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問題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最重要的是要感興趣,了解地圖很重要,多背,多算,多請教老師,多做題
㈡ 有關地理的幾個問題
霧島效應
英文名稱:Fog Island Effect
現代城市被科學家稱之為「氣候島」,主要有「五島效應」,其中城市熱島效應為著名,但「霧島效應」、「雨島效應」、「干島效應」、「混濁島效應」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所謂「霧島效應」,其原因主要是城市顆粒污染物增加,凝結核過多,引起霧日的增加。如倫敦為國際著名的霧都,重慶為我國的霧都,除了自然條件的原因外,城市霧島效應也是重要因素。倫敦近年來進行了環境治理後,霧日大大減少,就是最好的證明。
此外,除了正常的霧外,有人把城市的「煙霧」也包含在其中,這樣象洛杉磯著名的光化學煙霧事件也被視為城市霧島效應的一個實例。
凍雨網路名片
凍雨是由過冷水滴組成,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低於0℃的雨滴在溫度略低於0℃的空氣中能夠保持過冷狀態,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當它落到溫度為0℃以下的物體上時,立刻凍結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稱為雨凇。嚴重的雨凇會壓斷樹木、電線桿,使通訊、供電中止,妨礙公路和鐵路交通,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
春旱
拼音:chūn hàn
基本解釋
[spring drought] 春天出現的旱情罕見的春旱
詳細解釋
春季的乾旱。《宋書·五行志二》:「 晉 海西泰和 四年十二月, 涼州 春旱至夏。」 唐 杜甫 《喜雨》詩:「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紅星集體農庄的遠景規劃》:「農庄的護田林已經長起來……將要減輕春旱對於播種的威脅。」
[編輯本段]分布
中國各地根據農業生產的特點和習慣,按乾旱出現的季節,分為春旱、夏旱、伏旱、秋旱等。例如:
(1) 地處華南地區的廣西,將2-4月總降水量≤200毫米稱為春旱,5-7月總降水量≤250毫米稱為夏旱,8-10月總降水量≤250毫米稱為秋旱。
(2) 福建省則將2月11日-梅雨開始,這期間出現的乾旱稱為春旱,從梅雨止到10月10日出現的乾旱稱為夏旱,從10月11日到次年2月10日出現的乾旱稱為秋冬旱,以<2毫米的連旱日數來確定乾旱的嚴重程度,如春旱期間<2毫米連旱日數16-30天為小旱,31-45天為旱,46-60天為大旱,≥61天為特大乾旱。
(3)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冬春之際雖然也會出現乾旱,但一般受旱范圍小,持續時間短,但在夏秋期間,往往會有乾旱災害出現。所以,這一地區,將乾旱分為:⑴春旱:發生在5-7月初,春末初夏,一般情況,這一地區本應梅雨,降水增多,但在環流異常變化下,也會有乾旱出現。⑵伏旱:發生在7-8月,這一地區梅雨結束,在相應的環流條件下,會長期晴熱少雨,出現伏旱。⑶秋旱:發生在9-10月,這一地區如果台風和冷鋒降水很少,將會秋高氣爽,持續少雨,出現秋旱。
(4) 華北地區的春旱是指出現在3-5月的乾旱,夏旱為6-8月,秋旱為9-11月。
(5) 西北黃土高原,春旱是出現在4-5月的乾旱,初夏旱是指本地雨季到來前的6月上中旬,此時正值高原中部夏田作物抽穗、揚花期,需水量相當大,此時若出現乾旱對農作物產量有很大影響,有時,這一地區春旱連著初夏旱,對夏田作物而言,稱為「卡脖子旱」,致使小麥大面積減產,夏旱(也稱伏旱)出現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一地區的伏旱與中國西南、華東等地相比,伏旱開始遲、結束早。
以上例子說明,中國各地根據生產的特點,對農作物的影響及乾旱出現的季節劃分不同的季節性乾旱。實際上,乾旱的出現有時並不局限在一個季節內,可連續出現,如春夏連旱,夏秋連旱或伏秋連旱等等不同的乾旱類型。
[編輯本段]原因
乾旱的起因確實在於氣候變化,而推動這個變化的還是人類的手。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是全球變暖的根本驅動力。
降雨量不足是春旱嚴重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陰雨相間,渝東、渝中大部分地區降水量25毫米以上,渝西大部分地區總降水量少於25毫米。與往年同期相比,潼南、大足、榮昌、永川、銅梁、江津等6個區縣雨量偏少30—80%。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特大乾旱嚴重影響了水庫、水田的蓄水量。比如,一些土地龜裂嚴重,小雨降落時毫無作用。水庫蓄水量約11.7億億方,不到歷史同期應蓄水量的50%。
北方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較強 ;夏季風弱,雨季未到,降水較少;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 ;降水量較同緯度的地區低從地理原因解釋,主要是因為有山阻隔,或者季風的背風坡,受「焚風效應」影響,降水較少。有的地區灣口效應使冬季風可以長驅直下。
再次,巴爾喀什湖到貝加爾湖地區以及中國東北一帶高度場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暖性高壓脊在這一帶的頻繁出現和發展,主導環流系統為高壓脊且長時間維持,是造成年春旱的主要原因;偏低的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和太陽活動異常是造成春旱的間接原因.
