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總結歸納
勤奮學習就是面對學習作業,能一絲不苟的完成;面對學習中的困難,能積極找出困難的原因,勇於克服,不解決困難時不罷休。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中地理自然因素 總結 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的描述 方法
①相對位置:海陸位置、相鄰位置(臨近山川、河流、湖泊、國家、交通線、城市等)
②絕對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熱量帶)、板塊位置等
2.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描述方法
①分布均勻狀況
②分布總體趨勢(--多--少;由--向--遞增/遞減)
③分布規律(沿河、沿海、沿交通線等)
④數值范圍與極值狀況(--區域為極大/極小區域)
3.影響航天器發射與降落地選址的因素
(1)發射基地選址的條件
①氣象條件:晴天多、陰雨天少,風速小,濕度低,有利於發射和跟蹤
②緯度因素: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以節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開闊,有利於跟蹤觀測
④海陸位置:大陸內部氣象條件好,隱蔽性強,人煙稀少,安全性強;海上人類活動少,安全性強
⑤交通條件:內外交通便利,有利於大宗物資運輸
⑥安全因素:出於國防安全考慮,有的建在山區、沙漠地區,有的建在地廣人稀處
(2)回收基地選址的條件
①地形平坦,視野開闊,便於搜救 ②人煙稀少,有利於疏散人群,保證安全
③氣候乾旱,多晴朗天氣,能見度高 ④地質條件好 ⑤無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區
4.地形特徵的描述方法
①地形以--地形為主(最多寫出2種) ②主要地形(區)分布位置及延伸方向
③地勢--高--低 ④起伏大小(地勢落差)
⑤海岸線曲折/平直/漫長;(特殊地貌描述:如喀斯特地貌)
5.影響(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的因素
①天氣:陰雨天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晴朗天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
②大氣:潔凈、稀薄、乾燥的大氣條件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反之則較少
③緯度:緯度越低,太陽輻射被大氣削弱的路徑越短,能量集中度越高,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多
④下墊面:顏色越淺的下墊面(如冰雪),反射較多的太陽輻射,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少
6.氣溫特徵的描述方法
①最熱月氣溫(>28℃為炎熱,22-28℃為高溫,10-22℃為涼爽)
②最冷月氣溫(<0℃為寒冷,0-10℃為低溫,10-22℃為溫暖)< span="">
③年較差(>15℃,年較差大,大陸性強;<10℃,年較差小,海洋性強)< span="">
④年均溫(寒帶、亞寒帶、熱帶地區需描述;區域年均溫有明顯差異時需描述)
7.降水特徵的描述方法
①年降水量(大於800mm為豐富,400-800mm為多雨,200-400mm為少雨,200mm以下為稀少)
②最大/最小月降水量(大於100mm為豐富,100-50mm為多雨,50-10mm為少雨,10mm以下為稀少)
③降水季節變化
④雨季長短(大於100mm持續的月份)
8.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
①緯度(奠定全球氣溫格局):影響太陽高度(繼而影響太陽輻射能量集中度與大氣削弱路徑)、晝長
②大氣環流:季風環流、氣壓帶與風帶
③地形:當地地形:陰坡、陽坡與海拔;周圍地形:高大山脈、低緩山地、盆地、平原等
④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的差異
⑤洋流: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⑥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雲雨削弱太陽輻
⑦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⑧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9.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降水形成的條件:水汽、降溫、凝結核)
①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②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③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④洋流:暖流增濕;寒流減濕
⑤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⑥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10.河流補給類型及其特點
①季節性積雪融水:多出現於春季,多與分布於山區於寒溫帶、亞寒帶、地區,水量補給較穩定,有明顯的日變化與季節變化
②永久性積雪與冰川融水:多出現於夏季,多分布於高山、高原、高緯地區,水量補給較穩定,有明顯的日變化與季節變化
③ 雨水 :多出現於雨季,水量補給較大
④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時補給河流,水量較小,穩定
⑤湖泊水河流枯水期時補給河流,水量穩定
11.河流水文特徵及其描述方法
①水量與水位季節變化(大/小)
②汛期(是否有汛期;汛期時間;汛期長短;是否有凌汛)
③結冰期(是否有結冰期;結冰期長短)
④含沙量(大/小)
⑤流速與水能(快/慢;豐富/貧乏)
12.河流水系特徵及其描述方法
①流程與流向(長/短;自--向--流)
②水系形態(扇形、樹枝狀、羽毛狀、向心狀、放射狀等)
③流域面積(大/小)
④河道形態(寬/窄;曲/直;深/淺)
⑤河網密度與支流數量(大/小;多/少)
13.影響河流航運價值高的條件
(1)自然條件
①水量大,水位高且季節變化小 ②無結冰期或結冰期短 ③含沙量小 ④流速慢 ⑤流程長
⑥流域面積寬闊,支流眾多 ⑦河面寬闊,河道平直
(2)社會經濟條件
①流域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航運需求量大
②河流流向與人口、資源流向一致
③支流與人工運河交織成網
14.影響河流水量的因素
(1)來水量
①河流補給量(積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雨水)
