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的氣候名稱命名原則!
氣候帶(climatic zone)
根據氣候要素的緯向分布特性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在同一氣候帶內,氣候的基本特徵相似。
太陽輻射是氣候帶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決定於太陽高度角。太陽高度角隨緯度增高而遞減,不僅影響溫度分布,還影響氣壓、風系、降水和蒸發,使地球氣候呈現出按緯度分布的地帶性。古希臘人最早提出氣候帶的概念,並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線,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5個氣候帶(或稱天文氣候帶)。這種分帶反映了地球氣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規律,但是由於沒有考慮下墊面性質的差異和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作用,因而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隨著氣候資料的積累,人類對氣候帶的認識和劃分也逐漸完善。A.蘇潘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溫度20℃等溫線和最暖月的10℃等溫線為指標,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5個氣候帶。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溫度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多雨氣候、乾旱氣候、溫暖多雨氣候、寒冷雪林氣候和冰雪氣候 5種氣候帶(主要氣候型)(見柯本氣候分類)。採用溫度和降水量指標劃分的氣候帶較天文氣候帶更接近於實際。Л.С.貝爾格1925年根據氣候同自然景觀的關系,以月平均氣溫為指標,將全球低地氣候劃分為:熱帶雨林氣候、薩王納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內陸沙漠氣候、副熱帶森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草原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泰加林(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11種氣候帶(型)(見貝爾格氣候分類)。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據盛行氣團和氣候鋒位置及其季風變化,把全球氣候劃分為:赤道帶、熱帶、溫帶、極帶 4個基本氣候帶和副赤道帶(副赤道季風帶)、副熱帶、副極帶3個過渡氣候帶,除赤道帶外,其他各帶南、北半球各有1個帶,全球共13個氣候帶(見阿利索夫氣候分類)。這種分帶既反映了太陽輻射、下墊面性質,也反映了大氣環流和洋流對熱量、水分的傳輸,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氣候形成因素的綜合作用。1959~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氣團的源地、分布和氣候鋒的位置將全球氣候劃分為低緯度氣候帶、中緯度氣候帶和高緯度氣候帶(見斯特拉勒氣候分類)。
中國氣候學家對於中國氣候帶的劃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5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根據溫度指標,把中國東部地區劃分為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 6個氣候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圖集》(1979)將中國東部地區劃分成南、中、北熱帶,南、中、北亞熱帶和南、中、北溫帶等 9個氣候帶。
由於海陸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實際的氣候帶界線並不完全和緯度圈平行,尤其在較高緯度上,有些同緯度地區的氣候差異較大。綜觀全球,在下墊面均勻的海洋和平原上,氣候帶表現清晰而有規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區,氣候帶雖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連續。
氣候帶概念還可應用到山地自然景觀上。在水分供應充分的情況下,由於氣溫的垂直變化,在熱帶赤道地區的高山上,從山麓到山頂,可出現從熱帶雨林到終年積雪,即類似於從赤道到極地的各種氣候帶。這種氣候帶結構稱為垂直氣候帶譜。
地質時期,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變化,氣候帶有較顯著的南北位移。
氣候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帶的存在引起地理環境中動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觀的地帶性分異,地帶性成為地理環境中基本規律之一。同時,氣候帶的形成與演變,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響。因此,研究氣候帶的分布和變化規律,不僅對氣候學研究,而且對認識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都有重要意義.
