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識圖

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識圖

發布時間:2022-11-19 07:40:48

① 如何提升初中學生地理地圖的識記法

如何提升初中學生地理地圖的識記法
地圖,是地表圖形的描繪,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地圖所起的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替代的。在地理教學中,很多地理知識都要通過地圖才能表現出來,學習地理離不開地圖,地圖即是直觀教具,又是知識來源,經常運用地圖,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新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地圖意識,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讀圖、用圖、分析圖、繪制地圖,是中學地理教學極其重要的一項任務,也是素質教育在地理學科的具體體現。蘇聯彼德羅夫斯基曾說:「查看地圖是一所培養再造想像力的特殊學校。」地圖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判斷力、記憶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圖文結合,以圖導學,引導學生學會讀圖,學會在生活中用圖,甚至自己繪制地圖,養成強烈的地圖意識,必然會引發學生的地理知識聯想,開拓思路,啟發思維,發展智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一、讀圖意識的培養
讀圖意識是畫圖、用圖的原動力和興奮劑。只要有了這方面的意識,學生才會去認真讀圖、畫圖、用圖,從而重視地理圖像。
1、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像圖表材料,不讓它們成為擺設。其實教材上的圖像類型十分豐富,平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經常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教材上的各類圖像圖表,讓學生形成「左圖右書」的地理學習習慣,並且強化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靈魂」意識,使學生看到地理課本或其他書籍,第一眼應該是讀圖的習慣。
2、選取一些典型地理圖像,充分挖掘圖中的信息,經常用圖像來說明和解決問題。比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以圖釋文、以圖釋圖、以圖解題。例如:假設下圖中湖泊a、b都只有一條河流與它們相連,則湖泊a、b中哪一個屬於鹹水湖?
做出正確判斷的關鍵是從等高線圖上獲取有效信息:河流是在山谷位置,在山谷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即湖泊a只有河流流入,湖泊b有河流流出。根據鹹水湖主要靠蒸發而不是徑流支出水分的特點,即可以判斷湖泊a為鹹水湖。

3、注重地理圖像語言的儲備
地理圖像類型很多,常見的有區域分布圖、經緯圖、光照圖、等值線圖(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統計圖(坐標、扇形、餅狀……)、示意圖、景觀圖,每一種圖像都有相應的圖像語言,只有掌握了這些豐富的地理圖像語言,並且理解這些地理圖像語言的內在關系,才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地理圖像的讀圖與析圖,讓學生注重地理圖像語言的儲備,是培養和提高讀圖能力的根本。因為只有豐富的地理圖像語言,在讀圖析圖時,才能快速准確地解讀有效信息,從而找到已知條件,以利於解題。例如「內流河、內流湖」知識的落實,從知識本身來說,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而且對它們的分布及基本特徵也都比較熟悉:「內流河」是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分布於乾旱半乾旱的內流區;「內流湖」是分布在內流區的湖泊,其湖水輸出主要形式為蒸發,基本上是鹹水湖。但從圖上去識別它們,並描述其特徵,對學生來說就顯得有些困難。如果輔以圖像去落實,給學生以圖像語言(如下圖),以後學生遇到類似的圖像,他們讀圖析圖速度與准確度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河流r發源於山地,注入湖泊l,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為內流河。從區域地勢地形特點可以看出:湖泊l只有流入的河流,而沒有流出去的河流,湖泊l湖水的輸出方式主要為蒸發,湖泊l為內流湖。
許多地理知識都可以通過地理圖像來呈現並形象展示出來。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利用地理圖像來落實地理知識,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地理圖像語言,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讀圖能力。
4、注重讀圖技巧的培養
讀圖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建立空間概念的重要一環。地圖是根據事實、數據以各種形狀和色彩的符號描繪出來的。但是,反過來閱讀地圖時,使用者卻不一定能100%地把圖上的信息讀出。因此,教師只有教會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學生才能從地圖中獲取更多想要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從地圖中獲取如何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從而提高學生對於地圖冊的利用效率。一般讀圖應採取以下步驟:一是學會分類,常見的地圖有日照圖、統計圖表、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等值線圖等。二是學會讀圖步驟,讀主題,把主題和主要的知識點相聯系;看清圖例,閱讀圖中有那些地理要素;注重細節,辨別每一個地理要素的變化規律,並尋找它們之間的關聯性;聯系實際,解決題目中的問題。三是學會變圖,其一是圖圖轉換,如剖面圖與平面圖案轉換,等值線圖與剖面圖案轉換;其二是圖文轉換,如地質構造圖中的背斜、向斜、地塹、地壘的表示。
二、畫圖意識的培養
1、在課堂中設置畫圖活動
地理繪圖、繪畫等是表達地理事物的重要手段,是學習研究地理科學的重要技能。即使面對當今現代教育手段多樣化、信息化形勢,傳統的識圖、繪圖在教與學過程中仍是很重要的,自然成為活動課程重要題材。因此,教師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一些畫圖活動,並且在實施這些活動過程中則要求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動眼就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地理現象演示和實驗。動腦是讓學生回憶和想像,通常採用空間漫遊法,讓學生回想和再現觀察的地理現象,逐漸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圖象。動手也就是手繪草圖,通過繪草圖的方式來鞏固觀察和識記的結果,以達到精確化程度。動口就是評圖,學生通過互評和師評來評價自己所畫的圖。閱讀和繪制簡易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前提,也是地理學習的學習效果體現。一個學生能夠做到隨手畫出中國地圖或世界地圖,並能大致勾勒出經緯度和主要的山脈、河流等地理要素,是學生終身地理素養的體現。為此,每屆學生在上地理課之前,我都要根據以上四個步驟,用二節課的時間培養學生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情感。首先是動眼讀圖,把兩幅圖中的主要經緯線及主要山脈、國家、河流等,讓學生熟悉記憶。二是動腦聯想,把空白的兩幅圖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記憶和聯想,把自己的掌握的內容標注在圖中。三是動手畫圖,教給他們簡易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畫法,並把經緯度和地理事物標注在圖上,畫圖時間要持續一個多月,甚至更長,每天各交一張,持續到後面時利用課後5分鍾當場作畫,一定要使學生能夠隨心所欲地將圖畫出為止。四是動口展圖評圖,目的是評價學生誰畫得最好、最到位,有條件的把所有的圖都展示在牆上讓大家都來評論,沒有條件的可以按組展示或挑選好壞各幾張進行展示,最後要求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我們的要求為止。當然教師還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撥總結和評價。
2、設立一本畫圖專用本
讓每個學生設立一本專用畫圖本,要求學生將課本出現的圖形和教師布置的畫圖收集在這本畫圖本上,教師定期進行檢查,並將畫的好的作品利用牆報展示出來。這樣學生不但可以看到自己成長的過程和結果,還會自然養成畫圖的習慣。
3、畫知識聯系結構圖
利用地理圖象理解知識、求解問題,地理圖象能更明確直觀地表達地理分布規律,還能從圖象中獲得大量的地理信息,每一個知識點或每一個章節學習後,要求學生自己歸納小結,畫知識結構圖塊,有助於系統理解知識,鞏固所學的知識,有利於知識系統化。如天體系統各層次的關系不易區別,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天體系統的層次框圖。

