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生存
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以下簡稱「綜合決策機制」),保障
在重大立法、政策和計劃等宏觀決策中綜合考慮環境與發展問題是實施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這是因為,就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而言,
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具有以往各種類型的決策機制所無法比擬的優
勢。
綜合決策機制是人U、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持續發展這一基本
原則在決策層次上的具體化和制度化。通過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其
領導的決策內容、程序和方式提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明確要求,可以確
保在決策的「源頭」(即擬訂階段)將環境保護的各項要求納入到有關的
發展政策、規劃和計劃中去,實現發展與環保的一體化。
綜合決策機制要求環保部門與經濟管理部門在制定、執行有關決策
時進行廣泛的合作,並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在貫徹執行有關的政策與
計劃時,各部門通過相互協調、積極配合,嚴格執行環境法律法規,可
以有效防止各部門之間「爭權奪利、推諉責任」,堵塞執法漏洞,不致再
出現「有權的無力管、該管的沒有權」的現象。
綜合決策機制高度重視公眾參L的作用,公眾可以通過親身參與,
及時了解掌握環境質量狀況,並對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幫助政府作出
正確決策:公眾參與能使政府的決策反映實際情況並符合民心民意,加
強公眾與執法部門之間的了解與支持,減少消除相互之間的摩擦與沖突。
它既有利於公眾環境意識和法制意識的提高,也有利於政府行政目標的
實現。
綜合決策機制要求有一個完備的決策監督體制與之相適應。將各部
門及其領導的決策行為置於環境法的監督之下,可以有效防止他們濫用
職權、超越職權,或規避法律、逃避責任,並在決策者違反法律或構成
犯罪時依法及時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藉以敦促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
依法行政,增強環境法的權威性,維護環境法的統一與尊嚴。
根據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結合我國環境管理的實際
情況,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構建我國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
策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部門合作與協商制度。淘通決策各部f J和決策涉及的
各利益群體是綜合決策順利、成功進行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健全部門
合作與協商制度,作為綜合決策體制和組織上的保障。這就要求:①由
各部門合作制定保障綜合決策順利實施的法規,作為綜合決策機制的法
律基礎。②由各部門共同確立執行綜合決策的職能分工,確定人員組成、
職權范圍及活動程序。③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利益群體參與者
參與綜合決策提供培訓。④進一步健全各級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統一監瞀管理、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環境監督管理體制。⑤
在決策中充分重視各方面專家,包括環境科學專家的意見。
二是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保障科學民主決
策的重要制度,是綜合決策的前提和依據。各級政府應當嚴格執行《環
境影響評價法》,開展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與環境問題密切相關的重
大經濟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豐富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環
境影響報告書中應增加包括申請方案在內的一切台理的可供選擇的替代
方案和對突發性環境風險的分析,為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要提升
環境保護在各項決策特別是經濟發展決策中的作用,實行「環保一票否
決制」。
三是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制度。建立健全我國的公眾參與制度,重點
在於:①制定相關立法,明確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范圍、權利與義務、
主要途徑和形式及國家機關的相關職責等內容。②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
途徑,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環境信箱和熱線電話等形式保證公眾及
時獲得環境信息,並能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
四是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結合我國現行的法律監督機制,建立
與完善我國的綜合決策姣督檢查機制應當在以下幾個層面上多加努力:
①加強、完善各級人大對行政決策部門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執法監督檢查
制度。②加強、完善上級國家機關對下級部門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制度。
③加強、完善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通過視察、訪問、調查研究等形式對
行政決策部門的監督。④充分利用社會輿論、公眾團體和廣大群眾的力
量,發揮他們對行政決策部門的監督作用。
2. 論述題: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說明如何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的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發展區域經濟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地形、氣候、資源、交通、人口、經濟狀況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協調好人地關系。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放眼未來,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3. 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人類該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 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國家保護整 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 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 免侵害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改善城鄉生態 環境;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積極治理和恢 復已遭破壞和污染的環境;同時積極參與保護全球 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活動。到2000年,使環境 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提高 ,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逐步使資源、環 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互協調。到2000年的具體目 標如下:
