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內容為王」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踐行原則。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文並重,版面達到1:1。以顛覆常識來吸引讀者目光是招牌戰術。但並非是噱頭,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雜志在文風定位時強調要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令讀者有帶入感。雜志圖片選用上,要求精選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的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文字量和空間。雜志首先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讀者視覺,其次通過詳實圖片文字說明引導讀者進入文章內容。缺陷是圖片有片面性的缺陷,僅僅讀圖是無法完全讀懂文章。縱使再好的圖片,如果不能結合文字內容,最終讀者只能浮光掠影。
Ⅱ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
【雜志鋪】國家地理雜志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Ⅲ 中國國家地理
一、《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是一本關於地理的期刊,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另外,該刊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執行總編為單之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的稱號。
[編輯本段]二、《中國國家地理》發展史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編輯本段]三、《中國國家地理》發展思路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號雜志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主辦者稱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在雜志社社長李栓科看來,這是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夾縫中,雜志發展再一次強力突圍。
內容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辦公室內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其辦公室靠著經營部門,編輯部則在另一棟樓辦公。「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去年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真實
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據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 1998年,《地理知識》變身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幾年時間里,雜志發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繁體版在中國台灣創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 「另外像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從而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來解決更是一個謊話。因為沙塵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告訴記者,「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
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這一思路還大有進一步具體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內容都要經過被關注、認知和解讀,其內在價值才能被受眾所認識和接受。而受眾會注意什麼又受到他們既有認識的影響。媒體傳遞的內容如果既可以歸屬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同時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受眾的既有認識是諸多觀念的有機結合,各種各樣的常識是他們構建自己觀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實常識原本就是既為公眾普遍知曉,又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
Ⅳ 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
中國最美的名山在哪裡?經過專家評議和打分,中國十大名山最新排行榜終於誕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西部雪山橫空出世,在榜上占據了顯要位置。
排行榜:
1.南迦巴瓦:雲中的天堂
2.貢嘎:風停止了腳步
3.珠峰:心靈的守望
4.梅里雪山:雪神的儀仗隊
5.黃山:上帝的盆景
6.喬戈里:遙遠的秘境
7.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標
8.岡仁波齊:眾神的居所
9.泰山:華夏的圖騰
10.峨眉山:從盆地升向天庭
中國最美的五大湖
中國傳統上有」五大湖「之說,它們是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江蘇的洪澤湖和安徽的巢湖,這五大湖集中分布在中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地區,而且全是淡水湖。這次我們對全國自然成因的湖作了一次巡禮,依照我們的審美標准,上述五個湖紛紛落馬。評比的結果是,我們推出了新的」中國五大湖」,它們分別位於中國的西部、東北部和東部,打破了原來東部湖泊的壟斷局面。
