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要學地理的作文
我估計恐怕不行 因為正常輸入只能輸1000字 除非不空格 但我可以與你談談如何學地理 雖遠沒有1000字 至少是我的心意
在此基礎上再補充吧!剛開始學習時是有些困難 關鍵是多看 那麼就不得不說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不得不感謝我的地理老師
當我在課堂中說出那一大串地名或是地理信息時 望著同學那異樣的目光 自豪感不由得油然而生 想到自己就好像身臨其境 心中不由得熱血沸騰
再者你需要有地圖 這樣才能愛圖 我就有一種嗜圖如命的心理 從哪裡知道一個地名或者某一個沙漠盆地 我就會把它記在課本上然後就去翻圖找它
找到它後其實就是一個升華過程 不知不覺中便有了世界地圖的大體框架 但不能得到滿足 還需往細處著眼 要作題 自己做題 原來有些懶 後面的大題
看了一遍題 掃了一眼答案便抄上了 現在發現 這種方法不好 現在我先瀏覽完題後 便自己思考每一問 雖然有不確定的沒有寫上 但卻默默記在心中
接著對答案 將一問的答案看完後 把自己沒寫的紅筆標出 僅僅憑著記憶把它寫出 這可能有人不信 但我真的是這樣做的 不得不說 看的題多了
便有了一套套路 例如分析區位優勢 便想到內部因素{自然(氣候 地形 土壤 ) 國家 市場 勞動力 礦產資源 有何工業基地(分析工業基地特點
這條我通常不寫 實在沒有辦法才會去這方面去靠)等} 外部因素{外國產業結構調整 僑鄉(便於吸引外資 先進技術)等}
相信你通過努力一定會總結得更好 再次要問題 題有不會先試著用答案說服自己 這也便於向老師提出疑問 便於深化對題理解和熟悉程度 走到哪 就學到哪
地理是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有些偏理) 所以課外知識積累就很重要 提高對時政的熱情 從中獲得有益信息 做大題時不致於措手不及
所以我的方法是:1興趣 2地圖 多看多了解 3做題 自己總結其中的路子 4問題 5隨處學習
Ⅱ 地理學情分析怎麼寫
一、高中地理課堂中學生學情分析
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通過平時觀察交流聽課教研活動,從高一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偏差、學習風格與習慣、課堂參與、課後作業延伸及日常生活的表現等方面去了解學生,通過定性分析我們發現以下情況。
1.初、高中地理知識跨度大,致使高一新生在思想、學習方法以及地理知識和能力儲備方面一時不能適應或准備不足,普遍感覺地理難學。
2.面對地理課本不知從哪裡下手,總感覺腦子里亂糟糟的,不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即便是認真學了,努力背了,但還是記不準、記不全,在解決問題時,不是理解出現偏差,就是沒有解題的思路,或是有了思路答不完整。
3.課堂參與程度低,僅限於一問一答,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深入思考。
4.很多同學課堂上不願意主動發言,幾乎不質疑,更別提上升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了。
二、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教學脫離學情的原因分析
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教師互聽互評課,交流教法,探討教育理論,發現存在以下原因:
1.備課過程中重「文本」輕「學生」
在「知識本位」「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地理教學中,教師的備課時間、精力幾乎都用於研究大綱、鑽研教材、撰寫教案。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閉門造車」式的教學設計,有些青年教師往往還對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特別研究,常常花大量的時間製作出精彩生動、內容豐富的課件,然後用設計好的教案、課件機械式地上課,不能隨機應變,也不會調整教學進程和策略。
2.教學起點和要求定位不恰當,分層教學措施缺失
一方面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班級和學生,在確定教學目標、教學起點時搞「一刀切」,提出的學習要求相同,導致對有的班級和學生教學起點偏高,有的班級則相反;另一方面對課堂教學提問的問題難度、作業難度和作業量、完成時間等方面的要求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習興趣、認知能力和知識基礎等,難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收獲,從而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基礎薄弱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
3.不能根據學情妥善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不善於因勢利導、深入淺出,使學生對地理產生抑制情緒,這是學生感到地理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Ⅲ 為什麼學習地理
地理,一門在所有學科中存在感最低的一門的學科,很多人認為地理不參加中考,是副科,沒必要重視。
但是學好地理不但有利於考試取得良好的成績,更關鍵的是對任何一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學好地理的現實意義和長久意義:
1、學習地理是完善個人知識結構,培養人文精神的需要
我並不是說擁有了地理知識就一定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地理學科有邊緣化的危險,這很讓人擔憂。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養同樣重要。
我們都知道暴發戶是很讓人瞧不起的,盡管他們很有錢。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這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也一樣,僅僅經濟的富有並不能保證在國際社會被認可。我們國家現在的主要領導人都是很優秀的,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大家可以從他們畢業的學校和他們的經歷看出。但有一個現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他們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畢業的。我們知道在美國大學校長一般都是地理系或歷史系的,而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一般是理工科的。大概理工科畢業的人一般比較嚴謹,而文科的思想比較活躍吧。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領導人很難犯大錯誤,有沒有開拓精神就很難說了。
小說《三國演義》大家都喜歡看,通過羅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幅立體的戰爭的畫卷。沒有足夠的地理素養,羅貫中先生的小說是不會這樣有吸引力的。書上說,韓信用兵妙,孫子用兵妙,這些都得聯系地理知識才能理解怎麼個妙法。從哪裡走,走到哪裡,在哪裡埋伏,為何這么埋伏,聯繫上了地圖才知曉這仗為啥漂亮。
