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習六 沉積古地理研究與編圖
沉積古地理研究與編圖是一項理論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地質工作。它是以沉積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沉積作用的研究,重塑沉積環境,分析不同沉積環境下沉積物的特徵及其分布規律,總結不同地史時期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古地理景觀特徵,為闡明地球表面的環境變遷和大地構造演化等重大問題提供依據,為查明沉積礦產和油氣資源的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提供基礎資料和理論依據。
沉積相古地理編圖是古地理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常根據不同的目的、任務,編制不同類型和不同比例尺的沉積古地理圖,把豐富的實際資料和通過研究所取得的科學認識直觀地反映出來。沉積古地理研究中的編圖通常是指基礎圖件和綜合圖件的編制。基礎圖件是描述性的,以反映某個方面或某個因素的客觀實際材料為主,是編制綜合圖件的基礎。常見的有沉積相柱狀圖、沉積相聯合剖面圖、地層等厚圖、古生物相圖或生物古地理分區圖、重礦物分布圖,以及各種岩性圖、等值線圖或分區圖等。綜合圖件是根據基礎圖件以及其他參數經過綜合分析後所得的最終成果,是解釋性的圖件。它所表現的是某一時期的自然地理面貌、構造背景、沉積環境、沉積條件和沉積物的分布規律等,包括沉積古地理圖、構造古地理圖、古構造圖等。
一、沉積古地理編圖方法
沉積古地理研究的關鍵是編制沉積古地理圖,但如何編制沉積古地理圖,要收集和整理哪些資料,先編哪些基礎圖件,如何進行分析,對於不同地區、不同層位、不同的研究目的,也不盡相同。「單因素分析多因素綜合編圖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種定量沉積古地理編圖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定量」,即以各剖面的定量單因素資料為基礎,從各單因素圖(屬基礎圖件)的分析入手,再通過各單因素圖的疊加和綜合分析判斷,最後做出定量的沉積古地理圖。
「單因素」指的是能獨立地反映某一地區、某一地質時期、某一沉積層段沉積環境某些特徵的因素,它的有無或含量的多少均可獨立地反映該地區、該層段沉積環境的某些特徵,如沉積環境水體的深淺、能量大小、性質等。選定沉積層段的厚度、岩石類型、結構組分、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化石及其生態組合等,均可作單因素圖件。
單因素分析多因素綜合作圖方法可分三步:
第一,對各剖面尤其是各基幹剖面進行認真的地層學和定量岩石學研究,取得各種第一手的定性和定量資料,尤其是定量資料,了解各剖面各沉積層段的沉積環境特徵。
第二,在已取得的各剖面的定量資料中,按要求的作圖單位,選擇出那些能獨立地反映其沉積環境特徵的因素,即單因素;並把全區各剖面各作圖單位的各種單因素的百分含量都統計出來,做出各種相應的單因素圖,主要是等值線圖。這些單因素圖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定量地反映該地區該沉積層段的沉積環境,即為單因素分析。
第三,把這些定量的單因素圖疊加起來,並結合該地區該沉積層段的其他定量和定性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全面分析,綜合判斷,編制出該地區該沉積層段的定量沉積古地理圖。
在這種沉積古地理圖中,各古地理單元的確定都有確切的定量資料和單因素圖為依據,使得沉積古地理圖成為一種定量化的圖件。
二、沉積古地理研究與編圖步驟
沉積古地理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資料收集和整理階段、基礎圖件的編制階段和沉積古地理圖編制及綜合分析階段。
(一)基礎資料收集和整理
基礎資料是進行沉積古地理研究的基礎,基礎資料的豐富程度和精度決定了沉積古地理編圖的精度與可靠性。基礎資料收集實際上也是沉積相標志的收集,對於沉積盆地來說,可以分為地質露頭剖面資料和盆地覆蓋區的鑽井資料、測井資料和地震資料。這些資料有的是現成的,只要到有關單位收集即可,有的資料需要到野外進行觀察、描述,或進行取樣分析獲得。
基礎資料的整理是一個復雜、細致的過程,須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進行歸類、整理,有的還需進行計算和進行相關分析。
(二)基礎圖件的編制
在基礎資料收集和整理、確定編圖單元和比例尺的基礎上,須編制一系列基礎圖件,以反映沉積盆地的沉積條件、沉積特徵。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編制圖件的類型、數量,須根據研究目的以及基礎資料的豐富程度而定。一般在沉積古地理研究中,多採用點一線一面分析的思路方法進行研究,代表性圖件為剖面沉積學分析圖、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圖、平面沉積相或沉積體系分布圖。
1.剖面沉積學分析
剖面沉積學分析實際上是對單個地層剖面(或單井岩心)資料進行沉積特徵及沉積相分析,是沉積古地理研究的基礎。具體剖面沉積學分析的方法可參見教材和實習三的有關內容。剖面沉積學分析的主要成果在剖面沉積學(柱狀)分析圖上表示。
2.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
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是在單個地層剖面(或單井)沉積學分析基礎上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了解沉積相縱橫向展布特徵。但進行剖面沉積相分析之前,等時性對比是關鍵,即建立等時性地層格架。這也是決定區域性沉積古地理研究成功的關鍵。
在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中,一定要注意「同期異相」和「異期同相」問題。同期異相指同一沉積時期,但沉積相類型不同,這主要由於沉積盆地的構造背景、沉積條件在不同地區存在差異,也就決定了沉積相的差異性。通過剖面沉積相分析,確定相變界線。異期同相指不同的沉積期,但沉積環境相同,即具有相同的岩相,這需要在進行沉積相對比分析之前,確定等時性地層界線,而不能以岩相劃分界線。
