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月球的小潮在什麼時候

地理月球的小潮在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10-02 18:06:19

㈠ 看不懂,為什麼會有兩個大潮,月亮離太陽最遠不是應該是小潮嗎

摘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形成原因 過程 特徵 主要類型 利用 研究歷史
海洋潮汐
摘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形成原因
過程
特徵
主要類型
利用
研究歷史
海洋潮汐
收藏
反饋
正在載入查看圖片集
海洋潮汐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古代稱白天的河海涌水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正在載入潮汐
在日、月等天體的引潮力作用下海水有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到了一定時間,海水迅猛上漲,達到高潮;過後一些時間,上漲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灘,出現低潮。如此循環重復,永不停息。海水的這種運動現象就是潮汐。
潮汐的升降和漲落,與人們的多種活動有密切的關系:船隻航行和進港出港、艦艇活動,沿海地區的農業、漁業、鹽業、港口建設、大地測量、環境保護等,都必須掌握潮汐變化的規律。此外,利用潮汐進行發電,也是能源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
形成原因
正在載入潮汐形成
海洋潮汐的形成原因是天等的引潮力。引潮力即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之差。任意天體對地球某處的引潮力的大小,與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地心到天體中心的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還與天體到該處的天頂距有關(天頂距越接近90°,引潮力越小)。因此,地球上引潮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因時因地而異。雖然太陽的質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因它離地球更遠,結果它的引潮力只有月球的46%。其他天體對地球的引潮力與月球或太陽相比甚小,都可以忽略。由月球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叫做太陰潮;由太陽引潮力引起的,叫做太陽潮。兩者都屬於天文潮。引潮力不僅產生了海洋潮汐,而且引起固體地球潮汐(地潮)和大氣潮汐(氣潮)。對海洋來說,地潮在海潮之下,氣潮在海潮之上,它們都對海潮產生影響。
過程
月球和太陽相對於地球的運動都有周期性,故潮汐也有周期性。從潮汐過程來看:當潮位上升到最高點時,稱為高潮或滿潮;在此刻前後的一段時間,潮位不升也不降,稱此階段為平潮;接著潮位開始降落,當它降到最低點時,稱為低潮或干潮;在此刻前後的一段時間,潮位又不升不降,稱此階段為停潮。停潮之後,潮位又開始上升。平潮和停潮的時間長短都因地而異。規定平潮的中間時刻為高潮時,當時的潮位高度為高潮高;停潮的中間時刻為低潮時,當時的潮位高度為低潮高。相鄰的高潮和低潮的潮位高度差,稱為潮差。從低潮至高潮的過程,稱為漲潮;從高潮至低潮的過程,稱為落潮。漲潮階段的潮差為漲潮差,時間間隔為漲潮時;落潮階段的潮差為落潮差,時間間隔為落潮時。
特徵
潮汐不等現象
潮汐的過程,每天不同,這是因為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的緣故。不僅它們的距離有變化,而且三者還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所以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有時互相增強,有時互相削弱,致使潮高和潮時都隨著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其中潮汐不等現象,主要的有半月不等、月不等、赤緯不等和日不等4種現象。
1. 半月不等現象:農歷每月的朔(初一)和望(十五或十六),月球、太陽和地球的位置大致處於一條直線上,這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的方向相同,它們所引起的潮汐相互增強,使潮差出現極大值。
這種極大值每半個朔望月(14.7653天)出現一次,相應的潮汐稱為大潮或朔望潮。大潮過後,潮差逐漸減小,在農歷每月的上弦(初八或初九)和下弦(廿二或廿三)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的方向接近正交,因而互相削弱的情況最為顯著,故潮差達極小值。這種極小值也是每半個月出現一次,相應的潮汐稱為小潮或方照潮。這種大潮、小潮的依次更替,稱為半月不等現象。實際上,中國海區的大潮通常出現在朔和望之後約兩天的時候,小潮通常出現在上弦和下弦過後約兩天的時候。
2. 月不等現象: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為橢圓,月球從近地點出發, 經過遠地點又回到近地點, 需要27.5546天,從而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也隨著產生相應的周期變化。由這一原因所導致的潮差變化,叫做潮汐的月不等現象。
3. 赤緯不等現象:由於月球軌道面與天球赤道面斜交,所以月球的赤緯不斷變化。在每個回歸月中,月球半個月處於赤道面以北,半個月在赤道面以南。因為在上半月和下半月的引潮力效應相同,所以周期為半個回歸月(13.6608天),相應的潮汐變化稱為赤緯不等現象。