② 我國地理區域的劃分與命名
中國國土遼闊,地理環境十分復雜,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無論是民眾認識國情,科研機構及專家認識區域地理格局,還是各級政府有效實施區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對中國區域進行區域劃分(簡稱區劃)。 地理學中的區域劃分,是立足於地域分異規律的客觀基礎上,根據一定的目的、按相應原則和方法進行的地理系統分區。它是區域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方法。按照所進行區劃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區劃可以分為行政區劃、自然區劃、經濟區劃、農業區劃、綜合區劃等不同種類。下面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就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行政區劃、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方案及其演變作一簡單介紹。一、中國自然區劃(一)自然區劃的概念和意義自然地理區劃(簡稱自然區劃)是根據自然地理環境及組成成分發展的共同性、結構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過程的統一性,將地域劃分為一定等級系統的研究方法。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二)自然區劃的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後,幾代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區劃做了持續的探索性研究。綜觀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劃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自然區劃的形成和發展歷程(表1),對中國自然地理的地帶性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表1:中國已有自然區劃下面就表中部分方案略作介紹。1.羅開富方案
最初發表於1954年,兩年後由科學出版社以中華地理志叢刊第1號《中國自然區劃草案》正式出版。它首先將全國分為東西兩半壁,東為季風影響顯著區域,西為季風影響微弱或無影響區域。然後提出最冷、最熱、最乾和空氣稀薄四個相對極端的區域,其間再劃出幾個過渡區。最後將全國劃分為7個基本區,即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康滇區、青藏區和內蒙古新疆區,其下再以地形為主要依據劃分為23個副區(圖1)。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異的狀況,並對各類自然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所表現的特點作了一定探討,強調基本區是按自然特徵劃分的,其含義和范圍與行政或經濟方面習慣所用不同,例如,把遼河下游平原和遼東半島劃入華北區,而不屬於東北區。
圖1:羅開富中國自然地理區劃方案2.黃秉維方案1956年中國科學院成立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大規模的自然區劃工作。1958年,在各個部門地理區劃工作基礎上,由黃秉維主持編制了中國綜合自然區劃,1959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它以光、熱、水分、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異為依據,以氣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互關系為基礎,運用地帶性規律來尋求相應的區劃方法。低級區劃單位遵循非地帶性原則,體現為地形和地表物質的分異。方案將全國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蒙新高原區、青藏高原區),6個熱量帶、18個自然地區和亞地區、28個自然地帶和亞地帶、90個自然省(圖2)。該方案堪稱我國自然區劃史上規模空前宏大、等級單位最完備和內容最豐富的方案。為農業服務的目的非常明確,其區劃原則、等級單位系統的設置以及省以上單位的分區標志、劃界指標等都充分表達了為農業服務的宗旨。此後,黃秉維對此方案又進行過修改。圖2:黃秉維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方案3.任美鍔、楊紉章方案和任美鍔、包浩生方案任-楊方案於1961年發表。方案依據自然差異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將全國分為8個自然區,即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西南區、內蒙古區、西北區和青藏區,下分23個自然地區、65個自然省。該方案把大興安嶺南段劃入內蒙古區,把遼河平原劃入華北區,把橫斷山脈北段劃入青藏區,以及把柴達木盆地劃入西北區,而同時又將其周邊山地劃入青藏區等,曾在地理學界引起熱烈的討論。1988年發表的任-包方案或多或少繼承了任-楊方案的特點,此方案只有兩級,包括8個區、30個亞區(圖3)。圖3:任美鍔、包浩生中國自然地理區劃方案4.趙松喬方案提出於1983年,1985年納入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當時曾引起強烈的反響。該方案首先把全國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三大自然區,並得到大多數學者認同。自然區之下,再按溫度、水分條件的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又分出7個自然地區和33個自然副區(圖4)。自然地區命名因區而異:在東部季風區內依據水熱狀況命名,如東北濕潤、半濕潤溫帶地區,華北濕潤、半濕潤暖溫帶地區等,實質上體現了水熱組合對劃分地區的標志作用;西北乾旱區所屬地區按熱量和植被類型命名,如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圖4:趙松喬中國自然地理區域方案5.《中國自然地理》教材中的方案該方案根據自然區劃的原則、中國自然地理的特點和地域分異規律,參考前人所做工作,同時考慮到教學的需要,採用三級分區。一級區:將全國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二級區即自然地區:將全國分為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內蒙古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7個自然地區;三級區即自然地理副區:將全國分為35個自然地理副區(圖5)。圖5:《中國自然地理》教材中的中國自然區劃方案(三)中學地理教材用中國區域地理分區方案的出台
