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是一個國家嗎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傳說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國家體制的出現(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現國家體制)。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原一帶的華夏部落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現今確認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東部。公元前2世紀左右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集權帝制國家,並擁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紀左右時,中國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歷史上,中國有著幾段輝煌時期,包括漢朝﹑隋唐﹑明朝。中國在公元13世紀達到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文化及貿易中心。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及鍾表為首的眾多發明對世界的歷史與科技發展有重要貢獻,並擁有發達的農業及手工業。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漢朝以後,雖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政權也自稱「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它們就是中國政權。因為他們這個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根據史料,日本也常自稱「華夏」、「中華」、「中國」、「神州」等。例如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系,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而代之,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顛覆之。
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文明為主體的國家。古代中國人歷來就有抵抗外侵、保衛家園的光榮傳統,一旦有外族入侵,便會英勇反抗,絕不允許外來入侵者篡奪中華正統的地位。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無一不驗證了這一光榮傳統。孔子在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沒有管仲,華夏就亡於外族了)。「披發左衽」的反義詞是「束發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發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的標志。可見,孔子也是把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視為中華正統,不容外族取代中華正統。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處「夷狄入中國」指歸化、內附中國,決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由於滿清入關,大儒家 顧炎武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此處「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民族國家的淪亡。 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列強開始崛起並逐漸向東擴張,中國的優勢逐漸消失。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被迫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由於文化和制度上無法滿足西方列強的野蠻要求,在遭遇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和經濟入侵後,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台灣等多處領土。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東亞專制主義帝制,建立了共和體制,但之後中國依然飽受國內外戰火之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❷ 中國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且還是一個什麼概念
"中國"兩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內涵深刻,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歷史。在昨天的論壇上,中國其實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文明概念。他認為,未來的中國應成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應設法輸出文化價值觀。
"中國"乃文明概念
首先提出一個觀點:"中國"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文明概念。
在人們的認知中,中國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居於中,所以叫做中國。中國在內,夷狄在外,東有東狄,西有西夷,北有北狨,南有南蠻。而中華民族的概念則是在不斷的民族大融合中慢慢形成的。
中國又稱華夏,何為"華夏"說:"'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大不是大小的大,是規模的意思,在周朝時就建立了禮儀制度,當時的禮儀制度不是今天見面鞠躬、握手的這個概念,禮儀是一種身份的規定,是身份標志。所以禮儀不是禮貌的安排,是制度安排。"
康有為曾說:"中國能禮儀則中國之,中國不能禮儀則夷狄之。"解釋說,不能傳承周文化建立的禮儀文化那就是夷狄,這句話非常重要。"這句話說明了'中國'不是地理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你接受了這個文化,盡管你是夷狄,你能禮儀就是'中國'。'中國'不是種族概念,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文明的概念。"
國學興起是必然趨勢
哲學要追問的三個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個國家富強了,一樣也要問這些問題。
"中國承繼著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未來的中國應成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而現在的中國綜合國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既要學習西方文化,又不要忘了本民族文化。"中國要成為世界中的負責任大國,不只是憑借綜合國力有多強,還要把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介紹出去,被其他國家、民族所理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大國。所以,國學在今天興起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❸ '中國'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什麼原因使它成為我們國家的代名詞
漢語「中國」一詞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場合是不一樣的。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地域和文化的概念。春秋時期的中國,只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不算中國。以後中國的概念逐步擴大,到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並且包括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時已經被認為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漢朝以及漢朝以前,可考證的「中國」一詞的用法有如下幾種:
指京師,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指漢民族所能夠直接統治的地區,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又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如《三國志》:「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又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中原地區和中原王朝被稱為「中國」,不僅由於地域亦源於文化傳統,因為中原王朝建立之時間較早,經濟與文化具有較高水平,是所謂禮義之邦的華夏文化。一直居於四夷之上。此時,「中國」一詞擁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多重意義,民族的意義要強於地域、文化的意義,且該詞的政治意味比較小。
自漢朝以後,「中國」一詞的語義發生變化,民族的意義削弱,地理和政治意義加強。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便以中國自居,比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 ,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如:《晉書》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
「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突出這一現象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加明顯: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里的中國,政治意義明顯占強勢。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系甚小。歷史上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占據中原的金國),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國。
直到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從清朝後期開始,清朝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開始使用「中國」這個名稱,往往使用「中國」來稱呼自己。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個稱謂正式成為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政治名詞。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國際上的共同認知中,「中國」一詞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❹ 西方教授為何說:中國是偽裝成的一個國家
西方人在看中國的時候,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自秦朝統一中國以來,二千多年間中國換過無數朝代。但不管怎麼改變,這個國家始終都叫“中國”。
西方世界也曾有過無數強大的王朝,可是一旦滅亡,很快就會煙消雲散。西方世界的每一次王朝更迭,都是新的開始。中國卻彷彿擁有“不死之身”,因為每一次它被打倒,最終都會重新站起來。
西方世界的國家,總是刻意地製造矛盾,比如最典型的種族對立,而“中國”從不會干這種事。這里的“中國”,不是一個國家的代名詞,其實它指的是“華夏文明”。
因為中國人從來不把“中國”當成一個國號,而是把它理解成一個源遠流長的文明。
“中國”或者說“華夏文明”是什麼?它是《老子》中的“道”。它像一個“黑洞”,通過不斷地吸收周邊外來的文明,實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循環。
它不斷融合外來的族群,形成一個全新的華夏民族。但是不管怎麼變幻,當中的“道”始終存在。
而得益於這種文明生存的方式,“中國”的成員就成了世界上最具凝聚力的族群。國號意義上的中國雖然經過了多次變換,但是國號背後真正的“中國”,一直都在!