4. 日不等現象:潮汐曲線每天相鄰的高潮和低潮的高度差逐日變化的現象,其周期為27.3216天,相應的潮汐變化稱為日不等現象。

就潮汐不等現象的總效果而論:
對月球而言,它大約每兩周經過赤道一次,這時相鄰的高潮和相鄰的低潮的不等現象甚小,相應的潮汐稱為赤道潮;當月球在南(北)赤緯最大的位置附近時,潮汐不等現象甚大,相應的潮汐稱為回歸潮。
對太陽而言

㈡ 漲潮、落潮的時間是怎麼算的

具體方法如下:
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方法一
1、農歷日期小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6
2、農歷日期大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
退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6
計算出的時間是12小時制的。

㈢ 小潮出現的日期是上弦月還是下弦月

C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根據圖示,大潮時日、地、月三者共線,且月球位於中間,故此時應為新月;小潮時日、地、月三者互相垂直,且根據太陽的位置月球的亮面朝右應為上弦月,故本題①③都正確,題選C項;

㈣ 潮汐時間變化規律

海水有周期性漲落規律,如: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避開大潮時間再去海上。

㈤ 什麼是月球潮汐

潮汐是由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因白天為朝,夜晚為夕,所以把白天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汐」。這種現象曾使古人很納悶,不知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後來細心的人們發現,潮汐每天都要推遲一會兒,而這一時間和月亮每天遲到的時間是一樣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著必然的聯系。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經》中已提到潮汐與月球的關系,東漢時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論衡》一書中則明確指出:「濤之起也,隨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從數學上證明潮汐現象確實是由太陽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萬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要強大得多,但太陽的引潮力卻不到月球的1/2。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引起海水漲落的引潮力(或稱起潮力)雖然起因是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但卻又不是太陽和月球的絕對引力,而是被吸引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引潮力和引潮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該天體到地球的距離的立方成反比。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月球質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間的平均距離是月地間平均距離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從力學上證明潮汐確實主要由月球引起。打個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時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陽的貢獻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陽的引潮力雖然不算太大,但能影響潮汐的大小。有時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時是斥力,相互牽制抵消。在新月或滿月時,太陽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產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時,月球的引力作用對抗太陽的引力作用,產主低潮。其周期約半月。從一年看來,也同樣有高低潮兩次。春分和秋分時,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陽幾乎在同一平面上,這時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兩次高潮。此外,潮汐與月球和太陽離地球的遠近也有關系。月球的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大約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遠離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遠地潮大39%,當近地潮與高潮重合時,潮差特別大,若遠地潮與低潮重合時,潮差就特別小。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也是橢圓,在近日點太陽引力大,潮汐強,遠日點,引力小,潮汐弱。
從一天看來,因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潮汐波由東向西,沿周日運動的方向傳播,一次潮汐漲落經歷的時間是半個太陰日,即12小時25分,也就是所謂的半日潮,生活在海邊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規律地升落兩次。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來。
實際的潮汐還會受地理環境、海岸位置、洋流運動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以錢塘江潮為例,我們知道,錢塘江口的杭州灣呈喇叭口狀,越往裡越窄,加之漲潮時帶進的泥沙淤積在江底形成沙坎,從而造成潮勢洶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僅會在地球上產生海潮,還會引起大氣潮。但是大氣潮遠沒有海潮這樣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又因為我們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難察覺的。除此之外,引潮力還會使地球的本體,包括地表(大陸和洋底以下各部分)產生潮汐,這種潮汐稱為固體潮,固體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儀器才能測出來,這可能對地球的引力場有細微影響。地球內部有一部分是液態的,因此那裡也會產生潮汐,有人認為地球內部的潮汐是誘發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總是相對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對地球有引潮力,反過來,地球對月球同樣也有引潮力。按理說,地球的質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對月球的引%B

㈥ 為什麼上弦月小潮 滿月大潮

您好,這位朋友:

這種小潮、大潮的現象,是由於月亮繞地球旋轉時,太陽的引力的原因。滿月的時候,地球正好夾在月亮和太陽的中間。這時會發生大潮,因為月亮和太陽的引力從兩旁同時牽引海水,海潮會變得特別高。新月的時候,月亮夾在太陽和地球之間。這時候月亮和太陽的引力在同一方向牽引海水,海潮也會變得特別高,這也是大潮。小潮是在半月(只看到半個月亮)的時候發生,這時太陽和月亮以地球為中心成一直角的方向。月亮和太陽的牽引力會互相抵消一部分,所以海潮特別低,這就是小潮。

希望幫到你,謝謝!

