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洋流是怎麼形成的

高中地理洋流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10-16 18:24:57

高中地理,關於洋流必須掌握的考點,你都知道多少

洋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三種。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魯寒流。

Ⅱ 高中地理:什麼決定了洋流流向是大氣環流么求解釋,在線等!

洋流流向主要受大氣環流影響。如果只能寫一個那就是大氣環流了。另外海水的密度等也會形成洋流,這是局部的

Ⅲ 我兒子高中二年級了,地理課講的洋流問題一直搞不懂,誰能幫下

1.要想學好洋流,先要做好兩個准備工作;
2.記憶好世界海陸分布:七個大洲的位置和輪廓(背地圖)等等;
3.記憶好南北半球信風帶和西風帶的位置和風向;
4.以赤道為起點分別記憶各大洋洋流分布圖。,赤道南北兩側分別為南北赤道暖流,在信風帶的信風吹拂下,都向西流。
5.北太平洋大洋環流呈一個「8」字形,我們可以從北赤道暖流開始記(一定要看著地圖記),北赤道暖流向西流,遇到日本群島後轉向北,成為日本暖流,到北緯40度左右,在受到西風帶的西風的吹拂下轉向東北,成為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繼續向東北流,當遇到北美洲大陸後,受到陸地阻擋,分為兩支,一支向南,叫加利福尼亞寒流,一支向北,叫阿拉斯加暖流。阿拉斯加暖流沿著北美洲大陸向北流去,遇到陸地阻擋在千島群島附近又沿著亞洲一側的陸地向南流回來(此時看圖注意要忽略那些細小的洋流分支,不要被它們迷惑),這樣這個「8」字就畫完了。
6.北大西洋大洋環流也呈一個「8」字形,不過是具體的洋流名字變了而已。
7.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的大洋環流呈一個「0」字形,它們的起點都是南赤道暖流(向西流),遇到西風帶的時候,都叫西風漂流。
8.北印度洋大洋環流雖然也呈一個「0」字形,但是受季風影響,和前面的都不同。冬季為逆時針方向,夏季為順時針方向。
9.洋流還有其他知識,比如密度流,漁場成因等等,不過學會上面這些主要知識,剩下的應該自己就能領會了。
總之我覺得就是背那幅洋流分布圖,把那些海陸輪廓和洋流名字(只限於上面提到的26個,其實這26個還有很多重復的呢)和位置背在大腦里。如果那樣您的兒子做洋流的題就可以無往不勝了。
打了這么多,希望沒有做無用功,他能夠看懂,希望能幫到您。

Ⅳ 高中地理:什麼是洋流

洋流又稱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海流運動的因素可以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前者表現為作用於海面的風應力,後者表現為海水中的水平壓強梯度力.加上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動,又有鉛直流動.由於海岸和海底的阻擋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處的表現,和在開闊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別.
根據洋流形成的主導因素,可將洋流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三種類型.
①在盛行風吹拂下,表層海水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這樣形成的洋流稱為風海流.(世界上的洋流大多數是風海流)
②不同的海域因海水的溫度和鹽度不同,導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動,稱為密度流.
③由風力和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海平面降低,相鄰海區的海水流過來進行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叫做補償流.補償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補償流又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秘魯附近海區存在明顯上升流.
大氣運動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也會對洋流方向產生一定影響.

Ⅳ 高中地理洋流和其他問題

洋流的形成之初主要是受盛行風的影響,就是我們說的風海流。三圈環流中,低緯信風,北半球是東北風,吹拂海水自東向西流動,遇見大陸後,向北流動,即為大陸東岸暖流。中緯度西風為西南風,吹拂海水自西向東流動,遇見陸地後向北向南流動,即為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寒流和中高緯暖流。

不知道你看明白沒有,南半球一樣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先受盛行風影響出現風海流,再受陸地阻擋,改變水流方向。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對應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出現在25--35度大陸東岸。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對應的氣候是地中海氣候,分布在30--40度大陸西岸