(a)工業廢水排放量控制在300億噸 左右,工業廢水處理率達到84%,城市污水集中處理 率達到20%左右;
(b)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00~ 2300萬噸,工業廢氣處理率達到90%,城市居民燃氣 化率達60%,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7億平方米;
(c)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 45%-50%,控制有毒有害廢物污染;
(d)交通干線雜訊等效聲級維持1990 年水平,城市環境雜訊達標率比1990年提高15~20個百 分點;
(e)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大力植 樹造林,1991~2000年凈增有林地面積1900萬公頃左右, 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5%~16%左右;
(f)預防和控制荒漠化擴展;加強 水土保持工作,今後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萬 平方公里;
(g)保護耕地資源,控制建設佔用 耕地,200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22億公頃,擴大耕地 面積,1991~2000年新增耕地面積330萬公頃;
(h)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 1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7%;同時注意保護所有自 然生態系統。
2.4 保證上述目標實現的主要對策 應包括: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 開放,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b)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特 別是規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行為的政策體系、 法律法規體系、戰略目標指標體系的建設,以及資 源環境、生態綜合動態監測和管理系統、社會經濟 發展計劃統計系統,信息支撐系統,以及發展教育 事業,提高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實施能力在內 的能力建設;
(c)實行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 ,控制人口數量,改善人口結構;
(d)因地制宜,有步驟地推廣可持 續農業技術;
(e)重點開發清潔煤技術,大力發 展可再生和清潔能源;
(f)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推動資 源的合理利用,減少產業發展對交通運輸的壓力;
(g)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努力實現廢物產出最小量化和再資源化,節約資源 、能源,提高效率;
(h)加速「小康住宅」建設,改善 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條件;
(i)組織開發、推廣重大環境污染 控制技術與裝備;
(j)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處 理,保護、擴大植被資源,以生物資源合理利用支 持物種保護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努力提高土 地生產力,減少自然災害。
4. 從理論與實踐層面上,怎樣才能做到人與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人與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概要:我國於80年代就明確提出,環境保護危險矮化建設中的一項基本保證條件和戰略任務,是一項基本國策。2001年全國人大九屆四次會議指出,要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加強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並把保護和全理利用資源,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保護正式列入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之內。同時,實施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人類的共識,如何能更好,更有力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呢?這其中取決於一個關鍵因素——人。人是生態系統的主體,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也最大,行之有效的保護我們人類共同的生態環境正是我們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人、自然、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城市環境生態、結構調整
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及其他
也可能是由於生產力水平的制約,我們的祖先始終活動在環境的極限承載力之內。所以留給我們一個相對穩定的,適宜人居的環境。而近代技術生產力的進步,能源消耗量無限增大,使環境自身再也無法完成自我修復,變得千瘡百孔。動植物的滅絕,人類自身遭受的環境破壞的惡果,已讓我們提出這一個時髦的名字——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最早為人們所醒悟到,可上溯到1972年的聯合國第一次環境大會。在70年代初,「羅馬俱樂部」的未來學研究學家們由環境和生態問題出發,進而提出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關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為首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兩年後,聯合國環境署第十五屆理事會期間發表了《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聲明說:「可持續發展系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的需求能力的發展。」隨後又通過了《里約環境宣言》以及《21世紀議程》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使得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引起全世界人們的關注,也成為20世紀末最熱門的社會性話題。
