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寫高中地理競賽論文
論文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文章內容分為論點,論據,引證,論證,結論幾個部分。
論點就是提出存在的問題,標題要簡明扼要的反映研究的內容,設有摘要和關鍵詞
………………
建議可以從以下這兩點來敘述,不過要根據自己的選題,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選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也就是說研究領域中一個新穎有意義的課題,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過,或者說闡述過但是沒有闡述論證的足夠全面,你加以豐滿,或者駁斥前人的觀點,
總之,意義和目的一定要敘述的清晰並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論,你是用什麼理論證明你的觀點
也要敘述清楚,否則難以有說服力
在做文獻綜述和國內外研究水平的評價等等也要有翔實的根據
這樣才能襯托出你的選題的意義所在
例如人類活動對地理的影響,開發太陽能源的其他途徑這兩個都很寬泛的,還可以細分。
B. 如何學好地理 寫一篇論文
關於如何學好,首先是個人態度,學好一門學科首先要培養對它的興趣,下面是按照本人高中學習地理的一點兒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 從區域地理上來說,區域地理的靈魂是自然地理,學好區域地理,首先要了解一個地區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絕對位置就是其地理經緯度,相對位置就是該區域與周圍區域的相對關系,比如以中國為例,中國的相對位置是在太平洋西(北)部,在亞洲東部,在日本的西部等等,絕對位置在73°33′E到135°05′E,3°51′N到53°33.5′N(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否准確,我已經有很久沒有再看地理了)之間。了解了區域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就可以考慮其他地理因素了。
一.從絕對位置出發,可以推斷出改地區的氣候類型(不考慮其他因素),然後從氣候類型就可以知道該地區的其他地理要素,還是以中國為例,從南部到北緯33°,我們知道這一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那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隨之就出來,什麼雨熱同期啊等等特點再配合上這些地區的地形(多平原),這就聯繫到了農業類型——水稻種植業,等等等等,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推導,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地理知識網路,一層一層的,脈絡十分清晰,而且加強你的記憶。
二.從相對位置出發,主要就是考慮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了,比如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交通,工業等等,還是以中國為例,中國的沿海,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可以發展近海養殖業,遠洋捕撈業,鹽場等等,再特殊一點兒,珠三角地區,由於該地區臨近港澳,又有東南亞龐大的市場網,所以該地適合發展輕工業,因此珠三角的工業類型是輕工業綜合工業基地。
當然,學習區域地理,不僅僅是從地理位置上來的,這僅僅是一個空間概念,我們還得考慮其他因素,從自然方面,有地形,水資源等等,從社會經濟方面,有資金,技術,政府支持力度,交通,等等,然而這裡面又有很多因素是相互串聯的,在這里我要介紹一種串聯記憶法,就是把不同類型的地理因素串聯起來,你會發現,他像數學裡面的公式一樣好使。我舉一個例子,以重慶為例,重慶以山城著稱,其地形以山地為主,這就決定了重慶的農業是很落後的,因為耕地面積實在是太少了,而山地適合幹嘛,適合發展林果業種植啊,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林果業,因此重慶的柑橘在國內知名,然後,重慶的氣候,應該說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夏天又三伏,因此就給本來就不好的農業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從地形出發,山地地形就限制交通,因此重慶的交通不發達,山地地形以破碎為主,所以大體上重慶的城市類型都是分散型。時間緊迫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這里重點介紹一種地理記憶分析方法——串聯記憶分析法,細細去品味吧,很有用,我就是用這個方法,曾經地理考過滿分。
到這里,區域地理就差不多了(其實還有很多,一時我想不起來了,諒解)我想學好區域地理,主要還是要多掌握知識點,然後把知識點融會貫通。
第二 從自然地理來說,這個我只想說,很大程度是跟你的數學思維有關,這個也是困擾許多人的難點,但是在很多地理高手看來 ,這是一個拿分點,為什麼?因為,他們深入的理解了。能夠完全運用知識。
那麼,怎樣學好自然地理呢,整個自然地理就是在地球,大氣循環,氣候,資源等等,這些裡面,我前面以前介紹了一些比如氣候啊什麼的,這些其實不是難點,難點是地球和地圖這一塊兒,我分別介紹一下學習重點。
關於地球,首先是地球在宇宙空間中,對地球的基本認識,然後是太陽,地球,月球的關系,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地球公轉的意義和光照圖,在這些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以圖的形式作為載體呈現出來的,所以首先是要學會看圖,怎樣能夠把圖和題目的意思看得更明白呢,這里所有學習自然地理的人都覺得,空間想像能力實在是很重要,所以要培養自己的空間想像能力,在這里我特別想說說光照圖和晨昏線,因為這個往往是考試重點,怎樣學習呢?第一,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很牢固不能混淆;第二,學會分析圖,最好的辦法就是置入場景法,把題目所傳達的意思迅速的通過你自己的理解化復雜為簡單,一層一層的剝。 第三,揣摩出題人的意思,就是要揣摩考點,這個看靈性和悟性了.......