[編輯本段]等級
小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編輯本段]危害特點
晚----多種作物不能及時播種,普遍形成晚播晚發。有效積溫相對減少,生長發育後延,成熟期推遲,普遍變成晚茬作物。
乾旱危害弱----長期乾旱造成了農作物植株小、根系弱、葉片面積小,生物產量大幅度減少,直接影響經濟產量。
亂----由於受害程度不同,農作物播種有早有晚,品種雜亂,長勢不整齊,給管理造成困難。
慢----受害的農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應慢,養分吸收慢,光合積累慢。
[編輯本段]預防
植樹種草、培植防護林,防止水土流失。
多植樹,多種草;沙地不種植農作物用來種草和樹防止土地沙化。
還要防止土壤板結會更不利於種植農作物的生長。
多用農家肥盡量少用那些無機肥。
應該以年為單位隔年種植這有利於保持土壤肥力。
少用含磷一類的化肥它們由雨水進入河流使水富營養化,會造成藻類大量繁殖破壞生態平衡。
[編輯本段]對策
面對日益頻繁的乾旱等極端氣候,除了打井改種等適應辦法,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堅持落實可持續發展、保護森林才是治本的舉措。應對行動開展得越早,將來不得不承受的負擔就會越輕。
調整結構以高科技應對。隨著氣候繼續變暖,一些農作物品種的種植北界將繼續北移,原來不適宜種植中晚熟品種的地區將因熱量條件好轉而適宜種植。因此,應對氣候變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充分認識到自然條件的變化,用好用足熱量資源,不斷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如北部的麥豆主產區隨著氣候變暖可逐步擴大玉米、水稻等喜溫作物的比例,擴大中晚熟農作物品種種植面積。
結構調整的內涵不僅如此,還包括品種結構的調整,農業結構的調整等。比如,針對乾旱程度和病蟲害加劇的趨勢,在作物品種戰略上變「早熟高產」為「耐旱抗病蟲害」的中晚熟優質高產品種,有計劃地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和低溫等抗逆品種,使之適應氣候變化。
[編輯本段]災後管理
抓好「四防」、「一增」等管理措施。即防澇、防蟲、防衰、防晚和增措施、促產量。
防澇----受旱苗後期常遇澇災,如同雪上加霜。因此要做到大雨早排,小水灌溉,開溝起壟,流水通暢,以防在土壤板結、根系較弱的情況下,影響作物根系呼吸,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防蟲----交替輪換用葯,多種措施並用,科學控制蟲害。
防衰----受旱作物葉小,根弱,細胞老化,輸導組織收縮,對養分吸收慢,利用率低。因此,要結合灌水增施速效肥料。追肥要「少吃多餐」並開溝淺施。
防晚----補種和雨後搶墒播種的農作物,多數不能按季節正常生長,有效積溫、日照時數等均不能滿足生育需要。因此,對這些作物要突出一個「促」字,立足一個「勤」字,力爭一個「早」字,千方百計促早熟、爭收成。在加強農業措施的同時,要抓好化學葯劑和肥料調控。磷和微量元素可使作物體內糖和蛋白質增加,中後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對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早熟增產具有顯著效果,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可增產4.5%-8.2%。在大豆開花期每畝噴施10-15克鉬酸銨,能增莢增粒,使籽粒飽滿,並可提前3-5天成熟,增產12%-22%。在9月底至10月初每畝噴施100-200毫升乙烯利或用葯液蘸果,可有效地促進多種農作物早熟。
增措施促產量----晚熟玉米人工授粉,可促進多結籽粒;水稻後期巧用肥水,能減少秕粒,顯著增產;花生中耕壅土,可增加坐果率,提高產量;玉米適當晚收,能增加千粒重,增產9%-18%;大豆噴施三碘苯甲酸,可增產4.5%-7.8%;甘薯、蘿卜噴施50ppm甘薯增大素能增產17%-20%;稻草覆蓋直接還田,不僅能蓄水保墒,滅草肥田,還可使玉米增產6.7%-9%,大豆增產4%-7.4%;甘薯田覆蓋秸稈既增產,又可減少人工翻蔓。
黑潮
Kuroshio Current
北太平洋副熱帶總環流系統中的西部邊界流,即日本暖流。黑潮具有流速強,流量大,流幅狹窄,延伸深邃,高溫高鹽等特徵為其特色。潮即水流,因其水色深藍,遠看似黑色,因而得名。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藍若靛青,所以被稱為黑潮。其實,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於海的深沉,水分子對折光的散射以及藻類等水生物的作用等,外觀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
黑潮由北赤道發源,經菲律賓,緊貼中國台灣東部進入東海,然後經琉球群島,沿日本列島的南部流去,於東經142°、北緯35°附近海域結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島附近,黑潮分出一支來到中國的黃海和渤海。位於渤海的秦皇島港冬季不封凍,就是受這股暖流的影響。它的主支向東,一直可追蹤到東經160°;還有一支先向東北,與親潮(亦稱千島寒流)匯合後轉而向東。黑潮的總行程有6000公里。
黑潮是一支強大的海流。夏季,它的表層水溫達30℃,到了冬季,水溫也不低於20℃。在我國台灣的東面,黑潮的流寬達280公里,厚500米,流速1節~1.5節(一節=1.852公里/小時);入東海後,雖然流寬減少至150公里,速度卻加快到2.5節,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岬外海,一般流速可達到4節,不亞於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達6節~7節,比普通機帆船還快。整個黑潮的徑流量等於1000條長江。
黑潮與氣候關系密切。日本氣候溫暖濕潤,就是受惠於黑潮環繞。我國青島與日本的東京、上海與日本九州,緯度相近,而氣候卻差異不少。當青島人棉衣上身時,東京人還穿著秋裝;當上海已是"昨夜西風凋碧樹"時,九州的亞熱帶植物依然綠葉扶疏。這是因為,海洋暖流對大氣有直接影響。據科學家計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1℃釋放出的熱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氣溫度升高1℃。而海又是透明的,太陽輻射能傳至較深的地方,使相當厚的水層貯存著熱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1℃,其放出的熱能可使全球大氣增加60℃!
