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里什麼是盆地
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東非大陸中部,叫剛果盆地或扎伊爾盆地,面積約相當於加拿大的1/3。這是非洲重要的農業區,盆地邊緣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油氣資源
油氣儲藏特點
一是盆地縱向含油層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從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遼河盆地共發現19套含油層系,油藏埋深從550米到4050米,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復式油氣區。
二是盆地經歷多期構造運動,斷裂發育,構造復雜。根據現有資料認識,僅盆地陸上就發育一級斷層8條,二級斷層20條,三級斷層400餘條,四級斷層1200條以上,形成三凸四凹7個一級構造單元,35個二級構造單元,83個三級構造單元,800多個四級斷塊,是典型的復雜斷塊油藏。
三是儲層類型多,物性變化大,非均質嚴重,儲層岩性以正常沉積的各種類型的砂岩為主,也有火山岩、碳酸鹽岩和變質岩等特殊岩性油藏,儲層空間類型多樣,儲層孔隙度從3%到35%,且受沉積等因素影響,儲層非均質嚴重。
② 盆地形成的動力機制
通過沉積、層序、邊界斷裂性質、火山活動、基底性質等科學問題的系統研究,綜合同里奇盆地的對比結果,將三水盆地定性為「一個發育在海西-印支褶皺帶基底上的走滑盆地」,走滑作用分為白堊紀的左行走滑擠壓盆地和古近紀的右行走滑拉張盆地。那麼,它們形成的動力機制如何呢?
大地構造背景是盆地形成機制的決定性因素。三水盆地位於東南沿海,地處歐亞板塊與太平洋-庫拉板塊碰撞的結合部位,同時還受到印度板塊對歐亞板塊的碰撞效應的影響(圖6.11)。
晚白堊世-古近紀,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強烈碰撞(譙漢生等,1999),形成雅魯藏布江縫合帶;而郭令智等(2001)認為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開始於古新世,約44Ma的時候,開始正面交鋒。古新世晚期-始新世,印度板塊沿北東-南西方向與歐亞板塊碰撞的速率由晚古新世的170mm/a左右減小到始新世末的60mm/a左右。但是,它們都接受一個同樣的觀點,那就是由於印度板塊的向北俯沖,導致羌塘等中國西部地塊的擠壓日益加強,並使得其間的印支與華南等地塊先後向東被擠出(P.Tapponnier,1982;張啟明等,1993)。而且,譙漢生等(1999)認為晚白堊世,印支地塊被擠出而且向東移動的速度大於華南地塊的移動速度,表現為左行走滑的特徵。古近紀,印度板塊向北俯沖加劇,華南地塊被擠出而且向東南移動的速度大於印支地塊移動的速度,變為右行走滑。
僅考慮印度板塊向北俯沖所導致的印支和華南的向東移出,對於三水盆地的構造背景的認識是不全面的。白堊紀以來,中國東部總體處於主動大陸邊緣,其特徵是太平洋-庫拉板塊對歐亞大陸的俯沖形成大陸邊緣的溝、弧、盆體系。在早白堊世-晚白堊世之間,東海大陸邊緣明顯受到了庫拉-太平洋板塊的擠壓碰撞。晚白堊世晚期-早始新世(74~53Ma),太平洋板塊以北西方向對東亞大陸邊緣正向俯沖,在早-中始新世(54~48Ma),沿近正北方向的斜向減速俯沖(周玉琦等,2004)。而郭令智等(2001)認為太平洋板塊自晚白堊世開始向歐亞板塊俯沖,兩板塊的會聚速率由晚白堊世的130mm/a減小到始新世的38mm/a。Northrup等(1995)認為這種會聚速率的減小與水平應力在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傳遞減小有關,由此導致歐亞大陸東緣自晚白堊世開始伸展,並在始新世開始全面伸展。由此看來,「始新世時,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作用減小」的認識是一致的。
處於東南大陸邊緣南端的三水盆地,其構造應力場還有別於中國東部大陸邊緣的中新生代盆地。因為在中國東南大陸邊緣南側的南海在新生代的構造演化也較大的影響了三水盆地形成時的應力場(圖6.12)。
Taylor&Hayes(1983)在南海東部海盆內識別出了東-西向的磁異常帶,據此提出了南海在32~17Ma期間發生南北向的海底擴張。而南海北緣盆地的基地裂陷開始於晚白堊世,並具有幕式裂陷的特徵(Ru K,Pigott,1986)。由於南海的擴張,南海北部的大陸邊緣呈階梯狀由北向南節節下降,地殼也由北向南迅速減薄,地殼斷陷伸展由陸地向海洋轉移,規模逐漸增大和洋殼化,晚白堊世-始新世,斷陷主要在粵桂大陸發育;古新世-早漸新世斷陷主要在粵桂大陸近海的珠江口盆地北部斷陷帶發育;晚漸新世-早中新世斷陷主要發育在西沙北海槽-白雲凹陷-台西南盆地一帶(譙漢生等,1999)。
從上面三個方向的構造背景分析可以看出,白堊紀(充填層序FSQ1發育時期),三水盆地主要受到了印度板塊對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作用而使其所在的華南板塊和南側的印支板塊向東擠出所產生的走滑效應的影響,由於印支地塊被擠出而且向東移動的速度大於華南地塊的移動速度,表現為左行走滑的特徵。同時,來自太平洋-庫拉板塊對歐亞板塊的碰撞,使其所處的應力場為擠壓性質,故盆地性質為左行走滑擠壓盆地(圖6.13)。古近紀(充填層序FSQ2發育時期),三水盆地不僅受到了印度板塊對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作用而使其所在的華南板塊和南側的印支板塊向東擠出所產生的走滑效應的影響,同時,東邊太平洋-庫拉板塊對歐亞大陸的碰撞作用減弱,而南側由南海的擴張使三水盆地處於張性的構造環境,更為重要的是,華南地塊被擠出而且向東南移動的速度大於印支地塊移動的速度,變為右行走滑,故盆地性質為右行走滑拉分盆地(圖6.14)。