❺ 我們國家為什麼叫中國
現在看來,「中國」這一命名絕非是隨意。
據《辭源》:「上古時代,我國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周圍我國其他地區稱為四方。後成為我國的專稱。」可見,「中國」名稱的由來,與這「中」字有很大關系。其它如「中原」、「中華」的由來,大抵如此。
談起這「中」,執「中」、「中」和、「中」正(不「中」則不「正」),素為中國古聖人所推崇!中國之所以不叫「東」國「西」國,其緣由亦大抵在此。
儒學《中庸》開宗明義指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變常規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則,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為人處世始終保持不偏不倚,永遠執中協同。這是必須堅持不能改變的法則。這就是孔夫子傳授的「心法」。
現在,我們該初略知道, 中國這個「中」字是有點來頭的, 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背景的。 倒還不見得就因了是「居天下之中」的緣故。中國古人咬文嚼字的功力,也是可以令我們折服的,所謂「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那麼我一個泱泱大國的國名,如果有才俊之士覺著哪怕有丁點兒不妥不貼之處,那幾莖須子肯定是沒有了的,說不定頭發也得斷光光呢。再者,據「五行」的觀點,「中」為「土」為「黃」,黃皮膚的國度名之為「中國」,似亦為理之所當然。
由此見得,中國人尚「中」,偏愛這「中」,認為這「中」著實好,才使「『中』國」這一名兒能一直承續下來。而且這「中」字的來歷一定與陰陽五行八卦,即中華《周易》之學有著關聯。
說到《周易》,其實儒學家的「中庸」之學,理學的「執中」之理,都從《易》學體悟而來。因為首先這「中」,便是《周易》哲學追求的最高理想。
如果說中、執中、中和、太和,是《周易》哲學的理想追求,那麼用「柔」,便是迎送人們奔赴「太和」之理想彼岸的一葉輕舟了。所以《周易》強調「其用柔中也」(《系辭傳》),用「柔」執「中」,便是《周易》諄諄教導的全部人生哲學。
孔夫子說:「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早幾年,讓我五十歲開始學《易經》,人生就可以沒有大過失了。夫子對《易經》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之後讀《易》,
韋編三絕,可見讀的有多用功了。夫子讀《易》,讀懂了什麼呢?在我看來,就人文哲學方面,他大抵上是讀懂了兩個字:一是「禮」;二是「中」。
孔夫子讀《易》後,運用八卦模式網路建立起一大套「禁錮得象罐頭一樣嚴密」的禮治秩序。它以人倫關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為基礎,把強制性的規范(尊卑名分)注入這種關系,進而確定人倫關系中處於不同地位的個體的責任義務,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為人的「十義」。
孔夫子讀懂的第二字就是「中」。夫子那種相見恨晚的感慨大抵上就是針對這「中」而發的,認為讀懂了這個「中」,可以人生「無大過矣」。應該說,《周易》強調「用柔執中」,是無可厚非的,是正確的;而問題似乎也正在這里了,這種道理大抵上是只能意味不可言傳的東西,如果明白說出來,昭示天下,並說這是一「不易的法則」,恐怕就很容易讓人用偏、走偏。夫子極力倡導「中庸」就是典範的一例。因為事實上中庸思想是過分強了用「柔」執「中」,而最終使得以儒學思想為根基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成了「守成」的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能「守成」也是不錯的;可惜,後世竟發展成了「自閉」的文化,就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了。━━從這一點上說,倡導「中庸」的人成了最不遵守「中」庸之道者,成了「犯規」的典型。
小平先生說得好:「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鎖、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國。建國以後,我們處於被孤立、被封鎖、被制裁的地位有幾十年之久。但歸根結底,沒有損害我們多少。為什麼?因為中國塊頭這么大,人口這么多,中國共產黨有志氣,中國人民有志氣。還可以加上一點,外國的侵略、威脅這一套,在我們看來並不高明,而且使我們更清醒。所以,外國的侵略、威脅這一套,在我們看來並不高明,而且使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益處。事實表明,那些要制裁我們的人也開始在總結經驗了。總之,中國人民不怕孤立,不信邪。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中國才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一般的解釋是,古代中國人認為中國處於世界的中央,因此叫「中國」。這中央的核心部分就是中原地區。世界上還有一些民族在發展的早期也認為自己民族所處的位置是在於世界的中央,但是觀念並不如中國古人強烈。
中國古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中央之國的思想觀念?這中間有沒有玄機呢?
