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提高課堂地理教學

如何提高課堂地理教學

發布時間:2022-10-26 03:05:29

㈠ 如何加強地理課堂教學

一、創設融洽師生關系是構建有效地理課堂的前提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寬松和諧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學習時輕松自如、自由發揮,從而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這將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以前不良習慣的糾正。當然,這也需要學校、班主任、課任教師的共同配合,共同管理。那麼怎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古訓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教師應該理解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使學生體會到信任、親情與愛護,這樣才能便於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溝通、交流,從而把學習氛圍營造起來,」
二、課前准備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教師,精通本學科,精心備課。教材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的內容熟練掌握,而且要對教材的圖表、案例等進行提煉,並梳理知識間的條理關系,使知識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據課程標准,做到總體把握教材,注意學生知識學習的階段性,總體把握章節之間的關系,知道所講的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融會貫通,既將現學知識原有的知識相聯系,也能夠為後繼學習做准備。
專研教材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教師就要用心研究學生現有的實際水平和認知能力選擇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大力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另外每位教師還應備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長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高效的課堂設計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關鍵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現地理有效課堂的最重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上課的幾個主要環節來說一說我的做法。
1、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設計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上更是這樣,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那麼首先要讓學生對你的課堂充滿興趣,所以說,上課前的情景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有效地理課堂的情景設計怎麼做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
教師在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時,既要抱著務實的態度,又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創設具有「地理韻味」的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地理知識的建構,從而真正發揮情境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可以創設懸念情境,其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對所學內容反思,促進獨立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可以引用2003年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將被迫舉國遷移的案例來導入。,講新加坡時,可以設問:赤道附近的典型氣候類型是什麼?(學生答: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是什麼?(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其氣候特點呢?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那麼新加坡的水資源會緊缺嗎?學生往往回答是「充足的」,答案剛好相反,在學生的一片「噓……」聲中,教師引出新加坡的「地狹人稠」。
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是地理的心臟」。要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學習,就必須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問題情境要能夠激起學生的想像,要有挑戰性。只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原有認知結構無法解決,即過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夠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維。
再有,教師可用優美的語言來和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教材中的不少章節,或描述了美妙的景色,或敘述了古老的景觀。教師可以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為學生營造一個或優美或動人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多媒體手段以其新穎的設計,賞心悅目的動畫,奇妙的影響效果,能夠製造一種與文章情境相應的氛圍,先聲奪人地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2、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課堂的精髓所在,一節好課,應該有好的學習過程。如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對話互動,氣氛活躍。
怎樣讓學生主動參與?首先得有好的課堂提問。而好的課堂提問應該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學生的思考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所提出的問題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通過思考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力。提問可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一個主導作用,但不是一言堂。這樣老師必得先明白這節課「該講什麼、怎樣講」。「該講什麼」就是核心問題必講,思路方法必講,疑難問題必講;「怎樣講」學生能講的學生講,學生能想的學生想,學生能做的學生做。也就是說就是講的時間不能過長,內容不能過多,節奏不能過快,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課堂上「講」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確、精煉和精彩。再次,課堂上的「討論」。地理有效課堂是建立在課堂上的有效討論學習基礎上的,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廣度,給學生足夠的談論時間,而不是急於走形式,簡單化、隨意化。
3、查補缺漏提高能力的練習
