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本課程開發的校本課程開發類型
從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活動方式來看,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分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類型。
1.課程選擇
課程選擇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是指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學校付諸實施的課程計劃的過程。選擇活動使教師能夠在決定教什麼的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課程選擇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教師要有選擇的權利,同時還要有可供選擇的空間。此外,課程選擇對教師的專業資質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因為課程選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重要而長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掌握課程選擇的專業知識,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發展。
課程選擇有多種層次和方法,其中最綜合的選擇形式是課程計劃中的科目選擇。大多數具備校本課程開發機制的教育系統都會為學校提供一系列供選科目清單,學校要從中選擇它們所要開設的少數科目。通常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門對選擇的原則提出一些規定和建議,學校也有權開設供選科目清單中沒有的科目。
2.課程改編
課程改編是指針對與原有課程准備對象不同的群體進行的課程上的修改。校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改編主要是指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課堂情境。此外,它也包括某些學校對國外引進課程的翻譯和本土化改造。在一個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社會中,教師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課程改編任務。
進行課程改編需要充分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但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歸納為五大類,即(1)目的;(2)內容選擇;(3)內容組織;(4)學習經驗;(5)學習資料。教師應該對上述5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增加、刪減和改變順序與重點等方式對指令性課程、引進課程等加以修改,從而更好地適應學校和班級的具體情況,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3.課程整合
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課程整合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必須減少知識劇增對課程數量的影響,防止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課程整合的常用方法有開發關聯課程和跨學科課程兩種。其中開發關聯課程是要在課程設計時就科目間的相關問題進行協調,往往體現的是兩門左右學科間相對狹窄的聯系。比如物理科學和數學關聯課程就意味著物理和數學專題的編排順序應該是把那些解決物理問題所需運用的先進數學方法安排在前面。跨學科課程是把不同的學科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例如,美國學校的社會學科就是作為一門課程來開設的,它把地理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有時還有歷史等串聯在一起。20世紀80年代,科學、技術與社會在國外成為一門廣泛採用的學校課程,這也是課程整合的產物。
4.課程補充
課程補充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課程補充材料可以是矯正性和補救性練習、報紙和期刊剪報、聲像材料、教學片和電影短劇、圖畫、模型、圖表、游戲和電腦光碟等,這些材料有助於實現內在於正規課程中的課程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選擇提供的補充材料,或者與同事一道合作開發,也可以獨自進行開發。
5.課程拓展
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拓展材料的目標是拓寬正規課程,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內化價值觀和掌握技能的機會。這些東西與學生所學課程專題有關,但超出了正規課程所覆蓋的廣度和深度。
6.課程新編
課程新編是指全新的課程單元開發。例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地方性專題課程即我們所說的「鄉土教材」以及時事專題課程,就可以歸為這一類型。此外,學校還可以開發新興的專題或學科領域,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這也屬於課程新編活動。地方性專題課程可以在某一具體科目中進行安排,也可以在相關學科的整合課程中加以安排。地方性專題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得最為常見,實際上最初的地理課程單元所涉及的現象都與學生的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學習地圖的最初步驟是根據「由近而遠」的原則加以安排的,從與學生周圍地區有關的專題開始,這樣就把學生的個人經驗與學校的正規學習整合起來,這樣的課程單元可以在地方層次上由當地教師的積極參與而做出最好的准備。大多數學校科目都有地方性專題,像地方史或與當地有關的著名歷史人物。
2. 校本課程開發有哪些
校本課程開發有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新編,具體內容如下:
1、課程選擇:課程選擇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是指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學校付諸實施的課程計劃的過程。
2、課程改編:課程改編是指針對與原有課程准備對象不同的群體進行的課程上的修改。
3、課程整合: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
4、課程補充:課程補充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
5、課程拓展: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
6、課程新編:課程新編是指全新的課程單元開發。例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地方性專題課程即我們所說的「鄉土教材」以及時事專題課程,就可以歸為這一類型。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學校基於本校實際,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值得鼓勵,但要科學地完善課程結構,規范有序地開發相關的校本教材,努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3. 如何開發利用地方歷史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是課程設計者的任務,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新課程倡導教師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實施者,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只要多留心,到處都有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作為江蘇省重點中學的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根據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開發利用歷史課程資源主要有以下兩個途徑。
一、充分利用歷史教材中的課程資源
歷史教師如何看待歷史教材,如何利用歷史教材,主要取決於他的教材觀。新課程要求我們歷史教師把歷史教材看作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一個引子或者一個案例,而不是課程的全部。歷史教師在對歷史教材的處理方式上,要善於結合學生的實際,聯系學生的經驗和社會實際,創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緊扣歷史課程標准而不是緊扣歷史教材。歷史教師充分利用歷史教材內的課程資源,創造性地利用教材的方法有:
1.重組教材內容順序
教材是落實教學大綱、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教材內容只是教學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學中教師不可過分拘泥教材,可以根據實際,重組教材內容順序。
2.靈活運用教材中的案例、地圖、活動等
教材中的案例、地圖、活動等是對教材內容的有效補充。教師如果利用得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這一節中關於元朝行省制度時,通過學生對地圖的觀察和認識,可以讓學生理解當時的元帝國並不都是行省,還有一些地區不屬於行省范圍。例如,中央直接管轄的地區河北、山西、山東,宣政院轄地西藏地區,從而加深學生對行省制的理解,同時也能使學生形成對我們偉大祖國廣大區域的認識和認同。
二、積極開發歷史教材外的常州區域性歷史課程資源
所謂區域性歷史課程資源,是指發生在這一區域范圍內本鄉土的歷史。區域性歷史資源是反映本地社會發展變化的歷史,與家鄉的社會生活聯系密切,其典型材料是開展研究性學習較為理想的專題,能較好地體現導學性、活動性、方向性、時效性和綜合性,更易讓學生從感性認識入手,逐步深入研究,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
常州的區域性歷史資源,與現行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相應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現行《歷史》教科書與常州區域性歷史相應內容對照表
歷史教師可以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穿插區域性歷史資源教學,也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集中開展區域性歷史資源專題學習。
當然,歷史教師在運用地方史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不能以偏概全
不能以地方史完全替代課本知識的教學,必須圍繞課標進行教學。還要避免過分美化家鄉,在選取資料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全面看待歷史的能力,要讓學生認識到家鄉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中國的發展也就沒有家鄉的發展。
