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作用有哪些
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作用,叫做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按其能量的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於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熱量,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地殼運動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類型。水平運動使地表岩層在某些地方發生彎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在有些地方則斷裂張開,形成裂谷和海洋,如: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等。垂直運動使地殼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岩漿活動能形成岩漿岩,包括噴出岩和侵入岩兩種類型,其中噴出岩可以形成火山,如:富士山、乞力馬扎羅山等。侵入岩可使地表隆起,有一定起伏。
變質作用能形成變質岩,主要在地殼深處進行,對地表形態影響較小。
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
風化作用使地表形成鬆散的風化殼,為外力侵蝕作用打下基礎。
侵蝕作用是在風化作用的基礎上,流水、風、冰川、生物等外力對地表進行的破壞作用。
流水侵蝕能形成溝谷、河谷、喀斯特地貌等,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風力侵蝕能形成風蝕溝谷、風蝕窪地、戈壁、裸岩荒漠等。
冰川侵蝕能形成U型谷、角峰、刃脊等。
海浪侵蝕能形成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等。
沉積作用主要包括:
流水沉積能形成三角洲、沖積平原等,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風力沉積能形成沙漠、黃土堆積等,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黃土高原等。
固結成岩作用最終形成沉積岩。
㈡ 地貌成因
地貌的形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如岩石、構造等; 二是地貌形成的動力因素。當物質基礎和動力因素不同時,形成的地貌形態也不一樣。
1. 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
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包括岩石和地質構造。岩石的性質和地質構造的類型對地貌的形態都會產生影響。
(1)岩石
岩石(rock)或沉積物(sediment)是地貌形成的基礎,任何地貌都是由岩石或沉積物構成的。不同類型的岩石可影響地貌的形態特徵,因此在野外可根據地貌形態判別岩石的類別。影響地貌形成的岩石特徵主要有成分、結構、構造和節理。
岩石成分(lithologic composition)就地貌形成而言,可把岩石分成可溶性岩石和不可溶性岩石兩大類。可溶性岩石主要有灰岩、白雲岩、岩鹽、鉀岩等。由於岩鹽和鉀岩溶解度大,分布也很局限,一般只在乾旱氣候區形成鹽殼地貌。而灰岩和白雲岩分布廣泛,厚度大,經水的溶蝕作用可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如廣西桂林、雲南石林、北京石花洞等地貌。灰岩的純度(CaCO3)越高,越有利於岩溶地貌的形成。而不可溶性岩石類型很多,這類岩石經水、風、冰川等動力改造後可形成各種各樣的地貌。如花崗岩經風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蝕作用可形成千奇百態的地貌,常以奇為特徵,如黃山、三清山地貌; 若是紅色的砂岩、砂礫岩、砂質泥岩等,在南方地區經地面流水的侵蝕作用則可形成類似岩溶地貌的 「丹霞地貌」,如在江西、廣東等省; 如果是堅硬的石英岩、石英砂岩可形成險峻的地貌,如湖南的張家界; 若是軟硬岩石相間的沉積岩,可形成階梯狀、塔狀地貌(圖 2-23)。