以上介紹的幾種中國自然區劃方案,盡管在目的、指標、名稱、范圍等各方面有一些不同,但是他們代表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地理區域劃分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為了更好地在中學地理教育中普及相關地理知識,特別是使學生和普通公民能充分了解中國國情及區域差異,理解國家建設發展規劃,199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地理教材中採用了新的中國區域地理分區方案:將中國地理區域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個大區。中國地理分區問題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中學地理教材中處理這個問題,必須考慮到劃分地理區域的科學性,同時又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方案在地理學界比較成熟的三大自然地理區——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的基礎上,考慮到東部季風區內部秦嶺—淮河一線的南北亞區的較大差異,同時綜合生產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點,最終形成了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四個大區教學方案(圖6)。因此,方案實際上是對上述中國自然區劃方案的綜合、歸納和簡化。而且,依據這方案,各個大區內部也可視情況進一步細分亞區,如北方地區內部包括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兩個亞區,華北地區包括華北平原、黃土高原等地形區。實踐證明,四個大區方案既有嚴密和堅實的科學研究成果基礎,又簡明扼要、便教利學,在我國中學地理教材編寫及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相關地理知識的學習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圖6: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1992年,原國家教委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用)》中,對中國地理分區按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個大區教學予以明確規定,同時也要求學生應知道其地理位置和范圍。例如,北方地區要記住「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等地形區。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中,也明確的要求「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個大區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二、中國行政區劃(一)行政區劃的概念和意義行政區劃指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對國家領土進行分級區域劃分。我國疆域廣大,幅員遼闊,因此古今往來都非常重視對國家進行有效的分級管理,把國家疆域劃分為不同層次的行政區域。(二)行政區劃的演變過程以下僅簡述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大的變化。1.六大行政區的設立與撤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國先後設立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區,簡稱大區(圖7、圖8、表2)。華北由中央直轄,東北設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會。大區設人民政府或軍政委員會,是一級地方政府,分別管轄若干省級行政單位。1952年,六大行政區改設行政委員會,僅作為中央的派出機構監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級地方政權。為了加強集中統一領導,1954年,撤銷六大行政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地區改由中央直轄。圖7:1949年中國行政區劃 表2 :1949年全國行政區劃一覽表6大行政區、30省、12直轄市、5個行署區、1個自治區、1個地方華北行政區遼西省華東行政區河南省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湖北省天津市黑龍江省南京市湖南省河北省松江省山東省江西省山西省熱河省蘇北行署區廣東省平原省旅大行署區蘇南行署區廣西省察哈爾省西北行政區皖北行署區西南行政區綏遠省西安市皖南行署區重慶市東北行政區陝西省浙江省四川省沈陽市甘肅省福建省貴州省撫順市寧夏省台灣省雲南省鞍山市青海省中南行政區西康省本溪市新疆省武漢市內蒙古自治區遼東省 廣州市西藏地方 圖8:1949-1953年中國六大行政區2.1954年恢復省級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域單位及省區變更1954年,撤銷了六大行政區的行政委員會,恢復省級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域單位,由中央直轄(圖9)。圖9:1954年中國行政區劃根據形勢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先後增設、撤銷或合並了若干省區。1954年撤銷了遼東、遼西兩省,合並設立遼寧省;撤銷松江省,並入黑龍江省;撤銷寧夏省,並入甘肅省;撤銷綏遠省,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長春、哈爾濱、武漢、廣州、重慶、西安11個直轄市分別改為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廣東、四川、陝西7個省的省轄市。1955年撤銷熱河省,分別並入河北、遼寧2個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撤銷西康省並入四川省;撤銷新疆省,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統轄西藏地方和昌都地區。1957年,撤銷廣西省,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設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3.1982年後的行政區劃現狀目前,中國行政區劃的等級體系是依據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第四部憲法。憲法中第3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劃分如下: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憲法中第31條又規定:「國家在必要的時候設立特別行政區」。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直轄市;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表3)。 因此,在現行的中國行政區劃體系中,早已沒有了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區的行政區劃和名稱。表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統計表(截至2008年12月31日) * 台灣省的行政區劃資料暫缺。