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的方法如下:
1、出門盡量步行、坐公交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少打出租或者自己開車,這樣能減少交通擁堵,還能減少尾氣排放,有利於保護環境。
2、多使用可持續利用的物品,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這樣能減少垃圾,有利於保護環境。
3、節約用水,隨手關水龍頭,關電燈,出門記得關電器。
4、不燃放煙花爆竹,煙花爆竹對環境的污染是十分大的,一定要做到少燃放最好不燃放煙花爆竹。
(1)在地理方面如何保護生態環境擴展閱讀
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1、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後代。
2、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繫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3、提升環保的政策力度,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② 地理生態環境問題有哪些,應怎樣治理
常見的地理生態環境問題
水土流失 、沙塵暴、土地酸化、溫室效應、水污染。
解決方法:
水土流失 ,沙塵暴——植樹造林可以防治。
土地酸化——主要是酸雨造成的,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水污染——整改亂排放
溫室效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烴等氣體能產生「溫室效應」,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潔凈能源。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
③ 地理學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工作特點有哪些
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近期與長遠統一、局部與全局兼顧。進行資源開發活動必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經濟利益。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制度。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利,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其次,應該了解生態系統的具體類型、成因。如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貌類型豐富,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海域廣闊,幾乎孕育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類型。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脆弱的國家之一,由於氣候與地理條件的原因,形成了長江和黃河上游地區、喀斯特岩溶地區、黃土丘陵溝壑區、乾旱荒漠區和海岸。
④ 自然地理能為生態環境保護做些什麼
首先涉及到生態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問題。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並舉。在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同時,必須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徹底扭轉一些地區邊建設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應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把城鄉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決策,合理開發。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近期與長遠統一、局部與全局兼顧。進行資源開發活動必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經濟利益。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制度。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利,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其次,應該了解生態系統的具體類型、成因。如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貌類型豐富,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海域廣闊,幾乎孕育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類型。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脆弱的國家之一,由於氣候與地理條件的原因,形成了長江和黃河上游地區、喀斯特岩溶地區、黃土丘陵溝壑區、乾旱荒漠區和海岸。
⑤ 地理關於保護環境的知識點
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地理關於保護環境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地理關於保護環境的知識點
一.環境:
1、自然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
2、社會環境:生產環境、交通環境、城市環境
二.環境問題:
1、原生環境問題(自然因素引起)
2、次生環境問題(人類活動引起)
三.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原因)
1、人口的迅速增長,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
2、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
3、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環境保護。
四.環境問題產生的問題的
根源是:人口過多。
本質是:發展問題。
五.環境問題的危害
1.威脅生態平衡。
2.危害人類健康。
3.直接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六.主要的環境問題:
1.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雜訊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2.由環境污染演化而來的問題:酸雨、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赤潮等
3.生態破壞問題:森林破壞、草場退化、濕地干凅、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4.自然資源衰竭:森林、草原、礦產資源的減少和破壞。
5.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件:如公害病、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等。
1.土地荒漠化(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1)荒漠化的危害:進一步惡化我國北方生態環境。 使農牧業生產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起飢荒。為沙塵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已經影響了部分地區的環境質量。
(2)荒漠化的防治
防治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內容:預防潛在的荒漠化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原則:堅持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治山、治水、治沙、治鹼相結合的原則。
核心:人與自然的協調
(3)荒漠化的原因和措施
西北荒漠化防治中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具體措施:
農牧區: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避免土壤的鹽鹼化;
牧區草原:減少水井的數量,避免牲畜大量無序生長;
乾旱內陸地區: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資源。既要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要顧及下游生態環境的保護
2.生物多樣性減少
(1)原因:
自然因素:自然滅亡。
人為因素:森林、草地、濕地等的生態環境破壞;環境污染、對物種的高強度捕獵和採集(資源的過度開發);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生態走廊,采育結合,合理放牧等。 遷地保護:建立植物園,建立瀕危物種基因庫等。 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建立健全的相應法律法規,如實行禁漁期等制度。
3.濕地的破壞(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概念: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
(2)類型:自然濕地:沼澤、灘塗、湖泊、河流等。人工濕地:水庫、稻田、魚塘等
(3)特點:地表常年或經常有水,屬於陸地與水體的過度地帶。
(4)我國分布特徵:類型多樣,分布廣泛。東部濕地多,西部濕地少,地區分布不均勻。