聯合剖面相分析的成果是編制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圖(或稱為沉積相聯合剖面圖)。在編圖過程中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進行剖面相分析圖時,盡量選用已進行詳細單剖面(或單井)沉積學分析的地層剖面(即主幹剖面或單井)。
(2)編圖剖面方嚮往往根據研究區的沉積和構造特徵及研究目的而定,對於區域性研究往往遵循跨構造帶、跨沉積相帶的原則;對於單一沉積體系來說,往往選擇順物源方向和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
(3)為了清晰地反映沉積演化和相帶展布,對比剖面圖中所用的單剖面(或單井或單孔)的比例尺(縱向比例尺)要統一,同時,井(孔)間距離也須按統一的比例(橫向比例),但縱向比例與橫向比例可不相同。
(4)為了更好地確定橫向變化,在編制沉積相聯合剖面圖時,如有可能,應結合地震資料、區域性地質資料等進行綜合分析。
3.沉積特徵平面分布圖件(單因素圖)的編制
包括在平面圖上表示的各種沉積特徵(或要素)的各種單因素基礎圖件。以反映某個方面或某個因素的客觀實際材料為主,是編制綜合圖件的基礎。常見的有地層等厚圖、各種岩性等值線圖或岩性分區圖、古生物相圖或生物分區圖、重礦物分布圖等。具體分析和做圖的方法可參見教材和實習四的有關內容。
(三)沉積古地理圖編制及綜合分析
沉積古地理圖編制及綜合分析實際上是對沉積古地理研究的總結和歸納,通過單剖面(單井或單孔)及聯合剖面沉積相分析,在編制地層等厚圖、砂岩等厚度圖、泥岩等厚度圖等有關平面基礎圖件(單因素圖)的基礎之上,結合區域地質和沉積盆地的構造特徵研究,進行綜合分析後才能編制出平面沉積相分布圖和古地理圖(沉積古地理圖)。它是沉積古地理研究的最終成果,沉積古地理圖表示的主要內容有:
(1)海陸分布及其特點;
(2)不同級別的沉積相及沉積環境間的界線;
(3)岩石組合與古生物組合;
(4)古水流方向、海侵方向及沉積物來源方向;
(5)厚度變化,利用厚度與岩相結合分析盆地中心、沉積中心與沉降中心的位置;
(6)不同古地理單元及沉積相區的名稱。
三、實習內容
在對所給研究區的相關資料進行沉積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沉積相古地理研究,並編制有關基礎圖件和綜合圖件。
四、實習目的與要求
(1)掌握沉積古地理研究中有關基礎圖件和綜合圖件的編圖的方法及步驟。
(2)初步了解沉積古地理研究報告的編寫方法。
五、實習資料和作業
(一)實習資料——××地區古生代××時期地層和沉積資料
1.主幹剖面資料
(1)P3主幹剖面由下向上分層描述
1層:灰色中-薄層泥質粉砂岩、粉砂岩和細砂岩互層,發育砂泥互層水平層理和小型交錯層理,有腕足、珊瑚等化石,化石保存較完整。生物擾動強烈,潛穴發育。8m
2層:淺灰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和細砂岩互層,中、粗粒砂岩中以大型楔狀或板狀交錯層理為主,細砂岩中發育小型浪成交錯層理。發育水流波痕及浪成波痕。26m
3層:淺灰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分選和磨圓極好,發育平行層理和沖洗交錯層理,多向波痕和干涉波痕發育。有腕足化石碎片,生物潛穴和擾動構造發育,一般為垂直潛穴和U形潛穴。20m
4層:淺灰色中-薄層泥質粉砂岩、粉砂岩和細砂岩互層,發育砂泥互層水平層理和小型交錯層理,有腕足、珊瑚等化石,化石保存較完整。生物擾動強烈,潛穴發育。6.3m
5層:淺灰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和細砂岩互層,構成多個向上變厚變粗的小旋迴,單個小旋迴厚度為1.5~3.5m。小旋迴下部為粉砂岩和細砂岩,發育小型交錯層理,有腕足、珊瑚等化石,化石保存較完整。生物擾動強烈,小旋迴上部淺灰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分選和磨圓極好,發育平行層理、沖洗交錯層理、大型楔狀和板狀交錯層理,多向波痕和干涉波痕發育。310m
有腕足化石碎片。
(2)P9主幹剖面由下向上分層描述
1層:暗灰色泥岩和粉砂質泥岩。主要為水平層理和塊狀層理,發育有生物擾動構造,含四射珊瑚、腕足類及介形蟲、雙殼類化石,化石保存完整。6m
2層:灰色中-厚層細砂、粉砂岩,分選較好,發育有小型楔狀交錯層理或浪成交錯層理,偶見水流波痕和波浪波痕等層面構造。主要為含廣鹽度的化石,如介形蟲、雙殼類等,化石保存較完整。12m
3層:灰色中-厚層中-細砂岩,常構成向上逐漸變細的序列特徵。底界與下伏岩層常呈沖刷侵蝕接觸,單個小旋迴厚度為0.5m左右。具有槽狀或板狀交錯層理和波狀交錯層理。15m
4層:灰色中-厚層砂岩,單個旋迴向上逐漸變細。底界與下伏岩層常呈沖刷侵蝕接觸,一般底部為中—細粒砂岩,常含泥礫、植物莖乾等殘留沉積物。向上變為細砂岩、粉砂岩等。具有槽狀或板狀交錯層理和波狀交錯層理,單個小旋迴厚度為1m左右。常為多個旋迴疊置,有時夾有黑色、灰黑色碳質泥岩或褐煤沉積。120m
5層:暗灰色泥岩和粉砂質泥岩。主要為水平層理和塊狀層理,發育有生物擾動構造,含四射珊瑚、腕足類及介形蟲、雙殼類化石,化石保存完整。6m
6層:灰色中-厚層中、細粒砂、粉砂岩,分選較好,發育有小型楔狀交錯層理或浪成交錯層理,偶見水流波痕和波浪波痕等層面構造。主要為含廣鹽度的化石,如介形蟲、雙殼類等,化石保存較完整。15m
7層:灰色中-厚層砂岩,單個旋迴向上逐漸變細。底界與下伏岩層常呈沖刷侵蝕接觸,一般底部為中—細粒砂岩,常含泥礫、植物莖乾等殘留沉積物,具有槽狀、板狀交錯層理。向上變為細砂岩、粉砂岩等,具波狀交錯層理,單個小旋迴厚度為0.8~1.5m。常為多個旋迴疊置,有時旋迴間夾有厚度0.5m左右黑色、灰黑色碳質泥岩或褐煤沉積。338m
2.輔助剖面資料
輔助剖面地層厚度數據及簡明沉積特徵見表6-1。
3.底圖
(1)××地區古生代××時期地層等厚圖(底圖)(圖6-1)
(2)××地區古生代××時期砂岩等厚度圖(底圖)(圖6-2)
(3)××地區古生代××時期沉積古地理圖(底圖)(圖6-3)
(二)作業
本實習要求編制出以下圖件,並完成綜合分析報告。
1.剖面沉積學分析圖
根據所給的P3、P9的剖面描述資料,分別編制該兩剖面沉積學分析圖(比例尺1:300)。
2.沉積相聯合剖面圖
在單剖面沉積學分析的基礎上,編制剖面P3-P31-P38方向和P9-24-33方向的沉積相聯合剖面圖。將所給的剖面資料作為古生代××時期同一時間單元內形成的產物。
3.地層等厚度圖和砂岩等厚度圖
編制地層等厚圖和砂岩等厚度圖(底圖見圖6-1,圖6-2),地層厚度數據見表6l,砂岩厚度用地層厚度和砂泥比計算。等值線間距為50m。圖6-1中剝蝕區邊界線為目前無該時期地層,即地層等厚圖為0。
4.沉積古地理圖