岩石的結構、構造(rock texture and structure)岩石成分的均一程度越高,越有利於形成規模較大、氣勢宏偉的地貌,如花崗岩、灰岩、石英岩等構成的地貌。在沉積岩中,厚層狀岩石比薄層狀岩石有利於形成規模較大的地貌,若是厚、薄岩層相間易形成階梯狀地貌或古塔狀地貌(圖 2-23)。
圖 2-23 岩性特徵與地貌形態
岩石的節理(joint)在花崗岩地貌中,它的奇特與岩石發育的3 組原生節理有關,風化作用和流水侵蝕作用沿節理發展,形成各種形態的地貌。在灰岩地區,節理控制地下水的溶蝕方向,也控制了地貌的形成,石林、峰叢、峰林、落水洞、溶蝕漏斗等的形成都受到節理的影響。
(2)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既能直接形成地貌,也能影響地貌的形成和形態。把由地質構造直接形成的或直接影響的地貌稱為構造地貌,如斷層崖、向斜谷等。影響地貌形成的地質構造主要包括地層產狀、皺褶和斷裂。
圖 2-24 地層產狀與地貌的關系
地層產狀(stratigraphic occurrence)地層產狀主要影響地貌的形態,尤其是地形面坡度的變化。水平岩層形成塔狀的山丘,山坡的坡度陡緩相間變化; 緩傾斜的地層形成一側山坡緩、另一側山坡陡的單面山; 隨著地層傾角增大,地形的坡度變陡,如果地層中夾有堅硬的岩層,可形成豬脊嶺(圖2-24); 直立岩層形成陡峻或直立的山坡。
斷裂(fault)斷裂構造造成岩石破碎,形成軟弱帶,使岩石的抗風化和侵蝕能力降低,常形成溝谷地貌(圖 2-25)。多條正斷層的組合構成地塹或地壘(圖 2-25),在地貌上形成谷地或山地。另外,斷裂構造直接形成地貌,如斷層面形成懸崖峭壁,如雲南滇池西山、華山、武當山等的一些陡崖。
圖 2-25 地質構造與地貌的關系(據邦達爾楚克,《地貌學原理》,1957)
皺褶(fold)皺褶的類型影響或控制地貌的形成。在背斜的形成過程中,其軸部處於拉張狀態形成一系列斷裂和節理,因此沿軸部經侵蝕作用常形成谷地。由於溝谷與皺褶橫剖面的地層彎曲方向相反(圖 2-25),這種地貌稱為逆構造地貌,但背斜也是可以形成穹窿或山丘的,這種地貌稱為順構造地貌。沿向斜的軸部多形成山,但也可形成谷地,相對比較少。總的來說,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從區域地貌來看,地質構造控制了地貌單元的分布格局,如山脈、盆地、谷地等的走向都是受地質構造控制的。中國的幾大山脈,如秦嶺、祁連山、昆侖山、橫斷山、太行山等都是沿著構造帶(造山帶)發育的。
2. 地貌形成的動力因素
地貌形成的動力因素可分為內動力和外動力兩部分,這兩種動力在地貌形成上所產生的影響不同。內動力包括構造運動和火山作用,而外動力比較復雜,地球表層的運動介質都可成為地貌形成的外動力,如流水、風、冰川等。
(1)內動力
構造運動(tectonic movement)這是地貌形成最為重要的動力,是地貌形成的初始動力來源,可以說控制了從巨型地貌到小型地貌的形成和發展。按照構造運動的方向,它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形式。這兩種運動形式對地貌形成的作用有所不同。水平運動導致山脈的形成,也可造成一些小型地貌的變形,如河流、山脊、洪積扇、階地等的水平位移。垂直運動對面狀地貌或台階狀地貌形成影響比較明顯,如構造運動間歇性上升,就能形成階地、夷平面等地貌。構造運動不僅使海陸格局發生變化,而且也可使地形起伏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地表的外動力條件的改變。隨著山脈的隆起,地貌形成的外動力作用可由地面流水作用向冰川作用轉變,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向物理風化作用轉化。在我國西北地區,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阻隔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導致外動力條件的改變,形成了分布廣泛的風成地貌。
火山作用(volcanism)火山噴發作用直接形成火山地貌,如火山錐、熔岩平原、熔岩高原、火山口等; 在海底,形成海山、平頂山、大洋中脊等。
(2)外動力
地貌形成的外動力,按照地質營力的特點可分為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湖泊、海洋、風等動力,形成各種外力地貌(表 2-13)。
表 2-13 外動力作用及其地貌