由框圖聯系圖可知,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屬並列關系,而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則屬從屬關系。
4、在課外開展地圖製作活動。
在課外開設地圖製作課外活動小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情況布置小組成員繪制校園平面圖;中國及世界區域地圖輪廓的描繪;學校所在鄉、鎮、市的簡易地圖繪制;居住小區地圖或是家庭物品陳放平面圖等,這些地理製作作品具有實用價值,可能是生活用品工具,也可能是教育學慣用品。另外,這樣的活動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體現知識的應用價值,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三、用圖意識的培養
地圖是一種工具,工具重在利用。雖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局限於了解工具而忽視工具的性質和作用。在「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導下,地圖的學習目標應比以前有所擴展,並且學習重點應該轉移到能夠有效地使用地圖。學會使用地圖不只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地理,更重要的是,它作為現代公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應使學生認識到使用地圖的重要性,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用圖意識。
1、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用圖意識
教學中要以各種形式大力培養學生的用圖意識:利用中學生愛看圖的特點,以地圖設計教學情景,多以地圖展現知識,推介「左圖右書」,多進行『看圖說話』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用圖習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地圖,如讓學生在地圖上從家鄉出發,設計旅行路線,讓學生感到地圖「有用」,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明確地圖的實際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地圖知識競賽,找地名比賽,如在地圖上找出家鄉的位置,看誰找得快。認地名比賽,根據洲或國家的輪廓和重要的地理事物特徵,看誰認得快,如尋找國家首都和尋找我國省會比賽。畫圖比賽,如畫澳大利亞區域圖輪廓、中國輪廓圖、世界輪廓簡圖,看誰畫得像。要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要及時鼓勵和表揚。評價方式作改革,平時的填圖、畫圖作業,地圖競賽活動在成績中要佔一定的比例,考試中增加開卷形式,允許學生查閱地圖冊,重點是考核學生的讀圖能力,考查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
2、培養學生收集地圖的習慣
前面所講的要求設立畫圖本,主要是收集課本及教學中所出現的各種圖像。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收集各種專業地圖的習慣,如旅遊地圖,每到一個地方旅遊,就應該購買這個地方的地圖,並且把它收集起來,也可以向同學們徵集各地的旅遊圖。還可以收集國家地圖、世界城市地圖、河流圖、交通圖、古代地圖等,每一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專題圖進行的收集,並且互相交換,以及以圖會友,與世界各地的同行互相交流,這樣的集圖活動比集郵活動在知識和趣味方面都更有意義得多。
3、強化版圖意識
地圖是按照一定的數學法則,運用符號系統,以圖形或數字的形式表示具有空間分布特性的自然與社會現象的載體。概括地講,就是地表地貌、地物的空間位置和屬性在圖紙上的反映。版圖則是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在地圖上的反映。版圖概念自古有之,從春秋戰國直到秦漢,都有屬國必須獻版圖的制度。獻版圖就是獻江山,「版圖」一詞以後就延伸為國家的疆域。國家版圖體現著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也事關國家安全問題。
地圖和版圖都絕非是普通的印刷品,而是包含了主權國家的政治主張,承載了國家版圖疆域,事關民族尊嚴,體現國家實體的特殊產品。各種不同比例尺的正規地圖,大到國家行使主權的疆界,地方行政區劃的管轄界線,小到公民擁有的土地房屋不動產,都有準確的空間定位數據和屬性描述,從而為國家管理和人民生活提供表明其實體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資料。
地圖測制來之不易,問題地圖和盜版地圖迴避法律、技術質量的監管,存在問題在所難免。使用問題地圖和盜版地圖對國家、對社會都有很大危害性。在地圖教學中應該不斷強化學生的地圖、版圖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尊重國家版圖,規范用圖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讀我國的各種地圖,一定要對我國主權的疆界及有爭議的管轄界線特別指出,不能掉以輕心。如釣魚島、南海諸島等要在圖中特別標明,並畫歸我們的疆界,不能不標或標錯。對於外國地圖,對各國疆界的劃分表明了我們外交的認識和態度,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分界,克什米爾地區的未定國界,不管是我國還是世界地圖,都特別要注意這種有爭議的地方的判讀,強化學生的版圖意識。

② 如何用好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示」法

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教學?,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
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三. 教學地圖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從簡單到復雜,
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使用的掛圖不應該太復雜,內容不要太多,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觀察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在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的主要目標,同時,過於復雜的地圖,過多的讀圖目標,也增加了讀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閱讀地圖的積極性,教學層次不明顯,講解問題的思路也不清晰。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觀察後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如通過地圖分析世界耕地的分布時,可先展示耕地分布圖,利用幻燈投影疊加五帶分布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降水多的濕潤地區;投影地形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平原地區。逐一觀察後,再總結出耕地分布的特點。對於一個復雜的地圖分解為幾個簡單明了的地圖來觀察,學生要讀的地理事物突出,有利於循序漸進的有層次的分析問題,也利於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問題。這樣能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解決。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地圖是平面的,展示地表平面信息較容易,也易於閱讀。對於地表的立體事物展示較困難,也較復雜,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山高、海深的程度,除了運用符號文字外還要用色彩色調來表達。給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不能不加以注意。如讀地形圖時可以先提問分層設色地圖是如何表示地勢高低起伏的,山地、高原、平原地形特點及平原、高原、山地在圖中對應什麼顏色。然後提出世界最長的山系是什麼?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麼?最大的平原地什麼?引導學生在地圖上一一找出。然後可以歸納南美洲的地形特點。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出知識點與地圖相互關聯的一幅地圖。
建立知識點和地圖之間牢固的關系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課上不斷提出一些地理事物讓學生在地圖上標出,反復練習,不斷得復習鞏固,加深印象,知識點與地圖的聯系才能鞏固。
四. 要注意地圖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比較,綜合分析地理問題 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它們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在分析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才能正確認識,把握其實質。反映在地圖的閱讀上,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同時用幾幅圖來綜合分析地理問題。如在學習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時,可以把這兩個地區的地圖進行比較:找出兩大地區的位置,主要地形單元,瀕臨的海洋等,從而讓學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區的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通過閱讀我國的「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以及主要農作物種類的分布,學生不難想像出南、北方地區劃分的依據。

③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

對於地理地圖的學習,有什麼好方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讀圖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地理與其他學科在內容和形式上明顯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統以外,還有較多的圖像,各種地圖、景觀圖、描繪圖、示意圖、結構圖、統計圖等,它們有機地構成了一個“圖像系統”,與課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圖釋文”,有的“以圖代文”,成為地理知識的載體,在地理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它不僅具有知識傳播的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養的功能,它可以儲存、選擇、模擬和表達地理信息,而且還承擔著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任務,尤其在空間概念的形式、空間規律的掌握、空間因果關系分析上,地理圖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地理圖像的學習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之看圖

看圖是讀圖的第一步。為了正確讀圖,首先就要正確觀察圖像。

(1) 要排除看圖的“障礙”。看圖時,往往由於一兩個關鍵點沒有搞懂而發生“卡殼”現象。因此,要及時排除“障礙”,看懂圖像。

(2) 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看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進行。如看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首先要看石油分布是否均勻,南半球多還是北半球多;其次看分布的地區和國家;再次是石油輸出地區和石油輸入國;最後看輸油路線,途徑的海、海灣、海峽、港口、運河、島嶼等,這樣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識。看水系圖一般循著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然而,看圖順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根據需要及學習情況可以靈活變通。如看我國山脈分布圖,可以按幾組走向確定看圖順序,也可以按我國的方位依次看下來。但無論怎麼看圖,總要有一定的“序”。

(3)要變換看圖的角度。看圖一般總要進行幾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細的。然而,反復看圖,不能老是從原來的角度機械地重復看圖,而要適當變換看圖的角度。這樣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張世界政區圖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關於地理位置、方向的知識,沿著赤道、本初子午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等有特殊意義的“線”,去找一找這些線經過了哪些主要國家。這種變換角度的觀察,會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4)要注意看圖的整體性。在看區域地圖時,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條“線”或一個“點”,而要進行組合觀察,擴大到一個“塊”或一個“面”。如看中國鐵路分布圖,要沿線觀察途經哪些地形區,主要河流、省區市、礦產地、農業基地等等。看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顧及它的“左鄰右舍”的相對位置。這樣整體性看圖,有助於形成地理事物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的正確觀念。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之析圖