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是地理教學法的重要原則之一。首先要精選練習的內容。精選的原則是:①從學生實際程度出發,面向多數兼顧兩頭;②以復習進度為依據,以認識規律為准繩,由淺入深,從易到難;③重點和難點部分要反復練,不選偏題怪題,否則要使學生迷失方向,喪失信心;④緊密結合教材。其次多練 "多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而且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再次,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個性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與作業,因材施教。最後要設置可拓展遷移性練習。課後練習的設計要「寬」,要留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
4、課堂小結
凡是都要善始善終,地理課堂也不例外,也應該有課堂總結。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強化,而且也能引導學生在課下主動收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
四.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媒體資源,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手段
地理是一門趣味性比較強的學科,很多地理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很多地理現象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通過這些多媒體方式可以讓學生很形象的認識地理現象,不再局限於傳統教學中的「口授」,讓學生通過調動多方面的感官,科學形象生動的掌握好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進而提高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趣,更豐富,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使本來枯燥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課堂變得更「活」。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盡量把最多最好最生動的知識傳達給學生。 但是在地理教學中並不是每節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應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處理好用還是不用,或是怎麼用的問題。 地理教學地圖、板畫是一種圖解式板書,它能直觀、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間的特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雖然多媒體可以設計出更加精美的板書、板圖和板畫,但是,邊講邊畫的效果卻無法替代。如如:在講洋流的時候,可以讓教師在黑板上劃出各大洲的輪廓,然後讓學生填寫各個洋流;在講鋒面與天氣的時候,可在黑板上繪製冷鋒、暖鋒的示意圖等。運用多媒體動畫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運用板書板畫更有利於學生識圖、讀圖和畫圖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印象深刻,教學難點也將隨之攻破。
總之,我們要恰當的使用信息技術,使之與教材完美的結合,這樣我們才能建構更有效的地理課堂。
五、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建構有效的地理課堂的途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教會他某個知識點更重要,因為他學會了方法,就能獲取更多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輕松學習有用的知識。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滲透學法或為學生作出學習方法的示範;另一方面是教師通過專門的學法講授和學法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學生對圖表的判讀,提高對信息的提取、分析與運用能力及將地理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中注意地理語言的規范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醒學生易寫錯的字詞,讓學生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平時上課做練習或講試卷的時候加強解題方法的點撥和解題技巧的總結,並做成專題,在平時教學中滲透解題思路,讓學生看到類似題目就會想起答題思路和套路。
六、注重教學評價是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橋梁
教學評價可以檢驗教學效果、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信息、引導教學方向、調控教學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評價,這樣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有可能不斷提高,我們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發現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的好壞優劣。我們也能客觀地判定教學的效果,合理地調節、控制教學過程,使之向著預定的教學目標前進,也正是教學評價追求的基本目的。這樣,我們的地理課堂才能更有效。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不僅是地理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教育整體,還包括一些外部環境的研究等等,但只要我們在廣泛地吸取傳統的地理教育營養的基礎上,大膽革新,勇於探索,我們的地理教學效率就一定會得到不斷提高的。

㈡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方法

【摘要】課堂是教學主陣地。而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學生知識獲得的多少,地理學科需要教師能夠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實現教育觀念和手段更新,提高課堂效果。所以地理教師應根據新的教育理論,結合各自學校高中地理教學經驗,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如何選擇正確途徑,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是值得每一個地理教師思考的。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提高課堂效果的根本
新課改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也就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課堂不能只注意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更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這是新課改所要求的轉變之一,也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必由之路。
但是轉變思想並不容易,所以為了讓教師和學生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實現還課堂給學生。我校近年來進行了大膽探索,大量使用的「68686」小組學習法,從很大程度上幫助老師和學生從行動上帶動了思想上的轉變,從開始的不敢或是不願嘗試,到現在把「68686」小組學習法變成常規教育方式方法,並取得理想的效果。反過來,良好的效果又堅定了教師和學生對於教育觀念的轉變,更促進了課堂效果的提高。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提高地理課堂效果主要途徑