(5)濕地的重要價值: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美化環境、凈化水中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航運、旅遊觀光。
(6)濕地資源問題:
現狀:濕地數量在不斷減少,質量在逐漸下降。
減少原因
自然:全球氣候變暖,灘塗地的損失;水旱災害加劇。
人為:人口劇增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大量開墾濕地;泥沙淤積,河湖淤廢;過度利用濕地動植物資源;環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設的威脅。城市化、旅遊業及交通道路建設;引進物種的干擾
(7)濕地資源的保護措施
A 禁止亂砍亂伐、毀林開荒,要植物造林,營造防護林;
B 退田還湖;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業;
C 積極推廣農業科技,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之路;
D 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E 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性;
F 治理環境污染;
G 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H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管理。
4.草場退化(乾旱、半乾旱草原地區)
(1)原因:過度放牧、過度墾殖、重用輕養
(2)措施:退耕還草;封育草場;舍飼養畜;實行禁牧、輪牧政策;控制草場載畜量;加強牧場基本建設。
5.大氣污染
(1)定義:大氣中污染物質超過大氣的正常含量,產生不良影響和危害的現象。
(2)大氣污染物:粉塵、懸浮物、SO2、NOX等
(3)大氣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自然界向大氣環境排放的物質。
人為污染源: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
酸雨(酸雨、酸霧、酸雪)
(1)世界三大酸雨區:歐洲、北美、中國南方
(2)形成條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XOX)和濕潤的氣候
(3)主要污染源:工礦企業、家庭爐灶、交通工具等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排放SO2和NOX,有色金屬冶煉排放大量SO2
(4)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的生長繁殖及死亡;是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危害人體健康。
(5)我國酸雨嚴重的地區: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等省區(有色冶金工業發達,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滬寧杭、京津唐、遼中南工業基地(工礦企業、家庭爐灶、交通工具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大量排放酸性氣體);四川盆地(石化工業發達,盆地地形酸性氣體不易擴散)
(6)解決措施:減少礦物燃料的消費量;進行技術改進,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潔凈煤技術和潔凈燃燒技術;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開發清潔能源和新型能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回收廢氣。
臭氧層減少(臭氧層空洞)
(1)氟氯烴化合物——平流層
(2)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影響:大部分地區氣溫有所上升;大部分地區降水有所增加;山地雪線上升,冰川消融量增大,河流水位猛漲;藏羚羊、野氂牛等動物的分布區域發生明顯改變。
(3)措施:減少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排放;研製新型製冷系統。
光化學煙霧(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1)定義:光化學煙霧是派赴大氣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淡藍色煙霧。
(2)危害氣體: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
(3)形成條件:汽車等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氣候為地中海氣候,夏秋季節光照強、降水少;地形上三面環山,西面環海、地形閉塞;氣象上常出現逆溫天氣。
溫室效應
(1)溫室氣體:主要是CO2,其他有氟氯烴等。
(2)影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國家地區被淹
(3)原因:海面因溫度升高而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極地增溫強烈,部分極冰融化;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發生改變,導致各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
(4)產生原理:CO2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使大氣溫度增高,全球氣候有變暖的趨勢。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爐灶大量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釋放的CO2. 森林植被大量砍伐,使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加。
(5)解決措施: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樹造林、保護植被;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廢氣處理後再排放。
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1)能源措施: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無污染能源。
(2)技術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潔凈煤技術和潔凈燃燒技術,消煙除塵技術,冷凝技術等;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廢氣處理後再排放。
(3)生物措施:植樹造林,科學規劃城市綠地面積。
(4)管理措施: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6.水體污染
水體富營養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營養元素
(2)污染源: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業廢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魚類死亡②水質變壞③湖泊變沼澤
海洋石油污染
(1)怎樣清除石油
①分散:噴灑強效洗滌劑,不宜在近岸或漁場使用
②沉降:撒粉狀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麥稈等吸收石油,在靜水環境
④圍欄:小面積油污,靜水環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燒:油層達2mm,造成大氣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體健康
②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③影響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
④制約工業的發展
⑤加速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
⑥造成經濟損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工業水污染防治對策:
1、優化產業結構與工業結構。
2、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3、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健全環境監測網路
(2) 城市水污染防治對策:
1、將水污染防治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
2、加強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護。大力開發低耗高效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3)農村水污染防治對策:
1.發展節水型農業。
2.合理利用化肥和農葯。
3.加強對畜禽排泄物,鄉鎮企業廢水及村鎮生活污水的有效處理。
環境保護的答題思路
一.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氣候異常;全球變暖(2)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採;亂砍亂伐;水資源的不合利用;工礦城鎮建設造成植被破壞;污染
2、土地退化的表現——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鹽漬化,土壤質量下降
我國不同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
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
北方地區: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鹽漬化,土壤侵蝕
南方地區:土壤侵蝕,污染造成的土地質量下降為主
青藏地區:寒漠化.