地表的形態是外動力和內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兩者在改造地表形態的趨勢上是不同的。內動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起伏增加; 而外動力卻相反,使地表起伏降低,即削高填低。內、外動力在不同規模的地貌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內動力對形成巨、大型地貌具有重要控製作用,而外動力在形成中、小型地貌中起的作用比較大(圖 2-26)。內動力與外動力這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地表形態的發展和演化。
圖 2-26 動力作用與地貌規模的關系
圖 2-27 地貌的成因分類
3. 地貌的成因分類
根據地貌形成的動力因素,將地貌分成內動力地貌、外動力地貌和人工地貌。內動力地貌主要由內動力因素形成,像構造運動、火山活動形成的地貌,如斷層崖、火山錐等; 外動力地貌主要由外部動力形成,又可分為地面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等(圖 2-27)。人工地貌是由人工改造形成的地貌,如運河、梯田等。
㈢ 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形態多種多樣,有峰巒高聳的山地,極目千里的平原,周高中低的盆地,低矮坡緩的丘陵,還有高亢遼闊的高原等等。在自然地理學中,我們把地球表面的形態也就是地形,叫做地貌。當你徜徉於山水之間,為雄偉壯麗或是青秀旖旎的風光所陶醉時,也一定非常想知道大自然是如何塑造出如此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來的吧?好,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原來,地表形態雖然復雜多樣,但是,它們都是在內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內力是指來自於地球內部的能量所產生的作用力,地殼在內力的作用下會上升或下降,還會水平移動,或是發生褶皺和斷裂。地震、火山噴發和岩漿活動也都是內力的表現。外力則是指地表受到大氣、水的運動以及生物作用產生的力,比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風還有波浪等,都會改變地表的形態。
內力和外力是兩個針鋒相對的作用力。如果內力作用占優勢,就會在地表形成廣闊的陸地和海洋以及高聳的山地和凹陷的盆地,使得地面起伏不平。換句話說,內力是在大刀闊斧地改造著地貌。而外力,則像一個極有耐心的工匠,不斷地通過風吹、日曬、雨淋等等方式精心地雕刻地貌:先是使岩石層發生崩裂和分解,形成碎屑;再通過流水、冰川、波浪、風等作用對地表沖刷侵蝕;然後把這些破壞了的物質從高處帶到低處或是海洋中堆積起來;最後使高山夷為平地,把低窪的地方填起來。這些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種主要方式: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它們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塑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地貌。
在不同的地方,外力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在寒冷的南北兩極地區,發育著大面積的冰川,不要小看了這些雪白晶瑩的冰雪,它們有著非常強大的侵蝕能力,能形成獨具特色的冰川地貌。聞名於世的挪威的許多深邃美麗、雄奇陡峭的峽灣,就是冰川的傑作。而在溫暖濕潤的地區,流水則是最主要的「工程師」。地面上的河流能在高山中刻出深深的峽谷,飛流急泄,轉眼間又變成瀑布躍下深潭;到了平原地區,它偶爾還會湧出河堤,洪水泛濫,留下厚厚的淤泥;最後匯入茫茫大海。地下水也不甘示弱,雕刻出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琳琅滿目的岩溶洞穴,被稱為岩溶地貌。而在乾燥荒涼的荒漠地區,風成了魔力無窮的「魔術師」。它可以把沙丘堆成各種各樣的形態,還會在岩石上盤旋打磨,形成酷似城堡的殘丘。新疆地區的一些「鬼城」指的就是這些風蝕城堡。
㈣ 地理各種基本地貌及其成因