我校實施的「68686」小組學習法,就是給學生以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主動激活的狀態,主動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從而使學習成為自主的活動。「68686」小組學習法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對全過程的主動學習,變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為積極、靈活地認識和應用知識信息,整節課的內容可以轉化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通過看書、思考解答。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答案。為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可採用靈活多變的啟發誘導方法。這樣做比教師單純講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則在退居次席的同時,又充分發揮出「主導」的作用,推動學生的主體活動正常有序、高效地進行。主動學習有激情,教學效果自然會較好。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地理課堂效果的基本前提
中學階段學生對地理課多無多大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學生要麼是感覺地理知識過於淺顯,很多知識通過自學便可以從書本上理解掌握,課堂教學對學生失去吸引力,要麼是覺得知識過於抽象、空洞、難以理解,沒有學習意義,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68686」小組學習法就是強調「學習是學習者自己的事」,凡是遇到學習的問題,首先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再由小組討論,集思廣益解決,如果還解決不了,可以向其他的小組求助解決,最終的難題才會交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大部分問題在學生內部就得到了解決,即增強了學生個體的思考能力,更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能帶來成就感的事情,因此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增,在課堂上就更加願意積極思考,從而整體的課堂效率就更加高效。
四、讓地理學貼近學生現實生活
地理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也必須回到現實生活中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而書本世界是語言符號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單色調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來的世界。這個世界缺乏色彩、缺少變化,是以一種冰冷冷的形勢和姿態呈現出來的。
我校的「68686」小組學習法就是要求課前各組學生廣泛收集相關地理現象,在課堂上運用地理學原理去解決。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鮮活的事實和生動直觀的感受構建來的世界。這個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斕,是以一種活生生的的形式和姿態撲面而來的。所以讓地理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多運用發生在當地或身邊的事例來說明地理過程和原理,讓學生自主的去思考一些相關問題,即能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更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在學習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律時,學生就能根據課本知識解釋我市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的分布原因。甚至能預測未來幾年我市功能區的分布變化。
另外現代教學手段也可使課堂生動、形象地再現生活,使課本內容與現實有機結合。現代教育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它們主要以圖像和聲音的形式傳遞信息,可使學生真正做到眼耳並用、視聽並用,使知識傳遞、接受、記憶變得比較容易,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五、做好教學准備是獲得課堂最佳效果的關鍵
雖說使用「68686」小組學習法能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教師退居次席,發揮出「主導」的作用,但這不代表教師的工作減少,而是在課前備課時需要准備的更加充分,才能滿足課堂上學生的「突發奇想」,才能起到主導的作用。上課前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學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環境,為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做好准備。這就要求提前要備內容、備材料、備教具、備學生、備方法等,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備學生、備方法。尤其是有的教師在地理基本知識方面確實基本功扎實,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一些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只注重備內容的系統化、全面化,只關注自己的教學過程,不管學生,不備方法,導致教師講課、學生學習兩層皮,教學效果不好。殊不知我們的學生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也要求我們的教育方法隨之改變。我們必須研究我們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學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規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等主要內容,涵蓋了與人類關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與人類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所以不論是從學知識,還是將來在社會上生存發展來說,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很有必要的。而在學校就是要通過提高地理課堂效果來實現。

㈢ 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一、認真鑽研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課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認真鑽研教材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教師必須依據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維目標進行科學定位。了解哪些內容要學生做一般了解,哪些內容要讓學生理解,哪些內容要做詳細掌握;這節課要讓學生達到怎樣的能力,要形成怎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了這些准備之後,上課才能有的放矢、分清主次,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其次,要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要符合知識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不能千篇一律選擇某種固定的教學方式,更不能依葫蘆畫瓢,照搬別人的教學方式。提倡那些依照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對於陳述性、事實性的知識應用,建議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索,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對於一些難於理解的知識,要圖文結合並運用教具(地球運行儀、掛圖等),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完成。
第三,要認真設計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所提的問題,既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又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既能引發學生對知識沖突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充分展開。
