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課是什麼

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8 01:02:19

㈠ 誰能告我初一和初二的地理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地球
第一課講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這個看看書就行,知道就可以了,知道人們認識地球的幾個重要過程,形狀的大小搞清楚,5頁的圖1.2背會。
第二課
在地球儀上認識經緯網
這個很重要,這個學不好,以後就費盡
經線和緯線的概念弄懂就行,7頁的圖1.3
1.4背會。經度和緯度,要能在圖上,認出是多少度,北緯,南緯,東經,西經用什麼字母表示,最大是什麼。圖1.5一定要背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概念和中,高,低緯度要清楚。1.6
1.7
1.8都得背。經緯網
看看就行。
第三課地球的自轉
背背概念就行,但11頁的圖1.13一定要背下來。
第三課地球的公轉
背背概念就行,但16,17頁的圖1.17和1.19必須背會。
第二單元
地圖
第一課
方向,比例尺搞懂就行,23頁下面的圖背會
第二課
地形圖的判讀
記概念,記住那6個地形就OK了
第三單元海洋和陸地
第一課
海陸的分布,記那8個球,會畫大洲輪廓圖,知道洲和洲的分界線,知道四大洋的面積
第二課
海陸的面貌
還是記概念,記38頁下面的圖,和39頁中間的圖和35頁圖3.4
第三課,還是背概念,和42頁的下面那4幅圖,
和43頁的板塊圖這個經常考,火山和地震帶背背,記44也的圖3.15
就這些,4單元不考,其餘的都不考,記住這些,要背的一定要背,記住這句話,一定能考好!
祝你考個好成績

㈡ 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課,中國疆域東西寬實際距離怎麼算的是4800千米呢而百科東西相距約5200公里

不知道你們使用的的是什麼版本的教材?
我是地理老師,好像沒有4800千米這個數字。以前有的書上採用5000千米這個數字啊。

㈢ 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知識點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㈣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八年級地理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說地位和作用:

新疆是我國西部開發的重要邊疆地區,它是我國面積最大、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自然資源豐富;新疆的自然環境對人口、城市分布和農業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選擇新疆作為案例有鮮明的代表性。

2、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新疆自然環境特點,能繪制新疆「三山夾兩盆」簡圖;

(2)會運用地圖描述新疆地區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並能分析得出其制約因素——水。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新疆地形與城市分布圖、新疆的荒漠及周圍環境和有關材料,師生一起繪指制新疆「三山夾兩盆」簡圖,讓學生理解新疆的自然條件及其發展經濟的制約因素。

情感、態度價值觀:

明確我國西部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人地協調觀念。

3、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三山夾兩盆」地形特點及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

難點:

(1)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新疆地區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點,並分析其影響因素,學會辯證分析問題的方法;

(2)明確我國西部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逐樹立人地協調和哥持續發展觀念。

二、說教法

1、本課運用讀圖分析法、講解法、繪圖法、啟發式教學法。

2、教學突破:

(1)對於「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色:運用板圖使學生加深印象,借「疆」字巧記。

三、說學法

讀圖法、繪圖法、小組討論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1、說導入:以「羊肉串」導入,直接明了。

2、說 小結:較簡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3、說板書設計:一目瞭然,重點突出。

五、說教學反思

本人的設計思路:動腦筋 精心設計,盡量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從溫故知新中學習,減少學生負擔;想辦法突破教學重難點,另外還查找較多的資料,相比較而言,學生准備不是很充分,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和查找資料,帶著問題學習」的任務,所以以後還要從放手讓學生積極查找資料,主動學習方面,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效果較好,教學目標完成的比較順利,學生在比較輕松愉悅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美中不足之處:學生膽子較小,回答問題沒有平時積極踴躍。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2

【說教材 】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一章的第一節《日本》的第一課時,屬於世界地理中的國家地理,是學生在學習國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個國家。同學們學完亞洲後已有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以後還會學習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日本這一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學習日本,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節不論在新教材還是老教材中,都是重點講解的國家,且對後面的國家教學,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2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a掌握認識日本的地理位置特點的方法,並會舉一反三。

b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災害:多火山和地震,並分析成因。

情感與價值觀:

a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和資源觀及生活技能,使他們懂得地震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b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說教學重點難點 】