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屬於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2/喀斯特指石灰岩地區的地表常見的石芽、石林、峰林、溶溝、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蝕窪地、坡立谷、盲谷以及地下發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種洞穴系統以及洞中石鍾乳、石筍、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態。對於石灰岩地區上述獨特的地貌,國內外學術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區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來命名,即「喀斯特地貌」。
3\雅丹地貌的成因不只一種,可以歸納為3種類型。
一是由風的吹蝕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區的雅丹地貌,溝谷長軸走向與當地主風向一致;
二是洪水作用形成的鄰近山區或湖濱的雅丹地貌,溝谷長軸走向與附近山地洪水的走向一致,並在雅丹的土丘上留有洪水的痕跡;
三是在陣發性暴雨和洪水作用的基礎上,再經過風的修蝕作用而成的雅丹地貌,溝谷長軸走向既與洪水走向一致,也和當地主風向一致,是二者合一的第三種成因。
㈤ 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地貌的形成發展過程實際上是內外動力的作用過程和相互作用過程。當地表主要表現內動力作用所形成的形態時,則稱為構造地貌或內動力地貌。地表主要表現為外動力地質作用所塑造的形態時,則稱為外動力地貌或補動力地貌。內動力地貌是區域地貌,是大地貌。外動力地貌是疊加於構造地貌之上的次級地貌。本區內動力地貌十分典型,外動力地貌類型繁多。
(一)構造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遙感調查和前人工作資料表明,本區內動力地貌主要表現為斷塊構造地貌。斷塊剝蝕構造山嶽和丘陵,斷陷和斷坳堆積平原都有發育。根據本區內動力作用的特點和剝蝕與堆積的相關性原理,本區內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劃分如下幾個階段。
1.中生代晚期構造地貌奠基階段
已有的地貌研究表明,當代地貌的基本輪廓奠基於新生代初。中生代晚期的構造輪廓是新生代初構造地貌形成的基礎。區域地質研究表明,本區中生代開始已進入大陸邊緣活動帶的發生發展階段,受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影響,中生代早、中期,該區地殼表現為擠壓作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則表現為拉張作用。這一地質過程中,在剛性基底上產生大量的張性正斷層及地殼大規模裂陷,形成一系列以大量沉積同生正斷層為特徵的大小斷陷盆地。區內松遼斷陷和伊通-舒蘭斷陷盆地等雛形形成。松遼斷陷雛形形成之後,由最初的斷陷,後期演變成坳陷,並堆積有厚度大於5000m的堆積物。由上不難看出,中生代晚期的構造為新生代初構造地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古近紀構造地貌雛形形成階段
本區地殼進入古近紀地質時期之後仍處於北西-南東的拉張作用環境中,產生一系列繼承性張性正斷層和張性斷陷盆地,如舒蘭、敦化盆地等等,盆地中有相應的古近紀含煤地層、含硅藻土和油頁岩地層形成,不整合覆蓋於前古近紀地層之上。
對本區當今地質和地貌研究可以看出,本區地殼在經過晚中生代相對劇烈的構造變動之後,進入古近紀地殼相對穩定的地質時期,內動力地質作用相對微弱,外動力地質作用盛行。這一地質過程的標志是:不管在東部長白山區還是在西部大興安嶺山區,都存在有夷平面。夷平面是準平原上升或下降形成的一種地貌。上升形成山地夷平面,下降形成埋藏夷平面。準平原是在地殼活動相對寧靜時期經準平原化形成的一種地貌。古近紀本區進入準平原化階段,外動力地質作用削高補低形成新生代第一準平原面。新近紀初,本區地殼結束了古近紀的相對穩定階段進入地殼運動相對活躍時期,東部區伊通-舒蘭東支和西支斷裂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介於伊通-舒蘭東支和西支斷裂之間的地塊下降,接受堆積,長白山地和大黑山地壘上升,並遭受剝蝕,伊-舒地塹斷陷堆積平原形成,斷陷堆積平原兩側的斷塊山地顯現,地形出現起伏,奠定了東部區當代地貌的雛形。
早古近紀末新近紀初,西部區嫩江斷裂和永茂鐵礦斷裂兩盤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當今的大興安嶺斷塊山嶽上升並遭受剝蝕,形成剝蝕斷塊山地。松遼平原區下降,接受堆積,形成斷陷堆積平原。西部區以上述北北東向斷裂為界,地形出現西高東低的地形起伏,具有了當代地貌的雛形輪廓。
