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復習地理
初中地理是中考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初中地理復習是中考取勝的重要一環,在全組的齊心協力下,本組人員獻計獻策,以為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
第一步:讀、劃先行——「思維描圖法」
第二步:填、寫結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過第一步的復習,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地理規律和相關的地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事物都佔有一定空間、都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這一特點,對地理事物及規律進行定位。具體做法是:准備一張空白地圖(自繪或由教師印製作),把有關地理事物,如山脈、河流、自然帶、交通城市礦產等,按位置、比例,分別「定位」到空白地圖上,把眾多的地理事物歸納為一圖,使地理事物或規律更加一目瞭然,達到圖形合一(圖文合一),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起到深化和鞏固地理知識的作用。用此法還可以把不同章節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對地理教材越學越薄,越學越少,概念、規律清楚,內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步:練、測並重——「對比強化記憶法」
通過讀、描、劃、寫、填等一系列動手、動腦的復習活動,在熟練掌握地理教材的「雙基」內容的基礎上,就應通過適當練習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地理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規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辨證關系,學會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或規律分析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當然與地理有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適當做一些目的性練習、測試,以了解知識掌握的情況,對有疑問的題目與同學進行討論或請教老師。
在此階段,對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線、典型的經濟項目(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可利用地圖實行「對比強化記憶法」。如把不同性質的地理界線,季風區、非季風區,干濕地區,回歸線、赤道通過的國家,氣候類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圖上,進行觀察、對比,強化記憶。
經過上述幾個步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地圖為中心線索,通過學生自己復習教材、轉繪教材。這樣就能進一步加強你的地理空間觀念,進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達到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較好的完成復習的目的。
② 復習方法地理
一、 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體系。
把握學科特色,重視學科主幹知識的復習。
二、 提高考試應試能力
良好的心態
重視四種能力的提升。
重視區域地圖的復習,以區域為載體,復習系統地理知識,進行知識的全面重組。
把地形圖、氣候圖、降水量分布圖、等溫線圖等圖表,畫成同等比例尺的圖上,找這些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高考日益迫近,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取得較大的復習成效,這也是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下面就此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一、調整好心態,樹立起自信
復習到後期,很多學生可能會出現「高原期」,很多原來記憶清晰的內容會變得模糊,很多簡單的題目也可能出錯,加之高考日益逼近,學生此時一般會出現焦躁的心理,信心動搖;而有一部分前期復習不努力或者是努力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能會喪失信心,從而「破罐子破摔」,因此樹立信心成為後期復習的一個重要任務。
1.調整心態,提高自信度
同學們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採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等方法來調整狀態,以此來突破心理上的學習極限,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使自己每天都保持著學習激情和充滿自信的學習狀態,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並認真落實,清楚後期復習要做什麼、如何做,防止前緊後松導致高考復習「前功盡棄」。
2.自我調適,保持健康
要把最好的狀態調整到高考期間,使自己發揮出最高的水平。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一方面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另一方面也能通過運動來放鬆大腦,緩解緊張和疲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優化主幹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1.強化主幹知識
對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典型的原理圖、示意圖、景觀圖等進行再認知、再強化,做到心中有數。對相近的地理知識進行辨析區別,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還要注意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相結合。
2.查漏補缺,完善知識網路
後期有限的復習時間內,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全面復習知識點,可根據地理各要素的內在聯系建立知識的聯系線索,形成知識網路,突出主幹,強化重點內容。不僅要理解每個知識點,還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農業和氣候相關,水溫和氣候相關,植被的變化和氣候相關,有些洋流的變化也與氣候相關。要對存在關聯性的知識進行梳理,在頭腦中逐步構建知識網路圖。
3.重視地圖識記,選取重要的經緯線進行空間定位