2、學習地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須,是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須。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有全球化的地理觀念。中國人的地理意識讓人感到擔憂,我們對世界的很多看法和分析都很有問題。比如地球可以容納100億人,現在已經有70億,快到地球的承載力的極限啦,怎麼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人口問題,怎麼解決越來越少的礦產和能源問題?怎麼解決世界環境問題?怎麼徹底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這些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從何談起,對此漠不關心,包括很多電視節目只重視娛樂,不重視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學習地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瘋狂的今天。
3、學習地理是滿足生活的需要。
在古代,人們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句話。可見,學好地理就足以在別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學識。大家熟知的一代地理天才諸葛亮就充分地把地理知識運用到軍事當中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盡得10萬良箭。火燒赤壁,一把火燒滅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野心,燒出了三國鼎立的蜀漢王朝。他充分運用地理知識可謂成也地理;蜀軍北伐欲意重振漢室,火困司馬懿,欲想一把火燒掉曹魏的根基。不料,一場大雨澆滅了蜀軍的希望也澆滅了他的信心。他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這場大雨可謂敗也地理。一代妖才,成也地理,敗也地理,功敗垂成,徒讓人黯然神傷,讓後人敬仰而又傷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學好地理也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地理大綱全是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知識。不同於繁瑣的化學實驗和苦澀的物理公式,地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日常交往談論當中,大多數的話題也都是和地理有關聯的,所以學好地理很重要。
但上了高中後,這些同學就開始後悔了,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都知道地理被稱之為「文科中的理科」,主要是因為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廣泛,而且很復雜,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地理是一門很難學習的科目,初中階段尚好,一旦上了高中後,所學的知識復雜性更強,如果不能在初中階段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你將會花費數倍的時間去補習。
再加上其他學科的所帶來的壓力,很多學生都難以承受。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從小打下堅持的基礎尤為重要。
Ⅳ 以高中必修1第四單元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為例,說明學情分析對地理教學目標設計的意義
教材的第二、三、四章分別從各自的角度介紹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幾個要素——大氣、水、地貌。本章內容在於向學生揭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制約的,從而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相對的,而差異性是絕對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定方向上發生分化,形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本章的理論性較強,教學時應選取相應的圖片或錄像等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地理環境,使學生產生充分的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通過學習,應使學生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涵和陸地環境地域分異的規律。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還應使學生建立動態的、聯系的、立體的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課時安排:共5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課時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2
課時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我國西北地區引進歐洲冷季型草坪
1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從容說課
要使學生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要先讓學生了解地理環境的復雜性。教學中可通過一段錄像來引出這一問題,選取的地區應具有典型性和鮮明性(如西雙版納或內蒙古草原),引導學生分析景觀錄像中各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素間不是簡單的匯集,而是各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通過教材P93活動,以生物為例,說明地理環境的要素通過與其他的要素之間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改變了其他要素的性質,從而改變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性質。在理解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之後,又從三個方面詮釋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開來,而應充分認識到各要素之間的密切聯系,統籌考慮,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給生態帶來不良的後果。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Ⅳ 七年級地理學情分析
只有科學有效的 七年級地理 的學情分析才能實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學行為,從而最終實現成功而高效的教與學。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地理的學情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地理學情分析篇一
