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沒有衛星定位,古人是根據什麼繪制地圖,確定方位的
由於通訊衛星和地球手機定位系統,大家的地圖愈來愈精準,電子器件地圖乃至連馬路邊的店面都能表明,這類情形下,看見地圖還能迷了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將地圖製作到紙上,古人還有一個能維持佔比的好方法,那便是「記里畫方」。就是目前紙上畫慢相同總面積的方格,隨後再給每一個方格設置一個尺數,要求一尺等於幾公里,按怎樣的比例尺精度製作出去精確性也是非常大的。自然由於古人不清楚地理坐標的存有,也不知道大家實際上日常生活在一個曲面上,因此 製作的地圖越重外誤差也就越大,但是這針對古人而言早已相當不容易了,這表明古人也是有自身解決困難的聰慧。
⑵ 古代如何確定方位
四獸 在古代神話中,蒼龍(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合稱為「四神獸」。古人將它們與地理方位一一相配,稱作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班固《白虎通義》:「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我國古代宮城的四方城門和街道橋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獸來命名,如長安、金陵的北門都叫做玄武門。
五行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漢代人將五行與地理方位聯系了起來。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
陰陽 陰陽是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說文》解釋「陰」字說:「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南曰陰。」如貴陽就是因位於貴山之南而得名。
八卦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種圖形符號。八卦排列順序一般是:乾、坤、震、巽、坎、聞、艮、兌。八卦與地理方位的配合關系是:震代表東方,聞代表南方,兌代表西方,坎代表北方,此為「四正」;巽代表東南方,坤代表西南方,乾代表西北方,艮代表東北方,此為「四隅」。
數字 數字與五行相配合也可表示地理方位。如揚雄《太玄》曰:「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一與六共宗(居北方),二與七為朋(居南方),三與八成友(居北方),四與九同道(居西方),五與十共守(居中央)。」
天乾地支 古人還把天乾和五行結合起來表示地理方位,流傳的口訣是: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炎,中央戊己土。地球的經線又叫「子午線」。追本溯源,這與古人用地支表示地理方位有關。史載,王莽時曾開辟一條從關中到漢中的南北通道,叫作「子午道」。顏師古解釋說:「子,北方;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口。」另外,卯表示東方,因卯時是日出東方之時;酉表示西方,因酉時是日落西方之時。
⑶ 古人選址遵從哪六條原則
(1)近水利而避水患,即接近水源但地勢要高於洪水位。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此原則不僅適合國都也適用於城鎮、村落、廟宇,只有墳塋對近水一條不會苛求。五台山眾多的寺廟井水長年不枯竭就是這種選址的例證,井被描繪為與海相通,則是選址成功的誇張。防水患在南方多山地帶除了地勢高爽之外還要求選擇在河岸的凸起段,即古代稱為"訥"位或曰"腰帶水"的沉積區。這不僅避開河流沖刷,還因沉積緣故使村址逐年擴展,可耕地與可居之地增多。與腰帶水相反的河岸凹人段被稱為"反弓水",因是河流的沖刷帶是選址中的大忌,只有在此處為山岩,村址萬無一失時才會被選用。在平原地區選擇髙處為城址,並建城牆來抵禦水患也是常用的辦法
(2)防衛性好。
"若造都邑,則治其固與其守法"。都邑如此,村鎮亦然,提高防衛性能,是古代人類社會中對防止外部侵襲,包括軍事侵襲的基本聚落環境要求,因而多選取易守難攻、通道數量有限、便於控制與防禦的地帶,例如新疆交河故城,南北兩側為溝壑;重慶雲陽盤石城與之相似,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在平原地帶就通過工程手段興建城牆和護城河提高防衛性。在江南丘陵地帶的村落,利用山水為屏障,如浙江永嘉的蓬溪村與鶴陽村,僅以一條道路(古代為棧道)與外界相通,平原地帶則修建寨牆與堡牆或利用河網作防禦用
(3)交通通暢,供應有保障,這一點在較大的消費性城市尤為重要。
在自給自足的村落中選址注重村落在防衛圈內有足夠的可耕地,江南不少村落甚至通過建造城寨將可耕地圈人寨內,然而,對於稍大一點的縣城,州府城,以至都城,是不可能做到自給自足的。因而保證有可靠的補給線和補給基地是城市選址的必要條件,中國古代大宗貨物的運輸主要靠水運,因而與近水利的原則相結合,在可通船的河岸上選建城市成了選址的重要原則,當這一點無法滿足時就通過修築運河來改善水網系統。中國歷史上都城不斷東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生態變化,河道淤塞,水運線路中斷等原因所被迫作出的選
(4)注重小氣候。
相地過程實際上就是選擇最佳微環境的過程,除了考慮微環境中的水、土、防衛與交通因素之外,小氣候也是重要的一條;,尤其是在大氣候較差時,小氣候良好更值得重視。江南村落選址常常選擇在冬季西北寒風小,夏季有山谷風,冬季日照多,夏季又稍涼爽的環境,因而北與西以山為屏障,南與東面為開闊地的村址常能人選
(5)理想的景觀模式。