【教學重點 】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災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學難點 】

1日本的主要自然災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個國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

【說學情 】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初一學生,經過前半學期的觀察,感覺學生的基礎較好,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另外,學生通過學習本冊書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也積累了一定的讀圖、識圖能力和活動探究能力,讓學生獨立或在合作中進行讀圖、識圖並分析相關問題,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

【說教法 】

讀圖導學法、活動探究法、比較教學法

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 思想的體現。主要通過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課本所 提供的活動和資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日本的自然環境特點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地理知識的判讀並進行歸納 總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多媒體, 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進行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 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興趣,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

【說學法 】

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

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解決每一個活動探究的問題,由「現象」到「本質」,通過歸納 總結,不斷使自己的認知升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採取合作交流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方面滲透學法: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 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 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 提供多種原材料、能源、生產工具和技術裝備。本節是繼農業之後又一節密切聯系生產實際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教材。所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工業的基本狀況,既是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應知道的基本常識。本節教材分三部分內容,彼此前後聯系,形成一個整體。貫穿的一條主線是發展工業的重要性、我國工業的分布現狀、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一部分「工業及其重要性」,形象的介紹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類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對工業生產有一個概括的了解。第二部分「我國工業的分布」,採取了由面到點的呈現方法。首先介紹我國分布大勢,然後以實例分析工業分布的類型及特點。這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第三部分「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介紹概念、特點及分布等,讓學生認識到高新技術產業代表了我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滲透了 思想教育。

2、課程標准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3、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了解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工業的分布,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讀圖分析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分析工業基地的形成和發展條件。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各類工業產品、工業基地、工業區和景觀圖片以及文字說明,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工業的地理概念和工業的系統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我國工業的發展變化,使學生認識到要實現國富民強,必須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愛國 精神。

4、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我國工業的分布;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教學難點:工業基地和工業地區的形成和發展條件5。課時安排本節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講「工業及其重要性」,第二課時講「我國工業的分布」,第三課時講「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二、說教法

成功的教師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據於此,本課採取的教學法是:情境教學法——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過程探究化。

三、說學生

學生已經學習了有關交通和農業的內容,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知識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但是對這類內容來說,學生普遍感覺較為枯燥和遙遠。時代需要我們教師樹立「學教並重,以學為本」的育人觀。本課學法為: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舉一反三,構建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從圖文資料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由於本課是三課時的內容,因而我的說課將會以塊狀知識為框架來展示我的設計思路。第一塊「工業及其重要性」我採用以下知識結構進行教學:

對《生產過程和工業的概念》的處理:一提到工業,學生們普遍感覺枯燥、乏味和遙遠。為了讓學生輕松進入本課的學習,我採取了隱形導入課處理。

將所學問題以問題情境化來展示:要求學生們觀察教材圖4.23和投影片,讓學生歸納汽車的生產過程和工業的概念。對《工業的分類》的處理:結合圖4。23和教材110頁活動第二題,讓學生歸納。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的處理:這一部分,我採用了角色扮演的活動形式。將枯燥的說教式的內容變成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式的活動教學。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探討,合作交流,學會自覓知識,自得方法。

具體做法是:根據教材108—109頁四個角色,要求學生們任選一種身份,結合學生對該行業的了解,從各自的行業角度尋找與工業生產的聯系。通過學生自身參與活動探究來體會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對於《工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處理:我採用生活情境化來處理,讓學生結合教材109頁活動第一題,回憶自家有哪些工業產品並「追根尋源」,通過以上途徑來感受工業產品跟我們生活的密切。

然後在展示我國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的開幕式盛況的短暫視頻,燃起學生的熱情。最後出示一些設施、裝備、及特技效果,來讓學生感受到科技興國、工業興國的觀念。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第二塊「工業的分布」我採用以下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對於《我國工業的分布大勢》的處理:[出示課件提問]對照「我國工業的分布」,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的大勢。(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學生搶答]——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地區。