對初中學生來說,所面對的學習任務,學科特點, 學習 方法 與小學有較大的差異。對初中地理教材的不適應是他們學習地理的最大的困惑。初中的地理課程與小學的科學課程在教學重點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學習方法上還沒有轉變過來。其次是老師的教法有明顯的區別,小學的學科知識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反復學習的過程,到了初中由於學習任務重,課時少,學生基礎知識差異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法上有別於小學。而這種教法在短時間內學生還沒有完全適應。再次是我們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因此的生源階梯性太大,學生素質出異性大。來自鄉村的學生,基礎薄弱,綜合素較低;來自城裡的學生各方面較好。所以,在這次考試的出異性很大。
通過這一半學期的教學發現初一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差,具體表現:動手能力不強,語言表達欠佳,課外知識積累少,地圖掌握能力較差,對地理學科缺乏熱情。
今後努力方向:
培養興趣,夯實基礎。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講一些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知識、學生感興趣的地理知識,多搞一些地理活動。只要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那他們在課後就會多思考,多動手,多學,多問。課後再布置一些與當堂課程相關的典型作業,做到對當堂課的監測與鞏固。
加強讀圖,立足課堂。地圖是地理學科區別於其他學科最顯著的特徵。在地理課本中,很多知識以圖為主體,斌且在圖中蘊含了大量的信息。因此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俗話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要擺脫地理學習的困境,一定要培養學生對“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地理學情分析篇二
2001年我縣進入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實驗,經過十多年的課改實驗,我縣的地理課堂教學還存在哪些問題?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所轉變?還存在哪些困惑?帶著這些問題,在平時的下鄉聽課中,我注重對初中的地理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初中地理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及危害
(一)我縣地理學科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受應試 教育 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地理在我縣的多數學校中還沒有改變傳統的“副科”狀態,這是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最大障礙。
主要表現為缺乏專業教師隊伍,搭搭課普遍存在。由於學校、教師、學生的不重視,教學只是一種維持狀態,甚至有的學校地理課形同虛設。
2、教師觀念陳舊和素質低下成為影響教學改革的攔路虎。
主要表現為:(1)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教師們對新課程理念的內容是知道的、是熟悉的,但這不是觀念,教師觀念轉變受環境條件和自身動因的影響,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2)能較好地把新課程理念轉變為課堂教學行為的更少,地理教師受傳統教學慣性和教師自身惰性的影響很大。“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教學的最大好處在於教師輕松、不費勁、不費心,加之早已習慣成自然。所以教師為什麼要去改革呢?在沒有較大外在壓力(升學壓力)和動力的狀態下,僅靠說服和自覺性搞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研究是不能到位的。(3)由於相當多的地理教師是非專業 畢業 ,教師的現狀是對於傳統教學要求的吃透教材、講清楚教材尚有難度,現在又要他們做到不“照本宣科”、建設自己的課程等新的課堂教學要求,就有些不夠現實。同樣對於傳統教學的教學環節尚不能很好的運用,對於新課程針對不同內容、不同要求、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就更是無從談起。
3、教師對學習方式的變革有誤區。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做到師生互動,克服“滿堂灌”的現象,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地理新課堂。在課堂上只管追求熱鬧,活躍課堂氣氛,不管學習效果,讓學生亂動。如,將非重點、非難點教學內容設計大量的活動,討論走過場(次數多、頻率快),游戲活動表演化、 兒童 化;為了師生平等“對話”,一堂課“滿堂設問”,“知不知”、“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之類的簡單問題充斥課堂,大大降低了地理知識的智力價值;片面追求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探究的問題深度不夠,將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放在小組里討論,討論時間又短,學生還未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往往就在老師的要求下結束了,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4、課堂教學中的地理特色喪失。
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粉筆字本來寫得很漂亮、黑板圖也繪得相當好,可認為新課程下的地理課就一定要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於是將地球儀、地理標本、地理掛圖、黑板圖……等直觀性更強的教學工具或教學手段放棄,形成顧此失彼的現象,造成地理課的地理特色喪失,教師的地理教學藝術能力也不能充分展示。在新課程優質課競賽中表現最為明顯。
5、不合理的地理學科教學評價方式導致地理課走入了歧途。
學科成績的教學評價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自我與社會、自我與他人,是學生確定前進方向的動力,是教師 總結 教學 經驗 、改進 教學方法 的鏡鑒。七 八年級 地理期考實行開卷考試,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為的是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給個性化教育提供廣闊的空間,便於老師們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但由於部分地理教師素質不高(上“搭搭課”的地理教師),反而認為這是提供了挪用地理課堂教學時間的一個機會,於是只在臨近考試的幾節課課堂上簡單的讓學生勾勾畫畫,還美其名曰“是新課程改革的課堂”;加上我縣根本沒有能力採取科學的手段對學生的初中地理結業進行評價,對學生的結業評價下放到各教師自行掌握,這就給老師在課堂上放鬆自己提供了條件,反正最後又是開卷考試,教師毫無教學壓力,地理課堂上出現只在老師的帶領下胡亂“游戲”“活動”一番,使地理教學誤入了歧途。這樣,學生在初中的地理知識基礎不牢,加重了高中地理教學負擔,最終影響到了高考升學考試,實在令人擔憂!
