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中華文化滋生和發展的環境有哪些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地理環境:半封閉的溫帶大陸
地理環境提供了:「自然之富,物產之豐」這是中國文明得以滋生的一個先決條件,氣候類型的完備,地地貌、流域繁復,為中華文化的多樣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條件。
經濟環境:農業型自然經濟
農業是中國經濟的主體,這就註定了中國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農業社會的文化,中國文化的若干傳統都與此有關。
社會環境: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
有血緣紐帶維系的宗法制度給與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各方面以深刻的影響。血緣聯系與社會等級關系密切交融、滲透。加大了中華文化的延續力,使之成為世界罕見的不增中斷的文化系統。
周邊環境:曾長期領先於周邊的「四夷」
Ⅱ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2)中國文化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Ⅲ 中華傳統文化形成的環境基礎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氣候:溫度的變化,濕度的變化,人口增長、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亂世,經濟開發。
2、地形、地貌:地勢西高東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變化。
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氣候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的風格主要有一是雄偉,如泰山、喜馬拉雅山。二是險峻,如華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黃山、峰奇、石奇、松奇、雲奇。五是秀麗,如四川峨眉山。中國歷代的山水畫,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徵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拜。中國文化里較少人對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和西方文化有著顯著的不同。
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東構成「三大階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為最高的一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第二階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階梯。沿海地區多處於第三階梯。
以上三個階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長的地殼運動中逐漸變化的,這些變化屬於「人化自然」的過程,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變成了陸地;沙漠面積擴大。
我們僅從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設上,就能發現「人化自然」的過程,發現地形地貌的變化,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出現了最初的水利事業,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導水入海,治服了洪災。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規劃修建了第一個見於歷史記載的水庫芍陂(今安徽壽縣南)。自東漢至唐,芍陂變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漸消失。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秦國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著成都平原上的800萬畝土地,秦統一後,派史祿主持開鑿了靈渠(今廣西興安縣境內),溝通了湘水、灕水,第一次將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聯結起來。秦漢以後,中原地區與嶺南交通多取道於此,近代成為以灌溉為主的河渠、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開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餘杭(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運河。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興建,給原來的地形地貌帶來了變化,水利工程的設計和創造為人類改造自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實體文化,總結說來,中國特有的地形地貌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游覽、文學、和繪畫等方面。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特別是魏晉以後,文人墨客盛行遊山玩水,在文學界形成了山水詩派,在繪畫界有山水畫派。許多描寫山水風光的散文、詩歌、和繪畫,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說,中國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極富特色的中國山水文化。
2、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從南到北,既有熱帶,又有寒溫帶,國土的大部分處於溫帶地區。二是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多刮北風,夏季多刮南風,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個月,三是大陸氣候強。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差較大。以上三點是中國氣候的總體特徵。總的來看,有史以來沒有實質性變化。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氣候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變化的,最明顯的體現在溫度與濕度兩個方面,
比如溫度的變化:從距今約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到17世紀(清代),我國氣候的總趨勢是由溫暖轉向涼爽。但是到了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受厄爾吉諾現象影響,中國的氣溫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開始融化。