二、森林的保護
1、森林的價值
(1)森林的生態價值:①調節氣候;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③吸收雜訊,吸煙除塵,釋放氧氣,凈化空氣;④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⑤保護農田;⑥美化環境
(2)森林的經濟價值:①製作傢具;②造紙工業的重要原料;③森林中還有多種葯材;④重要的建築材料等
2、不同地區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1)三北防護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2)沿海防護林——防禦台風、海嘯、海浪侵襲,改善沿海生態環境
(3)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山區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4)平原農田防護林——防風沙、防鹽鹼
(5)城市綠地——吸煙除塵,過濾空氣,吸收雜訊,美化環境,調節氣候
(6)紅樹林——保護海岸,維護生物多樣性
3、森林破壞的後果:生態失調,環境惡化,洪水頻發,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化,全球氣溫升高,物種滅絕
4、森林破壞的原因:①過度的焚耕開墾;②大規模的農場和牧場開發;③商業性採伐;④采礦、水利、公路建設,城鎮建設;⑤農業時代的毀林開荒,濫砍濫伐;⑥戰爭,森林火災
5、我國森林保護措施
(1)加強法治,嚴禁濫砍濫伐(2)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建自然保護區(3)計劃採伐,采育結合(4)植樹造林,積極營造人工林(5)鼓勵保護性開發,改變山區經濟結構(6)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三、濕地的保護
1、濕地的價值
(1)生態價值------調節氣候,調蓄水量,凈化水體,釋放氧氣,美化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2)經濟價值------提供豐富動植物產品,提供水資源,提供礦物資源、能源、水運
(3)社會價值------觀光與旅遊,教育與科研
2、濕地減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沉積物充滿湖泊、沼澤;②全球變暖,氣候暖干化
(2)人為原因:①土壤侵蝕,導致泥沙大量沉積②圍湖圍海造田,導致湖泊和海濱灘塗面積縮小
③環境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導致水量減少
⑤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濕地植被破壞,湖泊、海岸生態系統退化
3、我國湖泊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過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圍湖造田
產生的影響:將使湖泊水體調節氣候、調蓄水量、美化環境、動植物的棲息地等功能喪失。湖泊面積縮減、水面縮小還往往導致湖水礦化度增加
4、幾個案例
(1)洞庭湖面積縮小的原因:①泥沙淤積;②圍湖造田
(2)青海湖面積縮小的原因:①全球變暖,氣候暖干化,降水減少,蒸發加劇;②引水灌溉,匯入湖泊水量減少
(3)中亞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①全球變暖,氣候暖干化,降水減少,蒸發加劇;②引水灌溉,匯入湖泊水量減少
(4)中國西部濕地比較少的原因:地處內陸,氣候乾旱,降水少
5、保護濕地的措施
(1)恢復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損濕地(2)建立自然保護區(3)退耕還濕地,退耕還湖
(4)基本建設,水利工程注意濕地保護(5)確定世界濕地日,國際合作,保護濕地
6、沼澤濕地的成因分析
三江平原
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②河流較多,有凌汛現象,植被茂密;③地勢低平,排泄不暢,土壤中水分積聚過多;④地下凍土層,形成不透水層
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氣溫低,蒸發量小;②冰川積雪融水較多;③低窪地易積水,土壤中水分積聚多;④地下凍土層,形成不透水層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①降水豐富;②河湖較多,地表水豐富;③地勢低平,排泄不暢,土壤中水分積聚過多
⑥ 生態地質環境保護的措施和對策
保護好生態地質環境,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是構建三江平原優化生態地質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我們這一代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因此要針對生態地質環境保護中存在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高資源、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將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做好。為此,提出以下具體深入的措施和對策。
一、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人人樹立憂患意識