②支流補給 ③調入水源
(2)去水量
①蒸發(光照強,氣溫高、風力強、氣候乾旱、液體表面積大,蒸發較旺盛)
②下滲(土質疏鬆,無地下凍土,下滲較快)
③徑流(地形平坦,徑流排水較慢;地形起伏大,徑流排水較快)
④為人引水(生活、生產用水)
15.影響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氣候:降水多且集中,雨水沖刷地表嚴重 ②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
③植被:植被覆蓋率低,水土保持作用弱 ④土壤:土質疏鬆、直立性強,土壤易被侵蝕
⑤支流眾多,來沙量大
(1)人為原因
植被破壞、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工程建設、開礦活動等
16.影響內流區形成的因素
①海陸位置與分布:離海遠,河流無法入海;陸地面積廣闊
②地形:受地形阻擋,河流無法入海 ③氣候:降水較少,氣候乾旱,河流水量少
④土壤:土質疏鬆,河流下滲量大 ⑤人類活動(生產、生活用水)
17.漁場形成的條件
①寒暖流交匯處:海水發生攪動,營養物質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魚類餌料豐富
②上升流海區:營養物質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魚類餌料豐富
③河流入海口:河流帶來營養物質,浮游生物繁殖,魚類餌料豐富
④淺海大陸架:大陸架海區,光照充足,浮游生物繁殖,魚類餌料豐富
18.海霧形成的洋流條件
①寒暖流交匯處多霧:暖流提供充足水汽,寒流帶來降溫條件
②中高緯暖流多霧:暖流流經帶來充足水汽,中高緯海區氣溫低,水汽遇冷凝結成霧。
③中低緯寒流多霧:中低緯海區緯度低,水汽充足,寒流流經使氣溫降低,水汽遇冷凝結成霧。
19.影響土壤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①成土母質(分殘積母質與運積母質):影響土壤的礦物養分與質地
②氣候:氣溫高,有機質分界速度快;降水多,雨水淋溶作用強,土壤多呈酸性,且土壤肥力較低。
③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土壤厚度小,有機質含量高;陽坡土壤溫度條件好,陰坡土壤水分條件好。
④生物:動植物殘體、動物糞便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土壤動物的活動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草原土較森林土肥沃
20.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好)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自然條件優越:水熱條件好,光照充足等
②自然條件多樣:東西、南北、海拔跨度大
(2)人為原因
①地處偏僻,人類活動影響小 ②人為建立自然保護區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總結歸納相關 文章 :
★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總結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與歸納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總結
★ 20個高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2020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集錦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Ⅱ 自然因素有哪些
自然條件因素主要是氣候條件、地理變化、自然災害和海陸位置等。具體來講,包括地震、洪澇、乾旱、寒潮、嚴寒、蟲災、台風、冰雹等方面的自然因素。
自然環境要素是一切非人類創造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到人類生活和生產環境的自然界中各個獨立的、性質不同而又有總體演化規律的基本物質組分,包括水、大氣、生物、陽光、土壤、岩石等。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通過物質轉換和能量傳遞兩種方式密切聯系。其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范圍,下至岩石圈表層、上至大氣圈下部的對流層,包括全部的水圈和生物圈。
Ⅲ 地理因素有哪些
地理要素是地圖的地理內容,包括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態所包含的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與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居民地、道路網、通訊設備、工農業設施、經濟文化和行政標志等社會經濟要素。
地理要素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兩大類。
1、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是指涵蓋制圖區域的地理景觀和自然條件,如地質、地球物理、地勢、地貌、水文、江湖、海洋、氣象、氣候、土質、土壤、植被、動物、自然災害現象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對穩定,變化較小,它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優劣,是衡量該區域開發前景的一個重要因素。
2、社會經濟要素
社會經濟要素(或稱人文地理要素)是指由人類活動所形成的經濟、文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如居民地、交通網、行政境界線、人口、歷史、文化、政治、軍事、企事業單位、工農業產值、商務、貿易、通信、電力、環境污染、環境保護、疾病與防治、旅遊設施等等。
社會經濟要素的狀況深刻地反映了該區域的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的程度。
(3)地理自然方面的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地理因素的特徵:
1、空間位置特徵
地理要素總是存在於地球表面的某個位置,並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和幾何分布,這些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特徵,通常把地球表面抽象成一定的坐標系,在其中表達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即是其位於坐標系中的位置。