三、中國經濟區劃(一)經濟區劃的概念和意義經濟區劃指根據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特點,對全國領土進行戰略性的劃分,包括綜合經濟區、部門經濟區和經濟類型區。它根據國家或地區生產發展的要求和條件,參照業已形成的地區經濟類型,全面規劃出地域生產綜合體的體系:如科學地劃定各級部門或綜合的經濟區的區域范圍;確定各經濟區間的合理分工與協作;對區內各生產部門的合理結構、發展規模和地區布局等提出建議。經濟區劃的目的在於揭示各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區專門化部門和產業結構。對全國進行戰略性的經濟區劃分,需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制定原則。(二)經濟區劃的演變過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為適應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之需,地理學者與經濟學者也對中國經濟區劃提出過許多方案。我們主要介紹由政府公布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的以下三種中國經濟區劃。1.1958年的經濟協作區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1958年,國家計劃委員會為了逐步改變生產力布局的不平衡和不合理狀態,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區人力、物力資源,在全國建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同時,試圖在地方上也建立不同水平、各具特點的工業體系,於是在六大行政區(1954年撤消)的基礎上,將全國劃分為七大經濟協作區。七大經濟協作區包括:東北經濟協作區(黑、吉、遼)、華北經濟協作區(京、津、冀、晉、內蒙古)、西北經濟協作區(陝、甘、寧、青、新)、華東經濟協作區(魯、蘇、皖、滬、浙、贛、閩、台)、華中經濟協作區(豫、鄂、湘)、華南經濟協作區(粵、桂)和西南經濟協作區(川、貴、滇、藏)。1961年,國家將華中和華南經濟協作區合並為中南經濟協作區,於是全國調整為六大經濟協作區。各大經濟協作區均設有中央局和大區計委,負責協調大區內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並組織各種經濟協作。因此,這是一個按行政系統組織起來的經濟區。中國的經濟協作區方案,對當時國民經濟的調整起到了一定作用,也為後來的經濟區劃積累了經驗。2.「七五」計劃提出的三大經濟地帶中國在「七五」計劃(1986-1990)期間提出了地區經濟的梯度開發思想,以沿海為基地,以其經濟技術優勢開發內地資源,進而再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形成東部沿海、中部內陸、西部地區三大經濟地帶(圖10)。東部地帶:包括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暫不包括港、澳、台),是全國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最大、經濟實力雄厚、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中部地帶:包括黑、吉、內蒙古、晉、豫、鄂、湘、皖、贛9省、自治區,是全國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西部地帶:包括川(含後設立的重慶市)、貴、滇、藏、陝、甘、寧、青、新9省、自治區,是全國經濟比較落後、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圖10:中國三大經濟地帶(老三分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帶覆蓋的地域范圍有所變化(圖11)。廣西和內蒙古被劃入西部地帶後,調整為東部地帶包括11個省、直轄市,中部地帶包括8省,西部地帶包括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圖11:中國三大經濟帶(新三分法)三大經濟地帶是中國最高層次的經濟區,較為客觀地反映中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梯度差異和地區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從總體上指出了我國由沿海到內地形成東、中、西三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地域職能的地帶,為確定整個國民經濟的戰略部署和制定區域性經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3. 「九五」計劃提出的七大經濟區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在三大經濟地帶內部,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特點和條件仍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例如工業分布上存在著「北重南輕」的結構差異和「北煤南水」的能源賦存差異,農業上更是存在著水熱組合條件和農業利用結構上的差異等。因而,從中國國情出發,1996年在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通過的「九五」計劃(1996-2000)中提出了中國七大經濟區的新方案(圖12)。註:港澳台暫未列入區劃方案中。圖12:中國七大經濟區(a)環渤海經濟區:以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石家莊、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為核心,坐落於東北亞的中心,是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b)東北經濟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盟市。地處東北亞開放地帶,石油化工、礦冶機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在全國居突出地位。(c)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包括長江三角洲15個市和沿江28個地市。全國最大的經濟技術核心區,成為內聯中、西部的中國與亞太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地方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建立起來的,以輕紡工業為主、輕重工業均較發達的綜合經濟區。(d)中部五省經濟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帶向西部的過渡帶和上海、連雲港、廣州三個對外開放「窗口」的連接地帶。水土光熱等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基地。(e)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廣東、福建兩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區(今後可將港、澳、台劃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特區集中的地帶,是中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區。