排行榜:
1.青海湖:陸心之海
2.喀納斯湖:上帝的調色板
3.納木錯:與神耳語的地方
4.長白山天池:盛怒之後的平靜
5.風雅西湖
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
如果你沒有到過沙漠,你就無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沒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無法真正領會到茫茫翰海的雄渾與壯美。當你翻過巴丹吉林的沙山,走過塔克拉瑪乾的沙海,穿過古爾班通古特的梭梭林,你會不可救葯地愛上它。你的夢里,會響起駝鈴的聲音。
排行榜: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畫下的曲線
2.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體營
3.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大漠的血脈
4.鳴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5.沙坡頭:曳住流沙的腳步
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
是一隻神秘的手,造出了雅丹,這幻境之城、奇麗之城。人們說,雅丹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因為它美得太過詭異。在雅丹的孤寂當中,的確有一種你無法抗拒的魔力,吸引著你走近它。
排行榜:
1.烏爾禾:風愛坎坷不喜平
2.白龍堆:群龍聚首天涯
3.三隴沙:開進戈壁的船隊
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
今天,在「拆」字當頭、大興土木的城市中,中國最美的城區在哪裡呢?以吳良鏞院士為首的中國城市建築與規劃領域的多位權威專家、作家、攝影家為我們給出了答案。請看《中國國家地理》最新評選的「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
排行榜:
1.廈門鼓浪嶼:聽罷琴聲聽濤聲
2.蘇州老城:現代化包圍的古老
3.澳門歷史城區:西方文化由此登陸
4.青島八大關:殖民者留下的風情
5.北京什剎海地區:緊臨中南海的時尚
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
中國人眼裡會有多少版本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說實話,我不知道。所以,當這份評選結果出爐的時候,我開始了忐忑不安。因為美是多樣的,尤其是自然地貌的美。然而,美又是共通的,在這次評選過程中,所有評委都把最高分投給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因為她的大美震撼了我們。
排行榜:
1.雅魯藏布大峽谷
2.金沙江虎跳峽
3.長江三峽
4.怒江大峽谷
5.瀾滄江梅里大峽谷
6.太魯閣大峽谷
7.黃河晉陝大峽谷
8.大渡河金口大峽谷
9.太行山大峽谷
10.天山庫車大峽谷
中國最美的六大旅遊洞穴
中國是喀斯特大國,也是名副其實的洞穴王國。不過,由於缺乏洞穴探險的傳統,迄今為止,在中國,還有許許多多的洞穴藏在深閨、無人得知。這使得我們這次洞穴選美可能會「以偏概全」——我們的目光根本無法穿透厚實的土地,注視到那些依然未知的地下世界。即便如此,我們特別安排了「中國最美的六大旅遊洞穴」和「中國洞穴之最」 兩個序列,盡可能客觀地評選出了中國已知洞穴中的佼佼者,以饗讀者。
排行榜:
1.夢幻織金洞
2.多彩芙蓉洞
3.全能黃龍洞
4.震撼騰龍洞
5.本色雪玉洞
6.九曲本溪水洞
今朝有酒今朝醉 越是糊塗 難得逍遙 ...
發表評論共3條評論,第1頁/共1頁 上一頁下一頁
引用刪除1樓 純屬娛樂
評論時間:2006年11月18日 20時1分
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
古往今來,在人類的審美經驗中,瀑布美指的都是一種動水景觀之美。它融形、色、聲之美為一體,具有獨特的表現力。不同的地勢和成因決定了瀑布的形態,使之有了壯美和優美之分。壯美的瀑布氣勢磅礴,似洪水決口、雷霆萬鈞,給人以恢宏壯麗的美感;優美的瀑布水流輕細、瀑姿優雅,給人以朦朧柔和的美感。這次評選出來的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從藏布巴東到羅平九龍,從黃河壺口到九寨溝諾日朗,分別呈現了壯美和優美之特點,無一例外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之作。
排行榜:
1.大峽谷中的隱士:藏布巴東瀑布群
2.跨國的風情:德天瀑布
3.萬千氣象一壺收:黃河壺口瀑布
4.美玉分十節:羅平九龍瀑布
5.樹叢中的織錦:諾日朗瀑布
6.難以復制的雄渾:貴州黃果樹瀑布
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
在中國18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哪些海岸可以入選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呢?在這八個中,又有哪個可以成為中國最美海岸的首位呢?歷時6個月評選工作後,我們給出了一份答案。三亞的亞龍灣被排在了第一位。事實上,在進入最後這份中國最美八大海岸名單的過程時,彼此間充滿著激烈的競爭。之所以最後選擇亞龍灣為中國最美海岸的首位,是我們的人文情結戰勝自然情結的結果。因為在那片潔白幾近無暇的海灘上,我們的精神能以最為容易的方式得到放鬆!
排行榜:
1.亞龍灣:跌落在地上的天空
2.野柳: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
3.成山頭:腹地對大海的渴望
4.東寨港紅樹林:留在陸地上的碧浪
5.昌黎黃金海岸:沙漠與大海的吻痕
6.維多利亞海灣:萬丈紅塵映碧海
7.崇武海岸:惠安女眺望大海的地方
8.大鵬半島:臨近鬧市的一塊荒野
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
與地球上其他景觀相比,冰川具有其獨特價值,她給予人們精神上的滿足,體力的鍛煉,意志和膽量的考驗,均遠遠超過人們在城市周圍的旅遊活動。作為世界中、低緯度山嶽冰川最發達的國家,中國西部的許多高山發育有千萬條冰川,她們一旦走到前台,必將掀起一場欣賞冰川的革命。她們誰最美呢?