由地球表面抽象出來的坐標系可以是地理坐標的經緯度、空間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或極坐標系等。空間位置特徵有時候也稱為地理要素的幾何圖形特徵,包括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狀、大小和空間分布狀況等。
2、屬性特徵
描述地理要素本身性質的、非空間的、專題內容的資料和記錄數據稱為地理要素的屬性特徵。每個地理要素都具有自身的屬性特徵。
屬性特徵主要記錄地理要素的數量、質量、名稱、類型、特性、等級等。地理要素的屬性通常分為定性屬性和定量屬性兩種。定性屬性包括名稱、類型、特性等;定量屬性包括數量、等級等。
3、空間關系特徵
各種地理要素相互之問在地球表面存在各種關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種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空問關系特徵。地理要素的空問關系主要包括拓撲關系、順序關系和度量關系等。
4、時間特徵
地理要素存在於地球表面有一定的時間效應,即地理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的空問位置、屬性和相互關系是跟時問密切相關的,這種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時間特徵。
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和屬性可能會隨時間的變化而同時變化,如道路網系的修改擴建、土地利用的變化: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和屬性也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單獨變化,如建築物的空問位置不變而用途發生變化、學校的整體搬遷而屬性沒有變化。
Ⅳ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總結
你的一生,無法離開學習,學習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它會聽你的召喚,它會幫助你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為沖積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或地勢低平。
土地:土地面積廣闊、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光熱水組合好、晝夜溫差大。
水源:靠近水庫、河流、冰川融水區或地下水豐富區,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較肥沃。
2.人文(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該區人口稠密、工礦業發達、城市較多、靠近大城市,市場廣闊(對商品農業影響大)。
交通:臨近河、湖、海,水陸交通便利,河流交匯處,內河航運發達(對商品農業影響大)。
政策:國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勵)。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發達,冷藏保鮮技術高。
習俗:生產歷史悠久、飲食偏好。
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勞動力工資低。
工業基礎:工業發達、工業基礎雄厚,能提供技術支持 。
3.自然對農業的不利的區位因素
洪澇、乾旱、台風、春季低溫、寒潮等氣象災害;熱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鹼度偏高。
二、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於建廠,土地租金低。
水源: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質好。
環境: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利於高科技工業的布局。
2.經濟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產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業。
能源:靠近能源產地(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能源充足──動力指向型。
市場: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於或靠近大城市,市場廣闊(對市場指向工業更明顯)。
交通:臨海港、河湖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訊便利。
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工業;勞動力質優價廉,生產成本低。
技術:科教發達或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力素質高──技術密集型。
工農業基礎:臨近商品農業基地或農業發達,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費市場;當地工業發達,生產協作條件好。
3.社會因素
國家政策:國家政策的扶持、鼓勵;國家政策的變化(解決就業的工廠設在不盈利的區位;為縮小經濟差距進行的西部大開發)。
國防安全:某時期國防需要(多在山區、邊區)。
個人行為(或偏好):如海外華人、華僑的投資。
工業慣性:考慮搬遷費用或政府的影響或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
4.環境因素
風向:嚴重污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
水源: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布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布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
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佔地面積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污染較輕的工業可布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污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
生態環境:工業布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三、城市區位因素分析:
城市常常是因單個區位因素而興起,卻會因多個區位因素而發展。故題目若問城市興起的區位因素,一般只需要回答一個區位因素;若題目問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區位因素,則應從多個方面去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開闊(溫帶、寒帶的城市分布在平原;熱帶城市分布在高原)。
氣候:氣溫、降水適中,居住適宜。
河流:①運輸功能: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水源充足;③防衛功能;④環境功能。
2.社會經濟因素
自然資源:有某種自然資源或臨近某種自然資源。
交通:臨近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碼頭、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交通便利。
農業基礎:本地農業基礎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政治、宗教、軍事中心②是旅遊、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區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區位(自然因素為主)
1.自然條件
水域條件(航行條件):等深線密集、水深,空間大,流速平緩,便於航行和停泊,避風港灣。
陸域條件(築港條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適當,地質穩定,拋錨空間大。
2.社會經濟條件
經濟腹地:范圍大,經濟發達,客貨集散量大(影響港口的興衰);交通便利有利於擴大經濟腹地。
經濟依託:以大城市或城市群為依託或沿途經濟發達,為港口提供運輸需求。
國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港。
(二)車站的區位(社會經濟因素為主)
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與市內(外)交通聯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積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區位(社會經濟因素為主)
1.自然條件
土地:面積寬廣,價格低廉。
地形:平坦開闊(不在盆地和谷地中),無高大建築物,坡度適當,排水方便。
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地基要穩,堅實。
氣候:少雲、霧、大風,暴雨日數少;跑道與盛行風向平行以便於飛機逆風起降。
2.社會經濟因素
交通:位於城市郊區但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聯系。
經濟:當地經濟發達。
(四)交通線(鐵路)的區位
社會經濟因素—決定因素;
自然因素—制約因素;
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盡量沿等高線修築。盡量避開地形復雜區。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彎曲或開鑿隧道
(2)地質:避開斷層
(3)氣候:注意暴雨、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凍土、積雪的深度,橋涵孔徑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據當地暴雨強度來設計
(4)土地(耕地)少佔好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建設、城鎮發展的關系
(5)水文:避開沼澤地,盡量避免跨越河流,減少橋梁長度、投資、施工量
2、社會經濟因素:
(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
(2)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
(3)資源開發的需要
(4)交通發展的需要
(5)經濟發展的需要
注意:交通線的區位分析在宏觀上要考慮自然、社會經濟、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觀上考慮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線路最短、佔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間尋求平衡,並從自然條件優勢、經濟條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五)航道線的區位因素(水文、水系特徵)
1.氣溫:不結冰或結冰時間短,通航時間長
2.降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通航能力強
3.地形:地勢平坦,水流和緩,通航安全
4.經濟:沿途經濟發達,資源豐富,人口眾多,運輸需求量大
(六)、管道線的區位因素
管道線總是基於某種物質(液體或氣體)的運輸而建設的。
1、物質來源地(供的優勢:資源豐富)
2、物質目的地(目的優勢:市場廣闊)
3、沿途的社會經濟狀況(人口、城市的分布)
4、沿途的自然狀況(氣候、地形、地質等)
五、水電站的區位分析
水量:與干濕地區、河流的補給、流域面積或集水區域有關(由河流的位置判讀)
落差:穿越地區等高線密集或位於階梯過渡處
開發條件:適宜建壩(一般為峽谷──投資和工程量小;地基堅實,少地質災害)
六、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峽谷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盆地、窪地建庫庫容大
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防止漏水,誘發地震、滑坡
3.盡量少淹沒良田和村莊,減少搬遷量
七、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氣侯:多晴天。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便於對衛星跟蹤觀察
地形:地形開闊,便於對衛星的跟蹤觀察。
2.人文因素
①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多面環海,不幹擾居民生活,安全性更高
②能源:地球自轉的速度──緯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設中的海南衛星發射場);同一緯度,地勢高,初速度大;向東發射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於節約能源。
③交通便利:有鐵路通過,我國的四個航天基地都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國防安全:如西昌
⑥航天工業基礎較好:如太原
八、衛星著陸基地的區位分析