要做好以上三點,教師備課的立足點,應從傳統的「我想怎麼教」,轉變成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的「我該怎麼學」的立場上,更多地考慮學法的指導,考慮學生的全員參與,改變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才能從一點一滴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有同學認為:「地理課盡學位置、地形、氣候,多沒趣,上課就想睡覺。」可見,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穩定的持久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像力更加豐富,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多樣,一次充滿激情導入、一個耐人尋味的提問、一串形象生動的比喻,甚至老師幽默風趣課堂語言等等,老師應盡可發揮個人特長,大膽創新,積極嘗試。
例如:在講授「隨州的鄉土地理」時,我要學生為可愛得家鄉製作一張隨州的名片,以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一下子就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學們爭先恐後,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效果自然與眾不同。
再如:學到中國的政區時,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要學生記住,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就妙用中國政區圖進行如下聯想和想像:把中國的輪廓看成一隻雄雞,東北三省是雞的頭,新疆、西藏是雞的尾,台灣、海南是雞的腳,巍巍群山是雞的骨骼,滔滔江河是雞的血液。北京像心臟,是祖國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天津像櫻桃鑲嵌在渤海之濱,河北像火炬,北京正好位於火炬的火芯,湖南像男子的頭,江西像女子的頭,他們比鄰而居,創造美好的家園。福建像相思鳥,祈盼台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台灣像紡錘,紡不完的思親線。…….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想像成不同的形狀,趣味十足且容易記憶。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興趣的動因之下,學生才會認真地去思考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挖掘和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學習當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還陶冶了情操。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手段
一節課45分鍾,教師必須精心籌劃、合理安排。
首先做好課前五分鍾的展示秀:九年級地理課一星期只有一節課,學生要學第二課時的時候可能把第一課時的內容給忘了,因此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鍾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取名叫「課前五分鍾,秀出你自己」。或要求學生結合將要學習話題,展示與話題相關的課外搜集。如:地理圖片、趣味故事、旅遊見聞等等,只要不游離話題之外均可。通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充分釋放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自信。或要求學生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鞏固方法有多種:小測驗、提問、老師歸納總結、填圖拼圖比賽、知識接龍等等。老師要制定相應的的評價機制,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項活動,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其次應預留課內的作業時間:講授新課的時候,有的教師講得過多、過細,以為這樣才能講得透徹,讓學生明白,其實這種作法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好把作業留到課外做。而事實上這樣的作業既加重有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怎能不低效呢。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精講、少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去完成作業。老師要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梯度地制定相應的練習,練習要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完成,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當場進行輔導。
第三應做好課後的總結記憶: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之後,教師適時進行歸納總結記憶是十分必要的。對於要記住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在書上進行標記,有的在書上畫出,有的記下筆記。有些需要背記的知識內容,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記住。記憶的方法有多種,有趣味記憶法、圖示記憶法、對比記憶法、歸納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字頭記憶法、謎語記憶法等,老師要不斷變換記憶方法,讓學生輕松、有趣地記下該識記的內容。比如:學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時,要讓學生記住地球大小的數據,難度較大,我就根據地球大小的數據特點,把它編成繞口令:地球是個圓球體,赤道周長四萬公里,平均半徑六三七一,面積大約五點一,真理來得不容易,大家一定要牢記。學習地球的自轉方向,經線、緯線的方向時,我這樣編:地球長得真正好,自西向東繞軸跑,豎經橫緯球面靠,指引方向立功牢。學到世界各大洲的界線時,我把各大洲界線編成繞口令:我拉山(烏拉爾山),我拉河(烏拉爾河),高架索(高加索山脈),橫亘亞歐的中央;爸拉馬(巴拿馬運河),媽坐車,悠逛美洲各城鄉;蘇伊土兵(蘇伊土運河)握鋼槍,守衛亞非的邊疆;各國人民齊努力,世界定能現安祥。利用這種方法來記住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學生覺得有趣容易接受,而且能很快記住教學重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師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課會越上越好。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教師在課後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回顧總結,通過不斷地調整改進提高。那麼課後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主要有:你的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了?你預先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這次課你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 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 什麼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 在下次課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這次課中存在的問題? 本節課的精彩之處在哪裡?是課堂引導巧妙、應變靈活;還是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理念先進等;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還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融洽,智慧和思維火花的碰撞;還是學生某些絕妙的回答、見解及質疑等。