再比如濕度的變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時代至兩千五百年前較濕潤,洪水頻繁,這從古代史書記載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國的旱災多於水災。北方尤其明顯,而南方的水災更加頻繁,這實際上與氣溫變暖、冰山融化有關。
另外,人口急劇增長,北方民族不斷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與氣候的變化有關系,甚至連治世和亂世也與氣候的變遷有關,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與當時的氣候宜人、風調雨順有關。
中國氣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特定的氣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節氣文化與氣候: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節氣文化是適應農業需要而很早就發展起來的。「春爭日,夏爭時」,農民們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樣按24節氣種地。否則,「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連收成都成了問題。24節氣不僅指導了我國古代農業,而且深深融入我國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之中,有的節氣還成了民間重要節日。
二是中醫文化與氣候。中醫學把外感病邪分為「風寒濕熱燥火」。俗稱「六淫」,大部分與氣候有關。南京中醫學院老教授干祖望說:「欲知《黃帝內經》之精華,一半在氣候。」沒有中國特殊氣候,也就不會誕生中醫學,中醫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針灸,針灸的取穴和針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關。不同的季節應取不同的穴位,針探深度也不一致。中葯的使用也分季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專門有一篇「四時用葯例」,說明用葯也要講究季節。《黃帝內經》中指出:在各季節中要分別加溫熱甘酸和苦寒之葯,以順四時氣候而養天和之氣。
三是詩詞與氣候。請大家舉出與氣候季節有關的詩句。
我國是世界上四季最鮮明的國家,鮮明的四季影響到詩人的日常生活,創作環境和靈感。於是,古詩中有大量的詠懷四季的詩句,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些都是詠春的。在四季中詩人們對氣候體會最深的要數夏季的炎熱。杜甫遇到酷熱天氣就會:束帶發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腳踏層冰」。王維在《苦熱》一詩中,熱得想到大氣層之外去涼快涼快:「思出宇宙外,礦然在寥廓。」還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的《西廂記》)。總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氣候造成了詠懷四季的美妙詩句。
二、人文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疆域、政區
(1)疆域:西漢、唐、元、清、疆域超過「雄雞式」、960萬平方公里。
(2)政區:商周——分封制,秦漢——郡縣制,東漢——州、郡、縣二級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縣,清——省府縣,近代——省、道、縣,現代——省、市、縣。
2、民族、人口:
(1)民族:中華民族——是各民族的總稱。華夏族指漢族。
(2)人口:特點是分布不均衡,人口遷移頻繁。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產生和發展的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或者叫歷史上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的進貨和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至關重要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同樣也產生過深刻的影響。中華文化是古代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獨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在人文地理環境方面,疆域、政區、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人文地理環境主要是指社會人為創造和劃分的地理環境,包括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諸多方面,其中,對文化影響較大的是疆域、政區、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區
疆域(重點了解各朝代的疆界變化,有哪幾個朝代的疆域比現在的大,西漢、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於公元前1300年。中國古代的華夏族在黃河流域繁衍發展,當時的華夏族同蠻、夷、狄等不同族類經過長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體「華夏族」。華夏族分為幾個不同的部落,這些不同的部落集團先是生息在黃河及其支流一帶,後來發展到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等廣大地區,建立了持續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黃河、長江為主,以今河南西部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東至今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交界處,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始於商朝。其疆域與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發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僅從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的十多萬塊甲骨上,已發現的單字就有5000個。
(3)周朝: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後,繼之而起的是延續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國政,國運昌盛。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東周建都洛邑。其統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東大部。周朝在中國文化上最大貢獻是燦爛的青銅文化。
(4)春秋戰國:從東周開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500多年,習慣上稱春秋戰國。在此期間,各諸侯國之間戰火不斷,出現了諸侯爭霸的局面,此時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空前繁榮,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鋒「百家爭鳴」的現象。
