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區域地理,要怎麼學好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1)學什麼? (2)在哪裡?(3)為什麼? (4)有何利弊?(5)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2. 怎麼學好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的基礎一個是識圖,大小比例尺地圖要熟悉;二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原理熟悉,並把原理應用到各個區域中,每個區域的關鍵是抓住特出特徵,知道突出特徵是什麼,為什麼,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等
3. 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區域地理的一般學習和研究方法是結合地圖和有關資料,採用綜合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具體要掌握以下三種研究方法。 1. 圖表研究法。地理學的表述有別於其他學科,文字只能恰當地表達地理概念和觀念的一部分,而不能形象地表達空間的概念。有形的圖表既是地理學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識與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地理思想的表達方式。文字與圖表構成了地理學的形象特徵。 其中,地圖是地理學展示空間信息的傳統工具,是地理學習的工具。地圖能使時空變化現象可視化,是人們認識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變化的有效方法。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研究均要充分運用地圖。區域地理空間往往是宏大的,空間上宏大復雜的系統無法讓人們盡收眼底;時間發展的周期性、長期性給人們觀察認識地理事物帶來困難。地圖用經緯坐標准確再現空間分布,用各種符號來表現多種多樣的地理事物,小范圍容納大量的知識(時空),使人們突破時空觀察認識地理事物成為可能。 區域地理教學中,圖表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在圖表上獲取簡單的信息,會進行地理數據計算和比較;②會利用圖表進行簡單的判斷;③會運用圖表表達學習結果,包括繪制簡單的地圖草圖,會將數據圖表化等。 2. 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所謂「分析綜合」,是指把事物分解成若幹部分,通過分析各部分的特點、作用及其相互關系,認清主導因素,從而認識其本質特徵。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全球、國家、地區間的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的形成,均是各種自然、人文要素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級別地理綜合體(區域內綜合體)內部的狀況及特徵,必須對地理綜合體各方面進行剖 析,認清各部門的特徵,並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才能對該地區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獲得正確、完整的認識。因此,區域分析和綜合法是地理研究中運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方法。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將區域分解成若幹部分或個別屬性方面來認識;②學會將分解的對象結合成一個整體加以認識;③能夠認識各個部分的聯系並找出主導因素。 總之,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就是使學生學會分析地理問題,培養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 區域比較研究法。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石。地理學的特點之一是「區域性」,即指區域內部相對一致性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區域比較是地理學科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要求通過區域間的自然、人文要素的橫向比較,認識區域間的「一致」和「差異」。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比較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運用「比同」和「比異」的方法,比較區域間的共同點與差異點;②學會運用比較方法認識同一地理區域不同階段的變化特點;③學會確定區域間的比較標准。
4. 怎樣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一、區域地理識記方法 1、 區域地理識記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項是地理識記能力。地理識記能力是指:(1)識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2)識記重要地理數據;(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例如:區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等自然地理事物,國際組織、國家、政區、城市交通線、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礦產等的名稱、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地理數據分絕對數據(面積、長度、人口數量等)、比例數據即兩種或多種地理事物間的對比關系的數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礦產的品位、能源消費構成等)、順序數據即同類地理事物的排序數據(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亞羊毛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見諸重要報紙,具有全國或世界意義,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現象等。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組港口,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組是 A、聖弗朗西斯科、 孟買、橫濱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磯、巴拿馬城 D、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波士頓 例2 在我國既不臨海、又不與陸上鄰國接壤的省中,相鄰省級單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 A、隴和寧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億的亞洲國家共有 A、6個 B、5個 C、7個 D、4個 例4 摩洛哥、幾內亞、波札那、尚比亞、南非五國的最主要出口礦產依次是 A、 磷酸鹽、鋁土礦、黃金、銅、金剛石 B、 磷酸鹽、鋁土礦、金剛石、銅、黃金 C、、鋁土礦磷酸鹽、黃金、銅、金剛石 D、 磷酸鹽、鋁土礦、銅、金剛石、黃金 例5、1996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的人口分別為2。7億、1。5億和1。6億,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識記方法 考查區域記憶能力的試題多為選擇題,難度不大,記憶的內容多是感性知識,如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地理事物的演變等,故必須熟記,但不能只採取「背」的簡單方法,對感性知識記憶可參考下面幾種方法:分類記憶;排序記憶;類比記憶;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 二、區域地理特徵的掌握方法 1、區域地理考查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項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異;(2)掌握考試內容範圍內規定的世界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 區域地理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經濟、人口、城市等)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區綜合地理特徵。