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如何課標研討記錄

地理如何課標研討記錄

發布時間:2022-10-21 04:08:02

㈠ 為突出新課標精神和地理學科特點,請你說說該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學科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故答案為:(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㈡ 新課標下地理如何進行教學改革

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學習地理知識,並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不斷地體會和領悟其中的地理思想與地理思維方法,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質。本文作者結合新課標高中地理改革中的實踐,從不同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並提出了相應對策。

㈢ 初中地理如何教學

一、更新教學觀念,將知識學習要求的程度降低,是開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條件。
初中地理作為次科存在教學時間不足,學生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實際情況。地理科要求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雖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實際上一些知識點還是比較難於掌握,遺忘率非常高,如資源中礦產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規律等,如果硬要學生去死記硬背,會嚴重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做到教學上使學生通過「悟」來學習,就必須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放下包袱,對一些難懂的知識點只要求學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即是開發學生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就能更好地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對地理科的好感,為將來高中地理的高層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的學習方法是「悟」的要決。
各學科的學習基礎都是興趣。地理作為次科,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其教學更需要引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否則學生會放棄地理這一科。但地理課本的知識編排過於嚴肅,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想辦法開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和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觸類旁通,做好引導,理論聯系實際來理解。
初中地理知識基本上是與實際聯系得較為緊密的,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例證,如太陽、月亮的東升西落引證了地球的自轉;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證了地球的公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體驗來引導,如講到環境保護時,我們不應單純講應如何做,更應讓學生親身體驗家鄉黑水河的可怕、廢氣嗆人的滋味,同時讓他們寫上一份調查報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講述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時,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番禺地區的自然特徵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
由感性思維轉入理性思維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途徑,而地理知識的直觀感悟更是比較可用的。如講述到沙漠地貌時,讓學生從一張清晰度高的實物景觀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氣候乾燥特徵,其效果比老師講一萬句有用得多。又如講述南北氣候異同時,用兩張南北方特色景觀的圖片進行對比,再加上表格練習,學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講西歐和北美氣候和地形關系時,運用寥寥數筆的簡筆畫畫出兩個地區的差異,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效果更好。
3、教學中運用對比的方法來使學生有所「悟」。
運用對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知識間帶規律性的東西,如說到南方地區時,可讓學生用北方地區來對比,找出南方地區獨有的自然特徵;又如講到北美的氣候與地形的關系時,可用歐洲氣候和地形的關系來比較,就能使北美的氣候特徵鮮明突出。通過對學生進行對比思維的培養,就能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自覺進行知識的橫向或縱向聯系,樹立地理知識的全局感。
4、合理的討論是啟發學習的好方法。
過去,我們的教學一直強調提問、講授、嚴肅的課堂紀律,卻從來沒有安排學生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其實,只要教師調控得當,預留一定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討論的時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講述南極大陸的氣候特徵時,列出幾個引導性的提綱,如:對氣候影響的四大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對南極氣候的影響等,讓學生討論其成因,通過過去積累下來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推導出正確的結果。
5、培養外展思維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學的感悟還在於舉一反三。地理課本的知識內容與一些時事問題密切相關,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一些熱點問題,在增加地理知識的可用性的同時,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講到西北地區時,就可由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延伸至開發大西北的熱點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有關西北地區的地理特徵,討論研究開發西北地區要解決一些什麼問題。通過討論,學生紛紛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6、開展多種多樣的地理課外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如果設計安排得當,則會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我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觀星,面對滿天繁星,細聽星座的動人傳說,通過高倍放大望遠鏡觀察月亮上的環形山,學生的興致未曾如此高漲過。雖然,對於星座的知識,他們不一定會懂,但他們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都被激發起來。
7、動手製作效果更佳。
自己設計並動手製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標本、地理小資料,會使學生從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如講到南方的水稻土、紅壤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標本並進行觀察記錄,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如講到經緯線的分布時,在課前讓學生動手製作一個小地球儀,再進行觀察後完成表格練習,效果比教師費力講解效果好。
8、讓學生設計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學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學中,有一些本來很有趣的知識內容卻被課本講述得非常枯燥,此時,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圖片、聲像資料或文字資料,進行自己設計的演示,效果也不錯。如講到旅遊時,課本的風光圖片非常有限,文字內容太過嚴肅,會做成學生感到難記的現象,這時可由學生擔任導游的角色,讓他們自己收集資料來講述祖國河山壯麗的風光和旅遊名勝分布的位置(可聯系交通中鐵路的分布),又或者讓他們製作相關內容的手抄報,以及風光照片進行演示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感悟知識。又如講述廣州地區「三年一中變」的成果,就可以讓學生收集資料自主編輯,進行演示性講解,教學效果比老師講授好得多。
9、增強學生的閱讀機會,讓他們學會發問、懂得看書、學會查找資料,成為學習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讀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動、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如《少年科學》、《世界奇觀》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書、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講述課外所學的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悟性。
三、要「悟」關鍵在於教者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地理知識之間帶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和規律性,學習上要悟,則要求教者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懂得知識間一般的聯系,引導他們去發掘課本上的知識,不要包辦一切。如在區域地理中,氣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響,氣候和地形等又決定了區域的自然特徵,而經濟特徵、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環境(包括政治環境和自然環境)、交通和資源分布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講課的基礎上,總結出區域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即綜合法),為他們將來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好像講述青藏地區的特點時,由於前面已講述了多個區域特點,學生已大概掌握了區域特徵分析方法,此時,就不應再由教師講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幾個提綱式的引導問題,讓學生分小組研究解決,再由教師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設立一個地理主題,讓學生按小組收集資料進行講解,效果也好。
小結
前面所講述的只是個人的粗淺見識。在實際教學當中,還需要對地理的教學要求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別是考試制度和內容的改革(現在有關部門已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使教師擺脫教材的困擾(初中地理教材編排過於嚴緊,缺乏輕松)以及作為次科的制肘(教學時間不足、課外活動時間和資金嚴重缺乏,教學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學者輕松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真正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就可以了。