所以說,海洋長期積蓄著的大量熱能,是一個巨大的"熱站",通過長期積蓄著的大量熱能和能量的傳遞,不斷影響著天氣與氣候的變化。然而,改造海洋暖流使氣候變暖至今仍是"紙上談兵",能否可行並付諸實施,充分開發和利用海洋中積蓄著的熱能,造福人類,還有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駕馭自然能力的提高,並將成為各國科學家亟待攻克的世紀難題。
黑潮是由太平洋北赤道流在菲律賓群島以東向北流動的一個分支延續而來。其源地位於中國台灣省東南和巴士海峽以東海域。它沿台灣東岸北上,通過蘇澳和與那國島之間的水道流入東海。主軸指向東北,在陸架外緣和陸坡之間流動。當它在奄美諸島西北分出對馬暖流分支後,轉向東流�通過吐噶喇海峽北部流出東海,進入日本以南的太平洋海域;再沿日本諸島沿岸流向東北,在本州銚子附近離開陸坡向東流去,成為黑潮續流。約至東經165° 處再延伸為北太平洋流。狹義的黑潮系指自台灣東南海域至銚子一段緊沿陸坡流動的高速帶狀水流�廣義的黑潮流系則包括黑潮續流。
呂宋島以東,北向最大流速約80~100厘米/秒。在巴士海峽和台灣島南端及東岸最大流速約150厘米/秒或以上。台灣以東,黑潮流幅約125~170千米,向北流幅逐漸變窄;離岸距離為60~100千米。流軸上最大流速平均約為95厘米/秒。流量( 相對於800分巴面 )的年際變化很大,在(19~42)×106米3/秒之間。東海中的黑潮是黃、東海流系的主幹,其影響還遠及南海。
黑潮在自西向東流動中,沿途還匯合了其他水體,到達日本以南時,流速增強,流量增大,途徑變異也最復雜。熊野灘以南經向斷面上的地轉流速分布顯示了黑潮的典型結構。表層最大流速可達 190 厘米/秒以上 ,流軸(流速>50厘米/秒)寬約125千米 ,深約 600 米 。流量約為 71×106米3/秒。約在北緯35°處,黑潮離開日本海岸後分為兩支,其一為續流主幹,向正東流動,保持狹窄強流性質,直到東經160°附近。它在東經 150°附近又分出一支 ,為黑潮逆流幾乎沿橢圓形途徑向琉球群島和台灣島方向流動。另一支為續流分支,流向東北,直到北緯40°處又轉向東流。這一分支與其西、北兩側的親潮,形成了寒暖兩流系十分顯著的鋒面。這里漁業資源很豐富。
黑潮的途徑和流軸位置,流幅和伸展深度,流速、流量以及熱鹽結構等等,都無時不在變化之中。變化周期從十幾年、幾年直到幾小時,甚至更長和更短。其中,日本以南的黑潮,由於其途徑曾多次出現周期為幾年或十幾年的大彎曲現象(日本學者稱為大蛇形),並在遠州灘外伴生大冷水團。黑潮大彎曲現象的持續性非常突出。在1934~1980年的47年間竟有25年黑潮途徑發生彎曲。
㈢ 誰能幫我找5個關於地理的世界熱點問題
1 據美國航空總署報到從衛星傳回資料分析從衛星跟蹤日本地理結構近十年發現日本正以每年10-50厘米的速度沉入海底。可能到時只有富士山項還能露在海面,而日本最有可能借住的國家也許是中國。只是不知到時中國是否願意收留或借租給日本土地.
2 澳大利亞東南部酷熱引發嚴重野火
時間:2009年2月份
地點:澳大利亞東南部
事件:澳大利亞北部洪水災情6日持續加劇,但東部卻是酷熱難當,並引發嚴重野火,超過10萬名消防員待命。
分析:我國現在處於春季,澳大利亞現在應該處於秋季,秋季乾旱高溫少雨,是引發大火的原因。我過現在也在乾旱中,更應防範大火的產生。
3以色列、哈馬斯全面戰爭爆發
時間:2008年12月27到2009年1月21日
地點:位於中東的加沙地帶
事件:2008年12月27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組織發動了代號為「鑄鉛」的軍事打擊行動。戰爭持續一個月,於2009年1月21日以色列停火撤軍。
分析:巴以沖突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有宗教問題、領土問題、水資源問題、大國干涉、耶路撒冷問題,這次的戰爭爆發也是有長期的政治歷史和地理原因積累的。這次彷彿是來勢洶洶,而兩國交戰,受苦的往往是無辜的民眾,雖然,明文禁止,不能夠傷害百姓,但是,槍炮無眼,總是會有可憐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讓我們呼籲世界和平吧
4 南極昆侖站建成 中國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第一方陣"
時間:2009年1月27日
地點: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
事件: 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於27號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建成。
分析:這標志著中國已成功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成為繼美、俄、日、法、意、德之後,在南極內陸建站的第7個國家。也標志著我國在南極科考事業的一大成功,這是南極四大「必爭之點」的「最後一點」 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這裏海拔高,建站難度大,也體現了我國的科技發展和雄厚的國力,還有科學工作者的奮斗精神。這里適合各種科考,天文觀測。
5
以色列、哈馬斯全面戰爭爆發
時間:2008年12月27到2009年1月21日
地點:位於中東的加沙地帶
事件:2008年12月27以軍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組織發動了代號為「鑄鉛」的軍事打擊行動。戰爭持續一個月,於2009年1月21日以色列停火撤軍。
分析:巴以沖突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有宗教問題、領土問題、水資源問題、大國干涉、耶路撒冷問題,這次的戰爭爆發也是有長期的政治歷史和地理原因積累的。這次彷彿是來勢洶洶,而兩國交戰,受苦的往往是無辜的民眾,雖然,明文禁止,不能夠傷害百姓,但是,槍炮無眼,總是會有可憐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讓我們呼籲世界和平吧
㈣ 2021年地理熱點事件有哪些
1、運河修通後可能面臨的問題:
由於運河一部分水量來自於信江,因此會導致鄱陽湖水量減少,使鄱陽湖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運河位於兩河上游,枯水季運河將面臨水量不足問題,影響航道通行。
錢塘江流域很多橋梁高度不夠,船隻無法通行。錢塘江流域大量水庫年份較老,沒有船閘,船隻無法通行。杭州灣由於強潮及泥沙沉積的影響,水深較淺,沒有港口,難以形成河海聯運。
2、運河問題的解決:
實行長江流域和錢塘江流域的水資源統一調配,在運河上游修建水庫,保證水量平穩。改造沿線橋梁,升級沿線水庫(設置船閘)。加強杭州交通網建設,使得杭州市可借舟山港和寧波港出海。
㈤ 2015年高考地理熱點問題有哪些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aAUM1k7UC1aCaoSx1uvGvonMekoZh_-Ts8d4mzi
一、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