㈦ 大潮,小潮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

潮汐現象

潮汐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面鉛直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

潮汐是所有海洋現象中較先引起人們注意的海水運動現象,它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運交通,軍事活動,漁、鹽、水產業,近海環境研究與污染治理,都與潮汐現象密切相關。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鉛直漲落運動蘊藏著極為巨大的能量,這一能量的開發利用也引起人們的興趣。

1、潮汐要素

圖7—1表示潮位(即海面相對於某一基準面的鉛直高度)漲落的過程曲線,圖中縱坐標是潮位高度,橫坐標是時間。漲潮時潮位不斷增高,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後,潮位短時間內不漲也不退,稱之為平潮,平潮的中間時刻稱為高潮時。平潮的持續時間各地有所不同,可從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不等。平潮過後,潮位開始下降。當潮位退到最低的時候,與平潮情況類似,也發生潮位不退不漲的現象,叫做停潮,其中間時刻為低潮時。停潮過後潮位又開始上漲,如此周而復始地運動著。從低潮時到高潮時的時間間隔叫做漲潮時,從高潮時到低潮時的時間間隔則稱為落潮時。一般來說,在許多地方漲潮時和落潮時並不一樣長。海面上漲到最高位置時的高度叫做高潮高,下降到最低位置時的高度叫低潮高,相鄰的高潮高與低潮高之差叫潮差。

2、潮汐不等與潮汐類型

一、潮汐的類型

從各地的潮汐觀測曲線可以看出,無論是漲、落潮時,還是潮高、潮差都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根據潮汐漲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況,可以把潮汐大體分為如下的4種類型:

1.正規半日潮在一個太陰日(約24時50分)內,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從高潮到低潮和從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幾乎相等,這類潮汐就叫做正規半日潮(圖7-2a)。

2.不正規半日潮在一個朔望月中的大多數日子裡,每個太陰日內一般可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有少數日子(當月赤緯較大的時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徵就不顯著,這類潮汐就叫做不正規半日潮(圖7—2b)。

3.正規日潮在一個太陰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像這樣的一種潮汐就叫正規日潮,或稱正規全日潮(圖7—2c)。

4.不正規日潮圖7—2d是不正規日潮潮汐過程曲線。顯然,這類潮汐在一個朔望月中的大多數日子裡具有日潮型的特徵,但有少數日子(當月赤緯接近零的時候)則具有半日潮的特徵。

二、潮汐的不等現象

凡是一天之中兩個潮的潮差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這種不規則現象稱為潮汐的日不等現象。高潮中比較高的一個叫高高潮,比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較低的叫低低潮,比較高的叫高低潮。

從潮汐過程曲線(圖7—2)還可看出潮差也是每天不同。在一個朔望月中,「朔」、「望」之後二、三天潮差最大,這時的潮差叫大潮潮差;反之在上、下弦之後,潮差最小,這時的潮差叫小潮潮差

具體的圖看看這個吧,這裡面都有
http://202.119.109.14/wj/Subject06/main0604.htm

㈧ 每月的什麼時候會出現大小潮

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相對的位置不同時,引潮力的大小也不相同,但它們在天空里的相對位置又是周期性變化的,因而潮汐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當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成為一直線時,也就是在陰歷初一新月(朔)或十五滿望月(望)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方向是一致的。

太陽的引潮力加強了月球的引潮力,或者說在某一地點太陰潮和太陽潮的高潮發生於同一時刻,從而形成了一月中兩次特大的太陰,太陽合成潮,這時海水漲得最高,落得也最低,潮差最大,所以叫「大潮」。由於大潮發生在每月朔、望的時候,又叫「朔望潮」。