關於地圖,這就是所有地理上的圖像,其中有 區域地圖,地球的地圖,比例尺,等值線等等,這裡面最難的是等值線,等值線分很多種類型,我隨便說幾種,等高線,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等溫線,等密度線等等,這個裡面錯綜復雜,就需要思維清晰的分析,這里出題時千變萬化,我就不好舉例了,但是我可以提出一些常見的技巧,比如,對於風力,等壓線越密,說明風力越大,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夏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一月份,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南半球也一樣,在高空中,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這個經常是考點)說了這么多,總之一句話,這一部分得多做題,多積累經驗,另外就是奪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
過了地球和地圖這兩關,你的自然地理就基本解決了,所以一定要多花工夫在這兩點上(我是過來人哦)這里也一般是高考的難點。
第三 人文地理 方面,這個就沒什麼可以講的了,我系統的介紹一下吧,它主要包括人口,農業,工業,城市,交通,環境,文化,等等。我想這一部分,你得多多關心時事了 ,因為出題的都是依託時事出的,這部分不難,但是就是難記憶,這時候,就把上面我介紹的串聯記憶分析法用起來,但是考試的時候,很多時候不是單純孤立的考某一個問題,她是綜合性的, 有時甚至是夾雜了自然地理。所以,掌握基本知識仍然是重點啊、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說的這些,學習地理,不能僵化的學,要學會真正的活學活用,以我的經驗,現在大多數地理題目的出題模式是 :背景材料是時事,然後以區域地理為依託,考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以,首先是解決圖這一關,把圖中所指示的區域要看清楚,然後是分析的時候一定要條理清晰,思路順暢,最後一定要全面。注意,在地理學上的簡答題中要做到全面是真的不容易,我暴露一下我當初考滿分是的情形,一道10分的題目,按照常理是答5點內容就行了,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全面,我足足寫了10點。因此 全面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多浪費點兒墨水。
好了 同學 夜已經深了 打字辛苦 累了 說得不是很清晰 。。。。。但是完全是個人觀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如何通過地圖教學培養高中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參考文獻
首先講解的時候要有趣,激發學習興趣
講解的語言要准確,同時還要注意形象生動,像白岩松解說奧運開幕式一樣,每一個國家都能信手拈來,每一個國家都有其獨特性
講透,同時傳授學習方法
及時復習
多種感官共同參與
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採取個別輔導或集體輔導
D.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 的參考文獻怎麼寫
會考不是很難的,要理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然後考試前做試卷練習。文科知識,會不會,都要寫上去,尤其是比較近的知識點。
E.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論文各個部分之間有何邏輯關系
淺析多媒體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摘要】現代學生思維開放、知識面廣、領悟能力強,不同於歷史
上任何時期的學生。傳統的教學方式完全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全面發展、具 備全球視角的需求。隨著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大量滲
入高中課堂。高中地理作為一門涉及范圍廣、圖文並茂、文理綜合的特殊 學科。如何把多媒體靈活運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中,是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研 究的課題。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地理作用 高中地理是一門較特殊的學科,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對於以感性
思維為主體特徵的文科生而言,地理是文綜中最難學習和掌握的學科。多 媒體的輔助應用,能以形象、動感、立體的圖文,幫助學生認識一些抽象
的、模糊的地理現象和知識。這種現代的教學方法能減少學生學習的困難, 提高他們學生地理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從而在整個高中地理學習中,獲得盡可能大的收獲。接下來,筆者將 簡析多媒體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的作用。
一.通過呈現現實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激情 古人曰: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興趣,最大的動力也
是興趣。因此,作為地理老師,最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習喜歡地理,對地 理充滿好奇心。地理教師在現代多媒體技術中,課前設計與教學內容相吻
合的情境,合理地組織畫面,再配以靈動的音樂,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 教學環境,改變以往的沉悶,使課堂更加活潑輕松。以前的課堂,以老師
為中心,所有的學生圍著老師旋轉,課堂唯一的色彩就是單調的白色粉筆。 但是現代的教學模式已經與傳統的有了大大的不同。生動形象的教學可使
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容易提高 學習效率。同時,信息技術的運用還能把抽象的地理概念、事物、規律及
復雜的地理環境由靜態變動態、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遙遠變咫尺、 復雜變簡單,大大增強課堂的表現力,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
心。比如教師在講授高中地理「地質災害」一節時,播放 「地震帶來的 翻天覆地」和「地震肆虐後的悲慘景象」的影像資料。一是快速吸引學生
的注意力,二是激起學生對地震知識的求知慾和預防地震災害的決心。 二.地理教學課堂實用多媒體,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很多教具會運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中,但有時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教 具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然而多媒體往往可以彌補這些教具的不足和缺
