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中華文明生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中華文明始於距今約 5000年前後 。
中華文明是在相 對隔離 的自然 環境中 獨自形成的 , 是多元 起源 、 不平衡發展的 。
適度的自然條 件 , 相 對封閉 與隔絕 的地理環 境 , 溫暖濕 潤的氣候 , 地處河湖沿岸的平原地帶和溫帶 、 亞熱帶 , 是早期人類文明 形成和發展的共同的地理條件 。
② 中華文明生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中國除西北和西藏外,大部分國土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區,由於這一地區處於世界最大的陸地,瀕臨最大的洋,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冬天寒冷乾燥,但夏季炎熱多雨,宜於植物生長。所以這兒早在新石器後期就出現了原始農業,成為世界最早的三大農業區域之一,在農耕基礎上,產生了古代文明。但季風氣候有一個缺點,即夏季來臨和退卻時期的或早或遲,形成雨量的或多或少,這些都使該地區的水量變率較其他區域為大,於是很容易形成干早或水災。因此,「我國二、三千年來各地的災荒,史不絕書,而最多的災荒是早災和水災。」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挑戰,這一挑戰有別於地中海沿岸農業灌溉區域。古代華夏先民就是在與大自然的應戰中,發展了農業,創造了文明。
中國特別頻繁的水早災以及其他自然災害,使中國居民承受更多的折難。在自然因素影響下,中國文明的發展呈現以下特徵:
第一,史不絕書的水早災,使中國人民自古以來重視興修水利。大禹治水有功,被禪讓為王;李冰父子修築的都江堰,世世代代得到利用保護;王景、潘季馴治河卓著,名留青史。中國的灌溉農業主要靠河水、小溪以及匯流到湖泊里的雨水,必須在堅硬的土地上開鑿溝渠,建築堤壩等,這些都需要較為堅硬的金屬工具,較大的勞動強度,所以中國稱得上「水利工程」的,開始於鐵農具廣泛使用的時代。「關於興修巨大灌溉工程的最早可靠證據,屬於公元前一千紀中葉。例如史書上說,灌溉現今豫北土地的一條渠道是在公元前五世紀末至四世紀初修築的」。公元前316年,四川人民開鑿了那條灌溉成都地區土地的渠道,後又引眠江之水,興修分支的灌溉工程;秦國挖掘了鄭國渠。上古華夏先民憑借頑強的意志,把握農業發展命脈的水利建設,所以盡管頻繁的天災人禍,然芸芸眾生肆力壟畝,能惡衣食,致其蓄藏。在宋以前的一、二千年中,黃河中下游地區曾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大量財富的創造和積累為政治的強大和文化的發達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第二、形成強烈的以農為本、廣占土地、囤積穀物的觀念。上古黃河流域如此頻繁的水旱之災,使得古代中國君民十分重視穀物積蓄,把它看作長治久安的保證。「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蓄積,以實倉凜,備水早,故民可得而有之。」而生產穀物的土地便成了皇帝、官僚、地主、商人追求的對象,有了它,皇帝可以穩坐龍椅,立於不敗之地。貴族地主能坐享其成,鍾鳴鼎食,封官拜爵。於是土地兼並層出不窮、世代不絕。
第三、中國農民起義延綿不斷、愈演愈烈。惡劣的生存環境,人為的災難,使中國農民的處境艱難生活貧困。早在戰國時期,自耕農的生存就很艱難,更何況那些無地少地的佃農、半自耕農。風調雨順,清明之治,十一之稅就己不輕,更何況復被水早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斷所逼。農民只能賣田宅子女,流離失所了。與農民狀況正好相反,地主階級卻聚斂無度,並集中表現在土地問題上。富者田連吁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真實寫照。中國農民只有通過爆發起義這一暴力手段來解決賴以生存的土地的再分配。
第四、相對封閉的區域,使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中國居於東亞,北連西伯利亞,西北有阿爾泰山、祁連山以及一望無際的沙漠,西南也是崇山峻嶺,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臨太平洋,並且與世界其他文明區相隔遙遠,在古代海陸交通均極為艱難。雖然歷史上有張寄通西域;班超投筆從戎開辟絲綢之路;法顯、玄類雲游天竺,鑒真東渡日本,鄭和下西洋;同時還有許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但這些交往與地中海文明區各國的頻繁交往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可以說中國在古代基本上是閉塞的,這造成了中國獨特的堅韌的以漢族為主體的文明。