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解地理學科中培養學生的五大關鍵能力要求分別是什麼
1.地理形象思維。地理形象思維就是藉助地理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者說表象),按照描述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活動.其具體的思維形式是表象、聯想和想像.地理事物的表象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描述的形式獲得,也可以通過地圖和其他地理圖象的形式獲得.但有時單憑表象還不能獲得對地理事物本質的認識,這就需要在表象的基礎上,再通過聯想和想像,來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地理形象思維不僅是生動的文字描述和圖象顯示,也包括了地理空間想像.因此,充分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與空間觀念,是發展地理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
2.地理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一種抽象思維.地理邏輯思維就是藉助地理概念,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活動.一般來說,它的具體思維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就是藉助地理概念,通過判斷和推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質,揭示其內在聯系,從而獲得對地理事物的規律性認識.但有時僅憑簡單的判斷和推理往往是不夠的,甚至還會出現錯誤.因此,在地理邏輯思維過程中,還要運用概念進行因果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綜合得出地理特徵,這就是分析、綜合的思維形式.此外,抽象、概括和比較、歸納,也是地理邏輯思維中常見的形式.
3.地理辯證思維。地理辯證思維就是按照辯證邏輯的規律進行的地理思維活動.由於地理環境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地理事物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地理辯證思維就顯得特別重要.在地理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由觀念到概念的思維規律,在地理事物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對立統一規律,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以及在人地關系中體現出的人類生存與發展,資源利用與保護,環境污染與治理等等關系,都是地理辯證思維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善於發掘和運用這些規律,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地理辯證思維能力.
三.地理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
由於地理知識的不同邏輯屬性,在學習過程中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思維方式.許多地理事實材料的描述和地理觀念的形成,都需要運用形象思維;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發展與變化的過程,需要運用邏輯思維;闡明地理事物之間和人地之間的聯系與關系,則要運用辯證思維;此外,凡涉及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結構的內容,都要運用空間想像與空間思維的方式.然而在這些思維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地理邏輯思維,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要以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地理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分析綜合,它們都離不開比較.
1.抽象概括。抽象概括是形成地理概念的基本方法.抽象就是把地理事物的非本質屬性加以舍棄,而將其本質屬性抽取出來;概括就是在頭腦中把抽象出來的地理事物本質屬性再推廣到具有同類屬性的一切事物中去,從而獲得地理事物的普遍概念.地理概念是對地理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和抽象概括,然後用定義的形式表示出來.此外,在邏輯上減少概念的內涵,擴大其處延,也是一種概括.
2.判斷推理。判斷和推理是地理思維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的高級認識階段.所謂判斷就是運用已有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去肯定或否定某種地理
❷ 企業管理中的5W指什麼
5W是管理工作中對目標計劃進行分解和進行決策的思維程序。它對要解決問題的目的、對象、地點、時間和人員提出一系列的詢問,並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這五個問題是:
(1)Why——為什麼干這件事?(目的);
(2)What——怎麼回事?(對象);
(3)Where——在什麼地方執行?(地點);
(4)When——什麼時間執行?什麼時間完成?(時間);
(5)Who——由誰執行?(人員);
❸ 5w分析法是什麼
5W分析法是用五個「WHAT」來思考職業生涯規劃,具體來說就是要解決職業生涯規劃的5個具體問題。如果你能夠成功解答出這五個問題,你就有了最後的答案。
1、Who are you
是指對自己進行深刻的反思,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清醒的認識。
2、What do you want
是指對自己要清楚地知道想要什麼樣的職業和什麼樣的生活。
3、What can you do
是指要清楚自己能幹什麼或者哪些方面可能有發展的潛力。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考量,個人職業的定位必須以自身的實力、能力作為根基,而職業發展空間則取決於自身潛力的大小。
4、What can support you
主要是指周圍環境資源的支持,這種支持將有助於你的自我發展。你可以通過主觀客觀因素的深入調查,做可行性分析,這些分析既包括經濟發展、政策、制度、職業空間、社會企業發展等客觀因素,也包括朋友關系、社會人脈等主觀因素。
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是確立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當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建立在前四個問題的基礎之上的。
(3)地理思維5w包括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5W1H分析法的用途
5W1H分析法為人們提供了科學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運用到制定計劃草案上和對工作的分析與規劃中,並能使我們工作有效地執行,從而提高效率。
5W1H分析法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生產生活、教學科研等方面,這種思維方法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
❹ 地理能力主要有哪兩種劃分方法,分別包括哪些能力
(1)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2)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性概念,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種尺度的劃分都會破壞地理素養的整體結構。但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筆者依據地理素養的內容,把地理素養分為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實際上,這三個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4)地理素養構成要素論其重要性並不處於同一層面之中,它們在構築地理素養過程中的職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是一門旨在解釋地區特徵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的科學。[1]它不僅包括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核心的特有知識體系,也蘊涵有區域比較、區域綜合與分析、觀察、野外實踐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還包含了地理學家在探索地球表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因此,地理科學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了公眾科學素養的共性特徵,也融合了地理學科的個性特徵。筆者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把地理科學素養的構成劃分為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五個組成部分