6、部分教師上進心不強,不願意花精力鑽研,教學平淡。
這次調查時,每次聽完課,我都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講課教師進行座談。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惰性心理是課堂教學不精彩的一個主要原因。比如有位老師,在他的課堂上,教態、語言表達、知識點傳遞等方面都非常乏味。問及他的備課情況,他說,一周10多節課,忙得要命,有時課上完了,教案還沒來得及寫,每天都匆匆忙忙,不願意也根本沒時間去查資料來充實教材內容、豐富課程資源。我想,這正是課堂效果欠佳的症結所在。地理課需要教師精心地去准備,不但要備教材內容本身,還要備自己、備學生個體,通過反復鑽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潛在的東西,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學生展現知識。
(二)地理學科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危害
1、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對升學考試沒有開考的科目漠不關心,學校、教師、學生不重視,開課只是應付了事,教學只是一種維持狀態,甚至有的學校地理課形同虛設。最終是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學不到知識,為高中的教學和高考埋下了隱患。
2、受傳統教學慣性和教師自身惰性的影響。教師習慣於“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的教學,因為這種教學的最大好處在於教師輕松、不費勁、不費心,加之早已習慣成自然。其結果是課堂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學生學無興趣,厭學心理加重。
3、農村初中大多數地理教師是非專業畢業,對教材的認識膚淺。這樣的教師對於傳統教學要求的吃透教材、講清楚教材尚有難度,現在又要他們做到不“照本宣科”、建設自己的課程等新的課堂教學要求,就是難上加難了。同樣對於傳統教學的教學環節尚不能很好的運用,對於新課程針對不同內容、不同要求、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就更是無從談起。其結果是教師教學只是讓學生圈圈畫畫,知識講不透,學生似懂非懂,答題錯漏百出。
4、部分青年教師有較強的上進心和課改意識,但由於經費緊張,農村初中非中考科目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比較少,造成教師閉門造車,便出現了“四不象”過渡型課型,不利於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
5、教學資源匱乏。農村中學教學條件差,很多教師只有一本教材和教參,學生只有教材,沒有地圖冊或填充圖冊,沒有配套的教學儀器和掛圖,連必備的教學地圖都少得可憐,教師上課僅依靠一支粉筆加一本書,無法進行正常的地理教學。
二、加強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建議
1、希望通過中考改革將地理新課程改革引入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回首2000年的奧運會不就因為北京的環境問題而被澳大利亞的悉尼把舉辦權給搶了過去,我國公民對地理的淡漠鑄就的慘痛歷史教訓是應正視地理學科的教育價值,正視地理學科的教育價值就是重視地理教育,關愛地理學科教育。從目前地理課堂教學調研發現的問題看,最為迫切的是通過中考改革改變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引導地理新課程改革健康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①將初中地理的學期檢測變開卷考試為閉卷考試,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考題引導地理教師必須進行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
②加強初二地理結業考試的管理,提升地理結業成績的含金量。在初三升學時將初二地理結業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30%或50%)記入升學成績。
③依照 其它 地方的做法,在中考考試科目中設置文綜(政、史、地),將地理列入中考考試科目。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加強初中地理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初中地理教學,而且有助提高高考成績。
在調研座談中,教師們都普遍認為中考不考地理,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偏科思想。若中考不改革,地理新課程教學改革只會停留在口頭上,真實的地理課只出現在優質課上或部分教師的發言上。地理教學改革事關公民素質的提高,關繫到人們對資源、環境的認識,關繫到社會的持續發展。
2、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新標准》培訓,明確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目標。
新課程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這對對教師的教學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要讓教師比較好的把握“三維”目標的尺度,就要不斷地加強教師培訓,特別是對新上任的地理教師進行全面的培訓,讓教師真正掌握新課程地理教學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深入課堂,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指導教師積極改進課堂教學行為。
作為教研員,自己必須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檢查教學常規。並善於總結歸納,提出地理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學有“榜樣”。同時要求教師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①精心設計教案,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②精讀新課程標准,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
③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建立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並提供各種便利的學習服務。
④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選擇最佳的學習策略。
⑤放下架子深入學生,做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學生一起進行科學探究,與學生共同分享學習成果的快樂。
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4、加強教學過程設計,提高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有效性,使課堂“活”起來。
只有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在傳統的教學中,“悶課”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悶課的主要特徵是: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昏昏欲睡,思維呆滯,課堂無歡聲笑語。悶課的結果是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思維的發展。新課程的課堂較之傳統課堂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要讓課堂“活”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呈現出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思維活躍,情理交融,師生互動,興趣盎然。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環節,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5、加強校本教研和地理教學資源庫建設,積極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各級教研活動。
積極開展縣級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努力探索操作層面的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同時,更要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通過集體備課、案例研究、校本培訓和課題研究,達到教師相互聽課、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優化知識結構,共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的目的。
還要著力建設校本地理教學資源庫,圍繞課標教材的教學內容分工合作,充實、完善地理教學資源庫。收集、整理地理教學文字資料、VCD、DVD等圖象資料,配齊地理教學儀器、教具、標本、模型和教學掛圖,搞好地理園、地理室、天象館、野外地理考察基地和社會調查基地建設,並使之系統化、課程化,實現地理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從而整體優化中學地理課堂教學。
七年級地理學情分析篇三
來到美術中學實習已經近四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通過對地理課程的教授、學生上課情況、課下作業情況,發現雙語中學初一年級地理學科以下特點。
對小學升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經歷了基本的小學《科學》的學習後,對於地理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是由於小學基本是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主,《科學》只是簡單的了解,同時,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
