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的自然環境怎麼樣
總體來說非常不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小城鎮都像一個個小花園,大城市綠地也多。德國人的環保意識還是很強的,河湖水都比較清澈,夏季都可以去游泳,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山青水綠,非常適合度假。
『貳』 1.從位置、地理氣候等角度介紹德國的自然環境。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為357020. 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叄』 德國的自然地理特徵怎樣
位於歐洲中部,北瀕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靠阿爾卑斯山脈,海岸線長達1333公里。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易北河、以及多瑙河。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等。德國地形北低南高,可以分為五個地形區a.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和巴伐利亞高原;b.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帶;c.中德山地,北德平原以南,多瑙河以北的中部山地;d.北德平原e.北部的北海沿岸(多沙丘和沼澤)。屬溫帶氣候,但西北部為海洋性氣候。往東、南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年降雨量為400~1000毫米,南部山地有時多些。礦產較貧乏,但媒儲量大,最大煤田在薩克森和下萊茵地區……
『肆』 德國什麼位置,地形,氣候,人種
地理環境
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形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水文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Km²。
自然資源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德國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佔2.4%。
2012年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5位,其中60%的主要能源依賴進口,政府政策為促進節約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德國能源來源
(2010)
石油 煤及褐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及風能 其他可再生能源
能源比例 33.7% 22.9% 21.8% 10.8% 2.9% 7.9%
德國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條約以促進生物多樣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資源回收、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支持全球性的永續發展。
行政區劃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耳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德國總人口8110萬 ,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26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德國人(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語。 另外有721.4萬名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萬(2011年底數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網站)。居民中29.2%(2389.6萬人)信奉新教,30.2%(2465.1萬人)信奉羅馬天主教(2012年底數據)。
『伍』 德國和法國自然地理環境有何不同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西部鄰國最多的國萊茵河風光家。邊境線全長3758公里,從最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奧伯斯特道夫到最北邊濟特島上的里斯特,相距876公里;從東端的薩克森州泰斯特至西端的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塞爾康特距離640公里。
全國總面積為357 020平方公里(2003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
法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氣候宜人,面積為55.1602萬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島)。法國三面鄰海,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法國總體上講比德國地理條件要好。
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
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溫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陸』 德國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柒』 英國與德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1、德國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德國總人口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6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它主要是德語(德語),有少量的丹麥人和山梨人。德語被廣泛使用。德國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18世紀德國文學達到了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是傑出的代表。
自然地理:德國地形多樣,有丘陵、高原、丘陵、美麗的湖畔和廣闊的平原。整個德國地形可分為五個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程隆起帶、西南部中程梯形帶、南部阿爾卑斯山邊疆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
2、英國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英國總人口為6558萬。官方語言是英語。威爾士語也在北威爾士使用。蓋爾語仍在蘇格蘭西北高地和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使用。
大多數居民信奉新教基督教,主要是英國國教(也稱為聖公會,其成員佔英格蘭成年人的60%)和蘇格蘭國教(也稱為長老會,有59萬成人)。在英國,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各種宗教信仰在英國中部地區蓬勃發展。
自然地理:英格蘭西北部有許多低矮的山脈和高原,東南部的泰晤士河是英格蘭最大的河流。這七條河是英國最長的河。它有338公里長。它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
(7)德國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英國氣候特徵:
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攝氏度,最低氣溫不低於-10攝氏度,1月平均氣溫為4-7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為13-1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000毫米。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捌』 德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方面情況
自然: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中歐平原(波德平原),北臨北海、波羅的海,北與丹麥接壤,西鄰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南接瑞士、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東與波蘭、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西俄羅斯)接壤;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北部為北德平原,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阿爾卑斯山地,西南部有艾費爾高原,中部是中德山地,東南部是圖林根林山和厄爾士山(克魯什內山);氣候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海洋氣候的過渡地帶,屬於溫帶海洋氣候但大陸性顯著;河流眾多,主要有西部的萊茵河,南部的多瑙河,北部的易北河和中部的美茵河.
