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民族的衣著色彩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當然,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比如說,我國四川地區的人為什麼吃辣椒,因為天氣 悶熱無法出汗,辣椒正好排濕氣,使人出汗,這樣這些地區的人們就會感覺很舒服。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同理,對於民族服飾也是有深遠影響的。因為我國早期的文明集中在黃河流域,土地是黃色的。所以我國先民都崇拜黃色,火是紅色的,所以崇拜紅色。
而歐洲和俄羅斯民族靠近寒帶,他們穿著都是皮衣,一般動物的毛皮都是白色的灰色的。而且他們靠近海洋,所以也崇拜藍色。這就是他們的國旗中藍色成分多的緣故。
非洲民族同理。
⑵ 滿族人穿衣服與地理有哪些聯系
1. 「白山黑水」的地貌形態帶來了便於騎射的服飾特徵 滿族和它的先人長期在我國東北地區活動,這一地區主要有三種各異的地理環境類型:大興安嶺西部的草原地理環境;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區及北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的山水交錯地理環境;大興安嶺以東、長白山脈以西貫穿南北的平原地理環境。這種平原、山地、丘陵、河流兼有的地理地貌,使得滿族同平原地區的搜索以種植為主的農業民族、草原地區的以放牧為主的游牧民族及江海地區的以捕魚為生的漁業民族大不相同,它是一個以狩獵為主,同時也從事農耕和畜牧業的山林民族。在山水之中,人們世世代代以狩獵採集花果為生,騎射自然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長年累月的縱馬揚鞭,馳騁在東北的崇山峻嶺之中,所以服飾也明顯帶有適應在東北特殊環境中騎射生活的需要。乾隆在講滿族服飾時說:「我朝冠朝制度,法守攸關,尤與騎射舊俗為便」。一句話即道出了滿族人在服飾上的突出特點。在裝束上,滿族男女多穿「馬蹄袖」的袍褂, 這就是常說的滿族旗袍。其裁剪簡單明快,圓領、捻襟(大襟)、左衽、束腰、四面開禊、窄袖(有的帶箭袖)。左衽的樣式,應該和狩獵這種獨特的生產活動有關。騎馬射箭時,左手執弓,右手搭箭,當發現准確的目標,以最快的速度發箭才能保證獵獲的成功率。服裝左衽可以避免對右手發箭的阻礙。窄窄的袖子,也便於射箭。由於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被稱馬蹄袖,它有在騎射時放下來保護手背手腕的功能。身著長袍即旗袍,長袍一般腰間有束帶,既可以抵禦寒風直接灌入又可以將干糧和其它的生活用品放入懷中,給出門行獵帶來便利。袍子四面開叉到膝蓋,這可以防止騎馬時裹住雙腳,同時便於上下,非常適合狩獵。在長袍外面一般套一個齊腰的短褂稱為馬褂,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到腰部,袖子部位比較短,裡面長袍的袖子因此可以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就是所謂的大小袖。短衣短袖的形制使得活動更加便捷,適合騎射。滿族男子下身也有的穿褲子,長腰寬襠,褲腰高並且寬,需要在腰間抿個大折系褲帶上,褲腳也同樣抿折扎腳帶。冬季往往穿的是一種套褲,樣式奇特,只有褲筒卻沒有褲襠,兩個褲腳單獨的分開,因為這樣便於騎馬,所以被一直沿襲下來。滿族的飾物也很多與狩獵生活有關。滿族人出門,「腰帶必系小刀、石子袋、火連袋、手帕等物」。這些東西都是出外打獵必需帶的物品,每次男子出去狩獵,往往需要幾日甚至幾十日才能回來,當他們在遠離住所的森林中獵到野味時,就用火鐮點起熊熊的篝火,把野味放在火上進行烘烤,烤熟後大家用各自必帶的小刀割肉食用。此外滿族人還習慣攜帶煙袋,荷包等。荷包,最初是食袋,裝入易帶食物在打獵時充飢,在後來逐步演變成佩帶的飾品,其內可以裝煙草,香料等。2. 寒冷的氣候特徵決定了服飾的禦寒性東北林區及沿江兩岸處於高緯度地區,長期氣候寒冷氣溫偏低,為了抵禦嚴寒,度過漫長的冬季,服飾的防寒保暖性是必須的。滿族的對寒冷的防禦措施從頭部就開始了。滿族人特別喜歡戴帽子,有暖帽、涼帽、便帽、坤秋帽等。《燕京歲時記·換季》雲:「每至三月換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屆時由禮部奏請,大約在二十日前後居多,換戴涼帽時婦女皆換玉簪。換戴暖帽時婦女皆換金簪。」[4]其中的暖帽,就是冬季滿族人經常佩戴的帽子,圓圓的形狀,帽檐向上翻起,帽頂特意用紅縵作為裝飾,帽子大多用皮料製作,也有用呢子、緞、布製成的,它的主要功用就是保護頭部,抵禦嚴寒。滿族婦女在天氣稍冷的時節,其額間常用遮眉勒,套在額頭上掩蓋到雙耳,餘下來的兩帶於髻下,一方面作為美的裝飾,一方面還有禦寒的功效。八旗貴族婦女用的遮眉勒,更為奢侈華麗,常常會在其上點綴珠寶,做成花卉或「吉祥如意」、「福」、「壽」等吉祥的文字。平民百姓婦女戴的,大多用黑絨製作而成,有的加綴一些珠翠或者綉一些花緞。滿族婦女服飾的另一大亮點在她們的圍巾,圍巾即系在脖頸上的絲帶,寬約2寸長約3尺,從脖子後面向前圍繞,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到衣服捻襟的裡面。這不僅美觀大方還可以有保暖之效。滿族服飾的材質樣式,也與寒冷的氣候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獵獲的獸皮一般是滿族及其先世做衣服的原料,加工成保暖防水的服飾。《大金國志》卷三十九記載:「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禦寒,所以不論貧富皆服之。」《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女真地冬極寒,多衣皮,雖得一鼠,亦褫皮藏之,皆以厚皮為衣,非入室不撤。」