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貿易地理
一、課程性質與目的國際貿易地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教育選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地理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背景知識,進而使學生掌握從事外貿工作所必須的貿易地理理論和知識。二、課程簡介國際貿易地理是介於國際貿易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各國(地區)對外貿易活動的地域分工以及地域組合的空間特徵;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點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航線和港口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當前經濟的特點、產業部門的構成及其分布、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和地區結構。通過學習,學生應理解當今國際貿易地理新格局及發展方向;掌握國際貿易運輸網路和國際運輸發展的新動態;了解世界各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作用;掌握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基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貿易特徵、貿易地位等知識。
2. 國際貿易的真正形成在什麼時期
針對你的問題,國內理論界主要有2個觀點:
1、以世界貨幣的誕生為標志——即,以黃金、白銀最終成為世界貨幣定義為國際貿易的真正形成標志;大約在12世紀左右。
2、地理大發現促成國際市場的真正形成以及國際分工體系的確立,將其理解為國際貿易形成的時期,大約在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
個人傾向於後者,供你參考。
3. 為什麼說從地理大發現後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
真正意義的「世界貿易「不僅發生在洲內,而且要求各州之間更加廣泛的貿易往
來。在15世紀之前,由於技術和知識的局限,貿易主要局限於各州內以及亞歐間。15世紀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是歐洲人開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聯系亞歐非大陸,為洲際貿易創造了便利的地理條件,從此引發了真正意義的「世界貿易」,出現了專門從事貿易的商業機構。
4. 概括18世紀中期中國對外貿易的特點及其歷史背景
中國在貿易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
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以商品流通為基礎的貿易全球化是今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第一階段。當其時,中國豐富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對推動貿易全球化起了舉足輕重的主導作用。
一、中國是貿易全球化的大市場
15、16世紀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1405—1433年中國鄭和七下西洋;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C.Colonbo)發現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Vasco.Da.Gama)繞過好望角開辟歐洲到印度的東方航線;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F.D.Magalh*aes)作環球航行等航海的偉大壯舉,從地理范圍上使分散隔離的世界逐漸變成了聯系為一體的世界,人類歷史也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為商品貿易全球化提供了人文地理的條件。
但是,作為貿易全球化所賴以運轉的基礎即商品流通來說,則是有賴於中國強大的商品製造能力和生產出來的豐富商品。據史料記載,從世界經濟發展史的經濟規模上看,15世紀中葉(明中葉)至1796年(嘉慶元年)以至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期間,中國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據統計,1522—1566年(嘉靖年間),中國的生鐵產量達到45000噸,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國到1740年才達到2000噸川。1750年(乾隆十五年),中國工業總產量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2%,而全歐洲僅佔23%;中國的國內貿易總值為4億銀兩[2]。直到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中國的GDP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32.4%[3],居世界各國的第一位。所以,「在近代以前時期的所有文明中,沒有那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更發達,更先進」[4],「中國乃是一個偉大、富饒、豪華、庄嚴的國家」[5]。就是說,直到1820年左右,中國在世界經濟史上是占著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經濟的中心。當時中國的商品如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糧食、葯材等,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正如當時一個西方作家報道說:
中國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絲織品及皮貨。擁有這些主要物品和數不盡的其他次要的物產[6]。
特別是中國絲貨,外國商人更是贊嘆不絕,說:
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貨,以白色最受歡迎,其白如雪,歐洲沒有一種出品能比得上中國的絲貨[7]。
1629年(崇禎二年),荷蘭駐台灣第三任長官訥茨(Nuyts)在給其國王的一份報告書中說:
中國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它能夠把某些商品大量供應全世界[8](p109)。
確實如此。根據史料記載。16—18世紀,中國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約有236種之多,其中手工業品有137種,占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生絲、絲織品為大宗,其次是瓷器和茶葉等。