排行榜:
1.絨布冰川:向第一高峰告別
2.托木爾冰川:雪峰獻給旱海的殷勤
3.海螺溝冰川:拒絕融化
4.米堆冰川:桃花源里的冰雪
5.特拉木坎力冰川:冰雕嘉年華
6.透明夢柯:荒漠中的甘泉
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
在自然界,整齊劃一是一種美,但交錯與復雜更是一種美。天山雪嶺雲杉林在23位專家中榮獲21位的鼎力支持,其重要原因便是森林、草原、冰川、湖泊、藍天、白雲的和諧呼應。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也因它的交錯之美,而在眾多候選森林中脫穎而出。
排行榜:
1.天山雪嶺雲杉林
2.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
3.尖峰嶺熱帶雨林
4.白馬雪山高山杜鵑林
5.波密崗鄉林芝雲杉林
6.輪台胡楊林
7.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8.荔波喀斯特森林
9.大興安嶺興安落葉松林
10.蜀南竹海
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
在中國近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上,僅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就有6500多個。若加上不足500平方米的,則數以萬計。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擁有那蔚藍的海域。但是評選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只能限定在6500多個中進行,而將那些大海遠處的小島割棄。6500個島嶼中誰是最美呢?經過幾番斟選,西沙群島始終獨占鰲頭。
排行榜:
1.西沙群島:珊瑚為國土增色
2.潿洲島:水火雕出的作品
3.南沙群島:珊瑚為中國鑄就界碑
4.澎湖列島: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
5.南麂島:神奇的海上生物園
6.廟島列島:海上有仙山
7.普陀山島:海天出佛國
8.大嵛山島:山、湖、草、海在此濃縮
9.林進嶼、南碇島:古火山地貌珍品的遺存
10.海陵島:南中國海邊的明珠
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
評選中國最美的沼澤濕地可以說是給沼澤正名,也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創舉。當然,確立這個單項是經過百般推敲的。曾幾何時,沼澤還是我們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我們最終入選的六個單項,各具特色,奼紫嫣紅,激烈的競爭之餘,我們能在欣賞到最動人的美景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
排行榜:
1.若爾蓋:高原碧寶
2.巴音布魯克:富饒之泉
3.三江平原濕地:殘存的壯美
4.黃河三角洲濕地:滄海桑田進行時
5.優雅鶴鄉扎龍濕地
6.「紅地毯」遼河三角洲濕地
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渴望著過一種鄉間的平靜生活。讓我們暫時停下奔波的腳步吧,把目光投向遠方,投向中國最美的鄉村和古鎮——在那裡,有青山綠水,有我們夢想中的家園。
排行榜:
1.丹巴藏寨:空谷有佳人
2.哈尼村落:萬千明鏡映炊煙
3.圖瓦村: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4.黎平肇興侗寨:白雲深處有人家
5.婺源:最愛村頭油菜花
6.麗江大研鎮:琶琶弦上說相思
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
草原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幾乎所有的草原都有不同的美。在入圍的12個草原中,專家們評選出了六個最美的草原。榮居榜首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歐亞草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草原之一。在這里,牧民與草原,演繹了一首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交響曲。
排行榜:
1.呼倫貝爾東部草原
2.伊犁草原
3.錫林郭勒草原
4.川西高寒草原
5.那曲高寒草原
6.祁連山草原
今朝有酒今朝醉 越是糊塗 難得逍遙 ...
引用刪除3樓 純屬娛樂
評論時間:2006年11月18日 20時38分
「選美中國」:
我們剛剛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事,就是對中國的景觀(主要是自然景觀)進行選美。我們把中國的景觀分成了15個類別,就每一類景觀「誰最美」進行評比排行,在國內數百位一流專家的幫助下.經歷了種種艱難曲折,我們終於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15類景觀的最美程度排行榜出來了。我們又畫了一張圖,把進入排行榜前幾名的景觀的位置在地圖上標示出來。
我手中正拿著這張圖。一邊欣賞,一邊在思索。
我試圖在這張中國最美景觀的分布圖上找出規律.找出有啟發意義的東西。譬如:中國最美景觀的分布有何規律?集中在什麼地方?為什麼?