㈣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滲透新課標理念

一、使教學內容接近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確如此,以前,很多教學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學生總感覺到學習地理的過程是枯燥無味的。如果能將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加地理學習興趣。作為在新課標理念倡導下的地理教師,可以及時靈活地將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及時補充到課堂中來。這樣一來,學生學習將更有樂趣,地理課堂將更具魅力。

二、巧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要善於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聯系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形成他們自己的概念。強烈的求知慾,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探究的催化劑。地理教學中要善於創設問題,留出課堂「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疑。鼓勵學生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實際上,在探究教學中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讓學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完全可以鼓勵學生獨立探究,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於得到圓滿的答案;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學的宗旨。「施教之功,貴在誘導」。其實,不論是學還是教,都應注重探究。學生自我發現知識並獨立地掌握知識,正是當前新課標理念下的地理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標準的需要。

三、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遷移,擴充學生知識容量

培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學生學會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因此地理學習的主要目的並非保持和再現知識,而是使學生能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即實現地理學習成果的遷移。所謂學習成果的遷移就是利用所學技能、知識等去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獲取地理信息、加工地理信息、儲存地理信息和應用地理信息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地理教學的實踐活動豐富多樣,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進行地理考查。在這些地理實踐中,既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探索性與創造性。

總之,在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學,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感受地理學科的魅力。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相信,只要大膽嘗試、並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必定會不斷地滲透到初中地理教學中來。初中地理教學將獨具魅力,初中地理課堂也將會煥發異彩。

㈤ 地理聽課評議記錄

地理課開展聽課活動,可以了解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提高教師水平。下面是我整理地理聽課評議記錄的 範文 ,歡迎閱讀!
地理聽課評議記錄篇一
聽課科目:地理

聽課時間:20xx年12月2日第一節

聽課班級:凱里十中初二(3)班

任課教師:

教學內容:第四章第一節天氣與氣候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 從當天的天氣現象進行提問,引入新課學習。 板書課題: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 天氣與氣候

師:從多媒體課件上學習上學路上的四幅圖,讓同學們思考:這四幅圖中分別是什麼樣的天氣?(晴、雨、大風、雪)感受如何?(從而引出“天氣”的概念與特點)。

投影:一、天氣

1、概念

2、特點

師:“天氣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氣狀況呢?在民間有許多關於天氣的 諺語 ,咱們交流一下,看誰知道得多?”(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投影:關於天氣的詞語。

過渡:“光靠詞語是不能准確掌握天氣變化的,那麼怎樣才能准

確知道每天的天氣狀況呢?”(看天氣預報)

師:“通過什麼來知道天氣狀況呢?”生:“要靠衛星雲圖”。 投影:衛星雲圖。

師:講解衛星雲圖上的藍色、綠色、白色分別代表什麼?