要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作用和科普活動等多種形式,加大地質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在三江平原范圍內廣泛宣傳保護生態地質環境的重要性,深入傳播生態地質環境保護意義及科研價值,在全社會樹立保護地質環境的憂患意識,把加強環保意識納入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范疇,提高人民群眾環保的自覺性,使人民群眾都關心參與和監督生態地質環境的保護工作,這是搞好生態地質環境保護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障。三江平原要擁有直接為生態地質環境保護服務的咨詢、設計、施工、研究、開發機構、企業、團體,為發展環保來宣傳教育。各學校要開設這方面學科、專業和一些課程。學校要向社會輸送環保產業專業人才來滿足生態地質環境保護事業對人才的需求。要成立環保人才培訓中心,加強青少年的環保教育,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多出版發行有關環保知識方面的宣傳品,還應成立這方面的專門機構,作為向公眾進行生態地質環境保護宣傳和教育的中心。建議加強以三江平原優美自然風光和生態地質環境保護為內容的錄像、電影、電視片的攝制,通過這些手段,使廣大群眾受到更為形象的直觀教育,了解三江平原,熱愛三江平原。
20世紀是一個對生態地質環境瘋狂破壞的時代,那麼21世紀則應當是一個深刻反思的時代。應當承認,21世紀也為人們反思「發展」提供某種機遇。問題在於,歷史是否給人類留下足夠的時間和餘地,使三江平原在生態地質環境未完全破壞之前還有機會尋找有效的拯救之道?古人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充滿憂患的21世紀之初,我們必須停下匆匆開發的破壞腳步,去反思剛剛逝去的歷史給出的一系列難題。令人焦慮的是,歷史不允許我們迴避和推遲這種反思了,因為任何迴避和反思都可能使我們再次喪失拯救三江平原的機會和希望。這絕非危言聳聽,一個表面看上去極其優美的生態地質環境,其退化和消失往往是迅速的,這已經為以往地球變遷和人類歷史反復證明的。所以真正的悲劇往往在於自然界有憂患人們卻無憂患意識,有危機卻無危機感。所以從現在起,我們人人都要樹立憂患意識。
二、要協調人與生態地質環境之關系
人類的活動規模日益巨大,對自然界的各種沖擊也日益廣泛和深遠。自然界對人類的反擊相應也越來越深重和頻繁。由此造成的地質災害和由於人類活動的復雜化而帶來的生態地質環境問題也日益復雜。這些都是由於人和自然界不協調造成的。而這種不協調又是由於人類的各種活動之間的不協調造成的。所以三江平原的任何客觀決策必須考慮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和平等相處,絕不能只考慮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或「無償佔用」,而不考慮人對大自然應盡的義務。
由此可見,我們要研究人類的各種活動及其同自然界物質運動怎樣協調,才能維持人類的生存環境,才能爭取最大的客觀效益和長久的物質利益。當代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不是取決於單個因素的作用,而是取決於所有社會因素和生態地質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探索各種生態地質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內在聯系和運動規律,特別是提高人對各種因素的調控能力,使社會因素與生態地質環境因素相互協調,這是實現整個社會順利發展的關鍵,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鍵。這樣一來,衡量和評判現代人類的一切活動、規劃和發展目標是否適度、適宜、適地、適時、適中,是否有利於維護人類的生態地質環境,並爭取最大的客觀效益和長久的物質利益,關鍵是看一切活動、規劃和發展目標是否保持與生態地質環境整體協調發展。
三、正確處理生態地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關繫到當前人民生活的頭等大事,發展是硬道理。地質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態地質環境保護不僅關繫到當代人,同時也關繫到子孫後代的利益,是重要的公益性事業。它是建立在當代人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使人類生存空間變小,生存質量降低,生存的物質基礎動搖的基礎上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人類歷史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對生態地質環境資源的利用過程。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生產力系統的運行與經濟發展過程就是人類在一定的自然地質環境中所從事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即人類與地質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能量信息的交流與轉換,使其變成財富,並保持相互之間的動態平衡的過程。可以說近幾個世紀,經濟的發展是以資源破壞和環境惡化為代價的。因此,形成了經濟發展與資源保護的矛盾。實際上,發展與保護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矛盾統一體的兩個側面,保護包括保持、保存、維護和持續利用,並不是單純的保持不動,它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同時,發展反過來又為保護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保護是為了發展,發展又促進保護,是持續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生態地質環境保護的實質,是在持續利用原則的前提下,充分地保護好每一個地質遺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方法論的進步,而全面、深入地發掘其潛在的、不為人知的和所有的使用價值,為人類發展服務。