自秦漢以來,中國政治上始終實行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經濟上是以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文化上,儒家思想始終是根深蒂固,一切外來的宗教文化,不僅不能占統治地位,而且或多或少被儒化了;漢民族的文字、風俗習慣、心理素質也一脈相承。中國這種特殊的地理因素,是造成其文明發展連續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③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譬如中國有黃河長江形成大河文明,古希臘多山三面臨海形成海洋文明。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古代中國實行專@制統治,而古希臘卻確立了民@主政治。
④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
⑤ 地理環境與文明的關系
古代的生產力是十分落後的,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選擇在哪個地方生存、繁衍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文明一方面可能因為選擇了自然條件比較好的繁衍地就可以興盛起來,另一方面也可能自然條件的變化使文明毀掉。作者雖不是地理環境決定論者,但認為地理環境對古代文明確實有非常大的影響,本文僅從幾大古文明的興衰來談一下地理環境對古文明的影響。
一、 地理環境對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
所謂兩河流域,指的是發源於西亞塔失魯山和扎格羅斯山的兩條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及其支流流過的地區。這兩條河流在巴格達附近幾乎相匯有分開,到距離波斯灣大約八十公里的地方才相匯。從巴格達以下,兩河流域所造成的肥沃沖積平原,就是兩河流域古文明孕育和成長的地方。這塊沖積平原的南半部古時成為蘇美爾,北半部稱為阿卡德,又可以成為巴比倫,巴比倫的北面成為亞述。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在乾燥環境中的水分充足的沖積地。兩河的水源是土耳其東部的積雪,它們每年泛濫程度的大小取決於積雪融化的快慢,泛濫的時間一般在四月到六月。從水源頭到三角洲的距離很短,所以沖積的比較劇烈。兩河流經大片的沼澤地時,河水大量蒸發,在到達三角洲入海口時沉澱了大量的鹽分,所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一直存在鹽鹼化的問題。幼發拉底河河床的中間部分比周圍高,泛濫的河水就會在幾個星期中停留在臨近的泛濫盆地中,盆地因此沉積了大量的鹽分。要保持土壤的肥力,兩河流域的人們需要修建灌溉網路來控制河水的泛濫。如果不做維護,任河水泛濫,兩河流域的平原將不能夠耕作。在歷史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斷有棄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斷北移,從蘇美爾到阿卡德再到亞述,於土地棄耕有一定的關系。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北部,河流比較婉轉曲折,因為北部多山。隨著時間的推移,河道有所改變。從烏魯克晚期到烏爾第三王朝,居民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地區,但是隨著南部鹽鹼化的不斷加劇,居民逐漸北移。
在沒有先進的水利技術的條件下,北部河谷地區很難維持灌溉網路,隨著水利技術的不斷提高,帝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興修水利工程,北部逐漸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部的鹽鹼化問題變得越來越重。在一個時期,農作物的產量下降了一半,但是需要種子的數量卻增加了一倍多。長期連續的耕作,不做設當的休耕,加速了鹽鹼化的進程;常年的灌溉使得地下水位保持在很高的位置,鹽分不能被沖刷掉,停留在地表上層。鹽鹼化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人們不斷地北移,從蘇美爾到阿卡德再到亞述,三角洲地區再也沒能恢復往日的輝煌。
二、 地理環境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