陷。比如使用電子地圖代替傳統的掛圖教學,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教學效 果比較明顯。比如,在學習我國地理的政區、經緯度、氣候、地形、河流、
植被、土壤、礦產、城市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先展示一張空白的政區地 圖,然後再把相關的政區名稱展示出來,接著是經緯度和相關的氣候、地
形、植被等等。這個過程的時間花費很少,非常清晰明了,但是如果使用 傳統的掛圖的話,學生學習起來常常會感覺比較混亂,理解起來難度會很
三.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歷年各省地理高考題,特別注重考查學生觀察能
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講授法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是教師運用的主要方 法。此種方法不能讓學生感受地理事物的運態變化,一些抽象的知識學生
很難理解和掌握。這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更不用說 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動畫模擬、過程演示可以變靜止圖為動
態圖,整個變化過程盡收學生眼底。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相結合,課堂 氣氛得到活躍,學生求知慾得到激發,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提現。比如在
講《地球在宇宙中》分析太陽系行星運行特點時, 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太 陽系運動示意圖製作成運動的動畫形式展現,要求學生觀察並分析八大行
星運動的特徵,就比學生單是閱讀教材的太陽系示意圖容易歸納出答案。 四.地圖是地理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地圖對地理而言是第二語言,是地理學科的主幹。通過地圖可以形象、 直觀、綜合的表達地理知識。許多隱性的和顯性的地理知識可以透過地圖
表現出來。課本插圖和掛圖是傳統的地理教學最常用的方法,對地理老師 來說,特別是年紀大的,一節課帶上很多地圖都是件體力事。有時地圖很
小,後排的同學很難看清,對一些具體的事物變化更難找的出來。這些都 會影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進而影響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一堂課結束後,他們要麼渾渾噩噩,要麼學習的知識很少。但是,利用多 媒體技術,通過大屏幕及相關的軟體,教師可以隨意放大或縮小所要展示
的區域,以及利用多媒體通過 FLASH 動畫模擬、演示, 讓學生從中觀察 整個過程,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討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
生的求知慾,同時學生通過閱讀地圖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 對其讀圖用圖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東亞」時利用多媒體
大屏幕展示一幅東亞地圖,動態閃爍顯示「東亞」等內容的位置、分布, 教師一邊口頭講授東亞的分布位置、分界線及其 輪廓特點,另一邊迅速、
准確地在多媒體地圖上勾畫出東亞的位置、范圍,分析對比記憶,分辨出 東亞輪廓的主要特徵。 五.正確認識多媒體的本質,切莫完全依賴多媒體
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正確認識多媒體,他不是教學的主體,僅僅是 個輔助手段。很多老師都把多媒體教學看成是學生學習的靈丹妙葯,所以
他們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常常為了准備一個課件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 這嚴重影響了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深入研究。多媒體教學也
好,傳統教學也罷,充其量都是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作為 地理教師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通過傳統教學和多
媒體教學的相互結合,發揮兩者的最大功能,這樣才能在避免當解說員的 同時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多媒體教學有著很多傳統教學無法匹敵的優勢,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是 否要使用多媒體教學,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進行界定。教師應當根據
教學設計的需要來恰當地處理好什麼時候用,該怎麼用的問題,要避免盲 從地無論何時都使用多媒體教學這一誤區。比如在講解「三圈環流」的時
如果使用多媒體視頻的話,往往速度較快,一帶而過,筆者以為達到的效果會很一般。但如果使用板書教學的話,一邊講一邊繪板圖,學生
則在紙上畫,就能夠使教學層層深入, 使學生輕松理解三圈環流形成的 基本原理。 總之,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是萬物都有雙
面性,關鍵在於教師自己尺度的把握。教師應當充分認清楚多媒體僅僅只 是教學的輔助,學生才是教學的中心。千萬不能喧賓奪主,這樣才能讓多
媒體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功效。 參考文獻 [1]鄧衛國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意義[J].教育研
鍾冰.運用多媒體進行地理學科教學的幾點體會[J].江西教育論叢,2009(2). 小學時代,2010, 魅力中國,2010,
F. 普通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研究課題可以參考哪些文獻
關於公布安徽省第五屆
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
根據省教科所《關於舉辦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教學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號)文件要求,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各地推薦的地理教學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一等獎 16篇,二等獎 36篇,三等獎71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請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論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廳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發