因此,在生態地質環境保護過程中,應體現保護與發展、局部與全局、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的原則,促進生態地質環境的持續利用,而不是只保護不利用,更不能掠奪式地開發利用地質環境,而不加以保護和恢復,應該遵循持續發展的思想,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准則。所以人類必須考慮到發展與資源、生態與環境、人口與發展、自然與環境的平衡。不能只考慮經濟發展而不考慮資源、環境、生態、人口的變化;還必須考慮經濟效益和生態、社會、環境效益的最佳結合。要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應遵循生態地質環境效益最佳原則、生態平衡原則、資源永續利用或循環利用原則,並建立完善起生態經濟系統的科學理論,把社會再生產視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經濟、社會、環境的大系統。研究制約生產發展的各種社會因素,還要研究各種自然生態因素。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生態地質環境系統持續發展的穩定基礎,只有在保護地質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把保護地質環境、合理利用資源與經濟建設同步規劃,同步發展,以協調地質環境保護,人類生存與經濟發展利益的統一。總之,說一千道一萬,良好的地質環境能促進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惡劣的地質環境給人帶來危害,造成經濟損失,遏制了經濟發展。所以人類的豐富多彩的經濟生活和盡可能完美的生態地質環境應協調統一。
四、做好為規劃服務的生態地質環境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來,三江平原興建了大量工程,其中不乏大型和特大型工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區內有許多工程具有長周期、反復勘察的情況,也有的工程是盲目建設,不經規劃勘察,甚至先施工後勘察,以至產生新的生態地質環境問題或後患無窮。三江平原基本上仍是一個農業大區,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大量工程待建,存在著許多生態地質環境問題有待研究和解決。工程建設的發展與需求也迫切需做大量的工程、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以便為工程、環境的規劃、設計、運營提供生態地質環境依據。這項工作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地質工作,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事實證明,有關專家的科研、考察、論證等既能為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基礎和行動榜樣,也能為環境保護的實施出謀劃策,又能提供盡可能多的生態地質環境信息,去和建設規劃結合。從規劃角度來講,存在如何把這些地質資料用到規劃中去。這項試點工作已在少數城鎮取得一定效果。三江平原的國土開發是國家重點項目之一。對區內主要城市、礦區、通商口岸的水工環論證,是根據國家計委和原地礦部的部署而進行的。其目的是論證區域規劃目標實施的適宜性,為地質資源的開發、環境保護提供防治對策和建議,為國家的重點工業區和礦區、邊境口岸建設提供近期和遠期的宏觀依據。這是一次得益於當前、服務於長遠的重要工作。可以先從區內經濟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經濟開發現狀、規模和方向入手,進而研究水資源開發與管理、生態地質環境質量與容量、環境地球化學、環境評價方法、生態地質環境管理模型和信息系統運用、環境預測多項工作。
五、實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態地質環境管理
目前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具有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企業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和效益,很少考慮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破壞造成經濟負效應。他們把自身產生的環境污染與破壞有意無意轉嫁給社會與國家。而市場機制不能自行消減環境污染和破壞,所以市場經濟呼喚環境管理的強化,勢在必行。要規定政策,明確在生產開發過程中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或單位收取環境補償費用,要依據法律、法規、政策、行政、經濟等手段,對企業和社會中各種損害環境、破壞資源的行為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另外三江平原當地政府引導和調控力度不夠,市場發育不成熟,區內條塊分割,地方保護,行政卡阻現象多,對生態地質環境造成了更多破壞。市場機制管理分散,系統運行效率低下。生態地質環境是人類環境的組成部分,生態地質環境管理是環境管理的分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同樣需要加強政府職能作用,這是共性。生態地質環境管理也有自身的特性。這種特性不能沿用過去傳統的老辦法,而必須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必須適應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和新的對外開放環境,充分考慮國際、國內、三江平原地區市場需求的新變化,運用市場機制,按經濟規律辦事,變資源導向型開發為市場導向型加以生態地質環境管理為控制,充分挖掘三江平原自身潛在優勢與開發優勢,選擇合理的發展模式,實現三江平原跨越式發展與趕超戰略。這樣才能從宏觀到微觀的整個決策鏈中保證三江平原開發中生態地質環境的和諧。