關於《區域發展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的處理:指導學生讀圖4。26「遼中南地區」、圖4。27「滬寧杭地區」,先了解位置,然後根據圖例熟悉圖中的礦產資源分布、工業城市工業部門的構成、交通路線,最後根據活動1。2的要求組織學生討論,重點探究區域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學生對工業部門餅狀圖接觸不多,教師應讓學生在充分熟悉圖例的基礎上分析工業分布的特點;學生在了解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大勢後,對於這部分區域工業分布的教學,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理學習的科學方法。)

[師生 小結](學會知識歸納的方法。)

其他影響條件如政策、環境、勞動力等。(結合教材112頁活動第3、4題並聯系汾湖開發區和吳江經濟開發區,解決問題,體驗進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關於《合理分布工業》的處理,我主要是利用課本112頁活動題第4題來完成,《發展鄉鎮企業的好處》(——工業分布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縮小城鄉差別;能使分布工業更加均衡;促進農業的發展,有利於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再結合汾湖開發區。第三塊「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我採用以下知識結構進行教學:結合課件和教材圖片「北京高新技術園區」,介紹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條件是什麼?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學生回答]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新興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科技含量高。產品具有「高、精、尖」的特點。通過觀看中關村的視頻材料,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有什麼特點呢?

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傳統工業科技人員比例產品增加值生產增長速度產品更新換代周期投入的研究開發費用(加深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及特點的理解。)對照教材圖4。30並結合本地開發區,說出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布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學生回答]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因地理位置不同,就具有不同的開發重點。沿海、沿邊、內地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重點有什麼不同?要求學生教材115頁知識後回答——沿海地區以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側重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以國家的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開發以貿易導向型的`產業;——內地以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的發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請學生閱讀P115活動1的三則短文,然後回答活動2的(1)(2)(3)小題。

五、談個人特色:

努力體現以「活」為宗旨的地理課堂。這個「活」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課程理念方面,既體現「回歸生活,關注生活」的理念。其次是活動建構方面,改變原有的死板的,表演的,老師為絕對主角的課堂環節設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凸現活動建構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利用活動組織實現智慧傳遞和生成。再次是課堂效果方面,「活」力四射,學生能夠心動大於行動。發散的、多維度的、積極的思維令學生們張揚個性,充滿靈性。將地理學習的空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客觀世界,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初步解決問題。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4

各位 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勢和地形》,在講授新課之前,我先就我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重點難點的確立等方面的內容作簡單的說明。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和地勢》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認識過世界不同區域、國家,對所涉及的地區和國家的地形地勢已有所研究,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

一般來講,我們在研究一個地區和國家時,都會先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為自然環境是人文環境形成的基礎,有什麼樣的自然環境,才會有與之相適應的人文環境。 中國地形和地勢知識不僅是組成 中國地理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認識和學習其它 中國地理知識的基礎。

可見, 中國的地形地勢這一內容在 中國地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通過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的研究,學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 中國自然地理環境,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其它地理知識,掌握地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學會利用地圖去認知地理環境。為其他學科和今後高中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內容

本節是 中國自然環境的第一節,體現了地勢地形作為自然環境基礎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對氣候、河流以及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利於學生掌握 中國的地勢特徵,並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研究這種地勢特點對 中國氣候、河流及經濟發展的影響。

3、我對教材的處理

明確了教學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內容體系後,我結合自身的業務素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環境的特點等條件,對教材進行如下的處理:

1)確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根據對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和心智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地圖,掌握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的特點;能結合自己認知,談出我國地形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教學的容量,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地形地勢的特徵;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地形地勢對我國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 中國地形地勢的教學,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優越、復雜的自然地理環境,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 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地勢、地形的特徵,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三級地勢階梯分布的空間觀念的形成,地形地勢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2)確定教學方法——說教法