1、進入初中階段後,學科的增加,知識量的加大,許多的學生對教材的不適應,他們對地理學習的其實就是簡單的背誦為主,以為只要背誦了,就可以做題了。中小學的教材在教學重點上有所區別,以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為主,培養學生學習應用為主,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各科的知識壓力大,所以學生的在短時間內很難轉變小學生那種學習方法。
2、由於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同時作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地理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短時間內很難提高他們的地理學習能力,地圖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熟練,對於地圖的語言的表達能力欠加。加上目前教材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學習覺得沒有實際功用,所以學生學習缺少熱情。
3、學生的不重視,人為的劃分主課和副科,考試知識只有30分值,不如體育50分值,而且知識很多很細,學習的難度大,學生更加以為學習地理是白花時間,不如學習其他語數外等知識。
4、師資力量的薄弱,初中共6個班,一位地理老師。
今後努力改進的方向:
1、上課用語應簡練,留給學生多多的思考時間、看圖時間。聯系時間。舉止大方得體。
2、培養地理的學習習慣,夯實基礎。在初一的基礎知識中,多讓學生操作教具中的事物,學生感興趣後,自然產生了習慣。
3、立足課堂,加強對圖的運用。課程標准有很多條的內容均標准明確說出運用地圖來學習,說明了地圖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必須立足於課堂的教學,立足於地理教材。地理課的教學,要注意教給學生讀圖、用圖的方法,要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反復的學習,最終掌握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充分利用好活動提示。平時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節地理課,學生牢牢地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
4、立足生活常識,結合生活或時政 熱點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比如:地球的自傳和公轉,白天和黑夜,四季分明,可以舉身邊的列子來說明,這樣同學更容易理解。學習日本,了解日本、中國與釣魚島的位置關系,從地理角度了解釣魚島是中國的。這樣,學生更有興趣學 。
5、學生的動手操作,多讓學生動手找圖、畫圖,對圖的簡單掌握,這樣學習起來,難度降低了。
6、掌握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例如學習初中的世界地理時,學習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地理,首先學習其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其次是經濟、人口等人文地理知識。
7、反復重復,反復聯系,加深學生的印象。初中的地理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習內容比較少。可以通過課上大量的練習、課上重要知識點的重復,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學習亞洲的時候我們會學習亞洲的地形地勢特點以及亞洲的世界之最,在學習俄羅斯的時候進行對裏海、貝加爾湖的強調,加深印象。
採取 措施
1、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及全面發展教育的理論教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
2、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個別輔導,讓學生能找到一種適宜自己特長的有效的學習地理的方法。
3、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以上趣味地理課為主
4、對學生掌握的地理知識進行檢測,爭取做到課課清,以免課下耽誤時間。
5、多與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師生、師師的交流與溝通。
Ⅵ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地理學習地理有什麼好處
我自己覺得,地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有時候,你看到樹葉在動,你也會進行分析(地理的魅力)。有時候,有人問我為什麼天氣會變冷,我就有一種自豪的解釋這種自然現象。呵呵。。。滔滔不絕啊!!!
一、豐富自己的知識,走到哪裡都會用的上。(二、提高自己的實用應用。比如你喜歡旅遊的,那學了地理,你會自然地理 比如雲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園林建築很是欽佩。比如路途上對重要的鐵路交通線,國道、省道的標記你都會情有獨鍾的分享你的快樂。
Ⅶ 為什麼要學習地理呢,地理對我們有多重要呢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Ⅷ 為什麼要學地理怎麼學好初中地理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內容我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中地理學習方法
一、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面貌,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的差異,了解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秀麗河山,幫助大家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日月星辰為什麼東升西落?為什麼有些地方山嶺眾多,有些地方地勢坦盪?有些地方荒無人煙,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為什麼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峰雄偉,河流乾涸等。
古代人們形容人的知識廣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好地理,使我們加深認識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地理環境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更好地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有利於人類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怎樣學好地理?學習好地理的方法很多。通過對學生學習地理的調研,總結出下列步驟可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一)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內容?是區域地理,還是綜合地理?
(二)在什麼地方?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政區位置等,要搞清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與聯系,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球儀,通過讀圖、填圖、繪圖等辦法得到鞏固與提高。
(三)為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為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啟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規律。
(四)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系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聯系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五)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習地理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圖、圖表的技能與方法,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理清地理區域的差異性和相關性。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然和社會地理現象,多動腦去想一想、多動手畫一畫、做一做,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多參與地理研究性學習,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多看地理節目,多收集有關地理信息,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才智,使自己對大自然奧秘產生極大興趣。在學中用,用中學,這樣一切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將迎刃而解了。
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
同學們從小學開始,就已了解到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圖不但展示了各個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布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不會閱讀地圖是無法學好地理的。那麼應當怎樣閱讀地圖呢?