所謂析圖,就是對圖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包括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通過思維達

到准確理解圖的內涵的目的。如若說看圖是為了解決“有什麼”“、怎麼樣”的問題的話,那麼析圖是為了說明“為什麼”的問題。

(1)一般有這樣兩類題+一類是通過同類地理事物的比較,引導學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歐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較廣,北美洲這種氣候分布面積小並呈狹長條帶狀,這是什麼原因呢?另一類是針對普遍規律中的特殊現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帶”圖上可以看到赤道經過的地方多是熱帶雨林,為什麼在東非卻出現草原甚至荒漠?這樣的問題提得越多,學生的思維越活躍,析圖越深刻。

(2)析圖要深刻理解與運用基本原理。有些學生在學習時習慣於死記圖中內容,不重視地理基本原理,結果“事過境遷”,一旦遇到一些源於課本插圖又稍有變化的讀圖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應注意對圖進行剖析,把其中蘊含的基本原理吃透,並研究可能出現的變式。這樣就能以不變(基本原理)應萬變(圖型)。比如在圖上對亞洲的西南季風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徹了,那麼很自然對澳大利亞的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形成也能做出正確解釋。

(3)析圖要注意前後知識的相互聯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圖時,若圖中內容與高中地理知識有關,應該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論“統帥”初中地理知識,深入淺出地分析。如“澳大利亞”一節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圖,與高中地理承壓水的知識是緊密聯系的。這樣多方位地聯系分析,能夠使學生瞻前顧後,開闊思路,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因而,引導學生將散落在若干章節中的相關插圖集中起來,把圖和圖有關的知識靈活地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讀圖方法。

(4)析圖要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在析圖過程中,要切忌用片面的、絕對的、靜止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忽視個別現象與特殊規律。比如,澳大利亞西部的氣候類型不同於其他大陸,在熱帶沙漠氣候的南北兩側為熱帶和亞熱帶草原氣候,整個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呈現半環狀分布,如果學生把一般的氣候分布規律推廣,套用到澳大利亞,就會產生錯誤。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之繪圖

繪圖是對讀圖的提高和再創造,是提高學生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繪圖時,學生會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不斷產生各種疑問。繪圖是讀圖過程的“動手操作環節”,而在學習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圖的點、線、面,繪制各種分布略圖、示意圖、剖面圖、統計圖等等。自己動手繪圖,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彩描,這是一種簡便的方法,即利用課本插圖與空白的暗射圖,用彩色筆勾描所要學習的地理事物。

彩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突出重點、目的明確。一張圖不能點、線、面兼施,描得“琳琅滿目”,而要有所側重。彩描要運用各種線條、顏色與表達方式。不同性質的地理界限可採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顏色無論是點、線、面均應根據地理事物的類別加以區別。在彩描區域范圍時,還要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有的可以打“點”子,有的可以劃斜線等等,這樣也能達到預定效果,並能夠節省塗大片彩色的時間。2、彩描要配以適當的注記。如這個“點”是“徐州”,這條“線”是京滬線,這片“面”(區域)是華北地區,要用文字注一下。

如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學習是個難點,我在講《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一節時,為了學生易於讀圖,我分兩節課進行。我按照活動中要求把全國按方位劃分為7塊進行。學生先用彩筆圈出7小塊,再分別進行填、認、記,這樣既減小了難度,劃整為零,又教給了學生讀圖的方法,打牢了基礎。再加上在以後的教學時再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復習鞏固,學生掌握就較好了。又如我在講《中國地形》一節中,課堂上引導學生用水彩筆在復雜的地形圖上分別按山脈的走向描繪不同的山,這樣就很明了,利於記憶掌握。

引導學生繪制地圖是地理教學比較高層次的要求,繪圖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開始時,教師主要指導學生繪制簡單的曲線圖、柱狀圖,勾畫各大洲的分布、國家的輪廓圖。當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繪圖技能,再指導學生繪制中國政區簡圖,並結合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加繪山脈、河流、城市等多種地理要素。隨著學生繪圖能力的逐步提高,可以要求他們繪制一些剖面圖、柱狀圖、曲線圖、折線圖和一些簡單的示意圖。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之默圖

默圖是讀圖學習的最後環節,也是最高境界,通過看、析、繪圖學習之後,重新回顧該地理圖像所蘊含的知識是否全面掌握,並進行查漏補缺,然後進行疏理並結合實際或時事增添新的知識,形成新的圖像系統;再通過默讀、默記達到課文與圖像融會貫通,並能根據圖像復述課文,藉助圖像回憶思考地理知識;將各種地理要素的內容逐步填充或迭加,不斷豐富“印”在腦海中,進而達到獨立運用各種圖像進行空間思維、描繪地理特徵、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做到胸有成圖,運用自如,圖文升華,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如學習中國地理第四章中國的鐵路干線分布時,我通過引導學生看、析“五縱三橫”的分布,並與省級行政區劃和省級行政中心結合記憶,當堂課上要求學生每人手繪一幅簡易的示意圖,下節課上默圖,效果較佳。

④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

學習初中地理時我們知道地圖很難懂,讀圖 方法 需要良好的指導。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任何學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學習。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一)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不僅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學好地理的關鍵。可問題是在課堂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挺濃,但成績卻提高不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當今學生讀圖能力弱的原因

1.對地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通過與很多學生的交談以及問卷調查後,發現很多學生對地圖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地圖在地理學習中重要性的了解,總以為考試來臨之前,拿本書,臨時抱佛腳,就會萬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讀圖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學生,認識到了讀圖的重要性,在地理學習中也注意認真仔細讀圖,但是對讀圖的步驟缺乏一定的了解,不會讀圖,更別說理解地圖的整體含義。

二、針對讀圖問題採取的 措施

1.強調地圖的重要性

在每節課堂上,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並通過舉實例來分析論證。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讓他們結合自身的 經驗 ,談談讀圖能力的培養過程和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讀圖熱情。

2.創設良好的地理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的重要保證,學習地理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此,教師要想方設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比如,在平時的課堂中,時不時有意無意地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地理地圖的圖片,用直觀、形象、易於接受、便於記憶的圖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戲,用地理地圖做道具,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很快地培養讀圖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樓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適的位置懸掛地理展示圖片,讓學生時刻能感受到地理圖片的存在,潛移默化中,聯想到各個國家、地區、民族等地的風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風民俗。

3.圖文並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文字與圖片緊密結合,對於重點圖片要逐步引導,讓學生學會讀圖、析圖,從而一步一步地畫圖。在畫圖的過程中深刻地記憶圖片所要表達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個省級行政區”這一章節時,教材上只有幾個文字,沒有形象的圖片加以引導,圖片卻安排在 八年級 上冊第七頁了,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一章節時,要充分利用這幅圖,在學生看圖、讀圖、析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記憶,從而使學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識。

4.指導學生讀圖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光靠給予學生大量知識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是要教會他們讀圖的技巧。尤其是在學習地理圖表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然後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表,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地理事物,在觀察地理事物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要有科學的引導方法,在逐步引導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徵、分布規律、分布的時間順序、地域順序、邏輯順序等來讀圖。

(3)由淺入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製作一些圖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導。

(4)要教會學生讀圖的步驟:首先看清楚圖片的名稱,了解這幅圖片的意義;其次,看清楚圖片的比例尺,讀懂圖片的注記,知道圖片的表現方法;最後,根據需要有重點地讀圖。總之,使學生學會讀圖技巧,就好比教會學生生存的技能。