既有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描述,還有對其的解釋。區域地理的中心課題是人地關系。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陝甘寧地勢低平,雲貴川地形崎嶇 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乾旱,甘肅溫暖濕潤 例7、歐洲西部區域的地理特徵是 A、冰川地貌分布較為廣泛 B、氣候南北差異大,東西差異不明顯 C、河網密布,水量充沛且穩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東銳減 例8、讀圖,填下表 北美、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共 同 特 點主 要 原 因 不 同 特 點主 要 原 因 3、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方法 主要採取綜合的方法與比較的方法。 綜合的方法,即從整體認識和分析該區域地理突出特徵。區域特徵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方面來認識。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區的其他自然(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等)和人文(無常住居民)。 比較的方法,就是通過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多採取列表法。例如: 我國秦嶺—淮河南北的比較 主要地形區 冬季氣溫 年降水 溫度帶 干濕區 植被 耕地性質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是綜合的方法和比較的方法結合、配合使用。 4、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注意: (1) 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這是分析區域特徵的前提,也是區域特徵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圖,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利於區域特徵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5. 如何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性是地理環境三大本質特徵之一。區域地理特徵是我們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了解不同地理區域相互聯系及區別的主要依據。在各區域,不論地理事物多麼繁多、內部聯系多麼復雜,但都離不開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結構體系。初中地理教學要利用地理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引導、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人地關系。以下是我對學生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幾種看法。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任何高效課堂的構建,都是建立在學生有著充沛學習熱情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學習區域地理時,選取一些該區域內的實效性強、意義重大、社會關注的地理材料,營造貼近學生生活實踐又滿足學生「慾望」的情境氛圍,以激發地理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二、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內在規律 區域地理的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其內在規律。地理位置是一個區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基礎。以北京為例,要認識北京,就要先知道他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這些位置基本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氣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環境特徵,而這些特徵從歷史到現代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在通過北京的學習後,讓學生試著自己去歸納出台灣的地理位置,進而知道台灣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只有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再給予必要的學法指導,學生才能夠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三、區域比較學習自然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和差異性,任意兩個區域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存在。對比學習,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以及他們產生的原因;也能比較兩者的差異,引起學生探索不同產生原因。例如,在講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時,先找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差異性,每一個區域的氣候特徵不一樣嗎,如西北地區的乾旱、青藏地區的高寒。不同的氣候可以發展不同的農業,不同的自然環境造就不同的生活習性,形成不同的地方文化。通過比較學習,既能引起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興趣,也能完成課標要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四、緊扣「人—地」關系這條主線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區域特徵,例如西北的乾旱,青藏高原的高寒。這些差異性就是這些區域的典型特徵,而這些差異性往往是由該區域所處的位置和范圍造成的。「人—地」關系也就是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之間的關系。自然要素主要是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人文要素主要是經濟與文化,經濟包括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文化包括民居、習俗、藝術、服飾、建築、宗教等。「人—地」發展關系的結構使區域地理的教學上升到要求學生辯證地分析人類生產、生活等活動,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區域特徵的水平上。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不僅要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組織教學,更要突出「人文」與「自然」相互影響的關系。良好的學習方法既能夠增強學生持久的學習能力,因此老師首先應幫助學生領悟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學生能主動分析、綜合並進行信息加工與處理,然後進行適當的表達。
6. 什麼是區域地理學