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並不是環境自我完成的發展而是一個以人為主導的適應性改造過程,聯合國人類會議(1972)《人類環境宣言》第一條就明確了人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人類即使他的環境的創造者,環境給予人以維持生存的東西,並給人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會和精神等方面獲得發展的機會……即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加快,人類獲得了以無數方法和在空前規模上改造其環境的能力……」人類在獲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如何能夠兼顧生態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又由於環境破壞後產生的惡果往往並不作用與破壞環境者本身,使得保護環境意識相對下降,也就是說生態環境保護並不與其自身利益掛鉤,故這將給生態環境的保護實施管理方面增加了難度。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想來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太大的破壞,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只能導致自身利益的受損。中國古代「風水」觀中講究:山清水秀出才俊;險山惡水出賊寇。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人們對環境有一種期望的鏟除,希望那懸在半空中的利益會降臨本身,這無疑保護了環境,使得中國的封建生產關系相對穩固的延續了上千年歷史。當然,與環境略都市的開發亦時有發生,這其中大抵是受了人為影響或環境自身的影響,如西部的沙漠化,使原來的良田覆蓋與黃沙之下,讓後人嘗盡了風沙的惡果。不過,這種情況的出現時許有迫不得已成分的存在,而現代的對環境破壞的人們則就是為利是從了,前些年來大批關停的小造紙廠們,就視環境污染於不顧,超標污水未經治理情況下的排放,使原本的河水生態系統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水生動植物的絕滅絲毫底部的廠主們對利益的追求慾望。同時,污水下滲有影響地下水質量使周圍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失衡,造成一方水土的長久性破壞。雖然污染的後果是可怕的,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造紙廠的監管及民眾的覺悟以及環境意識是確實有待加強的。人類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該重視如何解決自身矛盾了,不管這種解決問題的手段使自願的,還是被迫的是道德所為還是法律所致。
二 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發展
城市是人類聚集的中心,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是以空間與環境利用為基礎,已聚集經濟效益為特點,以人類進步為目的的一個集約人口,集約經濟,激越科學文化的空間地域系統,它是一個經濟實體,政治社會實體,科學文化實體和自然實體的統一,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生態學角度城市是經過人類創造性勞動加工而擁有更高「價值」的人類物質、精神環境和財富,是更符合人類自身的社會活動的載體物所,是一類人類占絕對優勢的新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系統,它不僅包含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也包括人類及其社會經濟的要素,因此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的、經濟與社會復合的人工生態系統。從傳統生態學觀點看,城市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自我穩定的生態系統。但按現代生態學觀點,城市也具有自然生態系統的某些特徵,具有某種相對穩定的生態功能和生態過程,故又將城市生態系統歸結為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是人類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自然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定結果,也是人類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城市生態規劃的理論基礎之一,規劃工作就是探索優化的城市生態系統和土地利用得的空間構形,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持續發展,達到社會、經濟、生態三個效益的統一。城市是人類活動高度集中的場所,人類的生存已對資源和環境產品的消費為基礎。提高資源與環境利用的持續性也就是保持人類活動的可持續性發展。所以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內在保障。
城市生態規則貫穿了可持續發展的原理:
可持續發展的統觀
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效益觀
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觀
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觀
生態可持續發展建設應滿足以下幾個要求:包括自然和諧、經濟效益、社會文明。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其與人類自身利益密切相關,制定合理的規劃方案,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加強對環境隱患的控制,使環境能有進一步改觀,當然了這並不等於說治理好了污染就是可持續發展了。可持續發展也是動態的,隨著人的認識水平提高逐漸有所改變的過程。具體的實施步驟如何,我想應是一個全民性的自覺行動,而不只僅僅制定一個治理方案,不過何時與否還得優先瞻性的人們多費心力了。
楊士弘在《城市生態環境學》中提到城市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不妨取來一讀:
1. 預防和保護為主的原則
2. 發展的量與質相統一的原則
3. 尊重自然的原則
4. 全面協調發展的原則
但這些原則是不能解決千差萬別的城市問題的,人們對於城市研究仍處於一個不成熟的階段,故現在的觀點正確並不代表以後的成立,城市是一個需要外部環境支持的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因而在規劃中也應該將其還原到整個生態環境中,通盤考慮,以減少其失之偏頗之處。
三 生態環境中的人
人是萬物之靈,也是自然之子。海明威說得好:「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但我們還要謹記的事,自然可以被踐踏,但不會被征服。環境孕育著我們人類的未來,我們人類也應該保護生態環境。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應特別重視人對環境的態度或人的生態意識。
生態意識有它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對環境的態度在歷史的上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環境崇拜或圖騰崇拜
第二階段:人與自然和睦相處
第三階段:強調人定勝天
第四階段:可持續發展階段
在我們脆弱的生態環境面前,我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全人類必須共同走可持續發展這一條康莊大道,必須使廣大群眾心裡牢固地樹立起正確的生態環境意識,而正確的生態意識不可自發的產生,必須有效的加以引導,才能使生態意識指導社會行動。就要花大力氣倡導生態道德倫理,開展全民的終身生態環境教育與宣傳。
四 結語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標志著人們對於人類發展的歷程必須作全方位思考,從而尋求一種發展模式:一種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模式,一種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得新模式,一種不僅為本代人的繁榮而且為世世代代的長期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人類要珍惜資源、保護環境,貫徹到全社會每一個人的思想與行動中去。
參考文獻:
1 《城市神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楊志峰等著 科學出版社2004
2 《城市生態環境學》 楊士弘等著 科學出版社2003
3 《可持續發展論》 張坤民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4 《人·自然·可持續發展》 王維著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城市的迷惑與醒悟》 周紀綸等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 《環境與人》 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7 《城市環境生態學》 戴天興著