《建州聞見錄》載建州女真「冬寒皆服毛裘」帽子也「以皮為之」。如1618年10月東方虎爾哈部有百戶來降,賜給為首的納喀達八大人,「豹皮銀邊、掛蟒面的皮襖,長的皮端罩,貂皮暖帽等」。靰鞡這個具有滿族特色的鞋也是防寒的佳品。在東北寒冷的冬季,滿族人及其先世多在冰天雪地里狩獵,剛開始用打來的獵物皮裹足來保護雙腳,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鞋,即靰鞡。「護臘(靰鞡),革履也。絮毛子草於中,可禦寒。」靰鞡以豬、牛的毛皮為原料,鞋底與鞋面同用一整塊皮,「屈曲成之,不加緣飾,覆及足背」,穿著時鞋中在放入靰鞡草(又名烏拉草),這種草細如線柔如棉,把它墊在鞋裡,可以防潮保暖不至於凍壞雙腳。所以「烏拉草」也被稱為東北三寶之一。3. 經濟作物的種植影響了服飾面料元朝以前中國的主要以絲、麻、葛類來作為服飾的面料,元明以後棉花得以大量種植和使用,明代時棉花已經在北方黃河流域大片的種植,成為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乾隆時李拔的《種棉說》道:「予嘗北至幽燕,南抵楚粵,東游江淮,西極秦隴,足跡所經,無不衣棉之人,無不宜棉之土。八口之家,種棉一畦,歲獲百斤,無憂號寒。市肆所鬻,每斤不愈百錢,得之甚易。婦子熙熙,如登春台,有油然也」。棉花的種植使得棉布市場很為繁榮,普通百姓生活拮據,沒有過多的銀兩買絲綢紗絹,而棉布價格便宜,實用耐穿,成為清朝普通滿族人制衣的主材料。蠶桑生產在清代也有了較大發展,一些地區的農民以種桑養蠶作為主要的生產活動。光緒《海鹽縣志》卷八記載:「(海鹽)牆隙田傍悉樹桑。桑葉千斤,謂之本分。蠶多葉少,謂之空頭,俟蠶長,必買葉飼之,輕斤飛棹,四齣遠買。雖百里外,一晝夜必達,遲則葉蒸而爛,不堪喂蠶矣。」至於種桑的地方,「公桑地得葉盛者畝蠶十餘筐,次四五筐,最下亦兩三筐。米賤絲貴時,則蠶一筐可當一畝之息。夫婦並作,桑盡入畝,給公贍私外,歲余半資。且葚可為酒,條可以薪,蠶糞水可豕而肥,田旁收菜茄瓜之利,是桑入畝當農田百畝之入」。種桑養蠶得到了豐厚的利潤,大大刺激了農民的積極性。滿族統治的清朝時期,絲織業得到空前發展。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的報告,「外洋各國夷船到粵販運出口貨物均已絲貨為重,每年販賣湖絲並綢緞等貨至二十萬余斤至三十二三萬斤不等……其貨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販運來粵,賣與各行商,轉售外夷。」從外商販賣絲織品的數目可看出當時絲綢產量之多。那時滿族達官貴人以穿綾羅綢緞來顯示自身的地位。清皇朝每年會耗用大量綾羅綢緞,據檔案記載, 康熙元年,杭州織造局造辦過上用袍緞、宮綢、綾、羅、紗等共1840匹, 還造辦官用妝花緞、片金、抹絨、花宮綢、閃緞等2290布匹,兩項合計4130匹。[14]雍正《大清會典》載「在京, 有內織染局在外, 江寧、蘇州、杭州有織造局。歲織內用緞匹, 並祭祀制帛、誥敕等件, 各有定式」。
⑶ 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
我國亞熱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來源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2、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
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
3、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春秋季節的休閑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3)人的穿著與地理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對服飾的用料和形制產生直接的影響,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各民族選擇的服飾面料和款式都與所處的生態環境相適應。各地各民族傳統服飾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
滇西畜牧業較發達,普遍養羊,有的還飼養氂牛,能確保羊皮和羊毛、氂牛毛用於人們表裝的需求,從牲畜養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區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纖維布、織錦、土布來縫制衣服。民族服飾的製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數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
近幾十年,由於經濟迅速發展,許多手工業逐漸讓位於機械加工業,工業棉、毛織品佔領了大部分市場.各民族制在用料來源因此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例如: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長衣(袍)裙褲靴裝;彝族、納西族、白族、部分漢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氈衣褲裝 ; 漢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滿族、納西族、拉祜族、壯族、瑤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褲裝;。