一般說來,閱讀一幅地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第一步,認識地圖。這是閱讀地圖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課上老師一定按這樣的步驟教同學們認識地圖:
1,在各種地圖上判斷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位置。
2.通過對比例尺的運用量算地理事物間的大致直線距離。
3.了解各種表示地形的圖,從而推斷地勢的大致起伏狀況和主要地形的特徵及分布。
4.通過對各種圖例的了解,在地圖上認識和查找各種地理事物。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知道「認識地圖」的意思就是要能夠在各種地圖上判方向、量距離、明高低、識事物。這項讀圖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圖。在認識地圖的基礎上,同學們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行根據課文有關文字內容對地圖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了。
閱讀地圖時,要盡量將有關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在圖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空間分布情況。必要時可以用紅藍鉛筆進行描繪。如海岸線描繪成藍色,地區之間的分界線描繪成紅色,山脈走向按文字注記描成紅色等。例如學習我國北方地理時,就可在「我國北方」的地圖上了解以下幾項內容。
1.從多種角度如全國、緯度、海陸、山河、鄰國等,來判斷我國北方所處的位置。
2.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和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電站。
5.主要礦產分布。
6.主要工業部門和工業城市。
7.主要鐵路線及港口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一一落實和查找,對我國北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不應離開地圖去死記硬背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這樣學到的地理知識就容易鞏固。如果同學們能夠和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相聯系,那麼讀地圖的興趣就更濃。
第三步,分析地圖。這是閱讀地圖的較高要求了。
認識地圖,熟悉地圖,只不過是從外部表面現象上認識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圖是要對這些表面現象進行具體分析,以便加深對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理解。
例如,結合課文內容閱讀「西亞和北非」圖,可以分析出從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從而加深了解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沖,了解了蘇伊士運河連結的海洋··一得出本區是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對「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戰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過對波斯灣沿岸的石油資源分布的觀察,會對該地區石油在世界上所處的重要地位有明確的認識。
循著「石油的海上運輸路線」,可以了解四個海峽和一條運河在海洋運輸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們通過文字介紹,知道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工業、金融、商業、對外貿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通過讀圖分析,我們還可以對上海有更深人的了解: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部 ,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周圍農業基礎優越。
3.上海瀕海臨江,地處我國「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
的交匯處,又有腹地廣闊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了遠洋、沿海、內河、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方式,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20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向世界宣布開發、開放浦東(上海市黃浦江以東),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的飛騰。同學們,這樣「圖文結合」學習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閱歷史書籍,還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漁民在江中用竹編的「息」捕魚捉蟹,吳淞江下游一帶有「雇讀」之稱,後來「息」演變成「字息」(繁體字),這就是上海簡稱滬的由來。相傳戰國時春申君黃歇疏鑿黃浦江,故又稱「春申江」,上海又有一個別稱「春申」,這就是「申」這個上海別稱的由來。
當然,以上只是介紹了閱讀地圖的一般方法。各種各樣的地圖包羅萬象,每一種都有一定的閱讀技巧。在有些地圖的下方,還附有讀圖提示和要求,這些往往是讀圖的重點所在,帶有導向性質,千萬不可忽視。閱讀地圖學習地理知識,在於通過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從漫長的地質時代到未來,從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間,從國際上的種.種新聞到身邊的天氣變化……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太多了。如果同學們能夠利用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知識,或者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加生動活潑。
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地理課外活動有些可以在校內開展,有些可以在校外開展。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有豐富知識性質的,有動手操作性質的;有全體同學參加的,有個別自願參加的;有普及型的,有提高型的。歸納起來,地理課外活動有以下兒種。
(一)觀測預報。主要內容有氣象、物候觀測預報,天文、地震觀測預報,環境觀測預報等。
例如,用家用溫度計測量早、午、晚氣溫並記錄下來與當日氣溫部門發布的數據對照;還可用地溫計觀測地溫;用空盒氣壓計觀測氣壓;用小旗、樹枝、炊煙、大樹等搖動狀態估測風力。
時間長了,有了積累,就可以試著做補充天氣預報。還可以觀測星空,認識恆星、行星、星座、彗星;觀測日食、月食等各種天文現象並記錄或拍照。不間斷地觀察井水的情況、動植物的情況,可以發展地震前兆。注意觀察某些敏感花草、樹木的變化,可以發現環境質量狀況的變化等等。
(二)考察旅遊。主要指在老師帶領和指導下進行地理野外考察或旅遊活動。如地貌類型的辨認,地質構造的觀察,礦物和岩石的判斷,土壤植被類型的辨認,河流湖泊的觀察,海岸類型的觀察,名勝古跡、奇峰異洞的探訪等等。
(三)參觀調查。主要是指對人文、經濟活動的參觀調查。
例如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工廠、礦山、碼頭、農村、牧區、車站、飛機場、博物館、展覽會進行有目的的參觀活動,以及鄉土地理調查、環境質量調查等等。
(四)製作和操作。主要是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如製作礦物、土壤、岩石標本;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製作火山構造和地震構造模型;製作等高線原理教具;製作乒乓球地球儀;製作課堂教學用的投影圖片;利用電腦演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程序編制和操作等。
(五)閱讀寫作。主要是對地理科普廣播、電視的收聽收看;地理雜志、書籍的閱讀;地理小論文、地理調查報告的撰寫;地理櫥窗、地理畫廊的布置;地理黑板報、牆報的編寫設計一等等。
(六)競賽演講。主要包括各種地理知識和地理演示和操作的競賽。如國情知識、環保知識、氣象知識、世界地理知識、鐵路航線知識的競賽活動等。
(七)集會游戲。如組織地理晚會,表演與地理有關的文娛節目,舉行地理猜謎活動,舉行拼圖游戲,舉行與地理知識有關的郵票展覽等等。
