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的海陸位置和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❷ 尋找關於德國的特色食物,地理位置,文化方面領先,風景名勝
德國人吃土豆無論是數量還是吃法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一日三餐至少兩餐吃土豆。
據說,德國人最初見到土豆時把它誤認為是一種水果,一次一戶農家不慎失火,結果 發現熟土豆比生土豆更好吃更香,之後這家人便靠吃熟土豆度日。附近許多農戶也都學著拿熟土豆當飯吃。
德國人把土豆做得十分可口,如煮土豆羹、蒸土豆糕、調土豆醬泥、煎土豆餅、炸土豆條、烤土豆團子等。烹飪時還在土豆中加入各種佐料、黃油、果醬、咖喱粉、色拉油和肉絲、青菜,水果等等。德國人還會把土豆做成各種動物形狀,吃起來很有情趣。
德國土豆餐頗具特色,這種飲食方式很像我國廣東的早茶,食品以土豆為主,做成各種類型的小點心,每樣數量少花色品種很多,再加上一兩盤切成薄片的灌腸和火腿或少量牛肉、雞肉、魚肉及青菜。一次我們在漢諾威一家餐廳吃了一頓土豆餐,這是一種套餐形式。首先是每人上了一盅土豆羹,用羹匙一勺勺吃來,細細品嘗,味道酸甜鮮美,根本吃不出土豆味。接著是小巧玲瓏、造型各異的土豆點心,由於裡面加了果醬和蔬菜汁,煞是好看!
德國超市裡一年四季都賣土豆。生土豆都是乾乾凈凈的,用密封的紙口袋包裝,上面列印著保鮮期。大部分都是成品或半成品。有些小商店和小快餐店還出售土豆快餐,要一份土豆餅卷青菜或油炸夾心土豆丸子,既可以坐著慢慢吃也可以用紙一包帶走吃。
地理與氣候
地理位置(Lage): 位於中歐,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國重新統一以來,這個中心地理位置變得更為突出。它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
德國的國土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國的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和西班牙。
復雜的地形
德國的地形異常多樣,從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遼闊寬廣的平原。從北到南劃為5大地形區:北德高地(das Norddeutsche Tiefland)、中等山脈隆起地帶(die Mittelgebirgsschwelle)、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das Südwestdeutsche Mittelgebirgsstufenland)、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das Süddeutsche Alpenvorland)以及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die Bayerischen Alpen)。整個地勢南高北低。
溫和的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和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西北部靠近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氣候,夏季不太熱,冬季多數不冷。東部和東南部隨地勢的升高,氣候差異加大,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的特徵逐漸顯著,最冷時氣溫可達-10度,最熱時接近30度。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冬季平均溫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區)之間。7月份平原地區的平均溫度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區為20度左右。一般認為4月是德國氣候變化無常的月份,暴雨、洪水、颶風、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這個月出門的德國人一般都帶傘。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國人從事各種交流活動的好時節,各種活動一般都安排在這五個月內進行。7月、8月是德國人休假的季節。
葡萄酒在德國已經形成特有的文化韻味,仲夏剛過,產酒區的人們就歡歡喜喜籌辦每年一度葡萄酒節,這是各個葡萄酒廠家展示他們的產品的好機會,借著秋陽,人們合家出遊或與親朋相約,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品嘗好酒,享受美好生活。每年推出的葡萄酒公主更增添了風采。
德國葡萄酒產區也是遊人駐足之處,溫和的氣候,美麗的風光,地傑人靈,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年葡萄成熟的時候,遊人如織。在以雷司令為主要種植面積的萊茵高地區的著名城市呂德思海姆,座落在萊茵河畔,河岸風景秀麗,沿街各具特色的酒家櫛比,無論走到那一家都能嘗到上好的美酒。
德國的空氣中彌漫著音樂,德國葡萄酒文化也與音樂生活緊密相連。在葡萄酒產區常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音樂演出,尤其是夏天,在音樂廳和周圍的教堂都舉辦各種各樣的音樂會,露天音樂會也在這時登場,例如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萊茵高在夏天將第一流的演奏家和古典及現代音樂樂團匯集一堂。有的音樂會還在門票中包括晚餐或一杯葡萄酒,人們一邊品酒一邊欣賞音樂,令人難以忘懷。
德國是一個城堡的世界,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的教堂和古建築,到處都是高高的塔尖和美麗的城堡,走進就像走進一個美麗得神話世界。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壯麗的大教堂之一。位於科隆市中心,高達161米,始建於1248年,1996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整個建築由磨光石塊砌成,內部裝飾極為華美。教堂四周還有聖格雷隆、聖澤韋林、聖烏爾蘇格等眾多的小教堂,與科隆大教堂交相成輝,庄嚴肅穆。新天鵝堡在阿爾卑斯山麓的富森,背靠雪山,下臨翠湖,風光之美,天下罕見.城堡童話般的建築風格得到全世界的公認,否則它也不會被迪斯尼樂園選中,為每年絡繹不絕的旅遊者所朝拜。
德國是一個博物館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家,有著眾多的各種類型的、題材廣泛的博物館。其中州立、市立、協會的、地方的和私人的博物館就有3000多個。此外還有教區的、大教堂的、官邸的、城堡的、宮殿的和露天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大多都是在過去幾百年中在王宮貴族、教會以及市民收藏的基礎上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的發展。德國的博物館主要有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技術博物館和文化歷史博物館。比如科爾貝博博物館、柏林古代雕塑博物館、撲克博物館、麵包博物館、賓士博物館、婦女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慕尼黑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全和最多的,其中建於1906年的德意志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科技博物館,而車迷則不可錯過寶馬博物館。
德國的全年遊客最多(排名前十位)的景點有:科隆大教堂,路德斯海姆老城,柏林,波恩文化藝術展覽館,保留德國中世紀建築風格的城市--路登貝克,德國歷史老城巴德-明斯特艾弗和德國著名大腕歌星海諾開的海諾咖啡館,慕尼黑德國博物館,海德堡城堡,阿峨高的天鵝堡,德雷斯頓油畫藝術館。