2.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課題
區域性歷史資源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內容是很廣泛的,作為學習歷史知識的一種途徑,其選題須是典型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從本地實際和本人實際出發,選擇一些群眾有所了解、有原始依據或文字材料、容易引起興趣的、有教育意義的專題進行探究,以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3.要做有心人,廣泛積累區域性歷史資源
在搜集區域性歷史資源的基礎上對歷史資料進行有可能的考證,對於一些無法考證的歷史資料要慎重使用。實用資料的時候,盡量提供資料的來源或是出處,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態度。
我們進行鄉土歷史教學,可以把愛國斗爭講近了,把愛國人物講親了,使學生通過對家鄉歷史發展的認識,促進對家鄉現狀的研究,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家鄉與祖國聯系得更切實,更緊密,培養他們為建設家鄉的美好明天和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的志向。另外,對於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歷史認同感也將有很大幫助。當學生對歷史感興趣的時候,我們就不必抱怨學生不愛學歷史了。
4. 什麼是鄉土教材
以本地方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狀況等為內容的教材。18世紀,法國思想家J.-J.盧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就曾主張教給兒童以鄉土地理知識。後來一些教育家把鄉土教材逐步擴大到鄉土歷史、鄉土社會、鄉土自然、鄉土文學等等。教給兒童鄉土教材,不僅符合教學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而且有助於兒童認識鄉土和培養熱愛鄉土的觀念有些國家曾在小學設鄉土學科,專門從事鄉土教材的教學。現在多把鄉土研究的內容,分別納入各有關學科去教學。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地方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又有值得講述的革命傳統和文物古跡,編輯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教材供學生學習,有助於激勵兒童繼承革命傳統,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鄉土教材編寫的幾個問題及對策思考 編寫鄉土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鄉土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鄉土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鄉土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鄉土教材的方法。 一、 鄉土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鄉土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鄉土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鄉土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鄉土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鄉土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其二,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校教師的歡迎。經過我們調查,許多地方也都想過編寫鄉土教材,然而學校多數老師對此都興趣不大。其原因在於,鄉土教材的內容自然多為鄉土文化,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鄉土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繼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果績效。老師們大都希望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價。 其三,鄉土教材與正式教材的關聯性差。鄉土教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本土文化,這些內容很難和正式的學科教材發生聯系,如果用時間來學習鄉土教材,那麼就會佔用正式教材學習的時間。這樣,無足輕重的鄉土教材自然就在學校沒有"立足之地"了。 二、鄉土教材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只是我們所了解的表面現象,在這些現象後面存在著深層的原因,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何為鄉土?為何要編寫鄉土教材?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開始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以為鄉土就是民間的一般風俗習慣,一般的民間工藝和技藝。然而,當我們與當地教師和村民討論此問題時才發現,村民們對學校的期望並非僅僅傳遞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藝,人們望子成龍的心情是迫切的,人們希望自己小孩走出大山,出去見世面的想法遠大於學習本鄉本土的文化內容。同時,村民們又擔心孩子離開家鄉後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生養自己的土地。所以,我們認真思考了,鄉土教材也是教材,是課程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了解村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哪些文化內容,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內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才是我們編寫鄉土教材必須考慮的東西。無論學生走到哪裡,這樣的鄉土教材內容都能深深地影響和幫助學生的未來。 (二)事實上,是否合理地選擇鄉土教材的內容正好反映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如果我們僅僅以自己是專家自居去選擇教材的內容,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什麼是有用的內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那麼這樣的教材內容就沒有尊重別人文化。我們應該將尊重當地文化看作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當地文化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因為文化是人為了生存和幸福生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摒除自己的小聰明,理解當地人的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對生命的理解,正是對他們千百年來的歷史的承認與尊重。 (三)尊重鄉民正是我們對人類文化尊重的具體體現。許多人談起文化資源總是忘掉人。其實,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本土文化中要突出人;同樣,文化也造就了人,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再造者。我們的鄉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並把這種尊重與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 (四)尊重學生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思考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鄉土教材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是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夠感到充實與激動。充實就是要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讓學生感到通過學習後自己有所提高和進步;激動是在充實的基礎之上的心理體念,是在掌握和學到了新的知識後的愉快。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 (五)尊重教師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成功的必須條件。我們知道,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鄉村教師大都為當地人所組成,即使有少數教師不是"本鄉人",他們也是"本地人"。教師正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他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家長與村民們需要什麼。他們也了解地方需要什麼,外地與當地的差距在哪兒,當地的優勢與劣勢。尊重教師便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鄉土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 (六)尊重人性-人的信念乃鄉土教材建設的精神。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都貫穿著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可謂編寫教材的邏輯中軸,或指導思想。這就是我們編撰人員的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實際上,對人性的尊重反映了我們對人的信念的堅定程度。人的信念就是我們編寫者們自己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幸福的理解,對人的生命的理解,對人的生命質量的理解。對人的尊重直接表現為我們要積極地欣賞與敬重鄉土文化、鄉土文化的創造者――鄉土人。他們就是人的組成者,就是人類的存在形式。對人的信念就是對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承認與尊重。以人為本,不是空虛的口號,而是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承認,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鄉土教材的理念便在於此。 三、鄉土教材編寫的途徑與方法 根據上面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主要採取了下列途徑與方法。 (一)確定以每一個學生幸福生活為本的邏輯思路。此思路要求我們在編寫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需要,當地人民未來生活質量的需要,和國家安定團結的需要。由此我們發現教材內容應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然後再拓展為區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國家文化與人類共享文化。這樣,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都給予了積極地支持,解決了不同人群對鄉土教材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團隊機構。編寫教材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而是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我們只不過是幫助他們組織與發現其傳統文化中對現實生活有價值的成果,將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傳統文化之文明成果聯系起來,以使未來的人獲得立足於本土文化之優勢內容,同時也保護人民獲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我們鄉土教材的內容選擇與認定的人員主要由當地文化人、地方專家、政府文化機關的專家和當地教師共同組成。我們只是本小組的組織者與服務者,為他們提供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發展學方面的知識信息,解答編寫教材的原因,組織共同討論、認定文明成果、集中搜集資料等工作。當然,我們也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搜集文化資料,但在這方面我們只是學生的角色。 (三)實施平等、互學的工作方式――參與式。鄉土教材的整個編寫工作都是開放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每個人都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建議。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村中的老太太也都知道大家在干什麼,自己在此工作中的價值,例如,為編寫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故事,唱詞等,也可以為其他參與人燒茶、送水。工作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過程,村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在工作中學到了許多,甚至讓我們說話的用詞都變得更加文明、更加貼切。 (四)我們對教材內容的篩選與梳理的原則是――尊重。此原則主要體現在:第一,鄉土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創造的文明成果,這種成果的延伸便是國家文化和人類文化。在編寫的過程中要將本土文明成果與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成果進行比較,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尊、自強,走出大山的過程。第二,努力保持鄉土文化的原貌。這些資料都是當地人民的成果,也是當地專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們自己搜集、自己選定的教材內容,盡量保持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體現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尊重,這個尊重帶來了人們對鄉土教材的重視與喜愛。第三,鄉土教材的使用不僅限於學校,要與當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關工作發生聯系。如,鄉村節日,旅遊開發,民間文藝,民間儀式發生關系,教師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也包括那些熱愛本土文化,具有文藝、文學、歷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幹部。 (五)對教材的使用採取自願原則。教材編寫結束後,我們將這些教材無償地送給學校,與學校教職工一塊討論如何使用。根據各學科教師對本教材的需求來自行決定其使用,如地理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他們都不同程度和不同時期採用了本教材。他們發現,通過鄉土教材最方便找到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原有的認識經驗或知識,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記憶,學生自動地形成了學習小組,科學小組和藝術小組。 總之,通過對鄉土教材的編寫,我們直接參與了教材建設的實踐,撰寫了有關鄉土教材改革的理論文章,總結概括了從事鄉土教材建設的經驗,論述了課程論和教材論中的各類重要問題,構建了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思想體系。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系統總結。我們所有的參與者也更加明確了作為研究者自身的位置與責任,形成了平等的工作作風,寬容與尊重的處事方法,大家感觸多多,收獲多多。
5. 如何有效挖掘鄉土教學資源,創新課堂教學
《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要求:教師要善於發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鄉土教育資源。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在實際中發現問題,並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問題,提高對社會的認知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因此,老師應充分利用鄉土資源。擷取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引發學生的直覺體驗,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激活課堂教學。
鄉土知識的涵蓋面和涉及面是十分廣泛的,它包括自然地理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等。具體而言,就是指我們的出生,成長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觀、文物古跡、地名沿革、歷史跡遷、社會發展以及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名人物事、語言文化等。那麼,在教學實踐中,怎樣將鄉土資源有機地融進課堂中呢?在這里,筆者對自己近幾來的教學試作些粗糙整理,以便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巧取鄉土生活,搭建問題探究平台
1、所謂「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問題情境的支持下,師生從提供背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成果等幾個方面來組織和實施教學的一類教學范型。該教學模式的實質是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參與和體驗知識,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對知識真正理解的黨學習產目標。《歷史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在歷史課程內容的改革方面,必須要「避免專業化、成人化傾向,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減少艱深的歷史理論和概念,增加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以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由此可見,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尤其在初中階段,就應降低理論強度,充分開發利用富有生活氣息的豐富的鄉土,甚至家族的歷史課程資源。
例如我在執教西周的「禮樂文明制度的確定「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宗法制,我給學生一個表格材料:
問:如果這家主人要自己的地位與權力傳下去,誰最有可能繼承?並說明理由。結果沒有幾個學生回答。在課後反思時我也作了調查,主要原因出在學生對這個材料不理解,超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其實就是沒有搭建好給學生探究的平台。那麼,我在另外一個班級執教時就選取了學校附近幾個村居的宗詞照片,學生很快就認到了自己的宗詞,然後我就進一步解釋嫡長子世襲制的原則,最後出示上述探究的表格材料,學生回答的正確率就很高了。又如九年級教材中的「改革與開放的時代」中有一個專探究,它他為三個內容:有感於深圳速度和浦東巨變、有感於生活用品的變化、有感於休閑方式的變化。如果教材內容而探究,我想教學效果如何很難說好。因為教材所選取的例子雖然典型都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脫離學生的感性認識。所以我對這一專題探究稍作改動,將課題命名為「戲說生活,漫畫經濟」。課前我先發給學生這樣的一個學習提綱:第一自我衡量調查家鄉的生活看經濟發展水平;第二縱向比較,調查三十年前長輩們中學時代的生活並與你自己生活作比較看經濟發展水平;第三橫向比較,通過上網,比較去年蒼南縣城、你所在的鄉村、五鳳鄉三個區域人均收入看經濟發展水平,這個學習提綱基於學生實際和對長輩們的調查所得,在課堂學生異常活躍,你言我語。這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用實例說明改革開放的成果,又聯系了思想品德課中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以適當地選取鄉土資源,為探究搭建平台,學生既有內容可講,又能探究出一個所以然來。
二、巧借地域景觀,增強社會實踐能力、
《歷史與社會》綜合探究課的目的是「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綜合多種知識探究社會問題,提高參與社會、實踐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使探究課達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綜合性」、「探究性」、「活動性」和「社會性「,實現課堂從」歷史「到」社會「的回歸,這樣要求我們的課堂和活動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生活的體驗和社會的回歸。鄉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為發展學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以七年級上冊為例,該冊教材中的綜合探究課都是圍繞人類是生產與生活環境探究設計的,加上整個課程的設計基於生活、基於案例、基於問題的呈現方式,綜合活動課的探究自然成為了學生鄉土自然資源的探究。那麼怎樣在七年級上冊的綜合探究課中開發家鄉的自然環境資源呢?