明確了課程標准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後,結合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可操作性,我決定在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結合讀圖分析、討論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板圖板畫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課標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能力上得到發展,知識上有所收獲。

二、教法設計:

1、以問題情景為主線,豐富的學生活動為主體。這樣做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交流合作中學習。

2、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 更多資料,使教學更生動直觀。

3、注重地圖教學。

三、學法指導:

因為初二學生年齡偏小,對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經歷的現象不能很好的與理論知識相連接,因此對於這些問題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能夠 總結出來。學生需要課前收集資料,課上有動手、思考、合作、競爭、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參與體驗學習過程的機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

四、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

首先在導課上,我採用的是過渡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 中國多民族、多人口),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用這樣一句話,從我國的人文環境學習導入到自然環境的學習上。引發學生思考 中國地形地勢到底有何特徵?對人們生產、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從而順利導入新課。

2、新課講授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使用 中國地形圖,分析不同顏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況, 總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

2、藉助三級階梯示意圖和教師的板圖,掌握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分布和階梯之間的分界線。

3、藉助 中國地形圖,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討論我國的地勢特徵對氣候,河流、水能資源開發和交通的影響。

板書設計

第一節地勢和地形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地勢特點

2、三級階梯的特點及階梯之間的分界線

3、影響:(1)氣候

(2)河流

(3)交通

3、課堂 小結

對本次教學內容進行 總結,加深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記憶,為後續的 中國氣候部分教學內容作好鋪墊,使教學活動得以延續。

4、作業布置

完成教材23頁活動題。

八年級地理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東南亞》是(魯教版)《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二節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

2本課地位:

它是新課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個地區之一,尤其是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和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題目較多。由於它是我們相鄰,為此容易與我國西南地區融合在一塊進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難度。

3教學目標:

(1)、能說出東南亞的位置和范圍

(2)、能說出東南亞「十字路口」的含義和重要性

(3)、能說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4)、能說出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以及山河分布規律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 。

難點: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系;農作物的分布。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說教法

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和初中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兩種主要教法:

學案導學:提前發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可以做到重點和難點提前感知,有助於優生的培養。

自學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出的自學討論提綱,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取知識,變學會為會學。

圖導圖練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說圖和動手繪圖等多項措施的訓練過程,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用圖習慣和發展地理智能。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或使用東南亞地形圖、世界地圖。

三、說學法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閱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圖文結合讀。

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議:即討論,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㈤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點

只有知識才是力量,只有知識能使我們誠實地愛人,尊重人的勞動,由衷地贊賞無間斷的偉大勞動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成為具有堅強精神的、誠實的、有理性的人。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級 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1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 偉大的祖國(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1、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 經緯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3、 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4、 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1)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降水豐富,有利農業生產;

(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二、 遼闊的疆域: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島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73°E;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

2、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

(1) 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岸線長1.8萬千米。

(2) 中國海域最大的島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海南島。

(3) 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領海寬度12海里。

(4) 釣魚島位於東海、黃岩島位於南海。(P5地圖)

三、 眾多的鄰國

1、 陸界線:2.2萬多千米

2、 陸上鄰國:14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南部還有緬甸,寮國,越南。

3、 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第二節中國的行政區劃

一、 行政區劃

1、 三級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及特別行政區

2、 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3、 我國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 我國有北回歸線穿過的行政單位自東向西依次是:台灣省(台)、廣東省(粵)、廣壯族自治區(桂)、雲南省(雲或滇)

我國各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2

第三節 中國的人口

一、 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1、 總量:2010年達13.7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

2、 省區分布:最多:廣東省;最少:澳門。

3、 我國人口突出特點:人口數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長速度過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 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2)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三、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稠密);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稀疏)。(分布特點: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經濟發達等地區人口多)

2、人口分界線:黑河——騰沖線(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3、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澳門;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西藏自治區

三、我國的人口政策:

1、 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2、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堅持落實

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第四節中國的民族

一、56個民族

1、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佔91.5%,少數民族佔8.5%。

2、 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人口最多。

3、 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這是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1、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地區。