德國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德國大大小小的民間節日有一千多個,平均每天就有三個節日。節日慶祝得范圍小到村鎮,大至全國乃至全世界。象全國性的聖誕節、狂歡節、復活節、射手節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節、斯圖加特的感恩節、巴伐利亞的民間服飾節;行會之間也有很多的節日,象五朔節、漁民節、牧羊人節、廚師節、葡萄農節等。
狂歡節是德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有關節日的來歷眾說不一。從每年的11月11日11時起就算狂歡節開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復活節為止,前後要持續兩三個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後一個星期,特別是這周的前三天,在這發狂的三天,德國的狂歡節達到了頂峰:他們進行化裝大遊行,進行大型的狂歡集會和舞會,還有「星期四女人節」,這一天許多的婦女手拿剪刀上街,專門去剪男人的領帶,特別是一些漂亮的領帶,她們把剪來的領帶作為戰利品訂在牆上自我欣賞。
世界盃城市漢諾威的射手節就是在世界盃決賽期間舉行的。每年七月初舉辦的下薩克森州漢諾威的射手節是德國規模最大也是最為隆重的射手節,有近萬名射手參加。節日期間,由近萬名射手、120個樂隊和無數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的市民組成的遊行隊伍浩浩盪盪,一輛輛彩車花團錦簇,鼓樂齊鳴、旌旗翻舞,美不可言。節日會持續十天,其盛況並不亞於狂歡節。
❸ 德國的地形特點
德國的地形特點:地勢南高北低。地形類型以山地、平原為主,北部是平原,南部是山地。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德國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3)德國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它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
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地形
德國從北到南可劃分為五大地形區:北德低地:北海海岸的低濕地一直延伸至沿海岸高燥地邊緣的海岸。沿波羅的海地區有一-部分是平緩沙灘,一部分是多岩的陡峭海岸。在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是被稱為「荷爾史泰恩的瑞士」的低矮丘陵地。
高燥地、黏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將德國的北部同南部隔開,中萊茵峽谷和黑森窪地是南北交通的天然准線,哈茨山位於德國心臟地區,東邊是重要的森林地帶。
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以及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黑森林、奧登森林和施佩薩爾特山。
貫穿德國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樞紐--萊茵河,在賓根與波昂之間的峽谷流過,穿出萊茵頁岩山區。該山區的高地土壤較貧瘠,人煙稀少。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巴伐利亞高原的-一部份,南部的丘陵、大湖泊,以及遼闊的碎石平原。該地區的典型特徵是沼澤地、圓形山頂式的湖泊丘陵帶。
❹ 德國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處於北緯47°-55°,東經5°-15°之間,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鄰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❺ 德國被稱為什麼 為什麼有這種稱謂
考古發現證明, 德國和亞洲, 歐洲許多國家一樣, 有過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
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軍隊相類似的戰斗戰術。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Arminius)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瓦盧斯所領導的羅馬軍團,位於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據了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3世紀,出現了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和弗里斯蘭人等。
民族大遷徙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
376年,匈奴人對日耳曼的一支西哥特人發動襲擊。西哥特人在得到羅馬帝國皇帝的批准後,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控制的土地,是為民族大遷徙的開始。此後日耳曼多個部落陸續跟進,並在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國家。由於不堪忍受壓迫,476年,日耳曼人與部分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羅馬帝國。
5世紀末,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進入法蘭克時代。法蘭克王國延續了數個世紀,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幾乎占據了整個西歐地區。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系,封建割據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
神聖羅馬帝國(843年-1806年)可以視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法蘭克王國分成西、中、東三個部分,其中萊茵河以西的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萊茵河以東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德意志王國的基礎,也是其後神聖羅馬帝國和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部則成為後來法德爭端的起源。
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開創德意志國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開始[9]。王國由洛林、薩克森、弗蘭肯、士瓦本、圖林根和巴伐利亞多個公國組成。962年,王國國王奧托一世由羅馬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在弗蘭肯王朝統治期間(1024年-1125年),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聖羅馬帝國,但主教敘任權之爭使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統治期間(1138年-1254年),帝國勢力進一步擴張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北部地區的城鎮因漢薩同盟而繁榮發展。
1356年金璽詔書頒布,規定帝國皇帝由七位選帝侯選舉產生,選帝侯則來自帝國內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和地方大主教。這一規定成為帝國的基本國體,直至其滅亡。從15世紀初起,帝國皇帝幾乎被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據。