(5)秦朝: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贏政建立起來的。秦王朝立國僅15年,它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今甘肅、四川、至今雲南、廣西、北到長城一帶。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馬俑」和「阿房宮」成為歷史的見證。
(6)漢朝: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西漢王朝建都長安,先後統治達214年,其疆域東南至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東北達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自西漢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餘年間,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國是一個空前強盛的封建帝國,唐朝全盛時,疆域東到大海,南到南海諸島,西到巴爾客什湖,東北抵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一帶。(北界包括今俄羅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烏滋別克斯坦的鹹湖,號稱唐大帝國。唐以後至宋代中國的疆域有所縮減。唐大帝國的文化十分繁榮,主要成就是藝術。
(8)元帝國,是中國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元世祖忽必烈滅掉南宋後,疆域遼闊,北達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內,東北達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學比較發達。元雜劇是文學史上首次出現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間,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南到南海諸島,西到蔥嶺,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擁有一千多萬公里的土地。這種疆域基本上與當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測算表明,中國的實際面積是一千萬平方公里)。1840年鴉片戰爭後、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3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9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等,這些使中國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使中國的大片領土淪為殖民地。
總的來看,在中國歷史上,西漢、唐代、元代、清代幾個朝代的疆域都超過了中國當今的「雄雞式」疆域。
今天我們一般都認為中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實際上隨著香港、澳門(1999/12/20)的回歸,我們的國土面積可能在1000萬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國的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區
政區是國家為進行分級管理而劃分的區域,是人為劃分的,因此屬於人文地理環境范疇。研究政區應當探討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機構組織及權利分配。
(1)商周:中國古代行政區域制度最早產生於奴隸制時代。相傳夏朝開始按地區劃分居民,史稱「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究竟哪九州,無從查考(因無文字記載)。商朝開始在王室以外地區分封諸侯,世襲統治權。西周實行了「封邦建國」,「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國尊周王為天下共王,承擔守疆土,衛王室,納貢稅的義務,諸侯在封國之內,掌握政治經濟軍事權,兼可分封下屬為卿大夫。春秋時期,列國兵爭,晉、楚、秦等在邊地先後設立縣和郡,至戰國,郡縣兩級制,開始在全國普遍推行,總的來看,第一個時期,商周時期是地方分權的分封制。縣以下置鄉、亭、里等基層政權組織。郡、縣兩級行政長官由皇帝任免,實行年終考核,依任職情況決定升降留免(類似於今天的行政首長負責制)。
(2)西漢初年,採用「郡國並行制」。長安及附近地區實行郡縣制,長官有太守和都尉。其餘地區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為王,功臣和親屬外戚分封為列侯。漢武帝時,諸侯王的封地分割縮小,治民之權被取消,王國變成和郡一樣的地方行政機構,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另分全國為十三個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監察郡國。東漢取消郡尉,固定刺史為州級長官,地方行政機構演變成州、郡、縣三級制。
(3)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縣三級。但一個州所管的郡縣越來越少。
總的來看,秦漢及魏晉南北朝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4)隋唐:恢復郡縣兩級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縣;隋末改州為郡,實行軍政分權。唐代再改郡為州,州有剌史,縣有縣令。並分立「道」(鎮),成了州以上的一級政區,這就形成了「道——州——縣」三級制。另外,唐在邊疆設節度使,集數州的軍事、財政、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勢逐漸膨脹。「安史之亂」之後,節度使遍設到內地。實際上節度使就是方鎮,或稱道。總的來看,隋唐基本上是郡、縣二級制,唐代後期形成了「道—州—縣」三級制。
(5)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宋太宗廢止了方鎮轄域制度。各地設置府、州、軍、監(州級單位),其下轄縣。其行政長官由京官帶原銜出任,簡稱「知府」、「知州」、「知縣」。府縣之上,設「路」為監察區,路設安撫使司、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總稱監司,分掌軍事、財政、刑獄等職。這樣一來,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軍、監)—縣」三級制。
(6)元朝:由於疆域遼闊,確立了行省制度。全國除了西藏歸宣政院外。其餘地方分設十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行省長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縣設總管、府尹、州尹、縣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縣。
(7)明:明洪武九年廢除行中書省。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省,現行的省由此開始)。每省設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財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揮使司管軍事,合稱「三司」。三司互不相統,分別隸屬於中央有關機構。省下設府(或直隸州)、縣(或散州)。府里的長官為知府,縣里的長官為知縣。明朝:省、府、縣。