設問:在天氣預報圖上怎樣識別天氣情況呢?(根據天氣符號) 投影:“常見天氣符號”圖,指導學生逐一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 活動: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記憶天氣符號的比賽,看哪一組記得又對又快。2、選擇幾個天氣符號,看誰畫得好。

投影:“比一比”(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興趣中獲取地理知識)。

師:結合“沙塵暴”的符號,補充沙塵暴的有關知識,同時讓學生思考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為什麼經常發生沙塵暴?應採取什麼 措施 ? 投影:“風”的符號,設問:如何識別不同的風呢?(說明:第一,什麼是風桿、風尾、風旗。第二,風向的判斷。第三,風級的表示 方法 。)

過渡:“熟記了“天氣符號”,假如給你一幅城市天氣預報圖,你能當一次小小天氣預報員嗎?”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發布天氣預報(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對天氣符號的記憶)。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氣 氣候

概念

區別

學生結合表格把問題寫出來(目的是加深對天氣與氣候的理解)。 投影:判斷下列詞語描述的是天氣還是氣候?①溫和多雨 ②陰雨綿綿 ③四季如春 ④陰轉多雲(讓學生判斷,目的是正確區分天氣與氣候)。

閱讀“大氣環境監測”,讓學生知道現在人們越來越關心大氣的質量,列舉一些事實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問:我們能為保護環境做哪些事呢?(學生分組討論)

小結:讓學生 總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課後活動:搜集天氣諺語,並驗證其准確性。

板書設計:

天氣與氣候

一、 天氣

1、概念 2、特點

二、天氣預報

1、衛星雲圖

2、天氣符號
地理聽課評議記錄篇二
科目:地理

授課人:

班級:

星期一 9月19日

地球的公轉

復習:地球的自轉所產生的地理現象

一、 地球公轉的概念:

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的公轉。

二、 地球公轉的方向

地球公轉的方向與自轉一致,“至西向東”。

三、地球公轉所需的時間及產生的地理現象:一年,產生四季的變化。 參看D圖。

由於地軸始終朝一個方向傾斜,隨著地球的公轉各地在一年中接受的太陽光熱不一樣,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即“春夏秋冬”,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

五、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還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夏季北半球“晝長夜短”,冬季北半球“晝短夜長”。

六、 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地球的公轉及所產生的地理現象。

難點:地球的公轉圖P12.

點評:本節課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難點重點突出,但學生活動較少。

科目:地理

授課人:

班級:

星期三 9月29日

地形圖

復習:地圖的三要素。

學習:海拔、相對高度及等高線地形圖和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

一、什麼叫海拔(絕對高度)。

二、相對高度的概念。

三、海拔和相對高度的計量單位是______。

四、世界最高峰是______,海拔______,有世界第三極之稱;中國陸地最低點是

______,海拔______;珠穆朗瑪峰與吐魯番盆地相對高度是______。

五、等高線地形圖

1、什麼叫等高線?

2、什麼叫等高線地形圖?

六、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及他們的形狀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七、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海拔、相對高度、等高線及等高線地形圖和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

點評:本節課內容太多,重難點不太突出。
地理聽課評議記錄篇三
時間:10月18日

地點:多媒體教室

課題:《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授課人:

聽課記錄:

情境導入:老師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報社的記者,由於工作需要現在她已經遠渡日本,不過發達的現代科技使我們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分享著彼此的快樂,前一段她給老師發來了幾張照片,與同學們一起欣賞一下(展示圖片:日本美麗的自然風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環保和綠化)

過渡:不過幾天之後,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郵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國記者寄自海外的信 早在江戶時代,日本人就發明了適合日本飲食習慣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國產一次性筷子的產量達到了240億雙。與此同時,由於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廠商於是將目光轉向海外。