第一課「生活在社區「和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教學中,我便引導學生在學會繪制平面圖的基礎上,繪制社區圖,明確自己家在本村中社區中的位置,然後按社區分組,讓同一社區的同學一起繪制自己社區所在鄉鎮版圖中的位置,然後進行輔導糾正。全班同學一起繪制家鄉鄉鎮的行政平面圖,最後查找鄉鎮在溫州市的位置和溫州市在全國的位置。用四幅圖呈現了四級家鄉——社區、鄉鎮、溫州、中國。在講七下「我是社會小主人」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調查題目《橫陽支江污染狀況調查》(橫陽支江是蒼南縣的母親河),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本地學生,讓他們回家向長輩們了解這條河過去的狀況,並收集有關的資料,另一組是外省縣的學生,讓他們進行戶外考察活動,沿著這條河兩岸進行觀察、訪問。然後結合兩組同學的精華,寫調查報告及整理治療,最後進行團隊活動,組織志願者課余時間撿垃圾。這樣既落實了教學內容,靈活的適用開發了鄉土資源,又讓學生嘗試了如何行便監督權,真正體會到「 是社會小主人」的感覺,使鄉土資源教材想到補充,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同使也增強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三、巧挖民風民俗,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興趣里創造一個觀樂和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把學生帶入思維的興趣之門,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中引入鄉土資源,能夠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也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豐富與親切。例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課,為了更加清晰的闡明南北自然差異和人文差異,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課前收集家鄉的氣質、土壤、河流水文特點、典型動植物、農作物耕作制度、房屋結構、水陸交通、飲食及過年習俗等,並將其製成表格,我在備課時也製作好了一張關於北方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的表格,並且收集了幾組圖片和flash。在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幻燈片再填寫表格,然後將「北方的表格」與課前製作好的表格進行比對,最後我與學生一起歸類總結。在課堂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從學生的信息反饋來分析,這樣的設計到達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又如在九年級《世界遺產在中國》一目中涉及到「非特文化遺產」。在教學時,我給學生播放了「溫州鼓詞」和「賣技」的視頻,還給學生展示了溫州米塑藝術和窗花紙幾組圖片。課堂中學生時不時地發出了「哇」驚嘆聲和指指點點聲,在課後我給學生布置了向長輩的了解關於「賣技」和「米塑」這兩種文化。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有個學生拿了一本手抄的賣技書給我,還說他父親曾經唱過多年賣技,發現書中有許多錯別字,要求我給予更改。在教學中,巧妙地挖掘鄉土資源,不僅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讓學生信感親切,還促進了學生對溫州曲藝和藝術所蘊含的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巧引名人偉績,提升綜合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即人文方面的素質與修養,亦稱人文素質。一般把人文素養定位於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一是指掌握語言、文學、歷史、哲學『音樂、美術等社會科學基礎知識的程度,二是指依靠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內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由、自覺、批判及超越精神,對人生意義與價值判斷和思考。第二層次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識性的東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層次價值才能復活。由此可見,人文素養為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兩個方面,人文知識體現在具體的學科知識之中,而人文精神則蘊涵在人文知識之中,需要我們在學習人文知識的過程中通過思維、概括、提煉出人文的精神。人文素養關鍵在於塑造人文精神。
鄉土知識在塑造公民修養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功能。一個人在認識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鄉,再逐步擴大到了解國家。正如蘇霍姆林斯斟說的:「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是從愛家庭、愛學校、愛集體農庄、愛工廠、愛法國語言開始的。他從直接表達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的感情,逐漸過渡到認識吏加深刻的社會關系。從理性上認知祖國的概念。」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基普郎格曾經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在教學中引用本鄉土的名人秩事,能使學生認識自己的先輩對家鄉、對祖國的貢獻,能隱妥到家鄉人民辛勤勞動和英勇斗爭的業績,進一步體會到家鄉的可愛和祖國的偉大。八年級教材中涉及的「盛世文化」,我就給學生補充了東晉謝靈運的作品,在執教「文人的世界」我也給學生補充了南宋時的永嘉學派和王十朋的相關史實以及他那幅寫在溫州甌江江心寺的絕妙對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樣,讓學生了解到了我們溫州家鄉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曾現過燦爛的歷史,也留給了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學生感悟家鄉古老的文化同時也感受到了祖國那博大精深和光輝燦爛的古典文化。還有八年級下冊有一題目「從此伐戰爭到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我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雲岩鄉革命老根據地紀念館——仰英亭參觀,要求生向紀念館的負責人訪問有關革命烈士的事跡,以便在課堂內作發言交流。在課內,有些學生講述林平海的事跡,有些學生講述王屏周的事跡。這樣就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時代,也對當時毛澤東同志創建農村根據地的進一步理解。通過引用家鄉的名人偉績,讓學生體會到革命先驅的生存艱難,意識到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好好珍惜和把握。從而激發了學生戰勝困難,度過逆境的勇氣和力量,培養自己奮發進取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家鄉的驕傲感。這難道不比那些以空泛的「政治化」或「祖國化」為口號,以古才能的民族英雄,偉人事跡為教材,蒼白無力的愛國主義教育顯得更加豐厚有力。由此可見,鄉土資源不僅是樹立學生健康向上人生觀的催化劑,還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化石」。
綜上所述,將鄉土資源適當地運用,整合到歷史與社會課教學中,幫助學生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方式,能讓學生探究歷史與社會的興趣,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達到傳道、授業,解惑之功效。當然,將鄉土資源整合到教學中,要盡量避免濫選濫用,避免將與社會教學演變成了地方課程教學。
6. 地理與生活 論文
【摘 要】:若用脫離社會生活的學習方式獲取知識,會使學生將來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感到「學習無用」。藉助地理科學的特徵,則可實現「學生到生活中學習」這一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學習方式。到生活中學習,並非將學生交與課堂之外即可,我們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藉助鄉土地理教學這一理想平台去實施。同時,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拓展也為學生走進生活中學習提供保證。【關鍵詞】:與生活接軌 依據 平台 保證【正 文】:早在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就強調指出: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校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這種教育會使學生步入社會後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很難把自己的所學應用到生活實踐中,面對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感到在校是一個「無用的學習」過程。那麼,如果讓在校學生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接軌,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觸社會生活,則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對於地理科學而言,它除了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外,還具有開放性特徵。認識地理事物,學習地理知識,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鄉校園的一河一路等,具有廣闊的空間范圍。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理學科的教學則更容易實現學習與學生生活的接軌。所以,地理學習過程不提倡將學生禁固在教室里,要讓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進社會生活,去探究發現現代社會中各種生活現象的地理原因。並以這種方式來檢驗自己書本上學習的知識,使學生感覺到地理學習是「有用的學習」。而且他們還可在走入生活、關注社會過程中嘗試運用所學地理知識、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基於此,本文就影響地理學習與學生生活相接軌的因素方面,作簡要分析:一、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地理學習與學生生活接軌提供了理論依據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鮮明地提出了本學科的六大基本理念,其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轉變地理學習方式」等,又是六大理念的核心和重點。「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提出,對改變以往地理課程中知識與生活相悖離、課程與實際生活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的現象,指導構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相統一的理論課程,意義重大。同時,也為課程內容編制、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地理學習的組織形式指明了方向。「轉變地理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徵。「改變學習方式,主要依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培養地理學習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可見《課程標准》中強調現代學習過程要求不單單呈現給學生書本知識和間接經驗,更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深入實際,親身感受,獲取直接經驗。而這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去學習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和落實。