2、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台灣為高山族,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是雲南省。)

三、獨特的民族風情:

1彝族 ——火把節,葫蘆絲 傣族——潑水節、孔雀舞,兩面鼓 維吾爾族——手鼓舞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摔跤 ,馬頭琴 漢族——賽龍舟, 端午節 朝鮮族——長鼓舞、跳板

藏族——曬佛節 高山族——豐收節 回族——開齋節 壯族——三月三 苗族,侗族——蘆笙

2 侗族的特色建築——風雨橋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3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中國的地形

一、 山脈縱橫交織

1、 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1) 山脈縱橫交錯,把全國分成若乾地形區

(2) 山脈成為地形區的界線P27的表格1

2、 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P21

(1) 東西走向的山脈 :最北一列:天山和陰山;中間是昆侖山和秦嶺;靠南的一列是南嶺。

(2) 南北向的山脈 :位於中國中部的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3)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西側的一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的一列:長白山-武夷山等;東側一列:台灣山脈

台灣山脈的主峰玉山是中國東部最高峰。

(4) 西北—東南向的山脈 :阿爾泰山、祁連山

(5)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6)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分界線:

河北和山西(太行山) 福建和江西(武夷山) 湖北和重慶(巫山)

青海和甘肅(祁連山) 西藏和新疆(昆侖山) 廣東和湖南(南嶺)

3、 中華五嶽:泰山(山東)、華山(陝西)、衡山(湖南)、恆山(山西)、嵩山(河南)

我國山脈兩側地形區名稱一覽表

一、 地形復雜多樣

1、 地形特點: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2、 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 主要地形區特徵:

(1)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大江大河發源地;

(2) 內蒙古高原——開闊坦盪,地面起伏和緩。

(3)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黃土廣布;

(4) 雲貴高原——石灰岩廣布,地表崎嶇

(5)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內陸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

(6) 准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

(7) 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和「聚寶盆」;平均海拔最高

(8) 四川盆地——紫色,紅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9) 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林業和牧業

(10)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最大,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魚米之鄉

(11) 山地面積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山地的優缺點:p28

(12) 山區: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合稱山區,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3

(13) 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 地勢西高東低

1、 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 三級地勢階梯的概況:P20

1、 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 對氣候:使海洋濕潤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 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 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 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

(5) 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電。

讀圖p30 三個階梯的分界線及地形區。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4

第一節 中國的氣候

我國氣候特徵:①氣候復雜多樣;②季風氣候顯著;③多特殊天氣;④多旱澇災害。

一、 氣候復雜多樣

1、 氣候復雜多樣,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之一。

(1) 氣溫分布與溫度帶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 成因:緯度位置、冬季風的影響。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氣溫都較高。成因:緯度位置

我國冬季氣溫最低處是黑龍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區;氣溫最高處是海南省南部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夏季溫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2)我國習慣從北到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這樣劃分是根據≥10℃的積溫來劃定。另外,青藏高原為高原氣候區。

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P35的表格,記圖2-22、23、24、25、26、27、28

(2) 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與干濕地區

?空間上分布即地區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時間上分布即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年際變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數漸少,總量漸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際變化漸大)

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灣省的東北部的火燒寮(雨極),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

我國的干濕地區:P37表格

科學家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將我國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四種干濕地區類型。

干濕地區的植被類型

1、 季風氣候顯著,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之二

(1) 什麼是季風:夏季——偏南風(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風

(2) 夏季風的影響是導致中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降水和時空分布(降水分配不均,集中於夏季,且年際變化大;年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 夏季風影響雨帶推移及帶來的旱澇災害,P40第二段

(1)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為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和我國的一月份( 0℃ ) 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暖溫帶)與(亞熱帶 ), ( 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一致。

我國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青藏高原)、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徵。我國是唯一一個擁有三種季風氣候的國家。

(5)季風區指的是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

(6)回答問題: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氣候類型?

