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書•地理志》的寫作具有什麼意義
《漢書•地理志》是一篇具有重大價值的古代地理著作。此書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部全國性地理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不僅首創「地理志」之先河,對於研究西漢的礦產資源的開發情況,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貳』 《漢志》指的是漢書藝文志嗎到底什麼意思
漢書-藝文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這部最早的系統性書目,是東漢班固撰寫的。簡稱【漢志】
【漢志】為紀西漢一代藏書之盛,根據【七略】改編而成。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6略,共收書38種,596家,13269卷。
『叄』 新唐書地理志中的畿,赤,望是什麼意思
宋王溥撰《唐會要》卷七十"量戸口定州縣等第例"武德令。戶五千以上為上縣。二千戸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至開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三千戶以上為中縣。不滿三千戶為中下縣。其赤、畿、望、緊等縣。不限戸數。並為上
『肆』 清史稿地理志中有"沖,繁,疲,難"等字,例如《志二十九.地理一》:保定府:沖,繁,疲,難.這些字是啥意思啊!
總的意思說保定比較重要,需要派執政能力強的地方官前往。沖,指地方要道,地理位置重要。繁,基本包括經濟、人口。難,就是事務雜、多,難治理。疲,暫時記不清了。地理志中應該有相關解釋,或者看看校勘記,還有台灣出版的《清史稿校注》一書。希望有幫助。
『伍』 史記中本紀、列傳(傳)、志(書)和表世家是什麼
本紀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即「本紀」,本紀一般按年月記述帝王的所作所為,在「家天下」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封建社會,帝王之事,除私生活外,都是國家大事,因此都被列於一部史書之前,對全書起總綱的作用。紀就是記,「本其事而記之」,所以稱本紀。為什麼把帝王事跡為本紀呢,其本意有為後代綱紀之意。紀,本意有能起綱紀作用的人的意思,意思很明白,只有那些帝王方可成為後世楷模,所以必須認真地記錄下來,以范後世。司馬遷作《史記》,取先秦時《禹本紀》(即「五帝本紀」之一)之名,以「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項羽」、「高祖」、「呂太後」、「孝文」、「孝景」和「孝武」共十二紀為首,以後紀傳體史書都首列本紀,或簡稱紀。
列傳是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一,由司馬遷首創,如《滑稽列傳》、《游俠列傳》等,《史記》有「列傳」70篇。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說:「列傳者,謂列敘人臣事跡,令可傳於後世,故曰列傳」,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則指出:「其人行迎可序列,故雲列傳。」一般用以記述帝皇以外的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也有記載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前者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傳》,後者如《明史》的《外國·日本列傳》。
書,為司馬遷首創,《史記》共有禮書、樂書、律書、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八篇,故又被稱為「八書」,記述關於禮樂,律歷,天文地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歷史。志,是紀傳體史書的一種體裁,名始於《漢書》,例則源於《史記》中的「書」。《漢書》為什麼要改「書」為「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避免與書名《漢書》中的「書」重復,當然《漢書》中的「志」,除改名之外,還對「八書」進行合並,並增加了五行、藝文等項目。《漢書》共有律歷志(2卷)、禮樂志(1卷)、刑法志(1卷)、食貨志(2卷)、郊祀志(2卷)、天文志(1卷)、五行志(5卷)、地理志(2卷)、溝洫志(1卷)、藝文志(1卷),合十種,故又被稱為「十志」。《漢書》中的志主要記述漢代的典章制度以及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自《漢書》以「志」敘史後,後世史家多依《漢書》之制,或有增加而但體例則一直被繼承下來。
表,是僅於「紀」的紀傳體史書的一種體裁,表是用來表示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的眾多人物。表始於《史記》,《史記》共「十表」:包括「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閑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凈增將相年表」等。它們是按朝代的順序,把歷史分成若干階段,再分別按世代、年、月寫成簡明的大事記,也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
世家,由司馬遷在《史記》中首創,是紀傳體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記述世襲封國諸候的事跡,意為開國承家,世代相續。後代的紀傳體史書很少採用這種體裁,除《史通》(梁武帝敕撰)和《新五代史》(歐陽修撰)還有保留外,「世家」所記述的內容大都被並入「列傳」。