氣象條件:多晴天,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高好,便於對航天器的跟蹤觀察。
地形條件:地形平坦、開闊,少河湖峽谷,有利於航天器或航天員的安全和便於目標搜尋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幹擾居民生活
九、海洋資源的區位分析
(一)漁場的區位因素(有利條件)
1.大陸架寬、淺,水溫適宜,陽光充足,有利於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徑流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鹽類
3.寒、暖流交匯,海水發生攪動或冬季海水上泛,營養鹽類豐富
4.溫帶海域
(二)鹽場的區位因素(有利條件)
1.地形條件:有適宜曬鹽的海灘——平坦開闊、泥質海灘
2.氣候條件:有適宜曬鹽的天氣——氣溫較高、晴日較多
3.鹽場最好布局在海水鹽度較高的海區附近。
(三)水產業的區位因素(有利條件)
1、水域面積廣闊
2、氣候溫和濕潤
3、勞力資源豐富
4、交通運輸便利
5、消費市場廣闊
6、生產技術水平高
7、有食魚 愛好 等
十、旅遊業區位分析:
旅遊活動包含三要素(從三要素去分析,有利於增強記憶):
1.旅遊者:主體,相當於市場(臨近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廣闊)
2.旅遊資源:客體
A.旅遊資源的質量、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地域組合狀況。(旅遊資源的質量高、集群狀況好、地域組合好)
B.市場距離:旅遊地的最優吸引半徑(大或小)(即旅遊資源與旅遊者之間的距離)
C.環境承載量:旅遊活動容納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遊業:媒介
A.地區接待能力:強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達性:直接影響遊客和數量
十一、商業的區位分析
(一)商業街的區位
市場最優:城市幾何中心,商業活動范圍大── 一般以零售為主
交通最優:市區環路或高速公路邊緣或街角處,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發為主
(二)商業小區的區位
便民最優:建在居民住宅區內,由多種營業點組成
(三)商業城市的區位因素(有利條件)
1、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和銷售區(即服務區)2、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即:1、地理位置優越2、交通運輸便利3、經濟腹地廣闊而發達4、城市經濟貿易發達
十二、人口分布的區位因素
人口分布與城市分布、生產力水平分布具有一致性,故影響人口分布的區位因素與影響城市分布的區位因素具有相似性。
1、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2)氣候因素(3)地形因素(4)水源因素等
2、社會經濟因素:(1)交通(2)開發歷史(3)工農業基礎(即經濟狀況)等。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相關 文章 :
★ 高一地理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知識點梳理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 高中地理知識考點整理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與歸納
★ 高中地理考點整理歸納
★ 高中地理超全的區位因素知識點
★ 高一地理知識點:自然災害
★ 高中地理知識點地貌整理歸納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有關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的梳理
Ⅳ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因素、氣候因素、河流水文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
Ⅵ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因素、氣候因素、河流水文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
自然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貌、大氣、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組成。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並不斷進行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推動地理環境的發展變化。
人文環境: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 智慧圈, 技術圈·.人文地理環境是 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Ⅶ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有哪些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有植被、生物、資源、災害、土壤、位置、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
水系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要素之一,是物質與能量輸送者,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與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水系不僅對反映區域地理特徵具有標志性作用,而且對居民點、交通網的分布和工農業生產布局等均有顯著的影響。從制圖角度考慮,水系是僅次於地圖坐標和控制點的地圖控制骨架。
Ⅷ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組成要素有五個,即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
Ⅸ 自然地理要素有哪些
自然地理要素也是天然地理常識,地形要素、氣候要素、生物、土壤、水等。
也可這樣,自然地理要素=光十氣十生十土十水。
Ⅹ 自然地理特徵又包括哪些因素
自然地理特徵因素包括經緯度、海陸位置、氣候類型、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水文河湖分布流域、土壤類型、植被物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