(f)大西南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海南以及廣東西部。資源組合條件良好,但資源開發程度較低,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開放的前沿。廣西、西藏和海南經濟相對落後,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開放的前沿。(g)西北經濟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西部盟市。生態環境脆弱,但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礦產等資源豐富,少數民族集中,經濟總體水平偏低,是我國通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四、小結通過上述對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行政區劃和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方案及其演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區劃類型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意義,其名稱和范圍也有相同或交叉,公眾所了解的程度也相差很大。例如,「華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在不同的區劃類型中都有使用。作為自然地區名,包括遼東山東低山丘陵、華北平原及遼河下游平原、黃土高原、冀北山地等四個地理單元。作為舊大行政區名(六大行政區),1949年設置,轄河北、山西、綏遠、察哈爾、平原省(察哈爾、平原兩省1952年撤消,綏遠省1954年撤消)和北京、天津兩市,1952年改行政委員會,1954年撤消。作為舊經濟協作區名(六大經濟協作區),1961年設置,包括北京、天津兩市,河北、山西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978年後撤消。今天,很多人頭腦中認為華北地區應包括京、津、冀、晉、內蒙古兩省兩市一區,也基本上源於新中國成立初期華北行政區和華北經濟協作區的先後設立。因為這個信息可能在公眾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相對多一些,也更為熟悉。相比較而言,對較為專業一些的自然區劃中的華北地區概念就知之甚少,亦或容易因此產生混淆。
③ 地理考察的介紹
地理考察 geographical expedition 以地理環境為對象的實地調查和觀測。通過地理考察 ,可以了解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特點,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經濟活動的關系。
④ 地理考察的形式
按地理考察的目的和深度,可以分為踏勘考察、中間考察和詳細考察。踏勘考察是一種廣泛的自然條件特徵和資源分布考察,目的在於了解考察區的一般特徵,探索開發的可能性。根據考察區的大小及復雜程度,成果表示在中小比例尺地圖上,為規劃選擇優先開發地區及發展項目等提供參考。踏勘考察是目前進行得最多的,也是中間考察和詳細考察的基礎。它耗資少,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料及適當的考察技術和方法。中間考察主要用於開發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這時自然條件的分析、評價進入定量階段,經濟分析顯得更加重要,成果通常表示在中比例尺地圖上。詳細考察包括自然條件定量評價和為方案實施提供經濟評價,一般採用綁比例尺制圖,考察深度、規模、目的明確,考察活動集中於有關資料的搜集,考察人員的專業和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和要求。
按地理考察的性質,可分為綜合考察、要素考察和專題考察。綜合考察是多學科的地理考察,或是為大規模區域經濟開發而進行的前期工作,或是為解決某個科學問題而進行的綜合研究。綜合考察根據考察目的和考察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特點,以及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由相應的學科參加。這些學科既可包括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也可包括其他學科,既可有自然科學學科,也可有社會科學學科。這些學科從不同角度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並協調和互相補充,最後得出綜合性的結論。綜合考察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①社會-經濟考察,旨在了光社會、經濟諸因素的特點和空間分布情況;②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考察,旨在了解自然地理諸因素的特點和空間分布情況以及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徑。綜合考察的最終結論,一般著眼於長遠目標和基礎資料的積累,但也與現實的生產問題有一定聯系。要素考察是針對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由於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對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對其他地理要素也須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專題考察是為解決某個專門問題而進行的地理考察。由於地理環境的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都不是某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因此,專題考察也可看作是綜合考察的一種形式。
⑤ 根據自然景觀的方位,地理形態,物產等特點命名的有哪些地方
這個就太多啦,古人講山南河北為陽,山北河南為陰。故而有許多的名字都是這樣來的,比如洛陽就是洛河的北面,江陰,漢陽,埠陽,等。地形的話也有很多比如四川,岐山,嶗山,青島,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物產少點,有點想不起來了,但是小地方肯定有打的地方就少了。我說的是中國境內,世界上也有許多但是得翻譯才能理解,要不然都是外國名字你也不懂。希望對你有幫住
⑥ 地理考察的簡介
早期的地理考察主要是考察者憑借感官、經驗和知識,利用簡單的儀器,作直接觀察。對於難以直接觀察的現象,如地理現象的時間序列,則採用間接推測的方式等。對於有特殊地理意義或需詳細鑒定、分析和化驗的岩石、土壤、植物,採取其標本或樣品,以備室內研究。此外,常用素描、攝影彌補文字描述的不足。早期的地理考察往往帶探險的性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地理考察已由少數人參加的考察探險,發展成由眾多學者參加的多學科的綜合考察,除採用上述手段外,還利用航空航天遙感、儀器遙測、電視顯示、紅外攝影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等,不僅擴大了考察范圍,而且提高了考察的精度,加快了考察進程,同時實現了對地理現象動態的觀測。