當月球、太陽和地球處於相互垂直位置時,也就是陰歷初七、八(上弦)和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時,太陽潮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太陰潮,或者說同一地點太陰潮的高潮(低潮),和太陽潮的低潮(高潮)發生於同一時刻,從而形成了一月中兩次最小的太陰、太陽合成潮,這時海水漲得不下高,落得也不低,潮差最小,所以叫「小潮」。


主要特徵

潮差又稱潮幅,指一個周期內相鄰的高潮位和低潮位間的水位差。月球和太陽引力使海洋水面發生周期性漲落,每太陰日(24小時50分)兩次。水面漲至最高位時稱高潮或滿潮;水面降至最低位時稱低潮或干潮。大小潮因時因地而異。

朔望(農歷初一、十五)之日出現大潮;上下弦(農歷初八、二十三)出現小潮。亦隨一年四季而異。沿海地形對潮差有很大影響。世界上的最大潮差,出現於加拿大的芬地灣,達18.0m。中國最大潮差出現於杭州灣的澉浦,達8.9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潮升、網路-潮差

㈨ 地震與月亮有什麼潮汐周期

各種潮汐的形成,主要是由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決定的。地震與月球的運轉是否有很大關系,科學家們正在探秘之中。

現在我們知道,月亮的盈虧並不是「死而復生」,而是因為日、地、月在運動中三者之間的關系不斷發生變化,我們在地球上每天看到月球的不同部分,感覺上便是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

我們說月亮圍繞地球轉,這是不太准確的。嚴格地說,地球和月球組成了地月系,地球和月球都圍繞著它們的共同質心旋轉。地月系的質心不在地球的中心,而在地表以下1728千米處。月球圍繞地月系質心運動的周期,因選用基點的不同,其數據也有差別。人們用得最多的是朔望月,一個周期為29.53天。我們使用的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就是以朔望月為基礎制定的。

月球的質量不大,只有地球的1/6,但它離地球很近;太陽距地球當然要遠得多,但它的質量又很大。這兩個天體都對地球各處產生很強的引力,從而形成周期性潮汐,稱作天文潮汐。這種潮汐主要有:

海潮:海水的周期性漲落;

固體潮:地殼規律性升降;

大氣潮:氣壓周期性變化。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計算,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是太陽的2倍多,所以,各種潮汐的形成,主要是由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決定的。

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的位置不同,地球上所受到的引力大小也不同。

農歷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地、月基本在一條直線上,地球上各點所受到的日月引力相互疊加,使高潮極高,低潮極低,稱之為大潮。(初一的月亮叫做新月或朔,初一前後各一天就叫朔期。十五的月相稱滿月或望,十五前後各1天就稱望期。)

到了農歷的初七、初八,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轉到了和太陽成90度(或270度)角的位置,日、月引力大致垂直,二者抵消,使高潮、低潮的差異最小,稱之為小潮。(初七、初八的月相叫做上弦,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叫做下弦。)

這種大一小潮周期為14天左右(14.75天)。

月球繞地月系質心運轉的軌道是個橢圓,大約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遠離地球各1次,近地潮要比遠地潮大39%。當近地潮與大潮重合時,潮差就特別大;反之,若遠地潮與小潮重合,潮差就特別小。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也是橢圓,在近日點太陽引力大,潮汐強;遠日點引力小,潮汐弱,周期為1年。

由於其他因素的影響,潮汐還存在13.6天、186天、8.85年、18.6年、2.1萬年、4.1萬年和10萬年等周期。

這種日、月引力的周期性變化導致海潮周期性漲退,海水不斷地沖蝕著海岸及海底,並搬運沉積物到適當的地點沉積保存下來,某些地層上就沉積下了潮汐韻律層,它記錄了億萬年來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的有用信息。科學家們對此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還存在無數的未解之謎等待人們去探索。特別是令人備感恐怖的「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之說。

1966年3月22日,中國河北寧晉發生7.2級地震,這天正好是初一(朔日)。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特大地震,死亡人數達23萬。這天正是初二,地震發生在凌晨3點42分,按一般人的習慣,這時仍是初一「夜裡」。在那地震頻繁的日子裡,每逢初一、十五,人們格外小心,因為餘震總喜歡在這兩天光臨。