東部和西部上述斷裂的差異性升降運動肢解了古近紀形成的第一準平原,在長白山和大黑山地壘等上升區形成山地(上升)夷平面,在吉林長白山地區稱之為長白期夷平面。在西部上升的大興安嶺地區形成的山地(上升)夷平面稱為布西期夷平面,松遼平原區和伊-舒地塹區形成了埋藏於古近紀地層之下的埋藏夷平面。此期形成的夷平面稱第一夷平面。
由上可見,本區地殼運動經歷了古近紀末新近紀初的活躍時期之後,地形有了東部和西部高、中間低的起伏,具有本區當代構造地貌的初始形態。
3.新近紀早中期構造地貌基本形成階段
本區地殼經歷了古近紀末新近紀初的活躍期後,再度進入了地殼運動相對寧靜時期,外動力作用盛行,進入第二準平原階段,削高補低形成第二準平原。至上新世末第四紀初,本區地殼運動再度活躍,繼承性構造運動使東部和西部山區再度上升,伊-舒地塹和松遼平原區繼續下降,本區地形起伏進一步加大。第二準平原被肢解,在上升的大興安嶺地區形成興安期夷平面。上升的長白山區形成臨江期夷平面。第四紀初上新世末,在上述地區形成的夷平面稱為本區的第二級夷平面。此外,松遼平原東緣斷裂四平-長春-德惠斷裂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斷裂東盤的大黑山地壘上升,西盤松遼平原下降,當今工作區構造地貌的基本格局形成,具有當今工作區構造地貌的基本形態。
4.第四紀構造地貌進一步形成與發展階段
本區地殼進入第四紀階段後,繼承新生代早中期構造運動的特點,東部斷塊山嶽和丘陵,西部大興安嶺斷塊山嶽繼續上升並遭受剝蝕,松遼斷陷平原和伊-舒地塹平原持續下降,接受堆積,當代斷塊構造地貌的宏觀輪廓和形態進一步顯現。
此外,在松遼平原區,隱伏斷裂活動亦十分活躍,松遼平原內的高平原斷塊地貌、低平原斷塊地貌以及懷德-優龍泉-王府斷塊隆起等形成。這些斷塊之間的斷裂雖然不像松遼斷坳平原的邊緣斷裂和伊-舒斷陷平原的邊界斷裂差異性升降的幅度如此大,但平原區的這些新斷裂活動的速度也是十分驚人的。至此,本區當代構造地貌的完整輪廓形成。
(二)火山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在本區構造地貌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山區還是平原區,沿張性斷裂火山活動十分頻繁,幾乎貫穿於整個新生代階段。在工作區的北部,形成五大連池火山群;東部地區形成伊通火山群、舒蘭火山群、范家屯火山群和雙遼火山群等;在西部大興安嶺山區也有零星的火山活動。這些火山主要沿北東向與北西向二組斷裂的交叉匯點發育以中心式噴發為主,噴溢的玄武岩漿和噴發形成的玄武質火山碎屑堆積於地表,形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火山錐和火山盾地貌,成為本區火山地貌的一大特點。本區火山地貌和火山堆積物的形成反映出本區繼承性新斷裂切割深度和活動的強度。
(三)外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外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實際上是與內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同步進行的,也就是說,內、外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是相互伴隨和不可分割的。例如,在地殼上升階段,山嶽和丘陵形成時,必然會出現流水的下切,形成溝谷地貌和流水堆積地貌等。在這里將外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單獨列為一個章節進行討論,主要是討論那些規模較大而且對本區環境有重大影響的外動力地貌的形成與發展。以揭示本區主要外動力地貌形成發展時的內外動力特點。此外,還應該指出的是,有的外動力地貌,如風成地貌,它的形成與發展除與構造地貌相關外,還受到氣候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在討論諸如本區的風成地貌、冰川地貌時,還要涉及本區氣候演變的一些過程和特點等等。
1.古湖積平原的形成與發展
遙感調查結果表明,古湖積平原是區內外動力地貌形成最早的一種地貌單元,分布於整個松遼斷陷盆地之中,南抵遼東海灣,北至小興安嶺,東西到山前斷裂,其分布范圍之廣,面積之大,屬松遼平原地貌單元之最。它形成於早更新世中期。此期,古氣候溫暖、濕潤,約相當於亞熱帶-溫帶氣候。