古埃及文明發源於非洲北部一片廣袤的沙漠地區。尼羅河自南向北從這里流過,留下了一條狹長的河谷,與河谷相對應的是兩邊的沙漠地帶,河谷和沙漠構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環境的組成部分 。埃及的東西兩邊都是沙漠,北面是地中海,地理位置上比較孤立,這種孤立性是古埃及人對外交流比較困難,但另一方面這種孤立性使埃及不容易遭到外敵的入侵,有利於保持文明的延續性。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話高度概括了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意義。可以說,在乾燥的北非沙漠中,如果沒有尼羅,也就不會有埃及的文明。尼羅河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維多利亞湖,主要有兩條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白尼羅河的水量比較穩定。尼羅河全長六千多公里,在埃及境內有一千多公里,流經開羅時分為五條支流呈放射狀流入地中海。古埃及人把尼羅河三角洲稱為「下埃及」,把開羅以南比較狹長的地帶稱為「上埃及」,古埃及的國王自稱「上下埃及之王」,這個稱號反映了河谷與三角洲在地理上差別。
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為河谷帶來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為古代埃及人的樂園。每年的七月,尼羅河的水位逐漸上漲,並溢出河床流向河谷,每年的九月份達到高潮,整個河谷都淹沒在河水中,河水退後,留下了一層淤泥,這些淤泥富含磷酸鹽和腐殖質,是農作物生長的沃土。由於河水在大多數的時候都定期泛濫,及時帶來天然化肥,使得這個地區的農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尼羅河不僅為農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還避免了兩河流域的鹽鹼化問題。在收獲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幾個月的乾旱,使水澇和鹽鹼化問題得以避免。此外,由於淤泥的沉澱,河兩岸地面升高,河水泛濫不是沖破堤岸,而是順著河渠慢慢地流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小池塘。在盛水期,這些小池塘可以儲存許多水,在枯水期的時候在倒流出來。這一方面可以使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避免了鹽鹼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補充灌溉。
沙漠雖然不能讓古埃及人居住,但是沙漠中的資源對古埃及人有著較大的吸引力。西部沙漠地勢相對平坦,分布著幾個綠洲,綠洲中產一些寶石,西部沙漠對古埃及人的影響僅限於此。東部沙漠對古埃及人的生活較為密切。這里的山比較多,石料豐富,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所用的石料大都是從這里弄得;東部沙漠和南部沙漠中還有儲量較豐富的金礦,這是最吸引古埃及人的地方。對沙漠中各種礦產資源的開采,是埃及人經濟生活的重要環節。沒有積極開發沙漠的願望和勇氣,就不會有金字塔和卡納克神廟的奇跡,和令後世贊嘆不已的其它成就。
三、 地理環境對古希臘文明的影響
古代希臘人的故鄉既包括被愛琴海環繞的巴爾干半島,也包括海洋周圍的其它地區,愛琴海上有許許多多的島嶼,這些島嶼就成為古代希臘人向外拓展的墊腳石。希臘半島的東部比西部發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東部的海岸線比較曲折,航海條件較好,而且面朝東方的古代文明發達地區,有條件汲取埃及、西亞文明的成果並與之進行各種交流。位於半島的科林斯地峽延長了動不得海岸線,形成幾個獨立的島嶼,並將它們推向大海的懷抱,使得古代歷史上重要的商貿中心都集中在東部。
希臘半島上多山,一系列崎嶇的山地將希臘與巴爾干半島的北部分割開來,北部成為馬其頓。希臘半島上的山不高,最高的不過一萬英尺,但是這些比較陡峭,不易翻越,這就使希臘南部免遭北部民族的入侵,這也是古希臘能形成城邦政治的一個原因。希臘半島上沒有大平原,也沒有利於農業灌溉和交通的大河,農業不是很發達。希臘的海岸線比較曲折,幾乎所有的城邦離海岸線都不超過四十公里。對當時的希臘人來說,半島上唯一的交通途徑就是崎嶇的泥路,陸路交通既緩慢有昂貴;海上經常有風,而且海盜很多,走海路很不安全,所以當時的希臘大都不願意出門,這可能是希臘形成城邦政治的部分原因。希臘半島的礦產資源較豐富,礦產資源的開采較早。希臘屬於地中海氣候,冬季潮濕多雨,夏季乾燥少雨。冬季只有高山地區有雪,其餘的地方基本不下雪,但是也會有大風和寒冷的天氣。每年的降雨量很不一樣,農業收成不穩定,時好時壞。希臘人自己認為除了偶爾的自然災害外,當地的氣候是全世界最理想的。亞里士多德相信氣候決定著人們的政治命運,希臘的天氣不冷也不熱,對希臘人的體力和智力發展都有好處。他們能保持自由,並創造出最好的政治制度,如果他們能在自己的心中保持政治上的統一,他們就能征服整個世界。