二、鄉土地理教材的開設為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搭建了理想平台首先這是由鄉土地理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決定的。1、鄉土地理教材編寫注重了人地協調發展教育。鄉土地理教材要求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注重關注身邊的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的現狀,正確認識發展成就和存在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2、它注重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整與轉變。鄉土地理教材要求的實施過程,可有效地改變以往的教條化、單一化、靜態化的陳舊教學模式,建立以探究為主導,合作式、體驗式、問題式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3、注重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生活中的學習資源不是寫在書本上現成的,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探索、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並在此過程中提升自己對書本上所學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用我所學,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其次是由教材編寫的特點決定的。鄉土教材編寫為了體現這些理念,已經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具有了以下特徵:1、將促進學生地理科學能力的發展、正確的地理觀念的形成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鄉土地理教學中所要培養的學生的能力重點放在了地理實踐能力和地理信息能力。如教材中編寫的測量當地的地理經緯線,繪制校園平面圖等等,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產生過程。再如根據已有的相關資料或通過對家鄉某類資源的調查研究,分析我國資源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不僅培養了學生對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而且有利於形成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等,建立國情意識。2、將因地制宜思想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學習地理最重要的是關注家鄉的經濟發展,了解成就及存在問題。而鄉土地理內容編制時則遵循了這樣的線索:區域不同——資源和條件存在差異——發展潛力和存在問題也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另外,教材中還應用了正面案例與反面案例相結合編寫形式,體現了因地制宜思想。正面案例有助於使學生懂得什麼是因地制宜,應當怎樣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條件差異進行生產建設,即怎樣揚長避短。反面案例則讓學生明白不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的危害及後果,增強因地制宜重要性的認識,這正是為其將來投身到經濟建設中時能真正「用我所學」作鋪墊。3、將案例教學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鄉土地理內容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生活,它把地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以案例形式寫進教材,如:地理與衣食住行,地理與當地工農業生產等。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白地理知識其實就在身邊,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地理與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的聯系,了解其中的地理背景。三、教師教學能力不斷的提升為學生到生活中學習地理提供有力的保證以揚州市教研員朱雪梅老師主編的鄉土地理教材試用本為藍本,各地鄉土地理教材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廣大一線地理教師在鄉土地理教材實施的過程中自身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已經初步具備了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具體體現在:1、新理念促使教師構建了更加完備的知識結構。鄉土地理教材的實施使地理課程知識的覆蓋面更加寬廣。教師已經意識到原有的知識結構已經成為駕馭地理教學的瓶頸,他們已不再象以前一樣,把自己定位在書本、學科、成績、校園這幾點一線的狹小空間,而是向書外,向其它學科、社會生活擴展,構建了更完備的知識結構,不僅是原有結構的重組,更是吸收了先進的理念、其它學科的知識,包括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識,來完善、充實自己,新舊知識相融合,以滿足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的需求。2、調整了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選擇了讓學生走向知識的教學理念,教師們都知道要從內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由內而外地去認識周圍世界,鄉土地理教學實施的這幾年中已完全體現出來。鄉土地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素材,對於學生來說大都是來源於身邊的生活世界,但答案及原理多是未知的,教師這時則會把自己的位置從居高臨下的權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之間實現了平等交流、平等對話,彼此間真正形成了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更充分允許學生質疑,並不斷地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探究、體驗,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身外的「生活世界」和內心的「地理科學世界」聯系起來,實現了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的目的。3、教師仍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課改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鄉土地理教學的實施,教師除了從常規教學能力的提高外,更加註重了以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地理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師不僅具有了獨立獲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而且更是加強了指導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因為鄉土地理的信息並非主要來自書本,而是來源於社會生活。其次是具備了從多種渠道對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能力,具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地理課程資源以獲取知識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在強化自身指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大多地理教師已能通過彼此合作的方式制定活動計劃,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場所、活動內容及方法,能夠正確指導和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與動手實踐能力。總之,新課程的改革,實現了從全方位引領學生將學習活動從課堂「主陣地」 延伸到課外、到社會生活,使現代教育與現代社會聯系更為密切,從學校教育過程入手,為學生將來走向生活,更快投入到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 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與文化資源,研發農文化鄉土課程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腳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從而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民族情感,明確自己生活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我們向景洪市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提出《挖掘鄉土文化開發農村學校地方課程資源的研究》一課題,已得到專家組的審批、立項。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應試教育自80年代以來愈演愈烈,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應試教育,把教育的真正活力和生命力全部都抹殺了,學生成了分數和考試的奴隸,對養育自己的這片熱土知之甚少,對廝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認識、情感、心理上產生了疏離感、陌生感,這不僅能導致民族的危機,更嚴重的是會導致人自身存在的危機。
我國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著名教育和文化學者楊東平認為:基礎教育應立足本土,來源生活,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和統一,將成為缺乏生活聯系的無根教育。民間參與鄉土教材編寫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探討,討論這個問題對國民的基本素質、情感、文化、價值的養成都有重大意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課題—《挖掘鄉土文化開發農村學校地方課程資源的研究》。該課題的研究及應用將對我鄉孩子乃至全民自身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的界定
鄉土文化的概念:鄉土文化就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們從生活中擷取和養成的,具有鮮明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的文化生活。
鄉土教材的概念:鄉土教材是指國家統編教材以外的所有教材。它是各地在學科課程標准(或教學大綱)的范圍外,結合學校所在地方的實際和特點而編寫的教材。鄉土教材的內容往往涵蓋當地的歷史革沿、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民族風情習俗、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等等。
鄉土教材的特點:(1)鄉土性特點:鄉土教材應有濃郁的「鄉土味」、「鄉土氣息」,選材的范圍應集中在本鄉本土范圍之內,鮮明地突出當地獨特的地理歷史、民族文化特徵和社會概況。鄉土性特色還表現在能充分運用鄉土素材生動貼切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2)時代性特點:鄉土教材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色。在反映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等人文、社會狀況時要採用最新的資料,使之具有時代氣息。特別應充分反映出近十餘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當地社會面貌的變化,並通過展示當地未來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來反映出時代特徵。(3)實踐性特點:鄉土教材必須具有引導學生投身於課外實踐活動的功能。鄉土教材的課文不必一覽無遺的敘述,而應留有一定的餘地要求學生對鄉土地理、社會環境、歷史、文化等進行觀察和調查,由此得出學生自己的結論。作業的設計更應體現出實踐活動的要求。(4)可讀性特點:鄉土教材可有相當部分的內容留給學生自學或閱讀,文字編輯和圖像設計都應充分考慮到可讀性,以激發學生對鄉土文化學習的興趣。(5)實用性特點:考慮到鄉土文化教育能更好地為當地建設服務,教材應有較強的實用性。結合當地的實際需要,滲透一些生產勞動知識,傳授一些有用的技能,使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建設中能發揮一些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為我們的下一代整理一份完整、詳實、涵蓋家鄉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人文、民族等發展的《知識讀本》,並將其應用在地方課程教學之中,使本土化、民主化的教育在學校課堂中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2、讓孩子們認識腳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