六、加強三江平原水文地質調查
三江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現狀是,其工作程度較高,區域性1∶50萬、1∶20萬水文地質調查基本覆蓋了全區,但工作精度存在地區上的不均衡,一些地區水文地質調查只達到1∶50萬精度。1∶5萬比例尺或更高精度的綜合性、城市、工業、礦山供水勘察、農田灌溉供水調查、勘察,只是在城區、近郊區、重要農業縣和貧水乾旱地區開展。
地下水資源區域性、流域性計算與評價,是在上述調查、勘察成果的基礎上,於20世紀80年代前後相繼進行的。其重要的水文地質參數、開發利用現狀、補給邊界,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其評價結果和現實地下水形成條件即補給、徑流、排泄、開采現狀均有很大的差別。
20世紀90年代後區域性水文地質調查,局部地區水文地質勘察本很少進行,僅是城鎮、工礦供水水文地質勘察有零星開展。現有調查、評價、研究工作,已遠遠滿足不了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對供水水文地質調查、勘察與評價的需要。
隨著近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工業特別是農業用水的大幅度增長,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近幾年諸多大中城市夏季生活用水嚴重緊張,限時、限量供水,以提高水費加以制約,由於乾旱缺水許多地區農田大幅度減產,造成經濟損失巨大。就地下水而言,由於大面積稻田、旱田水澆地增加,加大了地下水的開發強度,造成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動力場發生急劇改變,部分地區水質發生重大變化。地域性地下水資源過量開采,造成了如佳木斯、建三江等城市地下水下降漏斗,不合理開采地下水,破壞了沼澤濕地生態環境。蘿北等地乾旱的加重,人畜飲用水極為困難,嚴重乾旱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
通過水文地質調查、勘察、評價、重點解決三江平原地下水資源開發潛力,為農業灌溉用水提供依據。要解決嚴重缺水區的供水方向、前景問題,解決深淺層地下水資源潛力問題,同時對水資源的聯合調度問題,含水層系統劃分,大厚度含水層地下水資源開采問題都需提到日程。要查清資源底數、補給、儲存資源、可擴大的可開采資源、潛力的前景。
在查明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地下水資源、擴大開發潛力研究過程中,對與之相伴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如地下水過量開采降落漏斗的恢復即人工回灌問題、地下水調節水庫示範工程問題、地下水不合理開發引發的土地沙化、荒漠化、沼澤濕地退化、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問題都應一並考慮,就這點看,今後的調查與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需求。
七、加強環境地質調查
全球經濟包括我國經濟發展,都與資源、環境、人口問題密切相關。也正是這種快速發展使資源、環境、人口問題愈來愈突出。就地學中的地質環境學科而言,也由於資源與環境問題被各國地學工作者倍加重視,地學與環境學的銜接,使地質環境領域涉及范圍不斷擴大。因此,環境地質調查工作就更為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
三江平原環境地質調查工作起步較晚,工作程度薄弱。環境地質調查,除對環境地質條件進行調查外,重要的要評價各類環境條件對國民經濟發展所具有的正面和負面效應。必須切實執行環境影響評價(EIA)制度,這必須針對黑龍江省及三江平原一些縣(市)、農場對開發中有關法規、政策、計劃、區域規劃的發展戰略進行戰略環境評價(SEA)。這些調查有城市環境地質、農業環境地質、礦山環境地質。就自然單元而言,有山地、平原、台地、階地、漫灘、古河道地區環境地質、沿江、河岸環境地質等。總體來看還是生態環境地質。這些不同類型、不同單元的環境地質條件,有其自然狀態下的優勢和劣勢,也有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優勢和劣勢。環境地質基本條件的查清和優劣勢的利用與改造,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這些條件和問題由於調查和研究不夠,只能是概念上、宏觀上有大體的了解和認識,對其發生、發展演化規律尚知之甚少,對其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和潛在危害尚處於膚淺的認識。為此進行環境地質調查仍是今後「十五」和中長期水工環工作重點,區域性、流域性、行政區劃的、地域性的以及專題性調查工作勢在必行。只有對這些條件和問題進行查清並利用和改造、減少制約因素、利用優勢條件,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
八、加強地質災害調查
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基地,有些礦山具有多年開發歷史。但就礦山開采出現的諸多問題乃至災害以及其他人類工程治理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卻甚少。地質災害調查、評估、防護、治理缺少近中長期的規劃,這滯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不適宜地反映突出。三江平原地質災害較突出,雙鴨山、鶴崗煤礦采空區沉陷、塌陷、地面變形、露天開采造成的滑坡、瓦斯爆炸、冒頂、地壓、煤層自燃、礦井涌水;其他尚有大量采砂金、採石取土造成的災害。除前面所述的災害外,其他尚有礦震、岩煤、尾礦渣、土地破壞等各類環境地質問題。礦山地質災害和帶來的環境問題除規模大、危害嚴重外,尚有一些老礦山已經閉坑和即將閉坑。閉坑後的礦山環境和礦山災害都更加突出,給社會帶來不安全因素,對礦山城市經濟發展造成制約和損失。