對於古代的中國人,在"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下,不存在作為純粹的形式美的景觀,而是將景觀與人事相聯系,與人的理想相聯系,尤其常因"人傑"而感"地靈",將人才輩出與山川秀麗建立關系。"興雲沛雨,萬物育焉","毓秀鍾英,賢哲出焉",又由於整體思維模式與古代地理學中對,位置環境關系中的形勢的關注,而將景觀上升為"形勝",融入了大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內涵,"據其形,得其勝,斯為形勝"。
對風景秀麗的杭州的描述是:"天目為杭州諸山之宗,翔舞而東結局於鳳凰山"鳳凰山兩翅軒翥,左薄湖滸,右掠江濱,形若飛鳳,一郡王氣,皆藉此山"對於北京的形勝的分析是:"冀都是天地中間好個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雲中正高脊處,自脊以西之水則西流於龍門西河,自脊以東之水則東流入於海。前兩一條黃河環繞右畔是華山聳立,為虎。自來至中為嵩山是前案,遂過去歸泰山聳於左,是為龍。淮南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四重案……"即使小如村莊,如皖南古村落呈坎始建於唐,當年選址者"見長春之南五峰森列合形家水火木金土呈體,故其峰以潔命名……五星朝拱,可開百世不遷之族……"
這些對自身及後世繁榮興旺的關注在風水師的發揮下成為用比擬方法描述周圍山川的"喝形"手法,大至城市環境,如"虎踞龍蟠"、"龜城"、"斗城",小至山丘、村落、寺廟環境,如"二龍戲珠"、"鮮蝦抖水"、"錦屏"、"玉斗"、"華蓋"、"筆架"等。確實是"勺水拳山,古人命名必有其義,或為形肖,或以人傳,因名檄義,不厭求詳。"於是我們看到一如天上的星宿,中國大地上的城市鄉村的景觀,都納人了天人合一的現世文化的框架中,只有在園林中,這種束縛才稍稍舒解
(6)有良好的環境主體,即對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望值,這是對社會環境的選擇。
雖然山川景觀與人事相關聯,但畢竟不是即刻的因果對應,這不僅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觀所包含的辯證的一面,不僅相宅時包含著對鄰里的選擇,就是大如都城的遷徙。在自然資源有限時,人類"侈泰"的後世是不能指望到處都能居住的,這一認識今天仍有著現實的意義。宋代人在分析南京時說:"復舟山之南,聚寶山之北,中為寬平宏衍之區,包藏王氣,以客眾大,以宅壯麗,此建築之堂奧也……然自越以來千七百年山川不改,城郭屢更,人因地乎,地因人乎,晉周公定都洛邑,曰有德者易以興,豈專恃乎山川哉?"敘述了"人和"重於"地利"的觀點。
⑷ 古人是怎樣確定東南西北的拜託各位了 3Q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鍾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鍾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時指從現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鍾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現代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鍾。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鍾。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十天乾的含義 天乾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採納哦
⑸ 古人是怎樣確定東南西北的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鍾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鍾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時指從現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鍾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鍾。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鍾。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十天乾的含義
天乾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⑹ 今天我們看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古人也是這樣看地圖的嗎
我們現在的地圖一般都遵循「上北下南」的方向,但在中國古代卻並非如此。考古發掘出來的中國最古老的地圖是《兆域圖》,它是戰國中山王修建陵園的規劃圖,製作於公元前323—前315年間,該圖方向為上南下北。
總結:在從地理位置上講,我們中國人生活在北半球,古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的「中」就是這樣來的。
他們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升西落,它始終都是在我們的南方,晚上夜觀星象,抬頭正對著象徵帝王的北斗七星。
古人都是面南而居,坐北朝南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所以反映在地圖上就是上南下北的。
⑺ 古人有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1看年輪生長的方向。
2太陽東邊升起,西邊落。
3看北斗七星。
4指南針(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