確實,自有地震以來,在河北(包括京津)地區,史料載明了日期的大於6級的地震有30次,在初一、十五前後各一天發生的就約佔50%。如果不算餘震,則發生在初一、十五前後各一天的大地震,占總地震數的55%。

不僅河北如此,整個華北地區的地震也有這種規律。如1966~1984年間發生的5級以上的95次地震中,發生在朔望期(取為朔望日前1天至後2天)的為48次,約佔50.5%;6級以上的地震共19次,發生在朔望期的為10次,約佔52.6%;7級以上的地震共5次,發生在朔望期的為3次,佔60%。這些比例都比自然概率27.1%高得多。

除華北外,新疆柯平地區及江蘇溧陽一帶的地震也明顯與朔望期有關。但並不是所有地震都「青睞」初一、十五,有些地震特別「喜歡」初七、初八(即上弦)或二十二、二十三日(即下弦)。

地震科學家們統計了雲南地區發生的地震,發現地震最喜歡在農歷的二十二,即下弦的前1天,光臨雲南;其次則比較喜歡初一這天。雲南地區的地震在農歷的二十二這天釋放的能量占總能量的26.1%,在初一釋放的能量佔18.7%,而下弦前一天或初一,僅占朔望月總天數的4.2%。

月球是周期性地繞地月系質心運轉的,地震又與月球的運轉有很大關系,那麼月球運轉周期在地震的發生上有沒有反應呢?

1969年,美國阿波羅12號宇宙飛船在月球上安置了地震記錄儀,科學家分析第一批記錄結果就發現月震有約27天的周期,這正是月球靠近地球的周期(叫做近月點)。科學家們由此開始探討地震有無類似的周期。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1964~1971年記錄的42000個地震的分析表明,地震數據峰值是13.65天,每月出現2次這樣的峰值。也就是說,地震存在約27天的周期。科學家分析1949~1974年美國阿拉斯加和中美洲的大量地震,也發現有13.65天的周期,而澳大利亞和日本列島的這種效應不明顯。不過,科學家們對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上述周期的得出是由地震數據本身的正常變化引起的,與月球無關。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還在繼續探索。

㈩ 大水潮和小水潮在哪一天怎麼知道

大潮一般發生在農歷每月的初一、二、三與十六、十七、十八。小潮指的是潮水漲退幅度小的時候,除了漲大潮的幾天,都是小潮。

海水漲潮退潮是由太陽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月球引力和離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漲落的主要原因。

潮汐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主要是早晨受太陽引潮力而漲潮,晚上收月亮引潮力而漲潮的現象。

漲潮是什麼原因?

月球的引潮力不僅會在地球上產生海潮,還會引起大氣潮。但是大氣潮遠沒有海潮這樣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又因為我們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難察覺的。

除此之外,引潮力還會使地球的本體,包括地表(大陸和洋底以下各部分)產生潮汐,這種潮汐稱為固體潮,固體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儀器才能測出來。

這可能對地球的引力場有細微影響。地球內部有一部分是液態的,因此那裡也會產生潮汐,有人認為地球內部的潮汐是誘發地震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會漲潮?

地球質點受到月球質點的萬有引力正是地球質點繞共同質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而此向心力對應的慣性力與此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球質點受月球質點的萬有引力與這個慣性力相互抵消。

地球被看做質點,就可以把地球上物體的運動軌跡和動力學規律看做與地球質點完全一樣。這樣物體受的月球的萬有引力和與之對應的慣性力相互抵消。

實際上地球的體積很大,在離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體,繞地、月共同質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明顯小於地球質點的軌道半徑,物體所受月球的萬有引力就會大於所受對應的慣性力。

這兩個力不能再抵消,其合力與物體受地球的萬有引力方向相反,使物體的重力明顯變小。

如果所說的「物體」是這里的海水,那麼這里就會有漲潮發生。用同樣的方法研究離月球最遠的地面上的物體,月球對此處物體的萬有引力小於與之對應的慣性力。

它們的合力又是與地球對此處物體的萬有引力方向相反,也是使物體的重力明顯變小。

所以在離月球最遠的那部分海水同時也會有漲潮發生。這就使本應是球形的海平面微微呈現出紡錘體形狀。

閱讀全文

與地理月球的小潮在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