列印:吳儒敏 校對:吳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篇 目 單 位 作者
《淺談地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能力的培養》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東
《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錢宏瑾《銅陵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銅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銅陵市第一中學 楊國兵
《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安慶市教研室 何陸禕
《論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阜陽市教研室 陳鵬飛
《地方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吳岱峰《透過一次地理評優課談新課程課堂教學》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 穎上縣教研室 何長劍
《關於高中地理選修課程校本化的幾點探討》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淮南市第三中學 朱元坤
《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洪成旗
《淺談新課程下我對地理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黃山市梘忠中學 汪德利
《探索課程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貴池二中楊淑萍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學 苗紅青
《地理探究學習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 懷遠一中 孫尚樓
《談地理教學中學上情商的培養》 六安皋城中學 余 蕊
二等獎
《梳理經歷 整合資源 回歸生活——地理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周躍紅
《談新課標下的「太陽高度」教學設計》 阜陽市第三中學 馬 靜
《巧用身體語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藝術》 合肥市第五中學 沈龍海
《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 亳州第一中學彭長玉
《新課堂教學下教學策略的初探》 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周慧本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地理課堂教學》 淮南實驗中學廖惠榮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養》 亳州第五中學 王玉龍
《地理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學 陳 中
《用新課程理念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地理知識》 固鎮一中李方平
《構建科學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調動學困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活動》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長軍
《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學習》 郎溪中學 胡燕平
《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的一些誤區》 來安中學 董桂山
劉 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徑和培養策略》 和縣二中 夏立軍
《高考地理復習的「虛」與「實」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黃永紅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微》 歙縣中學鍾彩琴
《淺談「問題研究」的作用與教學》 五河一中 劉繼英
G. 大氣科學都學些什麼具體的課程呢 跟高中的地理.數學什麼的聯系大不大呢,要不要在假期准備什麼呢
專業名稱: 大氣科學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包括野外實習和室內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資料處理和電腦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知識和能力結構:1.掌握系統的數學、物理、化學、電腦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具有扎實的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進行大氣探測的技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4.了解國家科學發展、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5.了解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的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獲取相關資訊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專業實驗: 大氣物理和大氣探測實驗、天氣分析預報實驗等。
相近專業: 應用氣象學、環境科學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學科性質: 理工
門類: 理學
主幹學科: 大氣科學、環境科學
主要課程: 大氣科學概論(地球科學概論)、大氣物理學、大氣探測學、天氣學、大氣動力學基礎、近代氣候學基礎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天氣學實習、大氣探測實習和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就業前景: 主要從事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的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
PS:我男朋友也要學這個專業羅,我個人是覺得說,大氣科學肯定和物理跟地理有關啦,但是跟高中所學的知識關系也不會太大。建議你看一些物理方面的書籍......