而在這個時期,歐美各個國家由於「價格革命」的沖擊,加多戰亂、災荒、瘟疫流行,經濟曰益蕭條,各類商品極為匱乏。所以,這些國家根本沒有什麼民生產品可以打進中國市場。它們只好攜帶大量銀子來中國購買貨物販回國內傾銷。所謂夷船「所載貨物無幾,大半均屬番銀」[9]。在1830年(道光十年)以前,當中國對外貿易經常是出超的時候,白銀是不斷地從印度、不列顛和美國輸入中國。據統計,自1553年至1830年,西方國家到廣東貿易而流人中國的白銀達5億兩以上[10]。1585—1640年日本因到中國貿易而輸人中國的白銀達到1489.9萬兩[11]。可見,直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在當時商品貿易全球化中,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12]。全世界其它國家都來中國購買價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國成為貿易全球化的大市場。
二、廣州是貿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場
15—19世紀初中,中國明清政府基本上實行「時開時禁,以禁為主」的海外貿易政策,禁止沿海商人出海貿易。但是,卻對廣東實行特殊政策。嘉靖元年(1522),「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廣東市舶司」[13]。乾隆二十二年(1757),規定外國番商「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14]。因此,自嘉靖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522—1840),廣東一直是中國合法對外貿易的省區,省會廣州則成為全國合法進出口貿易的第一大港,而且是「印度支那到漳州沿海最大的商業中心。全國水陸兩路的大量貨物都卸在廣州」[5](P116,序言)。因此,全世界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都萃集到廣州。1798年(嘉慶三年),瑞典人龍思泰(Anders Liungstedt),就記述外國商人來廣州做生意的實況:
廣州的位置和中國的政策,加上其他各種原因,使這座城市成為數額很大的國內外貿易舞台。……中華帝國與西方各國之間的全部貿易,都以此地為中心。中國各地的產品,在這里都可以找到;……東京、交趾支那、柬埔寨、暹羅、馬六甲或馬來半島、東方群島、印度各港口、歐洲各國、南北美洲各國和太平洋諸島等地的商品,都被運到這 里[15](P301)。
據不完全統計,從康熙二十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5—1757)的72年間,到廣州貿易的歐、美各國商船有312艘[16];乾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八年(1758—1838)有5107艘①,平均每年為63.8艘。
與此同時,中國各地和廣東省內各地的商人也集中到廣州進行進出口貿易,名曰「走廣」[17]。1629年(崇禎二年),荷蘭駐台灣第三任長官訥茨(Nuyts)在給其國王的一份報告中也記述:
中國人把貨物從全國各地運到他們認為最有現款購買他們貨物的市鎮和海港……後來他們運往廣州市集上的貨品的數量如此之大,以致葡萄牙人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參加這些市集的商人們看到他們的貨賣出去,就用他們自己的船,責任自負地把貨運往馬尼拉、暹羅、望加錫等地去。[8](p115,109)
龍思泰於1798年(在嘉慶朝)來到廣州,也看到中國內地商人雲集廣州經商的情形:
中國各地的產品,在這里(廣州)都可以找到;來自全國各省的商人和代理人,在這里做著興旺的、有利可圖的生意。[15]
明清政府為了發展集中於廣州的對外貿易,除了設置廣東市舶司和粵海關進行管理外,還「官設牙行,與民貿易」[18],以至後來發展成為專門從事對外貿易的商業團體「三十六行」和「十三行」,同外國商人直接貿易。在當時外國商人不熟悉中國情況、不懂漢語以及不了解中國政府管理外貿的制度的情況下,此種商業團體的設置,成為外商與中國商人進行貿易的中介者,使外貿做得更活更好。所以,當時外國商人普遍感到在廣州做生意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方便、更好做。正如英國議會於1830年(道光十年)對廣州貿易的英國商人進行調查後得出結論:
外國商人對於這整個廣州制度(它在實踐中經過種種修正)是怎樣看待呢?1830年英國下議院關於對華貿易的極為重要的審查委員會會議中,幾乎所有出席的證人都承認,在廣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19](P51)。
這么一來。16世紀中葉至工9世紀初葉,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商人絡繹不絕前來廣州做生意,使廣州成為商品貿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場,呈現出對外貿易一片繁盛的景象
5. 為什麼發展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在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一個歷史范疇。國際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要有國家的存在,二是產生了對國際分工的需要,而國際分工只有在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這些條件不是人類社會一產生就有的,而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斷擴大而逐漸形成的。
原始社會的貿易
在原始社會初期,人類的祖先結伙群居,打魚捕獸,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人們處於自然分工狀態,勞動成果僅能維持群體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沒有剩餘產品用以交換,因此談不上有對外貿易。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促進了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品除維持自身需要以外,還有少量的剩餘。人們為了獲得本群體不生產的產品,便出現了氏族或部落之間用剩餘產品進行原始的物物交換。當然,這種交換還是極其原始並偶然發生的物物交換。
在漫長的年代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繼續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部門,形成了人類社會第二次大分工。由於手工業的出現,便產生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商品生產。當產品是專門為滿足別人的需要而生產時,商品交換就逐漸成為一種經常性的活動。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擴大,出現了貨幣,於是,商品交換就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這樣就進一步促使私有制和階級的形成。由於商品交換的日益頻繁和交換的地域范圍不斷擴大,又產生了專門從事貿易的商人階層。第三次社會大分工使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進一步擴大。商品生產和流通更加頻繁和廣泛,從而階級和國家相繼最後形成。於是,到原則社會末期,商品流通開始超越國界,這就產生了對外貿易。