⑦ 中國的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在什麼時候建立的,叫什麼,是怎麼建立的
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正式命名為「中國南極昆侖站」。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這也是中國繼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中國南極昆侖站 國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宣布,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隊於10月20日從上海出發,啟程前往南極執行南極內陸站建設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設以及南大洋科學考察等任務。這意味著我國首個南極內陸站建設進入實施階段。 目前,昆侖站於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致電我國南極考察隊,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國南極昆侖站的建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南極惡劣環境中迎難而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建設中國南極昆侖站作出突出貢獻的全體考察隊員表示誠摯的問候,並遙祝考察隊員們節日愉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建成後的昆侖站,將成為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站。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說,這將實現中國南極考察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南極內陸擴展的歷史性跨越。 昆侖站的建成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在南極內陸建站的發展中國家。魏文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雖然是南極的遲來者,起步較晚,但近些年隨著國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發展,前進的步伐相當快。「昆侖站將是中國南極科考的又一個里程碑。」 從科學考察角度看,南極有四個最有地理價值的點,即極點、冰點(即南極氣溫最低點)、磁點和高點。此前,美國在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羅斯人的東方站位於冰點之上,磁點則是法國與義大利聯合建造的迪蒙迪維爾站,只有冰蓋高點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 2005年1月18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同年11月,中國又首次對中山站與冰穹A之間的格羅夫山地區進行為期130天的科學考察活動。由於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羅夫山區的考察,中國最終贏得了國際南極事務委員會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8年1月12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再次登上冰穹A,為建站做了最後准備。「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已具備了向南極內陸縱深進入的能力。」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說。 編輯本段選址 2008年10月16日,國家海洋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隊將執行南極內陸站建設和考察、中山站建設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學考察等任務。 據介紹說,第25次南極考察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建立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考察站,這也是我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經專家論證並報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南極內陸考察站的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 由於選址在冰天雪地中,雪層會不斷積累,因此該考察站考慮了年積雪速度,設計壽命為10年。 編輯本段命名 國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還公布了南極內陸站的站名——「中國南極昆侖站」。對此,相關人員介紹說,這個名字是經過網路徵集的站名,一是因為「昆侖」在我國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長城是我國著名的人文景觀,中山是取孫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侖則是自然景觀,這幾個名字相得益彰。」此外,該站建在南極大陸的最高點,而「昆侖」則意味著高山,象徵著制高點,因此最終入選。 編輯本段考察 據報道,選擇在這一地區建立新的南極考察站是因為該地區具備全球獨一無二的科學考察價值。首先,中國人已經領先世人成功到達了冰穹A地區,但冰芯鑽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須要建立長期的考察站作為支持,才能進行長期鑽探冰芯。 考察站組 「目前,人類在全球地面上觀測到的極端最低氣溫,是前蘇聯南極東方站觀測到的-89.2℃,而昆侖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年平均氣溫比東方站還低。」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說,「無論氣候如何變化,我們仍有希望在昆侖站觀測到最新的全球極端最低氣溫。」另外,「在那裡建立天文觀測站相當於在太空站觀測天文,有助於研究暗物質、暗能量。」 編輯本段昆侖站設計 根據規劃,昆侖站的近期目標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3至5年後,再逐步升級擴建為滿足科考人員越冬的常年站。 昆侖站的總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張翼博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此次設計的主體建築面積為348.56平方米,「盡管面積不大,但設施可謂一應俱全」。 張翼介紹說,整個建築按照功能分為住宿區、活動區和保障區,包括宿舍、醫務室、科學觀測、衛星通訊、廚房、浴室、廁所、污水處理、發電機房、鍋爐房、制氧機房和庫房等。