H. 高中地理實驗課程資源開發有哪些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豐富地理課程內容,貫徹新課程理念,轉變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增強地理教學活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具有重要意 義。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對研究的背景和意 義、國內外課程資源的研究近況,包括課程資源的概念、特點、分類、開發與利用的意 義、原則和途徑,以及研究的內容和策略進行了闡述;對地理課程資源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包括地理課程的內涵、分類和理論基礎;通過對浙江省內高中教師進行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問卷調查,了解目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近況和存在的一些不足。基於對調查中存在的不足,闡述高中地理課程開發與利用的對策,從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內容、途徑著手,主要探討了高中地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內容和途徑,包括開發與利用的原則:開放性原則、地理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和共享性原則;開發與利用的內容:地理教學設備設施、大眾傳播媒體、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重視地理教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注重發揮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加強學校地理資源庫的建設、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為例,圍繞教材這一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探討新課程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特色淺析淺析、新課程高中地理教材的功能,即具有提供學生學習的範例、推動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及地理技能的培養、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與評價、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等功能。提出對教材內容的「深加工」,即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拓展、優化、遷移、升華,豐富和完善教材內容,以及教學設計提出一些倡議。
I. 高中有哪些地理論文可寫
選題是撰寫學位論文的首要環節。選題的好壞往往是決定論文成功與否的關鍵。要選好題目,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選題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專業研究方向的范圍隨意去選,否則即使論文作得不錯,也不易被通過。
第二,選題的價值性。研究課題在理論上要有開拓價值。凡是難以提出自己見解的題目,最好不要去選。
第三,要有現實意義。選題過程中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不但要考慮「熱點」問題,而且要善於發現具有發展潛力和前途的題目。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需要有較深的理論功底和敏銳的觀察力。這也是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第四,選題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圍內,根據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資料,確定論文的題目。一方面要「小題大作」,而不要「大題小作」。另一方面要考慮題目是否缺乏實現的必要條件,如果資料很少,無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這兩點,論文就好拓寬加深,比較容易寫深寫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點水,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2做好開題,架好橋梁
開題是介於選題和寫作之間的中間環節。做好開題工作,就能架起課題與寫作之間的橋梁,將研究構思真正地開始付諸於實施。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要查閱、消化和綜合文獻。題目確定後,要集中一段時間查閱文獻。科學研究必須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復或走彎路,並力求有所前進。在這個過程中要與導師多加溝通,根據導師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獻擴大知識面和閱讀范圍,並根據已經掌握的文獻,從這些文獻所引證的參考文獻目錄中進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獻。這種「順藤摸瓜」的方法,是一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較多資料的捷徑。另外還要查閱與自己的研究工作有關的學術期刊,特別是一些重要期刊,要盡量精查精讀,讀一些重點文章。這里,起碼要看完所有目錄。這樣,就可以了解本學科專業在這個問題上研究的歷史和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以便從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還要重視報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獻」。
3論文寫作,重中之重
學位論文寫作的第一階段是在開題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形成詳細的寫作提綱。提綱一定要經過導師的審閱和批准,方可開始寫作。對於提綱,首先是要推敲好題目。論文的題目是文章的點睛之筆,要使讀者一看就能抓住該文的主要特點。題目要具體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於一般,要簡練不要冗長,更要注意思想的確定性,不要給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階段是論文寫作。論文寫作忌匆忙從事,且不要無綱而作或草綱而作,以免走彎路,做無效勞動。在寫作過程中,一定還會發現提綱中的問題,要注意及時加以修正。碩士學位論文一般控制在3~5萬字,不易過長或過短。正文寫好後,還要寫好以下內容:
1、論文摘要。摘要是論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簡練的語言概括論文的精華。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後再寫,這樣可以概括得更准確一些。寫外文摘要時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譯,因為中、外文的寫作習慣是不同的,直譯往往效果較差。應當擺脫中文的束縛直接用外文寫作。篇幅還可以稍長一些。
2、關鍵詞。要精選能反映本文主要特點的單詞或片語。片語應簡明通用,約定俗成,不要生編亂造。片語不宜過多,一般以3~4個為宜。
3、引言。引言的內容是要提供該論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義、歷史和現狀,由此引出寫作論文的目的。
4、注釋。注釋要求准確、統一、標准化。引證一定要核對原文。特別是經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聞出版署的規范要求進行統一。
5、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目錄不規范是論文寫作中的通病。列舉參考文獻時應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讀過的文獻,不能列出自己沒有讀過的文獻;只能列出和本文有關的文獻,不能列出不相乾的文獻;文獻目錄編排一定要分類,分類的參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謝。這也是論文中必須有的內容。對自己論文的寫作過程作些說明是必要的,對曾經支持和幫助過自己寫作的人,特別是對自己的授課教師、論文的指導教師,表示感謝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詞太多是不必要的