第四紀初期,即早更新世,伴隨松遼斷陷平原的周邊斷裂發生的差異性升降運動,斷塊山嶽抬升,盆地斷(坳)陷下沉,接受厚度約50m至上百米湖相砂層、含礫砂層沉積,早更新世地層形成,為松遼古湖積平原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早更新世中期,松遼斷陷平原的周邊山嶽與斷陷盆地山前地帶同時隆升,並導致東西邊部湖積物面水露出,形成邊緣隆昇平原。而代表湖相沉積的灰白色粘土層區域分布穩定,並在依-舒斷陷盆地東緣的長春伊通大南鎮該套沉積物中首次發現純凈小玻璃介和疏忽玻璃介。此時,由於松遼斷陷東西兩側抬升,湖泊中心向遼寧昌圖雙城子鎮、長春腰分水嶺、哈爾濱、北安、訥河一線遷移,接受厚度約幾米至數十米的粉砂層和中砂層的沉積。而盆地邊部隆昇平原接受剝蝕,形成厚20~30cm紅色風化殼。
2.冰磧冰水堆積水平原(台地)的形成與發展
區內冰磧-冰水堆積平原是區內規模較大的地貌單元,環松遼斷陷盆地邊緣分布,一般寬度為10~25km,最大的北部冰磧冰水堆積水平原寬度達可80km。
根據組成冰磧-水堆積平原物質的地質年代及其下伏地層為早更新世中期湖積層,上覆地層為中更新世黃土狀粘土層,該平原形成於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
如前所述,本區地殼進入第四紀時,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已隆生為山地,松遼斷坳平原已下降形成盆地,東部和西部山區高而中間低的地貌格局已經形成,長白山和大興安嶺遭受風化剝蝕,成為松遼盆地碎屑物質的主要源區,松遼盆地成為來自東部和西部山區的碎屑物質的主要沉積場所。
早更新世晚期,本區氣候乾冷,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有規模不等的山嶽冰川和冰帽冰川形成,冰磧與冰蝕作用主要發育在周邊中低山區,現今在長白山和大興安嶺仍然可見冰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山谷冰川循谷流動至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山麓和山前地帶,冰川融化,冰川攜帶的大量碎屑物質經冰融水運遷移到下游沉積於松遼盆地地區,形成冰水河流和冰水湖泊堆積平原。
冰水堆積平原形成之後,當今冰水平原前緣陡坎斷裂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斷裂兩盤上升,露出水面,東盤下降,繼續接受來自山區的碎屑沉積,這一過程自冰水堆積平原被肢解,一直延續到全新世。下降的松遼盆地區形成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層,上升的冰水平原沒有再接受新的堆積。
3.沖湖積高平原的形成與發展
沖湖積平原是本區重要的和規模較大的流水地貌單元之一,分布於松遼斷陷平原的東部。它形成於晚更新世初期(516.1±39.7)ka。
中更新世中期,受第四紀地殼運動影響,山區不斷上升而平原穩定下沉,松嫩古湖達到極盛時期,接受來自山嶽、丘陵區的若干條河流搬運大量的亞粘土等細顆粒物質,堆積於當今松遼斷坳平原的東部,形成以亞粘土(或稱黃土狀土)為主含有少量磨圓好礫石的土狀堆積。這些含少量礫石的沖洪積亞粘土最初充填於中更新世之前的低窪地形中,填窪補平,呈現出當今所觀察到的亞粘土和亞砂土具有厚度不同而且覆蓋於不同的新老地層之上的地貌現象。來自山嶽、丘陵區的亞粘土源源不斷的堆積,漸漸形成了當今松遼斷坳平原東部的沖湖積高平原的組成物質,中更新世地層形成。此時松嫩大湖南部到達遼北隆起南緣,西部以白土山冰水台地為界,東部抵依-舒斷陷盆地,形成即早更新世古大湖之後,松遼平原中的第二期古大湖。
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初,本區進入地殼運動活躍期,松嫩斷坳東部受抬升隆起作用影響,隆起的沖湖積區露出湖面,形成沖湖高平原。由於松嫩斷坳盆地北部地區斷隆,東部地區隆升和東西地區斷陷的差異作用,導致湖泊繼續向西部低平原區遷移,使西部地區同期沉積地層隱伏於地下深處。
晚更新世初期,伴隨地殼的差異隆升作用,松嫩平原東部、北部抬升,使湖泊向西南遷移,並接受來源於早期高平原物質的補給,形成早更新統(Qpal-l3)亞粘土、亞砂土層的沉積。
晚更新世中期,松嫩平原東部繼續隆升,導致晚更新世初期沉積亞粘土、亞砂土層露出水面,第二期湖成地面形成。
致此,松嫩沖湖積高平原雛形形成,之後經歷了晚更新世中期-全新世階段地殼運動和各種外動力剝蝕與堆積,形成規模大小不等的溝谷,使沖湖積高平原的表面更加凹凸不平,形成人們稱謂的壟崗狀、波狀高平原。
4.沖湖積低平原的形成與發展
據本次遙感調查結果顯示,晚更新世晚期,即18.3~18.1ka,松遼坳陷盆地不但存在大湖,而且西部邊界已到達西遼河的通遼地區,空間范圍分布巨大。其沉積厚度為幾十米的細粒石英砂層,分選均勻、成分單一、區域分布穩定,其上砂層水平層理發育,含貝殼碎片。