初中地理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用好地圖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可見,地圖對於地理的重要性。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因此,學會用好地圖是提高地理成績的關鍵。那麼如何才能用好地圖呢?我們要從三個方面說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於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現規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現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學習地理光有習慣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這樣才能一層一層把復雜的地圖拆分開,不會漏掉細節。通常我們在讀圖、用圖的時候會經過:獲取信息、分析地圖、說明原理三個步驟。
二、用好地理課本是學地理的基礎
無論什麼學科教材是根本,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學好地理教材是鞏固地理基礎、提升地理成績的前提,那麼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1、要熟悉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
要想了解所學地理知識,必須要從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麼是地勢、什麼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麼能了解後續所講的知識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學好地理。
2、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地理難就難在不同地方的氣候、環境、人文都不一樣,需要同學們區別對待;而這也恰恰是地理簡單的一面,只要我們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就能理清知識脈絡,進而形成知識網。
3、學會歸納總結
①找出知識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②將差異性較大的地理知識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例如:北方和南方因為維度不同,造成哪些差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三、形成地理思維能力
形成地理思維能力,有助於初中生更好的認知地理、更快的掌握地理知識,培養地理思維能力也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初中地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我們在某一章節中從中能找出一兩個關鍵要素就基本上能串聯整章內容。而初中地理主要側重於區域地理,所以,思考問題時圍繞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因素,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徵,這樣學起來就會非常的輕松。
Ⅸ 七年級下地理學情分析
七年級下地理學情分析 範文 一
一、上學期學情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地理已經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能做到認真聽課,積極的回答問題並做好筆記,並且也學會了如何分析地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二、上學期出現的問題
1.七年級地理較難,打擊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部分失去信心,所以不喜歡學地理甚至產生了一些抵觸心理;
2.本冊教材是新改版之後的教材,上次期末考試中也出現了部分老教材中的內容,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大膽嘗試,敢於創新;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本身內容不夠關注,不注重課本的細節問題;
4.讀圖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答題出現地理知識和地圖兩張皮現象,不
能一一對應。
三、這學期的改進 措施
七年級下冊主要是講授亞洲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內容較多,學生容易混,所以在新的學期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准備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地理知識,這樣學生也能掌握的非常牢固,並且盡量做到讓有興趣的同學帶動周圍的同學,讓他們也能有興趣的去學習地理知識;
2.加強地理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教學和落實,地理主要是考察學生對地圖的掌握,所以這學期我會讓學生在課下畫出每個地區的輪廓圖,並讓學生根據地圖去整理、記憶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加深理解;
3.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地圖的掌握,尤其要注意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即地理圖像語言的學習運用;
4.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由於每星期只有兩節課,間隔時間較長,學生有可能在學習新課時對上節課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遺忘,所以在課下我會培養地理小組長,讓組長對組員的基礎知識進行及時檢查。
四、初中地理兩年規劃
七年級地理內容較難也較多,所以七年級主要還是以講授七年級內容為主,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時讓學生在課本上記下重要的知識點,方便以後復習;
八年級 內容較少也較為簡單,所以在課時充足的情況下利用八年級上學期講完八年級上、下兩冊的內容,並穿插一些中考題,在八年級下學期進行整體復習。
七年級下地理學情分析範文二
地理學科雖然在中考中所佔分值比較少,作為教師也一定要為學生打好基礎,為將來升入高中階段學習做好准備。半學期以來,大部分學生已經入門,知道如何去學習地理學科,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學生基礎差,地圖掌握較差,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課外知識積累較少。由於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做閱讀題很難理解 文章 內容,解答缺少條理。目前教材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所以學生學習缺少熱情,不夠重視的現象。針對以上情況我對七年級地理下學期的教學質量做如下分析:
一、地理學習情況:
學生經過一年的初中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讀圖 方法 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並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掌握了一些關於中國領土的知識,具備了這些知識和能力、方法之後再來學習中國的疆域就簡單多了。但由於地理內容有的問題很抽象,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圖片、錄像、“讀一讀”等材料來增加學生的間接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地圖,主要採取看錄像、提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地圖、分析地圖,有利於抓住事物特徵。
二、學生情況