(8)清代地方行政機構分省、府、縣三級。全國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和內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長官是總督和巡撫。一省或數省設一總督,各省均設巡撫。省下設府,距京城250里設一府「府見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設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設正定府。府長官為知府。府下設縣,縣里的長官為知縣。另外歷代在少數地區設過特殊機構。
(9)近代,辛亥革命前後廢除了府一級、州、所都改為縣,又重劃了道區,所以成了省、道、縣三級制。國民黨政府廢除了道,實行省、縣二級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縣之間設立了行政監察專員。
(10)現代:1949年建國後地方行政機構分省(包括自治區和直轄市)、地(包括自治州、盟)縣(包括自治縣、旗、自治旗)。1986年開始廢除地區,專區,實行市管縣。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縣級市)縣三級制。目前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二) 民族、人口
(1)民族:
談到民族,我們首先要明確「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中華民族是定居於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稱。中華民族現有56個民族。
其次要明確中國遼闊的疆域和富饒的土地是靠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開拓的。從夏朝到秦漢時期,當華夏族,苗瑤族、百越族等民族開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時,邊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開發著祖國的邊疆。比如,東北部和北部的東胡、烏桓、鮮卑、匈奴等民族開發了今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及華北北部的廣大地區;西域的烏孫、月氏、龜滋等民族開發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廣大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開發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開發了台灣島;百越各民族開發了今廣西、廣東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中華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漢族的前身華夏各族就已經成為黃河流域的主體民族。以後隨著自身的擴張、遷移和其它民族的遷入,漢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漢族在數量上高居首位,在經濟文化上保持著總體上的優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和核心。自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大多數朝代是漢族統治的多民族國家。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上,非漢族建立的政權也不是獨一無二的。公元13世紀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後來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另一個統治過整個中國的民族是滿族。滿族人有這樣一個傳說:在風景秀麗的長白山下,有一個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臨,洗浴之後登岸。這時,一隻神鵲銜來一枚紅色的果子,鮮嫩異常。年齡最小的仙女佛古倫拾起來吞入肚中。結果怎麼呢?
佛古倫吞下紅色種子不久,便生了一個男孩,姓愛新覺羅,叫布庫里雍順。他就是傳說中滿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後代建立了大清帝國。1644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八旗鐵騎入關,佔領北京,席捲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清帝國。滿族人的語言大師不少,曹雪芹著有《紅樓夢》,老舍著有《駱駝祥子》等。
總之,中國的歷史是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斷交流和融合的產物。
(2)人口:
中國這塊土地是特別適應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蘇聯則不適應人口繁衍,故此曾獎勵多生多育的「英雄母親」。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人口大國。漢代,中國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宋時期和近代也佔三分之一。當時人口眾多是優勢(人力資源)。
歷史上,中國人口有兩大特點: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總的來看,各朝各代人口分布極具變化,但一般都是東南部和中原地區人口稠密,西北地區人口稀少。
第二個特點是人口遷移頻繁。人口遷移主要受戰爭、宗教、經濟的影響,同時人口遷移又帶動了文化的傳播和交融。下面僅以烏茲別克人的遷移,說明人口遷移狀況。18世紀中期,俄國境內的烏茲別克人陸續遷移到中國新疆,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的城鎮。烏茲別克人一日三餐都吃奶製品,禁酒,忌食豬、驢、騾肉,喜歡吃牛、羊、馬肉及蜂蜜和糖漿。他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居住的地區大都有較大的清真寺。在公元19世紀中葉以前,烏茲別克人以經營商業為主。他們組成商隊,趕著成群的駱駝、馬、騾,往返於新疆及中亞各地之間。因此,烏茲別克人的足跡遍布新疆及鄰國各地。他們把烏茲別克人的文化傳播到各地,又把各地的文化吸納過來。為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出傑出的貢獻。
從15世紀以來,中國人不斷移居海外,當時以移居東南亞為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再次大規模不斷移居海外,主要以歐美國家為主。現如今,在沒有四川人的縣不多;在世界,沒有中國人的國家不多。人口過多是最大的生態失衡,雙胞胎多,男孩多則是人類自身失衡。