區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她研究地球上不同大小的區域。其主要目的是去理解或定義個別地區包含人類及自然因素的獨特性或特色,研究某一特定地區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以及區域分異和區際聯 系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強調對人地關系的研究,不僅揭示地理環境本身的自然特徵,而且考慮社會、經濟、歷史因素,研究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其研究成果對於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解決區域生態環境、人口等問題有重要意義。
7. 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文科學生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一、區域地理的高考考查方式
高考是通過概括區域特徵、比較區域差異、解決區域問題和分析區域發展條件來考查地
理學科特點之一區域性的。
二、復習目標:
當一個經緯度坐標給出的時候,學生的地理思維不僅能反映出這一區域的位置,而且關於這一區域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徵會源源不斷地展現出來,甚至進一步深入的相關分析和預測也會形成,即要求學生頭腦中要有比較豐富的地球模型,要能出現立體化、數據化、結構化的數字地球。
三、復習原則及方法
解決區域「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和「怎麼辦」的問題
區域→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位置、事物分布、聯系與差異、環境與發展
區域特徵、人地關系、區域差異、可持續發展
具體復習時,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
①定位: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及相對位置。
②掌握本區域內氣候、地形狀況,並以此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生產特點、城市、
人口及交通等。
③比較區域差異,進行跨區域比較異同,如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與河西走廊農業生產的
區別。
④發現區域問題,做出合理評價,制定發展策略。如我國黃土高原和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問
題、中東的水資源問題、歐洲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
⑤關注熱點地區
在哪裡(位置與范圍)---區域定位
1、絕對位置(經緯度定位)
2、相對位置:一個區域相對於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記憶一些主要的經緯度及主要的地理
事物,然後以它們為參照物進行定位。
3、政區的輪廓特徵
4、利用特殊地理事物來定位
有什麼---通過圖掌握本區域內氣候、地形等事物狀況,並以此推斷其它自然地理特徵及人文
地理特徵等。
其它自然地理特徵: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帶(土壤、植被等)、自然資源。
人文地理特徵:人口、民族、農業、工業、城市、交通、人文景觀等。
為什麼---地理事物的聯系和差異
通常要分析影響A區域的地理因素。如A與B的相互關系;B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A區
域的開發優勢;發展A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A與B地區發展的差異等問題。
怎麼辦---區域的環境與發展問題
黃土土質疏鬆 地形破碎,千溝萬壑
植被稀少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制約農業發展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生態環境脆弱 下游形成地上河
怎麼辦?
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治
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再如長江中下游的洪澇整治:
營造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庫,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
河道;退耕還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區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黃淮海平原的鹽鹼化;西北地區的沙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東北平原的黑土
肥力下降等等。
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如西北的荒漠化:
自然:氣候乾旱,多大風天氣;
人為: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流域內水資源的不
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壞。
區域開發(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
如黃淮海平原的魚塘—台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南方低山丘陵、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
雲貴高原的特色農業;西北內陸的生態農業等等。
區域開發的意義(經濟、社會、環境)
如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防洪、發電、航運、灌溉 、養殖、旅遊、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要
能分清對大壩的上、下游的意義)
關注熱點地區
綜合地說,某一區域(實體)的存在、或某一時間發生的演化,曾經或正在對世界產生著重
大的影響,這些都是「熱點」。
①如世界性交通要道:中東(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五海三洲之地」)、中美洲(巴拿
馬運河)、東南亞(馬六甲海峽)等。
②油氣資源蘊藏區:中東、中亞(石油與天然氣)、中國油氣資源分布及調配等。
③民族矛盾尖銳區:印度半島(印、巴沖突)、巴勒斯坦地區、北愛爾蘭、朝鮮半島等。
④再如生態環境破壞區: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急劇消失)、主要海上航線(油輪石油泄漏)、極地(臭氧空洞產生與DDT等殘毒污染)、溫帶草原區(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
⑤自然災害高發區,地質災害高發區: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台灣、日本、東
南亞、土耳其)等。
氣象災害高發區:東亞、南亞(洪澇、乾旱、台風或颶風、寒潮及沙塵暴)、非洲(乾旱)、
美國南部(颶風、寒潮)等。
⑥經濟持續增長區,如:中國東部沿海、中國中部地區、中國泛珠三角地區、日本、東南亞、
美國西海岸、德國等。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千方百計調動自己的思維,要注重知識的落實。專題圖訓練、
區域圖訓練、覆疊圖訓練、拆分圖訓練、局部圖訓練等都是很好的復習方法。要求:每日
10分鍾——地圖(經緯網、地區輪廓、若乾地理事物的綜合)(填—記—畫—想)
通過這一復習過程設計,使自己不僅形成全球空間概念,還對地理區域差異有更深刻的
認識,從思路上更為開闊,從認識上更加宏觀,從方法上更加符合地理科學研究的要求。
從近幾年高考情況看,尤其要重視中國區域地理的復習。在熟練掌握中國行政區劃、地
形與氣候分布、河流、鐵路網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典型地區的區域輪廓特徵、區域自然、
人文特徵以及區域發展存在問題、發展策略。應該對西北、青藏、東北、黃土高原、華中地
區、江南丘陵、雲貴高原、我國沿海工業基地等地區的自然特徵或工農業生產現狀、發展前
景等進行分析比較。
8. 區域地理該怎麼學好
1、 要對區域地理產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最重要。如多沒有學習的興趣,那麼一切免談!