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質問羅馬天主教的《九十五條論綱》,由此引發了宗教改革。宗教戰爭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戰爭使德意志領地遭受破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結束了德意志地區的宗教戰爭,但也使帝國實際上分成了眾多的獨立公國。從1740年開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戰爭占據了18世紀的德意志歷史。1806年,在拿破崙戰爭中,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被迫退位,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
萊茵邦聯(1806年-1813年)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聯邦條約(德語: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斯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而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聯邦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聯邦的外交和軍事;協議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聯邦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在接著的數年,有再多23個邦國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而且不計算並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
根據條約,聯邦平常由一個憲法權力的組織管理,但聯邦各邦國都擁有獨立的主權。
聯邦亦是一個軍事同盟:各邦國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助戰。作為回報,這些邦國的統治者將被給予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萊韋和伯爾升為大公國,而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則升為王國。其他邦國亦可以與其他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合並而得到擴展。
1806年普魯士敗於法國後,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國都加入邦聯。1808年邦聯達到最大的版圖,包括三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區被迅速合並到法蘭西第一帝國,以便監控對英國的禁運,令封鎖英國的大陸封鎖能夠順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打敗,撤退到萊茵河西岸,失去保護的聯盟內各邦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
復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隨著拿破崙·波拿巴戰爭失敗,1814年召開了維也納會議,一個由39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成立。由於不滿意復辟,德意志人民興起了追求統一和自由的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被邦聯議會主席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策劃的措施所鎮壓。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極大促進了德意志國家的經濟統一。由於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民族主義在德意志人民特別是年輕知識份子中迅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來代表此次運動的黑色、紅色和金色後來也成為了德國國旗的顏色。
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的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了革命。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緩和群眾的反抗情緒,同意制定憲法和成立議會,使運動暫時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與議會斗爭日益激烈並引發了軍事變革,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成功贏得了1864年普丹戰爭和1866年普奧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聯之外。
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可以視作德意志第二帝國
隨著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開始統治新的帝國,首都柏林。帝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國家,稱為小德意志。1884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統一德意志後的最初時期內,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採取的外交政策是通過建立同盟以鞏固德意志強國地位、孤立法國和避免戰爭。但是在威廉二世統治期間,帝國又採取了新帝國主義政策,導致與鄰國關系緊張。原先有帝國參加的聯盟不復存在,而新的聯盟又將帝國排斥在外。與此同時,法國卻通過《英法協約》與英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並鞏固了與俄羅斯帝國的聯系。除了與奧匈帝國保持接觸,德意志帝國日益孤立。
德意志的帝國主義走出國內,與其它歐洲列強一道瓜分非洲。柏林會議後,德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1919年8月11日,《威瑪憲法》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字生效。1918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創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1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曾遭受兩次嚴重打擊,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爾賽和約》所訂下的巨額賠款造成的。雖然20年代中期經濟迅速復甦,但是經濟大蕭條再次令共和國遭受打擊,一蹶不振。同時,共和政府十分不穩定,執政聯盟屢屢變更,人們逐漸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此外,共和政府還要面對右翼的君主主義、民意主義及納粹主義勢力的挑戰。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傳說,即宣稱德國革命是德國在一戰失敗的原因,並把革命黨人、社民黨、共產黨人甚至猶太人定義為「十一月罪犯」,藉此打擊共和制度。而左派的共產黨也反對共和國的資本主義統治,希望以議會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革命過後,德國選民漸漸傾向支持反對民主的政黨,無論是右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納粹黨或是左派的共產黨。大蕭條以後,政局兩極化明顯。1932年的兩次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分別得到37.2%和33.0%的議席,而共產黨則在第二次選舉中得到17%的議席。因此,共和國後期的議會中有很多成員都不是民主派。社民黨一類的溫和民主政黨的票數也愈來愈少。