1.地理科學知識
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是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指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地理基礎知識,如地理術語、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空間分布、地理過程、地理因果關系、地理特徵、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總體來說,地理科學知識涵蓋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內容:「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
2.地理科學能力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地理科學能力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准》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雖然這五項地理技能與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基本吻合,但應該說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學能力,並沒有真正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盡管地理思維、想像、觀察等能力的培養要求已蘊涵在五項核心技能當中,但仍不利於突出地理科學能力的培養重點。我們試圖依據《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到的地理學的幾個核心問題,[1]對應給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相應能力:(1)空間定位能力;(2)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3)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5)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像能力。
3.地理科學方法
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以及作用於地理科學對象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地理科學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學方法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撐。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是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基礎。地理科學方法中包含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但在地理科學素養的養成中,更要側重培養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科學方法,如地理觀察、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驗等方法。
4.地理科學品質
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范或准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敢於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於團結合作,樂於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
5.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意識指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地理科學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它包括正確的地理科學觀、地理科學技術觀以及正確理解和應用地理科學與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內容。地理科學意識是正確認識地理科學價值、合理運用地理科學技術的關鍵,因此是地理科學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地理科學素養的上述組成之間並不是孤立的、分離的,各種構成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聯系,構成了地理科學素養的主體。其中地理科學知識和地理科學能力屬於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屬於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地理科學能力發展、地理科學方法運用、地理科學品質養成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的質和量決定著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地理科學能力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也是溝通和聯系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的橋梁和紐帶。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為地理科學知識的學習、地理科學技能的培養「解放思想」、導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兩個部分。人文地理知識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經濟、旅遊、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關「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識、「尊重自然、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人口道德」意識、「資源道德」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國家意識、地理美等內容。[3]
圖2 地理人文素養的構成
(三)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技術素養是指對地理技術的正確辨別、全面理解與綜合應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三個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專業性很強,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習者要求的廣度與深度應有所不同。
1.地理技術知識
地理技術知識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基礎,也是養成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地理學在工程技術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拓寬地理學應用領域的同時,也給中學地理素養教育增添了新的內容。地理技術知識主要包括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防治技術;景觀生態設計;不同區域尺度多維要素的規劃技術;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的預測、防治技術;地理多媒體教學技術;等等。
2.地理技術能力
地理技術能力是地理技術素養的核心,是對地理技術知識的深化與應用。圖3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地理技術能力主要包括:(1)運用3S技術進行地理信息處理的能力;(2)運用區域規劃知識進行城鄉規劃、旅遊規劃的能力;(3)對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防治的能力;(4)對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進行預測與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體技術製作地理課件的能力;(6)正確選擇並運用地理技術的能力。