教師都必須及時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後的教學參考和使用,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推陳出新,特別是疏漏、失誤之處,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教師更應進行冷靜思考,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深刻的反思,剖析這些疏漏、失誤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的經驗教訓,變這次的失敗之處為下次的成功之筆。因此,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學,這樣就能不斷提升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本領,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㈣ 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認識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學生「想學」
許多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學不學問題不大,臨近考試「抱佛腳」突擊一下就能過關。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觀點,每學期開學伊始我都會精心准備一堂序言課,告訴學生: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橫跨文理兩大科學領域,既有自然科學的內容又有社會科學的內容。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稱它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地理與生物、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政治等學科均有聯系,學好地理有利於學生各學科基本能力的提升。
地理知識對生活有用。地理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如我們每天收看的天氣預報、汶川的大地震、國慶黃金周的旅遊、環境保護以及人類為什麼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等。學習這些內容,既可幫助同學們揭開地理知識奧秘,又可增加生活情趣。
地理學科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用。一個人不管將來從事資源開發、交通建設、商業活動、旅遊業、農業甚至從政,扎實的地理功底對這些職業都有莫大的幫助。比如農業種植要因地因時制宜合理安排生產;交通建設要注意各地的地質構造以及社會經濟狀況(客貨流)等;商業活動要講求地域優勢;資源開發利用要注意合理有序,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總之,學習地理可以為學生們將來就業提供豐富的、終身受用的知識和技能。
上好序言課,讓學生認識到地理並不是有些同學所說的「副科」,它是一部知識豐富的「網路全書」。地理也並不是簡單背就能掌握的。地理占著個「理」字,只有理解了才能牢牢掌握。並且幫助學生認識和體會到地理學科的價值和作用,擺正地理學科的位置,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喜愛這門學科的思想意識,使學生「想學」。
二、營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願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要想使學生願學地理,就必須營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用鼓勵的目光、贊許的微笑,表示出對學生的關心和熱愛,用老師的真情去換取學生誠懇的學習態度;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營造這一個氛圍可以把學生帶到老師的授課中去,把學生真正推到學習的主體位置,學生也就敢於交流、樂於交流。課後積極參加學生的文體活動,課間多與他們交談等。時間一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就會拉近。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願學老師所教的課。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愛學」
興趣是指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和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了,他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既輕松又愉快的事情。托爾斯泰告誡我們:「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要提高課堂有效性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用豐富的地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知識內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而「追新求異,探索自然奧秘」是人類的本性。初中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教學過程中,我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多學科的知識,在學生面前展示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滿足學生的獵奇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課堂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青少年思維活躍,好勝心強,富有積極向上的競爭精神。所以我們要順應學生的心理,在課堂上組織對抗性、趣味性強的綜合競賽,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視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情境過程中學習地理,發展地理,體驗地理價值。因此,我在教學中著重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眼、口、手、腦等各種感官參與活動中去探索新知,獲取地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提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啟發性的問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如在學習「多變的天氣」一節時,恰巧我們這里出現了大霧天氣,我及時地抓住這個機會,一上課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今天早上出現了什麼天氣?」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回答:「大霧天氣。」「誰說一說:在這樣的大霧天氣,你今天在上學的路上有什麼感覺?應該注意什麼問題?」離校較遠的王超同學搶先站起來說:「這種天氣,能見度特別低,上學騎車很不方便,應注意交通安全。」「由此可見,天氣的變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遇有這種天氣,同學們上學的路上可要注意交通安全,你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關天氣的知識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想。」這樣,巧妙地聯系實際,借景導入課題,縮短了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來聽老師講課,並把這種興趣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力。