圖6.12 南海構造綱要圖(B.Taylor&D.Hayes,1983)
圖6.13 白堊紀三水盆地形成機制示意圖
圖6.14 古近紀三水盆地形成機制示意圖
③ 四川人的「盆地意識」是指的什麼啊
盆地意識是指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四川人的特有意識。
盆地意識有許多種理解。基本上,盆地意識是由四川盆地幾乎完全封閉的地理特性造成的。歷史上,由於四川盆地物產豐饒而使四川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自成一體,成為一個相當獨立的世界,含有「盆地即天下」的意境。盆地意識通常有自足、自滿、自大(有時有夜郎自大或者坐井觀天的意味)等多種意思。
在許多人看來,四川多奇山異水,同樣,四川人則多奇異人士,這也和四川盆地的封閉性和自成一體有關系。
國學大師程千帆曾述及這種現象:「四川這個地方,一方面是外面的人根本不曉得四川的學者有多大能耐,另一方面,四川的學者還很看不起外面這些人。他看不起自有他值得驕傲的地方」,「四川要麼不出人,要出一個人就很奇特」。
④ 地震中盆地的邊緣效應是什麼
在盆地的邊緣處,從盆地的直達的體波和盆地內傳播的面波以及盆地外部經盆地邊緣進入的波相互疊加,發生強烈的干涉現象,從而明顯的放大一些頻率的振動。盆地邊緣的放大作用稱為盆地的邊緣效應。
⑤ 西安夏天熱不熱
西安全省夏季平均氣溫偏高。連續一個月時間溫度達到三四十度左右,甚至在三伏天期間溫度會超過40度。原因:副熱帶高壓。盆地效應。乾旱少雨。溫室效應。熱島效應。城市密度。副熱帶高壓:熱氣流堆積在城市上空不能散開,造成城市高溫。盆地效應:關中盆地理位置不是完全封閉,構成盆地聚熱的屬性。
西安全省夏季平均氣溫偏高,期間氣溫跌宕起伏。
原因:
1、副熱帶高壓:可以理解由於地球自轉和引力,導致高溫空氣流動到某地,而在某地又作為上層高熱氣流壓縮沉降。熱氣流堆積在城市上空,久久不能散開,就造成了城市高溫。
2、盆地效應:關中盆地位於陝西省中部,南依秦嶺,北靠北山,西起寶雞,東至潼關,雖然不是完全封閉,但也構成了盆地聚熱的屬性。
3、乾旱少雨:工業上有通過水冷的方式為機器降溫,水的比熱高,能有效的達到降低溫度的作用。西安缺水,沒法通過降雨給城市降溫,地表溫度自然越來越高。
4、溫室效應:西安是重工業城市,周邊各種大廠很多,工業活動既破壞了臭氧層,又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有很強的保溫能力,地表的溫度出不去,外面的溫度進的來,也是西安高溫的原因。
5、熱島效應:城市高樓林立,風道受阻,空氣流動性差。又因為形成城市和郊區的溫差,更使熱空氣集中於城市。
6、城市密度:和西方國家比,西安是高密度城市。作為高密度城市,人口、交通擁堵,工業設備產生出來的能力釋放出來,使得環境溫度升高。
⑥ 什麼是盆地
盆地,是一個地理概念,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對長時期沉降的區域,因整個地形外觀與盆子相似而得名。
盆地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地下的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變得彎曲或產生了斷裂就會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如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圍,盆地的雛形就形成了。
⑦ 盆地熱效應是什麼
盆地比較封閉,四周較高,流通不暢,熱量不易散失。
⑧ 西安為什麼這么熱
自然因素:副熱帶高壓,盆地效應乾旱少雨。人為因素:溫室效應,熱島效應,城市密度。副熱帶高壓:熱氣流堆積在城市上空,久久不能散開,造成城市高溫。盆地效應:關中盆地地理位置不是完全封閉,構成盆地聚熱的屬性。乾旱少雨:西安沒法通過降雨給城市降溫,地表溫度就越來越高。
一、自然因素:
1、副熱帶高壓:可以理解由於地球自轉和引力,導致高溫空氣流動到某地,而在某地又作為上層高熱氣流壓縮沉降。熱氣流堆積在城市上空,久久不能散開,就造成了城市高溫。
2、盆地效應:關中盆地位於陝西省中部,南依秦嶺,北靠北山,西起寶雞,東至潼關,雖然不是完全封閉,但也構成了盆地聚熱的屬性。
3、乾旱少雨:工業上有通過水冷的方式為機器降溫,水的比熱高,能有效的達到降低溫度的作用。西安缺水,沒法通過降雨給城市降溫,地表溫度自然越來越高。
二、人為因素:
1、溫室效應:西安是重工業城市,周邊各種大廠很多,工業活動既破壞了臭氧層,又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有很強的保溫能力,地表的溫度出不去,外面的溫度進的來,也是西安高溫的原因。
2、熱島效應:城市高樓林立,風道受阻,空氣流動性差。又因為形成城市和郊區的溫差,更使熱空氣集中於城市。
3、城市密度:和西方國家比,西安是高密度城市。作為高密度城市,人口、交通擁堵,工業設備產生出來的能力釋放出來,使得環境溫度升高。
⑨ 盆地效應(地球物理與地質方面)指的是什麼