答:地中海氣候位於中低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而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中低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且終年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而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岸,且僅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

一、 特殊天氣

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風、沙塵暴等。

多氣象災害:洪澇、乾旱、寒潮、梅雨、台風、沙塵暴。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 措施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5

第一節 中國的河流

一、 外流區為主

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後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區域,成為外流區。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布的區域,叫做內流區。

1、 外流區

(1)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2)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黑龍江

(3) 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運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經過6個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5大水系。

2、 內流區

(1)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

3、 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對比

1、 我國的主要湖泊

(1) 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是我國最大鹹水湖,也是我國最大的湖泊。

(2) 東部平原湖區: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一、 滾滾長江

1、 長江的源流概況

1. (1)發源地: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幹流先後流經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區(藏)、雲南省(雲)、四川省(川)、重慶市(渝)、湖南省(湘)、湖北省(鄂)、江西省(贛)、安徽省(皖)、江蘇省(蘇)、上海市(滬)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2. (2)上、中、下游的劃分:宜昌(湖北省,上中游劃分地)、湖口(江西省,中下游劃分地)。

長江上游的特點是:多峽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點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的特點是:江寬水深、江海相連、航運便利。

中游段荊江被稱為「九曲回腸」。這樣彎曲的河道對航運和水流有哪些影響:不利於航行,水流不暢,極易泛濫成災,因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解決辦法:裁彎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樞紐工程等。

(3)長江幹流流經的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4)主要支流及湖泊:主要的支流和湖泊: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贛江、漢江(長江最長的支流)、鄱陽湖、洞庭湖、太湖

2、長江的水能開發:「水能寶庫」

(1) 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遊河段?源頭至宜賓段?三峽段;原因:落差大,降水豐富。

(2) 長江三峽:由矍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位於第二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旅遊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3) 葛洲壩

1、 黃金水道:航運價值高

(1) 有利條件:降水豐富,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長約7萬千米。

(2) 運輸價值:水運成本低;流域經濟發達,資歷源豐富;與南北向的鐵路線相交,聯系廣泛。

(3) 貨運量佔全國的60%。

4、長江之害在於中下的洪澇災害:上游地區植樹造林;中下游地區興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二、 滔滔黃河

1、 黃河的源概況

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省(青)、四川省(川)、甘肅省(甘)、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山西省(晉)、陝西省(陝)、河南省(豫)、山東省(魯)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全長5500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

(1) 上、中、下游的劃分:河口(內蒙古,上中游劃分地)、桃花峪(河南,中下游劃分地)。

黃河上游的特點是:多峽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點是: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的特點是:「地上河」。黃河「地上河」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鬆,中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導致泥沙的大量淤積使黃河下游的河床不斷抬高

(2) 主要支流:洮河,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2、 黃河的水能開發

(1) 水能集中在上游、中游

(2) 主要水電站: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3. 黃河的治理:①在上、中游特別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②在下游修築堤壩,加固黃河大堤。

4. 黃河的奉獻:①塑造了肥沃的華北平原;②提供大量的水能資源;③提供了水源進行灌溉。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湘教版

★ 八年級地理湘教版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湘教版

★ 2017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目錄

★ 初二上冊地理課本目錄湘教版

★ 八年級上冊地理湘教版課本目錄

★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資料湘教版

★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識點

★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㈥ 八上地理第一課疆域知識點,好一點的會採納,

一、位置優越
1、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廣,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只有高山地區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3、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4、地理位置優越性的表現: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熱量豐富,南北相差近50個緯度,致使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使東部地區深受海洋的影響,降水較多,有利於農業生產,還有利於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由於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上交通,與各國交往。西靠亞歐大陸(面積最大的大陸),陸上交通便利,現已開辟了橫貫東西的亞歐大陸橋,可直接與各國直接往來。
二、國土遼闊
1、國土面積: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2、四至點: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兩地存在著晨昏差異;最南端: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存在著季節差異。
3、陸上疆界和鄰國[來源:Z|xx|k.Com]
陸上疆界:2.2萬多千米
陸上鄰國: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P4的圖1.4)
4、海上疆界和鄰國
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
臨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有台灣島(最大島)、海南島、舟山群島(最大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此外,我國與朝鮮、越南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三、34個省級行政區
1、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自治州、市)和鄉(民族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2、34個省級行政區在地圖上的位置、名稱、簡稱、行政中心(P7的圖1.7和P8表)