綜上所述,地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古文明的產生、發展。西亞之所以有這樣的文明,埃及之所以有那樣的文明,希臘之所以有不同於它們的文明,跟地理環境是有很大的關系的,為什麼金字塔出現在埃及而不是出現在希臘,為什麼城邦政治盛行於希臘而不是西亞,這跟地理環境是有一定的關系的。
⑥ 地理環境與文明的關系
世界著名的研究文明的歷史學家A·J·湯因比採用實證主義方法來檢查大河文明因果聯系。他說:「格蘭德河流域(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上)和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環境條件是完全一樣的。……卻沒有讓它們兩岸原有的居民創造這種奇跡……。」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現。」
「在非洲東部的高原」並未能『創造』文明『社會』。」
「中國文明有時被稱為是黃河的產物,因為它正巧是在黃河流域出現的,但是多瑙河流域雖在氣候特點、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黃河非常相似,它卻沒有產生相似的文明。」基於這些論述,他認為環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為積極因素。」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白克爾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在這里,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是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可見,地理條件優越不優越是以是否滿足某種農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們的主觀條件所決定的。同時,地理條件發揮作用是以人的社會、經濟與技術條件相結合時而表現出來的。上述三類文明的出現充分說明它們是在地理環境與人的有關條件形成最佳結合的結果。
從我國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區所在地來看,恰好在從安陽到鄭州,再經洛陽到西安,成為一個馬蹄形。這個馬蹄形恰好又與氣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種巧合。在氣候上,它與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線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黃土高原的邊緣。因小米是旱作,屬耐旱作物,低於600毫米,仍可以生長、發育,但因供水少於需要,產量就會下降。如果多於650毫米,則易引起洪、澇不利夏季小米生長。降雨多,雨季長,不易於小米秋季的結實與收獲。總之,降雨過多或過少都會使產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獲得最佳結合。在土壤上,黃土母質本身不僅礦物質含量相對豐富,有利作物生長;而且黃土質地疏鬆,有利於耕作。在農業發展早期,人們既未掌握洪、澇災害規律,又無技術與能力克服災害,農田多位於山麓與河谷高地。所以,馬蹄形反映了氣候、土壤,以及耕作技術之間的最佳結合。與埃及一樣,由於最佳結合取得了高產提供的物質基礎,才使文明在該地首先出現。它與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術迅速獲得高產。也許由於這個原因,這需要一個緩慢發展過程,使其與其他三個小麥文明起源時間上出現差異。
在埃及,氣候條件炎熱而乾旱,降雨遠遠低於小麥原產地的土耳其高原,成為小麥生長的限制因素。可以說,作為原始的自然環境來說並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但是,埃及尼羅河的特點使其條件發生變化,不僅克服了氣候的乾旱產生的水份的不足,還帶來了植物的營養,保證了農業的豐收。
文明起源於某地,與該地農業起源與發展有關。只有將其所選的農作物與其地理條件優化結合才能促進物質生產發展,從而導致文明出現。因此,埃及、巴比倫、印度可稱為小麥文明,中國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則可稱之為玉米文明。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
同結果的緣由所在.