《史記》中的「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董仲舒說「王者封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為家也」,王侯是一個地區的實際統治者,世代保有其國,對全國政局有一定的影響,故其傳記稱「世家」。《史記》中有「世家」30篇,包括《陳涉世家》、《孔子世家》、《外戚世家》等。
『陸』 漢書地理志不者數年來還是什麼意思
未淹死的人(未遇難的)幾年後才回還了。
又苦逢風波溺死,不(否)者數年來還,不 通「否」
漢書新注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酒泉郡(1),武帝太初元年開(2)。莽曰輔平。戶萬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萬六千七百二十六。縣九:祿福(3),呼蠶水出南羌中(4),東北至會水入羌谷。莽曰顯德。表是(5),莽曰載武。樂涫(6),莽曰樂亭。天(7),玉門(8),莽曰輔平亭。會水(9),北部都尉治偃泉障(10)。東部都尉治東部障(11)。莽曰蕭武。池頭(12),綏彌(13),干齊(14)。西部都尉治西部障(15)。莽曰測虜。
(1)酒泉郡:轄境在今甘肅省西部,郡治祿福。(2)太初元年開:據施之勉考證,河西四郡中的酒泉郡,乃武帝元鼎六年最先開。(3)祿福:故城即今甘肅酒泉縣治。(4)呼蠶水:其中酒泉以上一段今稱北大河。(5)表是:故城在今甘肅高台縣西約四十里。(6)樂涫:故城在今甘肅酒泉縣東南約百里。(7)天(yī)在今甘肅玉門市南。(8)玉門:故城在今甘肅玉門市西北約五十里。(9)會水:故城在今甘肅金塔縣東南約八十里,長城遺址北。(10)偃泉障:在今付肅金塔縣東北百餘里。 (11)東部障:在漢會水縣東十餘里,今金塔縣東南約百里。(12)池頭:故城在今甘肅安西縣東疏勒河鎮附近。(13)綏彌:在今甘肅酒泉縣東。 (14)干齊:故城在今甘肅玉門市西北低窩鋪附近。 (15)西部障:故址在今甘肅玉門市西北玉門鎮以西十餘里。
朔方郡(1),武帝無朔二年開。西部都尉治窺渾。莽曰溝搜。屬並州。戶三萬四千三百三十八,口十三萬六千六百二十八。縣十:三封(2),武帝元狩三年城。朔方(3),金連鹽澤、青鹽澤皆在南。莽曰武符。修都(4),臨河(5),莽曰監河。呼遒(7),窳渾(7),有道西北出雞鹿塞。屠申澤在東。莽曰極武。渠搜(8),中部都尉治。莽曰溝搜(9)。沃野(10),武帝元狩三年城。有鹽官。莽曰綏武。廣牧(11),東部都尉治。莽曰鹽官。臨戎(12),武帝元朔五年城。莽曰推武。
(1)朔方郡:轄境相當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郡治朔方。(2)三封:故城在今內蒙占瞪口縣西北約八十里。(3)朔方:故城在今內蒙占杭錦旗北一百五十餘里。(4)修都: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旗西三十餘里。(5)臨河: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約百里。(6)呼遒: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偏東,在朔方故城東南。(7)窳(yu)渾: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西南近百里。(8)渠搜: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在故朔方與呼遒之間。(9)莽曰渠搜:其下脫「亭」字(王先謙說)。(10)沃野:故城在今內蒙古臨河縣西南約六十里。(11)廣牧:故城在今內蒙佔五原縣南五十餘里。(12)臨戎:故城在今內蒙古磴口縣北約三十里。
五原郡(1),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東部都尉治稠陽。莽曰獲降。屬並州。戶三萬九千三百二十二,口二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八。縣十六:九原(2),莽曰成平。固陵(3),莽曰固調。五原(4),莽曰填河亭。臨沃(5),莽曰振武。文國(6),莽曰繁聚。河陰(7),蒲澤(8),屬國都尉治。南興(9),莽曰南利。武都(10),莽曰桓都。宜梁(11),曼柏(12),莽曰延柏。成宜(13),中部都尉治原高(14),西部都尉治田辟(15),有鹽官。莽曰艾虜。稠陽(16),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17),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虜城。莽曰固陰。莫(18),西安陽(19),莽曰鄣安。河目(20)。
(1)五原郡: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河套以東、陰山以南、包頭市以西和達拉特、准格爾等旗地。郡治九原。(2)九原:故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3)固陵:地點無考。(4)五原:在九原故城西北,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5)臨沃:故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故九原城東南。(6)文國:地點無考。(7)河陰:故城在今內蒙古達拉特旗西偏北。(8)蒲澤:地點無考。「蒱」,一作「蒲」。(9)南興:故城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約八十里。(10)武都:故城在今內蒙古東勝縣東北召坡附近。(11)宜梁:故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故五原城西南。(12)曼柏:故城在今內蒙古東勝縣東北鹽店附近。(13)成宜: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約百里,在故宜梁城西。(14)原商:當作「原亭」。在故成宜縣城東南。(15)田僻(bi):在故成宜縣城西北。(16)稒陽:故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東約十里。(17)光祿城:在古稠陽城西北約百里,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約七十里。(18)莫:地點無考。(19)西安陽: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約六十里,故成宜城西。(20)河目:赦城在今內蒙古烏梁素海東。