㈦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八年級 地理上冊第一章學完了,哪些知識點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呢?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知識點(一)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 亞)洲的東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 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 降水 ) 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寮國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知識點(二)

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亞熱帶 暖溫帶

(3)暖溫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

(5)一 三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為4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干濕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農業類型 種植 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說出下列地理現象存在差異的原因: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特殊的“魚米之鄉”的景觀得益於( 雨熱同期的季風 )氣候。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藏高原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上,但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大體相同的緯度上, 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 )和( 夏季風 )的影響。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大致相當,但降水卻有很大的差別。(海陸位置、夏季風)

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不同的果樹;不同的溫度帶內熟制也不同;南北傳統民居的建築結構也不同。原因是(緯度因素 )

東西植被不同;東西農業類型不同,東部以耕作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西部房屋屋頂的結構不同,東南部多鈄頂房,西北部多平頂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氣候復雜多樣 )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氣候復雜多樣 )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知識點(三)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二、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㈧ 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

面對 八年級 地理,我們進入上冊的學習開始就要學會記錄筆記。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歡迎翻閱。

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第一章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第二章
1、我國四大高原基本特徵:

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 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際;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雲貴高原——地面崎嶇,岩溶地形廣布。

2、我國四大盆地基本特徵: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沙漠廣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准噶爾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

柴達術盆地——我國海拔最高盆地,礦產豐富,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我國第四大盆地,海拔最低,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 「紫色盆地」之稱;

3、我國三大平原基本特徵: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平原,黑土廣布,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包括三江、松嫩、遼河平原。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地勢平坦。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有「水鄉」和「魚米之鄉」這稱

4、我國三大丘陵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最大的丘陵是東南丘陵。

5、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⑴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⑵季風氣候顯著

①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叫做季風區,其他地區叫做非季風區。

②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6、 氣溫

①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越往北氣溫就越低。(緯度因素)
②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相差不大。
③我國冬季最熱的地方:海南島;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龍江的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新疆的吐魯番;夏季最冷的地方:青藏高原。

7、降水

①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②時間分布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

③影響我國降水的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風。

④我國降水最多地方是台灣省的火燒寮;最少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遜。 八月份,此地又出現「伏旱」。

8、 秦嶺—淮河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⑴一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⑵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⑶800毫米年降水量線

⑷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⑸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⑹水田旱地分界線

⑺南方北方分界線

⑻河流有無結冰分界線

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9、主要災害性天氣:寒潮、台風、旱災、洪澇等。其中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10、湖泊的分類和分布特點:西部以青藏高原較為集中,多為鹹水湖南;東部以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都是淡水湖。

11、特殊的河流和湖泊

(1)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汛期最長的河流——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結冰期最長的河流——黑龍江,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

(2)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人工河。全長1800千米,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3)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也是鹹水湖;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陽湖。

①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②內流河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於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③內流區外流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1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1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1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1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1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1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1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2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第三章
1、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2、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3、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4、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後備土地資源 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7、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8、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資源 佔2.5%

9、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餘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

10、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11、從時間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 措施 興修水庫 ;

12、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13、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14、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15、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16、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17、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18、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19、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 運送。

20、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八年級地理上冊筆記:第四章
1、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屬於第一產業。廣義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狹義農業僅指 種植 業。

2、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屬於第二產業,分重工業、輕工業。

3、我國的工業分布,沿海:集中了4個工業基地、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沿江:長江沿線形成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沿河: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重要工業帶。沿鐵路線: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許多工業基地。

4、我國的主要高新技術開發區多依附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中國的矽谷—中關村。

5、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6、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8、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9、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 運送。

10、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11、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12、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13、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14、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15、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16、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17、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18、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19、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20、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地理筆記期末考試試題