4、運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幅掛圖來授課,手段單調,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利用電化教學可以化靜態地圖為動態地圖,同時艷麗的色彩、明快的光線和生動的聲音效果既可刺激學生的感官,又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識記我國某些省份的輪廓時,我們可以在展示各省的輪廓的同時,把各省的輪廓形象的比喻成某種動物或植物的輪廓,(廣東省比喻成大象的頭,海南省比喻成菠蘿,四川省像一隻蝴蝶等)加深學生對各省的認識,從片面的單調的幾何圖形轉變成生動的具有活性的事物加以記憶,同時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我也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使學生一目瞭然。同時利用視覺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很快掌握知識。
5、結合身邊的地理現象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結合身邊的地理現象進行教學,使學生感到身邊有很多現象孕育著地理原理。如:「為什麼我們的作息時間有變動,夏天放學晚而冬天放學早?」學生回答:「夏天時白晝時間長而冬天白晝時間變短。」而晝夜長短的變化又與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有關。這樣一來,學生會覺得地理就如同身邊常見的事一般鮮活、親切,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
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會學」
我認為: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基礎,只有「會學」才能「學會」。 我國古代早有「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的至理名言。地理學科兼跨文理兩大學科,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的學生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雖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成績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有一句話叫「高度決定視野」。如果沒有地理知識的積累,地理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地理學習要從基礎知識著手,扎扎實實地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基本特徵、分布規律和形成原因,這樣分析問題就有了依據,解題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指導學生構建「腦圖」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考地理必定要考「圖」,這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在某種意義上,地圖可以稱得上是地理的靈魂。所以要求學生平日學習時,要用眼看圖,用腦記圖,動手畫圖,將各種地理事物在腦海中進行准確「定位」,構建「腦圖」,逐步在大腦中形成「經緯網」。腦中有圖,在地圖上對應知識點,圖文結合,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而成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地圖。學習地理就會變得輕松、有趣。
3、學會「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應用能力,也是地理綜合性思維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掌握各類題目的基本特徵及解答規律,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遇到新問題時,才可迅速確定解決思路。
4、學會自學
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將使學生終生受益。所以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等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如果我們地理教師都能把「金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開啟知識的大門,發掘知識的寶藏。 就會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地理選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多數內容都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
5、學以致用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城市交通時,可以聯系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學生說一說對改善北京交通有什麼好的建議。講旅遊地理時,引導學生列舉威海有哪些旅遊資源並進行歸類,對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要求學生幫助外地來的遊客設計一條威海「一日游」的旅遊線路。
6、列表比較
地理學科中有許多知識,學生在記憶時往往相互混淆,採用列表比較,找出異同之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經線和緯線的形狀、長度、指示方向、0度線時可用此法。
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確定課堂教學結構要符合學生認識發展的規律和心理活動的規律,古人雲: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就是指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注意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授課內容要安排得當,難易適中,重點突出,難點分散,知識的難度正好落腳在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接受能力上,這樣才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六、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應「授業有方」。首先地理課堂教學要一改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舊模式,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模式,確實把學生置於教學的主體位置。教師重在引導、指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其次課堂必須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呆板而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厭煩和不滿的情緒。教師如果能夠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和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及其知識水平,不斷地變革,完善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興趣盎然。總之,地理教學方法只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才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45分鍾的地理課堂上,只要我們善於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想學、願學、愛學、會學。同時教師對教學過程加以有效調控,讓課堂「動」起來,學生「活」起來。就一定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們獲得終身受用、系統全面的地理知識、地理觀念和地理智能,為今後升學或就業奠定堅實的地理基礎,使他們成為具有較高地理素質的公民。

㈤ 如何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