1930年代開始,德國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黨如納粹黨使用准軍事化部隊威嚇選民,並藉助高失業率與民眾的貧困爭取民意。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黨,經常借用魏瑪憲法第48條允許聯邦大總統以緊急法令統治國家,令民主制度漸漸崩潰。
在連續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別無選擇的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右翼部屬建議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年-1945年)又被稱為納粹德國、希特勒德國、法西斯德國等
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發生,隨後頒發的緊急法令將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取消。1933年的《授權法案》賦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投票反對,而德國共產黨由於其國會議員被殺或被捕,已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在一系列行動和法案之後,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1936年,德國軍隊進入萊茵蘭非武裝區,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被證明是不恰當的。1938年後,希特勒在膨脹主義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為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於1939年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後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及約25萬德國籍傷殘人士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條約,打開東方戰線並入侵蘇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德國對美國宣戰。雖然一開始德軍快速深入蘇聯境內,但隨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爭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紅軍佔領柏林後,德國投降。
分裂(1945年-1990年,民主德國——東德,聯邦德國——西德)和重新統一(聯邦德國至今)
戰爭使近千萬德國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國土喪失,約1500萬名德國人被驅逐,多個大城市被炸毀。戰後德國領土和柏林全市被盟軍劃分為四個軍事佔領區。1949年5月23日美國、英國及法國佔領區(包含西柏林)合並,成立以波恩為首都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西德」或「聯邦德國」);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於波恩的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包含東柏林)則單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或「民主德國」),設立首都即為東柏林。
西德遵循自由主義,是個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施行「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和法國聯盟。西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成長,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東德於1955年與蘇聯結盟,施行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並迅速成為華沙公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但其國民依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和經濟繁榮。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而於1961年建造的柏林牆被認為是冷戰的標志。1970年代,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德之間的緊張關系。
由於日益增多的東德人取道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東歐劇變的發生,東德於1989年11月9日下令開放柏林牆。這一舉動加速了東德的變革,最終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兩德統一。根據兩德協議,合並後的東、西柏林再次成為新國家的首都。
❻ 德國被稱為什麼外號
不知道,德國是歐洲最大地區,德國首都是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全球最大城市和全球最大首都,是全球最大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經濟中心。
❼ 德國的具體氣候夏天熱會熱到什麼程度冬天冷會有多冷德國乾燥嗎愛刮風嗎
德國的氣候決定於從大西洋吹進來的氣流和大陸性氣團對抗的關系。由於二者強度不斷地變化,天氣形態十分不穩定,由熱到冷或由乾到濕的氣候變化相當迅速,而且頻率頗高,是屬於西歐海洋性與東歐大陸性氣候間的過渡性氣候。此種現象成為德國氣候的一種特徵。
歐洲諸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靠北。但實際上德國氣候溫暖,非常適合旅遊。這里一年當中四季分明。無論哪個季節來訪問,只要准備中國華北地區適用的服裝就可以了。這里夏季乾燥,冬季溫濕多雨。因此夏季不管氣溫有多高,只要一走入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立刻就涼快了,這點跟北京差不多。夏天的夜晚有時比較涼快,帶上毛衣最好。
北部的冬天令人意外的暖和 德國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嶽地帶、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部的平原地帶分成三大塊。與明朗溫和的中南部相反,北部給人的感覺似乎總是寒冷陰暗。其實這未必正確。夏天北部的氣溫的確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響,天氣其實要比南部暖和。夏天北部的日照時間短,多陰天天氣,所以難免給人以陰暗傷感的感覺,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旅遊的趣味吧。要不然,冬季到北部去看看如何?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國重新統一以來,這個中心地理位置變得更為突出。它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
德國的國土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國的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和西班牙。
復雜多樣的地形
德國的地形異常多樣,從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遼闊寬廣的平原。從北到南劃為5大地形區: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以及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整個地勢南高北低。
