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地理南和北的分界線是什麼
中國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嶺—淮河為南北方的劃分界線進行劃分的。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的界限。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的南北方,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
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
自然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自然氣候明顯變化。體質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體質高胖;南方體質矮瘦。性格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粗獷豪爽;南方細膩柔和。
秦嶺—淮河線從名字上看它的畫法似乎很簡單,沿秦嶺、淮河畫一條線即可。可是當你面對著一張大比例尺的中國地圖時你會發現根本無從下手:
秦嶺西起甘肅省白石山,秦嶺—淮河分南北,只是分了中國東部,中國西部怎樣分南北部是很有意思的,西部的確可分兩大區域,但卻是南北顛倒,冷熱倒置。
沿秦嶺再向西,大致有兩列東西走向的山脈與秦嶺相連:一列是祁連山接阿爾金山一路向西;另一列就是西起帕米爾高原,向東綿延2000 多公里的昆侖山及其餘脈。
❷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分界線地理上劃分是: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氣候類型山劃分是:溫帶季風氣候(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的分界線;溫度帶上的劃分是:暖溫帶(北)和亞熱帶(南)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地理意義——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❸ 南方北方怎麼劃分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分界線,處於該分界線以北的地區為北方,以南的地區則為南方。
❹ 我國的南方,北方從哪分界
南北分界線指秦嶺-淮河線,是中國一條帶有多重歷史特殊意義的地理分界線,被認為對於認識中國自然地理規律和指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地理意義包括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等。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從氣候特點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農業及風俗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❺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1、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於亞熱帶地區,以北屬於溫帶地區。
2、秦嶺淮河一線西起陝西甘肅地區,東至江蘇安徽一帶,是我國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官方認定的南北分界線。
3、從自然地理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1月0攝氏度等溫線,也是800ml等降水量線,同時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南北方差異最重要的特徵是秦淮以北地區冬季河湖結冰,河流水位變化大,大部分樹木會落葉;而以南地區河流冬季不結冰,水位變化小,樹木不落葉。
4、由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導致了南北方農業生產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習俗、人文風情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像是「北麥南稻,南船北馬」、「南橘北枳」這些俗語都是對南北差異的一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