我首先注意到代表這些景觀的點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國的西南--川滇藏的交會處,即橫斷山區。這與我們在2004年7月的專輯——「大香格里拉」中,表達的觀點:橫斷山區是「中國最美的地方」。竟然不謀而合,令我驚訝。而另一個密集區在新疆天山,這卻是我從沒想到的。
大家知道中國地勢從高到低分三個台階。我們發現中國最美的景觀分布有一個規律它們多數分布在三個台階的分界線上,也可以說是在台階轉折所形成的「楞」上。
「楞上」多美景。因為「楞」所在的區域正是地殼在內力作用下劇烈變化的地方,這里或斷裂沉陷成谷成壁,或擠壓抬升成山成嶺,形成了「大起大落」的本底。只有大起大落.山才能怒,水才能急。在這個「底」上,「大起」的極高山,雪吻藍天,冰乳大地,「大落」的河流,撕山成谷,斷水為瀑。甚至溶洞也因「大起大落」的地勢,才能即深又長。
中國的地勢有三個台階,三個台階有兩條楞線,兩條楞線上有無數美景。 一條楞線即青藏高原的邊緣線,這條楞線是首尾相接、閉合的。這條閉合的邊緣線畫出的青藏高原的形狀很像一隻鴕鳥。這只鴕鳥的頭部是由中巴邊境的喀喇昆侖山脈勾畫的,背部的線條是昆侖山和祁連山脈,腹部是喜馬拉雅山脈,腿與腳爪是橫斷山脈。
尋最美的山,當然要在青藏高原的這條封閉的邊緣線上找,因為高度是山之所以是山、之所以美的第一要素,而這里是世界最高的地方,最美的山不在這里.在哪裡呢?我們知道高原面上較為平坦,相對高度不夠.能夠形成極高山的地方只能在高原的邊緣處,即第一台階向第二台階過渡的「楞」上。這里因為巨大的高差,冰川向下掘蝕,河流向下深切,高山也隨之出現了。因此這里是我國極高山(海拔大於4500米)的分布區。極高山上有雪峰冰川,這也是中國大地聳入雲端的冰雪圈,一座座雪峰彷彿是多棱的鑽石.晶瑩閃耀,光彩照人。
我認為這里的雪峰、冰川是中國足以傲世的美景。說起瀑布,我們沒有北美的尼亞加拉和南美的伊瓜蘇那樣壯觀的大瀑布,說起湖泊,我們沒有美、加邊境那樣浩瀚的五大湖,說起草原,我們沒有阿根廷潘帕斯那樣遼闊的草原…….但說起雪山和冰川來,我們便充滿了自豪,無論是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還是美洲的安第斯山,這些山上的冰雪.都比不過我們青藏高原邊緣線上那些美麗的雪山和冰川。
如果你以為青藏高原的邊緣線上的那些山僅僅是一個冰雪的世界.那你就錨了。僅僅有冰雪並不稀罕,也不一定震撼,高緯度地區如北極圈、南極圈內終年冰雪覆蓋,中國的東北、西北冬季也是滿天飛雪,山河色變,但那並不構成最美的景觀。而這里的冰雪就與眾不同了,它是亞熱帶和溫帶的冰雪.因山極高、溫度降而冰雪存,在地球上同緯度的地區,不是炎熱沙漠就是闊葉樹的世界,而這里卻有一個冰雪世界,就顯得獨特而美麗了,因此這里的冰雪是炎熱中的冰雪.是與綠樹並存的冰雪。
假如你能站在空中烏瞰.你會看到青藏高原的邊緣線.彷彿是一條鑽石項鏈,在雲中若隱若現,有如大地獻給天庭的飾物。這條線無疑是中國最美的景觀串連線。一個人如果沒到這里走過,就不會知道自然有多美,中國有多美。
還有一個規律是:沿著第二台階與第三台階的分界線畫一條線,這條線的兩端大致是黑龍江省西北角的開庫康鎮和廣西的東興市。這條線是中國的又一條美景帶。山有大興安嶺、太行山、華山、武當山、神農架、張家界等.峽有晉陝大峽谷、三峽等,瀑有壺口、黃果樹、德天瀑布等,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洞穴極品(雙龍洞、騰龍洞、雪玉洞、黃龍洞、織金洞)及喀斯特奇觀,如天坑、地縫、豎井、天生橋等大都匯聚於此。
Ⅳ 織金洞外無洞天,貴州畢節憑什麼成為「洞天福地」
金洞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資金洞現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之首,中國最美劉勝迪中國十大奇洞之首,中科院下轄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國家級地理研究部門也給予高度贊,譽稱其為「中國溶洞之王」。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
作為世界六大名洞之首的織金洞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域,地處我國烏江上游締底河峽谷南岸,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塊隆升,河流下切溶噬岩體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織金洞能成為世界六大名洞之首。
Ⅵ 地理中國觀後感100字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
在景色迷人的中國,藏著無數個你不知道的神秘而古老的東西。打開《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能使我們明白成千上萬個迷,並能了解到一些搞不懂的地理知識。
自從我閱讀了《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便可以解答同學之間問的簡單的地理問題了。比如:包公祠建在河南省開封市、象鼻山在桂林、五公祠建在海南,等等,這本書使你知道了一些高中生也難以解答的古怪問題。
本書圖文並茂,它讓你知道這東西長什麼樣兒,那東西是什麼,有些字難認又難理解,這本書將為你解答。
有一些大人也買它,好幫他們找資料,它把所有名勝古跡都記下來了,讓你對它愛不釋手。
Ⅶ 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怎麼樣