溫和的氣候
德國處於涼爽的溫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西北部靠近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氣候,夏季不太熱,冬季多數不冷。東部和東南部隨地勢的升高,氣候差異加大,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的特徵逐漸顯著,最冷時氣溫可達-10度,最熱時接近30度。
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冬季平均溫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區)之間。7月份平原地區的平均溫度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區為20度左右。一般認為4月是德國氣候變化無常的月份,暴雨、洪水、颶風、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這個月出門的德國人一般都帶傘。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國人從事各種交流活動的好時節,各種活動一般都安排在這五個月內進行。7月、8月是德國人休假的季節。
❽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8)德國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❾ 德國人文,自然地理特徵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1月平均氣溫1℃,7月17℃,全年有235~260天氣溫在5℃以上,生長期較長。常年盛行偏西風,年降水量750~900毫米,雨日多,濕度大。今天的魯爾區指的是Regionalverbands Ruhr (RVR). 由城市波鴻Bochum, 波特洛普Bottrop, 多特蒙德Dortmund, 杜伊斯堡Duisburg, 埃森Essen, 格爾森基興Gelsenkirchen, 哈根Hagen, 哈姆Hamm, 海爾納Herne, 慕爾海姆(魯爾河旁)Mülheim an der Ruhr, 奧伯豪森Oberhausen 以及雷克靈豪森縣die Kreise Recklinghausen, 烏那縣Unna, 威塞爾縣Wesel 和恩納普-魯爾縣Ennepe-Ruhr-Kreis組成,通常將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作為魯爾區(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1.3%。
魯爾工業區內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達57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9%,核心地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700人;區內5萬人以上的城市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過50萬人。魯爾區南部的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形成連片的城市帶。
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戰後又在西德經濟恢復和經 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工業產值曾佔全國的40%。現在仍在德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魯爾工業區突出的特點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形成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區工業綜合體。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在大量鋼鐵、化學產品和充足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建立發展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同時,為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啤酒工業等也有了很大發展。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消費量逐漸增加,魯爾區的煉油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70年代以後,電氣、電子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戰後在世界一些以採煤工業起家的老工業區嚴重衰退的時候,魯爾區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與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調整區內的經濟結構與部門結構分不開的。
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自古就為東西歐往來的「聖路」地帶,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地處歐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中,又位於歐洲經濟最發達的「金三角」內,西距共同體成員國法、荷、比、盧的工業區很近,北距共同體成員國丹麥以及瑞典南部工業區不遠,東北、南面又鄰近本國下薩克森的經濟重心區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業區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萊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爾多夫為中心的工業區。便於工業區間以及與歐洲共同體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
魯爾區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
煤炭地質儲量為2190億噸,佔全國總儲量的3/4,其中經濟可采儲量約220億噸,佔全國90%。魯爾區的煤炭煤質好,煤種全,為優質硬煤田,可煉優質焦炭的肥煤占儲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為3~18%)和硫分(為0.5%~1.5%)都低,發熱量高,其中肥煤的發熱量高達8600大卡/公斤。
水陸交通便利
萊茵河縱貫全區南北,從萊茵河口上溯的7000噸級海輪和8000噸的頂推船隊,可直抵杜伊斯堡港。從杜伊斯堡到荷蘭邊界的萊茵河段,年均運輸量達1億噸,並可通過河口的鹿特丹港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區內還有溝通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條運河網,總長達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74個,河道與港口均已標准化,可通行1350噸的歐洲標准貨輪。同時,魯爾區東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經埃姆登港與海外聯系。所以,雖然魯爾區地處內陸,但由於它有著方便的水運條件,特別是萊茵河通海航運,使得它與沿海地區同樣具有廉價運費條件。鐵路運輸與河運同樣發達。區內鐵路密度非常大,營運里程達9850公里,佔全國近1/5,多東西走向,從巴黎通往北歐和東歐的鐵路,由本區穿過,哈根是德國最大的貨運編組站。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是區內及其它工業區聯系的紐帶,從德國西部通往柏林和荷蘭的高速公路均從區內通過。魯爾區公路汽車行駛的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一倍,達每公里55輛。