Ⅳ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摘要 地理,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並且依以創造文化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對於不同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影響。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並不一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的活動結果也會不一致,因此產生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大陸在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Ⅳ 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及其重要特徵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環境 任何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的,地理環境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是不同的文化類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產生的內在物質基礎。考察中國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對中華文化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和了解。 一、地形、地貌和近萬年以來的環境變遷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地勢走向總的趨勢是西高東低,依次遞降,呈現出三大階梯式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為第一階梯,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許多山峰都超過海拔7 000米,號稱世界屋脊,著名的亞洲大河——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都發源於此。在青藏高原以北.以東和東南一帶,有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堅木盆地,惟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相間分市,地形極其復雜,海拔高度下降到2 000—1 000米以下,形成第二階梯。第二階梯以東,北起大興安嶺,中經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線以東以及雲貴高原以東的中國東部地區,平均海拔高度低於500米,其中僅少數山峰高達3000米以上,是為第三階梯。海拔低於200米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紅土層丘陵盆地,都分布在這一區域。 落差如此顯著的三大階梯.像一把巨大無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由於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決定了中國復雜多變的氣候環境。就干濕度而言,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向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東部低階梯濕潤多雨,中部第二階梯除雲貴高原以外,一般為半乾旱和乾旱氣候,特別是西北內陸,由於遠距海洋數千里之遙,加上關山阻隔,東方從太平洋,南方由印度洋吹來的濕暖季風鞭長莫及,因此成為中國最乾旱的地區。而青藏高原,則以高寒為基本氣候特點,這種氣候大勢,斜向把中國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出現了東南以農耕為主,西北以畜牧為主的人文地理景觀。就冷暖度而言,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漸次遞變。;大體上說,台南、瓊西及滇南河谷一線以南為熱帶;自此以北至秦嶺、淮河及白龍江一線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至秦漢長城以南為暖溫帶;秦漢長城以北,以西為中溫帶;大興安嶺北端.黑龍江—線為寒溫帶。這是當代南北氣候的基本情況-同世界上其他事物都在運動、變化一樣,人類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理、氣候環境,也隨時都在運動變化著。自從直立人在中華大地上出現直到如今,數百萬年間,中國大陸地理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正所謂;。滄海桑田」。這里僅就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關系較為密切的近萬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環境變遷,略作敘述·近萬年以來,中國大陸的地形、地貌變化.主要發生在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范圍內,明顯表現為: 1.海陸變遷。由於受到全球氣候冷暖變化以及地質條件變化的影響.此間曾經經歷了數次海進和海退的變化,從遼東灣到杭州灣之間,大部分沿岸地區都是在最近二三千年以內陸續成陸的,但也有部分陸地重新淪落,沒人大海。2.水域變遷。在數千年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河流都曾經歷過多次的決溢和改道,從而發生丁多次渚多河流。水系的變遷。其中,尤以遼河,海河,黃河.淮河的改道最為頻繁。同時,許多著名的湖泊都發生了改變形狀、面積縮減以至消亡的變化。 3.高原變遷。土地的過度開墾使高原地帶出現了日趨嚴重的水上流失,地形破碎的結果導致可耕面積的日益減少和生態環境的口趨劣化。同時,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一帶,由於降雨量的漸趨減少和載畜量的日漸增加,使得草原地帶的生態條件也日趨惡化。4.沙漠變遷。由於人類與自然活動的交互作用.沙漠面積日漸擴大,吞沒丫許多綠洲和城市。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環境意識的日益增強,治理沙漠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出現了沙漠後退,風沙消減的新的景觀。 關於氣候條件的變化,近萬年以來,我國氣候總的發展趨勢是由暖濕轉向涼干。距今8000年前,氣候乾燥的遼河上游一帶,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曾經是溫暖濕潤地帶。「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大陸的亞熱帶分界線也還北達今華北平原,燕山以南一線。』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成果:我國在距今5000年前至距今3000年前這2000年間,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要高於現在2C左右。近3000年以來,我國的氣溫曾經出現了一系列上下擺動的變化,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1700年,曾經出現四次溫度最低期,溫度的擺動范圍為l。一2℃。在此期間,在每一400至800年的期間里,可以分出50—100年為周期的小循環,溫度擺動范圍是1。一0.5℃二-R宰先秦典籍都追記我國在夏朝建立之前,曾經有一個漫長的蜒水時吶所謂「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盂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水災泛濫,對古人的生存構成了長期的威脅。