5.以圖導圖,以圖導練

在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上,要注重以圖導圖,注意各個地理地圖之間的聯系,在平時的授課中,要緊密地結合每一幅圖片,引導出另一幅圖片,使學生心中有“圖”。例如,在我國區域地理的學習過程當中,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區。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每個行政區都有相應的坐落位置。在講區域劃分時,可以把我國的行政區配套上去,在聯系中學會地理知識。

另外,要以圖導練,在平時的課堂作業中,給學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圖方面的作業,在課下讓學生自主讀圖、看圖、析圖、懂圖,從而使學生在地理地圖的學習中慢慢嘗到甜頭,逐步提高對地理地圖學習的熱情。

三、評價與 反思

通過以上的分析與筆者自己的親身體驗,可以看到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點。有的學生,在地理課堂的開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麼,更別提自己去讀圖。很多學生都有讀圖的願望和熱情,但苦於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所以,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導,逐步培養,加強學生對地理地圖重要性的認識,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圖文並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的讀圖技巧,以圖導圖,以圖導練,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二)
縱觀現在初中地理教材,我們可以發現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原有的文字敘述之上,加上了很多的圖表。這一改革表明在初中的教學中應當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圖表是地理這門學科的第二語言。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圖可以作為一個媒介幫助我們理解初中地理知識。這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徵以及人口、交通、資源等情況。但是很多學生因為缺乏讀圖能力,圖表的展示不僅不能夠給他們帶來幫助,反而理解地圖成為他們的負擔和壓力,導致他們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 總結 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解決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一、循序漸進

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斷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地圖,對於剛剛觸及初中地理知識的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對於專業地圖(比如等高線圖)理解更為吃力。所以讀圖能力的培養,應該循序漸進,對讀圖能力的訓練應當貫穿於每一節地理課堂當中,有耐心地從基礎開始教學。在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中最基本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地圖“三要素”。即地圖比例尺、方向坐標以及圖例。

在教學中學生清楚扎實掌握比例尺、方向、圖例的基礎後,方能繼續深入地理解地圖的內涵。在這一基本訓練之上,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學生提高對地圖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分清地圖的類型。這其中包括地圖、地理原理圖、剖面圖、統計圖、景觀圖等各種類型,經常展示不同種類的地圖,通過這種經常性的訓練,使學生慢慢地就能夠區別每種地圖不同的特點、性質以及各自不同的讀圖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二、引導看圖

初中生對於圖表有陌生感,很多學生拿到圖表之後甚至不知道從何入手,圖表繁雜的表現形式和數字經常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這是初中生普看圖的通病。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圖。比如教導學生在拿到地圖的時候先看圖表名稱,了解圖表所要展示的內容。在這基礎之上,利用地圖三要素找到圖表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明確他們的性質和概念,對他們進行分類。再結合所學知識把圖表中的事物所表達的信息進行文字化概括,最後依靠文字進行分析判斷。通過這種教學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讓學生面對地圖的時候不再感覺到無所適從,讓其明白了自己拿到地圖後,該干什麼,該想什麼,該做什麼。

三、培養感情

由於讀圖的復雜性,很多學生對此感到壓力很大。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圖表對於解決實際問題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世界地圖》的時候,學生可能會感覺記憶各個大洲、大洋的輪廓十分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增加這節課的趣味性,可以展開一個繪畫競賽,主題就是描繪各大洲大洋的形狀,並要展開豐富聯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輪廓再進行創作性的繪畫。比如中國的疆域輪廓可以指引學生記憶成一隻大公雞,或是一個穿著紗裙的美少女戰士。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就會對這一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記憶,有助於學生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現的各種地理現象的原因。

四、貫穿教學

對於讀圖能力訓練並不能脫離課堂,只要求學生一味地自我理解。教師應當把提高學生讀圖能力作為教學內容中的重要部分,貫穿於課堂教學當中。

一方面通過圖表的展示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理解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做到圖文並茂,將地理知識轉化成形象的地理第二語言。

例如教師在講解《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一課時,在介紹當地地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先展示一部分當地居民生活的真實圖片或視頻,以及當地的自然景觀和地貌圖片,給學生一個形象化的認識,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起學生對這一地區的興趣。之後將這一地區的自然山川景觀圖片抽象化,向學生展示地形圖和農牧業分布圖等地理情況,這時候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結合書本知識,講解圖片的內容。這樣的 教學方法 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五、補充訓練

在課堂教學和平時訓練中可能會出現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影響讀圖、識圖能力。教師不能對這部分學生喪失耐心,對於這類學生,老師在積極鼓勵的基礎上要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讀圖能力補充訓練。比如和他們一起用趣味形象的生動的圖形記憶法來區分各大洲、大洋的輪廓;進行一系列的填圖訓練,或是裁剪一些簡易地圖。

總之,地圖作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視。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單純的背誦地理知識以應付考試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於學生地理學習,無法激發起學生興趣,又不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教師必須重視地理圖表的教學,根據本班同學的實際,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⑤ 如何培養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

地圖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地圖向來在地理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表現初中地理知識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表以及繪制圖表的能力。那麼,教師該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呢?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初中教材中地圖的分類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教師務必注重初中地理重點的教學,尤其是初中地理中的地圖教學。在進行地圖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地圖進行分類,並且教會學生如何對地圖進行分類,然後再通過一定的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初中地理讀圖能力。
初中地理地圖的學習過程大多由「看—寫—填—畫」這四步組成的。學生要經常看初中地理地圖,經常進行回顧,經常拿出不同類別的空圖來進行填圖,然後再重新畫出來,並將相關知識在地圖上進行標注,尤其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事物名稱。例如,在講解七大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繪圖,再進行填寫,然後標志出相關的名稱等地理信息。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掌握,而且能幫助學生養成利用地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學習興趣。
二、夯實基礎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地教會學生如何對地圖進行有效的分類,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當然,任何教學的基礎都應當夯實基礎。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從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知,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不完全的。有的學生甚至連我國地圖都不熟識,對我國省份的位置的掌握也不牢。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徹底地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初中地理知識水平、培養學生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重視基礎的意識,如相關的地理名稱、地理事物等。再如,學生應當熟記一些相關的大江大海的名稱、地理位置以及地圖上重要的國家位置等。對基礎知識的積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讀圖分析的能力,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二)構建知識體系
初中地理各章節的學習是相互聯系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正確引導學生構建起清晰完整的初中地理學習體系,從而形成初中地理學習網路,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初中地理基礎知識庫,以在需要的時候能隨時「取出」使用,能盡快高效地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某一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用聯系的觀點來進行講解,要把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起來,以方便學生進行記憶。而知識體系是聯系知識內部聯系的方法,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牢記初中地理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初中地理學習興趣。
三、讓學生學會看地圖
地圖是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的形式,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利用課本上的地圖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養成用地圖進行分析的習慣。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用文字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學生大多無法正確地判斷出整個地理過程,而如果藉助地圖進行輔助理解,就會方便很多。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類比法、分析法以及綜合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地理運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地圖等圖像來幫助學生進行分析觀察,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地圖圖像,進而有效地啟發學生大膽的創新聯想。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板書或是在黑板上進行畫圖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養成用圖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
四、培養學生通過繪圖理解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通過繪畫理解問題的能力。繪圖是進行讀圖活動的前期准備,也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多讓學生繪圖,然後通過繪圖來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認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繪圖、讀圖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示範解題過程,在黑板上板書圖畫,然後通過讀圖解決問題。之後,教師再提出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行繪圖,然後要求學生通過讀圖來解答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從模仿開始學習繪圖,然後培養學生用地圖分析問題的意識,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有成就感,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明白地圖學習的重要性,並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解決問題。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緊抓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激發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學習熱情。