總的設計原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既要滿足各種用途的需求,同時又要給駐站人員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 「冰穹A周圍方圓上千公里都是無人區,景觀也極其單調,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張翼說,「在那裡,最大的挑戰是人的心理壓力,科研人員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個月。因此,在房屋設計上,要盡可能彌補環境對人心理造成的影響。」 為此,考察站的室內設計與傢具的選用多採用溫暖、艷麗的色彩;同時,在寸土寸金的昆侖站,張翼還「奢侈」地設計了一個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這個既可作為會議室、又能當餐廳的區域,在他看來,最重要的目的是給駐站人員一個足夠大的交流空間。「充分的交流能顯著地緩解人的孤獨感。」張翼相信,這個大活動室將成為科考隊員最常去的地方,「開會、用餐、聊天都可以」。 在保證公共空間的同時,設計師也給每個駐站人員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間。在昆侖站,共設有10間宿舍,每間雖然不足5平方米,但只住兩個人,基本可以保證隊員之間不會互相干擾。 張翼說,這種宿舍有點類似於火車上的小包廂,也是上下鋪,但床更寬、更長,屋裡有專門的空間放行李,還有一張可折疊的工作台,「至少我住在裡面,會覺得舒適」。 但這畢竟不是普通的火車包廂。比如,在每個床頭有一個供氧終端。科考隊員通過它,可以補充氧氣,緩解缺氧造成的不適。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含氧量僅有海平面的60%。 不僅如此,冰穹A的溫度非常低,即使夏季平均溫度也在-30℃左右,科考隊員在室外活動很容易疲勞。 為此,在淋浴之外,張翼還依照一位曾登頂冰穹A的科考隊員的建議,在浴室里硬「擠」進了一隻浴桶,「它既可緩解疲勞,也能讓人迅速地恢復正常體溫,應該很管用。」 編輯本段建站容易支撐難 在遠離人類居住區的冰穹A建科考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只有幾百平方米。 張翼說,昆侖站建設的最大困難是現場施工條件和運輸能力的限制。「在冰穹A,施工效率不足國內的一半,而留給施工的時間,只有30天。只能盡量在國內提前做好,運過去。但你又不可能整個做好運過去,因為雪橇的運載能力是有限的。」 設計師首先根據雪橇的運載能力確定考察站的規模,再確定預制與現場組裝相結合的施工模式。 一般拼積木式的組合方式會導緻密閉性與保溫性能降低,經過反復考慮,最終將整個科考站設計成內部功能倉與外部保溫層兩部分,內部功能倉由若干個可獨立運輸的工程艙拼接組成,施工人員在國內將每個工程艙及其內部裝修全部做好,把這些工程艙運往冰穹A組裝後,再在外部現場安裝保溫圍護層。「這既減少了現場施工,便於運輸,又保證了建築的密閉與保溫性能,」張翼說。 昆侖站的主體建築內部,實質上就是由17個工程艙組成的。每個工程艙大約相當於一個20英尺的集裝箱(大約6米見方)。 為了抵禦低溫,昆侖站的主體結構全部採用耐低溫的不銹鋼,在-190℃時仍能正常使用。不銹鋼結構和組合式工程艙外,則是復合夾芯的保溫板。「昆侖站的建成,將標志著我國邁入了南極考察站建設的第一陣營。」張翼說。 「這不僅是中國人的榮耀,也是整個人類的榮耀。」魏文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但他同時強調,與建站相比,在冰穹A立住腳要難得多。「這需要一個龐大的支撐系統和保障系統,規模遠遠大於建站本身」。 據了解,昆侖站建成後將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資必須靠內陸車隊運輸,單程大概需要18天時間。 魏文良說,這次建設昆侖站,就將動用12輛雪地車運送600多噸物資到冰穹A。「每個雪地車拉4至6個雪橇,整個車隊長達兩公里,如同一列火車」。 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魏文良說,下一步中國將在南極放置固定翼飛機,用於站與站之間的運輸。這也將是昆侖站從度夏站升級為越冬站的前提條件。 編輯本段揭秘冰穹之巔的南極昆侖站 北京時間12月18日13時18分,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內陸隊從南極中山站附近集結地出發,前往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建設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考站——昆侖站。 中國為何要在這一地區建設科考站?內陸隊隊員將在建站期間面臨哪些難題?建成後的昆侖站將包括哪些建築設施?有哪些特殊的人性化考慮?……中國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吳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為中國南極昆侖站揭秘。 敲開南極科學巔峰之門 中國南極昆侖站 極度嚴寒、極度缺氧、「不可接近之極」……這是學者描述冰穹A地區時常說的話。對於中國為何決定將首個內陸科考站地址選在這樣一個自然條件極度惡劣的地區,吳軍用兩個片語精確概括了選址考量——科研熱點、戰略要地。 冰穹A地區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條件,使其成為一系列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吳軍說,冰穹A是國際南極科學研究的熱點區域,在冰穹A建立科考站,對這一地區進行持續深入的考察研究,有望幫助中國敲開南極科學巔峰之門。 冰穹A地區優勢 列舉冰穹A的科研優勢,吳軍說,冰穹A地區是國際公認最合適的深冰芯鑽取地點。同時,冰穹A地區可以監測和檢測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氣環境,得到可用於改進全球大氣環流模式的有關參數。此外,冰穹A位於臭氧層空洞中心位置,是探測臭氧層空洞變化的最佳區域。 冰穹A地區也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場所。冰穹A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和大氣視寧度(天文望遠鏡顯示圖像的清晰度),有3至4個月的連續觀測機會和風速較低等條件,被國際天文界公認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區還是南極地質研究最具挑戰意義的地方。東南極冰下基岩最高點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脈,是形成冰穹A的直接地貌原因,由於其海拔高度近4000米,是國際公認的南極內陸冰蓋中直接獲取地質樣品的最有利和最有意義的地點。 在冰穹A地區建立中國內陸科考站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吳軍說,從南極科學研究和話語權的角度來講,南極地區共有4個點最為重要: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分別在前3個點建立了科考站,僅剩南極內陸最高點冰穹A尚屬「空白」。 南極洲98%的陸地長年被冰雪覆蓋。迄今,各國建成的50多個科考站大多位於南極大陸沿岸的露岩區。只有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法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內陸科考站。
麻煩採納,謝謝!