晚更新世末,受長嶺弧形斷隆作用的影響,使原本相連通的晚更新世松遼古大湖,以其為界分解為北部的松嫩古大湖泊和南部東西遼河古大湖泊,並突顯出新構造活動的重要性。
全新世早中期,地殼緩慢上升,北部地區晚更新世晚期湖泊逐漸縮小,湖積中心已縮小到齊齊哈爾以南至大安一線,形成千島湖,並接受了淤泥質、砂土質沖湖積堆積。
此時,南部地區伴隨長嶺斷隆作用,在晚更新世晚期沖湖積堆積物質的基礎上,形成斷隆與斷陷相伴生的網格狀構造格局,其逐漸縮小的古湖泊向斷陷區遷移,並接受了早中全新世黑色淤泥質物質的沉積。同時個別斷隆區接受剝蝕,直至中全新世初已達到接受沉積的環境,同樣沉積了黑色淤泥質物質,並與下伏晚更新世晚期沉積的白色石英砂層呈假整合接觸。這就是在野外為什麼見到黑色淤泥直接覆蓋於白色石英砂層之上的原因。
晚全新世,松遼平原整體抬升作用加強,湖泊退縮,沖湖積低平原的形成。由於地表水位較淺,供給量小於蒸發量,湖泊逐漸乾涸,為區內鹽漬化發育提供了物質及地貌環境,而退縮的湖泊沿新構造斷裂發育呈現代河流,並猛烈下切,形成深切河谷。南部沖湖積低平原區地區的東西遼河、養牧畜河等河流形成寬約幾十至上百米,深度可達3~5m槽形河谷。北部沖湖積低平原地區的嫩江、松花江方真正的連通流入黑龍江。
除上述低平原的湖泊外,本區還有殘留湖和熱融湖等,殘留湖是由於早期的規模較大的湖泊萎縮後形成的小型湖泊。熱融湖是由於冰緣地帶的凍土融凍、埋藏冰塊融化或殘留岩塊受凍融作用上拱(圖版1.4.8),當它們融化後形成地表塌陷,並積水形成湖泊,如乾安地區的獨立湖泊。
5.風成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本區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雖然都有發育,但風積地貌分布的面積和規模遠遠大於風蝕地貌。
晚更新世中期(70~30ka),本區進入冰期階段,氣候干涼,植被稀疏,受蒙古高壓的控制,西北季風盛行,西北大風吹揚大興安嶺山區和溝谷中的沙物質,向松遼平原方向遷移,並在松遼平原的中西部地區堆積了風積黃土和砂土,形成廣闊的風積平原,風積前緣到達乾安一帶,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是區內風積地貌發展的盛形時期,主要以東西遼河平原、長嶺斷壟和乾安地區最為發育。它們是在晚更新世末期,伴隨長嶺弧形斷壟發生,導致晚更新世晚期湖積砂層外露水面後經風蝕與風積作用,原地起沙並經過搬運所制。這就是區內全新世沙漠和沙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總之,通過松遼平原地貌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組成物質、地形高度的關系分析研究,首次提出區內風積地貌形成於晚更世末期至全新世。晚更世晚期湖積砂層是沙化形成的母體;東北部高平原控制區內黑土的形成、退化與空間分布范圍;低平原區是鹽漬化發育的地貌單元。
㈥ 影響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經典地貌理論認為有5個因素:
1 地質構造 構造體系控制山脈、水系的分布,影響地貌侵蝕切割程度與發育方向。如,河谷通常沿背斜軸部、斷裂帶和軟弱岩層發育。在構造運動影響下出現構造地貌,如褶皺山、斷塊山等。
2 岩石性質(物質基礎) 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抗侵蝕性、節理和可溶性。經過風化、剝蝕,岩石呈現出不同形態。
3 內外營力 內營力往往加大地形的起伏,外營力往往減小地形的起伏。構造運動影響海陸分布和各種地質作用的發生,改變岩層的原始狀態。垂直運動(造陸運動)表現為地形隆起和凹陷。水平運動(造山運動)可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
4 人類活動 已成為改造地貌的重要營力。
5 時間 時間長短不同,地貌發育的形態會有差別,表現為地貌發育的階段性。如喀斯特地貌發育的階段性。
㈦ 中國地理地貌特徵
1. 三級階梯地形
中國地貌的一個非常顯著特徵就是形成了三級階梯地形。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 4000 ~4500m,氣候乾冷,冰川和凍土地貌發育,表面相對起伏較小,而周邊強烈切割。第二級階梯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海拔在 1500 ~2000m,河谷深切,地表起伏比第一級階梯大,氣候北部乾冷,南部暖濕,以發育河流地貌和風成地貌為特徵。第三級階梯是東部平原-東南丘陵,海拔低,地形起伏小,氣候比較濕潤,河流、湖泊發育。
2. 地貌類型及成因的多樣性