先了解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等經過的大洲、大洋、國家及地形區;再由位置、地形、海陸狀況,推斷氣候、自然帶等;最後,看這些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城市、港口、交通線、礦區、旅遊地等。
4.抓好區域地理的復習,總結是關鍵
可以利用兩條線索備考區域地理。線索一:明確各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水文、資源、農業、工業、商貿、交通、城市、人口等地理要素的特徵,還要釐清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這是區域地理復習備考的重點之一。線索二:關於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的復習、解題的步驟——通過各種信息進行空間定位—分析、評價各要素的特徵—明確區域內自然現象的規律—經濟活動的特徵—分析、評價人地關系—明確優勢條件和存在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對策、措施和方向。
三、講究復習策略,提高復習效率
越臨近高考,提高復習效率就越顯得重要,所以無論是看書還是做題,都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如果想在短時間內有效提高復習效率和成績,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策略上,回歸課本
回歸課本不是對一、二輪復習的簡單重復,而是在知識和熱點復習後的升華;不是簡單地把課本讀一遍,而是回歸主幹知識,把書讀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對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具有地理學科特點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進行強化復習。在高考前我們必須要吃透教材,翻爛課本。
2.知識上,查漏補缺
回顧復習過程,並對以前模擬考試中的錯誤進行整理、分析、改正,發現自己存在的知識缺漏和能力缺陷,及時進行彌補,從中掌握答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套較完善的答題模式。
3.方法上,注重總結
考前這一段時間要注意整理出基礎知識,總結出知識規律,構建知識網路。綜合分析某一個區域時,一般要分析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工業等方面。對一個問題、一個區域分析得是否全面,可對照以上幾方面進行檢查,並學會思考,學會總結,逐步形成綜合能力。
③ 如何復習高考地理
進入高三以後,大家關心最多的就是採用什麼樣的復習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或者盡量靠近既定目標?在這里我們給考生推薦的是三輪復習法。
三輪復習法中把高三的復習時間大致分為三段,每段時間里的復習目的各有側重,時間長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輪復習從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復習從三月初到五月中,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三輪復習從五月中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提高應試能力。
一、 第一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要注重雙基,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高考強調學
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時間的推算、區域空間判斷、氣溫遞減率和氣候類型判斷,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城市商業網點和地域結構研究等。
在第一輪復習中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的時候,也需要選擇復習方法,我們給大家以下的一些建議:
1. 根據內容不同,選擇不同方法
自然地理宜採用理科的學習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
析解決問題。人文地理強調宏觀整體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重點是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區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運用。
2. 宏觀把握知識結構,微觀個案分析
地理高考越來越脫離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為基本載體,重在進行地理思維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學生基本的、宏觀的知識結構的建立成為地理知識學習的主要目標;案例式的分析法成為流行的學習方法之一,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已成為學習中要解決的問題。
核心知識的內涵:基本的空間結構;地理判讀分析和初步繪制圖標的技能;基本的地理概念、規律與原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國內外的時政要點的地理背景分析。學科內綜合主要是初中地理與高中地理的綜合、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綜合、理論應用與現實問題的綜合。
3. 技能與能力培養
主要包括地圖基本技能;時間計算;等值線判讀;地形剖面圖繪制;曲線圖、折線圖、
柱狀圖、圓形百分比圖的閱讀與繪制;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圖表分析;原理示意圖、景觀圖分析;分布圖閱讀與分析;資料閱讀與信息提取、認定、判斷及反思技能;簡明推導或說明地理規律和原理的能力;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和發展變化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並嘗試創造性的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4. 空間定位落到實處
地理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空話,要具體落實在教學設計和復習設計上。如對空間概念
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培養,就可做以下設計:第一步,選取某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經緯儀,並想像其自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第二步,在復習大洲、大洋的基礎上,在腦海中想像,十條線穿過的大洲、大磁,重要大地形、氣候區等,此時,在腦海中形成的經緯儀就已經成為平面的地球儀;第三步,在復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十條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遊點等,這時,腦海中的地球儀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了。