現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約為257億雙,人均消費200雙左右。同時,日本國內一次性筷子的產量僅佔3%左右,其餘97%都是依靠進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幾乎全是從中國進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課上交流:關於一次性筷子

1你知道日本和中國森林覆蓋率各是多少嗎?(日本64% ,中國17% )

2你知道一棵50年樹齡的大樹價值是多少嗎?它有哪些功能? (產生氧氣,吸收有毒氣體,增加土壤肥力,涵養水源,為鳥類提供繁養場所??價值19.6萬美元) 這棵50年樹齡的大樹可以被製成多少雙一次性的筷子?它的價值是多少?(可以製成6000---8000雙一次性筷子,價值40美元)

3你知道日本國內採伐的方式嗎?我們中國又採取了怎樣的採伐方式?(日本“間伐”方式,及時補種;中國採用“一採光”的方式,後繼植樹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資源變成了一次性資源)

4你家周圍的餐館有沒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過嗎?(用過)這些餐館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樣處理的呢?(大都被當作垃圾倒掉)

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後是如何處理的嗎?(有專人回收,由於造紙的原料,三雙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張明信片或一張復印用的A4紙) 總結過度:通過交流,我想我們好多同學也許和我的朋友一樣,心情不是很輕松,但是有的同學又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多媒體展示:

爭議(一): 有的同學說,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資源豐富,地大物博,應有盡有,砍點森林沒什麼。你認同這種觀點嗎?為什麼?(過渡導入下一環節合作探究一) 3、合作探究(一)中國的資源現狀 學生活動1):分析下列圖表及材料,自己歸納得出結論。 材料一:中國資源總量情況一覽表 土 地:總量世界排名第三位;水第六位;太陽能第二位;礦 產第三位

㈥ 高中地理教學如何把握好教材與課標的關系

1. 加強理論學習, 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 教師和學生都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 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 質量觀等。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 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 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 新課程注重 「師 生互動」 、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力爭改變過 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 自己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
3.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 提問、討論發言要求有記錄,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
4、發揮多媒體計算機作用,力圖展現地理信息的多樣性。課標指出, " 按照課標 的目的要求、 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 還可以編寫與地理教學有關的視聽教材 " 。 根據教 學的需要,發揮信息技術媒體豐富的表現力,把教科書中的地圖變成融解說詞、背景 音樂、動畫、視頻為一體的電子地圖;把教科書中的插圖由靜態的平面圖變成動態的 三維模型;把原本單調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圖變得更充實、更形象、更具有吸引 力。例如,在板塊構造學說教學時,把教科書中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移動圖》制 作成《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移動》多媒體課件,讓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以連續相向 的方向移動,使大洋板塊向下府沖,大陸邊緣褶皺隆起,引發火山地震的現象生動地 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5. 進行集體備課, 發揮集體的力量。 加強信息收集, 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 交流與探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 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㈦ 新課標理念下如何優化地理課堂教學