⑥ 初一地理學會看圖的正確方法

初一地理是初中生新增的一門科目,想要在初一地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掌握好初一地理看圖的正確 方法 。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初一地理學會看圖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一地理學會看圖的方法
一、學習目標

1、了解什麼是地圖和地圖的用途。在地圖上辨別方向的三種方法。學會正確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兩地距離。能識別和填繪常用圖例和注記。

2、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運用地圖知識與技能。

3、了解我國在世界地圖科學發展中的重要貢獻。學會仔細觀察,養成良好的 學習方法 。

二、學習要求

1、基本知識

⑴知道: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圖例和注記的作用。等高線、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⑵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

⑶應用:地圖上的比例尺進行距離計算。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

2、基本能力

⑴初步學會:在地圖上識別經線、經度、緯線、緯度。識別常用圖例和注記,並能正確填注圖例和注記。

⑵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距離。在地圖上運用指向標和經緯線判別方向,運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位置。

3、實踐能力

⑴搜集城市及旅遊點的地圖

⑵繪制自己住宅的簡易平面圖。

4、德育要求:

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逐步體會學習和生活必須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三、學習建議

1、在掌握地圖知識的基礎上,要多運用地圖。

2、注意看圖的順序。
初一地理讀圖技巧
一類問題是定性問題;

一類問題是定量問題。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規律、示意圖的解釋原理過程,這些 往往是定性的問題。再有地理考試中也會出現一些定量,就是給你圖表數據,一旦出現了圖表數據問題的時候,大家橫縱坐標必須觀察的很細致,因為有些問題是確 實需要你計算的。

這是定量的問題,但是,考題中更多的還是關註定性問題的分析。這就是讀圖。就地理讀圖來說,包括的圖象類型很豐富,很多。那麼怎麼讀圖呢?

第一,就是讀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這是一個大的輪廓圖。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們的基本分布和輪廓,另外重要的運河、海峽的關鍵運口。我覺得這是讀圖的第一個層次,把整個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記住。而且這種記住,要作為一種常識。

第二,就是具體的圖。提醒大家學習自然地理的時候,就是《必修(上冊)》,要關注閱讀自然地理規律圖,主要包括四幅圖,這是在《必修(上冊)》,每一個單元大家要關注一幅圖,是什麼呢?其中大氣圈,大家比較關注氣候類型分布圖,水圈,就是陸地和海洋這一塊,大家要關注洋流的分布圖,當然陸地淡水,就是水循環的分布圖也要給予理解。再有陸地環境中,大家還要關注自然帶的分布圖。最後是板塊分布圖。

第三就是大家最頭疼的世界級中國區域圖,大家覺得在讀區域圖時覺得復雜,而且擔心考試中隨便出了兩條經線、緯線畫一個小方塊讓你確定這個地方是什麼,這並不是現在考試的方向,現在考試並不是要考查你對某一塊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來它在什麼位置。

而是考試中它一定會把非常明確的位置給你框定好,是在什麼緯度,什麼經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區都標注出來,讓你肯定認出這個區域,就像在考試當中你自己讀地圖一樣,確定了位置之後,讓你干什麼呢?要讓你在這個區域圖上分析問題,分析什麼?分析自然的規律、人類活動的規律。
初一地理讀圖步驟
第一,先選好一個區域。每天隨便拿地圖掏一個紙窟窿,找一小塊,選定一個區域,選定區域之後做區域定位。這個定位很重要,考地理的時候,你一定要抓住這點,就是拿到地理題,第一件事就問在哪兒,然後再問是什麼時間,最後是發生什麼事,我們再去研究。進行空間定位很重要。空間定位怎麼定位呢?一般來說,先看緯度,再看海陸,再看相互的關系。位置是定熱量關系,海陸位置是定水分關系。

在這里我還想強調,定海陸位置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關注三類國家:

一類國家是島國,

一類國家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一類國家是內陸國。

這三類國家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三類國家,因為所處的海陸位置不一樣,發展策略是不同的,所以要關注這三類國家。再有根據一些相關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區可以幫助你確定這個位置在哪兒。

第二,定好位置之後,分析這個區域的自然要素特徵。自然要素特徵最核心的是地形、氣候、水。這三個自然要素去分析的時候,

①要找氣候,這是自然界最基礎的要素,而且是地帶性要素的基礎。

②去找地形要素,這是非地帶性要素。

③看水,因為水文要素是受地形和氣候影響的,氣候影響水量,地形影響水的流向、流速。

這樣把三個要素疊在區域,這是單一要素一個一個往上疊,之後對不同的要素之間的關系琢磨一下。比如說,這個地區是這樣的氣候,這種氣候會使它的水量怎麼樣呢?這個地區是這種地形,這種地形會影響到氣候、水文什麼呢?相互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了。這是第二步疊加自然要素。

第三,分析這個區域的各項人類活動,這個就由你自己想像。在這樣一個緯度海陸范圍之內,這種氣候、地形、水的狀況下,人類的衣食住行該怎麼安排呢?你就去想。衣食住行實際上就是工業、農業、交通、城市、人口等這樣的一些活動,於是你圍繞著這樣的活動,去把相應的區位因素回憶起來,進行區域分析。

第三方面,分析了自然、人文、區位要素之後,你就去推斷這個地區的區位的優勢是什麼?是水最優越,還是氣候最優越,人文因素當中是勞動力最豐富,還是資金最豐富,去找它的優勢。找到優勢,再找劣勢,優、劣勢找到之後就可以確定出這個地區中的核心問題了。如果說發展的話,自然條件中水是限制條件,缺水肯定是它的問題。

人文要素中,如果這個地方勞動力短缺或者什麼,你也可以找到它人文方面的問題,所以確定區位問題,最後確定這個區域的發展方向。所謂“發展方向”就是把劣勢轉化成優勢,或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或取長補短,都可以作為發展戰略。這是第三方面讀世界和中國區域圖隨便找出一個區域來做這樣疊加性的練習。

第四方面,就是大家同時要關注教材中的圖,關注教材中圖就是剛才提到的,教材中的每一幅圖往往是有個性特徵,大家除了關注前面說的規律性的圖之外,同時也要關注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個性化的圖。

最後我還想提一點,大家要熟悉地理工具中的圖象,它有很多類型,不同的類型在讀圖的時候也有一些差異,我這里有一個表,這點可能老師也給大家說過,地理的圖象大致分為這么幾類。這樣的分類大家是熟悉的,也就是說,地理圖象一般可以分成六類:包括分布圖、示意圖、統計圖表、圖象和等值線圖,不同類型的圖解決的問題有差異。

猜你喜歡:

1.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2. 地理七年級上知識點梳理

3. 2017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4. 7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試題及答案