一、創設融洽師生關系是構建有效地理課堂的前提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寬松和諧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學習時輕松自如、自由發揮,從而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這將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以前不良習慣的糾正。當然,這也需要學校、班主任、課任教師的共同配合,共同管理。那麼怎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古訓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教師應該理解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使學生體會到信任、親情與愛護,這樣才能便於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溝通、交流,從而把學習氛圍營造起來,」
二、課前准備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教師,精通本學科,精心備課。教材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的內容熟練掌握,而且要對教材的圖表、案例等進行提煉,並梳理知識間的條理關系,使知識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據課程標准,做到總體把握教材,注意學生知識學習的階段性,總體把握章節之間的關系,知道所講的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融會貫通,既將現學知識原有的知識相聯系,也能夠為後繼學習做准備。
專研教材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教師就要用心研究學生現有的實際水平和認知能力選擇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大力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另外每位教師還應備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長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高效的課堂設計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關鍵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現地理有效課堂的最重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上課的幾個主要環節來說一說我的做法。
1、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設計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上更是這樣,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那麼首先要讓學生對你的課堂充滿興趣,所以說,上課前的情景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有效地理課堂的情景設計怎麼做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
教師在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時,既要抱著務實的態度,又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創設具有「地理韻味」的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地理知識的建構,從而真正發揮情境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可以創設懸念情境,其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對所學內容反思,促進獨立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可以引用2003年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將被迫舉國遷移的案例來導入。,講新加坡時,可以設問:赤道附近的典型氣候類型是什麼?(學生答: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是什麼?(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其氣候特點呢?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那麼新加坡的水資源會緊缺嗎?學生往往回答是「充足的」,答案剛好相反,在學生的一片「噓……」聲中,教師引出新加坡的「地狹人稠」。
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是地理的心臟」。要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學習,就必須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問題情境要能夠激起學生的想像,要有挑戰性。只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原有認知結構無法解決,即過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夠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維。
再有,教師可用優美的語言來和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教材中的不少章節,或描述了美妙的景色,或敘述了古老的景觀。教師可以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為學生營造一個或優美或動人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多媒體手段以其新穎的設計,賞心悅目的動畫,奇妙的影響效果,能夠製造一種與文章情境相應的氛圍,先聲奪人地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2、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課堂的精髓所在,一節好課,應該有好的學習過程。如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對話互動,氣氛活躍。
怎樣讓學生主動參與?首先得有好的課堂提問。而好的課堂提問應該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學生的思考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所提出的問題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通過思考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力。提問可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一個主導作用,但不是一言堂。這樣老師必得先明白這節課「該講什麼、怎樣講」。「該講什麼」就是核心問題必講,思路方法必講,疑難問題必講;「怎樣講」學生能講的學生講,學生能想的學生想,學生能做的學生做。也就是說就是講的時間不能過長,內容不能過多,節奏不能過快,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課堂上「講」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確、精煉和精彩。再次,課堂上的「討論」。地理有效課堂是建立在課堂上的有效討論學習基礎上的,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廣度,給學生足夠的談論時間,而不是急於走形式,簡單化、隨意化。

㈥ 如何優化地理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要對課堂教學設計不斷創新。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落實課改,融合、滲透新課程理念的先行舉措,是實現地理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必要手段。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科學理論修養以及教學實踐能力, 都將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顯現出來。改革課堂結構、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是地理教師的當務之急。那麼, 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應從哪幾方面入手呢?