人類社會三次大分工,每次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增加,同時也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和奴隸制的形成。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商品交換超出了國界,國家之間的貿易便產生了。可見,在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擴大,以及國家的形成,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
奴隸社會的國際貿易
在奴隸社會,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其特點是自給自足,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費,而不是為了交換。奴隸社會雖然出現了手工業和商品生產,但在一國整個社會生產中顯得微不足道,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很少。同時,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生產技術落後,交通工具簡陋,道路條件惡劣,嚴重阻礙了人與物的交流,對外貿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其規模和內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的社會,奴隸社會的對外貿易是為了奴隸主階級服務的。當時,奴隸主擁有財富的重要標志是其佔有多少奴隸,因此奴隸社會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隸。據記載,希臘的雅典就曾經是一個販賣奴隸的中心。此外,糧食、酒及其他專供奴隸主階級享用的奢侈品,如寶石、香料和各種織物等也都是當時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商品。
奴隸社會時期從事國際貿易的國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臘、羅馬等,這些國家在地中海東部和黑海沿岸地區主要從事販運貿易。我國在夏商時代進入奴隸社會,貿易集中在黃河流域沿岸各國。
對外貿易在奴隸社會經濟中不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奴隸貿易成為奴隸主經常補充奴隸的重要來源。
封建社會的國際貿易
封建社會時期的國際貿易比奴隸社會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在封建社會早期,封建地租採取勞役和實物的形式,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並不多。到了中期,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封建地租轉變為貨幣地租的形式,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封建社會晚期,隨著城市手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因素已孕育生產,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都有較快的發展。
在封建社會,封建地主階級占統治地位,對外貿易是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的。奴隸貿易在國際貿易中基本消失。參加國際貿易的主要商品,除了奢侈品以外,還有日用手工業品和食品,如棉織品、地毯、瓷器、穀物和酒等。這些商品主要是供國王、君主、教堂、封建地主和部分富裕的城市居民享用的。
在封建社會,國際貿易的范圍明顯地擴大。亞洲各國之間的貿易由近海逐漸擴展到遠洋。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開辟了從長安經中亞通往西亞和歐洲的陸路商路——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等商品輸往西方各國,換回良馬、種子、葯材和飾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陸路貿易外,還開辟了通往波斯灣以及朝鮮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貿易。在宋、元時期,由於造船技術的進步,海上貿易進一步發展。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曾率領商船隊七次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先後訪問了30多個國家,用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銅鐵器等同所到的國家進行貿易,換回各國的香料、珠寶、象牙和葯材等。
在歐洲,封建社會的早期階段,國際貿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東部。在東羅馬帝國時期,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公元7—8世紀,阿拉伯人控制了地中海的貿易,通過販運非洲的象牙、中國的絲綢、遠東的香料和寶石,成為歐、亞、非三大洲的貿易中間商。11世紀以後,隨著義大利北部和波羅的海沿岸城市的興起,國際貿易的范圍逐步擴大到整個地中海以及北海、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區。當時,南歐的貿易中心是義大利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熱那亞等,北歐的貿易中心是漢撒同盟的一些城市,如漢堡、盧卑克等。
綜上所述,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國際貿易是為奴隸主和封建地主階級利益服務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發展,國際貿易不斷擴大。但是,由於受到生產方式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商品生產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剝削階級奢侈生活的需要,貿易主要局限於各洲之內和歐亞大陸之間,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經濟中都不佔有重要的地位,貿易的范圍和商品品種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貿易活動也不經常發生。那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及由此產生的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則大大發展了各洲之間的貿易,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而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國際貿易才獲得了廣泛的發展。