中國空間定位要抓住四至把點與主要經緯線,明確中國范圍和位置;抓住界線地理事物,明確相對位置。如山脈界線(三大階梯、主要界線山脈);河流界線(例如,黃河、長江沿線等)。其他一些主要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長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我國1月平均溫度、0℃等溫線、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中國人口線、京哈-京廣線、隴海一蘭新線等鐵路沿線。
以中國政區圖為基礎,不斷建構中國空間圖。主要包括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湖圖、中國資源能源圖、中國農業圖、中國工業圖、中國人口城市圖、中國交通、中國分區圖。世界圖主要包括世界政區圖、世界氣候圖、世界自然帶圖、世界交通圖、世界分區圖。
5. 建立聯系線索,便於提取應用
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線索,是對已知知識的加工和重組,需要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明確聯系途徑和方向,這樣在遇到新問題時,方能提取應用。舊知識在新的指導思想下,經過重新組合、歸納、聯系、遷移,就成為「有組織的」新知識。例如:
空間分布的接近聯系或對比聯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塊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年青的褶皺山脈的分布――年青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屬礦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與沖擊平原有關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間因果關系的聯系,如: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氣候類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帶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類型――農業發展的不同類型――農作物的分布。地球自轉――晝夜交替――晨昏線移動――地方時不同――時區的劃分――區時的計算。地球運動在遠日點附近――7月初――北極附近為極晝――晨線在北極圈內。
地理事物間平行並列關系的聯系,如:各種外力地質作用,各種工業部門,組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種要素(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共同影響或共同作用於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種因素(如影響氣候的因素),形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多項條件(如土壤形成的條件、形成大氣環流的氣壓帶風帶、商業中心的形成條件)。
地理事物間主次從屬關系的聯系,如:氣候要素與其所包含的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外力地質作用與其所包含的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自然資源與其所包含的土地資源、大氣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
地理事物間大小包含關系的聯系,如:總星系――銀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陽系及其他恆星系統――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統;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陸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及地下水(潛水、承壓水)等;農作物――糧食作物――稻穀、小麥、玉米等;能源資源――常規能源――礦物能源――煤炭、石油等。
二、第二輪復習
第二輪復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升應戰能力。
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對重點的知識進行專題復習,可以使大家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也更能培養考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重點、難點的專題復習有多種專題劃分方式,我們為大家推薦 下的一種方式:
1.地球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時空變化。本專題內容分屬於教材不同的單元,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提出問題讓考生思考,如地球運動能否引起大氣運動、水體運動。這就要求考生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去分析問題,從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規律,也可以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
2.人地關系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復習人口問題時,傳統型和過渡型選修新老教材有明顯的矛盾,新教材表達更為合理、科學,因此在復習時應以新教材為准。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貫穿在教材很多單元,我們要把它們從教材中提取出來,分析其成因、規律以及對策。
3.區域地理系統。它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有人說區域地理是地理科試題的瓶頸,這么認為也不過分,因為區域地理是文科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考生必須有清晰的區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在本專題的城市區域中新老教材有差異,對於城市地域結構與功能分區中的工業區和住宅區位置,新教材採用的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因此採用新教材的說法更合理。
4.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圖表分析是學習地理必須掌握的項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考生分析、判斷能力的理想手段,圖表的閱讀分析水平直接影響著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現,在專題復習中,要求考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讀出各種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決問題。