不錯啊,全彩硬紙印刷的,圖片都很不錯的,我一直訂購著
Ⅷ 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雜志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於1950年1月創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是國內目前最具權威和影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及旅遊、探險類雜志。該刊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8年7月,港澳繁體版以「中國名片」的姿態直卷全港。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2009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Ⅸ 中國第一大溶洞是在哪個地方
中國第一大溶洞是騰龍洞,位於湖北利川市。
騰龍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地質公園,距湖北利川市城區6公里,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於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該洞洞口高74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初步探明洞穴總長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
旱洞全長59.8公里,洞口高74米,寬64米,為亞洲第一大旱洞,水洞則吸盡了清江水,更形成了23米高的瀑布,清江水至此變成長16.8公里的地下暗流。神奇的是,水旱兩洞僅一壁之隔,在2008年的地震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正在修復中。
1988年,經25名中外洞穴專家歷時32天實地考察論證:騰龍洞屬中國目前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級洞穴之一。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審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級權威刊物《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震撼騰龍洞」。
Ⅹ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大學曾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陰陽,通八卦,前後各知五百年,與友對飲,笑談江湖諸事」,現在看來目標是過於宏大了~
身為工科男,地理一向是弱項,以及外出機會較少,於是決定從05年開始看《中國國家地理》,有意對地理知識發起總攻。讀起來才發現此書涵蓋范圍極廣,以地理為主線,牽引出民俗、歷史、天文、生物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堅持讀兩年的話基本可以在頭腦里搭建一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框架,剩下的就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填充這個體系。
現在最爽的感覺在於攤開地圖,隨手一指就可以對當地的民俗地貌如數家珍,根本不用發愁假期無處可去。有時候就是看哪裡的特價機票便宜來決定度假地點,因為早已在書里見過這些地方,只剩下親身去實踐一番了~前陣子發現去伊寧的機票只有100多,本來想去伊犁河谷溜一圈,不過鑒於局勢混亂未能成行,引為憾事~
大愛此書,只是工作之後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PS.他們家的《中華遺產》也非常不錯,側重人文歷史,水平不輸《中國國家地理》,推薦之
「內容為王」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踐行原則。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文並重,版面達到1:1。以顛覆常識來吸引讀者目光是招牌戰術。但並非是噱頭,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雜志在文風定位時強調要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令讀者有帶入感。雜志圖片選用上,要求精選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的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文字量和空間。雜志首先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讀者視覺,其次通過詳實圖片文字說明引導讀者進入文章內容。缺陷是圖片有片面性的缺陷,僅僅讀圖是無法完全讀懂文章。縱使再好的圖片,如果不能結合文字內容,最終讀者只能浮光掠影。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一般指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