3、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民族情感,明確自己生活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4、為勐旺鄉全民素質的發展夯實基礎。
四、研究的內容
第一:家鄉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革沿。主要向孩子們介紹家鄉所處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觀,歷史發展情況。讓學生認識家鄉、了解家鄉,建立學生和家鄉的情感認同。
第二:介紹三大民族(瑤族、基諾族、傣族)的宗教信仰、節慶及婚嫁喪葬習俗。增加孩子對家鄉的感情,因為孩子的思維主要是感性思維。通過這樣的教育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找到自信和未來。
第三:家鄉的自然資源。通過圖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家鄉的美麗、豐富的物產。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現有的動植物資源,教育孩子們從我做起保護資源,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四:熱愛家鄉,為家鄉而行動。讓學生通過感受,很自然地產生保護的願望和觀念並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出來。
五、研究的原則
1、堅持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事實,教育為主」的原則。
3、身體力行,深入基層,收集最詳實的資料,整理最真實詳細的知識讀本,豐厚孩子學習與發展的羽翼。
六、研究對象
???我鄉的三大民族(瑤族、基諾族、傣族)群眾。
七、課題研究組機構及職責
(一)研究組機構
課題組組長—吳記偉
副組長——鄒文學??岩??臘??紀光冰
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組
傣族文化組:??????組長:岩?臘?????????成員:玉丙叫
瑤族文化組:??????組長:彭?忠?????????成員:盤??波
基諾族文化組:????組長:石知保
???????????????????????成員:李保生、葉定妹、葉春花
資料編輯組:??????組長:紀光冰
???????????????????????成員:黃?晨、李連梅、楊梅珍
(二)研究組成員職責
???????1、組長:起草課題《申報書》、《實施方案》,組織全組成員開展課題研究。
2、副組長:協助組長監督、調控,並帶領各組成員開展研究工作。
3、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組:按照總體實施步驟,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收集第一手詳實的資料,按規定時間段上交課題負責人。
4、在課題負責人的指導下,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編輯、發布。
八、研究起止時間
?2011年3月—2013年10月
九、研究方法及操作途徑
1、研究的方法: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行動研究,個案分析。研究實行分層操作,將文本知識與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是研究結果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2、操作途徑為:
(1)深入基層走訪調查,收集與勐旺三大民族有關的資料。
(2)整理圖片、影像、實物、文字等。
(3)結合地方教育教學實際編輯地方教材。
(4)建立博客,發布圖文信息。
十、研究步驟
具體分三個階段開展:
第一階段:2011年10—2012年3月:對勐旺鄉地理位置、人文情況、民族人口布局、文化歷史革沿等進行摸底調查
第二階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1、深入調查、收集瑤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2、深入調查、收集傣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3、深入調查、收集基諾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
第三階段:2013年3月—10月:1、研究勐旺鄉三大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及對勐旺鄉教育發展的重要地位及發展方向。2、整理三大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文字、影像資料。3、網站發布課題組各種研究資料、信息。4、撰編教材。
十一、課題的最終成果形式
????1、編輯鄉土教材
2、網站發布開題研究資料,展示勐旺少數民族資源。
8. 打造農村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上好每一學年的第一節課是良好開端。
上好每學期的第一節課,告訴學生學習這個科目的重要性,讓學生感覺到這個知識對自己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去克服困難,為我們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創造良好開端。我是這樣上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首先問學生想去旅遊嗎?大家都說想。然後我講了我假期去北海潿洲島旅遊看到的美麗風景,在大海游泳,美麗的山、寬闊的海等,學生都很感興趣。我告訴學生如果我們學好地理,我們雖然沒有去旅遊,但一樣了解很多風景名勝。我接著說,學好地理還可以使我們與人交朋友時避免傷害別人,例如,回族同學不吃豬肉,我們就不要當著他們的面前吃豬肉,要不然我們會失去這個朋友。我還告訴學生,地理課教給我們天氣,氣候,降水等知識,我們學了以後,可以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
二、注重多種新課導入方法是重要環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多種新課導入方法交叉使用,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教師更好的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例如:
1、用音樂導入。在講湘教版八年級上冊「滾滾長江」時,就播放《長江之歌》,講「亞洲」時,播放《亞洲雄風》;教學《中國的民族》時,師生共唱《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歌聲中既能領悟到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處,平等合作,又能激發學生對祖國無比熱愛之情,進而樹立起時代責任感。
2、用視頻導入新課。用直觀形象的視頻,圖表展示導入新課,展示直觀教具,再現已逝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覺,培養學習興趣。我在教學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和氣候」內容時,我用多媒體播報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節目來進行導入新課,學生非常感興趣,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
3、巧用古詩詞、歌謠、諺語進行教學。古詩詞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比如講湘教版八年級「氣候多樣復雜」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導入;如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區域差異」時,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這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是有效方法。
地理課內容本身就比較枯燥,空間跨度大,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如果能夠經常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能緊緊的把學生吸引住,從而更好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這些方法很多:
1、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圖片、異域風情的浪漫情調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視頻播放一些天體運行的畫面等等,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播報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的視頻內容,從而打造有效地理課堂教學。
2、多運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在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方法,讓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上講台發言,廣泛聯系社會實際,多動手、多動腦,自主探究,自行解決問題,並通過討論、多媒體文稿演示、辯論以及小論文等形式來交流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促進高效地理課堂教學。
3、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舉行地理知識講座,組織課外地理實驗、舉辦地理知識競賽、參觀訪問、社會調查、野外觀察、地理氣象觀察小組,這些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愉快中學到很多知識。
四、利用好鄉土教材、學以致用、教給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是必要保證。
理論聯系實際,教給學生能指導他們生產、生活的知識,把知識用到生活實踐,讓他們感到知識對自己有用,這樣,學生學習才更有興趣,學習才更不怕困難,才想學、愛學地理知識,從而我們更能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
我在講授湘教版八年級的「季風知識」時,講到天氣吹偏北風時,特別告訴同學們天氣轉冷,要加一件衣服;講吹偏南風時,是天氣要變暖,要減一件衣服。這節課上課效果很好,學生積極性很高。我在教學湘教版七年級「天氣和氣候」讓學生看天氣符號,鍛煉了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生活實際,讓學生多講多參與,讓學生來播報《天氣預報》,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以致用。
9. 學習地理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哪些幫助
在「地理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個理念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加學生的生存能力」為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實施。
一、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地理環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響深遠,可以說自然地理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作用,每一種日常生活又會受到多種地理因素的影響。
衣著方面。在講述到影響氣候的因子或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給同學提出生活中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則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學們討論總結之後,一些頭腦反應較快的同學則能舉一反三地調舉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區的居民服飾為什麼以白色長袍為主,我國藏族牧民則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藏袍等等。