6. 國際貿易的歷史演變過程
國際貿易的歷史演變過程:
1、國貿起源: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2、資本主義方式准備時期,實行的是保護政是重商主義下的強制性貿易保護政
3、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出現了兩種政策,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4、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推行帶有壟斷性質的超保護貿易政策
5、二戰後,出現了兩中傾向,一是20世紀50年代帶70年代出現了貿易自由化。二是70年代中期以後,出先了新貿易保護主義。
6、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發達國家開始推行協調管理貿易政策。
7、當前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6)國際貿易地理起源於什麼背景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的方式變革:
無紙貿易(簡稱EDI),是利用電子數據交換代替傳統的紙面單據進行貿易活動,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訊網路,在商業夥伴的計算機之間進行傳輸和處理,以實現買賣雙方交易的目的。
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利用EDI,可以大量減少甚至消除在傳統貿易過程中的各種紙面文件和單據,避免數據的重復輸入,簡化工作程序;
這不僅能加快信息的反饋速度,可及時得到大量的商業信息,減少差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於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還可提供更有利於企業的貿易機會和條件。
無紙貿易始於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逐步擴展到國際貿易領域。從1992年開始,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報關都採用EDI;日本結合EDI的應用開發了「戰略信息系統(SIS)」;韓國也建立了EDI服務系統――韓國貿易網(KT―NET);
中國政府已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委員會」,負責推動EDI的應用工作;聯合國也提出了應用EDI的貿易服務促進項目――ET2000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正在制定有關EDI應用的國際法,為EDI在全球范圍內普及使用創造條件。
7. 國際貿易的由來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
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孔夫子在《論語·先進》中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可見隨著時代越推越早,中國越不喜歡商人。
而「商人」的起源明顯來自殷商,或許因為春秋戰國屬於周朝,自然不會喜歡上一個被推翻的朝代人們的所作所為,就像猶太人做生意,也不得其他歐洲主流民族的好感,雖然《聖經》即猶太人所書。
猶太人從小就要學猶太習俗、語言和做生意。在《聖經·創世紀》雅各布的兒子約瑟在埃及連續7個豐年囤積糧食,之後連續7個歉收年份出售所囤糧草,導致埃及成為奴隸制國家,故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那時中國處於商朝中前期。
從中可以發現商人同奴隸制度的建立有密切的聯系。主人自然是債務人,好比當今發國債、欠外債最多的美國,而奴隸是債主,好似日本、中國。
(7)國際貿易地理起源於什麼背景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的好處
一、國際貿易對國民的作用
1、增加國民福利。
2、滿足國民不同的需求偏好。
3、國際貿易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4、國際貿易影響國民的文化和價值觀。
二、國際貿易對企業的作用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4、有利於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5、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8. 簡述幾百年來國際貿易政策發展史
1. 古代的世界貿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後,人類文明就開始在中東產生。當時,世界其它地方還比較落後,處於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中東就已經比較發達。除了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發源於中東以外,農業、城市、貿易也最早從中東開始。
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時代進入鼎盛時期,地中海的羅馬帝國、中東的帕提亞帝國、印度的貴霜帝國以及中國的漢王朝分別發展成為各地區強大的政治經濟實體。最初的「國際貿易」,更確切地說是「地區間貿易」也由此產生。當時各地區之間交換的物品主要有羅馬的亞麻布、金銀銅錫、玻璃,印度的香料寶石和中國的絲綢。其中主要的產品是絲綢,主要的通道是歐亞大陸之間的「絲綢之路」。然而,從公元2世紀末開始,世界各文明古國均程度不同地出現了動盪。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相繼滅亡,東西方的貿易也隨之斷斷續續,時盛時衰。
對國際貿易的第一次大推動是中世紀後期西歐的勢力擴張。在中世紀以前,西歐還是一個不發達的地區,他們地處歐亞大陸的西端,不象中東地區那樣有機會與其它民族接近,經濟上也比較落後。然而,歐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使得他們有比別的民族更強烈的擴張性與好戰性。為了使異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他們會不惜使用武力。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十字軍多次東征從穆斯林手中奪得了地中海,從而使地中海象古代一樣再一次成為歐亞大陸貿易的海上通道。
十字軍東征對世界貿易的推動不僅僅是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更主要的是將西歐融入了世界。成千上萬的歐洲人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遠征,看到了東方發達的經濟和豐富的物質,以至回國後仍垂涎於看到的和享受到的奢侈品。此時,西歐人的擴張除了為上帝服務征服異教徒之外,尋找黃金和獲取資源也成為非常強烈的動機。由於地理和資源的限制,西歐做不到自給自足,他們急迫地需要尋找新的資源和產品,從而大大推動了歐洲以及歐亞大陸的貿易發展。