山區由於森林植被被破壞,為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創造了誘發條件,在強烈降雨的誘發條件下泥石流頻繁發生,具有群發、多發性,造成嚴重的危害。
隨著城市建設、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其誘發的地質災害如山區城市、交通干線邊坡穩定性、滑坡、崩塌災害日顯突出。
農業地質災害有黑土層變薄、有機質減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鹼化、旱澇、凍融。區域地質災害有地貌破壞、洪水、界河坍塌、水庫滲露、生態破壞、地震、活動斷裂等。其他地質災害有「三廢」拋擲無度;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廢渣堆積如山。
因此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將是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當務之急。調查評價目的在於防禦、避讓、防患於未然。進而採取對策和進行治理,同時要建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以使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最低限度,使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保持良好的態勢。
九、建立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監測網站
區域地質環境監測現狀,目前僅限於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測。20世紀80年代初區內組建了地下水動態觀測總站,後改名為環境地質總站,但就其工作范圍還是僅限於對地下水的觀測,並僅限於佳木斯城區一帶和一些農場。區內基本沒有建立不同區域水文地質單元、主要行政區的監測網,雖然在地下水開發強烈、環境地質問題突出的地區,在網點的布設上有所加強,但其網度距要求相差甚遠,監測手段基本上處於原始狀態。無精密儀器和自動連續觀測資料,還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水資源評價及開發利用需求。
隨著地質項目的市場化,國家計劃投入減少,初具規模但很薄弱的地下水監測網由於經費不足受到了沖擊和削弱,相當數量的網點已不復存在,監測質量難以保證,監測周期加大,監測資料殘缺。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和指導地下水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的資料日漸減少,遠不能適宜水文地質調查評價、地下水合理利用規劃、地質環境保護的需要。
地質環境調查評價需要的其他類型監測工作,特別是地質災害監測網,基本屬空白,有的也只有個別城市、礦山、企業由於自身需要而設立的監測點。建立健全地質環境監測網,主要是地下水監測、地質研究條件演變監測,獲取系統的信息資料,這是為滿足和保證地質環境調查,地下水資源評價,指導地下水科學合理開發,保護地質環境,提供充分的信息。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路,也是實施地質災害預警的必要條件。
據此,應對地下水監測網路加以恢復、補充、完善,對地質災害監測網建立要納入規劃、計劃加以實施。這些網路的建立應該考慮到不同地貌單元、不同水文單元、不同含水層層位;要考慮地下水形成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如地下水分散開采區、地下水過量開采區等地下水不同程度開采區、地質災害不同程度區即易發區、較易發區去建立。
要建立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各市縣農場建立生態地質環境監測分站,對有特殊問題的地點可設專門問題監測站(如礦泉水、地質災害點等)。總站負責組織開展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匯總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監測資料、信息,負責建立三江平原生態地質環境電腦資料庫及信息處理中心。各分站負責轄區內各市縣農場的生態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各專業部門也要建立相關專業監測網。國土資源部門需進行三江平原生態統網、聯網,形成統一的生態地質環境監測網路,並投入運行,開展預報預測工作。區域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立和獲得的信息,它的服務方向將是社會性的,可滿足社會、國民經濟各領域、各部門的需要。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個多部門、多學科的綜合性工作,涉及地質、氣象、城建、環保、水利、地震、交通等專業系統信息的疊加,覆蓋面廣。在現今電子、衛星通訊技術飛速發展的帶動下,將遙感技術、微電子技術、同位素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推廣應用於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項目,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建立地質災害數據傳輸網路和防治指揮系統,捕捉災情警告信息,加強部門間信息交流,提高預測預報成果的水平和質量,逐步形成社會防災能力,實現減輕地質災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