,「物流是將貨物由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
定義3:美國物流協會認為,「物流是為了符合顧客的需要所發生的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物質、服務以及信息的流動過程,以及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進行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行為。」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它對來源地與消費地之間的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正向和反向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與儲存,進行計劃、執行與控制,以滿足顧客要求。
定義4:日本學者林周二認為,「物流是克服時間和空間間隔,聯結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包括廢棄和還原在內的一切資材的物理性移動的經濟活動。具體說有運輸、保管、包裝、搬運等物資流通活動及與之相關的信息活動」。
定義5:聯合國物流委員會1999年對物流作了新的界定,它指出,「物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的原材料、中間過程庫存、最終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和存儲計劃、實現和控制管理的過程。
⑨ 物流的定義是什麼
什麼是物流,簡單地講,物流就是商品流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已經不僅僅是商品流通本身,它所指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商品運輸、儲存、配送、裝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動。
「物流」概念最早產生於本世紀50年代,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物流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才已經講過,物流的涵義也從單純的「貨物配送」發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為一體的全方位管理,成為國際運輸業中一種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
什麼是物流?權威的定義是:物流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為提高原料、在製品和製成品以及相關信息從供應到消費的流動和儲存效率與效益而對其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這是美國物流管理協會1985年給物流下的定義。
在現代物流中,信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商品的流動要准確、快速地滿足消費者需求離不開信息流動,資金的及時回籠也離不開相關信息的反饋。通過信息在物流系統中快速、准確和實時的流動,可使企業迅速地對市場作出及時的反應,從而實現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良性循環。現代物流是一系列繁雜而精密的活動,要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這一活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