到了14世紀,整個歐洲已形成了幾個主要的貿易區,包括以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等城市為中心的地中海貿易區,以布魯日等城市為中心的北海和波羅地海貿易區,包括基輔、諾甫哥羅得、車爾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爾等城市的東歐羅斯貿易區,德意志北部和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漢薩貿易區,以及不列顛貿易區。這些貿易區不僅有大量的區內交易,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很密切。
與此同時,亞洲也形成了幾個比較重要的貿易區,包括以中國、朝鮮和日本為主的東亞貿易區,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國的東南亞貿易區,以及以印度為主的南亞貿易區。
在13-14世紀,東西方之間通過陸路和海路也進一步發展了貿易。陸上通道主要是原來的「絲綢之路」。此時正值中國元朝時期,元帝國三次西征,疆界擴至黑海南北兩岸和波斯灣地區,打通了從中國直至歐洲的通道。海上通道則主要從地中海,經紅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從波斯灣經阿拉伯海到印度。歐洲從東方進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印度的珠寶、藍靛、葯材、地毯,以及東南亞的香料。這些商品在歐洲人的消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歐洲能向東方出口的產品卻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絨和金屬製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黃金與白銀。
在15世紀前,整個國際貿易是建立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按自願交換的原則進行。貿易在自然經濟中的地位並不重要,只是人們經濟生活中的一個補充。因此,當時各國之間各洲之間的貿易還處於不連續不穩定的狀態。
2. 地理大發現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如果說,15世紀前的貿易主要局限於各洲之內和歐亞大陸之間的話,那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及由此產生的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則大大發展了各洲之間的貿易,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
「地理大發現」產生於15世紀末。在此之前,歐洲城市的興起和農業手工業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生產分工,也進一步促進了商品市場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又需要更大規模的貿易。然而,14世紀末到15世紀這段時間里,由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和其對小亞西亞、巴爾干半島和埃及的佔領,從歐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國的商路幾乎中斷了。面對這一局面,歐洲國家不得不努力尋找新的貿易通道。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歐洲的技術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它航海設備方面。在13世紀到16世紀之間,歐洲已能生產600至800噸的圓體帆船。中國的火葯和指南針技術也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已能在艦船上載有火炮,還能生產羅盤儀和象限儀,繪制航海圖。傳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動力、通過貿易牟利的強烈慾望、開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設備與技術,歐洲人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也就成為自然的結果。
歐洲人最早的遠洋探險大約是在1431年。當時有一個名叫維爾和(Velho)的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地到達了大西洋東北部的亞速爾群島並返回了葡萄牙。此後,通過一系列的遠洋探險,義大利人哥倫布率領的西班牙船隊於1492年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 迦馬率領的葡萄牙船隊於1497年繞過好望角,到達南亞西海岸,打通了歐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麥哲倫率領的西班牙船隊在1519年經過大西洋,經南美海峽進入太平洋到達亞洲的菲律賓群島。隨後,歐洲國家又陸續開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發現了大片前所未有的新土地。「地理大發現」的結果,實際上是把原來各自發展的各國聯系起來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或全球貿易也由此發展起來了。
地理大發現對歐洲經濟從而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使歐洲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了商業革命。所謂的商業革命表現為商業性質、經商技術以及商業組織方面的巨大變化。地理大發現後,各國地理與資源上的差距使得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許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商品如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並且立即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與此同時,歐洲的產品也有了更大的市場去推銷。貿易的擴大促進了專為交換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各國不同的產品價格所造成的巨大利潤進一步推動了為牟利而進行的國際貿易。
為了適應新的大規模的貿易,歐洲建立起專門在全世界從事貿易活動的新型合股公司。這種合股公司將投資與經營的職責分開,從而有利於動員大量的甚至閑散的資本從事種種商業投機。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有荷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法國的西印度公司。至此,國際貿易不再是少數商人單槍匹馬的行為,而成為一個以牟利為目的的巨大產業。
第二,地理大發現引發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殖民擴張和殖民貿易,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