圖3 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
3.地理技術觀點
地理技術觀點是地理技術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曉地理技術的正面和負面影響;(2)明晰地理技術與地理科學、社會的關系。
如果認為我回答的好記得給贊哦。
bewmmjotsy60484771662016-12-16 14:54:36
❺ 地理綜合思維包括哪些
指人們運用綜合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綜合思維」素養有助於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動態地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❻ 地理思維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地理空間性思維。地理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是空間性。地理學是從空間的角度來研究地球表層系統的。學生只有把所學的知識還原到相應的空間位置上,才能理解其產生的原因。
地理社會實踐性思維。地理所學習的知識全都是前人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不斷總結和歸納出來的,所學的知識都可以在現實中得到檢驗。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總結生活中的經驗,靈活地把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如:台風所造成的影響;天氣的變化。
地理綜合性思維。地表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不論是自然方面的還是人文方面,都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共同構成區域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由於影響地理事物的要素繁雜,而其中很多要素空間跨度大,因此學生要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必須站在綜合性的角度,對所有的知識進行整合,才能找出地理事物發生的真正原因。如: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產生的原因分析,就需要對自然和人為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❼ 地理能力主要有哪兩種劃分方法,分別包括哪些能力
按照活動的性質和內容,地理能力劃分為:
1、地理認知能力;2、地理推理能力;3、地理應用能力;4、地理創新能力;
按照能力的結構和功能將其劃分為:
1、地理認知能力;2、地理操作能力;3、地理學習策略;
褚亞平先生等對地理能力做了如下的界定:「就是應用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決各種地理問題的本領,亦即正確處理人地關系的能力。它是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綜合體現,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地理知、能教育體系」。
有的研究者還把地理技能歸納為:地理邏輯思維能力、地理圖像運用能力、地理記憶能力、地理信息收集能力、地理想像能力、地理文字表述能力、地理實驗能力等。
❽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按照思維的邏輯屬性,地理思維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綜合思維、空間思維、生態協調思維、發展性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思維訓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的核心要素包括思維、能力、創造,關鍵要素是知識、方法、信息。訓練關鍵點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慮向度。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下面以「澳大利亞」的教學為例,談談在本課例中是如何進行地理思維訓練的。
進行地理思維訓練可以抓住關鍵要素,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特點為「半環狀」,社會經濟特徵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我們可以利用圖1向學生展示本課例的關鍵知識要素及其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有個整體的感知。然後再分知識點逐個進行地理思維的訓練。
1綜合思維。綜合思維是把地理事物的個別要素、個別屬性或個別特點在頭腦里結合成為整體。就綜合分析而言,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問題,弄清地理事物的關鍵所在,把握全局、分清主次、歸納總結和整體提升。要從綜合分析的角度來看待區域地理特徵。在本課例中出示圖2,可以讓學生先明確澳大利亞半環狀的分布特徵這一關鍵,可以構建緯度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海陸狀況五個向度,從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綜合分析其成因。
2空間思維。所謂空間思維,關鍵是建立起准確的方位概念,形成科學的地圖影像,從而能夠正確描述某一地理事物的實際方位,並以此為基礎深入探究地理問題。空間性和綜合性是地理學的根本特性,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空間。用數理位置(如經緯網坐標)、自然地理位置(如相對於山脈、河流的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如相對於城市、鐵路的位置)來表述,充分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與空間觀念。出示圖3,學生對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位置一目瞭然,印象深刻。
3生態協調思維。所謂生態協調思維,就是要培養學生從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角度去思考地理問題,關鍵在於協調人地關系,不斷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規律,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從以往的「人定勝天」上升到環境友好型的持續發展方式。因為人類活動使原始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了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地理環境。出示圖4,讓學生討論這些要素是如何影響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又是如何成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又促使各要素發生怎樣的變化?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問題?如何才能良性循環?
4發展性思維。地理學所研究的事、物和現象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在不斷變化。研究這種變化發展的特點,掌握地理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並據此預測和推論未來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這便是地理學的戰略性。是否具備理解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能力,是否具備探尋地理事物和現象變化發展規律的能力,這就成為地理學科高考的評價目標之一,也是一個學生是否具備地理素養的具體體現。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如圖5構建多向度平台,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情況。
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往往依賴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真正的教育是思維和能力的訓練。我們應當努力培養靈活的、生動的地理思維,即能反映自然界本身的運動的思維,幫助學生發展地理思維技能。通過訓練,要讓我們的學生「跳出地理看地理,跳出區域看區域」,理解一系列新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