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中,中原地區是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最初的中原之王,也就是中國之王,乃是黃帝,黃者,土色也,在五方中以代表中央。從那以後,周邊地區眾多落後的部落和小國都不斷企圖攻入中原,成為中原之王。在眾多戰事沖突中,較為有名或成功的事件,從最早傳說的南方蚩尤攻打中原的黃帝,到東方東夷族的後羿攻打中原的夏王朝,再到東部的成湯率領商人滅掉夏,在中原建立商朝。商又被西北的周人攻入,周人在中原偏西建立了周朝,領土不斷擴大;周朝覆滅後,西北的秦人統一中國,國家的中心西移,但仍屬於中原偏西位置。歷史發展到後來依然是這樣,漢代匈奴再次出現(匈奴此族,在商代時已經開始侵犯中原),不過基本被打回去;其後的混亂局面,邊疆各民族都直接參與,打來打去,隋唐統一以後,邊疆民族依然蠢蠢欲動,但基本沒有成功。但馬上又陷入混亂狀態,宋建立以後不久,先是契丹人想佔領中原,再是女真人,成功了。因此,女真人成了中原之王。但宋人在南邊有搞了個南宋,沒有滅亡,承接國統,因此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雙方都可以稱帝。
中原就像一盤豐盛的大餐,周圍的人都想據為己有,獨自享用。因此才會有「逐鹿中原」、「問鼎中原」的故事。
再接下去是蒙古人,這時候政治中心北移,中原地區成為一個純粹地理位置的概念,但是政治中心北移仍然有地理中心的意義,因為北方疆土擴大了。因此基本上仍然是地理中心。明代以後,中央又被滿人占據。
中央地區為什麼具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中央的意義就如同太陽。人類生存的地球屬於太陽系。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所有行星的中心。太陽的強大引力吸引了眾多行星圍繞它旋轉。同時,太陽散發出的光芒又普照眾多行星,在地球上太陽光是生發萬物的關鍵。
中國之傳統文化,最初在中原地區定型發展。中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在起著太陽的作用。一方面,它具有文化的凝聚能力,能夠像太陽吸引眾多行星一樣統領周邊地區。夏商周三代開始,諸侯臣民要團結在帝王中央周圍,到現在各路「諸侯子民」也要也團結在中央的周圍。另一方面,其文化具有如同陽光普照一樣的教化作用,能夠把周邊地區納入自己的文化圈。中國漢字「皇」,最初就是能夠散發光芒的東西。中國古人把帝王直接比做光芒萬丈的太陽,比任何國家都要常見。帝王推行文化教化,此乃中國文化特色,文化的教化,如同陽光遍照四方。而中國疆域從最初的中原地區,逐漸向四方擴張,文化越發達,「太陽」的光芒照得越遠,疆域就越來越大。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現在的規模。不僅如此,文化的光芒還照到了海外,形成了東亞的中華文化圈。如果繼續延伸擴展,是否就能形成了古人所說的「天下大同」的局面。但是一旦文化削弱,如同太陽發暗,對周邊的影響力就減弱,在國家疆域內出現分裂狀況。
中央的「太陽」,不僅有讓諸侯臣民不背叛離開的力量,而且要有「康熙」(光芒大照)宇內、惠被眾生的光芒。缺一不可。
中國文化一路傳承,不僅有賴於對核心理念和精神(這是傳統的精髓)的傳承,也有賴於其包容性和創新精神。中國之傳統基本一成不變,但文化卻在不斷變化,不斷吸納融合外來文化。
這種由中心向外擴張的文化模式,是中國的特色,具有強大的延續性、穩定性(傳)和凝聚力(統),這與中國歷代王朝重視「守器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它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打破舊的文化,創立新的文化,很少有如同中國一樣連續不斷地傳下大統。因此世界眾多古代國家和文化,惟獨中國能夠基本保持和一路繼承發展下來。對這樣的一種持續數千年屹立不倒的文化,我還能說什麼呢?中國不滅,中國傳統不會滅;中國傳統不滅,中國不會滅。雖然百多年來文化之光有些黯淡,但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相信她總會有一天再一次發散出耀眼的光芒。中國才是真正的「日不落之國」。
❻ 為什麼中國簡稱叫中國不叫中華
中國簡稱中國,是在民國時期也就是1911辛亥革命之後固定下來的,相當於國號,從此廣為流傳,是一種中國人的自我身份認同,而中華則是中國和華夏的合稱。
中國在從前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中華這個稱呼則是中國和華夏的合稱,眾所周知,華夏是我們民族的稱呼,是居住於中原或者可以說是中國地區的民族的自稱,我們的民族是炎黃子孫,夏後傳人,華夏一詞由周朝創立。
❼ 為什麼像埃及,印度,日本等國的國名自古就使用,而中國的國名古時卻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
中國是大國,在古代無論是地理面積還是經濟軍事都是很強大的,國家大了沒有外敵了,屋裡人自然就會有內斗,就會有朝代的更替,自然國的名字就千千萬,再加上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自然名字就比較不統一中國的古人由於認知以及思想問題還有統治需要,總認為自己是處於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國,所以才會有中國這個比較模糊的感念,因為中國在歷朝歷代只是因為統治需要,所以從來就沒有人去實化這個名稱,還有就是中國古代的是封建帝國,是一個人的天下,這就和帝王關系非常大,但是我國的歷代帝王起家的地方都不一樣,所以起初發家的地方的地名自然是他們的首選。但是像埃及,它並不是一個一直都是一言堂的國家,所以國名不可能隨個人意願更改的,印度其實來源:古印度,一個名叫「婆羅多」的國王建立起一個國家,於是把這個國家命名為「婆羅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詞表示河流。