本實習要求充分利用有關基礎圖件、資料,編制該沉積期的沉積古地理圖(底圖見圖6-3)。該圖上須表示下列內容:①海陸分布及其特點;②古水流方向、海侵方向及陸屑供給方向;③岩石組合、古生物組合;④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體(生物礁、礦層等);⑤不同級別的沉積相界線;⑥厚度變化;⑦不同古地理單元及沉積相區的名稱;⑧圖切沉積相剖面圖。
5.綜合分析報告
對研究區沉積古地理研究和編圖過程中獲得的主要認識進行總結,應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沉積相和沉積環境類型及其界線的依據。
(2)確定主要物源的依據。
(3)地層等厚圖和沉積相特徵,分析該沉積期的沉積中心和沉降中心的分布。
表6-1 ××地區古生代××時期地層厚度及沉積特徵匯總簡表
續表
續表
實習報告六 沉積古地理研究與編圖
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實習指導書
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實習指導書
3.編制地層等厚度圖
圖6-1 ××地區古生代××時期地層等厚圖(底圖)
4.編制砂岩等厚度圖
圖6-2 ××地區古生代××時期砂岩等厚度圖(底圖)
5.編制沉積古地理圖
圖6-3 ××地區古生代××時期沉積古地理圖(底圖)
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實習指導書
❷ 中國地理的研究內容
地形 1、我國的地形特徵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脈分布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鬆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雲貴高原岩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於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岩,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呈環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盆地,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❸ 地理學科在研學中要遵循的四個基本步驟是什麼
1. 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實現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
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與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都是建立在新課程促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定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從學生的培養與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的特點來定位,在總目標的指導下確定階段目標。新的地理課程目標強調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能力。兩者的目標定位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兩者目標整合就是要把共性目標和個性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能情意合一的整體教學目標。
研究性學習課程有利於打破嚴格的地理學科內容體系,有利於加強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與實際生活、社會建設相結合。新地理課程目標提出「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關於家鄉的情況是綜合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收集、整理綜合信息,在整合多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起綜合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課程使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少量原則性的教學建議,而是具體的教學要求。地理學科能力需要學生在探究式學習和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中形成。例如,能力培養目標之一「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課堂教學雖然有小組討論、辯論等合作學習,但時間短,難以深入。而研究性學習倡導小組協作完成任務,並將研究成果公開展示、交流,這種學習過程有效保證了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
因此,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大力推行探究式的學習、增加實踐活動的方式,促進地理學習方式變革,有效促進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
2. 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整合
學科課程是以間接經驗為基本內容,是學校課程的主體部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普通高中新課程計劃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種課程的直接目的不同。掌握必要的體現於學科中的間接經驗是地理課程的直接目的,而研究性學習課程以獲取關於探究學習的直接經驗,發展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接目的。另外,課程學習的載體也不同,地理學科課程中,學習的載體是教材,而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具有開放性,問題是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課程區別於學科課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學習方式的不同。地理學科課程強調接受式學習,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嘗試,在實踐中體驗、學會學習。