二、 第三輪復習
經過第一、二輪復習以後,大家就進入了沖刺復習階段,在這一階段,大家應該想到
自己在通過前一段學習有了一定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因為時間有限,建議同學們採取這樣的做法:
1.梳理知識,把厚書念薄。地理知識很多,沒有頭緒是不可能考好的。但過多、過細全都記住是不可能的。在最後階段抓主幹知識,綱舉目張,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簡單的話記住要點。
2.重視地圖,抓住地理的核心。地圖是地理獨有的知識載體,地理知識、原理、規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於地圖一身,掌握了圖就把握了地理脈絡。況且從心理學講圖形又比文字好記,可以說是地理學科最好的學習方法。復習可從地圖入手,把地理分布、進理規律都落實在地圖上。如:復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此外,適當做一些地理各種考試圖形的練習。如:地理景觀圖、地理剖面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熟悉這些圖的特點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備的。
3.辨析概念,做到所問所答。地理中有很多概念,有些同學不重視,往往考試時因相混淆而丟分。在最後階段應有意識地將一些近似的概念進行比較,直正弄懂其內涵和外延,在考試時才不會所答非所問。如:地形、地勢、地貌、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之間的聯系及差異。
4.掌握原理,講求解題思路。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原理、掌握規律,解好地理題就入了門。因此要認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規律。答題時不能就事論事,關鍵是掌握解題思路。如:分析區位因素都要從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方面著手;闡述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
5.適當做題,訓練解題能力。最後階段當然要做習題,它可檢驗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及開闊思路,訓練各種能力。但題要典型,有一定代表性,可以找一些近些年的高考真題。但注意千萬不要以做題代替對知識的復習,或過多鑽研難題。在做題後要思考,該題主要考核哪些知識?考查什麼能力?明確出題意圖就可舉一反三,提高能力。
6.關注熱點,了解熱點問題。近年高考不迴避熱點問題及熱點區域,注重運用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分析、闡釋、評價實際問題等是文科綜合試題的目標之一,所以了解熱點問題的相關知識,掌握熱點地區的自然地理事物分布、自然環境特徵、經濟活動特徵等也是目前階段復習的重點內容之一。具體而言,考生應當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地理學科內(或以地理學科為主)的熱點知識可能有: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如太陽磁暴對電網造成影響)、溫室效應與臭氧空洞、華西秋雨與渭河洪災、江淮梅雨與淮河洪災、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赤潮、外來物種入侵、南水北調、能源問題(如石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入世與產業結構調整、三農問題、中國人口遷移、東北工業基地的振興、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等。
④ 如何復習地理
復習最佳方法
學習地理要仔細看書,「看」的重點不在課本上的字,而在於地圖。要在大腦中形成清晰的「地圖輪廓」,各個海域、海峽、半島、國家、河流必須牢記,這是地理學習最重要的。
總結一下
1.課本配合著地圖冊,把各個大洲、國家的輪廓記住,能夠指著空白圖說出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
2.書上定義了解就行,千萬不要費工夫背,因為考試絕不可能考「___的緯線叫赤道」之類的問題
3.各種氣候類型特點、分布要牢記
4.注意聯系實際生產,如:歐洲的地中海氣候適宜______等農作物的生長
5.根據我會考的經驗,考地球公轉自傳與四季的聯系、南北極經緯線
可能性極大,因為這是高中地理研究的重點,會考肯定要聯系高中地理
6.中國地理是重點,省份、地形、河流必須熟記
7.會考地區地理占的比重很大。
⑤ 如何復習地理
一、熟悉課文,圖文相輔。全國統一教材是高考的依據,必須反復熟習。要熟悉課本中的插圖及彩色地圖冊,經常把課文內容與圖對照,加強地理的空間概念感,加深理解和記憶各地理要素及相互間的關系。如地形雨,從課文中得知成於迎風坡,從圖中得知其高度條件級:1000~3000米。彩色地圖冊除幫助明確課文提及的內容外,還有課文沒有提及的內容,應予注意。
二、提高讀圖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要從滿足簡單的記憶中解放出來。高考注重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考察考生的能力常用文字、圖表,更多用圖,因而要提高讀圖能力。如地形圖,無論用等高線法或分層設色法,只有看出圖中所示的經緯度范圍、地形單元、地勢趨向、河流走向、地物種類及相互位置、海岸線特點等,才能綜合分析出本地區屬什麼氣候類型,地形對氣候有何影響,氣溫的高低及降水情況,河流水量的多少,進而設想出如何選擇鐵路線、開鑿運河、修建港口、建立礦區等。
三、善於列表對比,掌握個別要素的特殊記憶方法。列表既能看到事物的共性、又能看到事物的個性。如美、蘇、日、法、英五國的自然條件與經濟條件的對比,南美洲與非洲的對比。這樣把知識加以整理,有機地聯系起來,會使記憶更牢。對個別地理要素的特點,還要採用特殊記憶法。如氣候類型的判斷,應從赤道到極地按熱量帶來記憶名稱,順序記憶氣溫、降水的年平均數,一月、七月或冬,夏半年的數值和分布情況。
四、注意整體性。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各組成因素是互相聯系、互助制約的。如某地區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決定了它的氣溫、降水等條件,形成某種類型、特有的土壤和動、植物;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也有密切聯系。這樣從整體上復習,才能增強記憶的廣度和深度。
五、注意「廣」、「細」、「准」』三個字。「廣」即全面復習,不任意割捨,自找重點。如了解自然條件,就必須了解地理位置,范圍,組成、海岸線、地形單位及分布、地勢、地上河、湖泊、氣候情況、自然資源(動植物、礦產、海產、地熱)等。如了解經濟條件,就得了解經濟性質,工農業情況、交通運輸、城市配置和港口等。「細」,即要把問題搞透。如了解地形,不但要了解地形的特點、地形單元分布和位置,還應進一步了解其成因及對某地自然條件的影響。「准」,是指確記,對地物的走向、方位或位置特別要確記,不能知其大概就算數。
此外,答好題要注意三個關鍵:
掌握並運用好地圖知識是答好讀圖題和判斷題的關鍵。地圖既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學科中的一種表示手法。熟練地掌握地物方法(如緯度、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等高(等深)線,地形剖面線等讀圖知識,就能准確地讀出地面的經緯度、高度、四周環境、判定地形部位、山脈,河流和剖面線的走向。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是答好選擇題和改錯題的關鍵。在選擇題中供選擇的准確答案只有一個。注意地物和各種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才不致在答選擇題時無法取捨或多選而失分。改錯題的題意是清楚的,錯的地方只是幾處,要改的字只是幾個,千萬不可全盤改動或另立題意重寫。
弄清題意,回答全面是答好名詞解釋和問答題的關鍵。如信風,不但要答它們所在的緯度位置,還要答它的成因及南北半球不同的風向。問答題佔分比重大,但考生往往得分少,原因多為回答不切題意,丟三漏四。如問及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時,應分別回答冬、夏季的情況,寫清氣溫的一般特點,總趨向,等溫線的分布,最南、最北代表地點的溫度及溫差,切忌花大量筆墨只寫某一方面。
⑥ 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復習
眾所周知,文綜里的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很多文科學生在地理學習與復習方面總是覺得毫無頭緒,而且覺得花了時間效果卻不明顯。下面我想就此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能對整個高中地理知識進行全面的有重點的掌握。可以節約時間,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復習。而且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會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的同時,要注意知識的有機結合與遷移。
要正確處理好高中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復習,並落實到區域圖上。對於基礎和主幹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幹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幹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三、適度練習,規范訓練。
四、分析考題,體會特點。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
歷年高考題常以教材以外的知識為切入點,重在考察學生臨場的應變能力、遷移能力、聯系綜合能力、表述能力。高考不會考「死記硬背」的知識,不會重復書本上的原詞原句。所以,要重視圖像語言的判讀和分析,學會聯系遷移,靈活運用。尤其是對各類圖表題的分析能力的培養。要能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調動課本知識。對知識進行遷移與運用。
五、注重知識面的拓展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地理有關。在平常的學習中不一定要天天抱著課本學習,可以看一些《探索與發現》《自然世界揭秘》《動物世界》等之類的電視節目,還可以看一些世界地理雜志等。在看這些節目與書籍的同時,一方面減輕了學習的壓力,另一方面在輕松之餘還拓展了知識面,同時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有啟發。
總之,地理的學習不是常人所說的背一背就可以得高分。也不是常人所說的很難很難。只要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把握知識主幹,學會調用課本知識,學會運用數學的分析推理對各類圖表進行分析,善於對知識進行遷移運用。學會答題一些技巧和規范。地理是完全可以學好的!
⑦ 初中地理怎麼復習
一.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要使會考復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組織復習。從歷年來會考試卷看: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準、不全等問題。不牢是記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不準、不全是答題不準確、不完整。故會考復習必須對症下葯、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第一步是「講」。教師必須根據考綱要求,向學生講清概念。復習要求突出重點,講清因果,使地理知識系統、完整、准確。從而讓學生做到概念明確,答題完整。如復習我國的四大工業區時,要突出四大工業區的特點、形成工業基地的有利條件、主要工業部門、主要工業城市等內容。
「講」,還必須講清知識的網路關系。既要按先後順序的縱線復習,使學生記准、記牢地理知識與地理原理,還要按地理要素把有關內容組織起來,進行橫線復習。如復習地形時,可把總的地形與四大區域地形相結合,復習農業時要求結合地形、氣候、水文等要素。這樣復習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各要素的相互關系,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第二步「練」。練是實踐。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必須通過學生的練習,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練」要循序漸進。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應用能力的練習,都要逐步提高難度。如通過比較南方和北方自然條件、農業生產的差異。練習的題目類型要多樣,同一內容,要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這樣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運用所學的知識。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分析與思維。如「天津近海,為什麼是大陸性氣候?」「我國國土面積廣大,為什麼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練習題還應針對學生易出錯誤的方面出題,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京廣鐵路和浙贛鐵路、湘黔鐵路相交於「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
第三步「補」。補是對學生的練習要及時進行分析、講解,對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補課。補是提高復習質量必不可少的步驟。
二、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
三、重視鄉土地理的復習
http://tieba..com/f?kz=200648926,裡面有具體的方法,好好看看吧,希望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