一、 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
地理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這就要求教師要鑽研新課程標准,既要熟悉新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靈活運用教材,又要熟悉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使地理教學設計具有創新意識,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設計的好壞,關鍵是看能否調動學生的興趣,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猶如寫劇本,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才能刺激學生大腦皮層興奮,智力活動活躍,讓學生感到不積極動腦就跟不上節奏,催促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能使學生越學越有勁。如講述「南美巨人——巴西」時,筆者就運用巴西的國旗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1)、從國旗上白色拱帶引出巴西的地理位置。2)、指導學生根據巴西國旗中的白色拱帶中的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說說巴西的白色人種主要來自於哪個洲?並由此介紹巴西「人種大熔爐」形成的歷史背景,進而引出巴西的人口的內容。3)、根據國旗黃色代表的含義,黃色代表豐富的礦產資源,並由此引出巴西是怎樣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發展經濟的教學。巴西由一個單一經濟的「咖啡王國」,發展成為一個農業生產多樣化、輕重工業都很發達的國家,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4)、根據巴西國旗上綠色代表森林,並由此引出熱帶雨林的教學。這樣教學設計,使學生很感興趣,他們沒想到一個國家的國旗能反映這么多的地理知識,而且以國旗為主線能把有關的學習內容串聯起來,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又如講述「澳大利亞」時,運用「問題式」教學設計:1)、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2)、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3)、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又如學習區域地理《新疆》可以運用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進行設計等等。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要因「材」設計,因「人」設計教學內容。
二、地理教學設計要有開放性
新課標提出「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的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跳出學科看教學,跳出教材用教材。首先,在設計中注重教材自身資源的開放性使用,對「教什麼」和「如何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以教材設計者和組織者的積極姿態選擇、開發和重組教學內容,
研究教的內容和創造教的方法, 創新課程呈現和學生學習活動方式, 將學生從教材中解放出來。例如關於六年級地理《地圖的語言》的學習,可為學生設計如下教學內容:
①熟悉校園,為畫學校平面圖做准備; ②回到教室, 畫學校的平面圖;
③討論、匯集在平面圖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④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出現的問題;⑤研討平面圖製作的基本技能(
例如怎樣測兩點間的距離,如何確定比例尺、方向和如何注圖例和標記等) ; ⑥學生交流製作平面圖的經驗和收獲。這樣處理教材, 開放、靈活,
改變了按教科書講知識點的做法, 大大提高了學習質量, 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次,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在教學設計中努力探索地理與其他不同學科(如語文、歷史、政治、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交叉與綜合,將地理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如在設計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內容時,可結合講解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發現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並提出太陽系學說;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把哥白尼學說更推進一步,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等知識,豐富講課的內容,營造良好的地理課堂氣氛,引發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促進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就能因地制宜地設計與其他課程相配合的「跨領域學習」的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在設計中注重現實生活中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要善於和敢於對現有教材適度拓寬、加深,把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時政問題;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和創造發明充實和滲透到教學內容之中。如在六年級地理《地圖》一節的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電子地圖、遙感圖像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讓學生知道這些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應用,如市場上出售的電子地圖光碟;火車站、飛機場、大型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所設立的電子查詢系統;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出現的衛星雲圖等等。最大限度地拓展地理學習內容,突破教材的極限,彌補教材缺陷,使課堂教學富於時代氣息和現代氣息。
三、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從生活走向地理,從地理走向社會」, 「
讓學生獲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它體現了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地理規律,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源於生活,對生活有用。當然,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進行教學,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學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敏感地捕捉學生生活實際與經驗中有教育價值的地理問題或現象,創設生活情境,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生活化,將具體的生活經驗地理化。例如,
在學習「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教師可以設計為綜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教學方式。首先把「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作為一個專題,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 之後, 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按照「生活在北方好還是南方好」的辯論題,
展開辯論。通過辯論,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南方和北方在自然、人文、經濟等方面有顯著差別的知識,體會到地理與社會生活的關系,體會到地理的真正價值,這樣才是教會了學生終身有用的地理。
四、教學設計要做到結構和內容的自主生成
教學結構是指教學的程序。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設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長和建構,是師生在教學情境的交互作用及師生對話互動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意義構建的過程,是師生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它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因此,首先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情和教材安排特點來靈活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及安排順序可作一定的取捨和調整,以滿足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其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把教學內容定得太窄、太死,要把握設計與生成的內在關系,從生成與建構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教學設計時,突出生成性教學策略,運用有彈性的預設,只設計活動方案,如創設誘人思考的問題情境;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組織辯論賽等,為課堂上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給學生留有自主建構的空間和時間,為課堂生成提供平台。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應把自己定位在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而非教學內容的安排者和發現者,要把自己的智慧融進富有創造性的設計當中。
總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不但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地理認識能力,建構地理知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優化地理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地理教師的科研能力,專業水平和教學理論水平,改進地理課堂教學。使地理新課程在實施中達到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㈧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如何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來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如何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來

一、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在第2頁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創新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形成過程的特點,科學設計地理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在自然、社會等真實情境中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二、地理課程的核心素養

在第3頁的學科核心素養中提到「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它們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在第4頁提到「地理實踐力。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考察、實驗、調查等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地理實踐力」素養有助於提升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三、地理課程的結構設計

在第5頁課程結構的設計依據中提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將地理學科核心培養貫穿在地理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在地理學科內容方面,要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和價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獨特視角;……在學生發展方面,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自然和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四、地理課程的教學評價