同時,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也存在內在聯系。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習方式不僅運用於研究性學習課程,也運用於地理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與地理學科課程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交互作用、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是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科學文化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才能在研究性學習中得心應手。就知識而言,學科教學更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學習關注知識的聯系和運用。另外,研究性學習方式滲透於地理學科課程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可和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打通進行。
整合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首先是教學過程中教法與學法的整合。加強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和研究性學習中的「指導性」,做到教法與學法整合,在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強化綜合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發現式、小組合作式等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共同擁有一套基本教法與學法優化整合的方法體系。其次,地理學科教學中穿插專題研究性學習,開展地理小課題研究,使地理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互滲透、優化整合。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教學整合的一種形式,即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安排研究性學習課程,結合相關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期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鞏固深化學科知識的雙豐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突出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的整合,在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上按照分清層次、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來規劃與構建。基本原則如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旨在構建一種積極、主動、自主的教學活動。由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研究過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主要是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一個將課堂知識加以綜合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綱以外的新知識。研究內容應是學科知識的延伸、拓展,學科知識是出發點,同時也是歸宿。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過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但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研究,它不要求所有學生的研究都有結果,但要求激發和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精神。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向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並以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為先導。同時推進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原則上以一學期為一個周期。具體實施流程如下圖: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流程圖
4. 建立以培養地理學科能力為核心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認識到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是中學地理教學三項任務的核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是否能夠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的目標呢?採取什麼途徑來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目標呢?