一、 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
地理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這就要求教師要鑽研新課程標准,既要熟悉新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靈活運用教材,又要熟悉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使地理教學設計具有創新意識,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設計的好壞,關鍵是看能否調動學生的興趣,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猶如寫劇本,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才能刺激學生大腦皮層興奮,智力活動活躍,讓學生感到不積極動腦就跟不上節奏,催促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能使學生越學越有勁。如講述「南美巨人——巴西」時,筆者就運用巴西的國旗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1)、從國旗上白色拱帶引出巴西的地理位置。2)、指導學生根據巴西國旗中的白色拱帶中的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說說巴西的白色人種主要來自於哪個洲?並由此介紹巴西「人種大熔爐」形成的歷史背景,進而引出巴西的人口的內容。3)、根據國旗黃色代表的含義,黃色代表豐富的礦產資源,並由此引出巴西是怎樣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發展經濟的教學。巴西由一個單一經濟的「咖啡王國」,發展成為一個農業生產多樣化、輕重工業都很發達的國家,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4)、根據巴西國旗上綠色代表森林,並由此引出熱帶雨林的教學。這樣教學設計,使學生很感興趣,他們沒想到一個國家的國旗能反映這么多的地理知識,而且以國旗為主線能把有關的學習內容串聯起來,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又如講述「澳大利亞」時,運用「問題式」教學設計:1)、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2)、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3)、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又如學習區域地理《新疆》可以運用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進行設計等等。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要因「材」設計,因「人」設計教學內容。
二、地理教學設計要有開放性
新課標提出「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的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跳出學科看教學,跳出教材用教材。首先,在設計中注重教材自身資源的開放性使用,對「教什麼」和「如何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以教材設計者和組織者的積極姿態選擇、開發和重組教學內容, 研究教的內容和創造教的方法, 創新課程呈現和學生學習活動方式, 將學生從教材中解放出來。例如關於六年級地理《地圖的語言》的學習,可為學生設計如下教學內容: ①熟悉校園,為畫學校平面圖做准備; ②回到教室, 畫學校的平面圖; ③討論、匯集在平面圖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④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出現的問題;⑤研討平面圖製作的基本技能( 例如怎樣測兩點間的距離,如何確定比例尺、方向和如何注圖例和標記等) ; ⑥學生交流製作平面圖的經驗和收獲。這樣處理教材, 開放、靈活, 改變了按教科書講知識點的做法, 大大提高了學習質量, 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次,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在教學設計中努力探索地理與其他不同學科(如語文、歷史、政治、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交叉與綜合,將地理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如在設計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內容時,可結合講解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發現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並提出太陽系學說;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把哥白尼學說更推進一步,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等知識,豐富講課的內容,營造良好的地理課堂氣氛,引發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促進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就能因地制宜地設計與其他課程相配合的「跨領域學習」的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在設計中注重現實生活中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要善於和敢於對現有教材適度拓寬、加深,把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時政問題;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和創造發明充實和滲透到教學內容之中。如在六年級地理《地圖》一節的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電子地圖、遙感圖像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讓學生知道這些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應用,如市場上出售的電子地圖光碟;火車站、飛機場、大型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所設立的電子查詢系統;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出現的衛星雲圖等等。最大限度地拓展地理學習內容,突破教材的極限,彌補教材缺陷,使課堂教學富於時代氣息和現代氣息。
三、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 從生活走向地理,從地理走向社會」, 「 讓學生獲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它體現了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地理規律,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源於生活,對生活有用。當然,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進行教學,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學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敏感地捕捉學生生活實際與經驗中有教育價值的地理問題或現象,創設生活情境,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生活化,將具體的生活經驗地理化。例如, 在學習「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教師可以設計為綜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教學方式。首先把「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作為一個專題,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 之後, 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按照「生活在北方好還是南方好」的辯論題, 展開辯論。通過辯論,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南方和北方在自然、人文、經濟等方面有顯著差別的知識,體會到地理與社會生活的關系,體會到地理的真正價值,這樣才是教會了學生終身有用的地理。
四、教學設計要做到結構和內容的自主生成
教學結構是指教學的程序。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設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長和建構,是師生在教學情境的交互作用及師生對話互動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意義構建的過程,是師生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它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因此,首先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情和教材安排特點來靈活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及安排順序可作一定的取捨和調整,以滿足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其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把教學內容定得太窄、太死,要把握設計與生成的內在關系,從生成與建構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教學設計時,突出生成性教學策略,運用有彈性的預設,只設計活動方案,如創設誘人思考的問題情境;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組織辯論賽等,為課堂上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給學生留有自主建構的空間和時間,為課堂生成提供平台。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應把自己定位在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而非教學內容的安排者和發現者,要把自己的智慧融進富有創造性的設計當中。
總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不但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地理認識能力,建構地理知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優化地理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地理教師的科研能力,專業水平和教學理論水平,改進地理課堂教學。使地理新課程在實施中達到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課堂地理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