8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程》潭仁傑 金其鏞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5. 根據地理環境的在社會存在和發展中的作用,說明在現代化建設中怎樣堅持可持續性發展
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其一,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地理環境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又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其二,地理環境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制約社會的發展。首先,地理環境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優越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獲得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加快社會發展速度;惡劣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勞動生產率較低,從而延緩社會發展速度。其次,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部門的分布。再次,地理環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不同國家經濟發展的特點。最後,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發展的潛力和前景。其三,地理環境通過對軍事、政治的影響,制約不同國家社會的發展。
地理環境不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其一,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地理環境相似的國家,其社會制度可以不同;地理環境不同的國家,其社會制度可以相同。另外,從歷史上看,地理環境的顯著變化往往需要幾百萬、幾千萬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而人類社會在幾千年、幾百年、幾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里就可以發生巨大的變化。顯然,地理環境緩慢的變化是無法說明人類社會變化之迅速的。其二,地理環境只有通過生產過程或生產方式才能對人類歷史發生作用。其三,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要受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制約。在不同狀況的生產力下,在不同性質的社會制度下,同樣的或大致一樣的地理環境對於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常常表現出很大的差異。
在現代化建設中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才可持續性發展
6. 針對近地環境,人類如何保持地球可持續發展
針對環境問題,人類應該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氣體廢棄物的排放,加強綠化,節約資源和能源,控制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7. 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1.C 2.C
8. 全球地理環境惡化,人類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應制定和採取的戰略措施
2、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壓力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高的人口增長率形成較大的人口壓力,人口持續增長,對物質資料的需求和消耗隨之增多,最終超出環境供給資源和消化廢物的能力。
(2)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可再生資源超過其再生能力、不合理開發引起生態破壞。
非可再生資源不合理開發加速其枯竭。
瑪雅文明衰落的原因:瑪雅文明的消失是農業生產水平下降,食品供給不足直接導致的。農業生產下降是由於嚴重的土地侵蝕以及對土地只用不養,土壤中的有機肥補給不足造成的。
(3)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傳統發展模式關注的只是經濟領域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帶來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3、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與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崇拜自然:采獵文明時期——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較強,人類改造環境作用微弱,人與環境是恐懼和依賴關系。
改造自然:農業文明時期——人對自然的依附性減弱,對抗性增強,地理環境趨於惡化。
征服自然: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界的主宰,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地關系呈現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謀求人地協調:後工業化時期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環境和發展開始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尋求一條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的道路。
(2)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概念: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表達的四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表明該復合系統由生態、經濟、社會三大子系統構成,生態子系統的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子系統的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子系統的持續發展是目的;
第二層含義表明生態、經濟、社會三大子系統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第三層含義表明人類在認識自然、經濟和社會規律的基礎上能有效管理調控生態、經濟、社會三大系統。
第四層含義表明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會—經濟」這一復雜巨系統的運行規律,既不僅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被充分認識,而且自然、經濟、社會規律相互交織並在更高層次上所演繹的規律也就被充分認識(盡管被真正認識可能需幾代人)。
(3)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認識、願意接受並積極參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①實行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不同於對一般活動的參與,不僅包括積極參加有關的行動或項目,更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習慣。
③選購帶環境標志的產品:表明該產品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