邊進入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具有強大輻射能力的貿易和交流網路,
「一帶一路」的意義:
有利於統籌國際國
內兩個大局,擴大和深化對外
開放;有利於推動區域合作,走向共同繁榮;有利於增強中國實力,實現民族復興的中
國夢。
從未來態勢看,建設「一帶一路」既有利於我國西部開發,實現產業升級,又使沿海地區更加便利地開展全球
貿易;既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又加強了與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開拓了國際市場。
二、《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穹頂之下》是一部由柴靜自費
100
萬左右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紀錄片,該記錄片於
2015
年
2
月
28
日播出。《穹頂
之下》通過視頻網站、社交網路等共同的力量,讓數千萬乃至上億人再次認識到霧霾的危害。令環保問題在「兩會」
前成為熱門話題,將推出環保相關政策。
2015
年
3
月
1
日,新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對引起關注的柴靜霧霾紀錄片《穹
頂之下》表示贊賞,稱其行為值得敬佩。霧霾天是指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
㈥ 如何學習中國地理,哪些知識和地區是重點考查的呢
辭海《地理分冊》其中歷史地理分冊肯定很適合你的,只是這種書書店都買不到了哦,要自己去找
對高三地理復習的幾點建議
一是准確熟練地掌握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今年的幾種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時間的運算、地球運動的意義(特別是公轉意義)、影響天氣的因素(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氣候類型的判別、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內外力作用、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主幹知識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對於這部分知識要捨得下功夫,准確地理解其的內涵和外延,了解其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完整的回答好問題。
如北京卷36題PQ線的東南部屬於____ (地形區),該地形區的氣溫、降水特徵是______。內力作用在圖示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地形區,如何概括氣溫降水特徵,不知道內力作用的具體形式,這些問題是無法准確完整回答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涉及范圍廣,知識點多。我們不鼓勵同學花費大量時間去死記硬背所有的知識點。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加工」過程,學習中要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過聯系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思維活動,這實際就是從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要善於總結規律。這是保證答題完整、規范和准確的基本保證。
二是切實進行以圖表為載體的能力訓練。
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圖表也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因此對地理圖表的分析應該成為經常性的練習。關於地理圖表的復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等值線圖,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有許多共同點,所包括的信息也豐富,是地理試題考查的重點,今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地理題中就有4道等高線地形圖。二是統計圖表,是人文地理試題中經常出現的圖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數值特徵和相互關系,如老課程卷中就有6幅統計圖表,要學會統計圖表的分析方法,特徵注意不同要素之間的聯系。三是區域地圖,地理學科內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如果你不能正確判斷區域位置,整個試題就無法下手,對區域圖,除了從海陸分布、國界、省界、河湖特徵、地形起伏等方面抓住其主要特徵外,對於一些重要的經緯線一定要爛熟於心,如天津卷的11題,如果你對中國版圖的經緯線分布不熟悉,很難判斷該城在天津的東北方向。
三是科學對待熱點問題。
地理學是一門與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的學科,社會焦點、熱點問題永遠是地理高考題的主旋律,地理命題必然關注社會焦點熱點,如WTO對我國三大產業的影響APEC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中東局勢與能源問題,石油價格的波動,開發新能源,城市化問題與建設新城鎮,環境污染與保護環境,北京申奧,西部開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歐盟與歐元,印巴問題等都不能不關注。但地理復習中對於熱點問題的態度不同於政治歷史等學科,地理試題考查熱點往往是以熱點地區為載體,考查的內容仍然是地理的主幹知識,如文科綜合(1)36題,考查的內容都是地理的主幹知識,河流的補給、氣候特徵、生態問題等。但你能說它沒關注熱點嗎?它考查的地區是靠近阿富汗的中亞地區,是近年重要的熱點地區。第39題關注的東北振興,但考查的內容是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如果單獨考查你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如果政治、歷史也圍繞東北來設問,它就是一個重大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來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往往成為文科綜合命題的核心,但由於復習時間緊,課時少,許多老師和同學就集中精力分析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而忽視了全面打基礎,忽視了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到頭來得不償失。