雲中郡(1),秦置(2)。莽曰受降。屬並州。戶三萬八千三百三,口十六萬三千二百七十。縣十一(3):雲中(4),莽曰遠服。咸陽(5),莽曰賁武。陶林(6),東部都尉治。楨陵(7),緣胡山在西北。西部都尉治。莽曰楨陸。犢和(8),沙陵(9),莽曰希恩。原陽(10),沙南(11),北輿(12),中部都尉治。武泉(13),莽曰順泉。陽壽(14)。莽曰常得。
(1)雲中郡:轄境相當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東,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黃河南岸及長城以北。秦時轄境較大,西漢時縮小。郡治雲中。(2)秦置:趙武靈王時置,秦始皇十三年因之。全祖望曰:楚漢之際屬趙國,尋分屬代國,高帝三年屬漢,四年復以屬趙國,六年屬代國,十一年以邊郡收。(3)縣十一:秦時領縣十二,見《史記·周勃世家》。(4)雲中:故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約七十里。(5)咸陽:故城在今內蒙占上默特右旗東約三十里。(6)陶林:故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 約七十里。(7)楨陵:故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南約七十里。(8)犢和:在今內蒙占土默特右旗西北。(9)沙陵:故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北約十里。(10)原陽:故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約十里。(11)沙南:故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南約七十里,在故楨陵城西約十里。(12)北輿:故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3)武泉:故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約三十里。(14)陽壽:故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
雁門郡(1),秦置(2)。句注山在陰館(3)。莽曰填狄。屬並州。戶七萬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四。縣十四(4):善無(5),莽曰陰館。沃陽(6),鹽澤在東北(7),有長丞。西部都尉治(8),莽曰敬陽。繁畤(9),莽曰當要。中陵(10),莽曰遮害。陰館(11),樓煩鄉(12)。景帝後三年置。累頭山(13),治水所出(14),東至泉州入海(15),過郡六(16),行千一百里。莽曰富代(17)。樓煩(18),有鹽官。武州(19),莽曰桓州。汪陶(20),劇陽(21),莽曰善陽。崞(22),莽曰崞張。平城(22),東部都尉治。莽曰平順。埒(24),莽曰填狄亭。馬邑(25),莽曰章昭。強陰(26)。諸聞澤在東北(27)。莽曰伏陰。
(1)雁門郡:轄境在今山西省北部,及今內蒙古集寧市以南地區。郡治善無。(2)秦置:趙武靈王時置,秦因之。全祖望曰:楚漢之際屬趙國,尋分屬代國,高帝三年屬漢,四年仍屬趙國,六年屬代國,景帝後以邊郡收。(3)句注山:在今山西代縣西。(4)縣十四:秦時領縣十六,見《史記·周勃世家》。(5)善無:故城在今山西右玉縣南。(6)沃陽:故城在今內蒙古涼城縣西南五十餘里。(7)鹽澤:今名岱海。在今內蒙古涼城縣東北。(8)西部都尉治:在故沃陽城北約三十里。(9)繁畤:故城在今山西渾源縣西南約四十里。(10)中陵:故城在今山西平魯縣北六十餘里。(11)陰館:故城在今山西朔縣東南約七十里。(12)樓煩鄉:其上脫一「故」字。(13)累頭山:在故陰館縣西南,今山西寧武縣東北。(14)治水:今桑於河。(15)泉州:故城在今河北安次縣東南。(16)過郡六:過雁門、代郡、上谷;廣陽、漁陽,「六」當為「五」。(17)富代:《漯水注》作「富藏」。(18)樓煩:故城即今山西寧武縣治。(19)武州:故城即今山西左雲縣治。(20)汪陶:故城在今山西應縣西約十里。(21)劇陽:故城在今山西應縣東北約二十里。(22)崞:故城在今山西渾源縣西十餘里。(23)平城: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數里。(24)埒:故城在今山西神池縣東北約十里。(25)馬邑:故城即今山西朔縣治。(26)強陰:故城在今內蒙古豐鎮縣西約六十里。(27)諸聞澤:今黃旗海。在今內蒙古集寧市東南約六十里。
代郡(1),秦置(2)。莽曰厭狄。有五原關、常山關(3)。屬幽州(4)。戶五萬六千七百七十一,口二十六萬八千七百五十四。縣十八:桑乾(5),莽曰安德。道人(6),莽曰道仁。當城(7),高柳(8),西部都尉治。馬城(9),東部都尉治。班氏(10),秦地圖書班氏。莽曰班副。延陵(11),狋氏(12),莽曰狋聚。且如(13),於延水出塞外(14),東至寧入沽(15)。中部都尉治。平邑(16),莽曰平胡。陽原(17),東安陽(18),莽曰竟安。參合(19),平舒(20),祁夷水北至桑乾入沽(21)。莽曰平葆。代(22),莽曰厭狄亭。靈丘(23),滱河東至文安入大河(24),過郡五(25),行九百四十里。並州川。廣昌(26),淶水東南至容城入河(27),過郡三(28),行五百里,並州浸。莽曰廣屏。鹵城(29)。虖池河東至參戶入虖池別(30),過郡九(31),行千三百四十里,並州川。從河東至文安入海(32),過郡六(33),行千三百七十里。莽曰魯盾。
