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省的地理知識有哪些結合生活實際
1、緯度位置:29°N-33°N 108°E-116°E。
2、主要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湖北省地處我國地勢第二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
4、地形呈顯著的過渡性特徵。
5、東部和中部地區屬於我國地勢第三階梯的一部分。
6、以平原和平原邊緣鑲嵌的低山丘陵為主。
7、平原之上河湖縱橫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孕育了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群。
8、湖北的西部地區屬於我國地勢第二階梯東部邊緣,主要由一系列山脈組成境內山嶺盆谷交錯。
9、大部分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和山原,在這片山地中隱匿了湖北最優美奇絕的自然景觀。
湖北省的地理常識:
武漢競爭除北上廣深外的「第五城」,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國中部地區,位於「黃金水道」長江沿岸,京廣線穿過,水陸交通便利,是聯通東西南北重要交通樞紐。
2、是全國三大科教中心之一,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所,科研實力強,是全國擁有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3、產業基礎雄厚,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4、生態優勢明顯。地處漢江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眾多,淡水資源豐富。
武漢港未來發展的優勢:
1、長江經濟帶的戰略規劃,國家的政策支持。
2、經濟腹地廣闊,區域經濟發展迅速,潛力巨大
3、長江航道水深、航道條件不斷改善
」湖廣熟,天下足「江漢平原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
1、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日照充足,降水較多。
2、地形平坦,土地開闊,適合大規模種植。
3、河湖眾多,水源充足。
4、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5、種植歷史悠久
B. 湖北省屬於什麼地區
湖北省屬於華中地區。
C. 湖北屬於什麼地區
湖北省屬於南部地區。
湖北省屬於南部地區,位於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湖北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湖北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武昌辛亥首義到新中國成立,湖北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僅紅安縣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200多位將軍。
D. 分別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描述湖北省的自然特徵
湖北省位於我國中部內陸地區,秦嶺淮河以南。地形以平原(江漢平原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和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湖北省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乾燥。河流水量比較大,冬季不結冰。
E. 湖北省屬於什麼地區
湖北,簡稱「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為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地區
地理位置: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
F. 湖北是個什麼樣的地理環境什麼樣的氣候
湖北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湖北地處亞熱帶,位於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溫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雙七場降水充足。
G. 湖北省是什麼地貌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佔24.5%,平原湖區佔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全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簡稱「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為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
H. 湖北的地理環境
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居東經108°21ˊ~116°07ˊ,北緯29°05ˊ~33°20ˊ之間。
湖北東連安徽,南界湖南、江西,西部與重慶市接壤,北接河南,西北和陝西毗鄰,東西長約740.6公里,南北寬約470.2公里,版圖面積約18.5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1.95%。湖北地處中國地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地勢為西高東低,西、北、東三面環山,外高、內低,向南敞開,形成一個不完整的盆地。大巴山脈在本省境內的最高峰—神農頂的海拔3105.4米,為華中最高峰,有「華中屋脊」之稱。 湖北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根據海拔高度、形態特徵,全省地貌可劃分為平原、崗地、丘陵、山地4種類型,分別佔19.87%、13.16%、22.59%和44.38%(《湖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辦公室,1998)。湖北省地處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北段,北部接近我國北亞熱帶的北界,南跨越中亞熱帶的北界。處於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等特點。由於境內地形結構復雜,導致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形成一些各具特點的小氣候區域(中國自然資源叢書編撰委員會,1995)。
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屬於濕潤帶,局部地區甚至屬於多雨地帶。因而河流水源補給充足,境內以長江、漢江為骨幹,接納了省內干余條中小河流。長江從重慶巫山縣入境,浩盪東流,橫貫全省,至黃梅縣出境長達1061公里。漢江自陝西蜀河口入境,由西北向東南斜貫省內,於漢口匯入長江,省境長878公里,是湖北省第2大河流。省內河長在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共有1193條,總長度達35130公里,通航里程10000餘公里。全省水資源數量較為富裕,但因受水氣來源和地形條件的影響,地區分布不均,各地豐歉程度不一。
湖北成土的自然地理和生物氣候條件復雜、成土母質多種多樣,因而土壤類型繁多,表現出南北過渡地區特徵。全省土壤分可分為11個土類,土屬137個,土種455個。
湖北地處亞熱帶,位於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區太陽年輻射總量為85-114千卡/厘米2 。多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100—2150小時。其地域分布是鄂東北向鄂西南遞減,鄂北、鄂東北最多,為2000—2150小時;鄂西南最少,為1100—1400小時。其季節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兩季因地而異。全省年平均氣溫15-17℃,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春季溫度多變,秋季溫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4℃;7月最熱,除高山地區外,平均氣溫27-29℃,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全省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間。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鄂西南最多達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間,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間。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強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I. 湖北是屬於北方還是屬於南方
湖北屬於南方。
我國南北地區劃分,是按照秦嶺淮河線進行劃分,湖北位於長江中游地區,屬於南方,且在先秦時期,湖北就已經存在,當時稱為荊楚,即中原所說的南蠻之地,這個南蠻並非貶義,而是說明早在很久之前人們就認為湖北屬於南方。
湖北省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屬長江水系。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J. 湖北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屬於南方。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簡介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丘陵和崗地、平原湖區各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6%,24%和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