綜觀今年的幾種文綜試卷中的地理題,總的來看命題技巧日益成熟,基本上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同,對中學地理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其中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些試卷偏難、偏怪,特別是今年的文科綜合(2),其中的濟南泉水題、人造衛星題等,受到了許多老師的批評;有些試題知識點分布不平衡,選修內容一點沒有,如文科綜合(2)、(3)和北京卷;有些試題的答案設計也有問題,如文科綜合(2)中的36題的水文特徵的答案是:水量豐富,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這顯然與中學課本上流量、汛期、含沙量和有無冰期等相差大太。這些對於高三地理復習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地理在文綜中的地位認識的偏差造成的,將地理用來拉開分數差距、提高區分度的手段,是中學地理不能承受之重。對於上述問題,我們中學地理老師應該通過適當的途徑來與命題人溝通,也希望命題人能注意傾聽來自一線的老師的聲音,而不能用三個月不得對試題進行評價來掩蓋其中的問題。但命題人能否聽到我們的聲音,接受我們的意見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認真學、學得較好的同學也能得到滿意的分數。
㈦ 中國存在的地理問題
由北往南
1.東北地區沒有出海口
2.能源分布不均勻,所以才會有,北煤南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
3.西南地區沒有出海口
以上都是屬於比較大的問題,如果可以解決,尤其是出海口問題解決,首先是經濟上將插上翅膀,其次是,所謂的封鎖,島鏈也就不存在了
㈧ 當下人文地理學熱點問題有哪些
一般,土地荒漠化,石質化,鹽漬化等問題會和當下流行的三農問題掛鉤,考試也比較喜歡考的
還有就是農業生產活動,分析其影響區位的主要因素:自然的有: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土壤。社會的有:市場,交通,政策,科技。還有其他因素:工農業基礎,勞動力數量和素質,風俗習慣,土地租金等、
工業的比較喜歡和交通一起考,這種題容易和熱點話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相聯系哦~~
別的,像家電下鄉等熱點,都很容易出考題的哦……
祝樓主學習進步!
㈨ 現在當前地理熱門話題有哪些
沿海、鄰國城市。
西亞自然資源。
各大洲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長的河——尼羅河,非洲)
各大洲氣候、地形;
當前熱點:利比亞戰爭;美國金融;加勒比;海地;日本地震。
㈩ 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有哪些
1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一、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1.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
全球變化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學術界為迎接人類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而設計和實施的研究計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超級科學計劃。研究學科涵蓋大氣、海洋、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環境、生物、生態、能源、人口、經濟等諸多學科,研究人員涉及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科學家以及政府和企業界的管理人員,研究方法強調學科的交叉和理論的集成,並將地球系統科學作為其研究的新方法。全球變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 SITAS)等4個正在執行的研究計劃組成,每個計劃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計劃和交叉計劃。為保障各項計劃的順利進行,相應地設計了一系列數據觀測與採集系統作為技術支撐,主要有:地球觀測系統(EOS)、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全球陸地觀測系統(GTO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全球環境調查系統(GOES)等。
全球變化研究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和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的推動下,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減輕自然災害、典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和全球環境變化關系密切,正是地理學研究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乾的領域。
2.陸地表層過程和格局的綜合研究