行的方面。除了書本上學生掌握的「南船北馬」外,講到交通規則中的「紅燈停,綠燈行」之後,再適時地給學生提出「為什麼機動車的尾燈都是紅色的?」這個問題,盡管當時只有一部分同學能知道「因為散射的紅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討論中,還有的同學能在課堂中舉一反三地把「消防車為什麼都是紅顏色?」解釋的合情合理。
至於食、住方面,同學們可以從氣候知識中了解「南稻北麥」、「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不同地區的民居特點更能給學生想像的空間。針對很多人家房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提出「如何幫助家裡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角度?」的問題,根據推導、計算,學生自己總結出了一套解決的方案,輕松掌握了「不同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問題。
教學中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地理的學習內容,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適應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中體驗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外,還有許多很平常但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把他們引入課堂,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講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自學後,我有意識地將一些身邊的事物與書上的知識聯結在一起,設計了幾個討論題,晚霞為什麼是紅的?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太陽已落山而天為什麼還不黑?夏天裡,陰天的夜晚為什麼比晴天的夜晚熱?討論結束後,分組回答與補充,在熱烈、快樂的氣氛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為了鞏固成果,最後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回家和家長討論如何在冬季防治農作物的凍害發生。因為都是農村的學生,他們都積極的給我提交了討論結果,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和生活聯系緊密,具有實踐性和創造性,也給後面學習「氣候變暖」打下了基礎。
三、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一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典故和成語,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許多詩詞、典故、成語都和地理知識有關,在教學中適時的提出一些,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講「經緯網」之前,我說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學生都知道這是偉人的詩,當時就來了興趣,講完後,學生都會心的露出了笑容:原來只有坐在赤道上的人才能「坐地日行八萬里呀」。在講「太陽輻射的能量分布時」,我當堂背誦了「兩小兒辯日」,讓學生再辯一回,當年難住孔老夫子的問題,學生也能迎刃而解,自然增添了成就感,連平時上課愛打瞌睡的學生都都興奮的舉手發言。
還有許多關於地理的成語也都能成為我們課堂的調味品,如滄海桑田、海枯石爛、風調雨順、日久天長、海市蜃樓、一瀉千里、百川歸海、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因地制宜、涇渭分明等。恰當的運用,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結合當地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來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與生產的聯系十分密切。農業在地區間、部門間雖然差別很大,但都離不開當地一定的地理環境,而農業類型的選擇及農業發展方針與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說是對地理知識的運用,使學生體會地理對於生產建設的巨大作用,也是對「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體體現。
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是當今農業發展的主流,我們所在的秦嶺山區,是長防林工程規劃區,退耕還林之後,如何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針對我縣從「山地開發」政策到「退耕還林」政策的轉變,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讓大家討論。作為農家子弟,討論的熱情很高,還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使命感。
五、把鄉土教材引進課堂
我們的家鄉剛好是在秦嶺—淮河這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上,兼容了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與植被、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耕作方式,在教學中用他們身邊的東西做示例,即引起興趣又利於理解。如在學習「垂直地帶性規律」時,我就用我們身邊的山來加以分析,通俗易懂,事半功倍。在講「地貌」時,用周圍山地的河谷地貌為示例,使學生很直觀的理解了「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貌」的抽象理論。
提倡「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感受到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在他們了解當地農業發展政策時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產生學習地理的需要,消除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畏難情緒。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0. 如何應對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及對策
應對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及對策:
(一)、硬體方面
1、立足校本實際,開發鄉土教材 鑒於上述分析,筆者認為要防止學生的兩極分化,就農村學生來說迫切需要一套適合他們貼近他們生活的教材,而不是「一刀切」。農村也學城市化的教材,不僅苦了學生,也累了教師。農村學校應當有農村的特色,只有適合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教材,才是學生樂於學習和接受的,這樣,學生學到的英語便能在本地方創造的「虛擬環境」中運用,而改變自己「屠龍之技」的感覺,增加學習興趣,防止厭學。
2、創造英語學習、運用的環境 學校在各班應成立興趣學習小組,辦黑板報,創設英語天地,英語角,開展英語演講,成立英語廣播小組,閱讀競賽活動等等,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防止兩極分化的產生。
3、加大教學投入 政府、社會應提高對農村中小學生的關注,加大校園的基礎化建設,加強師資培訓,籌建語音室、微機室,開通校園網路,以增進學校與外界的聯系,使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融入「e」時代,自己確實是「地球村」的一員,而增強其學習興趣,以此來彌補教材的不足。
4、增加班級數目 學校班額過大也是一個問題,就我校來說每班至少56人至70多人不等,大班額上課使教師很難有足夠的精力促進每位學生發展,也為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教師方面
1、加強理論學習,掌握課改的實質和精髓,真正做到以新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及培訓,不斷武裝豐富自己的頭腦,不斷地研究教法,學生的學法,脫出「教師死教書」的藩蘺,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另一段隨著知識的更新不斷加快,教師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課改要求,適應學生發展。才能勝任本職工作,真正作到因「材」施教。就一堂課來說,應注視「開頭」「勁頭」「重頭」「結尾」四個環節,「開頭」應系住學生的心,讓所有學生都精力集中起來,使人人都有所收獲。「勁頭」應激發,以簡明的指令,富有表現力的手勢及其他體態語言,迭宕起伏的教學節奏或簡筆畫、實物、游戲、幽默、笑話等來激發其學習興趣,人人動口動腦,人人躍躍欲試,全方位調動其積極性,「重頭」教師應多下功夫,深入了解學生及學情,將學生科學分組、分層、搭配,讓其都有機會,談評說議,演玩唱,指導其課堂上「榮辱與共」共同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整個學習過程比學趕幫超,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所有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結尾」應結課好,要盡量做到「餘音繞梁,三日而不絕於耳」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其思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學法的指導上教師應:
⑴、寓學法於教法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記筆記,學會整理知識並對其加以分類,分散到集中整理。
⑵、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細致地觀察,勤於背誦,記憶,勇於糾錯,經常使用字辭典。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等的習慣。
⑶學會如何聽課,集中注意力,大膽開口,積極思維,手、眼、耳、腦、口、舌等器官多管齊下,進行學習並且極參與課堂活動,
⑷、指導其掌握科學記憶法,如周期循環記憶、比較記憶、聯想記憶、圖表記憶、形象記憶、構詞記憶、結合上下文記憶等方法,
⑸、指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要求其做到課前對新學內容先回憶,記憶,復習,然後再認真獨立完成,對作業中的錯誤分門別類地歸納,讓其自行糾正,無法理解的在教師指導下改正,
⑹、另外,還要指導學生當堂鞏固復習,課後復習,單元復習,階段復習和期末復習。總之教師應對學習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三)、學生方面:
1、明確學習目的,激起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動力之源,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應在老師的幫助下明確學習目的,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學好英語的意義和作用。
2、注意學法,想方設法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性,積極思維,將新獲得的知識技能轉化為能力,實現自身的發展。如記憶詞彙時可用「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讀音規則,構詞法等知識學記生單詞,使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起到一石多鳥的效果。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使學習的過程也由「苦」變為「樂」。從而使英語學習處於一種良性循環發展狀態,以利於今後的學習。
3、糾正不良習慣,培養自學能力學生應在老師指導下制定一些學習常規,如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認真作業,復習,總結等,按常規學習,努力消除懶惰心理,這樣就會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從而不斷增強學習的興趣,使其樂在其中甚至樂此不疲。
4、樹立學習信心,不斷感受成功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源泉,它能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激發學習願望」。在學習上學生應不斷回顧自己成功的經歷,克服自卑、自棄心理,消除心理上的障礙,「抬起頭來走路」始終感到「我不錯」,「我能行」,「我並不比別人差」,經常進行正面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才能不致使自己向學困生方面分化。