(1)代郡:西漢轄境相當今河北省懷安、蔚縣以西,山西省陽高、渾源以東的內、外長城間地,以及內蒙古興和、尚義縣境。郡治代縣。(2)秦置:趙武靈王時置,秦、漢因之。全祖望曰:楚漢之際屬趙國,尋為代國,高帝三年屬漢,六年仍為代國,武帝元鼎三年復故。(3)五原關:當為「五阮關」。故關在今河北易縣西(偏北)約七十里。常山關:在今河北淶源縣南(偏西)約五十里。(4)幽州:當為「並州」。(5)桑乾:故城在今河北陽原縣東七十餘里。(6)道人:故城在今山西陽高縣東南約七十里。(7)當城:故城在今河北蔚縣東北七十餘里。(8)高柳:故城即今山西陽高縣治。(9)馬城:故城在今河北懷安縣西北數里。(10)班氏: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南約六十里。(11)延陵:故城在今山西天鎮縣北約六十里。(12)狋(quān)氏:故城在今山西渾源縣東北。(13)且(jū)如:故城在今內蒙古尚義縣西約三十里。(14)於延水:今洋河。(15)寧:當作「廣寧」。沽:「治」之誤。(16)平邑:故城在今山西大同縣東北。(17)陽原:故城在今河北陽原縣西南約三十里。(18)東安陽:故城在今河北蔚縣西北約八十里。(19)參合:故城在今山西陽高縣南數里。(20)平舒:故城在今山西廣靈縣西數里。(21)沽:「治」之誤。治水,即桑乾河。(22)代縣:故城在今河北蔚縣東北約三十里。(23)靈丘:故城在今山西靈丘縣東數里。(24)滱河:今唐河。文安:故城在今河北文安縣東北。(25)過郡五:代郡、常山、中山、涿郡、渤海。(26)廣昌:故城在今河北淶源縣北部。(27)淶水:今拒馬河。容城:故城在今河北雄縣西北。(28)過郡三:代郡、上谷、涿郡。(29)鹵城:故城在今山西繁峙縣東北約八十里。(30)鹵池河:今滹沱河。參戶:渤海郡的縣名。故城在今河北滄州市東北。別:別流。(31)過九郡:此及下文「過郡六」,可能有誤。二派相去不遠,不知何以有「九」、「六」之差。(32)文安:故城在今河北文安縣東北。(33)過郡六:可能有誤。
上谷郡(1),秦置(2)。莽曰朔調。屬幽州。戶三萬六千八,口十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二。縣十五」(3):沮陽(4),莽曰沮陰。泉上(5),莽曰塞泉。潘(6),莽曰樹武。軍都(7),溫余水東至路(8),南入沽。居庸(9),有關。雊瞀(10),夷輿(11),莽曰朔調亭。寧(12),西部都尉治。莽曰博康。昌平(13),莽曰長昌。廣寧(14),莽曰廣康。涿鹿(15),莽曰抪陸。且居(16),陽樂水出東,南入沽。莽曰久居。茹(17),莽曰榖武。女祁(18),東部都尉治。莽曰祁。下落(19)。莽曰下忠。
(1)上谷郡:轄境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及北京市延慶、昌平等縣。郡治沮陽。(2)秦置:戰國時燕置,秦、漢因之。初轄境較大,漢時縮小。全祖望曰:楚漢之際屬燕國,高帝六年屬漢,仍屬燕國;景帝後以邊郡收。(3)縣十五:《周勃傳》定上谷十二縣,可知秦領縣十二。《說文》上谷有縣,今《志》無。(4)沮陽:故城在今河北懷來縣東南。(5)泉上:故城在今河北懷來縣東北。(6)潘:故城在今河北涿鹿縣西南。(7)軍都:故城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南。(8)溫:「漯」之訛。漯余水:今沙河。(10)居庸:故城在今北京市延慶縣。(10)雊瞀(gòumào):故城在今河北蔚縣東北。(11)夷輿:故城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東。(12)寧:故城在今河北萬全縣。(13)昌平:故城在今北京市昌平縣東北。(14)廣寧:故城在今河北張家口市。(15)涿鹿:故城在今河北涿鹿縣東南。(16)且居:故城在今河北懷來縣西,故茹縣東,(17)茹(縣):故城在河北宣比縣東南。(18)女祁:故城在今河北赤城縣南。 (19)下落:故城即今河北涿鹿縣治。
漁陽郡(1),秦置(2)。莽曰通路。屬幽州。戶六萬八千八百二,口二十六萬四千一百一十六。縣十二:漁陽(3),沽水出塞外(4),東南至泉州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有鐵官。莽曰得漁。狐奴(5),莽曰舉符。路(6),莽曰通路亭。雍奴(7),泉州(8),有鹽官。莽曰泉調。平谷(9),安樂(10),厗奚(11),莽曰敦德。獷平(12),莽曰平獷。要陽(13),都尉治。莽曰要術。白檀(14),洫水出北蠻夷(15)。滑鹽(16)。莽曰匡德。
(1)漁陽郡:轄境相當今北京市東部,天津市寶坻縣,河北省廊坊地區與承德地區西部。郡治漁陽。(2)秦置:秦始皇二十二年置,漢因之。(3)漁陽:故城在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4)沽水:今白河、潮白河。(5)狐奴:故城在今北京市順義縣東北。(6)路:故城在今河北廊坊地區回族自治縣西北。(7)雍奴:故城在今天津市武清縣東北。(8)泉州:故城在今天津市武清縣南。(9)平谷:故城在今北京市平谷縣東北郊。(10)安樂:故城在今北京市順義縣西北郊。(11)厗:「虒」之誤。虒奚:故城在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古北口。(12)獷平:故城在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古北口內。(13)要陽:故城在今河北灤平縣西北。(14)白檀:故城在今河北灤平縣北。故要陽東南。(15)洫水:「濡水」之誤。今灤河。(16)滑鹽:故城在今河北灤平縣南約四十里。
南海郡(1),秦置(2)。秦敗,尉佗王此地。武帝元鼎六年開。屬交州。戶萬九千六百一十三,口九萬四千二百五十三。有圃羞官(3)。縣六:番禺(4),尉佗都。有鹽官。博羅(5),中宿(6),有洭浦官(7)。龍川(8),四會(9),揭陽(10)。莽曰南海亭。
(1)南海郡:轄境相當今廣東省大部(中、東部),及福建省詔安、東山、雲霄、漳浦等縣。郡治番禹。(2)秦置:秦始皇三十三年置。(3)圃羞官:主管園圃備作佳餚的蔬菜之官。(4)番(pān)禹:故城在今廣東廣州市。(5)博羅:故城即今廣東博羅縣治。(6)中宿:故城在今廣東清遠縣西北六十里。(7)洭浦官:主管洭浦關(在今英德縣西南四十里)之官。(8)龍川:故城在今廣東龍川縣西約二十里。(9)四會:故城即今廣東四會具治。(10)揭陽:故城在今廣東揭陽縣西北。縣因處揭嶺之陽而得名。