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是發生在陸地表層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異和空間組織。認識這種分異和組織的規律,對於合理布局經濟活動,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停留在經驗性、描述性范圍的空間格局研究,所能達到的視野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提供為認識和預測地理環境變化所必須的資料。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地理學界發展了地表熱量與水分平衡、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的遷移轉化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等三個過程研究的方向,國內外地理學界也發展了用社會科學理論解釋空間格局的人文地理方向。在這些方向上,自然地理學研究注重野外定點觀測和室內的實驗研究,人文地理注重地理空間人流和物流的調查分析。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地理學者認識到,要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必須在格局與過程的相互作用方面加強研究,地理學家必須強調格局和過程及其間的關系。發生在各種類型和各種尺度的區域中的過程必然產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變化又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社會發展的進程。這就產生了不同尺度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陸地表層系統包括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在時空上的結構、演化、發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層最復雜、最重要、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對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學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當前,人們日益關注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陸地表層環境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從本質上看,陸地表層的環境變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過程的方式和強度在人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改變的結果。陸地過程的研究將朝微觀深化和宏觀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關鍵在於地理系統中界面過程的綜合研究。其主要意義在於:能有效地研究開放系統間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促進地理學向理論方面深入;界面過程研究實際上是系統間介面的研究,將促進發展地理學的綜合方法,導致跨學科、跨部門的相互滲透和相鄰學科成就的引進。
陸地表層系統具有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顯著特點,對全球問題的認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地域分異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將陸地表層劃分為不同的地域類型,研究不同地域類型的過程、結構和演化,比較其間的異同,是陸地表層格局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陸地表層過程中,也要關注海陸相互作用,特別是海洋對陸地過程的影響和作用。從全球環境變化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看,也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便於應用的、兼顧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區域框架,並根據客觀實際變化及時更新。我國幅員廣袤,東臨太平洋,西靠歐亞腹地,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山地高原眾多,季風發達,既有濕潤的森林又有極端乾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區並列的獨特格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為不同區域、類型和自然過程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舞台。對地表過程和格局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將促進全球環境變化區域響應的研究,成為發展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2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3.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地球人類家園支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上述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加大。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發和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因此,應綜合研究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格局、過程和動態,從整體出發,研究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組合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環境之間,特別是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自然資源的時空變化規律並評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其調控機制和對策。土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要劃分不同的生態類型,對其成因機制、動態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宏觀整治戰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4.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