而在最近的500年間,旱災明顯多於水災。當今的中國,普遍面臨著地下水位下降,導致諸多水源乾涸,從而造成全局性缺水的嚴重局面。二、地理.氣候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地理,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並且依以創造文化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對於不同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影響。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並不一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的活動結果也會不一致,因此產生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大陸在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一體格局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形復雜,國土范圍內部,客觀上存在著縱橫交織、特徵各異的自然地理區域。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的降雨量由東南至西北依次遞減,而地勢則由東南向西北依次增高,因此出現了東南低平而溫潤.西北高亢而涼乾的地理、氣候差異。根據這一特點,1933年,我國學者胡煥庸提出自東北的黑河至西南的騰沖劃一條直線,把中國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個部分,直線東南為南方,佔地面積為42.9%,人口卻為全國總數的94.4%;直線西北為北方,佔地面積為57.1%,人口僅佔5.6%。這便是國際學術界著名的「胡煥庸線。。研究結果表明,唐宋以來1 000年間,我國東南農耕區與西北畜牧區的人口.佔地面積基本上保持著三十年代統計的比例數字。即地理,氣候條件優越的東南農耕區,佔地面積約為40%,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地理、氣候條件較差的西北畜牧區,佔地面積約近60%,產業結構以畜牧業為主,穿插分布著小塊河谷.綠洲農業區,近千年以來,人口比例一直在總人口的10%以下。同時,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客觀上存在著由南到北的溫度和濕度的漸次差異,因此決定了淮河.秦嶺以南的中國南方,產業結構以稻作農業為主;淮河、秦嶺以北至秦漢長城沿線以南的中原一帶,產業結構以粟作農業為主;而在秦漢長城沿皺以北的北方地區,產業結構則以游牧業為土。中國境內地理.氣候環境的區域性差異,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同時,由於中原地區環境相劉優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出現了中華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的多元一體格局。2.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放與封閉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連接亞歐大陸,東部面向太平洋來,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國,與外部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考古界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的東半部文化就與環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有聯系,美洲新大陸的土著居民,很可能就是東北金牛山人的後裔。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文化與東業.東南亞以及環太平洋文化帶的聯系表現在共同存在的有谷石錛和以突出眼睛為特徵的神人獸面紋飾造型等方面。在西半部,河西走廊和北緯40。至50。之間的狹長草原地帶,是連接中華大地與歐亞大陸的紐帶。周秦考古成果表明,源乾草原地帶的周、秦文化都帶有鮮明的西方色彩,琉璃器,三棱銅箭頭和屈肢葬等中亞、西亞一帶的文化因素是通過周人和秦人傳播到中原地區的。唐代的首都長安.遼代前期首都遼上京.元代的上都和中都.都是因為西北通道的客觀存在,而成為國際性都市的。至—f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等國際通衢的存在,更是古代的中國與外部世界有著密bJ的,多種渠道的聯系的有力證明。然而,毋庸諱言,古代的中國也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對外開放、向外進取的動力。相對優越的地理環境加上巾華先民的勤勞和智慧,使古代的中國在西方近代文明興起之前,長期成為世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最富足.最強大的國度,因而產生了「中華帝國,無求於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閉觀念.所以,在古代中外交通史上,不避艱險、不遠萬男來到中國的各色外國人遠較走出國土范圍以外的中國人為多。 當迫切要求發展的西方人千方百汁地尋找通向中國的航路時,老大的中華帝國卻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連早巳開辟的對外航路也不肯利用。一面臨海、三面環山的地理環境,使中國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中國人從很早的時代起,就習慣於以「天下」和「四海」概念來構想自己生活的世界的格局。中國古人設想自己生活在四海之內,天下之中,由中而外的順序是:京師、諸夏、四夷。在「華夏-四夷」的天下模式中,所有的外族都被包容在四夷之內,而四夷又可以通過用華變夷、由夷變夏的過程,被納人中原華夏的母體之中。這種構想,是中國能夠長期維持大一統局面的思想基礎,也是中華民族能夠在長期復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像滾雪球一樣不斷獲得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秦漢以降的2000年間,人口數字大致保持在世界總人口的1/3以上。受地理氣候環境影響,中國龐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秦漢之際,6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中原一帶;淮河以南的南方,長城以北的北方,均屬地曠人稀地區。魏晉以後;隨著北方民族的南下和江南地區的開發,人口的分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唐宋以後,形成了東南部農耕區人口稠密,西北部畜牧區人口稀疏的分布局面。由於長期以來,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東南農耕區域,造成了人口的增長和可耕土地面積日益不足的矛盾。人們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狹小地塊上,早出晚歸,精耕細作,對土地實行最經濟的利用,藉以維持生存。時日既久,養成了中國人安土重居、樂天知命、安份守己的民族性格。同時,經濟上對土地的過分依賴,一方面限制了中國古人的視野,從而影響了對外的擴展與開放;另一方面,也培養了中華民族對鄉上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切情懷,從而產生了蘊藏在中華民族內部的巨大的凝聚力。
