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的五帶劃分是什麼
地球五帶的劃分、特徵和成因
(1)地球五帶
地球上的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的總稱.
五帶是個天文氣溫帶.所以,五帶的劃分只考慮天文因素,而不考慮地理因素.劃分五帶的天文因素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因此,五帶實質上是天文帶.五帶的劃分,是根據兩條天文線:回歸線和極圈,即南北緯23°26′和66°34′兩條線.前者是太陽回歸運動的南北極限,為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後者是極晝極夜的界線,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這兩條線之和為90°,具有互補性,取決於現代的黃赤交角值.
(2)各帶的特徵
熱帶: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佔地表面積的39.8%.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13時25分.
溫帶: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與南北緯66°34′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08′,合佔地表面積的51.9%.這里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晝夜長短變化大,白晝長的變化幅度為2時50分到24時.
寒帶: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佔地表面積的8.3%.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3)五帶的成因
2. 五帶如何劃分各帶有何特點
地球五帶的劃分、特徵和成因
(1)地球五帶 地球上的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的總稱.
五帶是個天文氣溫帶.所以,五帶的劃分只考慮天文因素,而不考慮地理因素.劃分五帶的天文因素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因此,五帶實質上是天文帶.五帶的劃分,是根據兩條天文線:回歸線和極圈,即南北緯23°26′和66°34′兩條線.前者是太陽回歸運動的南北極限,為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後者是極晝極夜的界線,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這兩條線之和為90°,具有互補性,取決於現代的黃赤交角值.
(2)各帶的特徵
熱帶: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佔地表面積的39.8%.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13時25分.
溫帶: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與南北緯66°34′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08′,合佔地表面積的51.9%.這里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晝夜長短變化大,白晝長的變化幅度為2時50分到24時.
寒帶: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佔地表面積的8.3%.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3)五帶的成因
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的鉛垂線有23°26′的傾斜,而且傾斜方向不變,因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徘徊於南北緯23°26′之間.這樣,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在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另一方面,產生了氣溫高低變化,使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這是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小的結果,最後形成了地球五帶.
3. 五帶的地理特徵
讀圖分析可知: (1)五帶中,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終年炎熱;南、北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南、北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2)由於地球公轉,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不同,人們根據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溫度帶. (3)從圖中可以看出,北寒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是北極圈,熱帶與南溫帶的分界線是南回歸線. (4)五帶中,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光照和熱量最豐富;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最適宜人類生存發展;我國主要位於北溫帶,少部分在熱帶. 故答案為:(1) 五帶名稱 地理現象 氣候特徵 有無極晝極夜 有無陽光直射 熱帶 無 有 終年炎熱 南、北溫帶 無 無 四季分明 南、北寒帶 有 無 終年寒冷 (2)公轉;(3)北極圈;南回歸線;(4)熱;溫;北溫.
4. 地理中五帶位置指的是什麼
五帶是指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北溫帶,在南北回歸線與南北極圈之間
南北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南、以北。
(4)地理五代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5. 地球五帶是哪五帶
地球五帶指的是: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溫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到南極點
北溫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到北極點
(5)地理五代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一、地球公轉
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的旋轉成為公轉,周期為365.25天。
二、黃赤交角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同時進行,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夾角始終為23°26′,黃赤交角的存在決定了地球四季的變化。
三、回歸線
地球上南、北緯23°26′的兩條經緯圈。北緯23°26′稱為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線。南緯23°26′稱為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線。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
南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南北溫帶間的分界線。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為熱帶,這里太陽終年直射,獲得的熱量最多;北回歸線和北極圈(北緯)之間的地區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南緯66°34′)之間的地區為南溫帶。
6. 地理五帶指那些
地理上的「五帶」是指: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的五個溫度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一年當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26ˊ和南緯23°26ˊ之間來回移動。只有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才能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景象。這個地區獲得的太陽光熱是全球最多的,稱為熱帶。
南極圈以南,和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高度角很小,可以觀察到極晝和極夜現象,得到的太陽熱量極少,氣溫很低,稱為寒帶。
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得到的光熱介於熱帶和寒帶之間,氣溫也較適中,一年四季分明,稱為溫帶。
(6)地理五代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溫帶是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的中緯地帶。
南溫帶和北溫帶各跨緯度43°8′,南、北溫帶的總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52%。本帶內太陽高度變化很大,在回歸線上的變幅為90°—43°8′之間,隨緯度增高,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到極圈的變幅在46°52′—0°之間。
太陽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變化,氣溫也隨之出現一高一低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也很大,到極圈增加到24小時。可見,在溫帶太陽高度比熱帶小,獲得熱量少於熱帶,溫度低於熱帶。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非常顯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溫帶的特點。
我國的熱帶地區為海南島、雷州半島以及雲南和台灣南部。
7. 地理中的五帶是什麼
五帶是指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北溫帶,在南北回歸線與南北極圈之間
南北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南、以北。
8. 地球的五帶分別是什麼
地球五帶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其中熱帶有陽光直射,南寒帶和北寒帶存在極晝極夜;
所以無陽光直射和無極晝極夜的地球五帶是南溫帶和北溫帶.
9. 地理中五帶位置指的是什麼
五帶是指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北溫帶,在南北回歸線與南北極圈之間
南北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南、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