鬱林郡(1),故秦桂林郡,屬尉佗。武帝元鼎六年開,更名。有小溪川水七,並行三千一百一十里。莽曰郁平,屬交州。戶萬二千四百一十五,口七萬一千一百六十二。縣十二:布山(2),安廣(3),阿林(4),廣郁(5),郁水首受夜郎豚水(6),東至四會入海(7),過郡四(8),行四千三十里。中留(9),桂林(10),潭中(11),莽曰中潭。臨塵(12),朱涯水入領方(13)。又有斤南水(14)。又有侵離水(15),行七百里。莽曰監塵。定周(16),周水首受無斂(17),東入潭,行七百九十里。增食(18),歡水首受牂柯東界(19),入朱涯水,行五百七十里。領方(20),斤南水入郁。又有水(21)。都尉治。雍雞(22)。有關。
(1)鬱林郡:轄境相當今廣西大部(中:西部),貴州從江、榕江二縣,及越南高平地區。郡治布山。(2)布山:故城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十餘里。(3)安廣:故城在今廣西橫山縣西北。(4)阿林:故城在今廣西桂平縣東南約四十里。(5)廣郁:在今廣西凌雲縣東。(6)郁水:今右江。(7)四會:故城即今廣東四會縣治。(8)過郡四:牂柯、鬱林、蒼梧、南海。(9)中留:故城在今廣西武宣縣南。(10)桂林:故城在今廣西象州縣南。(11)潭中:故城在今廣西柳州市東南郊。(12)臨塵:故城即今廣西崇左縣治。(13)朱涯水:今水口河。(14)斤南水:今左江。「南」,或作「員」。(15)侵離水:今明江。(16)定周:故城即今廣西宣山縣治。(17)周水:今龍江。無斂:即毋斂,牂柯郡之縣名,故城在今貴州獨山縣北。(18)增食:在今廣西隆安縣東。(19)歡水:今黑水河。(20)領方:故城在今廣西賓陽縣西南郊。(21)水:今清水江。(22)雍雞:在今廣西龍州縣。
蒼梧郡(1),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新廣。屬交州。有離水關。(2)戶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萬六千一百六十。縣十:廣信(3),莽曰廣信亭。謝沐(4),有關(5),高要(6),有鹽官。封陽(7),臨賀(8),莽曰大賀。端溪(9),馮乘(10),富川(11),荔蒲(12),有荔平關。猛陵。(13)龍山(14),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15)。莽曰猛陸。
(1)蒼梧郡:轄境約當今廣東肇慶地區、廣西梧州地區,及湖南江華、江永等縣。郡治廣信。(2)離水關:在今廣西蒼梧縣。(3)廣信:故城在今廣西梧州市。(4)謝沐:故城在今湖南江永縣西南。(5)關:謝沐關。在故謝沐城西南。(6)高要:故城在今廣東肇慶市。(7)封陽:故城在今廣西梧州市東北信都鎮附近。(8)臨賀:故城在今廣西賀縣東南。(9)端溪:放城即今廣東德慶縣治。(10)馮乘:故城在今湖南江華縣西南。(11)富川:故城即今廣西鍾山縣治。(12)荔蒲:故城在今廣西荔浦縣西南十餘里。(13)猛陵:故城在今廣西藤縣東北南安鎮北。(14)龍山:在今廣西金秀縣南。 (15)布山:鬱林郡之縣名。故城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
交趾郡(1),武帝元鼎六年開,屬交州。戶九萬二千四百四十,口七十四萬六千二百三十七。縣十:羸(2),有羞官(3)。安定(4),苟屚(5),麋泠(6),都尉治。曲(7),北帶(8),稽徐(9),西於(10),龍編(11),朱(12)。
(1)交趾郡:轄境相當今越南北部。郡治羸戢。(2)羸: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西北郊。(3)羞官:主管佳餚美味之官。(4)安定:故城即今越南興安城。(5)苟屚: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西北約五十里。「屚」,與:漏」同。(6)麋泠: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西北五十餘里,在故苟屚城北。(7)曲易:故城即今越南海陽城。(8)北帶:在今越南河內市東,故曲易城西北。(9)稽徐:在今越南河內市東南,今興安北。(10)西於: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西北,故羸戢城西北。(11)龍編: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東北北江鎮附近。(12)朱(yuān):故城在今越南河內市東南,紅河西。
合浦郡(1),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桓合。屬交州。戶萬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萬八千九百八十。縣五:徐聞(2),高涼(3),合浦(4),有關。莽曰桓亭。臨允(5),牢水北入高要入郁(6),過郡三(7),行五百三十里。莽曰大允。朱盧(8)。都尉治。
(1)合浦郡:轄境約當今廣西欽州地區及玉林地區一部分,廣東湛江地區及新興、恩平等縣。郡治合浦。(2)徐聞:故城在廣東徐聞縣南十餘里。(3)高涼:故城在今廣東陽春縣東南約四十里。(4)合浦:故城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約百里。(5)臨允:故城在今廣東新興縣南約五十里。(6)牢水:今新興江。高要:故城在今廣東肇慶市。(7)過郡三:過合浦、蒼梧。「三」當作「二」。(8)朱盧:地點無考。
九真郡(1),武帝元鼎六年開。有小水五十二,並行八千五百六十里。戶三萬五千七百四十三,口十六萬六千一十三。有界關。縣七:胥浦(2),莽曰歡成。居風(3),都龐(4),余發(5),咸歡(6),無切(7),都尉治。無編(8)。莽曰九真亭。
(1)九真郡:轄境在今越南中部。郡治胥浦。(2)胥浦:故城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十餘里。(3)居風:在故胥浦城北約十里。(4)都龐:在今越南寧平西南。(5)余發:在今越南寧平東南。(6)咸歡:故城在今越南演州西。(7)無切:當作「無功」。在今越南寧平境。(8)無編:故城在今越南靖嘉境。