Ⅵ 高中地理關於洋流知識點

高中地理關於洋流知識點的介紹

洋流分類

1、按成因: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魯寒流。

2、按性質: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多由低緯流向高緯或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多由高緯流向低緯或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布於赤道附近海區。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類型較多。

極地流:分布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

沿岸流:分布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影響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海水在盛行風的吹拂下,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與地面風帶模式及其分布有著密切關系。

除了盛行風以外,還有海陸分布、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它們共同,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布。

流的分布規律

規律一: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中低緯度),形成了以副熱帶海區(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規律二:在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了以6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規律三:在南極大陸的周圍,陸地小,海面廣闊。南緯40°附近海域終年受西風影響,形成西風漂流(寒流)。

規律四:北印度洋海區,受季風影響,冬季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作用,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布,

地理洋流知識點總結: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島寒流(親潮)、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東澳大利亞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④環球:西風漂流(寒流)。

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識點介紹

12017高考地理核心考點一

1.晝夜之分、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之分是指由於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象。晝夜更替是由於地球自轉而使地球產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而晝夜長短、是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命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生周年變化的現象。

2.地殼、軟流層與岩石圖

地殼的范圍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軟流層位於地幔上部,在地下約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處。岩石圈則從軟流層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關系可表示為:岩石圈=地殼十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

3.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

運行於行星際空間的固體塊和塵粒稱流星體。當它高速沖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燒產:生的光跡稱為流星現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燒盡的流星體的“殘骸”則稱隕星。

4.節氣與季節

節氣是根據天氣和物候的演變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為劃分標准,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氣。季節;是根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為劃分標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5.氣溫遞減率與地溫遞增率

前者表示對流層內氣溫隨高度而逐漸下降的變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後者表示常溫層以下一定深度內,地溫隨深度逐漸增高的變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溫度增高3℃。

6.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強度與太陽常數

太陽輻射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強度是一個物理變數,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鍾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其大小隨緯度、太陽高度和時間而變。而太陽常數是一個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地球大氣上界太陽高度角為90°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其數值為8.16焦/厘米·分。

7.海陸風、季風與季風氣侯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而引起的,僅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季風是一種大范圍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就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對比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分布的才是季風氣候。

8.氣象、天氣與氣候

氣象是表明大氣特徵的物理狀態和物理現象的總稱。包括氣壓、氣溫、溫度、風、雲、降水等要素。天氣是指短時期某地義氣中的氣象變化情況。它是由各種氣象要素綜合表述的大氣物理狀況。氣候則是指一地區多年現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氣象情況。天氣是多變的,而氣候則較為穩定。

9.水體與水圈

水體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體,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氣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總稱,是一個連續的不規則的圈層。

10.徑流與徑流量

徑流是指降水扣除蒸發量等損耗後沿地表、地下運動的水流。徑流量則是指一定時段內通過某一河流斷面的水量,單位:立方米/秒。

22017高考地理核心考點二

11.汛期與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時水位上漲的現象。洪水期則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過正常水位達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時期。

12.水資源、水利資源與水力資源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資源指能被人類控制或基本控告的應用於灌溉、給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來常以“水資源”一詞替代、包容“水利資源”。水力資源屬於水利資源的范疇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13.天體與天體系統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天體系統是就天體的運動關系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決不同的系統。

14.礦物、礦產與礦床

礦物是形成礦產和礦床的物質基礎,礦物不等於礦產,只有當有用礦物富集起來達到基農業利用要求時才為礦產。有礦產不一定就叫礦床,只有礦產的富集地段才稱為礦床。礦產是岩石形成過程中形成的,礦床在一定地質作用下才能形成。

15.地質作用、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殼運動僅是內力作用的重要表現形式,而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16. 斷裂與斷層

斷層是岩石在斷裂變形階段產生的,只有當岩石沿斷裂面有明顯的移動時,才能稱斷層。形成斷層,岩石必定斷裂,但岩石產生斷裂,未必一定形成斷層,關鍵在於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