該班學生大部分屬小學中的雙差生,他們不能很好的跟隨教師的知識引導進行研討、交流,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大多數學生比較懶惰,不情願的完成教師布臵的學習任務,學習缺少自覺性,只要沒有老師的督促檢查,他們就不會主動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存在嚴重的科別歧視,認為地理是副科,反正中考也不考,學也是浪費時間與精力,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經過一個月緊張而忙碌地學習,這個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又落下了帷幕,其結果如何呢?我想,可以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個年級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地理學科還是保持著高昂激情,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准時地完成作業。當然考試下來,成績也沒有辜負他們他們所負出的努力,好多人還是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另外一些人進步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很明顯。值得表揚。當然有好就有差,一些同學退步也是很快的,而另外一些同學,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地理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因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以致於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且出現走低的趨勢,以致影響了班級的整體水平的提高。如果能把這些人抓住,這個班的地理水平還將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空間。對於像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我私下的認為:他們或許對地理學科不是很重視,總感覺沒有忙 其它 學科成績來得快,很快的把總成績提高上去,出現偏科的苗頭,這樣或許對她以後的成長不是件好的事情,有待於扭正過來。
同時也有一些學習問題:一些同學上課不注意聽講,課後作業不能及時地交上來,甚至還出現不交的情況;有些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甚至弱化,學習沒有勁頭。 當然一個班級學科的成績好壞,與學生學習習慣有一定的關系,也與任課教師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個人也要做出檢討,平時在上課時對學生要求太松,忽略了班級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沒有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此我決定在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中決定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
1、對待每位學生一視同仁,全面服務班級中的每位學生,既不能根據學生成績的好壞而遠近。
2、從嚴要求每一位學生,對一些學生決不放任自流。
3、找更多的學生談話,切實走進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予以解決。
4、全面地進行有效教學,讓他們吸收更多的知識。
5、更好地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加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七年級下地理學情分析範文三
初一學生全班共有16名學生,其中男生13人,女生3人。開學兩周以來,根據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課上課下的表現,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等情況已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本班學生具體情況如下:
整體來看,班中大部分同學學習基礎較薄弱,學習習慣不太好,學習普遍不積極不主動,書寫不夠端正。對於基礎知識,大部分同學們掌握的不扎實,發表自己意見與表達感覺的能力較差。課堂上至少一半同學不能跟上老師的進度,上課能積極發言的同學僅三五個,班裡學困生較多,他們的基礎量特別差,有個別同學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盡人意。紀律方面,班內男孩子相對多些,有幾個男孩子比較調皮,自由散漫,紀律約束比較困難。
從課堂上看,大部分同學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分心,個別同學上課的時候處於神遊狀態,對於老師的問題一問三不知,課堂上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清楚記錄,作業完成情況較差,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孩子要特別注意。本班學生作業和筆記書寫情況不好,個別同學做作業的態度很馬虎,字跡潦草,課後作業錯誤比較多,課堂練習也經常會出現錯誤。
地理學科方面,對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經歷了基本的小學《科學》的學習後,對於地理有一個大概的簡單了解,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地圖作為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在地理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短時間內很難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地圖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熟練,對於地圖的語言的表達能力欠加。加上目前教材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學習覺得沒有實際功用,所以學生學習缺少熱情。例如,初一地理第一章的內容是地球和地圖,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幾何基礎和空間想像能力。而學生的數學幾何基礎較弱、空間想像能力不足,所以在學習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時課程進度較慢,主要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控制課程進度,讓學生盡量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為以後的地理學習打下基礎。
在各科老師的共同努力和嚴格要求下,這兩周多以來,初一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開始有了初步改善,但還需進一步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主動性的自覺提高。
今後應努力的方向和採取的措施:
1、上課用語應簡練,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看圖時間。
2、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習慣,夯實基礎。在初一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中,多讓學生操作教具中的事物,學生感興趣後,自然產生了習慣。
3、立足課堂,加強對地圖的運用。課程標准有很多條的內容均標准明確說出運用地圖來學習,說明了地圖的重要性。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必須立足於課堂的教學,立足於地理教材。地理課的教學,要注意教給學生讀圖、用圖的方法,多讓學生動手找圖、畫圖,要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反復的學習,最終掌握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
4、立足生活常識,結合生活或時政 熱點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比如:地球的自傳和公轉,白天和黑夜,四季分明,可以舉身邊的例子來說明,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
5、反復重復,反復聯系,加深學生的印象。初中的地理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習內容比較少。可以通過課上大量的練習、課上重要知識的重復,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Ⅹ 初一為什麼要學習地理
初一要學習地理的原因如下:
1、地理很有趣。學了地理,你就可以解答這些問題:一年裡為什麼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昔日的海洋如今為什麼變成了高聳的山峰?為什麼黃山風景如此奇特?
2、地理知識有用。地理知識可以用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是非常實用的知識.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3.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即講述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自然地理就包括了 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等,學習地理可以讓你全面的了解你所生活的地區,給予你基本的地理常識,對生活很有幫助(比如到外地旅遊) .
4.地理是一門讓人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的學科。古人說,和諧生美。學習地理不僅讓我們認識大自然的和諧,也讓我們理解了人與自然的和諧。