J.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
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要正確處理好高中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展變化趨勢。部分高二文科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感到相當陌生,這無疑給高中地理教學出了個難題。如何抓住基礎,適時提升,重組教材內容,強化地理知識的融合,就成為高中地理教師探討的課題。 根據中學地理課程的安排和高考考綱的要求,一般文科班的地理課教學和總復習的安排都是分科後先復習初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知識,同時教學高中的選修(一)、選修(二)課程,高三第一學期開始高一必修課程的復習,一直安排到高三第二學期的全市模擬考試前結束(大約在三月下旬)。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對於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是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對於剛上高中的同學來說,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較難學,特別是高中第一單元的內容,許多同學認為即使把教材上的內容看會了,一到應用時、做題時就不會了。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知識的銜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轉變學生對初中地理的看法及學法。 許多學生對於初中地理普遍認為,只要看一看書,背一背,記一記,在考試時臨時突擊過關就可以了。考試一結束可能等到上高中的時候也忘得差不多了。對於學生可以說不重視,因此學習也就是應付了事。到了高中我們教師要轉變學生對地理是一門副科的看法和學法,介紹地理這門學科的特點,使學生快速地融入到學習之中。 二、在學生中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首先,了解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學習情況。在上高中地理第一節課,或者課下找學生了解,通過書面文字的形式上交上來,老師了解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並記錄下學生普遍反映、暴露的問題。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情況,才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有的放矢。 其次,研究新課標教材的變化,明確學習的目標 。在教學前應對初、高中教材和課程標准、教學大綱進行對比分析,然後,根據調查研究得到的學生情況和教材變化情況,做到 「知己知彼」後,並結合高中教材的教學內容,確立復習的起點和重點。 三、因材施教,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銜接,重點突出必備知識。 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銜接,並不是所有的內容一定要有銜接。根據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確定復習的內容。如初中學生對於地圖的掌握可以說是一個空白,學生不會看圖,不知道怎麼看圖,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有幾大洲,各大洲的具體位置更不用說了。因此,在進行知識銜接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圖上,用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引導學生學會用圖來分析和推理問題,在高中階段,應該讓學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圖冊,培養學生讀圖、認圖,畫圖的能力。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很重要,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呢?首先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科的特點,了解地理學習的規律,地理的學習很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的事、身邊的現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識。另外地理與其他學科也是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如地理上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學上的知識來解釋;數學上講球體知識的時候可以用地理上的經度和緯度的知識來分析;英語上的許多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都涉及到地理知識。 在學習方法上讓學生培養學會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自己要學會應用規律,總結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地理,學習地理,學好地理! 五、拓展區域地理,實現初高中內容的融合 地理學最主要的特點是區域性和綜合性,而區域的問題都是綜合的,區域地理既是自然與人文地理知識的起點,也是自然與人文地理知識的歸宿,任何一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都發生在一定的區域。從近年來文科綜合考試命題看,試題以區域地理作為命題背景和切入點,利用高中地理知識和方法來加以分析和解釋,一定程度上區域地理是試題的「門檻」。由此可見,區域地理復習就應該依據高考大綱要求,拓展區域地理內容,實現初高中地理內容的有機融合。 1、構建區域體系,培養空間概念和空間思維能力。 依據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區域地理內容,記憶重要區域的空間位置,構建「腦圖」,解決在地圖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識,為地理學科後繼知識學習掃清空間分布的障礙。形成最基本的地圖基礎。 ①填圖,依託圖例和注記,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位置鞏固在地圖上,為形成知識體系提供空間平台。 ②拆分普通地圖,突出主要地理事實,以中心事物為載體,在圖中提煉主題,培養提取信息能力。 ③疊加專題地圖,將相關聯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圖上,養成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形成綜合能力。 2、整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內容,用高中地理知識和方法分析區域特徵,形成區域綜合分析和空間思維能力,形成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①從經緯網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位置入手,認識地理環境的水平結構。分析區域的氣候(包括熱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農業等具有地帶性特徵的地理要素。 ②從地形剖面圖著眼,掌握地理環境的垂直結構。根據對地形剖面圖的分析,理解一個地區的地勢、水文、交通線走向等非地帶性地理要素,全面地認識一個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徵。 ③在准確掌握區域地理環境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的前提下,立足本區,向外延伸,比較區域差異。 ④尋找區域主題,在眾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區獨具特色或具有全球意義的問題,形成規范性的表述,聯系周邊地區,形成對主題的深刻思想。 3、案例教學 以某區域為載體分析其重要地理要素,如地形(山地、高原、盆地等)、氣候、水文(河流、湖泊等)、生物、土壤等,用高中地理的方法分析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總結分析區域特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