5、融洽師生關系要克服自卑羞怯心理,「親其師」讓老師了解你認識你,了解你的「喜」「怒」「哀」「樂」,了解你的心理動態,了解你的需求。這樣多和自己的教師溝通,有助於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也有利於身體心智能力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說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的提高。積極爭取主動地做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在學習上也在對待人生的態度上始終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從這方面來說,也有利於學生健康的成長與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
6、尊重熱愛學生,創設氛圍 尊重熱愛學生是消除學生情緒障礙的先決條件。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每個人都有熱愛他人並願意接受別人喜愛的傾向。如果每一個學生能經常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對他個性的尊重,便會激發出健康向上的情緒,容易使他們產生積極學習英語的動機,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充滿自信。研究證明,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基本相當的前提下,學生總是喜歡「親切、充滿師愛」的老師上課。而老師對學生的熱愛與尊重在學生身上會起到「皮格馬利翁效應」,反過來也會激發教師教好英語的動力。因此,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師生的情感交流暢通無阻。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重教師,師生彼此就能獲得一種無形的情感動力。作為教育的主導力量,教師要贏得學生的熱愛與信任,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也是教師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證。同時,教師還必須把權威建立在長期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主動關心學生,滿足學生求知的需要。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
7、消除心理障礙,培養自信 首先,教師對學生要肯定他們的智力。人的智力水平是存在差異的,但這種差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呈常態分布,智力超常(智商在130以上)和智力偏下(智商在70以下)的人極少,兩個極端各僅約占的3%。智力水平不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原因。要想學好英語,必須靠自身的努力程度。即使笨一點,但如果能充滿信心,勤奮努力,照樣能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其次,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微妙的心理,協調師生情緒,把自己的積極情緒轉化成學生自身的積極情緒,引起師生共鳴,那麼學生就會產生強大的情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厭學為勤學、樂學。 再次,教師要善於正確評價學生,捕捉學習英語的閃光點,多運用激勵教育和成功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老子說過,「自勝之謂強」。自信、自強是學習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不但要善於正確評價學生,還要教學生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能看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同樣「有一得之長、一專之長」,樹立「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念,逐步培養自信心。
8、創造學習環境,激發興趣 不可否認,缺乏語言學習環境也是學生產生情緒障礙因素之一,這是客觀存在的,關鍵在於教師如何去人為地改變,正如語言學家章兼中所說,要努力使「學生在愉快、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加速掌握語言交際能力,增強信心和上進心」。我們應該做到:
①充分利用實物、掛圖、投影、多媒體等組合教學,適當到語音室上課,讓學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強烈的語言氛圍,使學生置身於准語言環境和真實英語語言環境中。
②創設良好的課外學習環境。包括搞好教室布置、開設英語角、定期出好板報和手抄報、成立課外興趣小組、介紹補充讀物等,提高聽說能力,開闊視界,培養興趣。
③收集和展覽英語圖片、標記、廣告和物品的說明書,說明英語和我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強調英語的重要性。讓他們感覺到學好英語不只是升學所需,更是自己成才所需、工作所需,同時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所需,使學生意識到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④注重發展和訓練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學生往往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經歷的感情和感受當作評估自己的標准。當感覺自己是群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時,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反之,就會感到毫無價值。因此,採取合作學習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合作學習法對優生和差生都有幫助,因為它能消除焦慮,鼓勵大膽冒險,增強學習動機,樹立自信和自尊,促進交際。既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情感氣氛,又能照顧到學習者本人。
⑤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的培養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為學習動機,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初中學生年齡小,閱歷少,多數同學只知道英語是中考必考的一個科目,開始時有新鮮感。可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及難度的加深,學生對單詞、語音及語法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除了宣傳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霍林姆斯基認為,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助於學生興趣的提高,從而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在英語教學中,要向45分鍾要質量,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參與時間。如組織書寫、朗讀、閱讀、口語和唱英文歌等比賽,使學生盡可能地多使用英語,讓他們在應用中嘗到樂趣,感到成功的喜悅。另外,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手段,給學生以感官形象,增加學生的興趣。
⑥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經常有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會萌發興趣,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生的內在動力,大大增強求知效果。相反,焦慮、憂愁、挫折感、失敗感等消極情感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處於心理抑制狀態,這樣會導致其越學越差,以致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學生一般都非常重視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懲罰等違反心理規律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教學中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尤其對後進生不僅不能歧視,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獲得成功,以便鼓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不能見錯就糾,不能諷刺挖苦,採取急躁情緒,要盡量避免因糾錯而產生的受挫、失敗等消極情感。
⑦採取多種教學手段,搞活課堂氣氛,永遠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 初學英語的同學感到英語較新穎,課上發言的機會多,再加上一些對話的表演,吸引了許多同學。但隨著難度的增加及對教師上課思路的了解與熟悉,學生沒有了初學時的新鮮感,上課再不象以前那樣專心投入了,漸漸地一些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對於教師而言,就應該加強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緊跟時代的步伐。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除了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之外,時不時地增加一些新穎的教學形式。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覺得是老一套,這樣也有助於師生情感的培養。
⑧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善於與學生交流。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熱愛關心學生,也往往受到學生的熱愛,學生由此愛屋及烏,喜歡其所教的這門功課。對於掉隊的學生,要及時了解其困難,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對於考試考得不好的學生,不要向全班宣讀,當眾批評。教師更應該多關心他們,及時找他們談心,幫助其分析原因。對於差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肯定,從而也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及克服困難的勇氣,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應當承認,學生學習英語在智力上是有差異的,表現在觀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想像力、語言模仿能力等方面,一個班級的學生出現上、中、下的差別是正常,不可避免的。教師應在學習方法方面指導、愛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下功夫,因為積極情感及消極情感在英語教學中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情緒的控制,激發其積極情感,抑制並消除其消極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兩極分化的現象。綜上所述,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 培育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是當代教師的重要職責。學生是活的個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用最優化的途徑和方法進行英語教學,花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消除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情緒障礙,鼓勵學生積極進取。這樣,我們的學生就有望樹立對英語學習的信心、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能學有進步、學有所得、學有所樂,體驗成功,享受學習英語帶來的樂趣。新課改過程中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逐漸加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其成因加以研究分析,探討得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案,是最終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