第34頁教學與評價建議中提到「加強地理實踐。地理實踐是支持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學應將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實踐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宗旨,與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去觀察、行動和思考,並在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理性認識,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 。……地理實踐活動因其特殊性,還會在客觀上強化學生與真實聯系引發其感悟、欣賞、價值判斷等方面的變化。同時,也會出現跨學科的教育機會」。

㈨ 淺談新課標下的地理教學

淺談新課標下的地理教學 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在我省范圍內展開,地理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必修課,在學校基礎教育中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我們廣大地理教師首先應該反復學習《地理課程標准》,了解新課標的功能和結構,弄清新課標與現行大綱的不同點,熟知新課標的要求,領會精神實質,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並以此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以盡快適應新課改對教師的新要求。本文就地理教學方式的轉變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反思
1.教學觀念和方法違背新課標下「以學生發展為主的理念」。
過去的教學在目標的設定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沒有很好的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考慮進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採用老師教授知識,一堂課下來,覺得很滿,彈性時間不長,學生落實掌握知識的效果不明顯。學生學習十分的被動,大量的學習任務被安排到課下解決,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負擔。
2.傳統教學設計違背新課標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講授為主,其特點是以教材為本,教師為主體,教師講述,學生記憶為主,主要採取「復習提問、導入新課——組織教學——講授新課——總結鞏固——布置作業」的授課模式。隨著新課改的到來,教學內容已由過去簡單機械的學習地理事物分布和自然地理知識發展為思想方法與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發展的不平衡制約了地理新思想的滲透。
3.教學反饋的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過去的教學由於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是否優異,以相同的標准要求每一個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部分學生的進步。使很多學生在課後仍然部分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更多的原因在於傳統教學沒有很好的教於學生更多的地理思想、方法,而是一味的就題論題,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關注學生追求新教改理念
1.地理教學應從「以教師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主」。
教學過程中變「師說生聽」為「師生共議」。《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改變地理學習方式」。作為地理課程標准基本理念之一,雖然沒有提出當前地理教學存在的弊端,但是,一改過去那種以灌輸為主的師說生聽的教學方法,立足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兼有自然和人文兩大類學科的性質,涉及工業、農業、商業等各部門,涵蓋政策、經濟、自然、文化旅遊等各項內容,有這么豐富內容的一門學科。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原則,採取「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根據情況需要設計好新課的導入和向學生出示教學目標。
第一,導入新課。導入新課的方法有許多,例如,故事導入、多媒體動畫歌曲導入、情景導入等。
第二,展示教學目標。用一到兩分鍾導入新課後,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 第三,出示自學指導。
要明確自學的時間、內容、學習的方法、要達到的標准、考核的方法及要求,達到對學生的有效指導。
2.由「師講學聽」變為「互問探究」、「重點」。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鼓勵學生求知發問的勇氣和興趣,要營造這樣的氛圍,老師應充分尊重學生,要關注發現他們的亮點,少指責,要一視同仁,不歧視差生,要體現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自身的激情感染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是目前教學教改的核心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教師只是在適時、適當的地方給予點撥,對於共性的疑難問題做重點的講解和重點敲擊。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3.用好教材上的「活動」。
新的「湘教版」教材設計了大量的「活動」,主要涉及「思考、探究、實踐」三種類型。活動設計比較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而且絕大多數「活動」包括了許多地理基礎知識,值得學生認真學習和研討。由於條件的限制,個別「活動」不是很適合開展,但是可以換成一個同類的「活動」來開展。地理是比較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因此地理課本上的「活動」也是非常貼近生活的,開展起來也比較容易。下面就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介紹一下。
(1)利用「思考」活動,啟發學生思維。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碰到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並激起人們探究的慾望。「湘教版」地理教材中設計了大量人們曾經碰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人們已經可以解決,有些還存在困惑。把這些「思考問題」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因「疑」而思考,往往具有很強的學習慾望,而且能夠很好的幫助完成新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
(2)利用「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取、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
提取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運用信息得出某一結論,我們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不僅有利於他們今後的學習,更有利於他們日後的生活。「湘教版」地理教材中設計的一部分「探究」活動,正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閱讀全文

與地理如何課標研討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