Ⅵ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能給人類文化的創造提供物質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的發展趨向和類型。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是一塊半封閉的大陸。亞洲大陸以帕米爾高原為界,東部為我國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區,盡管漢代已經形成絲綢之路溝通西域,但中國和西亞的聯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約;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交往受到橫斷山脈的大江大河與熱帶叢林的阻礙;北部地區從黑龍江沿海到東南沿海的海岸線長達兩萬余公里。中國盡管從唐宋以後形成了比較發達的海上交通,但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並沒有因此使中華民族向海洋縱深發展。總之,中國這種三面環陸、一面臨海的地理環境,造成了中華民族與外部世界的相對隔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半封閉的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延續很重要。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是從這里開始的,因此,中國很早就產生了農業文明,並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善的人文哲學思想。由於相對封閉,再加上這塊土地的富饒,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中國人很少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奪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相對溫和的性格和缺少競爭的性格。正如梁啟超所說:「以地理不便,故無交通,無交通故無競爭,無競爭故無進步。亞洲所以弱於歐洲,其大原在是。」①
梁啟超的看法盡管有失之偏頗的地方,但也說明了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多次出現過人類文明因異族入侵而中斷的情況。但綜觀中國的文明歷史,由於這種半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國文化幾乎沒有中斷過。相反,周邊的少數民族在入主中原後,常常被中原文明所融化。這也是中國文化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的原因之一。
Ⅶ 下面哪一項不屬於中國文化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A氣候B地形C海陸分布D疆域
選擇D。疆域不是中國文化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疆域影響不了中國文化,地理環境決定論雖然不能完全說明一切,但是氣候、地形、海陸分布這些都是可以孕育著不同的文化和習性,各自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都是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何況疆域不是一個地理環境概念,它是一個純粹的地理名詞或者區域概念。
Ⅷ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對文化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社會初期,它的影響甚至是具有決定性的,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如此。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
⑴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佔全國土地面積65%。海拔500米以下的僅佔全國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卻佔25、9%。全球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國即有7座。我國地勢的總體走向是自西向東依次遞降,呈現落差顯著的、三級台階式的地形、地貌。中國的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⑵氣候環境
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到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依次遞變。季風氣候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陸性氣候強。表現為冬夏兩季平均溫度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或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冬季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溫年差較大。
⑶中國地理的多樣性特徵:幅員遼闊地形地貌無所不包;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三大階梯之中,溝通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則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中國大陸遂成為一個整體。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山脈眾多,但無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
二.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⑴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不同的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境內地理環境的多樣化,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差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⑵歷史地理環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相對優越,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大量漢族(華夏族)人口不斷從黃河流域遷往南方、西北、東北各地,文化上的優勢和數量上的多數是這些移民最終成為遷入地區的主體人口,他們所傳帶的文化自然也成為遷入地的主體文化。當然,傳統文化也吸收牧業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形成了中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
⑶歷史地理環境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