日南郡(1),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開,更名。有小水十六,並行三千一百八十里。屬交州。戶萬五千四百六十,口六萬九千四百八十五。縣五:朱吾(2),比景(3),盧容(4),西卷(5),水入海,有竹,可為杖。莽曰日南亭。象林(6)。
(1)日南郡:轄境在今越南中南部。郡治西卷。(2)朱吾:故城在今越南洞海城南約三十里。(3)比景:故城在今越南洞海城西北約六十里。(4)盧容:故城即今越南順化城。(5)西卷:故城在今越南廣治西北十餘里。(6)象林:故城在今越南會安南三十餘里。
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1),東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為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2)。男子耕農,種禾稻薴麻,女子桑蠶織績。亡(無)馬與虎,民有五畜(3),山多麈麈(4)。兵則矛、盾、刀(5),木gōng弩(),竹矢、或骨為鏈。自初為郡縣,吏卒中國人多侵陵之,故率數歲一反。元帝時,遂罷棄之。
(1)大州:今海南島。(2)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穿衣從頭上套下去,如今套衫的穿法。(3)五畜:牛、羊、豬、雞、犬。(4)麈(zhū):獸名。鹿屬。角類鹿,蹄類牛,尾類驢,頸背類駱駝,故俗謂四不像。麠(jīng):獸名。大鹿。(5)兵:武器。
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1);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2);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湛離國(3);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4)。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5),民俗略與珠厓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離、奇石異物(6),齎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廩)食為耦(偶)(7),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8)。又苦逢風波溺死,不(否)者數年來還(9)。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10);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11),漢之譯使自此還矣(12)。
(1)都元國:地點無考。(2)邑盧沒國:古國名。古地或以為在今緬甸勃固附近。(3)諶離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緬甸伊洛瓦底江沿岸。(4)夫甘都盧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緬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謬附近。(5)黃支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印度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臘姆附近,或以為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亞齊附近。(6)璧流離:寶石名。流離,即琉璃。(7)廩:給也。為耦(偶):為同伴。(8)剽:搶劫。(9)否者:否則。(10) 皮宗:古地名。故址有數說:(1)在今新加坡西面的皮散島;(2)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部寬但河口的皮散島;(3)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4)在今馬來半島克拉地峽的帕克強河口。為古代東西方海上交通要地。(11)已程不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印度半島南部;或以為在今斯里蘭卡。(12)譯使:翻譯使者。
『柒』 清史稿地理志貴定沖 繁難是什麼意思
「沖,繁,疲,難」是清朝時期(清雍正期間),由廣西布政使奏准,對全國州縣的分類。分定全國州縣為沖﹑繁﹑疲﹑難四類,以便選用官吏。
「沖繁疲難」的意思按照雍正時的解釋是:交通頻繁曰沖,行政業務多曰繁,稅糧滯納過多曰疲,風俗不純、犯罪事件多曰難。縣的等第高,字數就多,反之,字數就少。「沖繁疲難」四字俱全的縣稱為「最要」或「要」缺,一字或無字的縣稱為「簡」缺,三字(有沖繁難、沖疲難、繁疲難三種)為「要」缺,二字(有沖繁、繁難、繁疲、疲難、沖難、沖疲六種)為「要」缺或「中」缺。
『捌』 新唐書地理志中的畿,赤,望是什麼意思
宋王溥撰《唐會要》卷七十"量戸口定州縣等第例"
武德令。戶五千以上為上縣。二千戸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至開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三千戶以上為中縣。不滿三千戶為中下縣。其赤、畿、望、緊等縣。不限戸數。並為上縣。去京五百里內。並緣邊州縣。戶五千以上亦為上縣。二千以上為中縣。一千以上為下縣。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巻一"太祖"
建隆元年......十月......壬申......有司請據諸道所具版籍之數。升降天下縣望。以四千戶以上為望。三千戶以上為緊。二千戶以上為上。千戶以上為中。不滿千戶為中下。仍請三年一貢戶口之籍。別定升降。從之。凡望縣五十戶二十八萬一千六百七十。緊縣六十七戶二十二萬八千六百九十三。上縣八十九戶二十一萬八千二百八十。中縣一百一十五戶一十七萬九千三十。中下縣一百一十戶五萬九千七百七十。總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戶。(按總數不符。應作九十六萬七千四百四十三戶。)此國初版籍之數也。