4.1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在培養地理學科能力上的目標定位
研究性學習課程特別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特別注重學習的過程及學生的實踐和體驗。地理學科課程更注重知識的系統、學科能力的培養。課程實踐中,地理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具體地說,這樣的課程整合體現了以下目標定位。
第一,促進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高
地理學科知識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就給學生創造了一次地理實踐的機會,利用地理實踐過程運用已知地理知識、學習未知地理知識,通過活動不僅提高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而且提高地理實踐能力。
有幾位高一學生想要研究「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及運動周期」,老師認為這個課題難度太大,不是現有地理知識所能解決的,勸他們換一個題目。在學生們的堅持下,課題組確立了。組員們廣泛收集資料,上網收集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相關報道、親自觀看獅子座流星雨、走訪大學和天文台的專家。他們把收集的資料全部整理編成了一本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完全介紹手冊。雖然都是間接經驗,但他們獲得了直接經驗,他們的研究目標基本達到,因為他們按照自己的認識完成了手冊的編制。按學科教學的評價標准,他們的成績不應優秀,因為他們都是照抄照搬他人的成果。但研究性學習課程評價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他們的學習表現應該是合格的。
第二,積極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判斷能力是地理思維能力的核心之一,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為學生能力培養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環境,通過生活實際問題的提出、解決,從中需要學生站在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能力實踐的機會,更是一次提高分析判斷地理問題能力的機會。
幾位同學選擇校園附近的公園——長春南湖為例,以《城市公園環境的污染現狀與治理研究》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實地考查了公園環境,有訪問公園管理人員的、有訪問公園清掃工人的、有定點觀察遊客環境意識的、有實地尋找公園污染源的。在整理第一手信息的基礎上,分析得出公園污染物的主要來源,進而提出公園環境治理措施。學生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主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根據信息分析、判斷,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設想。
第三,培養綜合概括地理問題的能力
幾個喜歡時政熱點的同學組成了《伊拉克問題研究》課題組,組內成員在研究時有分有合、先分後合。一位同學側重地理學科,研究伊拉克地理位置、周圍鄰國、能源分布、民族宗教構成、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等;另一位同學從歷史角度側重研究二戰以來中東局勢、兩伊戰爭、海灣戰爭、聯合國經濟制裁等;還有同學搜集時事新聞。最後綜合信息,多角度、多側面地對伊拉克問題的前途進行展望。課題研究進行了一個寒假,最終遞交了一份質量較高的研究報告,並作了精彩的匯報,從伊拉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目的、伊拉克問題的事態走向、戰爭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等四個標題進行了分析。
綜合性是地理科學的一大特點,綜合思維也是地理思維的特點。社會生活實際問題往往都是綜合的問題,需要我們運用綜合思維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全面的分析問題。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學生多選擇生活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有利於綜合概括地理問題能力的訓練、提高。
第四,促進學生地理思想的形成
地理思想觀念的形成是高層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在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廣泛運用地理知識的基礎產生升華,變成理性認識而形成。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需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發揮自身、集體的思維能力,在豐富的地理信息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思想。普通的地理課堂教學,問題比較簡單,綜合性弱。研究性學習課題則是復雜的大問題,需要學生多方位地去研究,開發自己、集體的潛能,從而促進地理思想的形成。
幾位同學的課題是《長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家鄉的變化及發展》。他們從地理、政治、歷史、生物等學科入手,通過長春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到長春經濟發展的現狀中的優、劣勢分析,最終提出長春未來發展的設想,而且把方案寄給了城市建委。我們不去跟蹤設想的結果,這些同學在研究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思維能力,通過親自體驗運用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地理科學的整體觀念,城市環境的生態觀念,人類社會發展的可持續觀念等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並且能將這些觀念應用到其他實際問題的思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