5. 2017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內容

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⑦ 初中地理讀圖技巧

1、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強調地圖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策略、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地圖教學進行指導和強化,並同時形成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每節課向同學說明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時時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並舉實例分析.並且在每班選地理學習成績好的、對地圖掌握有一定心得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引起同學對地圖的重視.
2、在教學中注重圖文結合.要讓學生掌握讀圖基本程序,即引導學生先閱讀圖名、圖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線,以此來確定地圖的類型、地域范圍等.學生掌握了讀圖的基本程序,學會有序、有目的地閱讀地圖,就為地圖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進而在課堂上注重將教材中的文字與插圖緊密聯系,然後,培養學生對觀察到的地理現象進行積極的思維,找出地理特徵、地理規律以及各要素之間的聯系,達到准確理解圖像內涵和得出正確結論的目的.
3、多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採用現代化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使一些地理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可以加深學生對空間圖形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為析圖打下良好的基礎.
4、注重地圖之間的對比分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地理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各要素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用一幅地圖或多幅地圖反映其邏輯關系.因此,利用「一圖多思,多圖並用」來比較分析,是培養學生閱讀地圖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可利用地理圖冊加強地理知識的聯系與延伸,建立思維線索,引導學生將密切相關的、同一區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對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引申遷移,尋找問題中潛隱的聯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上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例如,通過閱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得出「東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結論.「為什麼」會這樣?再用一幅「中國地形圖」對比閱讀,就可看出地形對人口密度的影響.同理,還可以看出地形與河流、地形與城市分布等的關系.
5、訓練學生繪圖製表、缺圖補圖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會讀圖還要能畫圖,畫圖一方面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地圖記憶的精確度,另一方面有利於更好的理解知識.繪圖是對讀圖的提高和再創造,是提高學生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平時注重加強邊聽邊畫、邊看邊畫、邊想邊畫、邊做邊畫的訓練,力求做好地圖筆記,地圖作業,做到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都要求能勾畫出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另外還注重加強學生繪圖製表、缺圖補圖的技能訓練,「繪制圖表、缺圖補圖」要求學生能模仿、記憶、想像,做到眼、手、腦並用,有利於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是讀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的動手繪畫過程,使學生養成的動手習慣,加強對地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6、以圖導練.在課堂作業、以及每月的月練習,還有單元、半期及期末測試時注意加強對地理觀察、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考察,讓同學感到學圖有所成,學圖有所用,從而能夠從地圖學習中嘗到甜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地圖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地理學習中要及時總結狠抓重點加強地圖學習的有效性.挖掘地圖信息,善於將熱點問題及時通過地圖表現,反復進行圖文的轉換.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學生的求知慾,逐步引導他們分析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⑧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 篇1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綜合載體,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應用最廣泛、最實用,同時也是最不缺少的工具。十幾年的地理教學使我深深感覺到,如果學生掌握了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高效的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綜合等多種思維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識圖、讀圖、析圖、繪圖等地圖能力是地理教學中最基本而重要的內容。但對於剛跨入中學的學生來說,地理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地圖概念幾乎沒有,由於年齡的關系,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差,所以大多數學生普遍反映地理知識難記,地理學科難學,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學生沒有掌握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的能力和方法。那麼怎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呢?下面,我粗淺地談一談自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能力的幾點做法:

一、教會學生識別地圖

認識地圖就是讓學生掌握構成地圖的基本條件和要素,能夠看懂地圖並分清地圖的類別和所表現的區域范圍。認識地圖是學生地圖能力培養的第一步。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使學生掌握地圖的三要素,即能夠在圖中辨認方向、會換算比例尺、懂得各種圖例和注記,這一階段的知識在初中地理《地圖》一章中做了專題介紹。這部分知識對於剛入校的七年級新生來說是個難點,但它又是今後使用地圖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起點放低,要耐心細致的講解指導,並給予熱情的鼓勵,一定要把這部分知識基礎打牢固。第二階段是讓學生分清地圖的種類,明確各類地圖的用途。初中新教材在編排上大量增加了地圖的數量,各種不同類別的地圖散布於教材的各章節中,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整理歸類,由計劃的分類滲透,使學生分清地圖的種類,並明確各類地圖的用途,在解決問題時,根據需要,能夠正確選用合適的地圖。第三步使學生熟練識別不同區域的地圖。初中階段,區域地理的學習是教材內容到重中之重,不論是世界地理還是中國地理,都分別講述了多個不同尺度的區域,分區地圖多而復雜,學生難記,並且容易混淆。我在教學中,利用形狀觀察法,就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地圖記住。這個方法能幫助學生輕松地判讀出所表現的是哪個區域。從而為進一步解答有關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會學生閱讀地圖

閱讀地圖是學生從圖中直接獲取某些信息點的過程。在教學中,要經常指導學生閱讀教學掛圖、課本插圖和地圖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重在教他們閱讀的方法。怎樣閱讀地圖是有規律和方法可循的。一看地圖表的標題或圖名,因為圖名是一幅圖的主體和主要地理事物的概括。有些學生看了半天圖,還是不知該看什麼,看的又是什麼,很多時候因為忽略了圖名,抓不住要點就降低了讀圖的效率。二看圖例、注釋,這是讀圖是基礎。三看圖表的內容,看時要細,要抓重點。一幅地圖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有些信息是需要讀出並牢記的,但有些信息是無需知道的。因此要求學生讀圖時一定要按課標要求和教師的設問讀圖,提取有用信息,去除無關信息,有選擇的讀圖,即抓重點。通過這些步驟,學生掌握了讀圖的基本程序,學會有序、有目的閱讀地圖,就為下一步析圖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三、教會學生分析地圖

僅僅會閱讀地圖,能夠從圖中直接獲取到某些信息這是遠遠不夠的,地圖中往往隱含著好多更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隱性知識,需要在讀圖的基礎上加以析圖才能夠獲得。所謂析圖,就是對讀圖過程中獲取的信息進行思維加工,通過對直觀信息的分析、取捨和重組,歸納出地理特徵、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及地理要素之間內在聯系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一圖多思、多圖並用」,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是培養學生析圖能力的重要方法。

每一幅地圖都可以提出是什麼?有什麼?在哪裡?為什麼?直至解決「怎麼辦」。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使學生的認知不斷深化,思維程度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如我在教學「遼中南工業基地」時,就利用《遼中南工業基地》圖,設計提出了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有哪些主要工業部門?」「各工業部門主要分布在哪個工業城市?」「根據圖中的信息說一說該工業基地發展的優勢條件有哪些?」等。

多圖並用就是重視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同時用幾幅圖來綜合說明、比較某些地理事物和現象。這是教學中經常性使用的方法。如我在教學「中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的原因時,就選用了《中國的地形分布圖》、《中國的降水分布圖》、《中國的交通圖》等多幅地圖。學生通過多幅圖的分析會發現:我國東西部地區在自然條件(地形、氣候)和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導致我國人口東西部分布不均的特點。

教學中多渠道、多方式地進行地圖教學,一圖多思,多圖並用,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理解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教會學生填繪地圖

填繪地圖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動手操作的階段。學生通過模仿、記憶、想像,做到腦想、眼看、手動,進一步熟悉地圖上有關地理事物的分布,鞏固所獲得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繪制地圖的技能、技巧,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地圖實質的理解,是閱讀地圖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繪制草圖、簡圖,如輪廓圖、水系圖、等高線地型圖等。

繪圖訓練需要經教師示範,學生由臨摹發展到自繪,並養成化繁為簡、突出重點、嚴格圖例、相對准確的習慣。七年級的繪圖,主要指導學生繪簡單的曲線圖、柱狀圖、勾畫各大洲、分區國家的輪廓圖,繪山脈、河流、城市等單項地理要素。八年級時,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繪圖技能,指導學生繪制中國政區簡圖,再結合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加繪山脈、河流、鐵路、城市等多種地理要素。隨著繪圖能力的提高,之後要求學生繪制一些剖面圖、柱狀圖和一些簡單的示意圖。

以上四個方面,在學生地圖能力培養的過程當中,相互聯系,互相支持。地圖能力的培養,不僅在於使學生看懂地圖,更重要的是理解地圖和分析地圖,並運用地圖說明地理問題。

在學生地圖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地圖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的示範和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首先用好地圖。

2、要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的良好習慣和對地圖的興趣。

3、要認識到初步利用地圖的困難性,注意幫助學生克服認知上的障礙。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 篇2