17. 印度詳板塊與印度板塊

印度洋板塊為全球六大板塊之一,主要以大洋地殼為主,屬於大洋板塊。而印度板塊從屬於印度洋板塊,是它的一個子板塊,為小板塊,由陸殼組成,屬大陸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板塊(而非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形成的。

18.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都是對岩石的破壞作用。但風化作用相對侵蝕作用來說b是在靜態下比較緩慢地進行的,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覺察,而侵蝕是在較為明顯的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易於察覺。

19.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的聚合體。其中的各種生物由於彼此間相互影響、緊密聯系並與其生存環境進行著連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即生態系統。二者關系可簡單表示為: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十生存環境。

20.熱帶雨林與熱帶季雨林

熱帶雨林分布在終年濕熱的赤道地區,由高大茂密、常綠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落。熱帶季雨林不連續分布在熱帶雨林外圍干濕季喬交替的熱帶季風氣候地區,由旱季落葉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與雨林相比,外貌有明顯的季相變化,群落組成種類和結構比較簡單。

32017高考地理核心考點三

21.土壤、土地與土地資源

土壤是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物的疏鬆表層。土地比土壤內涵豐富,除土壤外,土地還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風化物。因此。土地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而土地資源是對人類利用而言的,指人類在目前和預見到的將來能開發利用的各種類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屬性,又具有土地的社會屬性。

22.森林覆蓋率與林木蓄積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的佔有情況。後者則指森林面積上生長著的林木的材積總量,是測定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資源總規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標。

23.大農業與小農業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通過人工培養和養殖,來獲得農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其中大農業是指廣義的農業概念,主要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而小農業是指狹義的農業概念,專指種植業。

24.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及映出某地農業生產 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5.工業分布與工業布局

工業分布是已形成的工業生產的地區分布。工業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義之外,還有把工業生產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6.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

前者是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如民工流動、旅遊和度假等。後者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二者的區別表現在是否有較長時間變動居住地。

27.環境容量與環境承載量

前者是對污染物而言,是指環境對污染物的最大允許量。而後者是對人口而言,指一定區域內的自然資源所能養活的人數。

28.領土、國土與國土資源

領土和國土都是從國家主權的角度指一國主權管轄的也域空間。但領土是國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權的部分。國土除領土外,還包括國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權利但不具有絕對佔有權的海洋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部分,國土資源指一個國家主權管轄范圍內的一切資源的總和。廣義的國土資源是指國家的全部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口資源和社會經濟貸源。

29.草原、草地與草場

草原指生長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場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統稱。草地屬於土地資源,而草原、草場屬於生物資源。

30.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

Ⅶ 高一地理復習。全球洋流分布,成因,影響。

NO.1 分布規律:
(1)中低緯度海區: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順南逆,大洋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方向環流,大洋東岸暖流西岸寒流。
(3)南緯40度附近:西風漂流。
(4)北印度洋海區:季風環流,夏順冬逆。
NO.2 成因:
(1)盛行風(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並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這叫風海流)
(2)密度流(各個海域因海水的溫度、鹽度不同,導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動,這叫密度流)
(3)補償流(由風力和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便會來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叫補償流)。此外,洋流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陸地形狀及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NO.3 影響:
(1)全球大洋環流可以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對全球熱量平衡具有重要意義。洋流對沿岸氣候影響很大。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2)洋流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分布有顯著影響。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於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兩種海水匯合還可以形成「水障」,阻礙魚類游動,使得魚群集中,易於形成大漁場,如紐芬蘭漁場和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在秘魯附近海區,受離岸風影響,深層海水上涌把大量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秘魯漁場。
(3)洋流對航行也有影響。海輪順洋流航行可以節約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霧,對海上航行不利。每年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也會給航運帶來威脅。
(4)對海洋污染物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速凈化速度,但也會使污染范圍擴大。