從15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就由南向西非沿海擴張。到15世紀末,葡萄牙已佔領了非洲西海岸的大批土地,大肆搶奪黃金、象牙和黑人奴隸。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葡萄牙又佔領了巴西,隨後由迦馬於1498年繞過好望角,佔領了非洲的南端和整個東海岸。然後,葡萄牙人又東進印度、錫蘭、馬六甲海峽,甚至佔領了中國澳門。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葡萄牙通過它的殖民統治,壟斷了東方貿易。他們將一些小日用品如小鏡子、小刀、帽子、葡萄酒、腌魚、乳酪等運到殖民地,然後將殖民地的產品運往歐洲,牟取暴利。這些商品包括非洲的黃金、象牙、鑽石、丁香、樟木,印度錫蘭的珠寶、胡椒、肉桂、大米和印尼的胡椒、丁香、豆蔻、白擅木等。
在葡萄牙之後的另一個殖民大國是西班牙。從15世紀開始到16世紀中期,西班牙先後用武力佔領了除巴西和蓋亞那之外的整個中南美洲。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掠奪美洲現有的金銀財富,另一方面使用奴隸進一步開採金銀。由於西班牙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的殺戳,造成美洲種植園勞動力短缺,於是西班牙又大量從事奴隸貿易,將非洲黑人販運到美洲從事勞動。
在葡萄牙佔領非洲,西班牙佔領美洲後,荷蘭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也加入了殖民擴張。荷蘭主要從葡萄牙人手中爭奪殖民地。到16世紀中期,荷蘭基本上佔領了原來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西、葡兩國。為了壟斷殖民地貿易,荷蘭成立了規模巨大的「商業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這些公司依仗著政府授予的特權,從殖民地獲得大量珍貴物產,然後運到歐洲以高價出售,獲得暴利。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在支付龐大的軍事行政開支之後仍能分給股東20%到160%的紅利。
繼葡、西、荷之後成為殖民大國的是英國和法國。英國人從16世紀末開始遠征印度,貿易中的驚人利潤強烈地刺激了英國政府與商人,從而也開始了瘋狂的殖民擴張。到18世紀中期,英國先後戰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法國,佔領了從北美、西印度群島、亞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從事在亞洲的殖民貿易。法國還同時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從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奪。英國從印度大量收購香料、棉織品、絲織品以及其它貴重物產和農副產品運回歐洲高價出售,同時在北美建立奴隸制種植園專門生產煙草、大米、藍靛和棉花,為英國提供糧食和原料。北美的奴隸大量來自於非洲。英國從1562年就開始販賣奴隸。1588年,英國又成立了「皇家非洲開發者貿易公司」,專門經營大量獵捕黑人運往美洲作為奴隸的貿易。僅在1680年後的100年裡,英國運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隸就超過200萬。這種殖民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據統計,在17世紀末,英國貿易所得利潤年平均為200萬英鎊,其中種植園貿易60萬,與非洲、遠東、歐洲的貿易60萬,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於殖民貿易。
地理大發現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歐殖民擴張,雖然殘酷,但在客觀上極大地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從而初步形成了一個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當時的貿易流向基本是:(1)歐洲向美洲出口製造品,主要是紡織品、金屬製品、傢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費品。(2)從非洲輸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隸。奴隸貿易不僅為歐洲人獲得巨額利潤用以購買美洲和亞洲的商品,也為在美洲生產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3)從美洲流向歐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開採的黃金和白銀,生產的煙草、棉花、糧食、海洋產品和糖等。(4)歐洲從亞洲及東方各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仍然是香料、絲織品、茶、咖啡等。17世紀後,遠東的紡織品成為歐洲大量進口的商品之一。
盡管地理大發現以後,世界貿易已從單純的互通有無變成了以牟利為主的商業行為,但決定貿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國的自然資源和各自固有的生產技能的差異。各國主要出口本國特有的產品,進口本國不生產的東西。這段時期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貿易。
9. 國際貿易地理是什麼
國際貿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是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不同市場的基本條件和特點,它們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以及各個市場上不同的商品結構,供求、交換、運銷狀況。為商業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內容包括兩個方面:①以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和技術水平、主要工農業部門的生產和分布特點的分析,研究國際貿易商品流通的區域結構和區域間差異;②以國際貿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產品的產銷聯系為對象,研究如糧食、主要經濟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礦產及尖端技術、高加工度商品的生產、運輸、貿易和消費形成的空間流動。由於運輸是國際貿易的媒介,對世界航線、港口、商船、鐵路干線、航空運輸的研究也是國際貿易地理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出口工業加工區、自由邊境區、過境區和保稅倉庫區等各種形式的經濟特區是促進國際貿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產生的條件、類型及布局,亦為國際貿易地理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