⑦ 文明與地理環境那些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熱地雨林氣候——熱帶雨林 / 代表文明:瑪雅文明、爪哇文明
二、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 / 代表文明 :班圖人
三、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荒漠 / 代表文明:阿拉伯人
四、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代表文明:華夏文明
六.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代表文明:古羅馬
七、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 /代表文明:滿洲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 /代表文明 :西歐文明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溫帶荒原/ 代表文明:蒙古
十、溫帶大陸型濕潤氣候 —— 溫帶闊葉林帶 /代表文明: 波蘭
十一、高山高原氣候——高山草甸,冰川 /代表文明 :西藏
十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 代表文明:俄羅斯
十三、極地苔原氣候 —— 苔原 / 代表居民 : 愛斯基摩人
⑧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地理環境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生產力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環境,在特定的時期和地區甚至具有決定意義。普列漢諾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地理環境在人類的形成、工具的製造、生產的種類、生產力發展速度等方面,無不具有巨大甚至決定力量。對於人類社會關系、經濟制度性質的影響則通過生產力來實現間接影響。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爾也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由此,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也就與地理環境產生了莫大的聯系。
所謂地理環境是指地球岩石圈表層與大氣圈對流層頂部之間的地表環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氣、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形成的社會因素的總體。廣義上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同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而文明是一種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有文化的狀態,農業文明則是在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這一生產事業上發展水平較高的狀態。以湖南為例,湖南山清水秀,沒有北方的天寒地凍,也沒有西域的戈壁沙灘,這里自古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湖廣熟,天下足」和「魚米之鄉」是對她的由衷贊美。中華民族的三維始祖炎帝、黃帝、舜帝中炎、舜的歸屬均在湖南。那麼為什麼湖南會有如此發達的農業文明呢?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我將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淺析瀟湘農業文明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其一,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氣候等多個方面。從水源上來說,河流似乎總是與人類文明,特別是遠古文明的發展相伴相隨,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認識上最為統一。這四大流域分別是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湖南位於長江中游沿岸,境內有湘、資、沅、澧四大河流,為瀟湘文明的起源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特別是「八百里洞庭」更為境內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地貌上說,湖南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為了該地農業發展的溫床。從氣候來說,湖南為大陸型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與年際的變化較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為三面環山的山地,尤以湘西與湘南山地更為顯著。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還有優越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這一地區古代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了才能為其他文明的前進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經濟環境。
早期農業文明的發展帶動了湖南經濟的發展,而良好的經濟環境有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早在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過著定
居的農業生活。因受到中原諸部落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就有了種植水稻的經驗。同時,湖南是上古時期比較開發的地區,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黃帝軒轅氏等神話傳說和部分遺跡上。農業發展後,部分人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從事商業活動,促進了湖南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對農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春秋戰國時代,位於江南的句吳、於越、東越和東甌以及楚國並「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條件,同時較多地使用了青銅農具,並在春秋晚期鑄造了一定量的鐵制農具,除此之外還注意田間管理和耕作技術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當地農業。考古發現的材料表明,春秋晚期,楚人在湖南已開始使用鐵質工具。在當地出土的鐵制農具足以證明了春秋楚湘農耕開始進入鐵犁時代,雖然沒有像北方一樣大面積的普及,但是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進了農業生產工具開發並促進了湖南的農業經濟的發展。
其三,社會文化環境。
一個地區某一時期內社會文化環境的好壞對農業也有重大的影響,如戰爭往往造成農業生產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帶來農業文明的繁榮等。