Ⅷ 高中地理,,索馬里洋流成因,解釋厄爾尼羅現象及其影響

.索馬里洋流成因:
夏季:由南亞夏季風形成,表層海水向東北方向流,深層海水上泛補償,水溫偏低,形成寒流.
厄爾尼羅現象及其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概括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
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這一現象本質上由海洋動力學驅動,與之相應的大氣變化是由海表面溫度確定的(反過來大氣的變化會加強海洋溫度分布型),而海表面溫度分布是由海洋動力學決定的,因而用上面的簡化模型表示的厄爾尼諾現象本質上是可預報的。
厄爾尼諾的全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歷時一般一年左右,大氣的變化滯後於海水溫度的變化。
厄爾尼諾現象泛指赤道附近的東部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引起的氣候異常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不是孤立的現象他是熱帶海洋洋流與大氣互作用的產物

Ⅸ 新課程中地理沒有講到洋流的成因,即風海流密度流之類的,求好點的資料能讓人快點看懂的。

從成因的角度,洋流大致被分為三類:
1.風海流,就是指在氣壓帶風帶的作用下,由風作用於水面形成的洋流,比較典型的如南北赤道暖流,分別在南北信風的作用下形成;西風漂流,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形成。這張圖片能幫助你理解: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7%E7%BA%A3%C1%F7&in=4663&cl=2&lm=-1&pn=4&rn=1&di=9637292325&ln=612&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

2.密度流,指某一海區海水密度不一樣造成的海水流動, 典型的例子如直布羅陀海峽的洋流,地中海由於地形比較封閉,加上蒸發量較大,所以海水密度大於大西洋,於是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海水密度東邊高西邊低,底層密度較高的海水沿直布羅陀岩床流向密度較低的大西洋。你可以看看這張圖: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3%DC%B6%C8%C1%F7&in=17078&cl=2&lm=-1&pn=4&rn=1&di=30042788160&ln=562&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

3.補償流, 就是一個地方的風力和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風海流 、密度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便會流來補充,這樣就形成了補償流。
補償流還分為兩類:
一類是水平的,比如在剛剛說到的1風海流中南北赤道暖流形成後,赤道逆流就會形成作為水平的補償流;再如2密度流中,底層密度較高的海水流入大西洋,那就必然會有表層的海水補充流入地中海。
另一類是垂直的,再細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下降流在高中地理中很少提及。上升流的典型是秘魯寒流,成因就是,在東南信風的作用下,表層海水流失成為南赤道暖流,沿南美大陸較高緯度的海水向低緯流動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形成海水上泛,這樣一來秘魯寒流就形成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秘魯寒流的上泛作用,把海底大量的磷酸鹽和硝酸鹽帶到海水表層,形成了天然的餌料,於是秘魯漁場隨之形成。

呵呵,新課程沒說到洋流成因挺可惜的啊。。。這塊知識其實挺有意思的~~希望上面的解釋對你有用。

Ⅹ 高一地理的洋流。

補償流 額 貌似我們就 提到了上升補償流 主要例子是秘魯寒流 主要是上層海水 被風吹。。形容不出。。 反正就被吹到其他地方 然後下面的海水補償上來 帶來了豐富的餌料 秘魯漁場 就是這么形成的 總之老師這么講的 下降流 么 有補償就必有損失咯 損失出估計就是下降流了吧 寒暖流的判斷就簡單了 看地圖的話 一般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是寒流 反之則是暖流;但得遵循 靠近赤道如北,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等是暖流 靠近兩極則都為寒流 從等溫線上看 先根據海水等溫線的頒規律確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溫線的數值自北向南逐漸增大,則該海域在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溫線的數值自北向南逐漸減小,則該海域在南半球。 如果海水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說明該洋流的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則該洋流為暖流;如果海水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說明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則該洋流為寒流。 海水等溫線的彎曲方向為洋流方向。 應該就是這樣了 你根據習題看看 應該會懂 別忘了最佳答案給我哦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洋流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