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地理上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自然環境條件(如緯度、海拔、距海遠近等)對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紀以來,隨世界范圍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越來越大。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
1.不平衡性。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徵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佔陸地面積7%的地區,卻居住著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陸地上;而大陸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無人居住。就區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國之間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亞洲陸地面積佔全球的29.4%,但人口佔60%。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1億以上的7個國家的總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55%以上。在各國內部的不同地區之間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國以愛輝騰沖一線為界,此線以東地區土地佔全國的42.9%,人口卻佔全國總人口的94.4%;
2.隨緯度、海拔和離海遠近呈有規律的變化。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著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緯20°~60°之間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人口分布還有集中於沿海地區的趨勢。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對稀少。通常,中緯度、地勢低平和沿海位置對人口有明顯的吸引作用。現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緯20~60°地區;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區人口佔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區人口佔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內地區雖只佔全球陸地面積不足30%,但擁有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3.時滯性(或惰性)。人口分布往往明顯落後於生產力發展和經濟中心的轉移。
其原因在於人口分布的變化依賴於自然增長率和凈移民率的時間積累效應,速度比較遲緩。只有在人口基數很少的新開發地區,移民因素才能立即產生顯著效果。全球、各國和各地區人口(現象)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條件的研究,幾乎構成人口地理學的全部內容。
2. 地理集中理論 和 產業集聚理論的區別
地理集中或產業蔟群是指某一特定產業的企業大量聚集於某一特定地區,形成了一個穩定、持續有不尋常的競爭優勢集合體。工業化時代的代表性產業像鋼鐵工業、化學工業、汽車工業、造船業等大規模聚集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矽谷高技術產業和底特律汽車工業的集中是單一產業的地理聚集的兩個最有名的案例。
產業聚集理論一直為國內外學者所關注,他們分別從外部經濟、產業區位、競爭與合作、技術創新與競爭優勢、交易成本、報酬遞增等角度探討了其形成原因與發展機理。由於研究背景及觀察問題角度的不同,不同學者對產業聚集給出了不同的定義。
綜合起來看,產業聚集是指在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處在一個特定領域內相關的企業或機構,由於相互之間的共性和互補性等特徵而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產業群的現象。這些產業基本上處在同一條產業鏈上,彼此之間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呈現橫向擴展或縱向延伸的專業化分工格局,通過相互之間的溢出效應,使得技術、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關產業要素等資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於該區域的企業因此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進而大大提高整個產業群的競爭力。
3. 世界地理上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滿足自己的需求。只是不同的人群所追求的不同。
1、有的人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而聚集於經濟發達的地區(主要是大城市)。這是最主要的集聚動力。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樣、等級高,基礎設施完善,能滿足人的多樣的需求,生活更加便利。
2、還有的是為了尋求更加宜居、生活環境更好的地區。
3、有的是靠近科技、教育發達的地區,以便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
4、還有部分是為了躲避原先的生存環境(如戰亂等),尋求更穩定、和平的地區。
5、還有的是受不同國家、地區政策、文化的影響,進行人口遷移,而使人口聚集於某一地區。
6、還有一些其他因素。。。。
4. 高中地理工業集聚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工業分散呢優缺點
一、工業集聚的優缺點:5. 地理集中指數是什麼
集中化指數是一個描述地理要素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數
6. 在必修二地理里邊集聚效益是什麼意思
英文名稱:Combined effect; 「集聚效應」是指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靠近的向心力,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的基本因素。 集聚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如產業的集聚效應,最典型的例子當數美國矽谷,聚集了幾十家全球IT巨頭和數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
7. 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什麼表示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標。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頃內的常住人口為計算單位。世界上的陸地面積為14800萬平方千米,以世界50億人口計,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人。影響人口密度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人們農業生產歷史等。
8. 高中地理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的聚集。這里空間上的聚集是指什麼。
空間上的聚集,這個很好理解,只是說在某一區域內分布密集,密度大。其實對於城市化的理解主要是把握三個概念————非農人口、城市用地、非農產業,城市化是一個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用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9. 地理人類的聚居地聚落知識點
高一地理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知識點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的形成人類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動到穩定,逐步確立了鄉村聚落。
村落的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系①圓形或多邊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帶狀村落(河網密布的平原)
古代城市出現的基本條件①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②勞動分工促進了城市的出現
古代城市的分布特點一些大河沖積平原,農耕業發展早的地區。
著名古代城市發源地①美索不達米亞平原②尼羅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黃河-長江中下游
地形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大多數在平原②熱帶在高原③山區在谷地或低地
美國三大城市帶①波士頓-紐約-華盛頓②芝加哥-匹茲堡③舊金山-聖迭戈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區①60°N以南的歐洲地區②東亞③美國東北部
城市分布與氣候的密切關系①適度的降水,又有適中的氣溫②乾旱、高寒、濕熱區為稀少區
中國特大城市分布①最多的省②沒有特大城市的省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地形、氣候)
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供水②運輸③軍事防衛
礦產資源對城市區位的影響礦業城市:①煤炭②鐵礦③石油④有色金屬
交通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現代:沿海、沿江、沿線②古代:河流、大道的匯合處
政治、軍事、宗教對城市發展的影響①經濟中心②政治中心③軍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城市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①軍事、宗教(減弱)②交通、自然資源(一直)③旅遊、科技(新)
城市化的含義指人口向城市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
城市化的作用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②縮小城鄉差別
城市化的主要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特點①產業革命前(緩慢)②二戰前(加快)③二戰後(空前)
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①環境質量下降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③就業困難
上海市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條件③治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