中心
魯爾區既是生產中心,又是消費中心。以魯爾區為核心,方圓100公里內,是德國最大的消費核心,這里集中了5個50~100萬人和24個10~50萬人的城市。魯爾區生產的70%以上的煤炭和鋼鐵在此范圍內加工、消費。
新型發展戰略
70年代以來,隨著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衰退,魯爾區與世界其他老工業區一樣面臨著結構性危機,是魯爾區在德國經濟中心的位置下降,現在其工業產值僅佔全國不足1/6。為此,魯爾區開展了工業政治,首先發展新興工業和輕工業,促進區內經濟結構多樣化;第二,調整區內生產布局,開發原來相對落後的萊茵河左岸和魯爾區北部,與此同時拓展南北向交通網,以利新區開發;第三,大力發展文教科研,推進原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整治環境,消除污染。新的結構調整戰略為新時期魯爾區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山西省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濤濤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1]
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
山西表裡山河,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 山西地形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
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C,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C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C。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C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
地理位置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總面積15.6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
地形地貌
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境界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山西是一個夾峙在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地帶。山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70% 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圖看,是一個斜長方形,由東北斜向西南,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從地形看,是一個由許多復雜山脈構成的高台地。
山西境內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臨汾、運城、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散布著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晉城等小盆地。
主要山脈
山西,山脈很多。山脈延綿起伏,丘陵起伏,溝壑縱橫,雄險巍峨。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
主要河流
山西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汾河縱貫全省.是省內的主要河流,它發源於寧武縣,全長694公里.是僅次於渭河的黃河第二大支流。桑乾河、滹沱河、漳河也發源於山西,匯入海河水系。母親河黃河(汾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
氣候特點
山西位於大陸東岸的內陸。外緣有山脈環繞。因而難於受海風的影響,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同時,又由於受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北部比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
自然資源
山西省現有耕地72054719.7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玉米、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近些年,雁門關外生態養殖畜牧業也發展很快,以奶牛養殖為主。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
❿ 關於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國 [Germany]
正式名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國國旗歐洲中北部國家。面積:357,021平方千米。人口:約82,386,000(2001)。首都:柏林。人口中大多數是德國人。語言:德語(官方語言)。宗教:信義宗、天主教。貨幣:歐元。地形上,北部多為平原,東北部及中部多丘陵,南部為巴伐利亞高原。中部和西部地區主要屬萊茵河流域,其他重要的河流還有易北河、多瑙河和奧得河。德國屬發達的自由市場經濟,以服務業和製造業為主;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出口包括汽車和鋼鐵製品。國家元首是總統,政府首腦為總理。聯邦的權力集中於兩院制的國會。日耳曼部族在公元前2世紀末進入德國,趕走了凱爾特人。羅馬人征服該地區,遭失敗。9世紀加洛林王朝解體,該地區僅為一政治實體。君主政權的統治軟弱,權力遂落入貴族之手,於是組成了封建邦國。10世紀在撒克遜人的統治下恢復了君主政權的權威,重振神聖羅馬帝國。其領土集中在德意志和義大利北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天主教教皇之間的持續矛盾削弱了皇室的權力。1517年路德對教會的批評加速了帝國的分裂,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爆發達頂點,使德意志分裂,歐洲最後分為基督教和天主教兩大陣營。德意志的人口和疆域逐漸減少。德意志的眾多封建諸侯取得了實際上的完全主權。1862年俾斯麥逐漸控制普魯士,在以後的十年內統一了德意志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帝國被瓦解;被迫割讓諸多領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希特勒在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並建立獨裁的第三帝國,受納粹黨控制。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戰敗後,德國被同盟國分成4個佔領區。由於這些佔領區的重新統一問題未能與蘇聯取得一致,促使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成立。德國前首都柏林仍分為兩個區域。西德成為一個繁榮的議會制民主國家。東德成為在蘇聯控制下的一個一黨專政的國家。1989年東德共產黨政府以和平的方式被推翻。1990年東、西德復歸統一。在慶祝統一之際,西德在政治和經濟上尋求合並前東德,導致較富裕的西德人民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然而,由於德國為歐洲聯盟會員之一,該國與西歐就更深一層的政治和經濟持續進行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