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形成地貌的動力多變,所以我國的地貌類型非常豐富。既有內動力形成的火山地貌、構造地貌,也有外動力形成的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凍土地貌、風成地貌、海岸地貌、湖沼地貌等,還有人工改造形成的人工地貌,如京杭大運河、梯田等。
3. 地貌發育的區域性
我國地貌發育的區域性特徵也非常明顯,具有緯向、經向和高度分帶。在緯向上,從南到北依次發育的主要地貌是磚紅土型風化殼-岩溶和河流地貌-河流和湖泊地貌-風成地貌-凍土地貌。在經向上,從東到西是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黃土地貌-沙漠(洪流地貌)-礫漠。在高度分帶性上,從低到高依次為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風成地貌-凍土地貌-冰川地貌。
㈧ 地表地貌的形成過程是什麼
由地球內力與外力相互作用形成,以內力作用為主,外力作用為輔。內力作用形成地表的基本輪廓,外力作用則通過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等作用塑造地表,使地表趨於平緩。地球系統中各圈層的相互作用為主線,分析總結了我國沙漠地貌過程,流水地貌過程,冰川地貌過程及風沙地貌過程等領域研究的部分進展.由於我國沙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形成和演變與岩石圈構造變動即青藏高原隆升有著緊密的聯系
㈨ 地貌形成與發展的動力有哪三種
地貌形成與發展的動力有內力因素、外力因素和其他因素三種。
1、內力因素:來自地球內部、促使地球內部和地殼的物質成分、構造、表面形態發生變化的各種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來自地球自轉產生的旋轉能和放射性元素蛻變產生的熱能,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
2、外力因素:由太陽輻射、重力、日月引力、水流、風力等來自地球外部的營力(通過大氣、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
相關信息介紹:
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2、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為地貌學按岩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類型,主要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岩和頁岩形成,多形成綿延數公里的岩牆峭壁,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岩外,多由紅色石英岩構成。
㈩ 地貌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什麼影響地貌
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內外力作用綜合作用的結果.
地貌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地球內部的地殼運動下形成的,但是在形成後會受到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侵蝕、搬運、堆積等)的影響.
地貌的改變,會使這個地區的其他地理要素,如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也會發生改變.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舉例:喜馬拉雅山原來是古地中海,後來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造成地表隆起抬升.
氣候:
隨著地形的抬升,氣溫隨著山體海拔升高而升高,降水也會發生變化.
水文:本來是河流匯入這里的海洋,地形抬升後,這里成為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土壤:本來是海底的泥,抬升後隨著海拔升高形成不同類型的土壤,到海拔5000米以上還有積雪冰川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