人文:1.人口:德國人口9000萬,是歐洲的第一人口大國,人口主要分布在萊茵河流域和易北河 流 域及北部的沿海地區,主要民族是日爾曼人,通用德語
2.城市:德國的城市化比較早的國家,城市化程度高,主要城市:首都柏林,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慕尼黑,汽車城沃爾夫斯堡和斯圖加特,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等
3.經濟:德國經濟總量世界第四(前三:美、中、日)歐洲第一,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主要有以魯爾區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區和以南部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區,汽車、鋼鐵、化工、電力、電子、航空等工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
4.文化:德國文化發達,以哲學最為突出,著名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萊布尼茨、費爾巴哈、馬克思;另外德國的文學、音樂、美術、自然科學都相當發達,著名文學家歌德,音樂家巴赫、貝多芬等
『玖』 德國適合生活嗎
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毗鄰丹麥、荷蘭、波蘭、捷克、奧地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九國,是連接東西歐和南北歐的紐帶,得天獨厚地理位置讓德國有「歐洲心臟」的美譽。德國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150萬(其中外籍人口約佔10%),有16個聯邦州,是歐盟和歐元區最重要的成員國和申根國家成員之一。德國依山傍海,萊茵河、多瑙河等多條河流流經其境內,擁有柏林、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等眾多大城市。
氣候環境
德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超過30%,被譽為歐洲的綠寶石,是著名的旅遊國家。德國社會環境穩定且高度發達,基礎設施完備,居住環境安全而整潔、社會安定、犯罪率非常低,生活便利,自動化程度高。德國食品安全有嚴格制度保障且物價低,居民的生活成本低但品質高。此外,德國便利的基礎設施包括世界上最密集的交通網,全球第三長高速公路網,便捷的高速鐵路網、機場和港口。高度宜居的環境使之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大最受歡迎移民目的地。
教育資源
德國以世界一流的教育和最前沿的研究著稱。據2015-16最新世界大學排名,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圖林根大學、波恩大學、哥廷根大學、曼海姆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等約20所德國大學進入全球高校前200名。藉助完善的教育體系,德國在科研方面成果領先。在物理、化學、醫學等方面,先後涌現104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大多數大學是公立大學,不收取學費,開設德語和英語課程,有豐富的海外交流機會。此外,德國小學教育根據各州不同,分別為4-6年,之後可以根據孩子的天賦和選擇進入高級中學、實科中學或普通中學。德國小學及中學的教育也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並且對外來移民同等對待。
經濟地位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歐盟前進的發動機,是歐盟最大、最重要的經濟體,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和第三大進出口國。德國經濟政策廉明,企業生存環境良好,勞動力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失業率歐洲最低,勞動效率世界第一。德國在機械製造、汽車工業、航空航天、物流、制葯、化學、信息通訊技術、能源經濟、醫療、環境保護、自動化等技術等方面舉世聞名。德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是魯爾區(向高科技和服務中心轉型中的工業區)、慕尼黑大區(汽車,電氣,機械)、斯圖加特(高科技,汽車)、法蘭克福(歐洲金融中心)、科隆(保險,媒體,航空)、漢堡(港口,物流,空中客車飛機製造,傳媒)和萊比錫(汽車,能源,物流)。近幾年來在工業4.0、智能製造等方面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文化領域
德國是文學家和思想家的搖籃。歌德、席勒、海涅、萊辛、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等名字牢牢鐫刻於歷史中。在繪畫、建築藝術、音樂等方面,德國依然群星閃耀: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施特勞斯、瓦格納等眾多大師級人物均來自德意志。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二大、世界第四大音樂市場。德國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包括慕尼黑啤酒節、科隆狂歡節和眾多聖誕節日。德國國家開放包容,在8000多萬人口中生活著800度萬外國人,還有1600萬人具有移民背景。僅在首都柏林就生活著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居民,彼此和睦相處。德國的官方語言是德語,但是約有70%的人能夠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建立起相互聯系的網路,藉助大量文化團體、德國人與外國人聯誼會等不斷融合。德國眾多城市還會每年舉行中國日活動,推廣中國文化與傳統。
福利制度
德國是典型的福利國家,擁有編織得最為緊密的社會福利網路,實行全民醫療和免費教育體系。26.7%的國內生產總值流向公共社會福利支出。相比之下,世界經合組織的平均社會福利支出為20.7%,而美國在社會福利領域的支出僅為15.9%。德國社會福利體制主要由醫療、養老、意外、護理和失業保險組成。德國實行全民醫療體系,無論公民經濟情況如何,都可以得到及時、免費或者近乎免費的治療。此外,德國政府會給有孩子的家庭發放子女補貼。低收入者和無工作能力人員可以領取基本保障以及種類繁多的生活補貼。職工每年平均擁有30天的帶薪休假。
在德華人華僑
居住在德國華僑華人數量約在15-20萬之間,主要分布在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等大城市。華人在德國大城市較為活躍,成立了多個華僑華人社團及同鄉會,同時在德國各地有數十家中文學校,另外還有多家中文報紙在德國境內發行。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德國社會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大,在德華僑華人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德國企業界現在也越來越看好中國的發展,不少在德國成長的第二代、第三代華僑華人子弟高中一畢業就被德國企業選中,作為日後開拓中國市場的人才儲備。
『拾』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10)德國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