大城市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所具有的明顯優勢,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一些流動人員觀念更新,為追求與現居住地的文化融合,已經不再頻繁流動,融入大城市的願望強烈且不願離開,這使得大城市人口的流動形成了這種效應。而這種「盆地效應」使大城市人口嚴重「超載」,同時伴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張曉東說,由於台灣地處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邊界地區,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地震的多發區。據統計,台灣和祖國大陸發生地震的比例已接近於1∶1,但是台灣大多數的地震都發生在海里,對陸地造成的損失不是特別大,如「3·31大地震」實際上就是發生在花蓮附近的海域。不過也有很多例外發生,比如「9·21大地震」就是一次登陸地震。
在談到台灣地震帶分布時,張曉東介紹說,台灣以中央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央山脈以西的地震具有部分大陸性地震的性質,像「9·21大地震」在中央山脈形成的破裂帶長達300公里,而全台灣南北的距離也不過500多公里。據台「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的資料顯示,台灣島上共有51條斷層。一旦發生地震,斷層兩邊的地區損失將相當嚴重。
台灣的地震有許多是由地表斷層產生的。專家認為,震波有盆地放大效應,台北盆地的震度往往會比周圍台地及山區的震度增加一級。而盆地西側的山腳斷層,也為地震的發生帶來變數。
台灣「中央地質調查所」代所長林朝宗說,他們自2000年開始鑽探山腳斷層,最近確認此斷層是從樹林鎮北端開始,往北到北投,然後再越過陽明山到金山,甚至金山的外海都可以找到這一斷層的痕跡,長度至少有40公里。
他說,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山腳斷層是台北盆地陷落的因素之一。台北大約經過四五十萬年的時間而陷落了800米,平均每1000年陷落1.5—2米。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台灣海峽在漫長的地質時期里,經歷了多次的滄桑變化。大約在7000萬年前,台灣海峽還是華夏古陸邊緣的海槽。到了距今4000萬年時,受到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這里便從海槽上升變成陸地,台灣島與大陸相連。從這以後,海峽地區有時候升起,有時被水分開。距今約l.5萬年時,冰川擴大,海平面下降,台灣海峽又變成陸地,生長著茂盛的野草和森林,遍地是成群的牛、馬和羊群,猛獁象也跑到這里尋食。這種光景過了約5000年,在距今l萬年時,氣候又變暖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再次上升,這種地質結構構造了今天的台灣海峽。
地質學家發現,在數百萬年的時間里,由於地球板塊擠壓的作用,台灣島正在一點點向大陸靠近。
這種移動是一毫米接一毫米的速度前進的。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巨大作用力正是鑄造了台灣陡峭山脈,並引發了地震的地殼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正在使台灣海峽的局部變窄,使台灣島更接近大陸。
目前,一支有美國、台灣以及日本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合小組正計劃對這一造山運動的過程進行研究。參考:http://ke..com/view/3206691.htm
⑩ 地理盆地的地形特點
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從總體上根據盆地的地球海陸環境將其分為大陸盆地和海洋盆地兩大類型,大陸盆地簡稱陸盆,海洋盆地簡稱海盆或洋盆。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非洲大陸中部,叫剛果盆地或扎伊爾盆地,
盆地
特徵為盤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間形成一個低地,常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山所圍繞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種。
按其成因把大陸盆地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的盆地,稱為構造盆地,如我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江漢平原盆地。另一種是由冰川、流水、風和岩溶侵蝕形成的盆地,稱為侵蝕盆地,如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盆地,主要由瀾滄江及其支流侵蝕擴展而成。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7652.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