地圖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主要途徑,使用地圖也是學生應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能力。地理圖象印證文字內容,文字描述圖象。圖象知識的講授,也就是地理知識的傳授過程,掌握了圖象知識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內容,教學中要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把地理知識落實在地圖上,邊講解邊引導學生看圖,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這樣,才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建立空間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運用地圖進行教學,把地理知識落實在地圖上,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許多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事象的分布、演變規律;有利於學生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間概念;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和發展學生能力。

一、地理地圖能直觀地顯示地理事物的形象

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地理事物的形象問題,既「什麼樣的」。教學地圖可以將地理事物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比任何語言的描述都更有利於學生接受。更重要的是,地理課不同於語文課或美術課,他的目的不是形成對某一地理客觀事物或景觀的想像的或創意的圖景,而是認識地理事物的真實面貌,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的概念總結。

二、地理地圖能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視覺刺激產生的興趣比起聽覺刺激和觸覺刺激產生的興趣來得更快。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利用地圖創設適宜學生探究的情境,引起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產生期盼解決問題的強烈動機,激發探究興趣。例如,在講地球自轉及公轉意義的時候,讓學生用手電筒光照射地球儀,同時撥動地球儀,地球儀表面會出現什麼現象?整體移動地球儀模擬地球公轉又會出現什麼現象?等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同時也就把地球自轉及公轉意義這個教材中的難點給突破了。

三、地理地圖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進行地理空間分布知識的教學,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學地圖,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例如:普通地圖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顏色、符號和注記卻表示著地理事物的立體形象特徵,經過形象思維可以從地圖的二維平面中想像出地理事物的三維形象,如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可以通過國界、山峰符號和國名注記確定珠穆朗瑪峰的位置,通過顏色和數字注記確定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教學地圖也有利於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發展,因為地圖是形象的,但地圖上的各種符號是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抽象,某種意義上說地圖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經常閱讀地圖,綜合各種地理要素歸納地理特徵和地理演變過程既有利於形象思維又利於抽象思維。

四、地理地圖能活躍課堂氣氛

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地圖形象生動的特點,以地圖為重要媒介,設計有情趣的課堂學習活動,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地球公轉的方向和周期時,就讓一個同學來扮演太陽,另一個同學來扮演地球並圍繞太陽公轉,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地球轉的是否正確。在講到等高線時,就仿照軍事中的沙盤的製作,通過等高線圖來製作沙盤,通過沙盤來劃等高線圖等。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讀圖訓練: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常常是課文數頁的內容,但按照一定的法則,就可把它們表現在地圖上。所以說,運用地圖(包括插圖等)可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學會讀圖,就可使地理知識的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圖能力的提高取決於讀圖訓練。讀圖訓練一般可分為相互聯系,交叉進行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文字語言向形象化語言的轉化。初學讀圖時,理解課文的能力高於理解地圖的能力,往往習慣於讀書而不習慣於讀圖。因此,開始讀圖時應從文到圖,把課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圍、大小、形狀、高低、水系、城鎮、交通線等,在地圖上找出來;即把文字知識落實在地圖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觀念。這是依靠課文輔助讀圖的過程。

第二步,地圖、課文相互轉化。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運用地圖默述課文內容,藉助地圖回憶思考、表述地理知識。這是從圖到文,圖文相互轉化的過程。開始可分題(如,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農業、工業、交通、城市等)默述。不夠熟悉時,再復習課文,直到能完全熟練地看圖敘述為止。然後,再根據各種專業地圖(如,政區圖、工農業圖等)來綜合敘述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

第三步,獨立運用地圖,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特徵。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經濟部門和城市特點,闡明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描述這個地區的地理特徵;再對照課文,檢查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是否抓住了重點和特點,並檢查失誤的原因,然後進行修正和補充。經過圖文結合的反復訓練,形成圖文統一的、系統的、完整的、鞏固的地理知識。

綜上所述,讀圖訓練的步驟,或者說是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法則,可以概括為:左圖右書,邊看(書)邊讀(圖),圖文結合。要反復讀圖,使地理知識轉化成形象化的地圖,然後再讓地理知識重現,即讓地圖「活化」。讀圖是使文字語言與地圖形象化語言相互轉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學習地理的非常重要的過程。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在讀課文時,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活生生的地圖;讀圖時,腦際中呈現出有條有理、准確生動、豐富多彩的課文內容。通過讀圖訓練,使讀圖能力達到看深看透、看穿看破的境界。所謂「深」、「透」是指不停留在地理事物的表面,要透過現象看到實質。所謂「穿」、「破」是指不是孤立地看各種地理要素,而是把它們看作是互相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地理綜合體。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論文 篇3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圖以圖像、符號、注記和色彩等形式,貯存和濃縮大量的空間時間信息,成為聯系地理事物與人的認識過程之間的中心環節。讀圖是地理學習的一大特色。沒有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

初中地理課堂是學生認識地球、認識中國、了解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地圖。如果沒有用到地圖,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地理課。

(1)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引領者」。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第一章第三節《地圖》專門來講解地圖知識。教師如果不對這節內容進行深挖細究,那麼學生在以後的地理學習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因為在以後的章節中無論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還是區域地理中都會出現大量的地圖。

(2)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無聲老師」。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學生讀懂地圖、運用好地圖就是學好地理的最佳方法。地圖猶如無聲的老師可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材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和地區地理概況,在講到第七章第二節《東南亞》時,我讓學生自己看東南亞地形圖,並讓其找出東南亞的主要山脈、河流、島嶼以及它們在東南亞的大概位置。學生通過讀圖直觀感受當地的自然地理概況,比教師口述以及文字敘述印象更深。

(3)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調味劑」。

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推理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而初中生空間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夠健全,這樣就導致了他們一開始對地理有很大興趣,但最後就覺得地理學習高深、難懂。於是地理課堂上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為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很好地運用地圖進行教學。

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有以下幾點作用。一讀地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畫地圖可以增強地理事物的記憶能力,三感知地圖可以促進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訴我們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地圖的利用,培養學生的地圖運用能力,從而提高我們初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性。具體實施我主要注意了以下這些方面。

第一方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而正確的好的讀圖習慣。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是地圖的三大要素。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在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初中學生剛剛接觸地理這門學科,他們面對一幅地圖時看見了線條、顏色、符號等地圖元素,卻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相關信息。因此,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方面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思索,能激發求知慾,調動積極性。如:七年級下冊「俄羅斯的河流」中,主要有四條河流,編製成口訣「伏爾加畢業了」,學生會很感興趣,這分別是指什麼呢,學生自己就會將這些名稱對號入座,更加有利於學生記憶。

第三方面、培養學生讀圖與析圖的典型方法。

⑴形狀觀察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圖形記住。如黃河的幹流形狀象漢字「幾」字、義大利的輪廓象長筒靴……,這些方法能幫學生輕松地判讀出有關圖形,從而為進一步解答有關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⑵重點突破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並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後讀圖析圖的「切入點」。

⑶對比歸納法。某些地理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不同氣候圖中降水和氣溫的比較,日本工業區的分布和俄羅斯工業區的分布對比,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作比較,「同中求異、異中尋同」,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是學生掌握一大類圖的判讀方法。

第四方面、地理教學讀圖與析圖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⑴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應貫穿在平常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並茂」,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景君梅認為,使用地圖進行地理教學,應掌握使用方法,達到使用功效,培養讀圖習慣,真正理解和掌握地圖語言。