就社會文化環境這一要素而言,湖南處於南方地區,因為有長江天險從而得以迴避許多災難性的戰爭,總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良好。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北方人大舉南遷,秦國攻打楚國時,許多楚人移居湖南墾殖,給湘水流域一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當時的長沙已成為楚國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遷後,江南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與推廣日益。湖南出土的鐵農具有鋤,鍤,斧等,其中長沙地區發現的鐵農具尤多,達100件以上。此時,牛耕作為生產動力也已受到重視。當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並採取「官貸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廣,而且南方地區還將北方傳入的旱地牛耕技術轉化為適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術。可見北人帶來的先進的鐵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不論是對當時江南農業生產效率,還是在加大墾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後還帶來了江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區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坡塘閘壩,推廣蓄泄排灌的技術,同時重視耕作技術,講求精耕細作。強調農業必須「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由於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水運交通相當發達,常來往於湘、資、沅、澧四水,與江漢各地進行貿易。北方移民不僅與湖南的土著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也創造了新興的村建制度文化與充滿著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由此看出,湖南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其農業文明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從楚湘農業文明這一例中就可以看到地理環境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影響:沒有尼羅河的滋潤,就不會有古埃及燦爛的文化;沒有兩河流域優越的地理環境,也就不會有古巴比倫文明;沒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將不復存在;沒有滔滔黃河、滾滾長江,華夏文明又怎能得以發揚光大?…… 自人類出現以來,環境就對人類文明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地理環境又從方方面面影響著農業的發展。當然地理環境決定論還是有它的不足之處的,我們應該相信人類可以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合理地改變自然環境,從而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望採納
⑨ 試論地理環境與文明的關系(500字左右)
世界著名的研究文明的歷史學家A·J·湯因比採用實證主義方法來檢查大河文明因果聯系。他說:「格蘭德河流域(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上)和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環境條件是完全一樣的。……卻沒有讓它們兩岸原有的居民創造這種奇跡……。」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現。」
「在非洲東部的高原」並未能『創造』文明『社會』。」
「中國文明有時被稱為是黃河的產物,因為它正巧是在黃河流域出現的,但是多瑙河流域雖在氣候特點、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黃河非常相似,它卻沒有產生相似的文明。」基於這些論述,他認為環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為積極因素。」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白克爾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在這里,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是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可見,地理條件優越不優越是以是否滿足某種農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們的主觀條件所決定的。同時,地理條件發揮作用是以人的社會、經濟與技術條件相結合時而表現出來的。上述三類文明的出現充分說明它們是在地理環境與人的有關條件形成最佳結合的結果。
從我國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區所在地來看,恰好在從安陽到鄭州,再經洛陽到西安,成為一個馬蹄形。這個馬蹄形恰好又與氣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種巧合。在氣候上,它與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線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黃土高原的邊緣。因小米是旱作,屬耐旱作物,低於600毫米,仍可以生長、發育,但因供水少於需要,產量就會下降。如果多於650毫米,則易引起洪、澇不利夏季小米生長。降雨多,雨季長,不易於小米秋季的結實與收獲。總之,降雨過多或過少都會使產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獲得最佳結合。在土壤上,黃土母質本身不僅礦物質含量相對豐富,有利作物生長;而且黃土質地疏鬆,有利於耕作。在農業發展早期,人們既未掌握洪、澇災害規律,又無技術與能力克服災害,農田多位於山麓與河谷高地。所以,馬蹄形反映了氣候、土壤,以及耕作技術之間的最佳結合。與埃及一樣,由於最佳結合取得了高產提供的物質基礎,才使文明在該地首先出現。它與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術迅速獲得高產。也許由於這個原因,這需要一個緩慢發展過程,使其與其他三個小麥文明起源時間上出現差異。
在埃及,氣候條件炎熱而乾旱,降雨遠遠低於小麥原產地的土耳其高原,成為小麥生長的限制因素。可以說,作為原始的自然環境來說並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但是,埃及尼羅河的特點使其條件發生變化,不僅克服了氣候的乾旱產生的水份的不足,還帶來了植物的營養,保證了農業的豐收。
文明起源於某地,與該地農業起源與發展有關。只有將其所選的農作物與其地理條件優化結合才能促進物質生產發展,從而導致文明出現。因此,埃及、巴比倫、印度可稱為小麥文明,中國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則可稱之為玉米文明。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