緊,唐、宋時州、縣的等級名。一般據其所在地位的輕重、轄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經濟收入劃分。唐時州有"十緊",縣有"緊縣"。《通典.職官十五》:"大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之差。"自註:"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又:"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其餘為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舊唐書.韋處厚傳》:"及處厚秉政,復奏置六雄、十望、十緊、三十四州別駕以處之。"《文獻通考.戶口一》:"周廣順三年,敕:「天下縣邑素有差等,年代既深,增損不一。其中有戶口雖眾,地望則卑;地望雖高,戶口至少,每至調集,不便銓衡。宜立成規,庶協公共。應天下州府及縣,除赤縣、畿縣、次赤、次畿外,其餘三千戶以上為望縣,二千戶以上為緊縣,一千戶以上為上縣,五百戶以上為中縣,不滿五百戶為中下縣。宜令所司,據今年天下縣戶口數,定望、緊、上、中、下次等奏聞。」戶部據今年諸州府所管縣戶數目,合定為望縣六十四,緊縣七十,上縣一百二十四,中縣六十五,下縣九十七。 "
『玖』 地理志:「哈爾濱」一詞,翻譯過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冰城」哈爾濱,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還是「一國兩朝」發祥地——即金、清兩代王朝發祥地,素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的美譽。
1.哈爾濱的歷史興衰
歷史上的哈爾濱,幾度繁榮,又幾度衰落。
公元493年前後,哈爾濱一帶正是「勿吉七部」之一安車骨部的居住范圍,迎來了第一次「振興」。
不過,在唐破高麗(公元667年)後,安車骨部「奔散微弱,今無聞焉」(《舊唐書》),甚至連城鎮鄉村的名號都沒有留存下來。
金、元交替時期(13 世紀中葉),哈爾濱經歷了第二次興衰。作為金國的「龍興之地」,哈爾濱地區在金朝時期空前繁榮。
但隨著金被蒙古滅亡後,絕大多數村寨城堡毀於戰火,人口銳減,耕地趨於荒蕪。盡管城名和村名大量見載於史書,但實際並未流傳於元明兩朝。
譬如金上京故城(俗稱白城), 在明朝時卻被稱之為「尚京」,還將金上京挪到了開原; 而清初又誤認渤海上京(今寧安縣)為金上京。
明、清交替時期(17 世紀中葉),哈爾濱經歷了第三次興衰。
歷史記載,明初在阿什河流域建立了岳希衛和魯路吉站。可伴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其征服之地的所有居民都被強行編入八旗,本已地曠人稀的哈爾濱地區再度荒蕪。
直到清代中前期(17世紀後半葉),阿什河流域才得到重新開發,出現了大量新的村屯和一些城鎮,哈爾濱地區終於得以「再次振興」。
2.「哈爾濱」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從史料上看,最初占據哈爾濱地區漁場的「生力軍」,主要是今天滿族人的先祖。因此不少學者認為,「哈爾濱」一詞大概率源自滿語。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吉林將軍恆祿奏稱:松花江下游、伯都納所屬地方,旗民、驛站人、口外蒙古等設網打魚,率多爭競,請分定邊界,計網征稅,以杜訟端。
也就是說,今天的哈爾濱地區,正是「滿洲十網」中的一網,非口外「蒙古十二網」中的一網。
實際上,關於「哈爾濱」的地名含義,有滿語說、蒙古語說、錫伯語說甚至是俄語說、突厥語說等多種觀點,可謂「百花齊放」。
我查了一些資料,做了一些匯總,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1)滿語「曬網場」或「當地某一大地主人名」
1898 年,俄國采礦工程師阿奈魯特在《1896年吉林下航記錄》一書中,經訪談考證後首提此說。
2)蒙古語「平地」
1913 年出版的魏聲和《吉林地誌》一書中寫道:濱江縣,土名哈爾濱….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遙望如哈喇,蒙語因稱為哈喇濱。漢語訛傳,又譯喇為爾….設治頃以此地臨江,且就土人之慣稱,故名。
3)滿語「打魚泡」或「曬魚網」
1922 年,東省特別區東陲商報館刊行了殷肇瀛《哈爾濱指南》一書記載: 哈爾濱三字,系滿語譯成漢文,即打魚泡之意義,或譯為曬魚網三字。
4)俄語「大墳墓」
1928 年出版的《商工指南》(俄文版)記載:按『哈爾濱』這幾個中國字的大致的而且很難表達的發音的意思是『安樂的墳墓』。
1933 年出版的《大哈爾濱案內》(日文)又引申說:哈爾濱之字音與俄國語句大墳墓相仿,是為俄國人命名時業已蓄意永占此地、死後亦埋於此地之意味,世人未審其用意之深,沿用至今。
5)滿語「漁人之濱」
1990年,陳士平先生在《新晚報》專題文章中指出:滿語的「哈」就是魚,漁人就呼「哈拉」,「濱」意為傍水,因此,上了年紀的人都稱哈爾濱為「哈拉濱」,故史稱「漁人之濱」是符合其歷史、地理環境和當年滿族人濃郁的漁獵生活氣息的。
6)錫伯語「漁村」
1991年,曹熙先生在《新晚報》專題文章中指出::哈爾濱舊稱「哈拉濱」,從錫伯語的語音結構上分析,「哈拉」是指錫伯族的姓氏,「濱」則指沿江居住的錫伯族部落,所以哈爾濱意即「臨江的姓氏」,鑒於錫伯族人建起常年漁場,可轉意為「漁村」。
7)東突厥語轉女真語「天鵝」
1991年,王禹浪先生在《新晚報》專題文章中指出,哈爾濱一詞最早源於東突厥語,意即「天鵝」,後被女真人所接受,成為了女真語詞彙。
8)滿語「扁狀的島嶼」
1996 年,紀鳳輝先生出版《哈爾濱尋根》一書,其在遍查眾多史料的基礎上,提出此說。
次年,楊錫春先生出版《東北地名語源考》一書,將歷史上黑龍江地區出現的「哈爾芬」「哈勒費延」「哈爾濱」三地名,均釋為滿語「扁狀島嶼」。
