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化過程三個階段的規律性
1、初始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這一階段農村人口占絕對優勢,生產力水平較低,工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農村剩餘勞動力釋放緩慢。
2、中期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70%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城市人口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50%進而上升到70%左右。
3、後期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這一階段也成為城市化穩定階段。
(1)城市化有哪些地理過程擴展閱讀:
城市化進程動力
1、農業發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動力
(1)農業為城市工業提供市場。
(2)農業發展為城市發展提供勞動力。
(3)農業發展為城市經濟提供資金積累。
(4)農業發展為城市輕工業生產提供原料。
(5)農業發展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資生活條件。
2、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
(1)工業化帶動交通地理的大變化。
(2)工業化沖破農村自然經濟的桎梏。
(3)工業化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的大發展。
(4)工業化使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
3、市場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動力
(1)勞動力市場化使勞動人口向城市的遷移得以實現。
(2)產品市場化使城市化在更廣闊地域的展開得以實現。
(3)土地資源市場化使城市窨規模的擴大和新城鎮的建設得以實現。
❷ 城鎮化進程的四個階段是什麼
第一階段是緩慢發展期,第二階段為停滯發展期,第三階段是平穩發展期,第四階段是快速發展期。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地理學角度來看城市化是農村地區或者自然區域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經濟學上從經濟模式和生產方式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生態學認為城市化過程就是生態系統的演變過程,社會學家從社會關系與組織變遷的角度定義城市化。
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的推進,使現代化大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進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發展的動力
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無非兩種,一種是推力,一種是拉力。推力指使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來到城市的因素。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劇,自然災害頻發,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社會服務資源短缺等;拉力如就業機會多,社會服務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文化設施齊全等。
❸ 世界城市化的三階段各有何特徵
1、初始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這一階段農村人口占絕對優勢,生產力水平較低,工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農村剩餘勞動力釋放緩慢。
2、中期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70%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城市人口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50%進而上升到70%左右。
3、後期階段: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這一階段也成為城市化穩定階段。
(3)城市化有哪些地理過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加強小城鎮的規劃、建設、管理。應重視城鎮體系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編制(如城鎮基礎設施規劃、生態環境規劃等),尤其要重視交通規劃,如路網規劃、公交規劃等。
抓緊城市建設信息化工作。在新千年應大力推進城建信息化管理,建立有關資料庫,建設數字化城市,加強信息交流與信息資源共享。
❹ 高中地理城鎮化的知識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就業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化過程和城鄉空間社區結構的變遷過程。城鎮化的本質特徵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農村人口在空間上的轉換;二是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三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移。對城鎮化的特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對進一步理解其本質特徵是有益無害的。
從農村城鎮化的角度而言,城鎮化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徵:一是時間特徵,表現為過程和階段的統一,以漸進為主;二是空間特徵,表現為城鎮結合,以鎮為主;三是就業特徵,表現為亦工亦農,非農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徵,表現為亦土亦「洋」,以「洋」為主,亦新亦舊,以新為主。從世界城鎮化發展類型看可分為發達型城鎮化與發展型城鎮化,其特點是不一樣的。包括重慶在內的中國西部均屬發展型城鎮化。發展型城鎮化有5個特點:一是城鎮化原始積累主要來自於農業;二是城鎮化偏重於發展第二產業,而非發展第三產業;三是城鎮化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四是城鎮化的動力機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鎮化中城市貧民佔有很大比重。
其實在高中地理中關於城市化的知識,在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還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對四大圈層的影響,合理的城市化和過快的城市化的影響,書上都有。
❺ 城市化的地域空間過程有哪些
初級:零星點狀分布,規模小,數量少
中級:布局橫布局
(1)發達地區發展速度快
(2)欠發達地區發展遲緩
(3)沿海地區城市發展成面或帶狀結構——大都市區和超級城市
高級:網狀——城鎮體系——城鄉一體化
❻ 城市化名詞解釋
城市化的名詞解釋是:
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城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地理學角度來看城市化是農村地區或者自然區域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
經濟學上從經濟模式和生產方式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生態學認為城市化過程就是生態系統的演變過程,社會學家從社會關系與組織變遷的角度定義城市化。
(6)城市化有哪些地理過程擴展閱讀:
城市化是一個綜合性過程,其中土地是關鍵因素。縱觀中國城市化進程,不論是早期政策導向的人口聚集,還是改革開放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繁榮帶來人口激增,抑或是如今多元的城鎮化模式探索,解決土地問題都避免不了「征地—補償—拆遷」的循環。
轟鳴的推土機鏟平一個又一個村莊、鱗次櫛比的高樓越來越密集。據了解,近10年我國有90餘萬個自然村在城市化進程中消失,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80到100個村莊在版圖上被抹去。
有的城市決策者,以城市化的名義,毫無顧忌,毫不留情,把城郊眾多肥沃的田地規劃成樓盤,把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村莊夷為平地。
當然拆遷的確讓不少村民一夜暴富,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諸如土地利益糾紛、強拆等粗暴行為、被迫上樓的無所適從,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中國城市化從高速推進到高質量發展,必須跨域的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