2.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3.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4.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5. 初中一年級地理上冊筆記

6.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7.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8. 八年級上學期地理必背知識點

9. 2016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㈨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整理

抓住現實的每一分鍾學習 八年級 地理知識,勝過想像中的一年。這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1.中國的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從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國優越的地理位置

1)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亞歐大陸大的東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臨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的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3.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國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陸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14個陸上鄰國分別是:朝鮮、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

渤海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5.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台灣海峽屬東海

6.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

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廣東省。

中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

中國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最西端的省份分別為黑龍江省、海南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各省市輪廓圖及省會城市所在位置請參見課本圖1,7)

7、我國總人口為13.41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國策:計劃生育)。

8、我國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9、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數最多(約1600萬人)。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數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我國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有9個,分別是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我國人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10、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要求:少生、優生、晚婚、晚育。

11、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12、漢族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省

13、少數民族風情:(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14、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大雜居」有利於民族的交流,促進各民族經濟的共同繁榮;「小聚居」有利於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 文化 傳統。

15、人口增長過多產生的負面影響:人均糧食、布匹減少,醫院就醫困難,給國家、學校、社會、家庭、資源利用、生態環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我國資源總量多,但人均少。

16、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東多西少,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 造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1)自然原因:東部耕地多,氣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會經濟方面:東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落後,城鎮少;(3)開發歷史原因:東部開發較早,西部開發較晚。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其餘55個民族,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0萬的有9個,(記憶口訣:西北蒙、回、維,東北滿族鄉,西南苗、彝、壯,土家、藏族廣)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自西向東:一、二、三。 (課本圖2.2,圖2.3)

2、我國由北向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3、長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脈。它是我國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 中國第一大水電站三峽電站就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長江流經的省份(自西向東):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最終流入東海。

4、長江三峽(自西向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5、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6、中國最大淡水湖泊:鄱陽湖(江西省)。

7、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8、冬季風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溫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

9、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

黃河流經省份共有8個(自西向東):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最終流入渤海。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達木盆地(青海)、准噶爾盆地(新疆)。

1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3、中國各大山脈走向課本圖P26圖2.6。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1、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3、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5、土地國家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6、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後。

7、海洋水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淡水資源僅佔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資源中,只有0.3%人類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層地下水佔全部淡水資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資源分布在冰川及兩級地區。

8、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有效辦法。 (南水北調工程,引黃濟青工程,引灤濟津工程)。(我國降水量800mm分界線和一月份0℃等溫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

9、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1、交通運輸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路密度大,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路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火車時刻表中的「↓(↑)」表示「過站不停」和列車的行駛方向(上行,下行))。

3、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4、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全長19千米,1984年建成。

5、主要鐵路干線分布。參見課本P91圖4.6。

幾個重要城市:

北京(京哈線、京九線、京滬線、京廣線、京包線、京通線起點)。

蘭州(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西線交匯處)。

株洲(浙贛線、京廣線交匯處)。

南昌(浙贛線、京九線交匯處)。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交匯處)。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交匯處)。

上海(京滬線、滬杭線交匯處)。

6、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通常使用航空運輸。

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運輸。

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多採用鐵路運輸(沿海沿河城市也可使用海上運輸或河道運輸)。

7、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稻北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8、工業生產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9、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10、輕重工業區別:輕工業主要為生產日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業主要為加工工業、資源開采及冶煉、機械製造、農葯化肥、 修理 工業等產業。

11、中國四大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區(主要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本溪、遼陽、撫順,是我國的一個老工業基地),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礦、石油、鐵。(重工業)

京津唐工業區(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唐山)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鐵礦石。(高新技術產業)

滬寧杭工業區(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無錫)。

珠三角工業區(主要城市有廣州、深圳、中山、珠海)(輕工業)。

12、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換代快。

1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14、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整理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2.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整理

3.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

4.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與復習提綱

5.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6.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7.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8. 2017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9.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知識重點

10. 八年級上冊地理地形與地勢知識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