⑧ 地理學名詞
地理學常用名詞:
1.地理單元——按照一定的尺度和性質將地理要素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間單位。
2.地理空間——地球表層現象的相關幾何范圍。實在、客觀並界定了的,稱絕對地理空間;個人或群體所感知到的各地理事件之間或地理事件各方面之間的幾何關系,稱相對地理空間。
3.地理過程——地理事物隨時間的演變軌跡。
4.地理結構—— 一定尺度地理系統中各要素和各部分的空間格局和相互關系。
5.地理考察——以地理環境為對象的實地調查和觀測,是地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6.地理閾值——又稱「地理臨界值」。它將地理系統中的不同狀態加以區分或分隔,對某一性質的表現范圍加以限制和說明。
7.地理系統穩定性——地理系統在外部干擾下保持原狀的能力。
8.地理系統敏感性——地理系統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響應程度和速度。
9.地理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球表層。
10.地理因子——影響和決定地理現象的原因和條件。
11.地理要素——構成地理環境整體的各個獨立的、性質不同的組成成分。
12.地理分布——地理現象在一定地區或范圍內的集聚或擴散。
13.地理界線——將地域單位或地理現象加以區分的線或帶。一般處在地理要素或地域綜合體特徵變化最明顯的部位。
14.地理位置——地理現象所在的地點。作為絕對的術語,是指經緯坐標網中的某個地點;作為相對的術語,是指在某個地域內的相對空間關系。
15.地理綜合——地理學最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將地球表層或某一特定區域作為統一整體,綜合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其空間結構和演變過程。
16.地理循環——地球表層具有時間上可重復性的現象。包括地質大循環、生物小循環等。
17.區域分析——剖析不同區域內部的結構,包括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在整體中的作用,
18.區域之間的聯系,以及其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系。
19.區域分異——地球表層不同地域之間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差異。
20.區域承載力——一定空間范圍內所有資源能支撐的人口數量和人類活動強度。
21.地理系統——地球表層中所有地理要素構成的時間、空間動態整體。可以分為自然地理系統和人文地理系統,兩者又相互作用,緊密聯系。
22.地球系統——由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社會組成的作為整體的地球,包括了自地核到地球外層空間的廣闊范圍,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
23.地球表層——地球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類圈之間互相滲透、互相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圈層。
24.地球表層系統——地球系統中直接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相關聯的表層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組成的一個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復雜系統。
25.景觀——反映統一的自然空間、社會經濟空間組成要素總體特徵的集合體和空間體系。包括自然景觀、經濟景觀、文化景觀。
26.岩石圈——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岩石組成的地球外殼固體圈層。
27.水圈——地球表層由水和冰雪佔有或覆蓋的圈層,包括大氣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上限到對流層頂,下限到深層地下水所及深度。
28.大氣圈——地球最外層,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汽、氬、氦及其他稀有氣體組成。
29.土壤圈——地球陸地表層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長植物的疏鬆土層覆蓋。
30.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
⑨ 我國在南極建立了4個考察站的名稱是什麼
長城站 長城站建於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地理坐標為:南緯62度12分59秒,西經58度 57分52秒 中山站 簡稱中山站,是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之一,建立於1989年1月26日,位於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69°22'24"S, 76°22'40"E)。[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於1989年1月26日,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於東南極大陸伊麗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維斯托登半島上,其地理坐標為南緯69度 22分24秒、東經76度22分40秒,距離北京12553.160千米,與北京的方位角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處南極圈之內,位於普里茲灣東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爾斯王子山脈幾百千米,是進行南極海洋和大陸科學考察的理想區域。離中山站不遠處有澳大利亞的勞基地和俄羅斯的進步站。
昆侖站 昆侖站是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上的科學考察站。
中國南極內陸考察站的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
南極第3科考站命名為「昆侖站」已於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本次主要建設236平方米的主體建築。該站為夏季站(12、1、2月的夏季開展科考),建設規模為558.56平方米,將配備發電、水處理、交通和通訊等配套設施,可滿足24名科考人員生活和工作。建成後,該站將可開展深冰芯鑽探、天文學觀測、冰下山脈地質鑽探等科學觀測計劃。3-5年後將逐漸建成為全年站
⑩ 中國在南極洲建有幾個科學考察站,它們名稱的由來和建站時間
我國在南極建立了兩個科學考察站,即以中國萬里長城命名的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和以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南極中山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建於1985年2月 20日,位於西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地理座標是南緯62°12′59〃,西徑58°57′52〃,距北京的直線距離為17501.9公里,可容納約40人度夏、20人越冬;中山站建於1989年2月26日,位於東南極洲拉茲曼丘陵地區,地理座標是南緯69°22′24〃,東徑76°22′ 40〃,與北京的直線距離為12553公里,可容納約60人度夏、20人越冬。兩站主要進行電離層、氣象、地磁、高層大氣物理、環境等學科的常年觀測,同時開展地質、冰川、地貌、生物、人體醫學等學科的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