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氣溫是指什麼地方的空氣溫度
我們氣象觀測所說的氣溫,是指近地面的空氣溫度。
『貳』 初中地理的溫度如何計算
初中地理中的溫度計算需要根據氣溫的垂直遞減率來做。
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例如,海平面18℃,3000米高的地方氣溫就是18-3000÷100x0.6=0℃
『叄』 地理學上的 氣溫、降水標准
低溫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間,高溫指30到35度,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炎熱指35度以上,溫和指零10到20度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為乾燥
400mm以為為少雨
400~~~~800MM為濕潤
800MM以上為多雨
『肆』 南極的溫度是什麼
「南極溫度指的是南極大陸上的溫度。極端最高氣溫達零上20.75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94.2攝氏度。」
由於南極海拔高,空氣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攝氏度。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負25攝氏度。
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至零下20攝氏度左右;而內陸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則為零下40至零下50攝氏度;東南極高原地區最為寒冷,年平均氣溫低達負53攝氏度。地球上觀測到的最低氣溫為攝氏負93.2攝氏度,這是2010年8月美國記錄到的,在這樣的低溫下,普通的鋼鐵會變得像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水潑向空中,落下來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極的寒冷首先是與它所處的高緯度地理位置有關,由於高緯度地理位置,導致了在一年中漫長的極夜期間沒有太陽光。同時,與太陽光線入射角有關,緯度越高,陽光的入射角越小,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熱能越少。
『伍』 地理中低溫與寒冷的區別(順帶著炎熱與高溫)
地理中低溫和寒冷有區別,區別有:
1、低溫是凡是低於環境溫度的都稱為低溫;
2、寒冷的表面意思是指溫度低,讓人感到涼;
3、 寒冷:1月平均氣溫低於0℃;炎熱:7月平均氣溫超過25℃。
高溫是指具體有溫度,比較高.如當時的氣溫大於35攝氏度時,即可發布高溫警報.
而炎熱指的是由於溫度和濕度引起的乾燥,可使人產生煩躁情緒.
『陸』 請問地理中描述氣溫「溫和」「高溫」「寒冷」分別指溫度在多少之間
沒有度數的界定是些專有名詞。比如溫和用在亞熱帶的冬季,溫帶海洋的全年。高溫用在熱帶全年,亞熱帶和溫帶夏季。寒冷用在溫帶冬季…
『柒』 氣溫是指什麼地方的溫度
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地方測得的空氣溫度。
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國際上標准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
(7)地理上的溫度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自然因素
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周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周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則氣溫顯出周期性變化;相反,就顯出非周期性變化。
不過,從總的趨勢和大多數情況來看,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的周期性還是主要的。熱量平衡中各個分量,如輻射差額、潛熱和顯熱交換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響。這些因子諸如緯度、季節等天文因子有著明顯的地帶性和周期的特性。
而下墊面性質、地勢高低,以及天氣條件,如雲量多少、大氣干濕程度等,均帶有非地帶性特徵。同時,不同地點,這些因子的影響也不相同,因而在熱量的收支變化中引起的氣溫分布也呈不均勻性。
2、人類影響
(1)、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
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築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陽光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
(2)、城市大氣污染。
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3)、人工熱源的影響。
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
(4)、城市裡的自然下墊面減少。
城市的建築、廣場、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相應減少,放熱的多了,吸熱的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捌』 高考地理中光照,熱量,溫度的區別
熱量一般取決於緯度位置及海拔高度等,通常緯度低海拔低的熱量大,反之則小,溫度主要有日溫、年溫、相對溫差,其取決條件與熱量相似,同時還受天氣、洋流、鋒面氣旋等影響,涉及面比較大。
至於光照,通俗點就是太陽照射的情況。天氣、山地陰陽、坡度、建築物間距是影響其的主要原因。自然界一晝夜 24h為一個光照周期。有光照的時間為明期,無光照的時間為暗期。系統與外界間存在熱學相互作用的結果有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這時所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
光照原理
光照是物體被照明的程度,也即物體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與被照面積之比,單位是Ix(l勒克斯是l流明的光通量均勻照射在l平方米面積上所產生的答照度)或英尺燭光(1英尺燭光是1流明的光通量均勻照射在1平方英尺面積上所產生的照度),1英尺燭光=10.761x。光照強度的測量用照度計。
熱量與內能之間的關系就好比是做功與機械能之間的關系一樣。熱量是物體內能改變的一種量度。若兩區域之間尚未達至熱平衡,那麼熱便在它們中間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另一方傳遞。
『玖』 初中地理氣溫劃分標准
最冷月均溫低於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溫了。
夏季一般說25度以上是炎熱,20度上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用夏季涼爽,如果全年都低於0度就可以說終年寒冷了。
熱帶是指全年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的地區,通常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亞熱帶是估計我國的說法,按照我國的劃分,是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通常年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南北溫帶是從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
溫度影響
白天,陽光普照,大地接收熱量後地面的溫度逐漸升高。到太陽落山以後,近地面的氣溫漸漸降低,地表的溫度也隨之開始下降。可見,日出日落,地溫表現出明顯的日變化。同時隨著四季變化,也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這些變化一般隨深度增加而減小。
地溫最高、最低值的出現時間,隨深度增加而延遲。地溫的高低對近地面氣溫和植物的種子發芽及其生長發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動,有很大影響。
『拾』 關於初一地理上的溫度帶是怎麼劃分的
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
也就是南北緯23°26′之間是熱帶
北回歸線23.26到北極圈66.34
是北溫帶
南回歸線23.26到南極圈66.34是南溫帶
南北極圈66.34以北
以南
分別是北寒帶
和南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