傣族、布朗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諾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裝等四種類型。如細致劃分估計不下幾十種。
⑷ 地理和衣食住行有什麼聯系
吃飯穿衣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1.對衣著的影響:氣候的不同,會影響穿衣的多少和布料等等。
2.對食品的影響:由於土壤和氣候不同,造成了東方吃辣除濕,西方吃酸中和鹼土的現象,南方作物和北方作物不同,南甜北咸。
3.對住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水熱條件不同,南方以竹樓或牆體較薄的樓為主,樓間距較小,北方牆體較厚,樓間距較大,更看重風水,吸收陽光。
4.對行的影響:南方河網密布,主要以船和其他工具為主,北方河流較少,主要以各種陸上交通為主。
(4)人的穿著與地理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人們的穿著與地理知識中的「氣候」有關。
氣候炎熱時,人們會穿薄點。
氣候寒冷時,人們會穿厚點。
補充:自然地理知識包括 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等。
因為氣候是自然科學,文化是社會科學,經濟建設、衣食住行和健康都受氣候影響。
地理氣候環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和發展基礎中孕育、產生和發展自己的文化和其他事業,
這也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國家裡也會有較大差異的地方文化的原因。
因此,地理氣候對文化影響的部分則是相對恆定的。只要這種條件繼續存在,其影響就不會消失(當然可以發展)。
⑸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地理。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舉例說明
藏族服裝,吊袖藏袍。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大氣層稀薄,晝夜溫差打。白天對紫外線反射能力弱,受太陽直射強,所以白天較熱。夜晚保溫能力弱,夜間較冷。所以藏族人民穿著吊袖藏袍,利於適應環境氣溫變化。
⑹ 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⑺ 地理和服裝有啥關系嗎
有關。例如藏袍。牧區衣著的用料以皮毛為主,農區則以"氆氌"為多。藏族男子都穿藏袍。藏袍既無口袋,也不用紐扣。腰間繫上腰帶,胸前凸突成大行囊,裡面可以裝隨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嬰兒也可放入其中。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隻袖子,另一隻袖子從後面拉到前面。這種習俗與當地的高原氣候有密切關系。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只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可見,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⑻ 中國傳統服飾差異與地理環境間的關系
與地理有關系是肯定的,可惜我不知道,不過漢服我們穿起來瀟灑飄逸是再適合不過了,而它也代表了,我們漢人天圓地方的宇宙思想,有禮服,華美,也有平時穿的服裝,都很方便簡潔。只是,漢族被通古斯豬屠殺,統治之後的三百年,漢人平時只能穿長袍馬褂,唯有在死的時候才能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飾——漢服,為的是讓九泉之下的祖先認出使自己族人。並且在自己頭上鋪一塊白巾,表示無臉面對祖先之意。漢服不是旗袍和偽唐裝,這兩樣都是滿族的,另外建議,了解一下冉閔,五胡亂華中,當漢族快被滅族的時候,是他讓漢人重新覺醒起尚武的意識,剿滅胡人。可惜拯救漢族的人被如今的漢族統治者生生抹去了。為了一個「民族團結」。對了,漢服沒有不舒服,你說的恐怕是禮服吧,漢族當中穿的有常服和便服,聽聽也覺得利索了。
⑼ 生活中人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關系舉例說明
服飾有抵禦寒暑、日曬、風雨、蟲咬等基本作用,因此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們的服飾是不同的。如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嚴寒,人們在室外必需戴皮帽、穿皮衣或棉衣,戴皮手套、蹬皮靴,喜歡穿吸熱的深色衣服。而終年溫暖的海南及台灣、雲南、兩廣南部的人們無需准備厚的冬裝,絕大多數時間著淺色的輕薄夏裝,出門戴各種涼帽。多雨的東部地區,人們需備雨衣、雨傘,而西北乾旱地區,則無需雨具。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 帶,四季氣溫變化明顯,各族人民都有按季節換衣服的習俗。如達斡爾族所穿的傳統皮衣,多用狍皮製成,但各季選用的狍皮不同①。藏族的袍子有長袖、腰肥、大襟、無兜的特點,夏季時人們只穿左袖,或左右袖子都不穿,把雙袖束於腰間,冬季兩袖都穿上。藏袍適應了青藏高原「長冬無夏、春去秋來」的高原氣候特點。
⑽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舉一例說明
在沙漠地區人們穿白色長袍可防曬,防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