⑵要培養學生養成經常讀圖和用圖分析問題的習慣和對地圖的興趣。培養學生看圖用圖的習慣是關鍵,而興趣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用圖的動力。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圖態度、用技巧和藝術都對學生形成用圖習慣和培養對地圖的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首先用好圖,然後才能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⑶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各種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時可先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學生很容易看出: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為什麼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呢?這時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響大?同學們各抒己見,但總結起來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這時可讓學生回顧五帶分布圖,得出人口稠密區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回顧地形圖觀察出大部分位於平原廣闊的近海地區。也可與耕地分布圖比較,得出人口稠密區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區。各要素明了後再綜合總結不難得出:人口稠密區是自然條件好的溫暖濕潤的平原地區。適時引導學生得出,這些地區農業發達,工業、交通、城市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區。這樣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地圖,深入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為解決問題而使用地圖努力學習。

⑷教學用圖在內容上要鮮明、突出,在表現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課堂閱讀地圖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要求應從簡單到復雜。並且在教學中多使用彩色地圖,而實際應考中多是黑白色地圖,因此在課堂上學習完彩色地圖後應適當給出黑白色簡圖讓學生加以辨認。課後練習也要找好相應內容的綜合讀圖,加強學生對於該地區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的認知。因此精心准備地圖是備課的重要內容,是地理教學中運用好地圖的基礎。

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在地理教學中也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一點通過近些年的各級考試命題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地圖是地理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勾圈地圖、繪制地圖、填塗地圖等教學環節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學會讀圖析圖,培養學生用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是地理教師一項重要的任務,每個教師必須做好它。

【參考文獻】

[1]黃煜。淺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地圖教學[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3.(4);

[2]鄭銀虎。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考試周刊,2010(13);

[3]景君梅,淺談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使用[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2(6);

[4]劉淑美,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文理導航,2011(8)

;

⑨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地理識圖能力

初中地理其實並不難,學好地理首先要會看圖,邦德華納老師總結了一些地理學習方法,同學們可以參考看看。
1.地理圖冊抱著睡,沒事默畫地圖。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圖冊吧,畢竟是學習地理科目必備的武器。
2.把地理圖冊逐字閱讀一遍,邊看邊做筆記。圖冊上的所有圖都要看,包括圖片旁邊的文字也要認真通讀,比如一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這些將來都是你答題時的要點。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標注出來,找時間集中問老師,千萬不能擱置不管。掌握圖名、讀圖例、讀正圖的順序,通過整體讀圖實現相關的地圖信息的提取。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讀圖方法如空間順序法(如氣溫、人口分布圖等等)、邏輯順序法(如氣候形成示意圖)、時間順序法(如產量增產圖)等等。這些讀圖的方法應滲透於地圖本身蘊含內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貼到床頭,睡前醒後都看一遍,這樣中國的疆域和區劃以及地形、溫度帶分布等知識心裡就有譜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腦子里了。

背會了,就拿張白紙,自己默畫地圖,腦海里回想著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後不管題目考你什麼,你腦子里都能想起相關內容,分自然全得了。

⑩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地理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所在,可以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無論是在課本中,還是考試試題中,地圖佔有突出的地位;在初中地理課本中地圖的類型和地圖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涵蓋的內容也很多。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認識地圖習慣,掌握讀圖的方法、培養用圖的意識是地理讀圖習慣培養的重要內容。
一、 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
1. 掌握讀圖程序,培養讀圖技能
讀圖要注意地圖的名稱、圖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線,以確定地圖的類型、范圍等內容。對地圖圖像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多角度地對圖像進行有效分析,提煉出地理事物的規律、特徵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聯系的來龍去脈,准確把握內涵,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把讀圖貫穿始終,把地理事物落實在地圖上,使學生牢固樹立地理空間概念。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圖發給學生,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地圖上表現出來,加強檢查與督促,使圖植根於學生的腦海,有利於學生准確快速地儲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學生思維敏捷性。
2. 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歸納性思維
地理事物及多種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聯系,可以通過地圖准確地反映出來。教師要對地理知識進行歸納、綜合,使學生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每一副圖都可以提出「是什麼?」、「在哪裡?」,直至解決「為什麼?」,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思維程度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對同一地圖從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這副圖我們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和工、農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但把它作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在這一副圖上也可以歸納出世界人口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區。
3. 繪制地理圖或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繪制圖表」要求學生能夠模仿、記憶、想像,做到眼、手、腦並用,有利於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動內容中,要求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參照「繪制氣溫曲線圖」的步驟畫出某地降水柱狀圖,明白氣溫圖與降水圖的區別,氣溫圖是不斷變化的曲線,降水是高度的表示。通過學生的繪制,確實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4. 圖文變換,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主要是數據表格與圖形之間的變換,通過變換培養讀圖能力,如針對人口、資源、氣象、工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圖文變換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5. 既注意規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地圖反映的是眾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相對位置、空間結構等。有時需要將其中某些組成成分分割開來,以突出某一空間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在讀圖時要求學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圖的概貌,還須對圖中局部地區、個別地理事物有所認識、分析、了解。
二、 地圖教學措施
1、針對不同類型的地圖採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區圖、地形圖,最好能結合空白輪廓圖,邊學邊練,循序漸進,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脈、河流、島嶼、主要國家和首都、我國省級行政單位。
2、 熟練運用一些模式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陸分布簡圖」、「我國主要地形分布簡圖」、「大洲分界線簡圖」等等。能夠熟練並快速地繪制這些簡圖去分析遇到的問題,避免死記硬背和張冠李戴。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提高了學習質量。例如,講解中國地形分布、黃河和長江等大江大河等內容時,用邊講邊繪板圖的方式,將諸多的知識匯總到一張簡略的板圖上,不但便於記憶,還在記憶過程中強化了聯想,以培養學生的能力。
3、對地理課本中出現的一些示意圖,學生難以理解的可通過演示。如在講解地球自轉、公轉產生的意義時可轉動地球儀或圍繞講台轉動,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十分直觀具體。此外,讀示意圖、剖面圖要注重概念、原理與規律。此類圖像旨在用直觀、形象、簡潔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是用來解釋地理教學中「為什麼這樣?」 的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注意採用觀察法、分解法、動態法等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有關地理概念的關鍵點或要素,並加以識別、理解,然後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深刻、准確理解圖像所表達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規律。例如,七年級上冊第43頁讀圖題,讀「圖3.14六大板塊分布圖」,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圖中板塊塊運動的方向是擠壓還是,推測可能的發生的位置變化。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板塊張裂凹陷形成裂谷和海洋的過程,擠壓褶皺形成斷裂,山脈,高原等;並明確地殼運動帶來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
4、學習地理,地理教師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為本,展開師生雙邊活動。把講新課讀地圖讀課文做練習融為一體,對於塊狀特徵突出的政區圖湖泊圖等我們可以裁剪地圖,採取以技能帶知識,以活動帶技能的方法可以將知識與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效地促進知識與能力的轉換。例如,在東南亞政區教學中,我用一張白紙套畫一副亞洲政區空白圖,海洋部分著藍色。東南亞國家形狀另外用硬紙按照比例裁剪,課堂上讓學生把國家拼貼到相應位置去。在教學「中國行政區劃」一節內容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硬紙片裁剪製作特殊的省級行政單位,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加以識別。凡此種種,均已取得不錯的效果。
5、一幫一,一對紅,小組合作共進步。充分發揮小組的力量,讓好學生代替老師督促學生,檢查學生的作業,講解不會的知識,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對每個小組進行定期考核打分,對表現最優秀,進步最快的小組進行表揚獎勵,對表現不好的小組給予相應的懲罰,促進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同學們學習的有動力、有激情、有干勁。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願我們都能夠以此作為教學指導思想,以真正的素質教育為己任,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發展。培養學生左圖右書,學習地理,不離地圖的習慣; 掌握運用地圖的基本技能,會運用地圖查找地理信息,養成從地圖上獲得信息的習慣。通過閱讀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學生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識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