這條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後來「信度」這個地名所指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印度河流域開始,又包括恆河流域,漸漸的席捲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用「印度」這個詞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載:「譯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歸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印度」。,日本,自古都是我國的屬國日本:Japan
中國古稱:扶桑 / 倭奴 / 東夷 / 海東 / 東洋 / 東瀛
來源:古代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來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發扶桑,入於落棠」語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實際上起源於中國文明,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關於日本的記載。戰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如古地理書《山海經·海內北經》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 這說明當時中國人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才明白地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另據范曄《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後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到隋唐時,始稱「日本」。《舊唐書·東夷傳》中將「倭」 與「日本」分列並敘,還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舊唐書·日本國傳》載明:「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Japan 是英語「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對它的稱呼。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❽ 「中國」為什麼會稱為中國呢
古之“中國”並非今之中國。“中國”這個詞最早出現於周朝,當時的華夏民族因為擁有了相對先進的農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禮儀制度。他們看到周圍的四夷仍舊裹著樹葉獸皮靠打獵為生,於是有了一種優越感,開始熱衷於將自己與四夷區分開。正是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下,人們將華夏民族所居住的區域稱為“中國”,意即中央之國,這是相對於周邊的南蠻、東夷、北狄、西戎而言的。這時的“中國”並非指一個國家,而是一種地理與文化概念,其意與“中州”、“中夏”、“中原”、“中華”差不多。
綜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是自古至今所有華夏兒女越南越認同的稱謂,是所有漢族及少數民族引以為豪的國家摡念。由此而產生的愛國情懷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維系和推動著國家、民族的繁延與發展。
❾ 「中國」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地理概念還是什麼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么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註:「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❿ 我們的祖國為什麼叫中國呢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 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一、「中國」一詞之本義考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二、「中國」一詞之地域觀念演變考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三、「中國」一詞別名考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盡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范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古時候,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戰國齊人鄒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所環繞。所以,「神州」只佔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