另外,還有女真語「斡勒水」說、「阿里合懣」說,滿語「狹長的屯子」說、「肩胛骨」說,蒙古語「牧場」說、「肚囊」說等等,可謂公說公有理,各說各的理,熱鬧非常。
3.關於「哈爾濱」的主流「解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學者們普遍認為,滿語「扁狀的島嶼說」和滿語「漁網說」的論證更為合理,論據更為充分,更得到了主流的認可。
1)滿語「扁狀的島嶼」
紀鳳輝先生在《哈爾濱尋根》中指出:
哈爾濱地名自產生以來,朝代幾經更替,民族幾經變遷,江河幾經改道,雖然她的語音代代相傳,但她的語義卻沉積在歷史長河的底層變成了一塊「地名化石」。
為了進一步闡述觀點,紀鳳輝先生將「合里賓忒」系列地名安札時間線進行了歸類整理。
金代:合里賓忒( 見《金史·地理志》)
元代:哈兒賓( 見《經世大典·元文類》)
明代:哈爾芬( 見《明實錄·太宗實錄》)
清代:哈勒費延島( 見《欽定盛京通志》)
而他在一系列調研和探究後得出結論:「扁狀的島嶼」在滿語方言中發音為「harbin tun」,音譯是不折不扣的「哈爾濱屯」四個字,「哈爾濱」地名近百年、「合里賓忒」地名近千年之謎,能夠得到一個比較合乎實際的解釋,即「扁狀的島嶼」之意。
它語音語義均與其相應的歷史環境、民族環境、地理環境和語言環境完全吻合,至於「合里賓忒千戶」、「哈兒賓狗站」、「哈爾芬衛」、「哈勒費延城」、「哈爾濱屯」的正確語解,也應當分別是「扁島上的千戶」、「扁島上的狗站」、「扁島上的衛」、「扁島上的城」、「扁島旁的村子」之意。
2)滿語「漁網」
孟烈、李述笑《名城與城名———哈爾濱釋名縱談》書中指出:能有資格為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作證,也就只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人了,證人有兩位,一個叫薩蔭圖,一個叫於駟興。
薩蔭圖是蒙古鑲黃旗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四月出任濱江關道之第二任道台。「此人閱歷不凡,曾兩度朝見皇帝」。
於駟興,原為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之幕僚,民國時期曾任黑龍江省教育廳長、政務廳長等職,並於1924年至1928年代理黑龍江省省長。
薩蔭圖在哈爾濱任職時,濱江關道曾印製一副《哈爾濱一帶全圖》,道台大人親自撰文:
謹按哈爾濱命名之義,一古昔曬網之鄉也….自邊禁大開,交通便利,始商賈雲集焉….惟考其形勝,迄無善本,爰創斯圖,以供眾覽。滄海桑田,於此可見。
這里的「謹按」二字,其全部含義為「經過慎重的考察研究之後所下的論斷」。
4.總結
有學者將兩種觀點的論據,以時間軸的形式整理了出來。
主張滿語「曬網場」觀點的,最早源來自俄國采礦工程師阿奈魯特(1898年),1907 年薩蔭圖提出「古昔曬網之鄉」說,1910 年於駟興提出「打漁網」「漁網」說等等。
主張滿語「扁狀的島嶼」說,則將「哈爾濱」三字從語言學上上溯到《金史·地理志》記載的「合里賓忒」,下延至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記載的「哈爾濱」( 1866 年) 。
可以這樣理解:
在150 年以前的文獻典籍記載中,哈爾濱均為「扁狀的島嶼」之意,即屬於地名學分類上的「地形地名」;
而清末民初以來的各種解釋,都與「漁網」相去不遠,屬於地名學分類上的「示意地名」。
也就是說,這兩種觀點都有自己的道理,至於「哪個更正確」,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拾』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臣認為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同樣發展。
出自東漢班固編撰的《漢書·董仲舒傳》。
節選原文: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譯文:
《春秋》推重統一,這是天地永恆的原則,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師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們的議論也彼此各異,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樣,所以處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統一的標准,法令制度多次改變,在下的百姓不知道應當怎樣遵守。
臣認為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同樣發展。邪僻的學說消失,然後學術的系統可以統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從的對象了。
(10)地理志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體例上全承襲《史記》,只是改「書」為「志」,把「世家」並入「列傳」,全書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八十餘萬字。
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准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
《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
《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後人的譏責。
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許可權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已在史學領域立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