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5.地球信息科學、技術和「數字地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學是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技術和信息科學等交叉、融合的產物。它以信息流為手段研究地球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由於地球信息科學的多學科性,它能夠為地球系統中許多研究領域的綜合、大型地學問題的解決和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至於全新的研究和解決方案。地球信息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信息時代地球科學的研究方向,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3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有能力對全球性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促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數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整體性地研究解決地球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它不僅為地球可視化提供平台,而且為地球科學實驗提供一個基本模型框架。利用這個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體各圈層的演變與相互作用的歷史、評價現狀、預測未來。地球信息科學研究則為「數字地球」關鍵技術的解決奠定了科學基礎,其發展將有助於推動「數字地球戰略與中國對策」的研究。
二、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長期以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對立的二元論阻礙了地理學整體綜合研究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影響也愈加顯著。地理學應十分重視人文因素的影響及其反饋的研究,重視和發展與人文因素有關的分支學科,並促進其與自然地理學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在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日益強烈的今天,人地關系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並且擴展成為全球環境變化問題。自然地理研究不應該是純自然主義的,它也研究人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及其反饋,人文地理研究也離不開自然系統和生態學的基礎。多數學者認為,無論從地理學發展史、地理思維和社會實踐看,統一的地理學或綜合地理學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這種綜合在地理學內部表現為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相互滲透,重大的自然地理過程納入了人類活動因素的驅動力研究,而人文地理研究也將資源環境作為作用因素和決策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地理學外部則更多地強調地球4大圈層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成為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的共同主題,表現在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2.深化微觀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變化機理
從發展趨勢看,微觀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現在由靜態、類型和結構的研究轉變向動態、過程和機理的研究以及進一步的動態監測、優勢調控和預測預報等。自然地理側重生物、化學和物理過程的研究,人文地理側重經濟、文化和社會過程的探討。
3.進一步拓展地理學的應用研究領域
地理學,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學,屬於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地理信息系統快速發展的最近20多年,地理學不僅在決策支持方面,在涉及區域和空間問題的管理方面也拓展了許多應用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重大項目的選址、區劃和區域規劃領域。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災害防治、城市和農村發展等問題成為地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以GIS技術應用為龍頭的地理信息和3S技術應用產業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有力地增強了地理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4.研究方法和技術的現代化
地理學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的歸納解釋,從定性的文字描述到定量化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後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模擬實驗在人地相互關系、自然過程模擬、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對地觀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網路通訊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也從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由區域到全球。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