【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愛因斯坦】
2、有了興趣還要付出行動,學好區域地理一定要經常拿起筆和紙,對著地圖經常去畫圖(要努力畫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記憶,才能將其學好。
3、 畫圖時不要將圖畫死,要學會找竅門,如:義大利就像一個馬靴,它的西西里島就像個足球,如果你要是愛看足球的話就很容能記住義大利了;中國像雄雞;日本像蟲子等。
4、中國地圖也是一樣的,很多省都很好記,山東像烏龜,山西是平行四邊形,雲南像孔雀,陝西像秦兵馬俑,甘肅像啞鈴,青海像兔子,黑龍江像菜刀,湖北像警察的帽子等。
5、 畫圖時要學會用腦,你的大腦像個照相機,那麼眼睛就是鏡頭,這樣將你畫的圖進行拍照存進大腦。這樣當老師說的時候你就會很快的反映出這是哪。
6、還要經常的做題,(尤其是高考題)並多向老師問題。這樣會把你本已很堅固的城牆變得更加堅固。
9. 如何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一、區域地理識記方法1、 區域地理識記內容:《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項是地理識記能力。地理識記能力是指:(1)識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2)識記重要地理數據;(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例如:區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等自然地理事物,國際組織、國家、政區、城市交通線、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礦產等的名稱、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地理數據分絕對數據(面積、長度、人口數量等)、比例數據即兩種或多種地理事物間的對比關系的數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礦產的品位、能源消費構成等)、順序數據即同類地理事物的排序數據(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亞羊毛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見諸重要報紙,具有全國或世界意義,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現象等。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例1 下列各組港口,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組是A、聖弗朗西斯科、 孟買、橫濱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C、新加坡、落杉磯、巴拿馬城 D、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波士頓例2 在我國既不臨海、又不與陸上鄰國接壤的省中,相鄰省級單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A、隴和寧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例3 人口超億的亞洲國家共有A、6個 B、5個 C、7個 D、4個例4 摩洛哥、幾內亞、波札那、尚比亞、南非五國的最主要出口礦產依次是A、 磷酸鹽、鋁土礦、黃金、銅、金剛石 B、 磷酸鹽、鋁土礦、金剛石、銅、黃金C、、鋁土礦磷酸鹽、黃金、銅、金剛石 D、 磷酸鹽、鋁土礦、銅、金剛石、黃金例5、1996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的人口分別為2。7億、1。5億和1。6億,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為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3、識記方法考查區域記憶能力的試題多為選擇題,難度不大,記憶的內容多是感性知識,如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地理事物的演變等,故必須熟記,但不能只採取「背」的簡單方法,對感性知識記憶可參考下面幾種方法:分類記憶;排序記憶;類比記憶;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二、區域地理特徵的掌握方法1、區域地理考查內容:《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項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異;(2)掌握考試內容範圍內規定的世界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區域地理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經濟、人口、城市等)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區綜合地理特徵。既有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描述,還有對其的解釋。區域地理的中心課題是人地關系。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例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陝甘寧地勢低平,雲貴川地形崎嶇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乾旱,甘肅溫暖濕潤例7、歐洲西部區域的地理特徵是A、冰川地貌分布較為廣泛 B、氣候南北差異大,東西差異不明顯C、河網密布,水量充沛且穩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東銳減例8、讀圖,填下表北美、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原因共同特點 主要原因 不同特點 主要原因 3、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方法主要採取綜合的方法與比較的方法。綜合的方法,即從整體認識和分析該區域地理突出特徵。區域特徵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方面來認識。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區的其他自然(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等)和人文(無常住居民)。比較的方法,就是通過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多採取列表法。例如:我國秦嶺—淮河南北的比較主要地形區 冬季氣溫 年降水 溫度帶 干濕區 植被 耕地性質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是綜合的方法和比較的方法結合、配合使用。4、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注意:(1) 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這是分析區域特徵的前提,也是區域特徵重要成因。(2) 充分利用地圖,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利於區域特徵的掌握和成因分析。(3) 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10. 怎麼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的學習:
1、要多看圖(看大洲、典型國家、省級單位的輪廓;主要的大河流向、分布位置;典型國家的首都、省級單位的行政中心的位置;各大洲的地形組合、典型地形區等)
2、多動手畫圖(定位差的要勤畫各大洲的、各國家的輪廓、主要通過的代表性經緯線、鐵路線、主要河流沿線的城市、通過的地形區等)
3、勤記憶(典型的綜合題要多記憶、知識點、答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